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说课稿
VB程序设计for循环语句说课稿
教学设计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提问的 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对初学者来讲非常的抽象,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非常关键,所以在实践中要尽可 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 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 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简单的程序。
难点:
理解for循环的执行过程并正确使用for循环语句编写程 序。
背景材料
4、教学环境: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赋值语句、 选择语句后,对于如何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让 学生初步学会从简单问题出发,使学生初步掌 握循环结构,初步学会将实际问题设计转换为 程序语言,并将程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 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用基本算法描述算 法,激发学生的编程兴趣,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 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背景材料
3、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了解 FOR循环语句的作用,掌握 FOR语句的基本格式。
理解 FOR 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能根据实际问题正确 使用FOR语句。
教学反思与分析
对课堂的设计,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 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VB课程教案》
《VB课程教案》word版教案编写者:教案编辑专员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Visual Basic(VB)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简单的VB程序,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并掌握VB编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用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VB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2. 学会使用VB编写简单的程序,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
3. 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理,并能在实际编程中应用。
4. 学会VB编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用法,如数据库访问、网络编程等。
三、教学内容1. VB编程语言概述:介绍VB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 VB编程环境:介绍VB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和基本操作。
3. 基本数据类型和运算符:介绍VB中的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4. 控制结构:介绍VB中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5. 函数和过程:介绍VB中的内置函数、自定义函数和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VB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编程技巧。
2. 示例法:通过实际编程示例,让学生掌握VB编程的基本方法。
3. 实践法:安排课后练习和编程任务,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编程经验。
五、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编程任务:安排编程任务,评估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进行全面的知识检测,评估学生对本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VB编程教材,如《Visual Basic 2010程序设计教程》。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VB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
3. 编程工具:为学生提供VB集成开发环境(IDE),如Visual Studio 2010。
4. 示例代码:准备丰富的示例代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分析。
5. 练习题库:编写充足的练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和巩固知识。
信息技术课堂-初识VB说课稿
《初识Visual Basic》说课稿龙泉市第二中学陈毅英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龙泉市第二中学的信息技术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识Visual Basic》。
本节课是浙教版九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三课,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的第一课,九年级学生在此之前从没有接触过编程,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在本课中,安排了认识VB工作环境,创建一个VB应用程序等内容,以引导学生逐步认识VB。
学生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在实践中了解程序设计、运行的基本流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掌握修改**mand控件的属性;了解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书本中的案例,掌握用Visual Basic编写程序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VB6.0的工作环境;了解Command、Label控件的基本用法。
2、教学难点:VB工程文件、窗体文件的认识、区分和保存。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我本着直观性教学原则,多次采用直观演示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为了突破重点,本课新知识环节主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出现,如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这两个环节,我把“探究—合作”的思想渗透其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积极性。
3、微课的应用熟悉VB6.0工作环境是本课的重点,由于VB窗口与其他应用软件有较大差异,我特意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在视频中重点介绍了控件工具箱、窗体、属性窗口等。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VB界面有了基本了解,并产生了兴趣。
三、说学法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增强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vb循环——计数循环说课稿
《v b循环——计数循环》说课稿(共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VB循环——计数循环》最新说课稿《VB循环——计数循环》最新说课稿一、指导思想《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技术课堂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要重视建构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程序设计部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关于教材(一)教材概述《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包括程序设计和机器人两大部分,第三章程序结构与设计部分介绍的是编写规范程序的基础知识,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程序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经过不同的组合而组成。
(二)教材分析我说课的课题是《计数循环》,内容是程序结构与设计中的第三节循环结构部分的第二课时。
本节分为三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VB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VB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承上启下,通过进一步讲解循环语句的“累加”功能从而加深对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的理解;此后,第三课时通过“定时器循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VB工具箱的控件继续加深对循环语句语法的理解。
