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刑法试题
大学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fe04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d.png)
大学刑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刑罚从轻原则答案:D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答案:C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情节较轻且有悔罪表现D. 累犯答案:C4.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赶时,为了逃脱,将乙推倒导致乙受伤B. 甲在被乙攻击时,为了自卫,使用武器反击导致乙受伤C. 甲在乙攻击他人时,为了阻止乙,使用武器反击导致乙受伤D. 甲在乙攻击自己时,为了自卫,使用过度的力量导致乙死亡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甲计划抢劫银行,但在实施前被警方抓获B. 甲成功抢劫银行后逃离现场C. 甲在抢劫银行时被银行保安发现并制止D. 甲在抢劫银行时,因忘记携带武器而放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侵犯财产权的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贪污D. 侵占答案:A, B, D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刑罚的量刑?A. 犯罪的性质B. 犯罪的情节C. 犯罪人的前科D. 犯罪人的悔罪表现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共同犯罪?A. 甲乙两人共同策划并实施了一起抢劫案B. 甲指使乙去实施盗窃,但甲本人并未参与C. 甲在乙实施犯罪时提供帮助,但甲并不知道乙的犯罪意图D. 甲乙两人各自独立实施了相同的犯罪行为答案:A, B三、判断题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对)2. 犯罪的客观方面只包括行为人的行为。
(错)3. 犯罪的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对)4. 累犯是指在五年内再次犯罪的行为人。
(对)5.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四、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大一刑法试题
![大一刑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98a70b3b3567ec112d8a2c.png)
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刑法,就就是规定、与得法律。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得要求,刑罚得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与相适应.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得原则就是。
4、犯罪构成,就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得,决定某一具体行为得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得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得有机统一得整体。
5、单位犯罪得,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得与判处刑罚.6、为了犯罪,、得,就是犯罪预备。
7、牵连犯,就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她罪名(她罪)得犯罪形态。
8、刑罚适用得主体就是.9、对犯罪得时候得人与审判得时候,不能适用死刑。
10、假释得对象就是被判处、得犯罪分子.二、选择题1、刑法与其她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就是(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得社会关系得范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得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得“但书”表示得就是()。
A、对前段得补充B、对前段得限制C、对前段得强调D、对前段得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得施行时间就是()。
A、1997年3月14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0月1日D、1998年1月1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得客体属于().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得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得特定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得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得要求C、法律得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得行为导致得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她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就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得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得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得过失7、犯罪既遂得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得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9f460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3.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答案:B3. 甲在醉酒状态下杀害了乙,甲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过失致人死亡罪C. 意外事件D. 不构成犯罪答案:A4.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不小心推倒乙,导致乙轻伤B. 甲在与乙争吵中,故意推倒乙,导致乙轻伤C. 甲在与乙争吵中,不小心推倒乙,导致乙重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故意推倒乙,导致乙重伤答案:B6.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盗窃罪?A.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元的商品B.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0元的商品C.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00元的商品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财物B.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信任,但未获得财物C. 甲以虚假的合同骗取乙的信任,但乙未受损失D. 以上都是答案:A8.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抢劫罪?A. 甲以暴力手段抢走乙的财物B. 甲以暴力手段威胁乙,但未抢走财物C. 甲以暴力手段威胁乙,抢走乙的财物D. 以上都是答案:C9.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犯罪?A.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元的商品B.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0元的商品C.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00元的商品D. 甲在商场偷拿了一个价值100000元的商品答案:B、C、D12.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甲在与乙争吵中,不小心推倒乙,导致乙轻伤B. 甲在与乙争吵中,故意推倒乙,导致乙轻伤C. 甲在与乙争吵中,不小心推倒乙,导致乙重伤D. 甲在与乙争吵中,故意推倒乙,导致乙重伤答案:D1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14.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受贿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1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抢劫罪?A. 甲以暴力手段抢走乙的财物B. 甲以暴力手段威胁乙,但未抢走财物C. 甲以暴力手段威胁乙,抢走乙的财物D. 甲以暴力手段威胁乙,但乙未受损失答案: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ba25e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09.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过失致人死亡D. 正当防卫答案:D2.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A. 违法行为B. 违反道德行为C. 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D. 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杀人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C. 故意伤害他人D. 过失致人重伤答案:B4. 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但已经开始准备C.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尚未完成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尚未被发现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自首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C6. 刑法中规定的“累犯”是指:A. 同一犯罪行为被多次起诉B. 同一犯罪行为被多次判决C. 犯罪后再次犯罪D. 同一犯罪行为被多次实施答案:C7.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减轻处罚?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逃逸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抗拒抓捕答案:A8. 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是指:A. 一人实施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C.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犯罪D. 两人以上分别实施不同犯罪答案:B9.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适用死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情节严重,但有自首情节C. 犯罪情节特别严重,且无悔改表现D. 犯罪情节严重,但有立功表现答案:C10. 刑法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但已经开始准备C.