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过柱子经验

合集下载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过柱得实验方法与技巧(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就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常说得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得就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得吸附柱。

由于柱分得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得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得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得时间,但就是会减低柱子得塔板数、所以其她条件相同得时候,常压柱就是效率最高得,但就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得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就是有得。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得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就是由于大量得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得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得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得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得感情,但就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得念头了。

加压柱就是一种比较好得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得快些。

压力得提供可以就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得就行)。

特别就是在容易分解得样品得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得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得有机化合物得分离中就是比较适用得。

ﻫ2、关于柱子得尺寸,应该就是粗长得最好柱子长了,相应得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得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得减小了分离得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得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得溶剂慢慢冲了、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得柱子要牺牲比较多得硅胶与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得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得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就是样品量得30~40倍,具体得选择要具体分析。

过柱子的经验总结

过柱子的经验总结

“照方抓药式”过柱子经验总结1、选柱子: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

2、称量: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

3、选洗脱剂:一般淋洗剂是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

要使所需点在rf0.2~0.3左右的比较好。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剂。

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乙酸乙酯:石油醚= 4:1可用TLC分开。

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

4、搅成匀浆:先把硅胶泡在烧杯中,用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泡,用超声波超半个小时,中间看到气泡时用玻璃棒搅一下。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5、装柱:a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品分解。

b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c装柱时一定要保证无气泡,同时敲打柱体使柱体更均匀、紧凑,装毕,用洗脱液冲三次。

6、压实:装柱完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7、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

a在硅胶上层加少量无水硫酸钠(以免样品被洗脱剂冲散),取适量样溶液上样。

最新过柱子的经验总结

最新过柱子的经验总结

过柱子的经验总结单一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石油醚(小)→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大)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过柱子经验总结1, 选柱子: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 1:5-10.2, 称量:100-300 目硅胶,称 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 100 倍量的硅胶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 30-40 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 Rf 在 0.2--0.4,杂质相差 0.1 以上) ,就可以少用硅胶.3, 选洗脱剂:一般淋洗剂是采用 TLC 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要使所需点在 Rf 值在 0.2-0.3 左右的比较好.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 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 1/3 的混合溶剂. 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乙酸乙酯/石油醚= 4:1 可用 TLC 分开.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4, 搅成匀浆:先把硅胶泡在烧杯中,用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泡,用超声波超半个小时,中间看到气泡时用玻璃棒搅一下.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5, 装柱: A, 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 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可能使产品分解. B,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 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C,装柱时一定要保证无气泡,同时敲打柱体使柱体更均匀,紧凑,装毕,用洗脱液冲三次.6, 压实:装柱完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 9/10 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7, 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 A,在硅胶上层加少量无水硫酸钠(以免样品被洗脱剂冲散)取适量样溶液上样.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B,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 就够了) ,再加压,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8, 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 上样量,1g 硅胶 H,0.5ml 收集馏分;1-2g 上样量,50g 硅胶(200-300 目) ,20-50ml 收集馏分.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润滑剂,会被淋洗剂带到产品中的.9, 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10,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 1-2 个数量级.11, 送谱. 收集的产品旋干, 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 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 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 1.5ppm 左右所谓的 "硅胶"峰.过柱子的经验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过柱子的原理与方法

