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简述五脏中肝与脾肾及脾与肾
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
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效肝脏一.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贫血.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贫血.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生发火.二.五脏之冠——有一个强壮的肝,就不轻易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衰弱,就轻易生病,身材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效平常所引起.三.厌恶拘谨——肝有爱好舒畅.厌恶拘谨的性质,所以精力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着急,造成肝功效平常.更年期的障碍以及司理级的职业病,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肝病.--------------------------------------------------------------------------------心脏一.安排意识——就是思虑.记忆.断定等精力状况.心安排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轻易健忘.掉眠,造成精力上的障碍.二.安排血脉——心能安排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贫血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脾脏一.安排食物的接收——脾将食物的养分接收,并分化成轻易接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因为脾脏平常,往往会使消化才能弱退,造成养分不良,使身材瘦削.二.安排肌肉.手.脚——身材过胖.太瘦或四肢举动冰冷,不想活动都是脾功效平常的症状.三.安排血液——脾的功效阑珊,就会造成贫血的现象和轻易出血的情况.--------------------------------------------------------------------------------肺脏一.安排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感化进入人体内,供应所需的氧气.肺部平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二.安排酸津液的轮回——津液轮回也在肺的安排下进行.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逐渐干涸.三.安排鼻子——自窦炎.鼻脓症的产生,暗示肺已有缺点了.--------------------------------------------------------------------------------肾脏一.储藏精气——精气有三种功效,其一为成长发育;其二是接收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血气的起源;其三即安排生殖感化.肾有储藏精气的功效,所以有人称肾是人性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消失就是肾虚的暗示.二.安排体内水分——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安排下.浮肿.停止.尿崩症.排尿次数频仍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三.安排骨.耳.发——肾虚使人轻易年轻,进而导致各类关节骨病,变弯.重听.头发脱落等现象的产生.--------------------------------------------------------------------------------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胃.肠等器官何时进行消化工作,何时停止,这些都由胆来决议.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睡眠,使所有的器官进入歇息状况,须要相当的“决心”,所以胆虚的人常会掉眠.胃——能将食物消化成轻易接收的养分.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吐逆都是胃病的症状.小肠——在摄取食物的养分时,便将它们分为水.气.血三种,然后输入各须要的器官.消化不良.下痢.便秘都是小肠方面的疾病.大肠——推却各器官接收后的残渣.然后排出体外.便秘.下痢是大肠方面的疾病.大肠发炎会使肛门红肿,甚至造成痔疮,导致肛门出血.膀胱——将体内的水分分散在一路,然后送到各须要的部位,再将过剩的水排出体外.膀胱炎的症状是浮肿.排尿次数频仍.三焦——能促进气.血及津液的轮回,使各器官充分施展它们的功效,是以三焦患病,会连带影响各器官的健康.肝藏魂,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螈,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噤栗,舌不克不及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胆痰饮,吐泻霍乱,亲信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材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必,九窍不通,诸痉项强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外相. 本病∶诸气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不由. 标病∶洒淅寒热,感冒自汗,肩背痛冷, 臂前廉痛.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 标病∶发烧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命门为相火之原,寰宇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本病∶前后癃闭,气逆里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浊,溺血,崩中带漏.三焦为相火之用,散布命门元气,主起落出入,游行寰宇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表里高低阁下之气,号中清之府.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瞀螈,暴病暴逝世暴喑,躁扰狂越,谵妄惊恐,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吐逆酸,胸痞胁痛,食饮不必,头上出汗. 中热则善饥而瘦,解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高低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由,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噤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肿不必.胆属木,为少阳相火,产生万物,为定夺之官,十一脏之主(主同肝). 本病∶口苦,呕苦汁,善嗟叹,澹澹如人将捕状,目昏不眠. 标病∶寒热往来, 疟,胸胁痛,头额痛,耳痛鸣聋,瘰结核 .胃属土,主容受,为水谷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满肿胀,吐逆泻痢,霍乱腹痛,消中善饥,不必食,伤饮食,胃管当肉痛,支两胁. 标病∶发烧蒸蒸,身前热,身前寒,发疯谵语,咽痹,上齿痛,口眼斜,鼻痛鼽衄赤.大肠属金,主变更,为传送之官. 本病∶大便闭结,泄痢下血,里急后重,疽痔脱肛,肠鸣而痛. 标病∶齿痛喉痹,颈肿口干,咽中如核,鼽衄目黄,手大指次指痛,宿食发烧寒栗.小肠主渗出水谷,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谷利,小便短,小便闭,小便血,小便自利,大便后血,小肠气痛,宿食夜热旦止. 标病∶身热恶寒,嗌痛颔肿,口糜耳聋. 膀胱主津液,为胞之府,气化乃能出,号州都之官,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沥,或短数,或黄赤,或白,或遗掉,或气痛. 标病∶发烧恶寒,头痛,腰脊强,鼻窒,足小指不必.五脏六腑功效的均衡与掉衡肝与胆"肝主藏血",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效,故有"肝主血海"之说.肝有升发和疏泻两个感化,以主管全身的舒畅调达:功效均衡表象掉衡表象升发.疏泻精力兴旺又平心静气,与人来往亲和友善肝气疏泻不好则易生怒火,头痛,胸肋胀痛,女性月经不调;肝气升发不敷则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易抽筋,掉眠多梦开窍于目眼睛通亮,诟谇清楚,炯炯有神肝阴虚则眼睛干涩疲惫,视物隐约眼袋下陷;肝阳亢则双目肿赤,眼袋大而鼓胀主筋,其华在爪肝气足筋壮肢体灵巧自如,指甲饱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则筋发硬,活动迟钝不灵巧,指甲糟脆,凹陷不透明,缺乏赤色心与小肠中医所讲的心是个大的轮回体系,包含了大脑.人心气衰弱时会产生消极情感,轻微时会产生厌世心理.日本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气虚,到极限时便走向自杀,日本当局把这种情况叫做"疲惫逝世",定为公伤.心体系重要有以下功效:功效均衡表象掉衡表象主神志,是精力.意识.思维的主宰心气足者双目有神,信念足心悸,二目无光,兴趣索然,重则厌世其华在面心气足者神色白里透红,皮肤滑腻柔嫩.细嫩面白或面紫而肤无光华,毛孔粗大主血脉精力足,有力量人乏力;肠蠕动不力易形成气虚便秘脾与胃"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食物进口皆由脾布散.