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诚勿扰》看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的运用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当下收视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当下收视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通过为期9周36课时的学习,我对传播学有了大概的了解,现在,我就按照作业要求,用传播学的知识对当下收视火爆的婚恋交友类节目进行一个粗略的解读。
(由于自身所掌握的传播学知识十分有限,我就以自己的观点配以课堂所听来的知识来完成此次作业任务,其中难免还会参考必要的资料作为辅助,特此说明。
)谈到交友节目在我国的兴起,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一档节目自然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它被定义为一档“新派交友栏目”。
一经播出立刻创造了火爆的收视,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大卫视的效法。
现在我就以《非诚勿扰》为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婚恋交友节目进行分析。
《非诚勿扰》开播的第一期,我就从电视上关注了,当时正好放寒假在家,其独特的节目形式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它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了一个公开的交友平台,节目中有24位女嘉宾以亮灯灭灯的方式决定男嘉宾的去留,并经过几个环节的层层考验最终决定男嘉宾能否速配成功。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
由此,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非诚勿扰》正是在节目设置、把握受众心理和加强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等方面都与之契合,才达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所以,它的高收视率并非偶然。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任何栏目的火爆都与节目设置息息相关,《非诚勿扰》亦不例外。
在生活节奏紧凑,缺乏相处时间,生活圈子狭窄的现代都市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在适婚年龄暂时还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另一半,“剩男”、“剩女”成为了一个特别的社会群体。
而在这支队伍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婚恋交友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而这也正是婚恋节目能够生存最关键的因素。
而相较于以往的交友速配节目,《非诚勿扰》从节目内容到节目形式上都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它改变了传统交友节目1v1的模式,而是24v1,穿插的VCR让这档真人秀节目充满亮点。
广告传播的五种基本模式
五W模式图示
对五W模式的评价
优点 :1.它是大众传媒的第一个。 2.它是最具其启发性的模式 。 3.紧紧把握住大众传播过程中最基本元素, 并描述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
缺点:1.缺乏反馈元素。 2.过于简单化。
奥巴马的医改方案解析五W模式
远程开放教育传播模式看马莱茨克传播模式
程开放教育传播模式简析 对于远程教育教学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结构,已有很多论述,本文拟从远程教学基 本规律出发,简析其传播模式。 远程教育传播以大众传媒为工具,其传播系统在客观上与大众传播具有相似的特征——动 态、开传播模式放的系统。因为它是远程教育的功能性系统,因此,远程教育也是一个动 态开放的系统,根据马莱茨克模式,如图1: C----------R(图1) 这是一个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的简图。C——传者,是一个组织机构,M—讯息,其对 传者产生压力与约束,R——受者是面广量大的大众。马莱茨克对媒介给传者与受者的影 响及传者与受者的背景因素都作了详细分析,在这里不作详介,仅参照他的思想对远程教 育传播系统中的传者与受者影响效果的因素作必要阐述。首先简述,影响传者的因素。它 主要是传者(包括机构、个人)的教育观与远程教育的价值观。远程教育有两种价值观, 一种是建立在传统教育观念上的质量观;一种是以终生化学习为原则的质量观。前者是以 知识掌握为标准的应试质量观,后者在扩大受教育面的前提下,以完善人生,发展能力为 标准的多元化的质量观。笔者认为,远程教育的传播者应坚持以终生化学习为原则、扩大 受教育面的价值观为指导,构建远程开放教育传播模式。当然,由图可见影响传者的因素 还包括:群体的合作性、协调性、传播技术及人员素质等,这里对模式中的传者因素不作 详述。因为在开放教育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对传播效果构成主要影响,所以我们着重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论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引导——以《非诚勿扰》为例》
论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引导——以《非诚勿扰》为例目录摘要 (3)Abstract (3)【摘要】 (2)1.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3)1.1本研究的社会背景 (3)1.2相亲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4)1.2.1内容造假、低俗等现象屡禁不止 (4)1.2.2哗众取宠,刻意追求收视率 (4)1.2.3 不良思想盛行,负面影响严重 (4)1.3本研究的研究问题 (5)2. 相亲类电视节目的价值引导主体 (6)2.1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价值引导的主体有哪些类型 (6)2.1.1主持人 (6)2.1.2嘉宾 (6)2.1.3参与节目的青年男女 (7)2.2相亲类电视节目价值引导中主持人地位的重要性 (7)2.2.1主持人睿智点评,引出正确价值观 (7)2.2.2 主持人风格引领节目价值观走向 (7)2.2.3 优秀主持人价值观带动收视率 (8)2.2.4 正确的价值引导可以把控节目现场,调节气氛 (8)3.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引导方式 (8)3.1 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引导的目的 (8)3.1.1 形成独有特色,加深观众印象 (9)3.1.2 灵活的语言,引导价值取向 (9)3.1.3 规范言行举止,塑造公众正面形象 (9)3.1.4 幽默引导手段为主,坚定立场 (10)3.2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引导策略 (10)3.2.1 主题突出,围绕话题展开分析 (10)3.2.2 严把筛选关,提高参与者质量 (11)3.2.3 选择合适的引导方式,化解嘉宾反感 (11)3.2.4 宣传正确价值取向,正确引导受众 (11)3.2.5 指正不良行为,改善社会风气 (12)第四章总结 (12)参考文献 (15)论相亲类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价值引导——以《非诚勿扰》为例【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性别比例持续偏高,男女比例失调严重,再加上工作的性质和交际圈的限制、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中剩男剩女现象随处可见。