过柱子的原理与方法

过柱子的道理与办法【2 】标签:过柱子硅胶道理办法常说的过柱子应当叫柱层析分别,也叫柱色谱.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硅胶层析是依据物资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物资分别, 一般情形下极性较大的物资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资不易被硅胶吸附,全部层析进程等于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进程.硅胶层析重要用于石油产品的精制,脱除芳烃物资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别提纯,高纯度物资的制备等.硅胶层析性状:该产品为白色平均颗粒,重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优质硅胶为原料加工制成.其重要特色是能经由过程对混杂物资中的不同成分吸附保留时光的差异,达到分别提纯的目标.依其纯度又分为工业级粗孔柱层析硅胶.试剂级柱层析硅胶.用处:重要用于石油产品的精制,脱除芳烃物资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别提纯,高纯度物资的制备等.硅胶表面构造概述在色谱和工业水处理范畴中,无定形硅胶已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它具有多孔的无定形构造,不产生任何x 射线衍射[1,4].硅胶的表面消失着硅醇基团(sioh)和暴露的硅氧烷键(siosi).硅醇基团是强吸附的极性基团,而硅氧烷键是疏水基团.硅氧烷键上的δ键被dπpπ感化而增强,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π感化,不能参与给体与受体间的互相感化,不能形成氢键.scott和kucera证实硅氧烷基团几乎不吸附极性溶剂分子.然而,因为硅氧烷键的疏水感化性,可以吸附某些非极性溶剂分子.对硅胶改性而言,硅醇基比硅氧烷基重要得多.硅醇基团可以孤立.成对(双生)和缔合(连位)等不同的方法消失于硅胶表面.比来研讨表明,不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缔合硅醇基团可以形成键合对,甚至成对硅醇基团也可以形成键合对.硅胶表面的构造可以经由过程很多办法进行测定.一般情形下,跟着比表面积的增长,硅胶表面上硅醇基团的浓度略有降低.平日硅醇含量的测定办法有同位故旧流法.滴定法.光谱法和烷基铝法等.nawrock[1]报道了用同位故旧流法测定硅胶表面的硅醇基浓度是8.0±1.0μmol/m2,并且这个数值常常被视为硅胶的物理化学常数.硅醇基团具有显著的酸性,测定的pka值是7.1.经由过程对硅胶表面的构造剖析,可知硅胶表面硅醇基的类型.浓度和表面散布都邑影响所制备键合相的机能,而硅胶的预处理则可以转变表面硅醇类型的散布,进步表面的缔合硅醇的含量,改良硅胶表面键合相的机能.硅胶柱层析技巧硅胶柱层析道理硅胶层析法的分别道理是依据物资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别, 一般情形下极性较大的物资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资不易被硅胶吸附,全部层析进程等于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进程.硅胶柱层析流淌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洗脱;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洗脱;拖尾可以参加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习用办法1.称量.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假如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阁下,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2.搅成匀浆.参加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假如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系统,就用石油醚拌;假如洗脱剂是氯仿/醇系统,就用氯仿拌.假如不能搅成匀浆,解释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假如不与水配伍走分派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湿润.氯仿用无水氯化钙湿润,以除去1%的醇.假如样品对酸迟钝,不能用氯仿系统过柱.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参加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跟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4.压实.沉降完成后,参加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紧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别度进步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因为柱床萎缩产生开裂.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必要的.上样后,参加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宁神地参加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现实上是在集中和分别之间的衡量.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举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00目),2050ml收一馏分.7.检测.要更多地运用专用喷显剂,假如仅用紫外灯,会损掉较多产品,紫外的敏锐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目级.8.送谱.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平日须要重结晶.假如样品太少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腕.可除去氢谱1.5ppm阁下所谓的“硅胶”峰.留意事项1.先依据TLC办法筛选好洗脱剂,使两相邻物资Rf值之差最大化2.将柱子必须装平整.平均3.斟酌有限柱填料的吸附量4.可斟酌用剃度法离开并洗脱柱层析分别的试验办法和技能1B= vrGq一: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长淋洗剂的流淌速度,削减产品收集的时光,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前提雷同的时刻,常压柱是效力最高的,但是时光也最长,比如自然化合物的分别,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减压柱可以或许削减硅胶的运用量,感到可以或许节俭一半甚至更多,但是因为大量的空气经由过程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聚),以及有些比较易分化的器械可能得不到,并且还必须同时运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并且时光长).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挚的情感,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与常压柱相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供给可所以紧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吝啬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特殊是在轻易分化的样品的分别中实用.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别后果.小我以为加压柱在通俗的有机化合物的分别中是比较实用的.三:关于无水无氧柱实用于对氧,水迟钝,易分化的产品,可以湿柱,也可以干柱.不过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品分化,毕竟要分别的是迟钝的东东,当心不为过.也是因为分别的器械比较迟钝,所以吸收瓶必定要用可密封的,遵守schlenk操作.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随需而定.因为是schlenk操作,所以点板是个问题,假如样品是显色的,恭喜了,不用点板,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就行了.假如样品无色,只好预备几十个schlenk瓶,一瓶一瓶的点,不过几回之后就知道样品在哪,也就可以省些了.像我以前过一根无水无氧柱,须要六个schlenk,如今只一个就能把所要的全收集到.无水无氧柱顶用的比较多的是用氧化铝作固定相.因为硅胶中有大量的羟基袒露在外,很轻易是样品分化,特殊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而氧化铝可以做成碱性.中性和酸性的,选择余地比较大,但是比硅胶要贵些.据说有个办法,就是用石英做柱子,然后用HF254做固定相,如许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灯一照就知道产品在哪里了,没有验证过.哪位做过可以提出来大家参详参详.四:关于湿法.干法上样湿法省事,一般用淋洗剂消融样品,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但溶剂越少越好,不然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很多样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一般没紧要.可是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这一般都是比较大量的样品才会消失,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而样品本身又是比较好的固体才会产生,这就应当先重结晶,得到大部分的产品后再柱分,假如不能重结晶,那就不管它了,直接过就是了,样品跟着淋洗剂流淌会消融的.有些样品消融性差,能消融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会跟着溶剂一路走,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这时就必须用干法上柱了.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1:1,我以为是越少越好,但是要保证在旋干后,不能看到显著的固体颗粒(那解释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五:溶剂的选择当然是最昂贵,最安全,最环保的了.所以大多选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文献中有写用正己烷的,太贵了,除非特殊须要不要用不然银子哗哗的,流的比淋洗剂还快,不过因为极性很小,有时照样非它不可.乙醚也可以用,但是就是轻易睡觉,留意保持苏醒别让溶剂流干了,那样柱子也就不爽了.二氯甲烷也有效的,但是要知道,它和硅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进程,所以炎天的时刻经常会在柱子里产朝气泡,气象冷的时刻会好一些.甲醇据说能消融部分的硅胶,所以产品假如想过元素剖析的话要留心,应当经事后继处理,比如说重结晶等.其他的溶剂用的相对较少,要依小我的不同须要选择了. Q7&Yy25因为某些原因,用到的淋洗剂多是大包装的(昂贵嘛),我们这里是用10升或25升的塑料桶装的,就要留意这些工业品的纯度是较低的.经常可以或许从送来的大桶底部看见有色的杂质,其他的杂质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比较严厉的柱分时就要对溶剂重蒸.当然过原料时就可以免除这一步了,横竖下面还有提纯的办法.别的溶剂在过柱子后最好也收受接管运用,一方面环保,另一方面也能节俭部分经费,缺陷是要消费必定的人工.这里要留意的是,一般在过柱同时进行的是减压旋蒸,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因为挥发度的不同会导致极性的变化,一般会使得极性变大,在梯度淋洗时比较适合,正好极性越来越大了.在过完柱子后,溶剂最后收受接管要采用常压,因为在减压旋蒸时会有部分低沸点的杂质一路出来,常压时就会削减这种现象,假如杂质和你下面要过的样品有反响那就惨了.六:关于操作问题1. 装柱柱子下面的活塞必定不要涂润滑剂,会被淋洗剂带到产品中的,可以采用四氟节门的.干法和湿法装柱以为没什么差别,只要能把柱子装实就行.装完的柱子应当要适度的慎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必定要平均(不然样品就会从一侧斜着下来).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我以为在大多半情形下有些吝啬泡没太大的影响,一加压气泡就全下来了.当然假如你装的柱子老是有气泡就解释须要多演习了.但是柱子更隐讳的是开裂,甭管竖的照样横的,都邑影响分别后果,甚至作废!2. 加样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降低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斯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根本是白色的了.参加淋洗剂,一开端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就够了),再加压,如许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3. 淋洗剂的选择感到上要使所需点在rf0.2~0.3阁下的比较好.不要以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较开,过柱子就用那种极性,假如rf在0.6,即使相差0.2也不轻易在柱子上离开,因为柱子是一个多次爬板的状况,可以经由过程公式的比较:0.6/0.8一次的分别度,确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大.4. 样品的收集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道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均衡.所以假如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较强的话,就不轻易流出.如许就会产生,后面的点先出,而前面的点后出.这时可以采用氧化铝作固定相.别的,收集的试管大小要以样品量而定,特殊是小量样品,假如用大试管,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个样品,wuwu.假如都用小试管那工作量又太大.5.最后的处理柱分后的产品,因为运用了大量的溶剂,个中的杂质也会累积到产品中,所以假如想送剖析,最好用少量的溶剂洗涤一下,因为大部分的杂质是溶在溶剂里的,一洗根本就没了,必要时进行重结晶.别的,再过柱的时刻,有时会消失气泡,一是和运用的溶剂有关,假如是易挥发的溶剂,如乙醚.二氯甲烷等,在室温稍高的情形下,很轻易消失这种现象,是以,在室温高的时刻,可以选择沸点较高,挥发相对小的溶剂.还有,运用混杂溶剂时,运用的两种溶剂的沸点应当相差不大,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而乙醚却要选择30-60的石油醚.二是:不论是用带砂板的照样塞棉花的,在装柱之前,都要将空气用加压的办法将空气排干,如许就可避免柱中有空气!。