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人后天的身材状况健康与否,与脾有重要关系.功效均衡表象掉衡表象主肉性情足则肌肉丰润而富有弹性,人的精力爽直性情虚面部肌肉呆板,全身肌肉酸懒乏力,身材痴肥肥胖,重者脸部及全身浮肿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性情足则嘴唇丰盈红润,呼出的口吻无异味性情弱者唇白而光滑,呼出的气味异味浓厚主运化脾正常则人的消化.接收.代谢优越胃部不适,腹胀闷懑,便溏泻肚,或水肿等统血性情足皮下无瘀斑脾虚可引起各类出血;女性可能经血不止;脾不生血则人轻易贫血肺与大肠"肺朝百脉".肺吸进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相联合,化生为元气,保持人的性命.功效均衡表象掉衡表象主气肺气足,人血液含氧量足,则精力兴旺;人常欢乐气短,感到精疲力竭,人多忧闷主外相皮肤层气血充足,皮肤优柔.滑腻.毛孔细面有红斑.粉刺,面部毛孔粗,轻易皮肤过敏开窍于鼻肺气足,鼻子光明.精致;不轻易感冒,嗅觉敏锐肺气虚,鼻子毛孔渐粗,或鼻翼变红,重则为"酒糟鼻"肾与膀胱肾为先天之根",肾气足,人耳聪目明,精力充沛,颈直肤亮,人心静神定.功效均衡表象掉衡表象主藏精面色红嫩,皮肤细嫩,头发黑亮脸上长色斑,头发脱落,发质枯干主水肾气足人过中年体不虚胖腰以下虚胖甚至浮肿,若脸部浮肿则暗示掉衡轻微主骨颈项直挺,牙齿牢固骨质增生;牙齿松动;腰疼背紧上开窍于耳听力好,耳聪目明听力差,耳鸣.眩晕,甚者耳聋五脏六腑手失望诊手指—主头,主血汗管.手掌—主五脏六腑.手背—主背部.脚趾—与头的关系较大.拇指——干系肺脾,主全头疼看:过于粗壮:心境过火,易动怒气;过于扁平单薄:体质较差,神经衰弱,掉眠,工作重要,处事缺乏耐性,眼看有活也不想干;介于两者中央较好.指消失青筋,易发冠状动脉硬化.指关节消失多的横线,早期易发心脏疾病,接收功效差.掌节,上粗下细,接收功效差,身材瘦削;上粗下粗.按:用手指按下,摊开后立刻起来的性欲正常;不克不及起来的,早泄.遗精.女性会性冷漠.大鱼际——心脏,按下起不来的,心供血缺乏.食指——主连肠胃,主前头疼指节下面属接收体系,三个指节正常的转化接收好;消失青.白.无力.曲折,疲惫.精力不振.小孩食指有青筋,病情轻微.大人消失青筋,有肩周炎.中指——干系心脏,主头顶部头疼中指是心包经,主人的情志.觉得无力,细.小.曲折.不平均.有横纹,生涯不纪律,易发脑血管疾病.消失青筋,易发脑动脉硬化;青筋扭曲并厉害,易中风,掉眠多梦.环指——干系肝胆,主三焦经,膜的体系.渗出体系,主偏头疼太长,生涯纪律不好,影响健康;太短,先天元气缺乏;消失曲折,横纹较多,内渗出掉调,身上有一种讲不出来的不舒畅的感到.小指——干系心肾.睾丸.子宫(男女生殖体系)主后头疼指头,主心经;指根,主小肠经.与环指比,低于二节.曲折心脏.肾都不好.特殊是肾和泌尿生殖体系,性功效也有关系.细.小.短,女子月经不调,特殊小,生育很难.男士肾亏.腰疼.经常揉一揉较好.小指过三关,人逢绝处照生还,有惊无险过难关.不敷长久让它长指甲来填补.不雅指形:硬朗,五脏好,反之就差.五指并拢,直的,性情直,比较自负.做事果断.行为力较强.比较执着.有时执拗,睡眠好,但火气盛;曲折,想得多,易精力弱弱,掉眠多梦,漏财.长的,爱好用脑.灵巧.转弯较快,批示他人干;短的,很用力,体力劳动,亲自干.赤色白,气血缺乏,身材瘦削,四肢举动怕凉;红的,比较热;过于红的血气抵偿,易疲惫;手指头红的.手指根不红的血脂高.血粘稠;手指头发紫,代表头部脑动脉硬化,心脏供血缺乏,易中风.心肌梗塞;假如全掌都灰暗,可斟酌肿瘤问题.指形的纪律:粗.大.短.壮.体力好.反响快.性情豪放,运发动.体力劳动者,爱好动,血气旺,怒气盛,易消失血压高,糖尿病,中风,脑血管病,假如手背兴起来的人,更是这种情况,很执拗.很粗鲁.主张打打太极拳和默坐活动.尖.长.细.弱.血回流慢,呼吸体系不好,不爱好用力,爱好默坐,脑壳愚蠢,愿思虑问题,易做办公室.艺术等工作,思维越显著,越易钻牛角尖,易精力重要,体质较弱,思维过渡,脾胃不好,长计不长肉.处在两者之间较好.手段—主五脏;胳膊腕—主六腑.也叫四关.手指脚趾多轻柔,掉眠头疼不必愁;强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安然;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力强心脏,双手对插脑筋清,扭转关节通经脉,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疼,甲指切切精力爽,按摩四关行血气,摇肩转腰松颈椎.阴阳五行颜面望诊肝胆——三角区(太阳穴)和鼻梁中央为肝区,白叟斑都长在这个区域.鼻梁两侧的地位为胆区.胆不好的人在鼻梁两侧都邑有黑点或肉瘤,代表肝胆有缺点.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芳华痘,或凌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解释胆部有了稍微炎症;如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解释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实胆功效先天缺乏.眼袋明亮亦证实胆不好.若肝胆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或者凹凸不服,也有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个中一个部位有芳华痘(疙瘩),证实此人怒气旺,情感不稳固.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显著的斑,且神色明亮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癯,即解释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大肠体系——眼睛外侧划下来到鼻孔的地位.如女人的蝴蝶斑,还可引起便秘.若此部位有红血丝.芳华痘.斑.痣.痦子,解释此人大肠渗出功效掉调,一般会大便湿润.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实此人是便秘或痔疮.直肠——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大肠内侧代表小肠,小肠重要负责接收的,脾胃不好的人,小肠天然也跟着不好,若此部位有.芳华痘.斑.痣或痦子,证实小肠接收功效不好,一般人会瘦削,小肠区域有显著的红血丝,很多可能是低血压引起的,或者家族有血压不正常的遗传基因.呼吸体系(肺)——眉毛分成二段,中央的这一块.假如这个部位毛孔粗大.或发红,代表呼吸体系有问题.长期抽烟的人会长斑.色素.若额头中央比较凹,且色彩明亮.或发青.或有斑,解释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实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或显著的川字纹,则证实此人易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同时也可遗传给本身的后代.肺功效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渗出功效不好.心脏体系——额头上方三分之一处(发际边),此处消失芳华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解释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消失斑,解释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解释心脏功效先天缺乏.心脏——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消失横纹或横纹比较显著,可能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消失的横纹深并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轻微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效不好;还能激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芥蒂,嘴唇发紫是心脏病.脑——在两眉头之间,此处消失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实此人心脑血管供血缺乏.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焦躁等,眼睛四周发暗,证实大脑供血缺乏或睡眠歇息不好.胸(乳) ——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明亮或发青,解释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明亮或发青,解释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崛起,解释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肋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解释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五脏六腑手失望诊手指—主头,主血汗管.手掌—主五脏六腑.手背—主背部.脚趾—与头的关系较大.拇指——干系肺脾,主全头疼看:过于粗壮:心境过火,易动怒气;过于扁平单薄:体质较差,神经衰弱,掉眠,工作重要,处事缺乏耐性,眼看有活也不想干;介于两者中央较好.指消失青筋,易发冠状动脉硬化.指关节消失多的横线,早期易发心脏疾病,接收功效差.掌节,上粗下细,接收功效差,身材瘦弱;上粗下粗.按:用手指按下,摊开后立刻起来的性欲正常;不克不及起来的,早泄.遗精.女性会性冷漠.大鱼际——心脏,按下起不来的,心供血缺乏.食指——主连肠胃,主前头疼指节下面属接收体系,三个指节正常的转化接收好;消失青.白.无力.曲折,疲惫.精力不振.小孩食指有青筋,病情轻微.大人消失青筋,有肩周炎.中指——干系心脏,主头顶部头疼中指是心包经,主人的情志.觉得无力,细.小.曲折.不平均.有横纹,生涯不纪律,易发脑血管疾病.消失青筋,易发脑动脉硬化;青筋扭曲并厉害,易中风,掉眠多梦.环指——干系肝胆,主三焦经,膜的体系.渗出体系,主偏头疼太长,生涯纪律不好,影响健康;太短,先天元气缺乏;消失曲折,横纹较多,内渗出掉调,身上有一种讲不出来的不舒畅的感到.小指——干系心肾.睾丸.子宫(男女生殖体系)主后头疼指头,主心经;指根,主小肠经.