浅析施拉姆传播思想的内涵、特点及贡献
作者: 李艳松[1];陈帆[1]
作者机构: [1]上海城建职业学院经贸学院,上海201415
出版物刊名: 今传媒
页码: 144-15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施拉姆;传播思想;内涵;特点;贡献
摘要:施拉姆开创的传播学科蕴含着施拉姆丰富的传播思想,施拉姆的传播思想对传播研究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多维动态、生态循环的网络体系是施拉姆传播思想的特点,也是其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之一.在此体系的引领下,施拉姆关注的理论型传播理论和应用型传播理论相互交织、共同发展繁荣,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动态知识图景.。
传播学角度看《非诚勿扰》doc
从传播学角度看《非诚勿扰》中文师范071 郭晨露0701012008 江苏卫视的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自播出以来一直为世人所关注,原本看似一个简单的娱乐节目逐步演化成一种文化现象,风靡青年人甚至中老年人的眼球。
4月14日消息,百度旗下全球最大中文社区贴吧公布数据称,电视节目是目前年青网民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吧成为网民访问最多的电视节目类贴吧。
最近一周,“非诚勿扰”吧的累计访问量超过3000万,累计发贴数超过100万。
“除了非诚勿扰吧之外,热心的网友们还创建了该节目的主持人、男女嘉宾的贴吧,这些贴吧的访问量、主题数、贴子数上升都非常明显”,百度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非诚勿扰”的热播,在节目出镜的男女嘉宾吧中,聚集了大量粉丝,被网友称为“拜金女”的“麻辣”女嘉宾马诺迅速蹿红,拥有大批“糯米”粉丝,而“马诺”吧贴子数迅速超过五万篇,该吧的访问量更由开播初期寥寥无几上升到目前每天的数十万人气,马诺被男嘉宾选走后,相关主题讨论贴一夜增加了近5000篇。
此外,“富二代”刘云超吧贴子数近1万,幸福男“刘丞”吧中贴子数超过3万篇,“马伊咪”、“谢佳”、“乐嘉”、“蒋伟杰”等贴吧人气也都急速蹿升。
据了解,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在贴吧中的影响力和活跃程度与收视率成正比,关注节目的网友聚集在相关贴吧,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网友的发贴频率、争论话题也随着节目的播出不断变化着。
受欢迎也好,受争议也罢,《非诚勿扰》节目为什么会这么热呢?下面我讲从传播学的角度加以简单的分析。
首先,多种传播方式的运用。
比如,电视媒介。
电视媒介与其他媒介有所不同,有其独具的特性:电视集视听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音声、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民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
在当今的这个社会,看电视是人们业余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且《非诚勿扰》的播出时间都是每周的五、六、日晚上九点半左右,这个时间档正好符合了很多人的作息时间。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传播策略分析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传播策略分析
崔醒群;程橙
【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6)003
【摘要】江苏卫视大型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原因首先在于拥有一套由新媒介介入的独特的逆向传播新机制,其次在于运用舆论学原理构建舆论网络,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尤其在于内容上点到"笑点"的同时也戳到了社会和人性的"痛点",增加了"乐中思痛"的反思价值,凸显节目的内在张力,引爆了社会舆论。
【总页数】5页(P91-95)
【作者】崔醒群;程橙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3
【相关文献】
1.都市女性择偶观研究——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J], 朱可卿;周晓燕;;
2.江苏卫视相亲节目战略规划r——从《非诚勿扰》到《新相亲时代》 [J], 谭禄璐
3.真人秀节目的隐私公开现象探究r——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J], 史雅琳;石鸣
4.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传播策略分析 [J], 崔醒群;程橙
5.基于Dante网络架构现场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现场音频系统改造方案为例 [J], 王海越;李昊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提出的。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
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是因为传播学内容玄奥而需要借助图像形式来传意?或者相反,因为传播学内容肤浅而需要借助图形来掩饰。
还是因为传播学更接近艺术而注重视觉效果。
或者因为传播过程的本质特别适合用图形来表述。
模式化(或图形化)的传播学更抽象还是更具象了。
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II、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
4、人际传播的动机可概括如下:(1)认识自我;(2)建立人际关系;(3)控制周围环境;(4)进行情感沟通一、组织与组织传播组织:人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狭义)组织传播就是组织内部成员间、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郭庆光一、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为:1、传播信息;2、引导舆论;3、教育大众;4、提供娱乐二、拉扎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负面功能分析1、大众传播持续不断的宣称(只肯定不批判,只反复传播一些内容而对于另一些内容不予传播)会使人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的顺从现状。
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
