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与处理循环讲义性缺氧?
缺氧表现及诊断处理
(一)原因
1. 吸入气中PO2过低 ----- atmospheric hypoxia
2.外呼吸功能障碍 ----- respiratory hypoxia
3. 静脉血流入动脉血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1.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2.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 3.thickening wall of right ventricle 4.displacement of aorta over缺v氧e表n现t和ri诊c断ul处a理r septal defect
PvO2 40mmHg ❖ 反映内呼吸状态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二、血氧容量(CO2 max)(Oxygen Capacity)
在标准状态下,100 ml血液中Hb被氧充分 饱和时的最大携氧量。
体外标准状态:PO2为150 mmHg、 PCO2为40 mmHg, 温度为380C。
CO2 max 1.34 ml/g x 15g/dl = 20 ml/dl
mitochondrion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Internal Respiration
缺氧
组织供氧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 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 病理过程称为缺氧(hypoxia)。
缺氧是造成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临床上常用血氧指标反映组织供氧和 耗氧量的变化。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问:1. 大出血 → 何种类型缺氧? 2. 哪些类型缺氧病人会出现紫绀?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
失血 Hb
血液性缺氧
失
血
循环障碍
循环性缺氧
简述缺氧类型及各型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是指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从而导致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一种病理过程。
了解不同类型缺氧的特点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缺氧的类型及各型血氧变化特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乏氧性缺氧乏氧性缺氧又称低张性缺氧,是指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肺通气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等原因,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使组织供氧不足而引起的缺氧。
(一)血氧变化特点1. 动脉血氧分压(PaO₂)降低:这是乏氧性缺氧最主要的血氧指标变化。
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或肺通气障碍,使肺泡气氧分压降低,进而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2. 动脉血氧含量(CaO₂)降低:CaO₂是指 100ml 血液中实际携带的氧量,由于 PaO₂降低,使血液向组织细胞释放的氧减少,从而导致 CaO₂降低。
3.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₂)降低:SaO₂是指血液中血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由于 PaO₂降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减少,使 SaO₂降低。
4. 静脉血氧分压(PvO₂)升高:正常情况下,PvO₂略低于 PaO₂。
但在乏氧性缺氧时,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静脉血中氧分压相对升高,导致 PvO₂升高。
5. 静脉血氧含量(CvO₂)升高:由于 CaO₂降低,而组织代谢需要消耗氧,使得静脉血中残留的氧增多,从而导致 CvO₂升高。
6. 动-静脉氧差(A-VdO₂)减小:A-VdO₂是指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的差值,正常情况下为 20ml/L 左右。
在乏氧性缺氧时,由于 CaO₂降低,使 A-VdO₂减小,甚至出现负值。
(二)临床常见原因及机制1.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如高原地区、高空飞行等环境中,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导致乏氧性缺氧。
2. 肺通气功能障碍: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麻痹等,使肺通气量减少,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乏氧性缺氧。
3. 肺换气功能障碍:如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实变等,影响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导致乏氧性缺氧。
缺氧:缺氧的分类和血氧变化
缺氧:缺氧的分类和血氧变化缺氧的原因是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氧气的供应和利用过程包括大气中的氧,通过呼吸进入到肺泡并弥散入血,与血红蛋白结合,由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以及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引起缺氧。
因此根据原因和血氧变化的特点,缺氧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一、低张性缺氧: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为基本特征的缺氧(乏氧性缺氧)。
氧的供应第一个环节是大气里的氧气,通过肺通气和肺换气弥散并溶解于血液中形成动脉血氧分压因此低张性缺氧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种: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其多发生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高空、坑道、矿井、吸入低氧混合气体等。
体内供氧的多少,首先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
在高原,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下降,吸入气氧分压也相应降低,致使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弥散进入血液的氧减少,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2、外呼吸功能障碍,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泡气氧分压降低,而肺换气功能障碍,肺泡弥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PaO2和血氧含量降低。