与环指比,低于二节.曲折心脏.肾都不好.特殊是肾和泌尿生殖体系,性功效也有关系.细.小.短,女子月经不调,特殊小,生育很难.男士肾亏.腰疼.经常揉一揉较好.小指过三关,人逢绝处照生还,有惊无险过难关.不敷长久让它长指甲来填补.不雅指形:硬朗,五脏好,反之就差.五指并拢,直的,性情直,比较自负.做事果断.行为力较强.比较执着.有时执拗,睡眠好,但火气盛;曲折,想得多,易精力弱弱,掉眠多梦,漏财.长的,爱好用脑.灵巧.转弯较快,批示他人干;短的,很用力,体力劳动,亲自干.赤色白,气血缺乏,身材瘦削,四肢举动怕凉;红的,比较热;过于红的血气抵偿,易疲惫;手指头红的.手指根不红的血脂高.血粘稠;手指头发紫,代表头部脑动脉硬化,心脏供血缺乏,易中风.心肌梗塞;假如全掌都灰暗,可斟酌肿瘤问题.指形的纪律:粗.大.短.壮.体力好.反响快.性情豪放,运发动.体力劳动者,爱好动,血气旺,怒气盛,易消失血压高,糖尿病,中风,脑血管病,假如手背兴起来的人,更是这种情况,很执拗.很粗鲁.主张打打太极拳和默坐活动.尖.长.细.弱.血回流慢,呼吸体系不好,不爱好用力,爱好默坐,脑壳愚蠢,愿思虑问题,易做办公室.艺术等工作,思维越显著,越易钻牛角尖,易精力重要,体质较弱,思维过渡,脾胃不好,长计不长肉.处在两者之间较好.手段—主五脏;胳膊腕—主六腑.也叫四关.手指脚趾多轻柔,掉眠头疼不必愁;强揉拇指健大脑,常揉食指胃肠好;常揉中指能强心;常揉环指肝安然;常揉小指壮双肾.十指对力强心脏,双手对插脑筋清,扭转关节通经脉,反掌伸展松筋骨,揉揉十指祛头疼,甲指切切精力爽,按摩四关行血气,摇肩转腰松颈椎.阴阳五行颜面望诊肝胆——三角区(太阳穴)和鼻梁中央为肝区,白叟斑都长在这个区域.鼻梁两侧的地位为胆区.胆不好的人在鼻梁两侧都邑有黑点或肉瘤,代表肝胆有缺点.若此部位有红血丝状.芳华痘,或凌晨起床后嘴里发苦,解释胆部有了稍微炎症;如有斑,可能有胆囊炎.若此部位有竖褶子.或笑时有竖褶子,解释此人胆囊有问题.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证实胆功效先天缺乏.眼袋明亮亦证实胆不好.若肝胆两个部位发青暗或有斑,或者凹凸不服,也有可能是脂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个中一个部位有芳华痘(疙瘩),证实此人怒气旺,情感不稳固.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显著的斑,且神色明亮无华,看起来很难看,人也比较清癯,即解释此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大肠体系——眼睛外侧划下来到鼻孔的地位.如女人的蝴蝶斑,还可引起便秘.若此部位有红血丝.芳华痘.斑.痣.痦子,解释此人大肠排泄功效掉调,一般会大便湿润.便秘或便溏,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斑,证实此人是便秘或痔疮.直肠——鼻根下部线和外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此处有斑是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能.大肠内侧代表小肠,小肠重要负责接收的,脾胃不好的人,小肠天然也跟着不好,若此部位有.芳华痘.斑.痣或痦子,证实小肠接收功效不好,一般人会瘦削,小肠区域有显著的红血丝,很多可能是低血压引起的,或者家族有血压不正常的遗传基因.呼吸体系(肺)——眉毛分成二段,中央的这一块.假如这个部位毛孔粗大.或发红,代表呼吸体系有问题.长期抽烟的人会长斑.色素.若额头中央比较凹,且色彩明亮.或发青.或有斑,解释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实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或显著的川字纹,则证实此人易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同时也可遗传给本身的后代.肺功效不好的人,一般大肠渗出功效不好.心脏体系——额头上方三分之一处(发际边),此处消失芳华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解释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若消失斑,解释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解释心脏功效先天缺乏.心脏——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消失横纹或横纹比较显著,可能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消失的横纹深并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轻微的心脏病.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效不好;还能激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下耳唇有皱纹是冠芥蒂,嘴唇发紫是心脏病.脑——在两眉头之间,此处消失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实此人心脑血管供血缺乏.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焦躁等,眼睛四周发暗,证实大脑供血缺乏或睡眠歇息不好.胸(乳) ——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若男性此部位明亮或发青,解释他胸闷气短.若女性此部位明亮或发青,解释她经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崛起,解释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肋膜炎.若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解释女性乳腺增生或乳腺积瘤.。
中医五体名词解释
中医五体名词解释一、中医五体概述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五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质组成。
五体是指肝、心、脾、肺、肾,也称为五脏。
每个体质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和健康。
二、肝1. 定义肝是五脏之一,位于上腹部,主要功能是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保护脏器免于震荡,是一种重要的代谢器官。
2. 功能•保持血液供给:肝脏负责储存和释放血液,调节血液供应,保持身体正常运作。
•代谢物质:肝脏能够将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化成能量,并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生成胆汁:肝脏产生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
•调节血糖:肝脏能够调节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的稳定性。
3. 与其他体质的关系•肝与心:肝主藏血,血行调畅可以使心血充盈,心功能正常。
•肝与脾:肝的情绪失调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使人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
•肝与肺:肝的病变会影响肺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问题。
三、心1. 定义心是五脏之一,位于胸腔内,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管血脉,控制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2. 功能•泵血:心脏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全身各个器官。
•控制情绪:心脏与情绪有密切关系,情绪波动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和血流。
•维持体温:心脏通过血液循环将体温均匀分布到全身,保持体温平衡。
3. 与其他体质的关系•心与肝:心与肝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肝气郁结可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与脾: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脾气虚弱,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心与肺:心的疾病会影响肺的供氧能力,导致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
四、脾1. 定义脾是五脏之一,位于胃的左上方,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产生气血。
2. 功能•消化吸收:脾脏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消化成人体所需的养分。
•产生气血:脾脏通过消化吸收,运化后形成气血,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气血。
•维护肌肉组织:脾脏可以促进肌肉的生长和修复,保持人体的运动能力。
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
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肝脏一、储藏血液——肝病会有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发作。
二、五脏之冠——有一个强健的肝,就不容易患疾病。
反之,若是肝衰弱,就容易生病,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异常所引起。
三、厌恶拘束——肝有喜好舒畅、厌恶拘束的性质,所以精神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焦急,造成肝功能异常。