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二: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过柱子

过柱子

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择要具体分析。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rf在 0.2~0.4,杂质相差0.1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3cm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过柱子经验总结模版(2篇)

过柱子经验总结模版(2篇)

过柱子经验总结模版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最后再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

接着是用淋洗剂"走柱子",一般淋洗剂是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

通常上面加压,下面再用油泵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

干法装柱较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于"走柱子"时,由于溶剂和硅胶之间的吸附放热(可以用手摸柱子明显感觉到),容易产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烷更为明显。

虽然产生的气泡在加压的情况下不易察觉,但是,一旦撤去压力,如在上样、加溶剂等操作的时候,气泡就会释放出来,严重时,整个柱子变花,样品不可能平整地通过,当然也就谈不上分离了。

解决的办法是:第一、硅胶一定要天结实;第二、一定要用较多的溶剂"走柱子",一定要到柱子的下端不再发烫,恢复到室温后再撤去压力。

也有介绍在硅胶的最上层填上一小层石英砂,防止添加溶剂的时候,使得样品层不再整齐。

但我的感觉是如果小心上样,添加溶剂,则没有这个必要。

上样也有干法和湿法之分:干法就是把待分离的样品用少量溶剂溶解后,在加入少量硅胶,拌匀后再旋去溶剂。

如此得到的粉末再小心加到柱子的顶层。

干法上样较麻烦,但可以保证样品层很平整。

湿法上样就是用少量溶剂(最好就是展开剂,如果展开剂的溶解度不好,则可以用一极性较大的溶剂,但必须少量)将样品溶解后,再用胶头滴管转移得到的溶液,沿着层析柱内壁均匀加入。

然后用少量芗洗涤后,再加入。

湿法较方便,熟手一般采用此法关于tlc和柱层析之我的体会(转)柱层析和tlc是有机化学工作者必须下苦功夫的两项实验技术。

这两项技术掌握与否,对于提高实验的效率至关重要。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过柱得实验方法与技巧(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就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常说得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得就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得吸附柱.由于柱分得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得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1、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得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得时间,但就是会减低柱子得塔板数。

所以其她条件相同得时候,常压柱就是效率最高得,但就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得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就是有得。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得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就是由于大量得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得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得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得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得感情,但就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得念头了。

加压柱就是一种比较好得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得快些。

压力得提供可以就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得就行).特别就是在容易分解得样品得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得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得有机化2、关于柱子得尺寸,应该就是粗长得最好合物得分离中就是比较适用得。

ﻫ柱子长了,相应得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得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得减小了分离得难度.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得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得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得柱子要牺牲比较多得硅胶与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得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现在见到得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就是样品量得30~40倍,具体得选择要具体分析。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2、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过柱子的流程注意事项

过柱子的流程注意事项

过柱子的流程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过柱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用于分离和纯化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过柱子日常经验大全

过柱子日常经验大全

无意中找到这个感觉很不错。

大家分享一下![转帖]有机化学常见问题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2、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过柱子经验

过柱子经验

怎样选择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最近刚进实验室,用TLC对反应进行检测,但是关于展开剂的资料不多,我们实验室大多就是两个体系: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其他的就很少了,所以我下决心把这个实验室比较常用的技术搞清楚。

一种简单的办法是根据你产物的溶解性选择一种极性最强的溶剂学(如醇类,乙氰等),再根据你实际展开的情况慢慢加入极性弱的溶剂(如四氯化碳、石油醚、二氯甲烷等)调节体系的极性。

以得到最好的展开效果。

把我的祖传秘方告诉你吧PE(60-90)EtAc/PE=1:2EtAc/PE/AcOH=15:5:1EtAc/AcOH/n-Butanol/H2O=2:1:1:18年来我用这四种体系,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我一直在用的是乙酸乙酯:环已烷,不断调节比例,直到有满意的Rf值,有拖尾时可能要加酸或碱,我一般乙酸和三乙胺。

我用了好几年了,都还好。

不妨一试!氨基酸都有专用的展开剂,常用丁醇和水,再加酸碱选择展开剂一般要用混合溶剂:一般要有一种对所要展开样品溶解度较大的溶剂,视样品的极性,再选用相应的体系。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应该交好)甲醇:氯仿对于胺类比较好我常用的展开剂有:氯仿/甲醇;环已烷/丙酮;醋酸乙酯/石油醚;甲醇/吡啶/水;等.本人用过的展开系统中,苯-丙酮用的最多,通过调节不同比例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俺的:EtOAc/HexanesCh2Cl2(EtOAc)/MeOH,0-1% TEA or NH3极性乙酸乙酯和非极性的石油醚按不同比例混合对一般的都能适应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分析化学》(下册)有专门的介绍,很详细。

我一般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配成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

