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实现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作者:何苏梅来源:《西部学刊》2020年第06期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这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区域经济社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在增强理论创新、深化体制创新、加大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改善民生,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时刻抓紧抓牢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这样,才能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058-03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多层面和跨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
当前我国许多区域仍然存在粗放型发展模式,區域的生态资源不堪负重,同时大多区域发展还面临着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力结构失衡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后,党的十九大报告继而又进一步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反映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向度。
区域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应在理顺现有产业基础、潜在优势和约束的背景下,准确把握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基本发展理念,发挥出驱动创新引擎、统筹协调向度、保障绿色动能、拓宽开放维度、务实共享目标五大维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一、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创新是赢得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法宝,区域应依托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理论创新要实现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由无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支撑的这个内在逻辑。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在当前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旨在为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一、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国家应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更多的资源。
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创新企业提供便利条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国家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此外,政府还应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三、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国家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政府在产业政策上要引导企业注重质量和效益,鼓励企业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链的提升和延伸。
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家应该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和整改。
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和技术应用。
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国家应该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率提升。
同时,政府还应该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推动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
通过以上路径与策略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国家和地区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不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迈向更加繁荣和富裕的未来。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各行各业追求的目标。
那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政策引导、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政策引导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提高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立产业基金支持创新创业等措施,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企业可以推动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研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
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研发,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
随着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例如,传统制造业可以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生产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服务业可以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个性化定制等方式提升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四,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路径之一。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应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的号召,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环保政策,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环境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教育改革,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实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们追求卓越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增长速度的提升,更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的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勇于担当、贯彻落实。
以下是个人对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实践的一些思考。
一、理念1.1 思维转变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实现协同共赢。
这需要我们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去掉“损人利己”的狭隘视野。
我们应该秉持“合作共赢”的原则,不仅考虑个人和企业的利益,更应关注到整体和生态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朝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1.2 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国际接轨。
我们应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同时,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运用,营造公平竞争和创新氛围。
1.3 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绿色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实践2.1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2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中小企业等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
2.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营造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2.4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增长速度快,更重要的是要有可持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如何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呢?在以下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这一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认识到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减少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
在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中,我们需要注重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驱动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根本途径。
我国应该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我们还需要注重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提高人民素质可以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应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我们还需要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是稀缺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应该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还需要注重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我国应该坚决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我们需要注重推动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国应该加快城市转型,推动城市建设和规划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的理解和认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是指以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
下面将从六个方面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解读和认识。
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动力。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使经济持续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协调统一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只有通过协调发展,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绿色发展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产业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只有通过绿色发展,才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放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开放发展是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坚持开放发展的基本国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和交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开放水平。
只有通过开放发展,才能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共享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
共享发展是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形成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良好环境。
只有通过共享发展,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合理,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质量发展还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
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实施路径
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际竞争 力的关键。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高 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需求的重要途径。
高质量发展内涵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 用,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
绿色低碳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能源结构调整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消费。
节能减排
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推广,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循环经济
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04
案例分析:成功地区高质量发 展经验借鉴
加强数据共享与处理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高质量发展提 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推动政策措施协同
加强政策措施的统筹协调和综合施策,形成政策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同时,要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06
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先进地区高质量发展模式剖析
1 2
创新驱动模式
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如深圳、硅谷等地区。
绿色发展模式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可持 续发展,如德国、丹麦等国家的部分地区。
3
协调发展模式
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推动高 质量发展,如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 程。
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与实施路径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思路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思路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过程。