更年期的障碍以及经理级的职业病,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肝病。
--------------------------------------------------------------------------------心脏一、支配意识——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状态。
心支配神气,所以心患病时,就容易健忘、失眠,造成精神上的障碍。
二、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和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脾脏一、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退,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
二、支配肌肉、手、脚——身体过胖、太瘦或手脚冰冷,不想活动都是脾功能异常的症状。
三、支配血液——脾的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肺脏一、支配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内,供给所需的氧气。
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二、支配酸津液的循环——津液循环也在肺的支配下进行。
肺若染患疾病,则肺部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三、支配鼻子——自窦炎、鼻脓症的发生,表示肺已有毛病了。
中医五脏包括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中医五脏包括什么?各有什么作用?五脏简介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称藏。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
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心主血脉是全身血脉的总枢纽,心通过血脉将气血运送于周身;心又主神志,是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中心,在人体中处于最高主导地位。
肝主疏泄,能调节人的情志活动,协助脾胃消化。
肝又藏血,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脾主运化,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的输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统血,能统摄血液不致溢出于经脉之外。
肺主气,司呼吸,是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又能宣发卫气和津液于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
肾藏精,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密切相关,故有先天之本之称;肾又主水,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五脏的互相影响】五脏虽然在生理功能上各有所司,但它们的活动不是孤立的,通过经络的联系,五脏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病理变化上也相互影响。
【五脏与其它五行相对应分别是】五脏:肝心脾肺肾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面唇毛发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化:生长化收藏五音:角徵宫商羽五官:目舌口鼻耳【五脏与六腑】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除三焦外,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表里(腑为表,脏为里)。
中医中脏腑表里的联系如下:1.心与小肠:心主血脉,小肠主化物,心阳温煦促进小肠的化物。
2.肺与大肠:肺主肃降,促进大肠传导;大肠传导,有利于肺的肃降。
3.脾与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以降为和;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为阴土,胃为阳土。
4.肝与胆:肝主疏泄,促进胆汁的排泄,胆汁可以涵敛肝阳、肝气;肝主谋虑,胆主决断。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五脏六腑中医基础知识:了解中医的五脏六腑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的认知与西医学有所不同。
中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五脏六腑。
本文将向您介绍中医学中的五脏六腑的定义、涵义与功能。
一、五脏五脏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主要指的是心、肝、脾、肺和肾这五个器官。
这些脏器在中医学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功能。
1. 心:心脏是人体的中枢之一,主要负责循环系统的功能,控制血液的运行和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工作。
同时,心也与情绪和意识紧密相关,中医认为心的状态与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息息相关。
2. 肝:肝脏在中医学中被视为体内最重要的脏器之一,它具有贮藏血液、调节情绪、通畅气机和维持血液平衡等重要功能。
肝在中医学中也与人的情绪紧密相连,中医认为肝的不平衡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和疾病的发生。
3. 脾:脾脏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负责消化吸收、气血生成和细胞代谢等功能。
脾在中医学中也被视为肌肉和四肢的“母亲”,它的健康与人体的免疫力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4. 肺:肺是呼吸系统的关键部分,在中医学中,肺被认为是水润和气机的主要部位。
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和氧气的交换,同时也与鼻、喉、皮肤和毛发等部位有着密切联系。
5. 肾:肾是排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分平衡。
中医学中,肾也被视为生殖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肾的健康与人体的生命力和寿命有着密切关系。
二、六腑六腑是相对于五脏而言的,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这六个器官。
与五脏相比,六腑在中医学中的地位相对更低,但它们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胆:胆是中医学中比较特殊的脏器之一,它主要参与消化过程中胆汁的产生和排泄。
胆汁的分泌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非常关键。
2. 胃:胃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负责食物的储存、消化和吸收。
胃的健康与人体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功能密切相关。
3.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和养分的吸收。
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是指什么
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是指什么中医养生经常会提到五脏六腑,那么你知道中医学里的五脏指的是什么吗?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中医养生学中的五脏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眼,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志等,连结成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叁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包阴阳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1、拒纳关系五脏之间生纳相交为正常。
如肺(金)生肾(水),肾接纳肺气。
五脏之间依次类推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
反之脏与脏之间互不接纳,即逐渐演化为病态。
拒纳表现为:木不纳水、水不纳金、金不纳土、土不纳火、火不纳木。
中医理论称“子病及母”。
木不纳水,可用水土流失现象作比喻。
如有些地方砍树,破坏了植被不能吸纳水,便会导致山洪暴发、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灾害。
同样,如果肝不纳肾,肾的循环系统就逐渐进入非正常状态,例如:肝郁气滞引起的肾病等。
水不纳金,流水不腐,水滞则臭,久之可以伤金器。
肺为肾上之水,肾不纳肺,则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哮喘、肺气肿、肺积水等。
金不纳土,土孕育了金属元素包括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供养植物。
如果金属拒绝接纳土的供养,它本身就不存在了,土也成了无用之土。
如果肺不纳脾,脾的运化功能则失常,例如营养不良等。