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1. 导言施拉姆(George Gerbner)是一位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家,其对于电视媒介与大众文化的研究在传播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着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施拉姆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
2. 施拉姆的研究视角施拉姆的研究视角,可以从其传播学理论出发来阐述。
施拉姆主要关注传统媒介对于人类认知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普及和影响。
他认为,电视是当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来源,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文化暴力的媒介形式。
在施拉姆看来,文化暴力是指那些基于强力意识形态,通过媒介形式向大众散布的一种暴力的话语体系。
这种体系是从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力量中发源,通过渗透、压制、削弱等方式对人们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施加影响。
电视作为一种主流媒介形式,深受文化暴力的影响,使得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日益趋于标准化和均一化,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3. 施拉姆的研究对象施拉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电视媒介的影响,尤其是电视节目对于大众价值观、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他关注的是传媒的文化暴力以及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等方面,研究电视节目中的暴力、性别、种族、年龄等元素的表现形式以及分布比例,从而探讨电视节目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施拉姆还研究了电视业的监管和公共策略对于电视节目的影响,探讨政府和公共机构对于电视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施拉姆还关注了电视观众的行为和特点,研究了电视观众对于媒介内容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分析了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节目样式、主题内容等因素对于观众的影响。
4. 施拉姆的研究方法施拉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研究,他采用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相关试验等方法,以获取大量的实证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阐明媒介对于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施拉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调查研究施拉姆的定量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选取样本,设计问卷,得到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解读
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解读作者:高慧艳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2期摘要:近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等一系列相亲类节目火爆荧屏。
这一现象也引起国人甚至世界不少媒体的关注。
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
电视相亲类节目到底问题何在?本文尝试用传播学上的虚拟环境等理论分析解读现象背后的原因,以期更明确媒介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真人秀虚拟环境洞穴理论电视相亲节目大热相亲交友节目对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
1998年,湖南卫视推出一档名为《玫瑰之约》的栏目,掀起了各大卫视的“媒婆大战”。
十年后电视相亲节目卷土重来,继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安徽卫视《缘来是你》、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之后,上海东方卫视也推出大型相亲节目《百里挑一》,正式加人相亲栏目军团。
而这其中,尤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风头最劲。
在江苏卫视的官方网站上,《非诚勿扰》被定位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
每期节目都会有24位女嘉宾前来相亲,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关,来了解同一位男嘉宾。
在此期间,女方亮灯表示对男嘉宾满意,愿意继续了解,灭灯则表示对男嘉宾不满意。
若场上只有一位女嘉宾亮灯,主持人将询问男嘉宾的意见,如果他也中意亮灯的女嘉宾,则速配成功;若场上所有女嘉宾都灭灯,则男嘉宾必须离场。
三关之后,如果仍有多位女嘉宾亮灯,则男嘉宾将获得选择权,挑选自己心仪的女嘉宾。
对于这样的规则,制片人王培杰表示:“对参加节目的女嘉宾来说,《非诚勿扰》是部连续剧,这一期没能找到心仪的对象,下一次可继续上台寻觅意中人;对男嘉宾来说,《非诚勿扰》则是一部系列剧(这种电视剧每集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面临的挑选形式都一样,但只有一次机会。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
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从传播学视角解析《非诚勿扰》《非诚勿扰》栏目定位是大型生活服务类栏目,致力于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免费的婚恋交友平台。
节目嘉宾来自于各类交友网站,如世纪佳缘、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
每期节目有24位单身女嘉宾,5名男嘉宾,节目流程是男嘉宾亮相----选择心动女生----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最后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其是否牵手成功。
本文将以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理论基点,对《非诚勿扰》做传播学视角下的解析,并从传播伦理的角度探讨节目在当下面临困境的解困之道。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从20世纪初发轫,到40年代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在走过的百年历程中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理论。