这种发展方式不仅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还能够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使国家更加强大和有竞争力。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以下是一些路径和思路:1.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为科技创新提供充分的资源、资金和政策支持。
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研发能力,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政府需要引导企业加快科技创新,谋求更加高端、优质的产业和产品。
同时,政府也要提供采购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3. 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是营造创新环境的基础条件。
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才能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活动,促进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增强国内产业核心竞争力。
4. 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企业在发展中需要面对各种管理和政策环境,营商环境的改善可以让企业放心投入生产和研究,提高产业效益。
政府可以逐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从而提升投资和优化就业机会。
5. 加强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需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华工作。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自身培训和培养体系建设,优化员工职业发展道路,从而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总之,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管,需要企业不断创新和转型升级,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创新、产业、人才等方面全面提升,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谈谈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
谈谈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点1.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
具体来说,高质量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优化。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定、健康。
(2)创新驱动。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绿色发展。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4)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1.2 高质量发展的特点高质量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发展的内生动力更强。
高质量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这些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2)发展的协调性更好。
高质量发展注重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发展更加全面、平衡。
(3)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强。
高质量发展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使经济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挑战2.1 现状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2 挑战尽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措施3.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可持续”的“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理念
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可持续”的“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理
念
“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理念是指追求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
该理念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以及对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影响。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追求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这意味着注重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企业和社会的效益。
高质量发展强调以创新驱动为核心,通过提升科技水平、产品品牌和价值链的附加值,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高效益发展强调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这包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减少浪费和低效率的现象,并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高效率发展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这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管理、加强组织和协调,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
这包括保护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推动循环经济等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三高一可”高质量发展理念旨在通过追求高质量、高效
益、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指导方针,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发展理念是什么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内容,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1.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新发展理念注重创新,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科技产业的转型升级。
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3.提高生产效率:绿色理念的引入,可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生产效率,推动生产方式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
4.拓展对外开放:开放理念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5.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共享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三、新发展理念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1.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高校等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2.提升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手段,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加大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力度。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投入,推动工业体系向更环保的方向转变,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4.深化对外开放:开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
5.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共享。
四、结语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深化新发展理念,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和未来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选择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适合我国特色的发展路径,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对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详细探讨。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实体经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实体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传统产业,需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提升技术水平,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投入,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二是加强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要推动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
绿色制造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绿色消费是指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选择环保产品,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推行绿色制造,引导市场发展绿色产品,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实现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全面推进。
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问题。
对于污染严重的地区和行业,政府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恢复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理念,其中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的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向。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视域下,我们可以探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上应该如何发展。
下面就通过对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创新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在创新的推动下,区域经济可以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在创新的视域下,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和支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和商业化方向转化。
2.建设创新型区域,打造创新生态圈。
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建设创新型区域,打造创新生态圈,吸引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生态。
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活力。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创新活力,保障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推动创新转化和产业发展。
1.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拓展城市公共服务范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强化区域规划和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3.加强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鼓励各类企业共同发展,推动产业链条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附加值。
1.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简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
简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摘要: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结构优化升级3.创新驱动发展4.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5.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举措正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主题。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人民福祉的全面提升。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将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效率驱动。
这一阶段,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非单纯的速度。
特征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人民福祉改善等。
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义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全面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赖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效率提升。
这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
2.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低附加值、低技术产业逐步淘汰。
这将提升我国产业链整体水平,增强经济抗风险能力。
3.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育新动能、新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4.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将全面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这包括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面。
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举措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手段,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新时代如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如何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汇报人:2023-12-26•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优化企业运营管理目录•加强企业人才培养•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01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高质量发展是指企业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创新业务模式等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高质量发展具有高效益、高效率、高创新、高竞争力等特征,强调企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特征定义与特征通过高质量发展,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需求高质量发展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企业赢得长期利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企业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
