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善良》教案-(目录版)

2024年《善良》教案-(目录版)

《善良》教案-(目录版)《善良》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善良的语言和行为去影响他人。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故事、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善良的力量。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善良经历。

(3)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具有善良的品质,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传统美德。

(3)激发学生对善良行为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学会用善良的语言和行为去影响他人。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2)如何激发学生对善良行为的认同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善良?(2)学生分享自己对善良的理解。

2.讲解善良的含义(1)教师讲解善良的含义:善良是指心地纯洁,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的善良行为。

3.善良的力量(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善良影响他人的故事。

(2)学生讨论:善良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4.分享善良经历(1)学生分组,每组分享一个自己的善良经历。

(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5.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2)学生分享自己的做法,如: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传播正能量等。

6.善良的价值(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价值体现在哪里?(2)学生讨论并总结:善良的价值在于传承美德、弘扬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等。

7.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善良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善良行为,制定行动计划。

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分享自己的善良经历。

2024年《善良》教案(目录版

2024年《善良》教案(目录版

2024年《善良》教案(目录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善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善良的定义、善良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关联、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善良品质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培养善良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善良,将善良品质内化为自身行为。

教学重点:善良的定义、善良的重要性、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善良事例素材、板书设计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善良》章节预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善良事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善良的定义,阐述善良的重要性。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如何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关联。

4.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场景中展现善良品质。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与善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善良》2. 内容:善良的定义善良的重要性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关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列举三个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品质的实例,并说明善良在这些例子中的作用。

(3)思考如何将善良品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 答案:(1)善良是指心地纯洁,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品质。

(2)实例:帮助老人过马路、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关心同学的健康等。

善良在这些例子中的作用: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关爱家人、朋友、同学做起,将善良品质融入日常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让学生理解善良的本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思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2. 课文内容分析: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揭示了善良的本质和价值,教育人们要珍惜善良,传递善良。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善良的价值。

2. 学会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善良的本质和价值。

2.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传递善良,践行善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阐述善良的价值。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进行小组讨论。

3.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善良,传递善良。

一、善良的含义1. 讲解善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本质。

2. 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善良的价值。

二、善良的表现1. 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

2.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善良?三、善良的力量1. 讲解善良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2. 讨论:善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四、善良的传承1. 讲解善良如何在代际之间传承。

2. 讨论:如何将善良传递给下一代?五、善良与道德1. 讲解善良与道德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六、善良与幸福1. 讲解善良与幸福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带来幸福?七、善良与宽容1. 讲解善良与宽容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宽容?八、善良与助人1. 讲解善良与助人的关系。

2. 讨论:如何用善良的心去助人?九、善良与公正1. 讲解善良与公正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公正?十、善良与勇敢1. 讲解善良与勇敢的关系。

2. 讨论: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善良?十一、善良与智慧1. 讲解善良与智慧的关系。

2. 讨论:善良如何体现智慧?十二、善良与成长1. 讲解善良与成长的关系。

2024年《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24年《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2024年《善良》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二必修教材《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善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第七节“善良的力量”,详细内容为:善良的含义、善良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良、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善良,提升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善良处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善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善良的含义、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善良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讲授新课:(1)善良的含义:教师讲解善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内涵。

(2)善良的重要性:分析善良对个人成长、社会和谐的作用。

(3)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良:分享一些践行善良的实例,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

(4)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处理:讲解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教授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善良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善良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善良的含义2. 善良的重要性3. 践行善良的方法4. 善良与人际关系的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善良的理解。

(2)列举三个你亲身经历的善良行为,分析它们给你带来的影响。

2. 答案:(1)答案示例:善良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等方面。

我认为善良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2)答案示例:①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②给流浪狗喂食;③安慰一位受伤的同学。

这些善良行为让我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也使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善良》教案完美版

《善良》教案完美版

03
知识拓展:相关文学作品与现象探讨
类似主题作品推荐阅读
《悲惨世界》
雨果的这部经典作品描绘了众多 善良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善行和 牺牲,展现了人性中光明的一面