实验时调整至Rf=0.3--------0.5我们做的氨基酸,用的都是丁醇:醋酸:水二氯甲烷:甲醇,调节不同的配比基本解决大多数问题. 用二氯甲烷与甲醇体系非常有用,只要调整好比例。

过柱子的经验总结

过柱子的经验总结

过柱子的经验总结单一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石油醚(小)→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大)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苯∶氯仿(1+1)→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苯∶乙醚(6+4)→环己烷∶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过柱子经验总结1, 选柱子: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 1:5-10.2, 称量:100-300 目硅胶,称 30-70 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 100 倍量的硅胶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 30-40 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 Rf 在 0.2--0.4,杂质相差 0.1 以上) ,就可以少用硅胶.3, 选洗脱剂:一般淋洗剂是采用 TLC 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极性较大的用甲醇:氯仿系统;极性大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要使所需点在 Rf 值在 0.2-0.3 左右的比较好.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石油醚<环己烷/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乙酯 <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 一般把两种溶剂混合时, 采用高极性/低极性的体积比为 1/3 的混合溶剂. 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 乙酸乙酯/石油醚= 4:1 可用 TLC 分开.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4, 搅成匀浆:先把硅胶泡在烧杯中,用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泡,用超声波超半个小时,中间看到气泡时用玻璃棒搅一下.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5, 装柱: A, 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 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可能使产品分解. B,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 1/3 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C,装柱时一定要保证无气泡,同时敲打柱体使柱体更均匀,紧凑,装毕,用洗脱液冲三次.6, 压实:装柱完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 9/10 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7, 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 A,在硅胶上层加少量无水硫酸钠(以免样品被洗脱剂冲散)取适量样溶液上样.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B,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然后再打开活塞,如此两三次,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剂,一开始不要加压,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 就够了) ,再加压,这样避免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8, 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 上样量,1g 硅胶 H,0.5ml 收集馏分;1-2g 上样量,50g 硅胶(200-300 目) ,20-50ml 收集馏分.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润滑剂,会被淋洗剂带到产品中的.9, 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打开.10,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 1-2 个数量级.11, 送谱. 收集的产品旋干, 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 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 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 1.5ppm 左右所谓的 "硅胶"峰.过柱子的经验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过柱子的原理与方法