土不纳火,北方生火炉有一种现象:火炉里抹一层湿泥土,土未干时煤炭在炉中点燃后容易熄灭,因为此时“土不纳火”。
待湿泥干了后,煤炭可燃起很旺的火苗,因为此时已是“土克纳火”了。
脾胃不好的人会引起心脏病,甚至老年人吃的过饱都可引起心闷、心跳过速,重则心脏供血不足。
火不纳木,木经过燃烧才能转化为能量,如果火熄灭,木转化能量的运动则受阻。
心脏不正常,久之会引起肝胆发病。
2、相克关系水克火,水能灭火。
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功能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功能
中医理论中的五脏六腑,分别指肺、心、肝、脾、肾五脏和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六腑。
每个脏腑的功能是不同的:
1. 肺:主司呼吸,将人体吸入的气体转化成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以供身体使用。
2. 心:主循环,将受肺部氧气的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与营养输送全身,使身体各部位能够正常运转。
3. 肝:主司调节,负责人体代谢、血液循环、营养吸收、贮藏、释放等重要功能。
4. 脾:主司消化,掌管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
5. 肾:主司食物消化,掌管体水代谢、排泄,调节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维护心血管系统健康等。
6. 胃:主司消化,是人体消化器官的第一站,负责将进入口腔的食物通过消化分解、吸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
7. 大肠:主司排泄,帮助人体排出无用的污物。
8. 小肠:主司吸收,将胃中消化好的食物渗透到血液循环中。
9. 膀胱:主司排泄,控制体内废物的排泄。
10. 胆:主司消化,帮助胃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从而更容易吸收。
11. 三焦:主司代谢,是人体代谢功能的重要机构。
被中医学家形象地比喻为“人体的厨房”,负责调理人体各脏腑功能的协调性。
五脏的概念及其内容
五脏的概念及其内容五脏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之一。
五脏分别指肝、心、脾、肺、肾五个器官,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五脏的概念及其内容。
首先是肝脏。
中医认为肝脏是人体的主要储藏和调节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的储藏和供应、维持气血畅通、主持疏泄、保持情绪稳定等。
肝脏还与肝系经络密切相关,包括肝经、胆经和冲脉,通过调节这些经络的流动,维持全身的协调运行。
其次是心脏。
中医将心脏看作是人体的“君主”,其主要功能是主持循环系统,控制血液的运行和供应,维持温煦生命。
心脏还与心系经络相关,包括心经和小肠经,通过调节这些经络的活动,保持心血运行的平衡和稳定。
再次是脾脏。
中医认为脾脏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转化水谷精微、运输营养、升清降浊、控制肌肉四肢。
脾脏还与脾胃系经络相关,包括脾经和胃经,通过调节这些经络的运行,维持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正常进行。
然后是肺脏。
中医将肺脏视为呼吸系统的核心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宣发清气、控制呼吸、调节水液代谢和皮毛功能等。
肺脏还与肺胃系经络相关,包括肺经和大肠经,通过调节这些经络的运行,维持肺脏正常的气息和泌尿功能。
最后是肾脏。
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的根本之脏,主要功能是储藏先天之精、主持生殖发育、调节水液代谢和肾气的运行等。
肾脏还与肾经相关,通过调节肾经的运行,维持生命的力量、成长发育和繁衍后代。
此外,五脏之间还有密切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中医将肝、心、脾、肺、肾五脏视为人体功能系统的核心,认为它们相互协调和制约,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和心身健康。
若五脏中的某一个脏器功能失调或病变,则会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生常常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方法,对五脏进行判断和分析,以找出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例如,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薄,可以了解脾胃功能的变化;通过观察面色和眼底,可以判断肝脏功能的强弱;通过望诊脉搏的特点,可以判断心脏的状况等。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脏六腑名词解释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1、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循环和神志活动。
2、肝:肝主疏泄,与情绪、消化等功能有关。
3、脾:脾主运化,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
将其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4、肺:肺主气,主管呼吸和氧气的交换。
5、肾:肾主藏精,与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等密切相关。
6、胃: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容纳和初步
消化食物。
7、大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排泄糟粕。
8、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负责进一步消化
食物并吸收营养。
9、三焦:三焦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统称,它没有具体的
解剖位置,但与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水液代谢有关。
10、膀胱:膀胱主要的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11、胆:胆与消化功能有关,参与胆汁的贮存和排泄。
五脏六腑的概念强调了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
中医肝与五脏的论述
中医肝与五脏的论述一、中医对五脏的理解中医注重人体的整体性和动态平衡,将人体的五脏视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每个脏器都有其独立的功能,同时也与其他脏器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五脏相互配合,互为表里,构成了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
其中,肝脏在五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中医肝脏的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位于腹腔的右上方。
中医将肝脏比喻为将军,主管策划和组织,对整个身体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疏泄:肝脏具有疏泄作用,能够调节人体气血的流动。
如果肝脏功能正常,气血循环顺畅,人体就会保持健康。
2.宣发作用:肝脏能促进气血的运动,通过宣发使气血得以供给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3.储藏功能:肝脏可以储存血液,当身体需要时,可以释放储藏的血液。
4.调节情绪:根据中医理论,肝脏与情绪密切相关。
当肝气不畅时,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等情绪问题。
5.掌管筋脉:肝脏与筋脉有密切的联系,肝主筋脉,所以肝气充足时,筋脉才能灵活运动,保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6.通达功能:肝脏的通达作用是指肝脏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肝气疏泄不畅时,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正常功能。
三、肝脏与其他五脏的关系和作用五脏在中医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整体。
肝脏作为其中的一脏,与其他四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作用。
1.心与肝:心和肝相互依赖,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两者共同调节血液循环。
肝气不舒畅时,可能导致心血不足,出现心慌、失眠等症状。
2.脾与肝:脾主运化,肝主疏泄。
肝气郁滞可能导致脾气不振,脾失健运,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问题。
3.肺与肝:肝气疏泄可助肺气宣发,保持呼吸的顺畅。
肝气郁滞可能导致肺气不畅,出现咳嗽、气促等症状。
4.肾与肝:肾主藏精,肝藏血。
肝气疏泄可助肾精的生成和储存,保持身体的生育能力和性功能。
综上所述,肝脏与其他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护着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中医学中的五脏六腑的功能与病理
中医学中的五脏六腑的功能与病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体为整体系统,强调维护人体内外的平衡和协调。