(三)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知道累加器的使用方法,理解计数循环的执行过程。
(2)能使用计数循环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类比加深对循环变量的理解,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理解计数循环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通过自我探究“循环体”的执行结果,理解循环体的执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共同探究,体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的实例训练,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逻辑能力;小组成员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会写出For循环语句教学难点:1、理解循环变量在循环结构中其值的变化关系。
《VB课程教案》
《VB课程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Visual Basic(VB)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VB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
3. 学会使用VB编写简单的程序。
二、教学内容1. VB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VB的历史和发展1.2 VB的优点和缺点2. VB集成开发环境(IDE)2.1 IDE的界面及功能2.2 代码窗口、设计窗口和运行窗口的操作3. VB编程基础3.1 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3.2 运算符和表达式3.3 控制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VB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2 VB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1.3 VB编程基础2. 教学难点:2.1 VB的语法规则2.2 控制语句的运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1 讲授法:讲解VB的基本概念、特点和语法规则。
1.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来熟悉VB编程。
1.3 讨论法:分组讨论,解决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学手段:2.1 投影仪:展示VB集成开发环境和编程示例。
2.2 计算机:让学生上机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VB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VB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让学生熟悉IDE的各个窗口和功能。
3. 演示:通过示例程序,展示VB编程的基本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简单的VB程序,巩固所学知识。
5. 讨论:分组讨论,解决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编程实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和课堂实践中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编程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VB编程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2. 网络资源:提供在线编程教程、示例程序和论坛,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Vb说课稿
注意理论
上课专注的学生
注意力不集中学生
形成长期、持续的任务
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2
1 2
类比教学 学习新知3Βιβλιοθήκη 自主探究 强化新知4
我首先转向大屏幕,告诉 介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 的核心概念—类和对象等 重要性 实例
全课小结 布置作业
2、类比学习、学习新知
类和对象
人
类概念
小 强
对象
被 表 扬
被 批 评
被 教 育
。 。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End Sub 。 。 。 。
事件
事件
3、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我会提问学生:“雪花飞舞”屏保程序中使用 到了那些对象及其方法、事件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旨在启发学生,培养自主 学习的能力
实例教学:实验手册p117页,程序设计题3
C
情感目标
1、对编程建立一 种新的认识,对 编程产生好感
2、掌握窗体的基本
属性、方法、事件
教学内容
2.1 Visual Basic中的基本概念
• 对象、类、属性、事件、方法 • 可视化编程
2.2窗体
• 窗体的属性、事件、方法 • 与窗体加载和卸载过程相关的事件 • 多窗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胡 胡 峰 峰 俊 俊
。 胡 。 峰 。 俊
对象
属性、方法、事件
对象
胡 峰 俊
身 高
体 重
。 。 。
Name
Height
Width
。 。 。 。
属性
属性
方法:对象拥有完成某种任务的功能
对象
唱 歌
vb课程说课稿
《VB程序设计》课程说课稿《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课程介绍、教材使用、教学对象与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五个方面阐述具体做法。
一、课程介绍该课程的前身为《BASIC语言程序设计》,曾作为我院各专业继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读程序、编程序的水平,而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
在长期任教过程中,任课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进一步深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各类基于WINDOWS平台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应运而生并迅速普及。
《VB程序设计》(可视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是自2003年开始,经修订教学计划后,开始正式开设的。
目前是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现开设已满6年。
该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第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开设,在培养学生基础编程水平与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为后序开设的其它程序设计课程,如《C语言程序设计》、《JAVA 程序设计》等课程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教学篇和实验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编程效率和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材使用选用教材时遵循以下原则:1)课程体系先进完整,教学内容不断整合,教学模式规范;2)教学、实验手段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所选教材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
1、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龚沛曾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 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与测试(第三版)龚沛曾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参考书目:1、《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刘毅洪艳伟李林编著浦东电子出版社2、《Visual Basic实验指导与测试》龚沛曾陆慰民杨志强高等教育出版社3、《精通Visual Basic 6.0中文版》刘炳文电子工业出版社三、教学对象与目标我院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
《VB—For循环语句》说课稿
《VB—For循环语句》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Visual Basic编程基础》教材的第四章,主要讲述VB中的For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是VB中常用的控制结构之一,用于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重复执行一段代码。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For循环的基本语法、执行过程以及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For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VB编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和执行过程。