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缺氧又称呼吸性缺氧(respiratory hypoxia)。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多见于存在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如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狭窄;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伴有法洛四联症。
由于右心的压力高于左心,未经氧合的静脉血掺入左心的动脉血中→Pao2和血氧含量降低。
低张性缺氧发生的关键,是进入血液的氧减少,或动脉血被静脉血稀释。
因此血氧变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进入血液的氧减少,因此PaO2降低,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量减少,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第三,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第四,血氧容量正常或增高。
急性缺氧,血红蛋白的数量和性质没有改变→CO2max维持正常。
慢性缺氧可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性增多→CO2max增加。
缺氧的识别与干预
常用的血氧指标
• 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in blood, CO2max) 为100ml血液中Hb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 氧量,应等于: 1.34(ml/g)×15(g/d1)≈20 ml/d1 它取决于血液中 Hb 的质(与 O2 结合的能力)和 量。
常用的血氧指标
氧疗方式的分类
低流量系统
1、提供一个可变的,并 受病人呼吸方式影响的吸 入氧浓度 2、吸入氧浓度与贮备容 量有关 3、此装置只提供病人吸 入气体的一部分
高流量系统
1、能提供一个精确 的吸入氧浓度 2、能提供病人所需 的全部吸入气体
低流量系统吸氧装置
• • • • 鼻导管 简易面罩 部分重吸式面罩 无重吸式面罩
鼻导管
FiO2 范围
• • • • • • 1 lpm = 24% 2 lpm = 28% 3 lpm = 32% 4 lpm = 36% 5 lpm = 40% 6 lpm = 44%
简易面罩 FiO2 & Flow 范围
• FiO2: 35% - 50% • Flow: 5 – 12 L/min.
• 血氧含量(oxygen content in blood,CO2) 为100ml血液实际的带氧量。 主要是 Hb 实际结合的氧量和极小量溶解于血浆中 的氧。
它取决于血氧分压和血氧容量。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反映组织摄氧量。
动脉血氧含量( CaO2 ) > 静脉血氧含量( CvO2 ),
常用的血氧指标
请分析患者寒战后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 如何处理?
氧 气 的 获 得 和 利 用
常用的血氧指标
• 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blood,PO2)
循环性缺氧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体检和相关检查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血液循环问题
预防
维护良好的心血管健康
保持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保持良好的体重,可以有助于维护心血管的健康
01
及时治疗心脏病和中风
如果已经患有心脏病或中风,及时的治疗和康复可以帮助减少循环性缺氧的风险
02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站立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定期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03
保持正常的体重
过重或肥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持正常的体重有助于维护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
04
减少压力
长期的压力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如运动、冥想或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可以有助于维护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
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得氧气无法顺畅地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血液循环减慢,无法将足够的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
症状
2
症状
循环性缺氧的症状通常包括
乏力:由于身体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代谢,导致乏力
头晕:大脑缺氧可能导致头晕
胸闷:心脏和肺部之间的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导致胸闷
呼吸急促: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患者可能会加快呼吸
05
06
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已经被诊断出患有循环系统疾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
总的来说,循环性缺氧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了解其症状、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及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循环性缺氧的风险和潜在的严重后果
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如何识别与处理循环性缺氧?20141121
胸部B超:
双侧胸腔未见明显胸腔积液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未发现大气道堵塞,痰液量多,为黑黄色,较为粘稠
患者重症ARDS? 下一步诊断及处理?
实施ARDS机械通气策略
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
测定潮气量为6 ml/kg,平台压为27 mmHg 呼吸机设置PC 16,PEEP 30 mmHg, FiO₂ 100% ; 设定时间2min
下腔静脉变异度:床旁ECHO检查不提示容量不足 被动抬腿试验(PLR):阴性 患者为大手术创伤后,心肌功能受抑? 诊断ACS NSTEMI明确,心电图、心肌酶改变
其他线索?
进一步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
PiCCO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参数
呼吸条件
MAP
HR
74
116
药物
Dopa PH PaO₂
ug/kg/min
16 7.27 99
PC 16,PEEP 12,FiO₂ 100% EF 43%,左室局部动度减低 下腔静脉变异度(—)
床旁超声心动图
CO
CI SVI
3.50
2.23 17
CVP GEDI
ITBI SVRI
9 807
977 3264
PaCO₂ PcvCO₂
Lac ScvO₂
SpO2 80%
怎么办?
FiO2、PEEP能够解决缺氧吗? 合理设置呼吸机!
如何解决?