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但尚未被发现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A. 盗窃B. 诈骗C. 贪污D. 受贿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B. 醉酒后杀人C.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D. 正当防卫过当答案:AC3.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自首C. 犯罪后有重大立功表现D. 犯罪后拒不认罪答案:ABC4.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A. 购买用于犯罪的工具B. 踩点准备实施犯罪C. 已经开始实施犯罪D.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答案:AB5. 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减轻处罚?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有立功表现C. 犯罪后拒不认罪D.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答案:ABD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李某因与王某有矛盾,故意在王某的饮水中投放毒药,导致王某中毒身亡。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896a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c.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刑罚加重原则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D3.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包括以下哪些?A. 罚金B. 有期徒刑C. 无期徒刑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正当防卫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5. 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A. 从轻处罚B. 从重处罚C. 免于处罚D. 视情况而定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形不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C. 再次犯罪D. 犯罪后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答案:C7.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预备行为,是否构成犯罪?A. 是B. 否C. 视情况而定D. 不适用刑法答案:C8.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过失致人死亡B. 故意杀人C. 意外致人死亡D.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答案:B9. 我国刑法对累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A. 从轻处罚B. 从重处罚C. 免于处罚D. 视情况而定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B. 为了保护他人合法权益C.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犯罪行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及其结果。
2. 阐述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
答案: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从轻处罚。
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犯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刑法在处罚时会考虑到未成年人的特殊情况,给予相对宽松的处罚。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2954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3.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A. 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2. B. 犯罪行为的客观方面3. C. 犯罪的客体4. D. 犯罪的主体答案: 1-4 A, B, C, D#### 二、判断题1. 犯罪的构成要件必须同时具备。
2.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在刑事责任上没有区别。
3. 犯罪的预防是刑法的主要目的。
4. 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可以视为犯罪中止。
答案: 1. 正确 2. 错误 3. 错误 4. 正确####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2. 论述刑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1. 犯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其特征包括:- 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公民利益造成损害。
- 违法性:犯罪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的规定。
- 应受刑罚处罚性:根据法律规定,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任何人犯罪都应受到同等的法律制裁。
- 罪刑法定原则:只有法律明确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才能受到刑罚。
- 罪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 预防犯罪原则:刑法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保护社会公共安全。
####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日,甲在醉酒状态下,误将乙的汽车当作自己的,开走后发生交通事故。
请问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答案:甲的行为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醉酒驾驶属于危险驾驶罪。
甲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汽车,违反了交通法规,且发生了交通事故,具有社会危害性。
虽然甲的行为是误将乙的车当作自己的,但并不影响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因此,甲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 五、论述题请论述刑法的预防作用。
答案:刑法的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威慑作用:通过严惩犯罪,使社会成员对法律产生敬畏,从而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2. 教育作用:通过刑法的实施,使社会成员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增强法律意识。
大学生刑法题库及答案
![大学生刑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33d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e.png)
大学生刑法题库及答案# 大学生刑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 重刑主义原则答案: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未归还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形属于正当防卫?A. 甲在被乙追打时,反击乙致其轻伤B. 甲在乙睡觉时,为报复而殴打乙C. 甲在乙醉酒后,故意推倒乙D. 甲在乙威胁要伤害他时,提前攻击乙答案:A二、判断题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错误。
犯罪预备行为在刑法中可以构成犯罪预备罪。
2.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结果的不同。
()答案:正确。
故意杀人罪的犯罪结果是被害人死亡,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结果是被害人受伤。
3.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正确。
根据刑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确实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简答题1.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条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
2. 什么是“犯罪未遂”?答案: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行为没有完成,犯罪结果没有发生的状态。
3. 请简述“自首”的概念及其法律效果。
答案: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其犯罪事实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所在单位或者其他国家机关、群众组织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自首的法律效果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甲因与乙有矛盾,故意在乙的饮料中投放毒药,企图杀害乙。
但由于毒药剂量不足,乙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未造成严重后果。
问题: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答案: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因为甲有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并且已经开始实施杀人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毒药剂量不足),杀人行为未能完成,犯罪结果未发生,符合故意杀人罪(未遂)的构成要件。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3337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c.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刑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刑法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法律基础B. 刑法的宗旨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C. 刑法规范了国家机关的行为D. 刑法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法答案:D2.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故意犯罪:A. 以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B. 无意中触动他人财物导致损坏C. 醉酒驾驶机动车D. 无意中推撞他人致其受伤答案:D3.违反刑法规定,窃取他人财物总数在1000元以上,不超过5000元的,应当认定为:A. 侵占罪B. 盗窃罪C. 抢劫罪D.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答案:A4.下列哪项行为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A. 非法制造、运输、储存危险物质B. 纵火C. 故意破坏交通设施D. 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答案:D5.以下哪个行为构成放火罪:A. 故意引发火灾B. 纵火烧毁他人财物C. 火药爆炸引发火灾D. 因过失导致火灾答案:B二、简答题1.什么是刑法?刑法是国家制定的,以刑事制裁为手段,规范社会成员基本行为的法律。