其中,拉斯韦尔的“5W 模式”堪称传播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一。
1948年,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将传播过程分解为五个环节,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取得什么效果。
这一文字过程被人们称为“5W模式”。
由于“5W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因此它事实上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即五个环节分别对应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随后传播学的研究观照视角均是在这五个范围领域内展开,并分别诞生了许多经典理论。
《非诚勿扰》从策划、制作到播出,并最终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1、传播者:《非诚勿扰》栏目组作为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电台、报社、电视台、网络等媒介机构来宣传包装,并最终取得不同凡响的效果,同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其产生的节目具有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
该节目有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的一条龙的专业组织。
导演组、主持人、男女嘉宾三方互动。
他们被分配在不同的部门,执行不同的职能。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搜集、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职责,他们被称为把关人。
浅析顺应理论中语境顺应的应用 ——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
浅析顺应理论中语境顺应的应用——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摘要: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例,从顺应理论的语境关系视角对节目中出现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顺应理论对交友类节目的安排具有指导作用,使语言使用更加得体,同时,对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顺应理论;语境顺应;个案研究一、引言交友类节目是一种以电视为节目媒介,以爱情和婚姻为主要题材,集服务和娱乐为一体的电视综艺节目[1]。
随着这类节目的热播,我们不难看出该类节目越来越得到观众的认可。
2010 年1月15日江苏卫视重磅推出一档全新的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自开播以来,收视长红,在同类节目中创下了收视奇迹。
该节目主持人孟非是江苏卫视的当家小生,沉着冷静,语言幽默。
评论员乐嘉其貌不扬,语出惊人。
男女嘉宾情感丰富,语言犀利。
引起更多的观众对《非诚勿扰》的关注。
JefVerschueren于1999年在《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语用学顺应理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作出选择就在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
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言的协商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语言的顺应性则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
”[2]正是语言使用中所具有的顺应性特点使我们得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讨论语言的顺应性,包括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对象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
其中,语境又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
本文就从顺应理论中的交际语境入手,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分析《非诚勿扰》节目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指导语言使用更加得体,使节目制作方面更加有序。
同时,对提高观众的欣赏能力有所帮助。
二、《非诚勿扰》节目中语言使用的语境顺应分析1.心理世界顺应语言的交际过程是心理与心理的交流过程,在选择使用语言时,只有顺应彼此的心理世界,才能满足交际的目的。
从传播学视角看《非诚勿扰》的热播
从传播学视角看《非诚勿扰》的热播作者:冯娜孔令媛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知识,以传播内容、价值观和受众心理为主要切入点,探讨《非诚勿扰》节目热播的原因。
【关键词】《非诚勿扰》互文性受众心理《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打造的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给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等环节决定男女嘉宾是否速配成功。
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攀升。
数据显示,有一期的收视率达到4.15%,与2009年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总决赛持平。
在视频网站优酷上,《非诚勿扰》以4822万次点击率占据综艺节目“大陆热播”第一名,超过“台湾热播”第一名《康熙来了》的3297万次。
《非诚勿扰》何以赢得如此高的关注度?一、《非诚勿扰》的互文性西方有影响的传媒学者和大众文化理论家菲斯克在分析观众如何解读电视时认为,观众在解读过程中创造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他通过分析电视文本的互文性和多义性而强调观众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菲斯克认为,互文性是媒体文本可以产生文化意义的主要成因。
正是由于电视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电视文本才能够为观众生产出意义和快感来。
而互文性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电视节目的形态和内容运作的。
《非诚勿扰》的节目内容恰恰有着现实的社会背景。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传播时代,传播什么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传播那些可以在社会上引起某种共鸣的内容才会引起关注。
而当今社会剩男剩女现象较为严重,这样一档相亲类节目强力推出,无疑为很多人提供了一个交友的平台。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该节目也满足了当前社会娱乐化心态普遍存在的社会需求。
娱乐化的社会心态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一方面是衣食无忧但业余生活比较匮乏的一类人,另一方面是那些工作和精神压力较大,渴望寻求释放积虑的一类人。