所有通气模式
在呼气期间根据设定PEEP水平只能控制气道压力,同时反应流速和 容量变化时的呼吸系统机械特征
缺氧表现及诊断处理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氧气的获得和利用
❖ 外呼吸 ❖ 氧气在血液中运输 ❖ 内呼吸 (组织利用氧)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External Lung ventilation Respiration
pulmonary ventilation
HbO2
Gas
Transport
HbO2
mitochondrion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Internal Respiration
缺氧
组织供氧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 组织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 病理过程称为缺氧(hypoxia)。
缺氧是造成细胞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临床上常用血氧指标反映组织供氧和 耗氧量的变化。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HbO2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3.循环性缺氧 4.组织性缺氧
缺氧的类型
供氧不足 缺 氧
用氧障碍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一、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poxia
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 又称为乏氧性缺氧。
特点: PaO2↓, CaO2 ↓,组织供氧不足。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发 绀(cyanosis)
≤2.6g/dl
HHb
≥5g/dl
HbO2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5g/d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
缺氧表现和诊断处理
二、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至血液 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 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又称等 张性缺氧。
缺氧的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二)血气变化的特点
血
气
血氧容量
正常
动脉血氧分压
↓
动脉血氧含量
↓
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静脉氧差
↓ 减少
皮肤、粘膜
当 还 原 Hb 超 过 50g/L 时 , 呈 青 紫色
(动脉血氧含量 减少)
11
二、血液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指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使血液携带氧的能力降低或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 的缺氧(等张性缺氧)。
4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气指标
1.血氧分压(PO2):物理状态溶解于血液的氧所的 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动脉血:100mmHg(氧分压、外呼吸) 静脉血:40mmHg(摄氧和利用能力)
2.血氧容量(CO2max):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为 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 正常值:20ml% (携带氧的能力)
(氰化物)→氰基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Fe3+结合 →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呼吸链中断→组织细胞氧 化磷酸化障碍→组织利用氧障碍。
18
2.细胞损伤:放射、毒素、高压氧。放射线、 高压氧→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细胞死 亡
3.维生素缺乏:核黄素(B2)尼克酸、尼克酰 胺缺乏。维生素缺乏→氧化脱氢酶辅酶障碍→ 组织细胞氧化障碍
5
3.血氧含量(CO2):100ml血液中实际的带氧量 (氧 分压、血氧容量) 正常值:动脉血:19 ml%
静脉血:14 ml% 4.血氧饱和度(SO2):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之百分 比值 (氧分压) 正常值:动脉血:95%
静脉血:70%
6
5.氧离曲线:血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曲线
红细胞2.3-DPG;H+,CO2; 血温↑
盐等→氧化血红蛋Fe2+→Fe3+ → HbFe3+ 氧化剂(亚硝 酸盐) HbFe3+ OH,(与OH牢固结合,失去携氧能力) → HbFe2+亲和力 ↑ 4. Hb与氧亲和力异常增强:输入大量库存血( 2.3-DPG ↓ );输入大量碱性液体(PH ↑ ); Hb病。Hb与氧亲和力 异常增强→结合O2 释放↓ →A-V ↓
缺氧类型及特点
缺氧的类型及特点如下:
1、低张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肺功能障碍、动静脉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导致血氧含量下降。
其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降低。
血液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和氧气的亲和力异常增加,携氧能力下降。
其特点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量不变,PaO2正常,故又称等张性缺氧。
2、循环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血流量减少,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缺氧。
其特点是因动脉血灌流不足引起的缺氧称为缺血性缺氧,因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淤血性缺氧。
3、组织性缺氧。
这种缺氧是由于人体组织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ATP生成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
其特点是因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缺氧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主要是根据血液分析,血气里面氧分压的浓度和氧饱和度来判断。
如果氧分压大于50mmHg,氧饱和度大于80%,我们称为轻度缺氧。
氧饱和度在60%-80%之间,我们称之为中度缺氧。
如果病人的氧分压低于30mmHg,氧饱和度低于60%,我们称之为重度缺氧。
缺氧的诊断及治疗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反应
PaO2 ↓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 体化学感受器 ↑ 和 化学感受器 ↑
呼 吸 加 深 加 快
呼 吸 功 能 增 强
肺每分通气量↑ 肺每分通气量↑ 肺泡气PO2 ↑ 肺泡气 动↑
PaCO2 ↑ 分
(二)损伤性变化 1.高原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
急性乏氧性缺氧→ 急性乏氧性缺氧→急性肺水肿 机理: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 机理: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 肺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 肺血管收缩→肺循环阻力↑
