王朔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王朔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王朔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王朔现象研究文学院08汉语言刘芸王朔是中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涉猎文学创作,影视创作和文艺批评,在20世纪末的文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王朔的作品受到许多人的批评,被视为痞子文学,但在社会上却很有市场,销量很大,这种现象被称为王朔现象。王朔现象的实质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这种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社会的特有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王朔的诞生并非偶然。与其说是他选择了这个时代,倒不如说是时代选择了他。

一、关于顽主

王朔对于当代文学的一大独特贡献在于他成功塑造了一批顽主的形象。顽主,迷失在变革大潮中的反叛青年。这一类人既非知识分子,也非学生;既非英雄人物,也非乡下百姓。他们出生在建国的初期,成长在文革时期,成年在改革开放初期,有着特殊的身份——北京大院子弟。特殊的生存环境、特殊的身份使他们有着先天的优越性,然而改革的大潮将这一切都粉碎,他们成了一群没人关心、没有职业、没有家庭的无业游民。对于顽主这一人物形象目前大都围绕以下两点进行研究:对顽主形象的深层内涵及角色定位的研究;对顽主形象的文学史意义的研究。

1、对顽主形象的具体内涵及角色定位的研究。徐峰《边缘人物抗争——评王朔及其笔下的人物形象》1认为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典型的被时代边缘化的人群,而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痞子气”只是一种肤浅的外化表现。他们的典型特征是个人理想受到现实社会的打击而丧失了原有的理想并且无法找到新的理想来支撑原本已经形成了的观念形态。周文超、李古强《浅论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2也表达出了相似的看法,只是转变了一种表达的方式,认为顽主是被生活甩出轨道的“局外人”、“多余人”形象,是“失落的一代”,是生活中“被遗忘的角落”。此外,周文超、陈正平《试论王朔笔下的“顽主”独特的生活方式》3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

而李建平《“痞性”与“纯情”——浅谈王朔作品中的顽主形象》4则对人物形象做出了另一种诠释:认为顽主是痞性与纯情的结合。作者承认了顽主身上的痞子气,但也不可否认这些顽主们的纯情的一面。并且把顽主分为四类:末路英雄、戏耍者、江湖骗子、小混混。认为这种痞性与纯情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代表着一种市民精神和民众精神。黄亮翔《王朔构筑的顽主世界》5、姚晓雷《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6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1徐峰,《边缘人物抗争——评王朔极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文学研究》,2006.10

2周文超,李古强,《浅论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安徽文学》2009年第五期

3周文超,陈正平,《试论王朔笔下的“顽主”独特的生活方式》,人文论坛

4李建平,《“痞性”与“纯情”——浅谈王朔作品中的顽主形象》,教材教法

5黄亮翔,《王朔构筑的顽主世界》,学术论坛,1998.3

6姚晓雷,《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与金庸小说中人物形象之比较》,《文学评论》,2003年

2、顽主形象的文学史意义。一种观点认为王朔笔下的顽主形象有着一定的思想文化启蒙意义。有人认为顽主的这些反常规的行为刺激了全社会对道德回归的呼吁,启迪着人们建立新的道德秩序的思考。而郭建敏《论王朔的小说创作及其笔下的“顽主”形象》7认为顽主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的一个独特的文学形象,王朔对顽主形象的确立、完善、深入地开掘对于展现一代青年人的困惑、迷茫与躁动不安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庄晓丰《20世纪80年代“大院子弟形象的嬗变”》8则将顽主纳入到“大院子弟”形象嬗变之中来观照,认为大院子弟经历着由受害者到回归者再到改革者最后到顽主的转变,而顽主是这一系列转变的最后一环。宋毅《生存的困境与无力的突围——论王朔小说中的顽主系列形象》9则认为顽主的独特意义体现在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层面也即其现实主义的手法,这主要体现在通过顽主形象的刻画表达出对人生意识和生命本质的探索。

王朔描所写的生活和刻画的人物,多半是参照自己幻化而来,他们就是王朔,王朔就是他们,晕眩《皇城下的嘶喊》10说王朔“潜意识里有着一种北京(北方)人所固有的躁动和不安,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和目空一切的狂妄,有一种对京派以外的其他文化形态的排斥,还有着明显的义和团后遗症。”他笔下的人群是无奈地缺少了过去,不能够确切地把握现实,又对未来充满无知的人,他们孤独地游荡在热火朝天的经济变革中,想有所建树和获得,但是却意外的被遗落。在心理平衡被破坏后开始失衡,开始迷茫,开始愤怒。