过柱子的原理与方法

过柱子的原理与方法之老阳三干创作标签:过柱子硅胶原理方法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 也叫柱色谱.我们经常使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硅胶层析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分歧而使物质分离, 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年夜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 极性较弱的物质不容易被硅胶吸附, 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硅胶层析主要用于石油产物的精制, 脱除芳烃物质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份的分离提纯, 高纯度物质的制备等.硅胶层析性状:该产物为白色均匀颗粒, 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 由优质硅胶为原料加工制成.其主要特点是能通过对混合物质中的分歧成份吸附保管时间的不同, 到达分离提纯的目的.依其纯度又分为工业级粗孔柱层析硅胶、试剂级柱层析硅胶.用途:主要用于石油产物的精制, 脱除芳烃物质或用于中草药有效成份的分离提纯, 高纯度物质的制备等.硅胶概况结构概述在色谱和工业水处置领域中, 无定形硅胶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多孔的无定形结构, 不发生任何x 射线衍射[1,4].硅胶的概况存在着硅醇基团(sioh)和流露的硅氧烷键(siosi).硅醇基团是强吸附的极性基团, 而硅氧烷键是疏水基团.硅氧烷键上的δ键被dπpπ作用而加强, 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介入π作用, 不能介入给体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不能形成氢键.scott和kucera 证实硅氧烷基团几乎不吸附极性溶剂分子.然而, 由于硅氧烷键的疏水作用性, 可以吸附某些非极性溶剂分子.对硅胶改性而言, 硅醇基比硅氧烷基重要很多.硅醇基团可以孤立、成对(双生)和缔合(连位)等分歧的方式存在于硅胶概况.最近研究标明, 不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缔合硅醇基团可以形成键合对, 甚至成对硅醇基团也可以形成键合对.硅胶概况的结构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进行测定.一般情况下, 随着比概况积的增加, 硅胶概况上硅醇基团的浓度略有降低.通常硅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同位素交换法、滴定法、光谱法和烷基铝法等.nawrock[1]报道了用同位素交换法测定硅胶概况的硅醇基浓度是8.0±1.0μmol/m2, 而且这个数值经常被视为硅胶的物理化学常数.硅醇基团具有明显的酸性, 测定的pka值是7.1.通过对硅胶概况的结构分析, 可知硅胶概况硅醇基的类型、浓度和概况分布城市影响所制备键合相的性能, 而硅胶的预处置则可以改变概况硅醇类型的分布, 提高概况的缔合硅醇的含量, 改善硅胶概况键合相的性能.硅胶柱层析技术硅胶柱层析原理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分歧而获得分离, 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年夜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 极性较弱的物质不容易被硅胶吸附, 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硅胶柱层析流动相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洗脱;极性较年夜的用甲醇:氯仿洗脱;极性年夜的用甲醇:水:正丁醇:醋酸洗脱;拖尾可以加入少量氨水或冰醋酸硅胶柱层析惯用方法1.称量.00目硅胶, 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 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 所以要称40g硅胶, 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2.搅成匀浆.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沛搅拌.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 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 就用氯仿拌.如果不能搅成匀浆, 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年夜, 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 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 必需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以除去1%的醇.如果样品对酸敏感, 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3.装柱.将柱底用棉花塞紧, 不用用海沙, 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 装上蓄液球, 翻开柱下活塞, 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随着沉降, 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 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4.压实.沉降完成后, 加入更多的石油醚, 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 直至流速恒定.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 都应进行这一步, 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 且可以防止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发生开裂.5.上样.干法湿法都可以.海沙是没需要的.上样后, 加入一些洗脱剂, 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概况.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年夜量洗脱剂, 而不会冲坏硅胶概况.6.过柱和收集.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太低的洗脱强度其实欠好, 推荐用梯度洗脱.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 1g硅胶H, 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 50g硅胶(00目), 2050ml收一馏分.7.检测.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 如果仅用紫外灯, 会损失较多产物, 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8.送谱.收集的产物旋干, 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 可过一小凝胶柱, 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可除去氢谱1.5ppm左右所谓的“硅胶”峰.注意事项1.先根据TLC方法筛选好洗脱剂, 使两相邻物质Rf值之差最年夜化2.将柱子必需装平整、均匀柱层析分离的实验方法和技巧1B= vrGq一:柱子可以分为:加压, 常压, 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 减少产物收集的时间, 可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 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 可是时间也最长, 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 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 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 可是由于年夜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 以及有些比力易分解的工具可能得不到, 而且还必需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年夜的噪音, 而且时间长).以前曾年夜量的过减压柱, 对它有比力深厚的感情, 可是自从检验考试了加压后, 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加压柱是一种比力好的方法, 与常压柱类似, 只不外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 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压力不成过年夜, 否则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力适用的.三:关于无水无氧柱适用于对氧, 水敏感, 易分解的产物, 可以湿柱, 也可以干柱.不外在样品之前至少要用溶剂把柱子饱和一次, 因为溶剂和硅胶饱和时放出的热量有可能是产物分解, 究竟要分离的是敏感的东东, 小心不为过.也是因为分离的工具比力敏感, 所以接收瓶一定要用可密封的, 遵循schlenk把持.至于是加压、常压、减压, 随需而定.因为是schlenk把持, 所以点板是个问题, 如果样品是显色的, 恭喜了, 不用点板, 直接看柱子上的色带就行了.如果样品无色, 只好准备几十个schlenk瓶, 一瓶一瓶的点, 不外几次之后就知道样品在哪, 也就可以省些了.像我以前过一根无水无氧柱, 需要六个schlenk, 现在只一个就能把所要的全收集到.无水无氧柱中用的比力多的是用氧化铝作固定相.因为硅胶中有年夜量的羟基裸露在外, 很容易是样品分解, 特别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而氧化铝可以做成碱性、中性和酸性的, 选择余地比力年夜, 可是比硅胶要贵些.听说有个方法, 就是用石英做柱子, 然后用HF254做固定相, 这样在柱子外面用紫外灯一照就知道产物在哪里了, 没有验证过.哪位做过可以提出来年夜家参详参详.四:关于湿法、干法上样湿法省事, 一般用淋洗剂溶解样品, 也可以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等, 但溶剂越少越好, 否则溶剂就成了淋洗剂了.很多样品在上柱前是粘乎乎的, 一般没关系.可是有的上样后在硅胶上又会析出, 这一般都是比力年夜量的样品才会呈现, 是因为硅胶对样品的吸附饱和, 而样品自己又是比力好的固体才会发生, 这就应该先重结晶, 获得年夜部份的产物后再柱分, 如果不能重结晶, 那就不论它了, 直接过就是了, 样品随着淋洗剂流动会溶解的.有些样品溶解性差, 能溶解的溶剂又不能上柱(比如DMF,DMSO等, 会随着溶剂一起走, 显色是一个很长的脱尾), 这时就必需用干法上柱了.样品和硅胶的量有一种说法是1:1, 我觉得是越少越好, 可是要保证在旋干后, 不能看到明显的固体颗粒(那说明有的样品没有吸附在硅胶上).五:溶剂的选择固然是最廉价, 最平安, 最环保的了.所以年夜多选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文献中有写用正己烷的, 太贵了, 除非特别需要不要用否则银子哗哗的, 流的比淋洗剂还快, 不外因为极性很小, 有时还是非它不成.乙醚也可以用, 可是就是容易睡觉, 注意坚持清醒别让溶剂流干了, 那样柱子也就不爽了.二氯甲烷也有用的, 可是要知道, 它和硅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过程, 所以夏天的时候经常会在柱子里发生气泡, 天气冷的时候会好一些.甲醇据说能溶解部份的硅胶, 所以产物如果想过元素分析的话要留神, 应该经过后继处置, 比如说重结晶等.其他的溶剂用的相对较少, 要依个人的分歧需要选择了. Q7&Yy25由于某些原因, 用到的淋洗剂多是年夜包装的(廉价嘛), 我们这里是用10升或25升的塑料桶装的, 就要注意这些工业品的纯度是较低的.经常能够从送来的年夜桶底部看见有色的杂质, 其他的杂质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在比力严格的柱分时就要对溶剂重蒸.固然过原料时就可以免去这一步了, 反正下面还有提纯的方法.另外溶剂在过柱子后最好也回收使用, 一方面环保, 另一方面也能节省部份经费, 缺点是要消耗一定的人工.这里要注意的是, 一般在过柱同时进行的是减压旋蒸, 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由于挥发度的分歧会招致极性的变动, 一般会使得极性变年夜, 在梯度淋洗时比力合适, 正好极性越来越年夜了.在过完柱子后, 溶剂最后回收要采纳常压, 因为在减压旋蒸时会有部份低沸点的杂质一起出来, 常压时就会减少这种现象, 如果杂质和你下面要过的样品有反应那就惨了.六:关于把持问题1、装柱柱子下面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润滑剂, 会被淋洗剂带到产物中的, 可以采纳四氟节门的.干法和湿法装柱觉得没什么区别, 只要能把柱子装实就行.装完的柱子应该要适度的紧密(太密了淋洗剂走的太慢), 一定要均匀(否则样品就会从一侧斜着下来).书中写的都是不能见到气泡, 我觉得在年夜大都情况下有些小气泡没太年夜的影响, 一加压气泡就全下来了.固然如果你装的柱子总是有气泡就说明需要多练习了.可是柱子更忌讳的是开裂, 甭管竖的还是横的, 城市影响分离效果, 甚至作废!2、加样用少量的溶剂溶样品加样, 加完后将下面的活塞翻开, 待溶剂层下降至石英砂面时, 再加少量的低极性溶剂, 然后再翻开活塞, 如此两三次, 一般石英砂就基本是白色的了.加入淋洗剂, 一开始不要加压, 等溶样品的溶剂和样品层有一段距离(2~4cm就够了), 再加压, 这样防止了溶剂(如二氯甲烷等)夹带样品快速下行.3、淋洗剂的选择感觉上要使所需点在rf0.2~0.3左右的比力好.不要认为在板上爬高了分的比力开, 过柱子就用那种极性, 如果rf在0.6, 即使相差0.2也不容易在柱子上分开, 因为柱子是一个屡次爬板的状态, 可以通过公式的比力:0.6/0.8一次的分离度, 肯定不如(0.2/0.3)的三次方或四次方年夜.4、样品的收集用硅胶作固定相过柱子的原理是一个吸附与解吸的平衡.所以如果样品与硅胶的吸附比力强的话, 就不容易流出.这样就会发生, 后面的点先出, 而前面的点后出.这时可以采纳氧化铝作固定相.另外, 收集的试管年夜小要以样品量而定, 特别是小量样品, 如果用年夜试管, 可能一根就收到了三个样品, wuwu.如果都用小试管那工作量又太年夜.5、最后的处置柱分后的产物, 由于使用了年夜量的溶剂, 其中的杂质也会累积到产物中, 所以如果想送分析, 最好用少量的溶剂洗涤一下, 因为年夜部份的杂质是溶在溶剂里的, 一洗基本就没了, 需要时进行重结晶.另外, 再过柱的时候, 有时会呈现气泡, 一是和使用的溶剂有关, 如果是易挥发的溶剂, 如乙醚、二氯甲烷等, 在室温稍高的情况下, 很容易呈现这种现象, 因此, 在室温高的时候, 可以选择沸点较高, 挥发相对小的溶剂.还有, 使用混合溶剂时, 使用的两种溶剂的沸点应该相差不年夜, 如:乙酸乙酯和石油醚(60~90),而乙醚却要选择30-60的石油醚.二是:不论是用带砂板的还是塞棉花的, 在装柱之前, 都要将空气用加压的方法将空气排干, 这样就可防止柱中有空气!。