《爱的五种语言》
虽然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但它从 善良和关爱的角度探讨了人际关 系的本质,对于理解善良在人际
关系中的作用很有帮助。
《活着》
余华的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苦难 中坚守善良的故事,对于理解善
或听闻的。
讨论时间:10分钟。期间, 教师可以在各小组间巡视,倾 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引
导。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出12个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准备
在全班分享。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感悟和体会
每个小组选出的代表依次上台发 言,分享本组的“善良”故事。
发言内容包括:故事梗概、个人 感悟和体会、以及故事对自己的
影响和启发。
其他同学可以在代表发言完毕后 提问或补充,形成全班互动。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其中的优点和亮点,指出需要改 进的地方。
针对学生的感悟和体会,教师进行引导和深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 “善良”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总结本次讨论会的效果和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 的“善良”行为,积极传递正能量。同时,布置相关作业或思考题,引 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善良”的主题。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善良带来的美好和力量
选取典型案例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善良行为案例,如无私奉献、见义 勇为等,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受到善良的力量和美好。
讨论分析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善良行为的内 涵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向善之心。

《善良》教案(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全文完整)教案:《善良》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善良》。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体会善良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关于善良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善良的重要性。

如:展示一个小朋友帮助老人过马路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善良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3. 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善良的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课堂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讲解,重点解析善良的含义,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善良。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篇关于善良的例文,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善良的含义。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善良——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善良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王蒙所著《善良》一文,位于教材第十二章“人性之光”第三节。

内容详细阐述了善良的含义、表现以及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善良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善良的含义及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善良的表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深入理解善良的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新课导入:展示课文,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思考善良的含义。

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b.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善良的含义及表现。

c. 结合课文,讨论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关于善良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善良。

5. 随堂练习: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讨论善良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六、板书设计1. 《善良》2. 内容:a. 善良的含义b. 善良的表现c. 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善良事迹,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深入理解善良的含义。

3. 作业设计:关于善良的作文。

一、教学难点的突破1. 通过讲述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到善良的力量。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关于善良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善良对他人及社会的影响。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善良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善良》这篇文章,深入思考善良的本质和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体现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章《善良》的内容概述,包括善良的定义、善良的表现和善良的意义。

2. 分析文章中王蒙对善良的解读,以及他通过个人经历传达的善良价值观。

3. 讨论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和意义。

2. 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对善良的理解和经历。

3.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来思考如何体现善良。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

2. 阅读文章:《善良》王蒙,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3. 讨论文章:提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善良的本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个人对善良的理解和经历。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体现善良。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应用能力评估:通过案例分析,观察学生如何将善良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六、教学拓展1. 补充阅读:提供一些与善良主题相关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善良表现。

2.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善良行为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善良的重要性。

3. 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等,让学生将善良付诸实践。

3. 强调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体现善良。

八、作业布置2. 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项善良行为,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和善良品质。

3. 讨论善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阅读课文《善良》:让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善良行为和善良品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善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善良的行为和品质。

3.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 反思分享法: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成长。

第三章:教学资源与工具五、教学资源1. 课文《善良》文本。

2. 与善良相关的故事或案例。

3. 词汇卡片:准备一些与善良相关的词汇,如“关爱”、“乐于助人”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词汇教学。

六、教学工具1.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文本和相关信息。

2. 词汇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进行词汇教学。

3. 白板笔和白板: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结果。

4.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善良含义的理解。

2.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3. 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观点明确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对课堂的进度和学生的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其他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善良》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想 教案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善良的定义与内涵2. 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3. 善良的重要性与价值4. 培养善良品质的方法与途径5. 善良与道德、法律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善良的含义、表现及意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善良的行为和价值。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善良行为带来的正面影响。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善良品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善良行为案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善良的定义、内涵和价值,让学生明确善良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就善良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4. 实践: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实践善良行为。

5. 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善良行为的要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善良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参与度等评估。