二、关于调侃

调侃在王朔的作品中不仅仅是语言的运用——结构方式和叙述话语,还是他小说人物的主要特点——基本精神态度。王朔的许多小说以对话为主,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是一口“痞子腔”,他们无视道德法规,藐视一切,嘲讽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这在当代作家的语言中无疑是极具个性的。对于王朔的语言研究者主要是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的:对王朔调侃语言风格的研究;对王朔口语写作的研究。

1、对王朔调侃语言风格的研究。王一川教授在《语言神话的终结——王朔作品中的调侃及其美学功能》11认为王朔语言调侃的风格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生存状态,是小说主人公生存状态的基本标志,并且认为调侃有着一定的美学功能也即以俗戏雅,何勋《“痞子腔”背后的审美趣味》12也认为“审丑成为一种反美学和边缘美学,它是指把握丑的本质极其形态,在社会历史中的演变,其中包括作为客观对象的审丑活动本身。”主要体现在说话人自己或听话人在俗人乱道中享受到言语的狂欢以及对官方化语言和精英独白产生消解的力量,指出这种调侃式语言本身对现实生活中的人是起着深刻影响的,并把它放到了社会历史的高度去观照,是一种历史语言的再现活动而非空洞的“耍嘴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

7郭建敏,《论王朔的小说创作及其笔下的“顽主”形象》,《语文学刊》,2001年第5期

8庄晓丰,《20世纪80年代“大院子弟形象的嬗变”》,《语文学刊》,2010年第9期

9宋毅,《生存的困境与无力的突围——论王朔小说中的顽主系列形象》,龙岩师专学报,1998年9月

10《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1王一川,《语言神话的终结——王朔作品中的调侃及其美学功能》,《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

12何勋,《“痞子腔”背后的审美趣味》,《青年文学》,2011年第3期

预示了调侃这种以俗戏雅的美学功能的必然终结,并阐释了调侃艺术必然终结的原因:“当他本人在调侃式语言方面流于自我复制而少有创新时,这种语言的魅力也就容易消散了,这从根本上显露出中国90年代文化在基本价值建构上的缺乏。”一笑在《不讲道理的两个人》13中也说“他不过把“文革”的言语套用在当前的生活中,再加上一些北京人的碎嘴而已。我们从他的作品里反复领略了这种“文革”遗风,直到厌烦为止。……他可以拿出来卖的“文革”垃圾其实就这么多,一旦卖完了,就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们可以看看他新的尝试,那部费了姥姥劲的《看上去很美》,就会发现没有“文革”名词卖弄的王朔是如此的贫乏。这本书的水平不比某些明星的传记更高,但我们看明星的传记最少能获得一些谈资,阅读王朔的开裆裤生涯只能闻到阵阵臭味。”朱旭晨在《评王朔小说的语言特征》14中认为王朔是当代中国调侃艺术的创造者,并且指出这种调侃艺术也是体现着一定的人生态度的:对市民文化平民文化的选择以及对崇高和严肃文化的嘲弄。而张仁竞《论王朔小说的调侃艺术》15则着重对王朔调侃语言风格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作者认为王朔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调侃,认为它是当代文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叙述风格。老愚《一只色彩斑斓的毒蜘蛛》16说“痞子语言自古有之,但王朔把痞子语言合法化,把痞子意识神圣化,在汉语屡遭强暴的躯体上,又狠狠下了一手,我们多了个王朔,汉语多了些不幸。”作者对调侃的分类和具体的风格内涵都做了详细的阐释,同时也指出调侃这种语言风格的局限性和短命性。