在中医学中,五脏六腑是核心概念之一,它们有着独特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五脏六腑在中医学中的功能和病理。
一、五脏功能与病理1、心心脏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君主",主管血脉循环和情志活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持血液循环、掌管情绪、开窍于舌、主宰睡眠等。
心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心痛、失眠等。
2、肝肝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气血调畅、保持情绪稳定。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藏血、调节气机、主宰筋脉等。
肝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等。
3、脾脾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运化水谷、提供营养。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持运化、掌握血液、肌肉营养等。
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脾气虚弱、消化不良等。
4、肺肺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呼吸和气机流通。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宰呼吸、宣发肃降等。
肺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咳嗽、气短、声音嘶哑等。
5、肾肾脏在中医学中是"将军",主管生殖、生长和蓄藏精气。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主宰生育、掌管骨髓等。
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肾虚、腰疼等。
二、六腑功能与病理1、胃胃是六腑之首,主要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食物。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储存和分解食物、调节脾胃、化生清阳等。
胃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胃痛、消化不良等。
2、膀胱膀胱是排泄脏腑之一,主要功能是排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储存尿液、排泄废物等。
膀胱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等。
3、胆胆是肝的伴侣脏器,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胆汁。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储藏和分泌胆汁、调节情绪等。
胆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胆囊炎、胆结石等。
4、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消化吸收、传导化生等。
小肠疾病常见的症状有腹泻、消化不良等。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
中医基础知识掌握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强调身心的相互关系与平衡。
中医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对五脏六腑的了解以及如何调理它们。
本文将介绍中医的五脏六腑功能与调理方法,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基础知识。
一、五脏六腑功能1. 心脏: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同时与情绪、记忆、激情和睡眠等方面有关。
调理心脏的方法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以及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等。
2. 肺脏:肺脏是呼吸系统的关键器官,同时也与皮肤和情绪有关。
中医认为肺脏主要功能是呼吸并控制气机。
调理肺脏的方法包括保护好呼吸道、保持正常的呼吸节奏、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加氧气摄入量等。
3. 脾脏:脾脏是中医认为对消化和吸收有重要作用的器官。
调理脾脏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等。
4. 肝脏:肝脏是中医认为掌控情绪与气血畅通的重要器官。
调理肝脏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适当运动、避免暴饮暴食以及避免过度饮酒等。
5. 肾脏: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之源,掌管生长、发育和繁殖。
调理肾脏的方法包括保持适当的水平活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度补充水分以及避免熬夜等。
6. 胃和小肠:胃和小肠是消化系统中的关键部位,负责分解和吸收食物。
调理胃和小肠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以及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
二、调理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调理:在中医理论中,饮食是调理五脏六腑的重要方面。
适宜的饮食可以增加机体的营养摄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
对于不同的脏腑,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例如,对于肝脏,应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清淡的蔬菜水果。
2. 中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五脏六腑的传统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功效,可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当归、枸杞等。
使用中草药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中医医师的建议。
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
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功能五脏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是肝、心、脾、肺、肾。
每个脏器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相互协调合作,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脏器的功能。
首先是肝,它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
肝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将军」,主要功能是储藏血液、调节气血、保持血液的畅通。
肝的功能非常复杂,它还具有调节情绪、控制解毒、促进新陈代谢、支配筋骨等作用。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能够让人体内的气血畅通无阻。
其次是心,它是人体的主要脏器之一、中医学将心称为「君主」,它主要负责调控血液的循环,控制血脉的开合、舒缩。
心和肝密切相连,它们共同调节情绪、保持心血管的健康。
此外,中医学认为,心主神志,保持思考、学习、记忆等功能。
接下来是脾,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脏器。
中医学称脾为「中土」,它主要负责肠胃的运化与吸收,产生营养物质。
脾还具有统领血液的作用,保持血液的畅通和新陈代谢。
中医学认为,脾主思考、运动、肌肉等生理功能。
然后是肺,它是呼吸系统的中枢,也是气血运行的源头。
中医学将肺称为「宰相」,它主要负责吸收清气、排出浊气,保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肺还承担着养阴生津的作用,调节体液的平衡。
此外,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与人体的皮肤、头发等也有密切关系。
最后是肾,它是五脏中最重要的脏器之一、中医学称肾为「根基」,它主要负责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排泄等功能。
肾还调节和储存精气,控制阳气的生长、回复和保持生命活力。
中医学认为,肾也与人体的骨骼、牙齿等有关。
总的来说,五脏在中医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相互合作,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
肝、心、脾、肺、肾各自有着独特的功能,牢固地掌控着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因此,保持五脏的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通过中医的调理,可以促进五脏的功能正常,保持人体健康。
中医怎么看肝脾肾
家庭医药 2017.0548传统医学传统再生功能非常地强。
西医认知的肝脏功能:1.分泌胆汁。