2. 学生善良行为的实践情况: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估。

4. 学生对善良价值的认同:通过课堂讨论、心得体会等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善良行为的真实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2. 视频资源:寻找与善良主题相关的视频资料,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善良行为。

3. 道具物品:准备一些道具,如爱心贴纸、善良行为卡片等,用于激励和奖励学生的善良行为。

4. 评价表单:制定善良行为评价表,用于记录和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七、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让学生感到放松和愉悦。

2. 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整理和准备教学案例、视频、道具等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024年《善良》王蒙教案(多应用)

2024年《善良》王蒙教案(多应用)

《善良》王蒙教案(多应用)《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通过文本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课文《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作者王蒙的观点和态度。

3.善良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善良》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学会通过文本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评价善良。

(2)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课文《善良》、多媒体设备。

2.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

3.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王蒙及其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善良》,思考善良的含义。

2.阅读课文(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析课文(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3)教师总结,强调善良的意义和价值。

4.情感教育(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善良事迹。

(2)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善良。

(3)教师总结,强调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5.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作业布置(5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撰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有趣?3.教学方法是否恰当?4.学生对善良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有所提高?5.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和价值,树立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中践行善良。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

2024年《善良》王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会关爱他人,传递善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生动、具体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感悟善良的力量。

2.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善良行为,激发学生对善良的认识。

2.简要介绍作者王蒙及其作品《善良》。

二、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风格。

2.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各段主要内容。

三、深入解读1.分析文章主人公的形象,理解善良的品质。

2.探讨文章中善良与邪恶的对比,突出善良的力量。

3.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如对比、讽刺等。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善良的作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合作探究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探讨其作用。

2.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善良的内涵。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改编《善良》的结尾,突出善良的力量。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写作指导1.分析作文要求,明确写作目标。

2.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善良的品质。

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当堂写作,完成关于善良的作文。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四、作文评讲1.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评讲,分析其写作优点。

2.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论善良在生活中的体现。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

《善良》教案(通用

《善良》教案(通用

《善良》教案(通用教案:《善良》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五单元“我们在一起”,第一课时“善良”。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品质,并能够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展现出善良品质,学会关爱他人。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品质。

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

2. 知识讲解(10分钟)3.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品质”展开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善良的行为。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善良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善良的含义,并学会关爱他人。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关于善良的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验学生对善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善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宽容待人真诚友好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展现善良品质,并制定一个实施计划。

答案示例:我计划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同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宽容对待他人的错误,真诚友好地与他们相处。

2. 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善良行为,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答案示例: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个摔倒的小朋友,他受伤了,我很关心他,帮他擦伤口,送他回家。

我觉得自己展现了善良品质,感到很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善良的含义,并学会了在生活中展现善良品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展现善良品质。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善良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表现。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善良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

2. 如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体验善良的行为。

2.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善良行为,引导学生认识善良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善良的行为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善良。

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善良行为带来的正面影响。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和场地。

3. 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角色扮演的活动。

4. 制定教学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善良行为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善良的含义,解释善良是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善良行为,让学生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4. 情景模拟: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实践善良行为。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善良,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6.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善良行为带来的正面影响。

7.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是一种美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实践。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善良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观点和经验分享。

3. 角色扮演: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行为。

4.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在生活中的善良行为。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范文

《善良》教案《善良》教案范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善良》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良》教案1一、学习目标1 、了解王蒙及其善良哲学,引发学生有意识地对善良进行思考。

2 、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中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二、学习重点: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步骤:(一)导入:广州街头一个乞丐为四川灾民捐款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意义经历了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复杂。

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

王蒙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三)文本分析1 、梳理文章脉络:导入善良话题批驳对善良的错误理解善良的力量与凶恶对比善良的本质呼唤善良。

2 、重点分析(1)分析第三、四段写作技巧。

作者重在批驳那些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看法。

作者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提出疑问,层层展开进行反驳,充分揭露了持错误观点者想法的荒谬,特别是反问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2)分析作者在第三、四段连用五个问句的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并分析其作用。