于是他们选择观看那些让他们放松心情的电视节目,使现在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
广告传播的五种基本模式 PPT
五W模式图示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背景:美国“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 在《传播是如何进行的》一文中提出的。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施拉姆大众模式的启发意义
❖ 一。揭示出大众信息传播媒介机构的把关人 的作用。
❖ 二。揭示出受众个体的社会性存在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背景:美国两位传播学者维斯特里和 麦克莱恩于1957年提出的。
“”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图示基于香农—施拉姆模式的油田钻井 作业虚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从非诚勿扰看施拉姆传播模式
❖ 非诚勿扰》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 《非诚勿扰》表现为一个很完整传播过程,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更
是可以从传统的传播模式图中抽象得出。《非诚勿扰》现象的产生,有 它在商业上的运作因素,但是在更加深度的层次上来讲,《非诚勿扰》 热的现象深度表现的是在传播社会学上所具备的完整的传播过程。传播 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这几个传播要素都在《非诚勿扰》现象 中有所特殊表现。作为一个典型传播现象,《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活 动,符合了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揭示了传播的本质。 从传播学 上讲,《非诚勿扰》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它的发展也让我们的 媒介民主化运动更加的有目的,让大量的读者提前嗅到了西方文化的气 息,同时这次风潮的兴起也让多种多样传播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 络视频、手机新闻、电视展示……等等以后都在日趋成熟 抓住“有意受众”做好“温情传播利用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累积性,把 赛程加长累积关注利用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累积性,把赛程加长累积关 注
马莱茨克传播模式图示
❖ 1.在传播者方面,作者认为传播者的自我形 象个性结构传播者工作组传播者的社会环 境作为组织中的传播者等因素实际上都对 信息选择和发布产生作用。
从《非诚勿扰》看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的运用
从《非诚勿扰》看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的运用【摘要】《非诚勿扰》节目新节目的互动形式将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成为大众传播中的典型成功实例,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非诚勿扰》节目的成功之处,探讨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非诚勿扰;施拉姆;大众传播;运用1.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施拉姆是传播学科集大成者及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认为:(1)大众传播媒介(机构)在获取或接到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后,要经过译码者(记者)、释码者(编辑)和编码者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变成可以被传播出去的符号(讯息);(2)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3)信息在群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4)大众传播的受传者在接到信息后,会给传播者发出反馈信息。
(5)每个受传者和传播者都扮演着译码、编码和释码的角色。
虽然与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相比,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有了突破,强调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加工,受传者在接到讯息后会对传播者产生反馈,但施拉姆的传播模式仍然属于线性传播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中,提出了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2.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在非诚勿扰中的运用2.1《非诚勿扰》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非诚勿扰》表现为一个很完整传播过程,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更是可以从传统的传播模式图中抽象得出。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是指媒介传播对社会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在斯拉姆的理论中,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信息传递、社会化、文化传承和娱乐。
以下将分别探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信息传递。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在信息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介,人们可以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
在现代社会中,媒介传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人们了解时事和社会热点的重要渠道。
通过媒介传播,人们可以及时获取到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件、新闻和信息。
其次是社会化。
大众传播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同时也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媒介传播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社会和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互动,提高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媒介传播还可以传递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社会交往和互动,推动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