刑法主要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认定、量刑以及执行等方面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权益。
2.简述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
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人有明确的犯罪意图,主观上希望实施犯罪行为,并有能力实施。
而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在应当预见的情况下没有注意到或者没有预见到犯罪结果的发生,是一种由疏忽、不谨慎或者无意导致的犯罪行为。
3.简述刑法的目的和作用。
刑法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刑法通过刑事制裁来惩罚犯罪行为,对违反法律的人实施惩罚,以达到震慑和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同时也起到预防犯罪、教育犯罪人的作用。
4.什么是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指犯罪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
一般包括犯罪行为的客体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只有当这些要件齐全时,才能认定为某一具体犯罪行为的实施。
5.简述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行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非暴力手段获取他人财物,侵占他人财物;主体要件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观要件是实施了非法占有行为,并达到了主观要求,即具有故意非法占有的主观要件。
大一下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下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b096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0f.png)
大一下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 过失致人死亡B.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 故意杀人D. 故意伤害未遂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行为B. 犯罪动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答案:B3.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是指?A. 犯罪行为的实施B. 犯罪行为的完成C. 犯罪行为的准备D. 犯罪行为的中止答案:C4.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B. 为了保护个人财产,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C. 为了保护他人人身安全,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D. 为了报复他人,对已经停止的不法侵害进行反击答案:D5. 以下哪种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C. 未成年人犯罪D. 过失犯罪答案:B6. 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未遂”是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损害B.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达到预期结果C.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但已有准备行为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被及时制止答案:B7.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刑法中的“自首”?A. 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 犯罪后被抓获,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C. 犯罪后主动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D. 犯罪后被抓获,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答案:A9. 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 犯罪后自首B. 犯罪后立功C. 犯罪后坦白D. 犯罪后抗拒抓捕答案:A10. 以下哪种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B.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迫使他人交付财物C.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赌博等手段,骗取公私财物D.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盗窃等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过失伤害他人身体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D.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答案:A、C2.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刑法中的“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损害B.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达到预期结果C. 犯罪行为尚未实施,但已有准备行为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在造成损害前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答案:D3.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C.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D. 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答案:A4. 以下哪些情况下,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C. 未成年人犯罪D. 过失犯罪答案:B5. 以下哪些行为构成诈骗罪?A.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B.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迫使他人交付财物C.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赌博等手段,骗取公私财物D.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盗窃等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d5da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a.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刑事救助的是()。
A.救助被害人B.救助犯罪嫌疑人C.救助在押人员D.救助罪犯答案:B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犯罪学研究内容的是()。
A.犯罪心理学B.犯罪社会学C.犯罪学说D.犯罪学方法答案:D3.我国刑法的刑法学原则有()。
A.刑事立法原则B.刑法适用原则C.刑罚原则D.以上都是答案:D4.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和量刑时,应当参考的刑法构成要件之一是()。
A.具有攻击性行为B.明知不合法C.有较大杀伤力D.致人轻伤答案:A5.犯罪与犯罪分子的关系是()。
A.犯罪成因与犯罪结果B.罪与人分离原则C.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排斥D.犯罪形式与实施方式答案:C二、简答题1.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刑事立法必须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宣告某种行为为犯罪行为,并确定相应的刑罚种类和幅度。
它的含义是刑事责任的形成和刑罚的适用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不能任意决定。
它的作用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刑事执法权的滥用,实现刑事司法的公正与合法。
2.刑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答:刑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犯罪学:研究犯罪的各种因素、成因、类型、社会影响等。
2) 刑事法学:研究刑法的基本理论、实践运用和法律条文解释等。
3) 刑事政策学:研究刑事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调整等。
4) 刑法伦理学:研究刑法的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与刑罚道德合理性等。
5) 刑法原理学:研究刑法的基本原则、适用原则和解释原则等。
三、论述题刑法是一门法律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犯罪行为和刑罚制度。
在大一的刑法考试中,学生们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
刑法的基本原则和责任形成要件、刑罚种类和适用等都是学生们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
在刑法学中,罪刑法定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它要求刑事立法必须通过法律形式明确宣告某种行为为犯罪行为,并确定相应的刑罚种类和幅度。
罪刑法定原则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刑事执法权的滥用,实现刑事司法的公正与合法。
大学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763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8.png)