(4)找出课文中“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并谈一谈对比在论证中的作用。

四、课后拓展:谈谈有没有因为善良而被欺骗的时候,请大家说说对善良的看法。

五、推荐阅读:王蒙《我的处世哲学》《善良》教案2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善良的作用与内涵,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过程【预习】1、阅读课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阅读时,要想一想作者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

做批注2、朗读课文一、理清文章思路(一)方法: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段的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写大意。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一篇关于善良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善良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善良品质。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用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理解善良的含义,学会用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1.3.2 难点:激发学生内心的善良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1.4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5 教学准备课文《善良》、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分享自己身边的善良之事。

1.6.2 课文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善良》,理解课文内容。

1.6.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善良的理解和感悟。

1.6.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善良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用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1.6.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善良行为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章:善良的含义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善良的含义。

2.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善良的理解能力。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善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2 教学重难点2.2.1 重点:理解善良的含义。

2.2.2 难点:激发学生的善良之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2.4 教学准备课文《善良》、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善良的含义。

2.5.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善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善良的含义。

2024年《善良》教案(通用

2024年《善良》教案(通用

2024年《善良》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通用教材《善良》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善良的定义、善良的意义、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如何培养善良的品质、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善良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增强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善良的力量,将善良融入日常生活。

重点:善良的定义、善良的意义、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善良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善良的定义。

3. 知识讲解:(1)讲解善良的定义。

(2)阐述善良的意义。

(3)分析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讲解如何培养善良的品质。

(5)阐述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善良的例题。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3)学生独立解答,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布置几道关于善良的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实践情景引入:(1)创设一个关于善良的情景。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情景中表现出善良的品质。

(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善良的定义2. 善良的意义3. 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4. 如何培养善良的品质5. 善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教材,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善良。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阐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现出善良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社会新闻,了解善良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进一步提高道德素养。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

《善良》教案3篇(全文完整)《善良》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社会性的、道德两难的话题,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学会道德判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形成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3、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想主见和多元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内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当我们在人行天桥上看到折肢断腿的儿童,繁华街头的“失学少年”,毫无疑问地,我们内心的善良被深深地触动着。

然而,如果说当年“*母亲案”胡曼莉借抚孤之名,行敛财之实让我们愤怒的话,西安福利彩票诈骗案却让我们出离了愤怒。

不断推陈出新的欺骗花样,有时对我们的良心的确是一种煎熬和考验,我们的善良被人以最大的恶意利用了,我们的善良在一点点地萎缩,不知最终会不会几近于无?善与不善,给与不给,这真是一个问题。

(材料编自《*青年》2004年24期)请以“善良”为话题,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文心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南灵宝五高苏胜华“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

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

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

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

人之初,性本善。

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

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

《善良》王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王蒙的《善良》,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善良》的内容简介。

2. 分析课文中的主人公善良品质的表现。

3. 讨论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善良》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善良的力量,关爱他人。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善良的美好。

2. 如何让学生将善良品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关爱他人。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王蒙及其作品《善良》,引发学生对善良主题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善良氛围。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善良品质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善良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善良的力量。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善良》的故事情节。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善良的短文,阐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善良。

八、课程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是否能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善良的理解和践行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十、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王蒙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关于善良的主题活动,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将善良品质付诸实践。

《善良》教案(通用

《善良》教案(通用

《善良》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含义,认识到善良是美好生活的基石。

2. 培养学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成为具有善良品质的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善良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提高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素材、随堂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良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善良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善良的含义,阐述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几个现实生活中关于善良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加深对善良的理解。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善良,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5.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关于善良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关于善良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善良》2. 内容:善良的含义善良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如何做到善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善良的认识。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善良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会发现善良,传播善良。

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善良行动”等,将善良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善良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善良,互相分享心得体会。

3. 作业设计: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学生对善良的认识。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善良的理解程度,以及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良》教案
【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议论文严密的论证过程。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追求善良的思想感情。

【技能目标】学习对比论证。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灵去对待他人,对待世界。

【教学重点】研读重点语句的含义,领会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归纳出两类事物,引出善与恶。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