难点:For循环语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
2. 学具:学生用书、《Visual Basic编程基础》教材、练习本、编程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和的程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这个功能。
2. 知识讲解:介绍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包括For循环的三个部分: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并通过示例讲解For循环的执行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一个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和的程序,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使用For循环语句实现这个功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编写一个程序,实现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和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拓展讲解:介绍For循环语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统计字符串中某个字符出现的次数等。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编写一个程序,实现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和的任务。
(2)编写一个程序,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For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循环变量循环条件循环体七、作业设计1. 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和的程序:Sub 计算和()Dim 和 As IntegerDim i As Integer和 = 0For i = 1 To 100和 = 和 + iNext iMsgBox "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的和为:" & 和End Sub答案:1到100之间所有整数的和为5050。
VB菜单设计与制作说课稿
菜单制作说课稿我今天要说课的课题是《菜单设计与制作》,它是《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第三模块“窗体”的教学内容。
本次课课型特点是项目驱动实训课,安排在多媒体机房进行教学,学时为2课时(90分钟)。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介绍本次课的内容:一、本次课专业背景分析1.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高职计算机系各个专业的一年级二期的学生。
2. 本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专业制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针对图形图像制作专业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要求他们能懂得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开发过程,能应用该软件进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设计。
3.《VB程序设计》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面向对象、事件驱动、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等现代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易学易用,应用广泛,深受广大编程人员,尤其是初学者的欢迎,是学习windows编程的入门语言。
4.本次课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所起作用:菜单是所有窗口应用程序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菜单用来表示程序的各项命令,并可以按应用程序的功能把命令分组,使得用户很容易访问不同类别的命令。
功能类似的命令放在同一个子菜单中,功能相距较远的命令放在不同的子菜单中,这样组成一个个的子菜单,并用菜单栏中的各项来代表它们,便构成了整个菜单。
二、教学设计:根据本次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能用菜单编辑器制作出下拉菜单2、能够使用PopupMenu方法制作弹出式菜单知识目标:1、掌握菜单编辑器对话框各个项目的含义及操作2、掌握PopupMenu方法格式及各项的含义2、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菜单编辑器制作下拉式菜单界面,菜单代码编写实现代码的功能及弹出式菜单的制作。
难点:下拉式菜单界面的制作、功能的实现及PopupMenu格式的使用解决方法:通过项目的讲解演示、学生练习达到学会各类菜单制作的能力3、教学设计思路和原则:下面再谈谈我的教学思路和原则:根据本次课内容和本次课要达到的目标,结合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心理和情感分析,确立本次课采用教学方法主要是:1.教法(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示例演示”及“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
VB程序设计说课稿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说课稿一、课程定位该课程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学习VB编程语言的特点、工作环境等先关知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编程的技巧,为今后学习其他编程语言打下良好基础。
该课程的先导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为课程目标,理论教学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驱动”教学法,精选多个案例,让学生掌握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程序调试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后续程序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可视化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握如何在Visual Basic6.0中调用SQL Sever2000数据库中数据的方法,并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上机操作能力及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项目开发的基本方法、程序调试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为后续程序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四、教学重难点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大量实例,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具体包括:1、对语言结构的学习:包括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方式;数组的应用;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事件编程等。
2、可视化编程技巧的掌握:VB菜单、基本控件、状态栏、工具栏、列表框等对象的使用与属性设置。
3、通过《基于VB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主要界面的编程,加强对课程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程以仿真项目、典型案例、学生作品、配套实训教材为载体,把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基本技能、综合能力、职业素养三个能力的培养过程。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VB说课稿
13
当堂检测
在“While顺时针跑4圈”程序中变量num的初始值 改为1,我们可以这样解释程序: num代表将要跑的 是第几圈,每跑一圈num增加1,当将要跑的圈数代 号小于5时(当将跑第5圈时正好完成了4圈)执行跑 步动作。
★示例程序:FOR机器人顺时针热身4圈
讲解:演示机器人运动的效果,结合图形化编程
界面讲解循环执行顺时针一圈流程,并通过修改
循环次数引出计数循环结构。
Hale Waihona Puke 10任务二:机器人原地热身顺时针4圈
方法二:条件循环结构
对应VB语句(课本73页):
Do While 条件 [循环体] loop
★示例程序:While机器人顺时针热身4圈
•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投影机等 • 软 件:虚拟足球机器人软件
•程
序:1、顺时针热身一圈(顺序结构) 2、FOR顺时针热身4圈(计数循环) 3、While顺时针热身4圈(条件循环) 4、奇数顺偶数逆4圈(双分支结构) 5、比赛代表队程序代码(课堂导入用)
5
教法学法
• 直观演示法:以直观的机器人运动效果激发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帮助理解程序结构及其运行过程逻辑。 通过学生前台展示引导其他学生积极思考。
讲解:演示机器人运动的效果,结合图形化编程界面讲解
循环执行顺时针一圈流程,并通过讲解条件判断引出条件
循环结构
11
任务三:机器人原地热身4圈,奇数 圈顺时针跑,偶数圈逆时针跑 ---引入选择结构
对应VB语句(课本44页):
N 奇数圈?