大学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一项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犯罪动机B. 犯罪目的C. 犯罪手段D. 犯罪结果答案:A2.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预备?A. 准备工具B. 制造条件C. 制定计划D. 实施犯罪答案:D3.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过当B. 正当防卫C. 假想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4. 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时间D. 犯罪地点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形不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 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C.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过失犯罪D. 一人故意犯罪,一人不知情答案:D6. 根据刑法,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过失致人死亡D. 盗窃答案:C7.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是否?A. 已经实施B. 已经完成C. 已经造成危害D. 已经受到惩罚答案:B8.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A. 自动放弃犯罪B. 被他人阻止C. 因客观原因未能完成犯罪D. 犯罪已经完成答案:A9. 根据刑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10. 下列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A. 行为人未满14周岁B. 行为人未满16周岁C. 行为人未满18周岁D. 行为人未满20周岁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犯罪的量刑?A. 犯罪动机B. 犯罪手段C. 犯罪后果D. 犯罪人的悔罪表现答案:A, B, C, D2.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贪污B. 受贿C. 滥用职权D. 玩忽职守答案:A, B, C, D3. 下列哪些情形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犯罪目的D. 犯罪动机答案:A, B, C, D4.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行为不属于犯罪?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无罪推定答案:A, B, D5.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A. 犯罪行为是否完成B. 犯罪行为是否造成危害C. 犯罪行为是否被实施D. 犯罪行为是否被放弃答案:A,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37e5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0.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B.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答案:A4.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不可抗力D. 意外事件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A. 盗窃B. 抢劫C. 贪污D. 违约答案:D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减刑B. 假释C. 缓刑D. 保释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无罪推定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ABD13. 以下哪些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B.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D. 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个人财产答案:BCD14. 以下哪些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不可抗力D. 意外事件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大一刑法学考试试题
![大一刑法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205db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1.png)
大一刑法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动机B. 犯罪行为C. 犯罪结果D. 犯罪主体2. 下列行为中,哪一项构成故意伤害罪?A. 医生在手术中因疏忽大意导致患者受伤B.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慎导致学生受伤C. 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乘客受伤D. 因私人恩怨,故意对他人身体进行攻击造成轻伤3.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4. 下列哪项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防卫的时机必须是不法侵害正在进行B. 防卫的目的是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合法权利C. 防卫的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的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5.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刑罚的种类?A. 罚金B. 拘役C. 警告D. 有期徒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B. 犯罪分子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犯罪分子在他人劝说下放弃犯罪D. 犯罪分子因意外情况未能完成犯罪7.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犯罪B. 一人实施犯罪,另一人提供物质帮助C. 一人实施犯罪,另一人提供精神鼓励D. 一人实施犯罪,另一人提供犯罪方法8. 以下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自首?A.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B.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C.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自己的全部犯罪事实D. 犯罪嫌疑人在被追诉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9.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较轻B. 有悔罪表现C.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D. 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10.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C.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D. 犯罪后主动赔偿被害人损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32e52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3.png)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罪责刑相适应D. 刑罚个别化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B. 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C. 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D. 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防卫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动机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C. 盲人犯罪D. 精神障碍的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犯罪中止?A. 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B. 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行为人由于他人阻止而放弃犯罪D. 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 B7.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事前通谋,但只有一人实施犯罪C. 两人以上事前无通谋,但在犯罪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D. 一人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人未实施犯罪答案:A B C8.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的从轻或者减轻情节?A. 自首B. 犯罪中止C. 犯罪预备D. 犯罪未遂答案:A B C D9. 我国刑法对于累犯的处罚有哪些规定?A. 应当从重处罚B. 可以酌情从轻处罚C. 不适用缓刑D. 不适用假释答案:A C D10.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C.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D. 犯罪后自首并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大一刑法学考试试题
![大一刑法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9dd7ac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1.png)
