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应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芝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应用研究

张凝

(园艺1301,3130100347)

摘要:灵芝,作为一种具有显著医疗保健作用的食用菌,受儒家思想、道家文化影响以及皇权推崇下,作为一种祥瑞的象征,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主要从灵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宗教及帝王崇拜的影响、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与再加工,以及当代社会对其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浅析与探究。

关键词:灵芝历史文化现代研究开发前景

灵芝, 古时亦称神芝、芝草、仙草、瑞草, 因具有显著的医疗保健功效, 加上道家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推崇以及皇权政治的影响,使其在我国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灵芝文化的产生与形成,是我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及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其主要源于古人对灵芝的崇拜和信仰,大约萌生于史前, 经奴隶社会而发展, 充实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 其中鼎盛于唐、宋、元、明时期,通过物质实践和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 推动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甚至国际交流等。

其内容涉及到宗教信仰、医药学、古哲学、语言文字、民俗及民间文学、生物学、园艺学、自然地理、历史学、建筑学、戏曲艺术、营养学、美学等各方面,清代之后, 随着真菌学的发展, 灵芝进入了现代生物学研究和现代医药学研究与应用的阶段。

一、灵芝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1 灵芝古籍

“灵芝”一词, 最早见于东汉张衡《西京赋》:“浸石菌于重涯, 濯灵芝以朱柯”,但早在远古神话和先秦典籍中, 就有多关于灵芝的记述。

如讫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菌类图鉴《太上灵宝芝草品》中,记述灵芝103 种, 皆略述产地、性味、形态和服饵价值, 如“木菌芝,生于名山之阴谷中, 树木上生, 本三节, 色青, 味甘辛, 食之万年仙矣。”是研究古代灵芝文化的重要文献。

又如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的《神农本草经》中,录有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六种上品芝类, 并对每种芝的性味、功效、异名都有记载。如“赤芝, 味苦平, 主胸中结, 益心气, 补中,增慧智, 不忘。久食轻身不老, 延年神仙。一名丹芝。”等。

再如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 成书于万历六年。亦收录上文六芝, 每种均按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附方等项, 详加注解。

1.2 咏芝名作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灵芝是圣洁、美好的象征。

楚国诗人屈原的《九歌山鬼》, 即有“采三秀兮山间, 石磊磊兮葛蔓蔓。”“三秀”即为灵芝。

三国曹植的《灵芝篇》, 是一首著名的燕乐曲,“灵芝生天地, 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 光彩晔若神。”在他的名篇《洛神赋》中, 又用“攘皓腕于神浒兮, 采湍濑之玄芝。”描写出神女采撷灵芝时安详而闲适的神态。

自汉代以来, 服食灵芝追求长生的思想, 在汉乐府诗中已得到反映, 如《长歌行》:“仙人骑白鹿,……揽芝获赤幢。……主人服此药, 身体日康强,发白复又黑, 延年寿命长。”

魏晋六朝许多著名诗人, 如曹植、郭璞、沈约、江淹、陶宏景等, 还留下不少游仙诗。如曹植《平陵东》:“与仙期, 东上蓬莱采灵芝。灵芝采之可服食, 年若王父无终极。”这种游历仙山、采集灵芝、以求长生的诗, 在魏晋六朝已形成一代诗风。直到唐宋以后, 在李白、苏轼的诗中, 仍可见其余韵。

1.3 涉芝神话

《山海经》为灵芝神话的鼻祖,其中《中次七经》中说, 炎帝小女名瑶姬,刚到出嫁之年, 即“未行而卒”。她的精魂飘荡到姑瑶之山,“化为瑶草、实为灵芝,其叶胥茂, 其华黄”。因“天帝”(炎帝)哀怜瑶姬早逝, 便封她做巫山云雨之神。现在, 巫山生长灵芝特别多, 传说都是女神洒下的相思子。

《汉武帝内传》中载有《墉城芝田》的故事——墉城,传说为筑九重昆仑山的最高重称悬圃的地方,是西王母的治所,群仙所居,其中有仙人耕种的芝田,约有12000种灵芝,供仙人食用。附图1-1所展现的,即为神仙用龙来犁地种灵芝的场景。

《白蛇传》里有家喻户晓《《仙山盗芝》——传说蛇精白娘子醉酒后露出了蛇的原形吓死了许仙,白娘子冒死去昆仑山盗灵芝仙草救许仙。附图1-2即描绘了白娘子在昆仑山大战仙鹤童子,九死一生,终于盗得灵芝仙草的场景。

二、灵芝文化与宗教及帝王崇拜的相互影响

2.1 道教对灵芝栽培与推广的影响

鲁迅先生讲“中国文化的根底是道家。”道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对灵芝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古代道家炼丹、寻仙药、种芝、著书论理,认为只要通过清养修炼, 服食“仙药”, 便可白日飞升, 得道成仙。“五芝”在“仙药”中占有的显赫地位,使灵芝富有极其宏厚的文化内涵。

早期的道教著作, 虽充满仙家种芝的神话, 但对种芝实践也很注重。

我国能首创出种芝术,就得归功于葛洪等道家代表人物。这位东晋著名的炼丹家,为了给人以食“万物之精华”,他开始以矿物为原料提炼金丹,称之为“火炼”。后来发现用生物类原料提炼其效果更好,可为“水炼”,于是他在炼丹术上又注重了采集植物、芝草等炼长生不老药。他在《抱朴子·白篇》中记有种芝术。即说“夫菌芝者,自然而生,‘以五石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俱令人长生”。

从传世《种芝草法》来看, 道家种芝术与中国古农书记载的种菇法虽有区别但源出同理,均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才智。由但于道教世界观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对灵芝的研究也有错误和消极的一面。

如道家的“芝”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既包括芝类多孔菌, 以及伞菌、腹菌等一些大型真菌, 也包括按道教观念创造出来的“神芝瑞草”。“芝”成为一种超越自然的神化生物。因此, 道教的采芝、饵芝方法, 也就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这虽然起着加强灵芝神秘形象和提高道教社会地位的作用, 但也阻滞了灵芝研究的深入发展。

但道教追求长生思想的对推进灵芝研究的作用不可谓不大.这一趋势在汉魏六朝期间达到了空前繁荣, 产生许多研究灵芝的专门著述。其中包括介绍灵芝形态、生态、产地、采集之法的《木芝图》、《菌芝图》、《神仙芝草图》等;(附图2-1)、介绍灵芝服饵之法的《灵宝服食五芝品经》、《服芝草黄精经》等;介绍道家种芝秘术的《种芝经》、《种芝草法》等, 以及记载各地产芝经过的《祥瑞记》、《嘉瑞记》等。据古代目录学著作记载, 出自魏晋道教人物之手的芝草类专著,估计在百种以上。如此丰富的著述, 在世界菌蕈学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