盐等→氧化血红蛋Fe2+→ 氧化剂(亚硝 盐等→氧化血红蛋Fe2+→Fe3+ → HbFe3+ 氧化剂(亚硝 酸盐) 牢固结合, 酸盐 HbFe3+ OH,(与OH牢固结合,失去携氧能力 → , 与 牢固结合 失去携氧能力) HbFe2+亲和力 ↑ 亲和力 4. Hb与氧亲和力异常增强:输入大量库存血( 2.3-DPG 与氧亲和力异常增强: 与氧亲和力异常增强 输入大量库存血( );输入大量碱性液体 输入大量碱性液体( ↓ );输入大量碱性液体(PH ↑ ); Hb病。Hb与氧亲和 病 与氧亲和 力异常增强→结合 释放↓ 力异常增强→结合O2 释放↓ →A-V ↓
肺动脉高压
缺氧→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缺氧→肺毛细血管通透性↑ → 肺水肿
2.中枢性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中枢抑制、损伤→ 严重缺氧PaO2 <30mmHg→呼吸中枢抑制、损伤→
中枢性呼吸衰竭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一)代偿反应
1.心输出量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性增强; 心率加快,心肌收缩性增强;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2.肺血管收缩 肺血管收缩 有利于维持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 3.血流分布改变 血流分布改变 皮肤、内脏小血管收缩; 脑血管血流量↑ 皮肤、内脏小血管收缩;心、脑血管血流量↑ 4.毛细血管增生 毛细血管增生 慢期缺氧时,可增加弥散面积, 慢期缺氧时,可增加弥散面积,缩短弥散距离
缺氧课件ppt
THANKS
感谢观看
04
缺氧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的 环境中,有助于降低缺氧的风险。
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
长时间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呼吸急促、 心跳加速,进而引发缺氧,因此应合
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 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病等 ,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研究展望与挑战
深入探究缺氧对细胞和组织的具体作用机制
目前对于缺氧的作用机制仍不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开发有效的缺氧诊断和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缺氧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开发更为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探索缺氧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缺氧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联,如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 和治疗方法。
缺氧课件
目 录
• 缺氧的基本概念 • 缺氧的原因与机制 • 缺氧的诊断与治疗 • 缺氧的预防与护理 • 缺氧的案例分析 • 缺氧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缺氧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缺氧是指机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 氧气供应,导致组织细胞缺氧、 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状态。
分类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程度,缺氧可 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和组织性缺氧四种类 型。
CO中毒性缺氧是由于吸 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导致 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
CO中毒性缺氧是由于吸 入过多的一氧化碳,导致 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 吐、乏力、呼吸困难等。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 和力比氧气强,导致血红 蛋白无法将氧气输送到身 体各部位。
如何识别与处理循环性缺氧
如何识别与处理循环性缺氧在高海拔环境、高原徒步等活动中,缺氧是非常常见的体验。
循环性缺氧是其中比较危险的一种,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而且又没有任何的预兆,极易造成晕厥甚至窒息。
那么,如何识别和处理循环性缺氧呢?循环性缺氧的定义循环性缺氧是指在高海拔或者较为低氧的环境下,由于呼吸频率的改变而导致肺和血液未能正常地进行氧气交换,从而造成身体缺氧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依靠一系列的自我调整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循环性缺氧的症状循环性缺氧的症状通常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危险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循环性缺氧症状:•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昏目眩、虚汗;•眼部出现星点、视野模糊;•嘴唇变得苍白或者发紫;•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何预防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体的呼吸系统不适应高海拔环境、低氧环境等造成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循环性缺氧的发生:1.适当的训练:在进行高海拔或低氧环境下的运动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增强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受力;2.吸氧:在高海拔环境中,可以通过吸氧的方式来增加氧气的浓度,减少缺氧的发生。
如何处理循环性缺氧循环性缺氧一旦发生的话,就要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1.降低活动强度:在发现循环性缺氧症状出现之后,应尽快停止当前的活动,并尝试找到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放松身体;2.暂停呼吸法:可以通过暂停自然呼吸(屏住呼吸)一段时间,让身体适应缺氧;3.吸氧治疗:当发生严重缺氧的话,就需要采取高压吸氧的方式来补充氧气,以防窒息的发生。
循环性缺氧是高海拔和低氧环境下非常常见的现象,一旦发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循环性缺氧的症状和预防措施,并学会如何通过简单的处理方法来应对不同情况的发生。
循环性缺氧的名词解释
循环性缺氧的名词解释循环性缺氧是一个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术语,用来描述一种特定的生理或病理状态。
它指的是全身或局部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反复经历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导致细胞和组织无法正常得到氧气,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病理过程。
循环性缺氧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心脏功能异常、血液循环障碍、肺部疾病等。