大一刑法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中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指的是: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目的2.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预备”?A. 购买犯罪工具B. 制定犯罪计划C. 直接实施犯罪行为D. 寻找犯罪同伙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非法占用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归还失主D. 未经许可擅自进入他人住宅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包括:A. 故意B. 过失C. 直接故意D. 间接故意5. 刑法中关于“犯罪未遂”的表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B. 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未达到预期结果C. 犯罪行为尚未开始,但已有明显迹象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被及时发现6. 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共同策划犯罪行为C. 一人实施犯罪,另一人知情不报D. 一人实施犯罪,另一人提供帮助7.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项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完成B.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被制止C.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自动停止D.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意外中断8. 以下哪项不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结果”?A. 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B. 犯罪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C. 犯罪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D. 犯罪行为的实施过程9.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项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放火C.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D.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但数额不大10. 刑法中关于“犯罪既遂”的表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未达到预期结果B.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C.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且已造成预期的犯罪结果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被及时发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
大一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8a5c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3.png)
大一刑法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题:简答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刑事法律主体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答:刑事法律主体的构成要件包括自由意志、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
自由意志是指个人对其行为的自主决定能力,行为能力是指个人能够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智力和身体上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个人能够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2. 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包括犯罪的客观行为和主观方面的犯罪意图。
犯罪的客观行为是指犯罪人通过行为方式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的行为,主观方面的犯罪意图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故意或明知故犯。
3. 无罪推定原则的作用是什么?答:无罪推定原则是刑法中的一项保护被告权利的原则,它规定在刑事审判中,被告人在没有证据证明其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应被视为无罪。
无罪推定原则的作用是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司法机关滥用权力,确保司法公正性。
4. 宽严相济原则的含义是什么?答:宽严相济原则是刑法中的一项原则,它指导刑事判决,要根据犯罪行为的轻重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适用刑罚的轻重。
宽严相济原则的含义是在遵守刑法的基础上,根据犯罪行为和犯罪分子的情况,对其进行刑罚适用的灵活性原则。
5. 请简述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答:故意和过失是刑法中的两种主观方面的犯罪形态。
故意是指犯罪人明知故犯或者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有预见并愿意接受犯罪结果的主观心态;过失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没有明知故犯,但由于疏忽、粗心或过度自信等原因,没有对犯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预见和避免。
6. 自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答:自卫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存在非法侵害行为,即他人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合法权益进行非法侵害的行为;二是正当防卫的必要性,即自卫行为应是必要的、合理的,并在非法侵害行为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紧急时刻进行;三是自卫行为的合法性,即自卫行为应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和限制。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c6bc3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b.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罪刑相适应原则C. 人人平等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 D2. 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因正当防卫过当造成损害D. 非法占用农用地答案: C3.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罪名属于经济犯罪?A. 贪污罪B. 受贿罪C. 走私罪D. 盗窃罪答案: C4. 以下哪种情形下,可以适用缓刑?A. 犯罪情节严重B. 犯罪后果严重C. 犯罪后有悔改表现D. 犯罪后逃逸答案: C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故意犯罪?A. 过失致人死亡B. 故意杀人C. 意外伤害D. 过失损坏财物答案: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是指只有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并受到刑罚处罚。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防止司法机关随意定罪和滥用刑罚权,确保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2. 什么是正当防卫?请简述其构成要件。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的制止侵害行为。
其构成要件包括:非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行为是为了制止侵害、防卫行为与被制止的侵害相适应、防卫人主观上具有防卫意图。
3. 简述刑法中的“犯罪预备”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活动,如购买犯罪工具、策划犯罪计划等。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预备行为虽未完成犯罪,但已构成对社会秩序的威胁,因此,对犯罪预备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处罚相对较轻。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张某因与李某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将李某打成重伤。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答案: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造成他人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大一刑法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一刑法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c5a281be1e650e53ea998c.png)
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1、刑法,就是规定、和的法律。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和相适应。
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和判处刑罚。
6、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7、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8、刑罚适用的主体是。
9、对犯罪的时候的人和审判的时候,不能适用死刑。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二、选择题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A、1997 年3 月14 日B、1997 年7 月1 日C、1997 年10 月1 日D、1998 年1 月1 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 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13a89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7.png)
大一刑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行法定原则答案:D2. 以下哪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4. 以下哪种刑罚是主刑?A. 罚金B. 剥夺政治权利C. 有期徒刑D. 没收财产答案:C5. 以下哪种刑罚是附加刑?A. 罚金B. 有期徒刑C. 死刑D. 无期徒刑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缓刑?A. 被判有期徒刑三年B. 被判无期徒刑C. 被判死刑D. 被判有期徒刑十年答案:A7.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假释?A. 被判有期徒刑五年B. 被判无期徒刑C. 被判死刑D. 被判有期徒刑十年答案:A8.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用死刑?A. 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B. 犯罪时怀孕的妇女C. 犯罪时年满七十五周岁D. 犯罪时精神正常答案:D9.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减刑?A. 犯罪后主动投案自首B. 犯罪后积极赔偿受害人C. 犯罪后积极悔改D. 犯罪后积极检举他人犯罪答案:C10. 以下哪种情况可以适用假释?A. 被判有期徒刑五年B. 被判无期徒刑C. 被判死刑D. 被判有期徒刑十年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D.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车辆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免责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D. 未成年人犯罪答案:ABC3. 以下哪些刑罚属于主刑?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罚金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刑法,就是规定、和的法律。