过柱子的方法

过柱子的方法

1.称量。

200-300目硅胶,称30-70倍于上样量;如果极难分,也可以用100倍量的硅胶H。

干硅胶的视密度在0.4左右,所以要称40g硅胶,用烧杯量100ml也可以。

2。

搅成匀浆。

加入干硅胶体积一倍的溶剂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如果洗脱剂是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体系,就用石油醚拌;如果洗脱剂是氯仿/醇体系,就用氯仿拌。

如果不能搅成匀浆,说明溶剂中含水量太大,尤其是乙酸乙酯/丙酮,如果不与水配伍走分配色谱的话,必须预先用无水硫酸钠久置干燥。

氯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以除去1%的醇。

如果样品对酸敏感,不能用氯仿体系过柱。

3。

装柱。

将柱底用棉花塞紧,不必用海沙,加入约1/3体积石油醚(氯仿),装上蓄液球,打开柱下活塞,将匀浆一次倾入蓄液球内。

随着沉降,会有一些硅胶沾在蓄液球内,用石油醚(氯仿)将其冲入柱中。

4。

压实。

沉降完成后,加入更多的石油醚,用双联球或气泵加压,直至流速恒定。

柱床约被压缩至9/10体积。

无论走常压柱或加压柱,都应进行这一步,可使分离度提高很多,且可以避免过柱时由于柱床萎缩产生开裂。

5。

上样。

干法湿法都可以。

海沙是没必要的。

上样后,加入一些洗脱剂,再将一团脱脂棉塞至接近硅胶表面。

然后就可以放心地加入大量洗脱剂,而不会冲坏硅胶表面。

6。

过柱和收集。

柱层析实际上是在扩散和分离之间的权衡。

太低的洗脱强度并不好,推荐用梯度洗脱。

收集的例子:10mg上样量,1g硅胶H,0.5ml收一馏分;1-2g上样量,50g硅胶(200-300目),20-50ml收一馏分。

7。

检测。

要更多地使用专用喷显剂,如果仅用紫外灯,会损失较多产品,紫外的灵敏度一般比喷显剂底1-2个数量级。

8。

送谱。

收集的产品旋干,在送谱前通常需要重结晶。

如果样品太少或为液体,可过一小凝胶柱,作为送谱前的最后纯化手段。

可除去氢谱1.5ppm左右所谓的“硅胶”峰。

关于柱层析和TLC之我的体会(转载)层析和TLC是有机化学工作者必须下苦功夫的两项实验技术。

实验室常规操作经验 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

实验室常规操作经验 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常说的过柱子应该

实验室常规操作经验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实验室常规操作经验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比较适用的。

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 0.5 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 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 3040 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的比较开是指在所需组分 rf 在 0.20.4杂质相差 0.1 以上就可以少用硅胶用小柱子例如 200 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 的柱子如果相差不到 0.1就要加大柱子我觉得可以增加柱子的直径比如用 3cm 的也可以减小淋洗剂的极性等等。

过柱子经验

过柱子经验

过柱子经验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过柱经验2008-09-17 20:59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

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

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

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

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

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

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

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照方抓药式”过柱子经验总结.ppt

“照方抓药式”过柱子经验总结.ppt
1865年2月10日楞次在罗马逝世。
楞次定律
一、实验与导出 二、应用及步骤 三、扩充与提高
一.实验与导出
1.查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电流方向、 线圈绕向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演示并记录 3.规律总结 4.准确记忆楞次定律的具体内容
1.查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电流方向、线 圈绕向三者之间的关系
S
S
N
S
N
N
S
扩充提高 加深理解
3.应用举例
例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导 轨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
a
d
v
磁场B中,导体棒ab、
F
cd静置于导轨上,并于
b
c
导轨垂直,当cd在外力
B
F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
运动时,
电动机
发电机
求:(1)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
a
d
流方向? (2)导体棒ab的运动方向?
V FA V
FA F
结果:
G
结果:
电流从那边 进,指针向那边 偏
2. 实验演示并记录 NS NS
NSS N
SS
NSN
G
NS
SN
N
NSSN
SN
SN SN
项目
组别
原磁场方向
第一次
向下
第二次
向下
第三次
向上
第四次
向上
磁铁运动方 向
磁通量变化
向下 增加
向上 减小
向下 增加
向上 减小
指针偏转方 向
向右
向左 向左 向右
感应电流方 逆时针 顺时针 顺时针 逆时针
结论:外力克服磁体和螺线管之间作用力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否则,能 量将无法转化或能量不守恒!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过柱的方法和技巧