当我们的心脏无法将足够的氧气富集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细胞和组织就会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从而引发循环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常的氧气供应是细胞活动和生理功能维持的基础,如果长时间缺氧,细胞就会处于应激状态,无法正常完成其功能。
这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受损,导致疲劳和体力下降;心脏和肺部等重要器官因为缺氧而发生异常,从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循环性缺氧也可以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
例如,高原地区的人们身体在缺氧的环境下适应形成了高原适应能力,即通过调节氧气的吸收能力和利用率,提高身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此外,循环性缺氧也被用作一种治疗方法,例如氧疗等,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新的血管,改善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
为了减少循环性缺氧对健康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和医疗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
首先,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合理的运动量,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氧气的摄取和利用效率。
其次,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海拔和低氧环境下,以免引发高山病等缺氧相关的问题。
最后,在医疗方面,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如心血管手术、药物治疗等。
总之,循环性缺氧是一个描述氧气供应不足情况的术语。
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导致一系列病理和生理变化。
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循环性缺氧也可以发挥生理作用。
预防和治疗循环性缺氧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和医疗手段,以保障人体的正常功能和健康发展。
循环性缺氧
(发生障碍引起供氧不足)
空气 O2 呼吸道 O2 肺泡 O2 肺泡毛细血管 O2 组织毛细血管
CO2
CO2
肺通气
CO2
肺换气
CO2
CO2 O2
气体的运输
组织液
外呼吸
CO2 O2 内呼吸 (出现困难
细 胞 导致用氧
障碍)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血氧分压 血氧容量 血氧含量及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P50
注意贫血的概念
指单位体积外周血中的红细胞数,血 红蛋白浓度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同龄正 常最低值,从而使组织供氧不足及缺氧, 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发生机制
红细胞寿命120天,其产生与破坏保持动态平衡, 当发生下述情况: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 3.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
时,即可引起贫血。
2,3-DPG↑ H+ ↑ CO2 ↑
温度↑
血氧分压(mmHg)
氧离曲线及影响因素
五、P50
意义:是反映Hb和O2亲和力的指标,是指血 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正常为 26~27mmHg。
血氧饱和度 (%)
2,3-DPG↓
H+ ↓ CO2 ↓ 温度↓
50%
2,3-DPG↑
H+ ↑ CO2 ↑ 温度↑
二、血氧容量 (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
意义:指在标准条件下测定(温度为38℃、PO2为 150mmHg、PCO2为40mmHg时),100ml血液中Hb被 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反映了血液的带氧能力。
正常值:为20ml/dl(1.34ml/g×15g/dl)。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和治疗课件
1 常用的血氧指标 2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3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4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外呼吸 血液 循环
组织
供氧
用氧
缺氧的概念
组织氧供减少或不能充分利用氧,导致细胞代 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hypoxia)。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二) 血氧变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
循环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
缺氧类型 PaO2
循环性 缺氧
N
CO2 max SaO2
N
N
CaO2 A-V氧含量差
N
↑
单位时间流经组织血量,氧供
四、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
特征 细胞利用氧异常
(一) 原因
(1) 药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HbO2
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5g/dl,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二、 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特征 Hb量减少,质改变
PaO2正常
(一) 原因
isotonic hypoxia
1.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虽然PaO2和SaO2 正常,但氧容量降低,氧含量随之减少。
A-V氧含量差
↓
临床上常为混合性缺氧
失血
血液性缺氧
失
血
循环障碍
循环性缺氧
性
休
肺功能衰竭 低张性缺氧
克
内毒素血症 组织性缺氧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一) 肺通气量增大
30mmHg < PaO2↓<60mmHg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办法
氧气是性命所必须的物资,但因为各类原因,假如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克不及运用氧,组织的代谢.功效都可能产生平常转变,这一进程就称为缺氧.此时我们就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氧疗.那么,我们又该若何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须要我们从不合的角度先对缺氧症状予以划分,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缺氧依据病理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注:PaO2:血氧分压 SaO2:血氧饱和度
依据缺氧程度的轻重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依据以上几种缺氧的分类,即可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和长程家庭氧疗这五类.