2、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和相适应。
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及其,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5、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和判处刑罚。
6、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7、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8、刑罚适用的主体是。
9、对犯罪的时候的人和审判的时候,不能适用死刑。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的犯罪分子。
二、选择题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理论性与实践性最强B、强制性最为严厉C、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围更为广泛D、保护社会关系的手段更为丰富2、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对前段的例外3、我国刑法典修订后的施行时间是()。
A、1997年3月14日B、1997年7月1日C、1997年10月1日D、1998年1月1日4、我国刑法典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复杂客体5、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6、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
A、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过于自信的过失7、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8、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C、结合犯D、吸收犯9、管制的执行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劳改机关D、公安机关10、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
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客体2、犯罪中止3、剥夺政治权利4、数罪并罚5、刑罚执行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案情: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
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
当晚,徐某某趁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
次日早上,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
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犯罪刑事责任刑罚2、所犯罪行承担的刑事责任3、从旧兼从轻原则4、社会危害性程度5、罚金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6、准备工具制造条件7、方法行为结果行为8、国家审判机关9、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10、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二、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BC2、ABD3、C4、B5、BCD6、C7、ABCD8、A9、D 10、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2.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3.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属于资格刑.4.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行为人在法定时间界限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及刑期计算方法决定其应执行的刑罚的制度.5、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成立正当防卫应当具备的条件。
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第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
第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第三,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实行。
第四,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第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这是共同犯罪的主体条件。
(2)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这是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
(3)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这是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
3、简述一般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
即犯罪分子在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出于其本人的意志而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自己实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的行为。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即犯罪分子按照实际情况彻底供述自己实施并应由本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五、案例分析(16分)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判断正确者得分。
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2、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分)3、徐某某故意以鼠药毒杀其母,致其死亡,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应当受刑罚处罚,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分)4、徐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徐某某属于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分)6、徐某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
(3分)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原则为基础,兼采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5.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和两个方面。
8.拘役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对于,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1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二、选择题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强调C、对前段的限制D、是前段的例外2.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在刑法理论上,以()为划分标准,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三种。
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围C、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4、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C、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人5、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
对某甲应当()。
A、免除处罚B、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免除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全部罪行处罚。
A. 集团所犯的B.他组织、领导的C.他参与的D.他指挥的7、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拘禁了10天。
某甲的行为属于()。
A、连续犯B、牵连犯C、继续犯D、结果加重犯8、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A. 犯罪性质B. 犯罪情节C.犯罪所得D.家庭经济状况9、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二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10.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为()。
A.十年B.十五年C.二十年D.二十五年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刑事责任年龄2、犯罪的过失3、共同犯罪4、自首5、时效中断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3、简述适用假释应遵守的条件。
五、案例分析(16分)案情:王某,男,23岁,某厂工人。
王某于2004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
2005年4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2至4月份的工资。
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因双方各执一词不欢而散。
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双方扭打起来,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
感觉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
4月24日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
江某开门发现是王某,便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
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给保安员。
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
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便立即将王某扑到在地,并从其衣袋中搜出一只打火机。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法学专业刑法学(1)试题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文理解释论理解释2、属地属人保护普遍3、严重危害刑罚4、已满14 不满165、不能辨认不能控制6、超过必要限度重大损害7、特殊预防一般预防8、一个月三个月9、累犯10、裁定减刑二、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