2、对王朔口语写作的研究。吕晓英《王朔的独特贡献》17认为王朔对新时期文学的一大独特贡献就是运用口语写作,成功拓展了新时期小说的语言技巧。王朔成功的运用了北京方言善于侃大山的特性将其引入文学创作当中,使得语言变得鲜活、生动、活泼和富有生活气息。并认为王朔的口语写作在相当的范围之内影响了大批青年人的行为及语言方式。著名学者作家王蒙在《躲避崇高》18中也表示出王朔的语言鲜活上口是真正的口语写作。葛红兵《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19更是对王朔的口语写作和良好的语感称赞有加:“王朔,我得说王朔是当代语感最好的作家,他的语言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他的语言是诞生在民间的,真正的中国民间的语言,是丰满的、健康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语言,没有假士大夫的腐气,没有假知识分子的酸气,没有小女人的鸹气,也没有老男人的霸气。”与上述研究者持相似观点的主要还有以下几篇,限于篇幅不再详细论述,现列举如下:贾文钰《如何阅读与评价王朔作品》20、李瑞睿《“让后人知道这会儿的人是怎么说话的”——浅析王朔小说的语言特色》21、潘雅琴《语言的艺术——论王朔小说的语言特色》22。

13《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4朱旭晨,《评王朔小说的语言特征》,华北科技学院报,2002年3月

15张仁竞,《论王朔小说的调侃艺术》,

16《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17吕晓英,《王朔的独特贡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4月

18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1月

19葛红兵,《为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芙蓉》,1999年第6期

20贾文珏,《如何阅读与评价王朔作品》,《科技向导》,2010年第24期

21李瑞睿,《“让后人知道这会儿的认识怎么说话的”——浅析王朔小说的语言特色》,新乡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1999.5

22潘雅琴,《语言的艺术——论王朔小说的语言特色》,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报,1994年第1期

而刘晓英《王朔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特色》23认为王朔这种口语写作不仅为他笔下的人物建构了一套语言系统,而且通过对语言的改造从而达到对传统特别是现实生活的强烈的嘲讽与亵渎;而且王朔把这种口语写作与小说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小说的肌理,不再仅仅是作为形式而存在,认为王朔是语言探索上当之无愧的“先锋”。为然《喝彩未必两种人》24则认为“王朔独具特色的语言,可以说它机智、幽默、大众化、平民化,也可以说它是痞子话、下流话、无聊话,不管怎么说,这种语言有一定吸引力,尤其在咱们这个充满着虚假正经的官腔话国家中,更显得新鲜可爱。...但如果幽默到了耍贫嘴、到了如排泄物的程度,只能让人生厌。...王朔小说里有很多幽默话看似很幽默、深刻,可是与情节风马牛不相及,小题大做,故作玄妙,似乎让人觉得王朔已无计可施,好容易憋出几句俏皮话,想方设法要塞给你,以推销他的破烂。”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王朔的小说语言确实吸引我们这一代人。

三、关于市场

彭志恒在《风沙只能在荒野上生威》25中说道“商业意义上的畅销说明不了什么。它只说明当代中国文化的荒凉。王朔成了漫漫的风沙,只因大地荒凉而已。”不论众人如何批评,依然改变不了王朔小说热销的现状,我们可以说这是大众的好奇心作怪,越不让看的人们越要看,越批得体无完肤的人们越追捧。老枪《我媚俗怎么了》26感叹到“我们终究会很深地理解王朔的,就像我们一直幻想着世界上应该有王朔这么个人一样,文坛也应该有这么一匹荒原狼!正因为喜欢他的人和厌恶他的人几乎一一对应,所以我仍然须严肃地一针见血地指出:王朔是个浑水摸鱼的弄潮儿。……将王朔杂七杂八作品列出一二三ABC,在当代文学史上申请一个显赫位置恐怕难以遂愿。要评奖,顶多评个“三T”文学奖单项奖,发个咸菜菜坛子做奖杯。替人解闷嘛。浑水摸鱼创收入,直钩垂钓载青史。”姜广平在《这一朵美丽的罂粟花》27中也说“一种花木,总有其生长的土壤。王朔,这一朵“美妙绝伦”的罂粟,生长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沙漠中,茂盛于中国人喜欢燥热、难耐寂寞的可怜的英雄意识中。”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为何出现“王朔现象”的原因了。王朔作品的流行,标志着国民智商的普遍提高,也是中国当代文化迈上新台阶的吉兆。马青在《粗鄙人生》28里说“文学的浪漫时代毕竟过去了。轰轰烈烈的题材不一定就能够让我们振奋不已,描述一种美好的感情也不一定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如今文学真正面对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正是如何才能够更真实,真实一如生活的本身。这就需要一种还原的工作,以排斥种种附加的意义,从而使生活恢复本来的面目,使文学恢复本来的面目。...王朔小说把生活还原了,还原到平庸而粗鄙的本来面目。生活本来具备什么,不具备什么,那里面都说得很清楚。”针对文艺界的批评,王朔一句“我是流氓我怕谁”,你批你的,爷的书照样火!不仅玩文学,还玩电影,剧本,一样不落。王朔就这样以一个铁腕大玩家的形象一路走来,边走边玩,但王朔并没有给人一种倚门卖笑的感觉,关