1.低浓度氧疗:又称掌握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运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慢性壅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响很弱,呼吸的保持重要依附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触感染器.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重要用医学教导`网汇集整顿于有明显通气/灌注比例掉调或明显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缺少者,如肺水肿.心肌梗逝世.休克等.
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运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型呼吸拮据分解征.心肺苏醒后的性命支撑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别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赐与100%的氧吸入.其重要感化是增长消融血液的氧,以知足组织供氧.经常运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不测的护理对象.
5.长程家庭氧疗法:指一日夜中断吸氧1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4%-28%,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的一种疗法.实用于明显低氧血症的慢性壅塞性肺部疾病.睡眠性低氧血症的护理对象.。
循环性缺氧名词解释
循环性缺氧名词解释循环性缺氧是指血液循环过程中,组织细胞无法得到足够供氧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全身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主要是由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如心肌供血不足、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心脏病等。
其特点是全身性的缺氧状态,可能会引发多种症状和疾病。
循环性缺氧导致的症状常常包括:1. 呼吸急促、气喘:由于组织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身体会加快呼吸以增加气体交换。
2. 心悸和心慌:心脏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使心脏有压力感,从而引发心悸和心慌。
3. 头晕和头痛:缺氧时,大脑供氧不足会导致头晕和头痛,可能伴随眩晕和黑矇等症状。
4. 乏力和虚弱:缺氧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使人感觉乏力和虚弱,容易疲劳。
5. 青紫或发绀:缺氧会导致全身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下降,使皮肤和黏膜发生青紫或发绀的变化。
循环性缺氧可能导致的疾病包括:1. 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细胞受损,出现胸痛和心绞痛等症状。
2. 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脏的泵血功能下降,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水肿、疲劳等。
3. 中风和脑血管病:缺氧导致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如中风等。
4. 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循环性缺氧会导致肺动脉压力增加,引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
循环性缺氧的治疗包括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氧气供应等方法。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手术、增加体力活动和锻炼等。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有时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心脏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等治疗措施。
总之,循环性缺氧是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全身性缺氧,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和疾病的一种状况。
及早诊断和治疗循环性缺氧,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性缺氧解析
循环性缺氧解析
循环性缺氧解析:
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指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又称低动力性缺氧(hypokinetichypoxia)。
循环性缺氧还可分为缺血性缺氧(ischemichypoxia)和淤血性缺氧(congestivehypoxia)。
前者是由于动脉压降低或动脉阻塞使毛细血管床血液灌注量减少;后者则由于静脉压升高使血液回流受阻, 导致毛细血管床淤血所致。
循环性缺氧时血流量减少可为全身性的, 也可为局部的。
(一)原因
1.全身性循环障碍见于休克和心力衰竭。
休克病人心输出量的减少比心力衰竭者更严重, 全身性缺氧也更严重, 病人可死于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缺氧而发生的功能衰竭。
2.局部性循环障碍见于栓塞、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或脉管炎与血栓形成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发生部位, 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致死原因。
(二)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缺氧的机制
单纯性循环性缺氧时, 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是正常的。
由于血流缓慢, 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 从单位容量血液弥散给组织的氧量较多, 静脉血氧含量降低, 致使动-静脉
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但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毛细血管的血量减少, 故弥散到组织、细胞的氧量减少, 导致组织缺氧。
由于静脉血的氧含量和氧分压较低, 毛细血管中平均脱氧Hb可超过5g/dl, 因
而可引起发绀。
全身性循环障碍累及肺, 如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 或休克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 则可合并有呼吸性缺氧, 使动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