2.调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新陈代谢。
3.具有造血、解毒和凝血的作用。
由此可见,肝脏有问题的人,造血和凝血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很多时候会形成出血情况,尤其是肝硬化的人,这情况更为严重,往往因此夺命。
●中医说:胆、目、筋、爪组成一个肝系统中医的肝脏和西医所提的位置一样。
但中医所说的肝脏有自己的系统,它和胆、目、筋、爪组成一个肝系统。
中医认知的肝脏功能:1.肝主疏泄。
2.肝主藏血。
肝主疏泄的意思是确保一切顺畅无阻,或舒畅。
肝负责疏泄的范畴极广,包括:1.调畅气机。
肝顺畅了,气就运行得顺畅。
中医怎么看肝脾肾□王 淼看中医或阅读相关文章时,我们经常听(看)到医师(作者)说一些如气机不畅,或肝阳上亢等中医专用术语,搞得我们一头雾水。
中医常说脏腑,西医也是一样,但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下面为大家介绍肝、脾、肺的中医解读。
肝脏●肝具再生功能,是身体的解毒器在西医解剖学里,肝脏是在我们身体右边的肚子上方,是以新陈代谢为主要任务的器官。
它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以及最大的消化腺。
最特别之处是它是身体唯一能够再生的器官。
我们看报纸,有时候看到健康的人把三分之二的肝捐出来给严重肝疾的患者,全因我们的肝脏具有再生功能。
所以,只要我们健康,即使捐了三分之二的肝,在半年内,我们的肝就会近乎或百分百地恢复原来的体积。
由此可见,它的2.调节精神情志。
肝调节我们的情绪,即喜、怒、忧、悲、伤、恐、惊“七情”。
肝疏畅了,情绪就平稳了。
3.促进消化吸收。
肝是协助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吸收良好的得力助手。
同时,肝也可帮助维持气血运行顺畅。
皆因肝的尽责,才让心、肺、脾在气血运行上付出的努力得到应得的成果。
4.调节水液代谢。
三焦、肺、脾、肾是水液生产和聚集的地方,如果气顺畅,这4个地方就不会有废物滞留。
5.调节性与生殖(女:冲任;男:精室)。
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定位症状、主要生理功能、常见病理表现、联属功能
2.主统血
2.主宣发、肃降
3.主升清
3.主通调水道
肾
腰膝酸软或腰痛 1.主藏精,主生长、生育与 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
4.喜燥恶湿
4.朝百脉,主治节
1.肝失疏泄:
1.心脏本身病变:心悸、怔 1.运化水谷失职(纳少、腹 1.呼吸功能失常:咳嗽、气 1.肾不藏精:腰膝酸软或腰
气机逆乱(胸胁、少腹、乳 忡、心痛。
胀、便溏),运化水液失职 喘。
痛,阳痿遗精,精少不育,
房胀痛,头晕目眩、巅顶
(痰饮水湿、浮肿虚胖)
经闭不孕。
痛);精神异常:抑郁、烦
躁;消化障碍:纳少腹胀便
溏;生殖障碍:不孕不育。
常见 病理 表现
2.肝不藏血,全身失养,筋 膜失濡 月经不调,肢体震颤,手足 抽搐。
2.神志病变:心烦、失眠、 多梦、健忘、神昏、神志错 乱。
中医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定位症状、主要生理功能、常见病理表现、联属功能
肝
心
定位 症状
1.抑郁、烦燥, 2.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肝脏及肝经所过的部位)
心悸、失眠
1.主疏泄
1.主血脉
生理
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 血量。
2.主神志
功能
脾
肺
纳少、腹胀、便溏
咳嗽、气喘
1.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 水液。
1.主气、司呼吸
2.脾不统血:慢性出血
2宣降功能失常:咳痰、胸 2.肾失气化,水液代谢失
痛。
常:水肿
3.肝经所过部位病变:胸胁 、少腹疼痛,巅顶痛,睾丸 疼痛。
3.心的定位症状: (心)心悸、怔忡、心痛。 (脑)心烦、失眠、多梦、 健忘。
3.脾不升清:内脏下垂,头 晕目眩。
五脏六腑的知识
五脏六腑的知识
五脏六腑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人体内的主要器官。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
心:主管血液的循环和调节。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掌管意识、思维和感情。
肝:主要功能是存藏血液、调节血液的供应和排泄。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志,保持情绪平衡。
脾: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和运输水谷精微。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提供营养和能量。
肺:主要功能是呼吸和气体交换。
中医认为,肺主呼吸和宣发宣降。
肾:主要功能为主持生殖、发育和排泄。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纳气,掌管生命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胆:主要功能是存储、浓缩和排泄胆汁。
中医认为,胆主疏泄、宣发、辟秽。
胃: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水谷,消化和传输食物。
小肠: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和废物。
中医认为,小肠主受濡化食-{}-物。
大肠:主要功能为吸收水分和排除废物。
中医认为,大肠主受清浊、排虫。
膀胱: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
中医认为,膀胱主宣化水道、排余。
三焦:不是一个实际的脏腑,而是将胸腹部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分别是心包膜、腹膜和内脏间膜。
五脏六腑的平衡和协调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通过调整五脏六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来治疗疾病,并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
中医对五脏的认识与调理
中医对五脏的认识与调理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西医学相比,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五脏的认识及其调理方法。
一、五脏的认识中医将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
每个脏腑在中医理论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1. 心:被称为“君主”,主管血脉、心理活动和意识。
中医认为,心脏主管血液循环,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运行于全身各处,以供给氧气和养分。
心脏与情绪也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心脏不仅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2. 肝:被称为“将军”,主管血液的储藏和调节。
肝脏不仅负责解毒,还能合成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和胆汁,对于调节血流量和储存血液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肝脏还能影响情绪和情感的稳定,中医认为肝脏与情绪的失衡有关。
3. 脾:被称为“大将军”,主管消化、吸收和运输。
脾脏主要参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负责将食物转化为养分,然后分发给全身各个器官。
脾脏的运输功能也与血液有关,中医认为脾脏控制血液的运输功能。
4. 肺:被称为“将军的智囊”,主管呼吸和气血运行。
肺脏负责吸入氧气,并将氧气传递给血液,然后运送到全身各部位。
肺脏还参与调节和控制气血的循环,与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功能有关。
5. 肾:被称为“将军的根本”,主管生命活动和生殖。
肾脏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同时也参与人体的生殖和生长发育过程。
肾脏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人体的根本,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二、五脏的调理中医注重通过调整五脏的功能来达到治疗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调理方法。
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五脏的影响,因此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五脏的健康非常重要。
比如,心脏喜欢苦味,适当食用一些苦味食物有助于心脏的健康。
肝脏喜欢酸味,应适当增加一些酸味食物。
脾脏喜欢甜味,肺脏喜欢辛味,肾脏喜欢咸味。
此外,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的差异,中医还会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
中医五脏,心,肺,脾,肝,肾
中医五脏,心,肺,脾,肝,肾温馨提示:本站发布的中医五脏,心,肺,脾,肝,肾仅供参考,若按摩、刺灸等相关操作请咨询专业医师。
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
但习惯上把心包络附属于心,称五脏即概括了心包络。
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