23刘晓英,《王朔小说的思想内容及其语言特色》,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24《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5《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6《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7《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28《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5月版

键在于取悦全国人民的同时,还有另一条平行且粗大的线索:玩深沉。深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玩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好的,王朔的观众之所以叫好声不断,就因为他要笑时能随时提气,要深沉时能抓住你的心肝打千斤坠,让你连心都跳不动。“王朔小说受青年人的欢迎,主要归因与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阶层青年人的情绪以及表达这种情绪所用的特殊语言方式。”29

1988年,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大喘气》同时被搬上荧幕,这一年,称为“王朔年”。从此之后,到05年,几乎王朔的作品都被拍了个遍,这让他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电影的风云人物。张颐武说“王朔其实是一个常在边缘的人物,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他不可思议地在文化上变成了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其实是最早总计划经济的秩序中游离出来的,他用独特的“顽主”小说写出了从那个秩序里脱离的第一批人的生活并展示了他们的独特吸引力,用小说和电视剧的市场运作展开了一个新的文化的可能性和内在的活力。他在计划经济的边缘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所带来的其实就是今天的市场经济的一套文化。”30

在2007年,王朔带着他的新作《我的千岁寒》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我相信,王朔不会到此为止,未来或许还有许多的新作问世,不管他们好与不好,王朔这个名字注定是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之中让人不能忽视的存在。

参考文献:

韩荔华.《王朔小说中的北京青年流行用语》.《汉语学习》1993.05

刘春华.《试论王朔小说语言的陌生化》.《天中学刊》1996.04

黎运汉.《1949年以来语言风格定义研究论述》.《语言文字运用》2002.01 胡小华.《王朔笔下主人公形象的嬗变历程》.湖南师范大学.2010

谭勇.《王朔小说研究》.扬州大学.2004.01

胡笋.《王朔的幽默》.武汉大学.2006.05

潘晶玫.《王朔小说文化观研究》.延边大学.2006.12

韩振英.《王朔:喧嚣的逍遥与沉重》.山东师范大学.2006.09

夏青.《王朔小说的文化与心理解析》.浙江大学.2007.04

李霞.《真实与人性——王朔创作论》.广西师范大学.2003.01

王益.《王朔小说中“另类”知识分子形象论》.西南师范大学.2004.03

袁慧.《论王朔小说的顽主型人格》.南昌大学.2007.06

贾小娟.《反讽与调侃》.江西师范大学.2004.04

李新东.《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王朔》.山东师范大学.2002.01

董爱丽.《王朔作品语言风格研究》.黑龙江大学.2003

刘开武.《解读文化商人王朔》.华中师范大学.2004

徐峰.《文化无产者“革命”——王朔论》.扬州大学.2005

何文丽.《王朔“顽主”小说中的情感演变》.西北大学.2005

马冰霜.《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王朔小说创作》.四川师范大学.2008

周立民.《无知岂能无畏——质疑王朔批评文字》.《当代作家评论》2000.06 程青.《京城文化人评点王朔一二三》.《瞭望周刊》.1993.08

29金鑫,《王朔现象的思考》,鞍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30张颐武,《点评王朔》,深圳晚报,2007年3月19日