Y
If <条件> Then <语句组1>
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初识枚举算法》说课稿案例
推荐——《初识枚举算法》说课稿案例开头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算法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我将结合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内容,为大家呈现一堂关于《初识枚举算法》的创新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走进算法,洞见生活”。
我旨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并增强他们在信息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后续高中学习算法的基础。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和语法。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枚举算法的基本思想,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打下基础。
学情方面,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初步学习了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然而,对于抽象的算法概念,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游戏,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核心素养目标根据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本节课将达成以下目标:信息意识: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敏感度。
计算思维:通过枚举算法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用算法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算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体验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游戏引入—初步应用—程序实现—拓展延伸”四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枚举算法。
《VB—For循环语句》说课稿
《VB—For循环语句》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VB—For循环语句》。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VB—For循环语句》是高中信息技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陶增乐主编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四章《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第三节《语句》的循环语句部分。
2.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VB基础知识。
学生的优势在于他们思维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基于会考,有学习动力。
劣势在于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较薄弱,需结合英语,缺乏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图片框的添加与设置;for/next循环语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探索、实践、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学习品质。
4.重点:for/next循环语句。
5.难点:for/next循环语句。
三、教法与学法我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构建一个真实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探究。
主要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赏识教育。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项目学校组织校园十佳歌手评比活动,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一款评分器,要求在屏幕上显示每一位评委的头像及亮分,然后计算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得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
(二)师生互动分析项目请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讨论出项目界面应该怎么设计,又应该怎样实现任务功能.老师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绘制参考界面并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应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己思考的习惯,而不是等老师的分析结果。
展示项目结果:(图一)(三)合作学习实现项目项目分解:第一步:各自完成界面设计给定参考界面,学生可以自主设计界面形式,也可以根据项目参考界面(图一)做。
《VB循环——计数循环》最新说课稿
《VB循环——计数循环》最新说课稿一、指导思想《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技术课堂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要重视建构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程序设计部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关于教材(一)教材概述《信息技术》(选修)教材包括程序设计和机器人两大部分,第三章程序结构与设计部分介绍的是编写规范程序的基础知识,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程序由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经过不同的组合而组成。
(二)教材分析我说课的课题是《计数循环》,内容是程序结构与设计中的第三节循环结构部分的第二课时。
本节分为三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VB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VB循环语句的基本语法的基础上,本节课承上启下,通过进一步讲解循环语句的“累加”功能从而加深对For/Next语句的执行过程的理解;此后,第三课时通过“定时器循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VB工具箱的控件继续加深对循环语句语法的理解。
(三)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1)知道累加器的使用方法,理解计数循环的执行过程。
(2)能使用计数循环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类比加深对循环变量的理解,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理解计数循环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通过自我探究“循环体”的执行结果,理解循环体的执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共同探究,体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选的实例训练,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逻辑能力;小组成员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会写出For循环语句教学难点:1、理解循环变量在循环结构中其值的变化关系。
三、关于教法(一)教学准备安装有VB软件的多媒体*络机房、PowerPoint课件、自制红心(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算法的概念、VB软件的基本操作,还有赋值语句、选择语句的相关知识。
说课稿
VB屏幕保护程序设计单元说课稿玄武中专王乐一、职业实践目标首先是培养VB编程的爱好者,在此基础上培养VB的初级程序员,由于我所教的班级为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所以在教授课程的时候会结合网络知识,着重于网络编程,培养网络专业程序员。
二、课程目标熟练掌握VB常用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深刻理解事件驱动机制,能够独立设计软件界面。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掌握基本VB语句,能编写简单VB程序。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具有网络编程的初步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已有知识,探索创新能力。
三、说教材1、教材分析采用教材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这本教材“以够用为度,寓学于用”,按照在“用中学”为思路展开模块化教学。
第1、2两章为全书的入门篇,本教学单元在第2章,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介绍一些常用的控件和基本编程方法。