第三是文化传承。
媒介传播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学习和传承文化遗产。
媒介传播可以让人们领略到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文化精髓,让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通过媒介的传播可以让文化更为广泛的普及和传播,大大提高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速度,保护了文化多样性。
最后是娱乐。
媒介传播也是人们娱乐消遣的一项重要极客。
通过媒介可以让人们获得各种娱乐信息,让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媒介传播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影视、音乐、游戏等各种娱乐形式。
通过媒介传播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娱乐产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总之,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它同时也帮助人们进行社会化、传承文化和娱乐消遣等方面。
因此,媒介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工具,它能够引领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发展的可能性。
对_非诚勿扰_的大众传播学分析
104“非诚勿扰”是江苏台推出的一款收视率比较高的电视相亲节目,在它热播的背后,其实是很多因素有机组合的结果。
本文拟对这档电视节目背后的元素进行解析,以使我们对它的特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帮助我们把握当下电视行业的发展,揭示出它的启示意义。
它所包含的元素,大要可分为如下几种。
一、事件场上各具特色的24位女嘉宾,通过灭灯或亮灯的方式,淘汰或选择站在对面的男嘉宾,这就是江苏卫视倾力打造的大型婚恋交友类节目“非诚勿扰”。
这种以“速配交友”为核心概念的节目给“剩男剩女”搭建了邂逅相识的平台,帮助年轻男女找到“电视情人”,节目异常火爆。
“非”这种以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为卖点的娱乐节目,以公开婚恋交友的形式,并配有高质量的婚恋交友嘉宾,在今年全年内的多档类似娱乐节目里赚足了眼球和收视率。
比起前些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娱乐节目“超级女声”,受欢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样是打着“无门槛,零距离,大众化”的广告语,“非”借助大众传播的媒介力量,又一次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
二、对“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学分析(一)传播学的二次售卖理论媒体出售的信息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在媒介盈利模式中,最终买单的人并非广告主而是受众。
根据电视节目的二次销售理论,节目第一次销售即在电视上播出,为受众提供信息或娱乐的产品。
根据卡茨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理论”,处于某种社会条件中的受众根据不同的心理倾向对大众媒介产生期望,并对媒介产生接触行为从而得到信息需求的满足。
在中国,受众获得这些信息产品的代价是每年交付的很低对“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学分析文/王 宁信息的泛滥使得我们越来越难于选择,如何突出卖点,如何抓住观众心理是节目成功突围的关键。
大众传播学的应用对电视媒体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针对《非诚勿扰》节目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学的市场化有效运用。
文学与传播105的收视费和付出他们相应的注意力。
电视节目运营者将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打包卖给广告商。
这也是麦克鲁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曾指出的: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的经济回报来自“第二次售卖”──将凝聚在自己的版面或时段上的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关注感兴趣的政治宣传者、宗教宣传者等等。
电视频道中运用施拉姆公式的实践研究
电视频道中运用施拉姆公式的实践研究作者:陈燕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22期摘要新时期,施拉姆公式的运用对电视台节目的创新,满足观众的听视觉享受,实现电视内容的丰富多样化,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下面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施拉姆“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然后详细分析了施拉姆公式在电视频道运营中的运用。
关键词电视频道;施拉姆公式;运用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009-020引言施拉姆公式,是现代传播媒介的概率公式。
在电视频道实践过程中,以经济、实效、省力为主要运营模式,为电视频道节目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但显示了报偿与收益之间的正比关系,同时还将成本与费力之间的媒介关系得以消除,对现代传播学的经济原则,得到最大的实践[1]。
在电视频道中,实践施拉姆公式,不仅将电视节目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对节目内容,和节目退出后所受到的广泛关注度和关注的赏识度。
1 施拉姆“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施拉姆公式媒体选择几率(P)=媒体产生的功效(V)/需付出的代价(C)。
也就是,现代定义的,选择的概率=获得报偿÷付出代价=(功能收益+情感收益)÷(价格+其他成本)=受众价值最大化。
现代电视节目的主要功效和作用,是为了实现其娱乐传媒的享受性功能。
无论是文学、艺术、自然、广告、休闲、社交、新闻等等电视节目,都是为了迎合广大观众的需求,同时丰富日常生活,陶冶情操,了解时事,关注要闻,品评赏心悦目的节目,探索世界奥秘,电视节目,都在朝着经济、实用、实践等方面的目标在努力。
施拉姆“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 的选定,主要是为了提高观众对电视频道的吸引力、互动率及主要关注率之间,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投入,有成为电视节目投入和产出比值的最佳盈余方式。