邓晓芒.《王朔与中国文化》.《开放时代》.1996.01

萧为.《网上观战:王朔VS金庸》.Internet信息世界.2000.01

吴稼祥.《王朔复出,意欲何为?——从营销观点看王朔的表演和价值观宣言》.《名作欣赏》.2008.01

王朔.《我的小说》.《人民文学》.1989.03

吴三冬.《不承担责任的名利追求——重读王朔》.首都师范大学.1997.06 李美皆.《王朔为什么不袭击看上去很美》.《文学自由谈》.1993.03

张志忠.《王朔现象:路标与天平》.《1993:众语喧哗》.文艺评论.1997.05 王一川.《想象的革命——王朔与王朔主义》.《文艺争鸣》.2005.05

程永新,桂琳.《谈王朔》.《文艺争鸣》.2007.12

陈旭光.《王朔小说的“语言肥胖症”》.《文学自由谈》.1993.03

李美皆.《王朔为什么令人失望?》.《艺术广角》.2007.03

杨柳军.《王朔影视剧创作的市场化研究》.西南大学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在做了各方面的准备之后,综合实践活动就面临着开题的问题了。怎么样开题呢?其实开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写开题报告,写好了开题报告,开题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我们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开题报告了。第一是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当然拟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一是标题不能太长,要简洁明了;二是要准确朴素,不能为了好看而搞得花里胡哨的,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三是用语要规范,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有意在标题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汇,或者干脆现搬一些口号式的新名词,结果弄得文不对题。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 “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 写 开题报告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书写的,同时也让很多毕业生无从下手。这里小编带来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内隐情绪启动效应的文献综述 一、情绪 (一)情绪启动 近年来,当启动刺激与探测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色彩时,控制组与实验组的反应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情绪启动。这种情绪研究的发现为情绪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现代心理学产生不久以后,Williian James于1884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但是由于情绪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困难,在其后的时间里情绪研究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情绪研究才出现了快速发展,早期情绪研究主要涉及情绪的生理唤醒、情绪脑机能定位、情绪的生理伴随模式、情绪发生序列、情绪与体内平衡、情绪与环境、条件性情绪反应、情绪与人格发展等课题。 情绪启动(affective priming)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有相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一致时(如: 阳光母爱蟑螂死亡),与具有不同效价即在评价上不一致时(如:蟑螂母爱阳光死亡)相比,在前一种情况下,对目标刺激(母爱死亡)的加工会更快和更准确,这通常就被称为情绪启动效应。 [1] (二)内隐情绪 为我们所熟知,弗洛伊德是无意识研究的先驱之一,在他的《性学与爱情心理学》中第三章就是对无意识情绪的阐述。他认为,本能是要寻求一种与观念或情感状态的结合。原始的本能与观念的结合之后就产生认知,而原始的本能与情绪情感状态结合后,就成为外显的情绪情感,两种结合过程之中都会伴随压抑影响作用,往往就把这种原始的观念和情感称为无意识观念和无意识情绪。而且弗洛伊德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无)意识,并且指出无意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所提到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在心理学开始蓬勃发展,认知革命开始,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也快速发展,因此内隐研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也相对开始成熟。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表明内隐社会认知揭示了无意识认知成分参与有意识的社会认知过程。这些都为内隐情绪的研究提供了可能。 什么是内隐情绪,当今研究中尚未有一致的可被所有人认可的界定,在1999 年,Kihlstrom在《无意识心理》中明确提出“implicit emotion”这个概念,表明 内隐情绪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 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也就是说相对于个体意识到情绪、 情感及情绪状态知觉的外显情绪,内隐情绪则是归于一个人情绪状态引发的体 验、思想或行为的改变,而这种情绪状态的引发是阈下即无意识的。 [2] 二、内隐情绪的相关研究 目前内隐情绪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可以觉察到的,即被试可以意识到自身的情绪反应;第二方面是阈下刺激诱发的内隐情绪并且因此产生的反应是被试不能察觉到的,即被试的内隐情绪变化是被试没有意识到的。 (一)阈下引发的内隐情绪并且有外显反应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阅读、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调查问卷法。我根据J公司员工是否愿意宣传自己的公司、员工是否自愿留在公司为公司效力和员工等方面设计问卷,收集分析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分析。 3.访谈法。我在J公司三个部门中各选取了1~2名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收集文献等相关资料,丰富更多的理论知识,吸取宝贵经验,开拓研究分析思路。 2.调查分析。通过收集h公司管理人员针对工作压力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分析法分析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相结合,做出科学的研究结果。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相对的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文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目标、任务、胜任力模型理论、结构化面试理论和人才测评,用以上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哲博百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管理和人才甄选的现状,对其招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建议。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 文献阅读:阅读期刊、著作、论文等文献,研究相关知识理论,学习理论基础,并思考论文的内容核心和写作方式,寻找书籍间内容的相互联系,总结出共通点,加入自己的思考,打开思路。结合实际:收集与研究相关的实际案例,跟阅读总结的文献理论相结合,同时积极做出个人思考,根据实例分析理论。总结归纳:得出最终的结论,从不同方面进行优化和总结,加以个人的观点和意见。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理论所需相关数据,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做到理论与数据相结合,科学支撑。 3.总结归纳。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的结论,提出个人看法与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大量阅读、仔细翻阅与本文相关的著作、论文、期刊等理论成果,来学习前人的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手法。吸取宝贵经验、开拓本文的写作分析思路,丰富理论知识。2.问卷调查。进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从得到的数据中得出结论分析问题。 3.总结分析。除了分析已知数据外还要对其提出建议和参考,为其发展提供信息参考。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英语师范生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The Revelation of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Vicissitude 姓名:叶牡丹学号:2010520070 班级:1013 Literature Review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from the 17th to the 19th century, there are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which relate to sea or take sea as a description object. From a special angle, presen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sea ,human and nature ,and various understanding of human’ own po wer at that time , all of these providing a kind of special literary reading. However ,after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hen human conquer ocean and nature rapidly ,we lost the wonderful imagination of ocean ,and no longer take ocean as a medium to express human’s good qualities .We divert the attention to the damages done by human to the sea .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shift from passionate to cool style .This change is worth literary studying and the common concern of the social studies. Due to the kinship with the ocean, man has always taken the ocean as the aesthetic object and included it into the reflections upon history. The sea, one of the important regions of the Western, has become the common subject and theme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Sea literature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Western literature makes the ocean as a background or the narrative object, of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cean and human by describing shipping and island life. Western sea literature consisting of numerous outstanding works, distincti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 wide range of literary influence, such as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Moby Dick, Robinson Crusoe 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and so on,has a long historical tradition and profou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Western sea novel occupies a prominent place in Western literature; to some extent, it represent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Western sea literature. Sea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Western literature as well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literary canon. No matter as a geographical area for production, living, transportation and colonization, or a cultural symbol of mystery, fortune, power, conquering, and promise, the sea plays a constructive part in sustaining and enriching Western literature. The large number of sea literature not only enriches narrative aesthetics,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molding of national character and culture. However, t here is not a clear definition of “sea literature” or “maritime literature” in