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一、心(附:心包络)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一)心的解剖形态1.心的解剖位置:关于心的解剖部位,在《内经》《难经》《医贯》等中医文献中已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心位于胸腔偏左,居肺下膈上,“心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类经图翼·经络》)。
心是隐藏在脊柱之前,胸骨之后的一个重要的脏器。
心尖搏动在左乳之下。
2.心的形态结构:心脏呈尖圆形,色红,中有孔窍,外有心包络围护,心居其中。
中医学对人体心脏的重量、颜色、结构,以及心腔的血容量等均有一定的认识,只是较为粗略而已。
“心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赤黄裹脂,一是为心包络”(《类经图翼·经络》)。
脏象学说中的心,在中医文献中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之别。
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脑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心,故有神明之心的说法。
正如李梃所说:“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
有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医学入门·脏腑》)。
(二)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血就是血液。
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中医带你认识肝脾肾
中医带你认识肝脾肾我们都知道人体的生理功能是依靠体内的各个脏器、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因为有器官在体内发挥功能,所以人体才能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做出反应,保护人体,例如肝脏的解毒功能,肺脏的呼吸、排出废物的功能。
每个脏器对人体都是非常重要的,上述的器官的功能是基于西医的理论,而在不同的医学理论中,每个器官的功能会有不同。
我们比较熟悉的医学体系,除了西医就是我国特色的中医,中医中对脏器的功能描述与西医的描述有非常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是因为社会背景、理论依据等的不同。
虽然体系不同,对器官功能认知上存在不同,但是也有认知相同之处,如均认为肺与呼吸相关,心与血液的运行相关。
中医针对二者的功能,将它们描述为“相傅之官”“君主之官”,由此也可看出,中医认为肺与心起着统领作用,但国家不能只有领导者、政策决定者,还需要其它的执行策略的官员,即“将军之官”的肝、“仓廪之官”的脾、“作强之官”的肾。
近几年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在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选择看中医,在就诊的过程中患者会听到医生说许多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与西医的思想不一样,而现在人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几乎都是西医思想,所以此时就会对医生的话语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脏腑会出现这些问题,这是因为患者对中医中的脏腑观念不了解。
在大多数时候,到医院寻找中医的患者,甚至是普通人都是肝脾肾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医对肝脾肾的认知进行介绍,增强大家对此的了解,同时扩展大家对中医知识的了解,增加认识。
一、中医对肝脏的认识肝为将军之官,属木,有升发之性,可调畅气机,舒畅情志,主藏血,在形体上与筋、爪、泪、目相应,与六腑中的胆相表里。
中医中的肝与西医中的肝不一样,西医中的肝只是解剖学中的肝脏,而中医所指的肝则是指肝及其一系列的相关功能。
中医中的肝脏主疏泄、藏血,调节全身气机,正气充足,可以让全身气机运行正常,保持身体健康,同时避免气郁气滞的现象出现,因为中医认为血随气行,气机的正常可以让血液正常流动,降低血液瘀滞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病理情况下,如肝的疏泄不利,即可对脾胃的运化功能产生影响。
2. 在血液方面: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之间在血液方面有着较为密切地联系。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而肝血充足,可以涵敛肝阳,使肝气条达舒畅,才能保证脾之健运发挥其统血功能。
在病理情况下,脾肾之间相互影响。
2.在水液代谢方面: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多个脏腑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尤以脾肾的作用更加重要。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肾主水液,气化作用贯彻在水液代谢始终,故曰“其本在肾,其制在脾”。概括了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在病理上,如果脾气虚弱,运化不利,水谷精微吸收障碍,血液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导致肝血亏虚,出现食少、消瘦、眩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甚或经闭等病症。反之,肝血虚少或肝不藏血,均可影响肝之疏泄,疏泄失常,则可致脾之运化失常。
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精血同源”、“乙癸同源”之说。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反相成,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肾同源及疏泄与封藏关系方面。
脏腑配属五行、天干、方位,肝为东方甲乙木,肾为北方壬癸水。肝胆相表里,均属木,但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肾与膀胱相表里,均属水,但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因此,肝肾同源又称之为“乙癸同源”,其中乙代表肝,癸代表肾。
由于肝肾在生理上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响。
2. 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反相成的联系。
1. 肝肾同源:所谓肝肾同源,主要是指精血同源、精血互生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资助,肾精足则肝血旺,肾精亦赖肝血的滋养,肝血旺则肾精充。正是由于精血之间可以互生互化,所以,肾精与肝血,荣则同荣,衰则同衰。肝血和肾精,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依靠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充盛而不衰,故称肝肾同源。在五行中,肝属木,肾属水,肾水可以养肝木。阴阳学说认为,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的阴液具有滋养功能,肝阴得到肾阴的资助,即能涵敛肝阳,使肝的阳气不至过亢,保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肾阴养肝阴的理论与水生木是一致的。
五脏中肝与脾肾及脾与肾(来自)
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肝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及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
l. 在消化方面:脾主运化,摄入到人体内的饮食物,必须经过脾胃共同作用,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并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只有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脾胃升降有序,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功能,对肝之疏泄亦有一定影响,只有脾气强健,饮食物及水液得以及时的输布而不发生滞留,肝之疏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在病理方面,脾肾两脏功能失调,如脾肾阳虚等,均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水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全文完)
脾与肾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脾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相互促进及津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关系方面: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先后天之间的关系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脾主运化,脾的运化全赖于脾之阳气的作用,但脾阳须依赖于肾阳的温煦才能强盛。肾藏精,但肾精必须得到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不断资生化育,才能充盛不衰,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