关于过柱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注意:有机溶剂对身体特有害别是心肺;肝脏等所有过柱操作都要在通风橱里进行!!常说的过柱子应该叫柱层析分离,也叫柱色谱。

我们常用的是以硅胶或氧化铝作固定相的吸附柱.由于柱分的经验成分太多,所以下面我就几年来过柱的体会写些心得,希望能有所帮助。

1、柱子可以分为:加压,常压,减压压力可以增加淋洗剂的流动速度,减少产品收集的时间,但是会减低柱子的塔板数.所以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常压柱是效率最高的,但是时间也最长,比如天然化合物的分离,一个柱子几个月也是有的。

减压柱能够减少硅胶的使用量,感觉能够节省一半甚至更多,但是由于大量的空气通过硅胶会使溶剂挥发(有时在柱子外面有水汽凝结),以及有些比较易分解的东西可能得不到,而且还必须同时使用水泵抽气(很大的噪音,而且时间长).以前曾经大量的过减压柱,对它有比较深厚的感情,但是自从尝试了加压后,就几乎再也没动过减压的念头了。

加压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与常压柱类似,只不过外加压力使淋洗剂走的快些。

压力的提供可以是压缩空气,双连球或者小气泵(给鱼缸供气的就行)。

特别是在容易分解的样品的分离中适用。

压力不可过大,不然溶剂走的太快就会减低分离效果。

个人觉得加压柱在普通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中是比较适用的.2、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的最好柱子长了,相应的塔板数就高。

柱子粗了,上样后样品的原点就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比较薄),这样相对的减小了分离的难度。

试想如果柱子十厘米,而样品就有二厘米,那么分离的难度可想而知,恐怕要用很低极性的溶剂慢慢冲了。

而如果样品层只有0.5厘米,那么各组分就比较容易得到完全分离了.当然采用粗大的柱子要牺牲比较多的硅胶和溶剂了,不过这些成本相对于产品来说也许就不算什么了(有些不环保的说,不过溶剂回收重蒸后也就减小了部分浪费)。

现在见到的柱子径高比一般在1:5~10,书中写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具体的选择要具体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皂苷的提取分离
皂苷部分极性较大,首先应该附集皂苷部位,通常可用正丁醇萃取或是大孔树脂得到总皂苷部位。

对于具体皂苷的分离,若使用硅胶柱层析,一般以氯仿:甲醇:水进行洗脱,氯仿:甲醇:水一般为9:1:0.1,8:2:0.3,7:3:0.5,同时应注意要加大柱层析硅胶的装柱量,减少样品的上样量;另外也可使用反相柱。

此外有些皂苷类成分极性较大容易含有一些色素,不易结晶,可使用
Sephedex LH-20去除色素,进而使皂苷结晶。

类似物的hplc分离注意的问题
HPLC时生物碱对流动相的PH值很敏感。

三萜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1)提取:三萜皂苷常用醇类溶剂提取,若皂苷含有羟基、羧基极性基团较多,亲水性强,用稀醇提取效果较好。

提取物先用石油醚脱脂,然后再用正丁醇萃取,萃取物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得粗皂苷。

(2)分离:采用分配柱色谱法要比吸附柱色谱法好,常用硅胶为支持剂,以氯仿-甲醇-水为或乙酸乙酯-乙醇-水为洗脱剂。

氨基酸的分离
将氨基酸分离成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

取酸水解氨基酸液适量通过阳离子交换的层析柱,碱性氨基酸就保留在层析柱上;而中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的混合液则进入滤液中。

再将滤液通过阴离子交换的层析柱,一切酸性氨基酸就保留在层析柱上;而中性氨基酸就进入滤液中。

吸附在阳离子交换层析柱上的氨基酸,用2 N HAc洗脱;吸附在阴离子交换层析柱上的氨基酸,用0.5 NNaOH洗脱。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
黄酮类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较多,可以采取减压硅胶柱或者中压硅胶柱,上样量稍大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吸附量),将样品分段,然后采用sephadex LH-20进行细分。

采用sephadex LH-20时,最好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水与甲醇的比例(样品不会毫无保留),进行等度洗脱。

因为水甲醇梯度洗脱很容易产生气泡。

个人认为经过硅胶和sephadex LH-20后,黄酮和多糖应该能够分开。

生物碱与生物酸分离方法
/bbs/post/view? ... 1&age=0#4271305
差向异构体的分离
/bbs/post/view? ... y=1&age=0#62893
生物碱的提取:
由于各种生物碱的结构不同,性质各异,提取分离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是根据生物碱的溶解度而定。

生物碱大都能溶于氯仿、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除季铵碱和一些分子量较低或含极性基团较多的生物碱外,一般均不溶或难溶于水,而生物碱与酸结合成盐时则易溶于水和醇。

基于这种特性,可用不同的溶剂将生物碱从中药中提出,常用的提取溶剂有下列3种:
(1)非极性溶剂:样品先用10%氢氧化铵溶液湿润,使中草药中与酸结合成盐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然后用氯仿或乙醚等提取,一些与酸结合比较稳定的生物碱盐类和鞣酸盐或碱性较强的生物碱盐等,氢氧化铵不能将其完全分解,可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或氧化镁,甚至氢氧化钠碱化,这个方法的缺点是不能提出水溶性生物碱。

(2)极性溶剂:极性较大的生物碱可用中性甲醇、乙醇、酸性甲醇、乙醇、酸水(常用0.1%~1%盐酸、硫酸、乙酸、酒石酸等)以及缓冲液等进行提取,该方法较简便,但提出的杂质较多,需进一步净化。