课题文献综述

《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课题立项编号: 课题研究单位:鹿寨县四排镇第二小学 文献综述作者:梁桂连 摘要:之前,我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养成课前备好课的习惯,课堂教学不讲究策略,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随意性大,故教学质量上不去。针对我校现状,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参加《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研究,各课题组成员努力反思、自查、自省,积极参与研究、学习,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写教学反思;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认真研究,相互学习,收效良好。 关键词: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成果 一、前言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2017年春开始我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立项并开始研究,在全体组员的共同研究下,我们组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理论学习上还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正文 (一)历史发展 2017年春,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在鹿寨县级课题立项,我们马上对我校的部分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课前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不懂得课堂教学策略,很多老师们平时无暇去研读课标,即使有的老师去看一下课标,也是囫囵吞枣,对课标中的理念理解也不到位。有的老师得到教学内容,首先想到的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不愿意自己设计,有的教师没有信心或能力去设计。教师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去完成教学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学生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目标,很多都不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上完一节课,结束的仅仅是时间,不知道所谓的目标,更谈不上是否达成目标。针对老师们的现状,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真的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于是我们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理解课题,我们向从鹿寨县实验小学来我们学校支教的邹文英老师和韦东丽老师请教。从她们那我们开始了解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教学重点可以摘自教学目标中,而教学难点则根据教材、根据学情而定,不一定出自教学目标。有了她们的帮助,顿时我们脑海里的概念清晰多了,我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 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3、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4、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5、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6、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7、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精编版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How to Write a Literature Review ? I.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Literautre Review)是科研论文中重要的文体之一。它以作者对各种 文献资料的整理、归纳、分析和比较为基础,就某个专题的历史背景、前人的工 作、研究现状、争论的焦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总结和评论。通过阅读文 献综述,科研工作者可花费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关于某一专题系统而具体的信 息,了解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II. The purpose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ts Components A. The Purposes On the one hand, it helps you broaden the view and perspective of the topic for your graduation thesis. On the other hand, it helps you narrow down the topic and arrive at a focused research question. B. Its Components There are six parts in a complete Literature Review. 标题与作者(title and author) 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 引言(introduction) 述评(review) 结论(conclusion) 参考文献(references) III. Classification of Source Materials How can we locate the materials relevant to our topics better and faster? Basically, all these source materials may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majors of sources. A: Background sources: Basic information which can usually be found in dictionaries and encyclopedia complied by major scholars or founders of the field. Three very good and commonly recommenced encyclopedias are encyclopedias ABC, namely, Encyclopedia American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nd Collier’s Encyclopedia. There are also reference works more specialized, such as 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for linguistics and TEFL studies. Moreover, you may also find Encyclopedia on the web. B: Primary sources Those providing direct evidence, such as works of scholars of the field, biographies or autobiographies, memoirs, speeches, lectures, diaries, collection of letters, interviews, case studies, approaches, etc. Primary sources come in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nd often you have to do a little bit of research about the source to make sure you have correctly identified it. When a first search yields too few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模式