施拉姆公式是经济学上简单的公式理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极大化”假设,是在有局限性的选择局限性条件下,选取最有利的选择,以逻辑假设理论,推及到现实世界中,以验证推论背后的深层次涵义。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循环模式是施拉姆在奥斯古德的基础上提出的。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这个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其缺点是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
其次,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是因为传播学内容玄奥而需要借助图像形式来传意?或者相反,因为传播学内容肤浅而需要借助图形来掩饰。
还是因为传播学更接近艺术而注重视觉效果。
或者因为传播过程的本质特别适合用图形来表述。
模式化(或图形化)的传播学更抽象还是更具象了。
1、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2、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则出于既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3、结构主义符号学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二)学术背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
2、心理学家卢因:团体动力论;“把关人”;实验法。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态度说服理论;耶鲁学派;实验法。
(二)学术背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五W模式;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内容分析法。
2、心理学家卢因:团体动力论;“把关人”;实验法。
3、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哥伦比亚学派;调查研究法。
4、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态度说服理论;耶鲁学派;实验法。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或者说,信息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是传播的客体,是传播的基本内容。
二、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2、普遍性;3、表达性;4、流动性5、共享性;6、载体性⏹片断性、时效性、可积累和可衰减性……▲反馈:“在人类传播中,指接收者对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
《非诚勿扰》与大众文化下的婚恋价值观
《非诚勿扰》与大众文化下的婚恋价值观李卓【摘要】费斯克认为电视节目作为一个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由社会代码、技术代码(传播表现代码)、意识形态代码这样三级代码组成.本文在此框架下分析阐释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所呈现的大众文化下的婚恋价值观.【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1页(P29)【关键词】电视节目;符号系统;大众文化;价值观【作者】李卓【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非诚勿扰》,这个以交友为目的的谈话类真人秀节目曾红遍全国,因内容低俗等原因遭整改,整改播出后被称为“更多地承担起宣传主流价值观的责任”。
本文以《非诚勿扰》为研究范本,以大众文化下的婚恋价值观为切入点,分析研究《非诚勿扰》这个电视节目作为一个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蕴涵了怎样的婚恋价值观。
费斯克认为电视节目作为一个受规则制约的符号系统,由社会代码、技术代码(传播表现代码)、意识形态代码这样三级代码组成。
①社会代码作为一级代码,代表着一种电视中的“现实”,主要由外表、服装、化妆、环境、行为、言语、姿势、表情、声音等要素构成。
二级代码作为电视媒介的“艺术表现”,是在一级代码加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一方面通过摄像、照明、编剧、音乐、音响效果等媒介技术代码对屏幕事件进行电子编码,还以传播常规表现代码来规范,如叙事、冲突、人物、动作、对白、场景、角色选配等表现手法,在电视把以上内容组合成连贯的被社会接受的东西时,就进入了第三级代码。
第三级代码是一种意识形态代码,主要包括个人主义、男权制度、种族、阶级、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它在电视符号代码系统中起着组织性的作用。
一、社会代码《非诚勿扰》中的嘉宾的外表、言谈举止等都属于社会代码的范畴。
一名男嘉宾从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同时面对24个不同年龄、容貌、学历、家境、职业的女嘉宾,迥异的婚恋观在舞台上激烈交锋。
女嘉宾通过灭灯来进行选择。
《非诚勿扰》的传播学思考
《非诚勿扰》的传播学思考
朱涛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10(000)035
【摘要】@@ 2010年1月15日,江苏卫视强势推出新派电视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节目以"只提供邂逅,不包办爱情"为口号,以原生态的方式呈现男女相识相知的全过程,力求展示嘉宾的个性风采.折射社会的时代风貌.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朱涛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学分析 [J], 王宁
2.从传播学视角看《非诚勿扰》的热播 [J], 冯娜;孔令媛;
3.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学解读--对《非诚勿扰》的传播解读 [J], 王冰;杨琼
4.《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 [J], 汤铭明
5.电视节目《非诚勿扰》的传播学分析 [J], 王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非诚勿扰》看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的运用
【摘要】《非诚勿扰》节目新节目的互动形式将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不断攀升,成为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
成为大众传播中的典型成功实例,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非诚勿扰》节目的成功之处,探讨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非诚勿扰;施拉姆;大众传播;运用
1.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
施拉姆是传播学科集大成者及创始人,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认为:(1)大众传播媒介(机构)在获取或接到信息源发出的信息后,要经过译码者(记者)、释码者(编辑)和编码者的加工和整理,从而变成可以被传播出去的符号(讯息);(2)受传者都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在接受和传播该信息时会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影响,信息传播是双向循环的过程,每个成员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