本教学单元是全本书的基础部分,主要学习5个基本控件和理解事件驱动机制,我使用一个制作屏幕保护程序的项目,首先把项目分解成3个主要模块,在分别学习这三个模块的之后,把所有控件结合在一起,完成一个完整项目。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理解VB程序的事件驱动机制,掌握一些基本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对VB程序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职业目标了解程序设计的全过程,对编程产生兴趣,并对计算机软件形成版权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窗体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掌握命令按钮,标签和文本框的基本属性,掌握计时器控件的属性和事件教学难点事件驱动机制,代码设计,控件的综合运用4、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为VB的基础课程部分,窗体等基本5个控件的属性方法与事件是本单元的教学基础部分,占60%. 事件驱动机制则是整个VB程序的核心机制,在每个小任务中都贯彻事件驱动的思想,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代码设计部分主要是了解,并不作要求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就能编。
5、课时分配本单元分为4个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以上任务和学生一起了解For语句的格式,分析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同时强调当步长值为正数、负数时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结束循环。并 让学生分组讨论着重思考:If i = 10 Then print在整个程序中的作用。 进一步加深对FOR语句应用的理解。
【任务二】程序填空 思考:求100+99+98+……1的 和。 启发:如果希望从后往前加,怎么办?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说 课
§2.7 FOR-NEXT
循 环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电子工业出版 社《Visual Basic6.0程序设计》第二章任务
七的《 For-next循环》。它是整个VB 语言
程序结构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For-next循环》这节中,教材上只有一个 例题,而且数学知识很强,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 让学生学会学懂这节课,在选材上做了相应调整。 设计了多个任务,从比较简单的任务入手,逐渐加 深任务的难度,这样处理学生更容易接受这节课的 知识。
【任务一】 验证:请同学们在VB中运行这个程序,并仔细 观察运行结果。
Private Sub c ommand1_click() For i =1 To 5 Step 1 Print “*” Next i End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 i =1 To 100 Step 1 Print “*” ; If i = 10 Then print Next i
3、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教师做必 要的补充,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并引 导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 算法,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 发现问题,编写出更优化的程序。
4、拓展延伸:阅读例题。 将以下程序整理到作业本上: 求 1 1 1 1 1 1 ...... 1 1 的和。 2 3 4 5 6 99 100
提问: 如果要输出100行10个*的运行结 果 ,这个程序还这样写吗?以此来激发同 学们的好奇心和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利用顺序结构不便于解 决这类有规律的重复操作问题。学生分 组讨论。得出结论:在程序设计中,我 们完全可以通过循环结构来求解这类有 规律的重复操作问题。并引出课题: For——next循环语句。
二、新授FOR—NEXT语句
1、语句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 TO <终值> [STEP <增量>]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FOR I=A TO B STEP C <循环体> NEXT I
2、执行过程: 循环变量I=初值A
是 I是否超过B? 否 执行循环体的各条语句 循环变量I=循环变量I+步长C
执行NEXT语句后的下一个语句
3、语句说明: FOR I=A TO B STEP C <循环体> NEXT I ⑴ FOR语句与NEXT语句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当循环变量的增量为1时,可省略。 ⑵ 在NEXT语句中,循环变量可以省略。如出现,须与 FOR一致。 ⑶ 终止循环的条件是“循环变量超过终值”,而不是 “循环变量等于终值” ⑷ 循环变量的初值A、终值B、步长C都是数值表达式。 ⑸ 循环变量初值和终值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步长 可以是正值或负值,它们可以是整数或小数。
【任务三】程序改错 求99+97+…+3+1的和,并将其结果放在and1_Click() For i = 99 To 1 Step -1 s=s+i Next s Label1.Caption = s End Sub
到此同学们可能认为对For 语句已经很了解了,但For 语句中还有一 些细节问题需要同学们注意。通过小组讨论、发言,改正任务三中的错误, 使同学们对For 语句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一步强化。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计算机专 业学生 , 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富 于激情。针对这些特点,本节课利用 设疑的方式来留有悬念引出循环,从 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任务驱动式教 学,尽量把知识的难度降低,以简单易懂 的语言和方法来进行教学,教与学是教学 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 这节课主要采用了观察---分析---练习---总 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烦琐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激发 创新; 在小组交流中学会与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掌握语句的正确格式,对于学生学习和使 用For循环编写程序相当重要,所以我将本节 课的重点确定为 “掌握For语句的一般格式及执行过程”。 学生掌握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不困难,难 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如何利用FOR循环 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难点确定 为“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和For语句的应用”。
1、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3、课堂小结: 4、拓展延伸: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在VB中运行这个程序,并仔细观察运 行结果。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Print “*” : Print “*”: Print “*”: Print “*”: Print “*” End
在重点的突破上,我采用的方法是观察分析 法,通过对已有正确程序的阅读和错误程序的 分析改正,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FOR循环语 句的正确执行过程从而让学生快速的掌握For 循环语句的结构。
知识与技能: 掌握For循环语句的一般形式,理解For循环的执 行过程; 能阅读For循环语句程序并且能使用For循环语句 编写简单的程序。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复习、交流掌握For语句的格 式和执行过程; 通过小组协作提升阅读与编写程序的能力以及合 作、探究的精神;
S=1×2×3×…×10的积。
本节课采用了小组互动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上述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设计了不同的要求, 大多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老师的启发下,根据自己的 能力应该能完成这个任务,这样就体现出分层次教学。
在扩展延伸环节,因为数学障碍,让他们自己独立 去完成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课下的学生在编程之前, 应对这个题进行分析,启发诱导学生,这还是很有必 要的。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For i = 100 To step -1 s=s + Next Label1.Caption = s End Sub
通过以上任务的逐渐引入,同学们对For语句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但如果 直接让他们编写程序,部分同学还是有困难,于是我通过任务二设置一些程 序空白,请有能力的同学阅读并填写部分关键代码同时试运行程序。通过教 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以此来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