那么,到底什么是善良?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善良的认识。

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作家王蒙先生对善良的看法。

(文题)
二、作者介绍
王蒙(1934—)祖籍河北沧州,生于北平。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发表作品近1000万字,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作品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20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他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等。

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春之声》等。

散文集《轻松与感伤》《我的人生哲学》等。

专著《红楼启示录》
三、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1、朗读文章前四个自然段,思考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善良有两种错误的看法,请同学们归纳出来。

明确:善良过时了;善良即愚蠢(白痴)。

2、作者对这两种观点持什么态度?他是如何反驳的?
明确:两个“似乎”就表达了作者不认同第一种看法;
反驳第二种:①毒蛇和恶狼有限;②不能以对待有限的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一切;
③否则,我们也就成了毒蛇和恶狼。

3、先反驳错误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证思路叫什么?
明确:先破后立。

4、请大家在下文中找一找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句子。

明确:最后一段。

——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

5、根据上述分析,理清思路,划分结构。

A提出问题(1-4):反驳错误观点;
B分析问题(5-11):具体分析善良的价值和意义;
C解决问题(12):总结全文,号召人们弃恶扬善;
四、品味语言,学习论证
2、这种论证方法叫什么?(正反对比论证)
3、用俗语来验证作者的观点。

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力量)道必降魔(结果)
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结果)
③做贼心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心态)
4、那么,善良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在其他段落中找一找重点的句子,并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来概括。

明确:6段——幸福、和平、建设、健康。

凶恶(痛苦,战争,破坏,病态)7段——属于人(历史、文明、理性、科学、发展、高尚、民主、富强)
9段——智慧、远见、自信、精神力量、沉稳、文化、快乐、乐观。

10段——天真,成熟
5、你还可以想到那些和善良有联系的词语?并按照第九自然段的句式仿造一个句子。

明确:真诚,美好,爱心,奉献,理解,宽容,礼让,正义,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热情诚恳,见义勇为,扶危济困,重义轻利,团结和睦……
五、知识拓展,深化认识
1、路遇老人摔倒在地,你扶还是不扶?
2、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你觉得对不对?
3、作者说,善良是属于人的,动物有没有善良和凶恶之分?
课堂资料
【南京彭宇案】
南京彭宇案,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徐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公交站台等83路车。

人来人往中,徐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

徐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子彭宇。

老太太把彭宇告到法院,并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

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

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

”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

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因此,判决彭宇赔偿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判决书还称“从常理分析,彭宇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

网上舆论一片哗然。

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

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此案唯一目击证人陈二春的最后说了一句话:“朋友们,以后还有谁敢做好事?”有人还说:“扶一扶,四万五!”。

让人们担心的是,当再有老人真正需要帮助时,身边还会有热心的手伸出来吗?
【同类事件回放】
2008年6月,在西安街头,20岁的河南小伙张衡见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便好心去扶起来。

谁知道老人一把抱住他,说是他倒车时撞上的。

事发现场很多人证明张衡是冤枉的,却没人愿意出具书面证据。

2009年2月,南京一名75岁的老汉从公交车下来时,一头从公交车后门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

”听了这话,众乘客才上前救他。

2009年9月在重庆一位约80岁的老翁摔倒在地,手足抽搐,无人敢扶,不少人提醒:不要扶,扶了要遭殃。

路人主要是担心“南京徐老太事件”会重演。

2010年7月,江苏兴化市一名老人骑三轮车下桥时不慎摔倒,躺倒在地爬不起来。

15分钟之内不少人经过该处,甚至有路人驻足围观,但始终无人伸手拉老人一把。

大多数市民表示,怕被讹诈不敢帮忙。

2010年12月14日,宁波下大雪,一老人骑车在庆丰桥摔倒,过往的行人很多,有的低头看一眼,然后离去;有人则迅速离开,惟恐引火上身。

来宁波创业的老蒋,好心的为老人拨打了求救电话,随即守护在一旁,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而出于“谨慎”,老蒋在等候过程中,拍了照片,为的是“保护”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