长春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熟悉专业文献资料查找和资料积累方法,提 高学生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进一步规范文献综述的写作制度,现将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明确如下: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文献综述是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研读,将某一时期、某学科、某领域、某个方面的研究特点、进展、状况以及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概况后撰写而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评述。 2.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①国内外研究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综述; ②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或对现有学术观点和理论的评述; ③阐述本人的研究设想(提出解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方法和手段或对今 后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的预示); ④参考文献(不少于12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3 篇)。 3.文献综述报告格式按“四个部分内容”撰写,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 字。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要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对文献的观点、意见、成果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地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汇总陈述一遍。 2.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可以按文献与毕业论文主题关系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进行综述,可以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3.评述(特别是批评前人不足时)要引用原作者的原文,防止对原作者论点的误解,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能从二手材料来判定原作者的“错误”。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d6116357.html, 我国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综述 作者:王龙祥刘扬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08期 【摘要】在我国关于产融结合的研究中,产融结合效应评价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现有相关实证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对效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主要观点的回顾和评述,为未来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融结合企业绩效企业效率评价方法 一、引言 企业产融结合是产业和金融通过一定途径进行协同发展的模式[1]。在许多发达国家,产 融结合都得到实践,因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得到肯定;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过度金融化也压垮了一些大型产业集团。这表明产融结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我国产融结合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并于9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实施产融结合可降低交易费用,消除企业间信息不对称,通过构建内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带来积极作用。但随着德隆、农凯等企业集团相继发生严重危机,研究人员开始围绕产融结合的效应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企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现有相关研究尽可能全面地纳入分析框架,通过脉络梳理,提炼精要,论其优劣,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效应评价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二、我国产融结合效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现阶段我国关于产融结合效应评价的文献中,学者们大都将焦点放在产融结合有效性分析上。傅艳(2004)认为,若企业扣除资本成本后的资本收益大于零,即为有效的产融结合[2]。这一观点成为学者们在研究产融结合效应时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若实施产融结合后企 业绩效或企业效率提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产融结合的正效应。 (一)企业绩效相关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林世协(2004)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衡量指标,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3]。李革森(2004)考虑到证券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选用市盈率 和每股收益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回归模型[4]。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首先以每股收益和净资 产收益率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产融结合前后的经营绩效;其次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为被解释变量、金融参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研究[5]。徐赐豪(2009)从企业发 展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六方面选取12项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英语论文文献综述(描述研究现状)

General description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literature has been published on X. These studies .... There is a large volume of published studies describing the role of .... The first serious discussions and analyses of X emerged during the 1970s with .... The generalisability of much published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s problematic. What we know about X is largely based upon empirical studies that investigate how .... 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much more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vailable on ....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literature on .... A large and growing body of literature has investigated .... General reference to previous research/scholarly activity (usually more than one author) Many historians have argued that.... (eg. Jones, 1987; Johnson, 1990; Smith, 1994) Numerous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xplain .... (for example, Smith , 1996; Kelly, 1998; Johnson, 2002)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 (Smith, 1996; Jones 1999; Johnson, 2001) Recently, in vitro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thermophylus EFTu can .... (Patel et al., 1997; Jones et al., 1998). Surveys such as that conducted by Smith (1988) have shown that .... Several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 (Smith, 1996; Jones 1999; Johnson, 2001) Sever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it is not just X that acts on ..... (Smith, 1996; Jones .... Several biographies of Harris have been published. Smith presents an .... account, whilst Jones .... Several studies investigating X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 Data from several sources have identified the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Previous studies have reported .... (Smith, 1985; Jones, 1987; Johnson, 1992).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into X have been inconsistent and contradictory (Smith, 1996; Jones 1999, ....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 (Smith , 2003; Jones, 2004).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