(3)混合溶剂: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较好地进行提取,如麦角用氯仿:
甲醇:氢氧化铵(90:9:1),百部、粉防已用乙醚:氯仿:乙醇:10%氢氧化铵溶液(25:8:25:1)等。

水溶性生物碱还可采用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如雷氏盐(硫氰化铬铵)、磷钨酸等生成不溶的复盐而从水溶液中析出。

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沉淀可溶于丙酮,再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氢氧化铵洗脱即得游离的生物碱,生物碱与磷钨酸生成的沉淀可与固体碳酸钾研磨使干燥,再用无水乙醇热提。

实际上,每种分析法的建立都要对上述三类溶剂作比较,以优选出最佳提取溶剂。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有冷浸、渗漉、超声波、索氏提取、热回流提取,由于中药分析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是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故需要的样品量很少,因此,实际上是少量样品与大量提取溶剂,加上样品又经粉碎过筛,常常冷浸提取液中被测组分浓度与提取液中粉碎的样品内所含被测组分相当,即能提取完全。

为了使提取更完全,也常常对上述方法进行组合如冷浸-渗漉,冷浸-超声波,冷浸-索氏提取,冷浸-热回流提取,因冷浸、冷浸-超声波提取操作简便,故使用较多,必要时,要对上述方法作比较,以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

分离:
1.净化
上述方法得到的总生物碱中常含有大量杂质,在分离之前一般需净化。

净化的方法常依据提取方法及含有的杂质而定。

•水或酸水提取液的净化
1. 离子交换树脂法
提取液

│通过强酸型(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
↓↓
流出液树脂柱
(非碱性物质)┌──────┴───────────┐
│方法一│方法二
│氨液碱化树脂│碱液洗脱
│晾干后,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
↓↓
亲脂性总生物碱亲水性总生物碱
2. 有机溶剂萃取法
提取液

│碱化,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
┌──────┴───────────┐
↓↓
有机溶剂层碱水层

│浓缩

总生物碱
•醇类溶剂提取液的净化
醇提取液

↓浓缩
浸膏

│酸水溶解
┌──────┴───────────┐
↓↓
不溶物酸水液
(非碱性脂溶性杂质)│
│碱化,亲脂性有机溶剂萃取
┌───┴───┐
↓↓
有机溶剂层水层

│浓缩

总生物碱
2.将生物碱粗分为弱碱性生物碱、中强碱性和强碱性生物碱、水溶性生物碱三部分,再根据结构中是否有酸性基团(主要指酚羟基),分为酚性和非酚性两类。

3.生物碱单体的分离
•利用生物碱碱性的差异进行分离
即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分离——pH梯度法,有两种操作:
1. 方法1
总生物碱/ 酸水溶解

│用碱调节PH由低到高
│每调一次用氯仿萃取一次
┌────┬───┴───┬─────┐
↓↓↓↓
氯仿液氯仿液氯仿液氯仿液
PH值:低─────────────────→高
得到的生物碱碱度:弱─────────────────→强
2. 方法2
总生物碱/ 氯仿溶解

│用不同pH缓冲酸溶液依次萃取
┌────┬───┴───┬─────┐
↓↓↓↓
缓冲液缓冲液缓冲液缓冲液
PH值:高─────────────────→低
得到的生物碱碱度:强─────────────────→弱
得到的缓冲液加碱碱化,用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溶剂,即得到不同碱度的生物碱。

采用pH梯度法分离前,通常先用多缓冲纸色谱法对总碱中各生物碱的碱度强弱作初步了解,据此调节pH值。

•利用生物碱或生物碱盐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
生物碱以及生物碱盐在不同溶液的溶解度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可用于分离。

如:氧化苦参碱是苦参碱的氮氧化物,极性稍大,不溶于乙醚。

而苦参碱溶于乙醚,于两者的氯仿液中加入乙醚,氧化苦参碱即可析出。

如:麻黄碱草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伪麻黄碱草酸盐的溶解度小,可以自水溶液中先行析出。

• 利用生物碱特殊功能基不同进行分离
┌有无酚羟基——利用酚羟基可溶于NaOH溶液,用NaOH溶液处理与无酚羟基者分离。


例如┤有无内酯或内酰胺结构——利用内酯、内酰胺在苛性碱溶液中加热可开环生成溶于水│的羧酸盐,与无内酯、内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分离。


└制备功能基衍生物——利用仲胺可与亚硝酸生成亚硝基衍生物,或与氯乙酰或氯甲酸
乙酯生成相应的酯等,与叔胺分离。

• 利用色谱法进行分离
利用色谱法可以得到生物碱单体纯品。

┌吸附色谱法┌氧化铝
││
多用┤反相色谱法吸附剂┤硅胶
││
└分配色谱法└纤维素
┌吸附色谱法可用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洗脱剂┤
└分配色谱法可用缓冲液饱和的有机液。

氯仿萃取水相乳化怎么办
/bbs/actions/archive/post/2169998_1.html
1、加入低分子溶剂,如楼上提到的乙醇,甲醇都可以。

具体的量在1~2ml/100ml就有比较好的效果了。

以前我做实验时,常常以为加入其他低分子溶剂后,改变了溶液的组成,萃取出来的东东可能不一样了,其实不然。

现在我在一家比较大型的提取车间干过,知道了其实工业上的萃取过程不可能象实验室一样的精确,我们用70%乙醇提取的溶液,经过减压浓缩后,在乙醇含量还有3~5%的情况下就进入下一道工序:萃取。

其实最后产品的收率还是挺高的。

2、冷冻和加热相比,加热快速,容易实现,在我们公司采用加热较多,也很有效。

一般我们将混合液加热到60~70census,能够很好分层。

3、如果你是实验室小量操作,轻轻的颠倒7~8次就好了,没有必要象作鸡尾酒一样用力,否则自讨苦吃哦!
4、如果你的乳化层在水相和氯仿层中间,久久不散,你还可以将分液漏斗平放,小心超声振荡一会儿,会有较好的效果。

5、还有,你可以用事先配制的、用水饱和的氯仿代替直接使用氯仿,乳化现象会有所好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