(3)信息在群体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4)大众传播的受传者在接到信息后,会给传播者发出反馈信息。
(5)每个受传者和传播者都扮演着译码、编码和释码的角色。
虽然与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相比,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有了突破,强调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得到再加工,受传者在接到讯息后会对传播者产生反馈,但施拉姆的传播模式仍然属于线性传播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中,提出了新的过程模式,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2.施拉姆大众传播理论在非诚勿扰中的运用
2.1《非诚勿扰》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
《非诚勿扰》表现为一个很完整传播过程,所体现的传播学特色更是可以从传统的传播模式图中抽象得出。
《非诚勿扰》现象的产生,有它在商业上的运作因素,但是在更加深度的层次上来讲,《非诚勿扰》热的现象深度表现的是在传播社会学上所具备的完整的传播过程。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这几个传播要素都在《非诚勿扰》现象中有所特殊表现。
作为一个典型传播现象,《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活动,符合了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揭示了传播的本质。
从传播学上讲,《非诚勿扰》无疑是一个成功的运营模式,它的发展也让我们的媒介民主化运动更加的有目的,让大量的读者提前嗅到了西方文化的气息,同时这次风潮的兴起也让多种多样传播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视频、手机新闻、电视展示……等等以后都在日趋成熟
2.2走平民路线加强节目互动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大型婚恋交友节目,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精良节目制作和全新的婚恋交友模式得到观众和网友广泛关注。
新节目的互动形式将完全突破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完全体现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节目中有24位单身女生以亮灯和灭灯方式来决定报名男嘉宾的去留,经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男生权利”等规则来决定男女嘉宾的速配成功。
《非诚勿扰》参加节目的女嘉宾是广泛选取的,主要走的是平民化路线,其报名的条件是面向全国的,主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年满20周岁单身男女,具备良好表达能力,愿意在镜头前展示自己,愿意在电视上征婚,年龄无上限,有无婚姻经历均可,只要现阶段是单身,学历、相貌、身高、收入均无限制,节目组将会及时整理选手资料,如果被选中,节目组编导会通过电话通知。
参加人必须配合节目组录制时间的就可以
2.3抓住“有意受众”做好“温情传播”
首先,抓住“有意受众”,对受众身份以及受众群体进行分析,从而利用女嘉宾这一强大品牌和优势资源,请用她们作为《非诚勿扰》的主角。
其次,考虑和认识到受众心理,受众情感对电视节目设置的影响,从而做好“温情传播”,创造了“广泛感召力”。
最后,将《非诚勿扰》的主题定为“架起婚姻幸福的桥梁”,这样树立了媒体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盛大的活动场面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江苏卫视作为如今国内的“品牌媒介”背后强大的制作实力。
它有着一支智慧创意队伍,有着雄厚资金支持,事实证明它完全把《非诚勿扰》做到了国内一流电视娱乐节目的水准
2.4利用大众传播的普遍性和累积性,把赛程加长累积关注
每期节目有女性参与眷24名,男性参与者5名。
每次让1名男嘉宾上场,将他心动女生的号码输入电脑;然后,24名女性参与者根据第一印象选择亮灯或灭灯,称之为“爱之初体验”环节;如果有2盏或2盏以上的灯亮着,就进入了“爱之再判断”环节,主要是关于男嘉宾的一段“VCR”,介绍男嘉宾的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职业收入、性格爱好等,女性参与者再作出选择。
如果有2盏或2盏以上的灯亮着,进入“爱之终决选”阶段。
也是关于男方背景资料的视频,有时是男嘉宾亲友对他的评价,女方据此进行抉择。
在规则中,通过“过三关”来了解一位男生,在此期间女生亮灯表示愿意继续,灭灯表示不愿意,如果场上只有一位女生亮灯,那么主持人将询问男生意见,同意则速配成功,如果场上所有女生都灭灯,此男生必须离场。
在三关之后仍有多位女生亮灯,则权利逆转,进人了“男性权利”阶段,由男性来选择女性参与者。
男生将有机会主动挑选自己心仪的女生。
不再像以往的婚恋交友节目双方互选,24对1的模式,拉长了节目的时长,也曾加了可看性。
2.5“三网互动”开辟了收视率的新高
《非诚勿扰》的进行无疑是“庶民的胜利”与传媒的突围。
《非诚勿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红遍大江南北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去单一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恰倒好处地整合了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这四大媒介,并通过电视及网络为主导,广播及报纸为补充实现了其传播效果。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作为“第五媒介”在传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这样,包括手机信息在内的五大媒介整合,给江苏电视台带来了巨大收益。
同时,江苏电视也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有线电视网三网互动开辟实验田。
《非诚勿扰》与观众的互动也使微博和电子邮箱的使用率大大提升,并且形成了专属自己的粉丝团体。
娱乐化趋势己不仅是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正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悄然发生着深刻变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从传播学角度对娱乐节目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
【参考文献】
[1]李玉庭.电视娱乐节目发展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5):79~89.
[2]陈建平.大众传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2~93.
[3]仲呈祥.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的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