030201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03高质量发展与企业战略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与企业战略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相互促进,可以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01企业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企业应制定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确保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02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高质量发展,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高质量发展与企业战略的关系0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创造、引入和实施新的理念、技术、产品、服务和管理等,以实现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的定义与重要性重要性创新能力企业应持续增加对研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加大研发投入企业应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培养创新人才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开放合作创新企业应倡导创新思维,鼓励员工敢于尝试、勇于失败,建立宽容的创新氛围。
实现经济现代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实现经济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
实现经济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
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经济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
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四、加强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是推动经济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五、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推动经济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
中国政府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上是中国推动经济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加强创新驱动。
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我们应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科技研发的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的跨越。
要加强产业升级。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应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要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保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造力和创新潜力,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水平。
第四,要加强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五,要加强区域协调。
区域协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间的互利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
第六,要加强开放合作。
开放合作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发展的基本国策,深化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实现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通发展。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绿色发展、区域协调和开放合作的路径选择。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不断努力和改革创新,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质与实现路径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质与实现路径汇报人:2023-12-27•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目录•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展望01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0102高质量发展的定义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高质量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应注重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国有企业应积极履行环保责任,加强环保管理,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国有企业应注重与上下游企业、相关产业和地区的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圈,提高整体竞争力。
协调发展国有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
开放合作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其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02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质创新驱动创新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手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效率提升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手段,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质量发展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路径选择。
本文将探讨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提高经济结构的效率和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发展路径。
而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
只有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只有通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1. 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型,可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拓展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是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提供融资支持,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例如,发行绿色债券,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可以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和环保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政府在高质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和市场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政府还需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互动。
4. 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建立多边合作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 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转型升级,实现更高品质的生产和服务。
2.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并强化管理体系:透彻了解市场需求,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技术。
3. 加强员工素质和人才引进:着眼未来,培育专业人才队伍,注重人才的选拔、管理与培训,同时引入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4. 优化生产流程和制造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减少浪费和损耗,拓展国际市场和品牌影响力。
5.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生态环保,为企业跨越发展提供稳固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与实现路径作者:张谷天李焕芹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5期【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作为大众文化的风向标的电影更是直接体现了四十年来中国的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国电影的类型与题材等多个方面。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社会主义新时代电影人将在多方面继续努力,推进电影产业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创新;文化;发展中图分类号:J90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66-03一、40年中国系列电影文化形态或格局概貌(一)系列电影的电影观念剧烈变革。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
各地的私营电影制片厂组建、改组成为长春、北京、上海三大国营制片厂。
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克服了困难的客观条件,拍摄出了《白毛女》《南征北战》《董存瑞》等一系列优秀影片。
随着“文革”的到来,我国电影行业也不可避免地遭受波及。
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对文化创作的粗暴、简单批判,给我国的电影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建国前的电影胶片被毁坏殆尽;不计其数的优秀表演艺术家、优秀导演受到审查,甚至迫害致残、致死;北京电影学院被迫停止办学;“文革”开始的六年,中国未拍摄一部故事片。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出山组织工作。
中国电影事业也重新步入正轨。
党中央决定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在电影上表现为市场化,意识形态淡化。
中国电影不再集中反映阶级斗争;电影创作不再因受严格審查而畏手畏脚;更为大胆、创新的镜头语言,体现了“文革”后,中国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体现对扭曲人性的批判;对落后传统文化的批判。
《城南旧事》《黄土地》《活着》等电影就是这一代导演的代表作。
(二)电影和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的进一步开放,第六代导演也抛弃了过去电影人不曾放弃的大集体概念:民族、国家不再是叙事的中心,个人的迷茫、对未知的不安这些在曾经电影中无法触及的禁区被渐渐展现出来,更多的电影导演打上了个人色彩。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影圈,无疑是属于冯小刚的。
《甲方乙方》《大腕》《没完没了》等一系列“冯氏喜剧”无疑给稍显沉闷的中国电影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百姓文化、世俗文化、北京文化的互相结合,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不仅在电影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让导演更加愿意拍出具有强烈个人烙印的电影,也在中国电影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是中国“贺岁档”的开端,开创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商业模式。
21世纪后,中国电影又有了新的现象。
中国电影制作也向好莱坞学习:“大投资”“大制作”“大牌演员”的“大片”模式开始盛行起来。
《英雄》便是“大片”模式的开路先锋,它也标志着中国电影正式迈向产业化、国际化。
如今,电影市场随着文化开放越来越多元化。
小成本电影仍有着巨大的市场,宁浩拍摄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也让他获得了人气、口碑的双丰收。
《后会无期》及《人在囧途》系列、《心花路放》等公路片,《暴裂无声》《心迷宫》等悬疑片证明了中国的观众可以接受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
《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等沈腾及开心麻花团队的电影票房证明,脍炙人口的喜剧片仍是票房的主力。
最令人可喜的是《战狼》系列、《红海行动》等主旋律电影频频打破票房记录,主旋律电影配合上国际化、商业化的制作,是可以被我国年轻人接受的,这也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间高度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随着购买力的发展,电影的周边产业越来越多,在国际上知名的比如环球影城、各种电影周边的模型人偶。
《大圣归来》推出的人偶算是打开了中国电影衍生产品的大门。
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系列电影的发展历程(一)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开端系列电影诞生之初。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电影受“文革”影响较大,尚处于恢复初期,电影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此时我国的系列电影多为香港片,大多数为鬼片、僵尸片等小制作电影。
(二)改革开放中期电影跨步发展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香港的经济不断受到内地的带动,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到电影制作上,加上井喷出成龙、刘德华、周星驰、徐克、王晶等一批天才演员、导演。
大量优秀的香港系列电影如《警察故事》系列、《黄飞鸿》系列、周星驰的无厘头系列电影,都在香港、内地大获成功。
成功的香港系列电影,普遍有一个特点就是偏喜剧风,内容轻松的同时内容环环相扣。
冯小刚抓住这一特点,打造了“冯氏喜剧电影”这一金字招牌。
内地动作巨星少,就选择脍炙人口的小市民做电影的主线。
没有优秀的制作,就用一个个紧凑的故事与笑点加强节奏感。
可以说冯小刚通过一系列带有自己浓厚烙印的冯氏喜剧,开创了内地系列电影的先河。
(三)新世纪系列电影稳步前进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银幕前观看电影。
也让中国电影业有继续发展的动力。
受制于经济发展和人才断档,香港的系列电影逐渐萎靡,而大陆电影在资本的运作下,蓬勃成长。
宁浩的《疯狂》系列证明了只要内容精彩,小制作一样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小时代》紧紧抓住了“粉丝”经济,通过郭敬明自己创作的IP,在“粉丝”中赚得盆满钵满;《人在囧途》系列则体现了徐峥的喜剧天赋,表明了中国喜剧电影不会因系列电影而灵感枯竭;《硬汉》系列,通过刘烨的精彩表演,证明了中国动作系列电影是有票房的;《叶问》系列证明了香港动作系列电影是有回到巅峰的实力的;《战狼》系列电影刷新了中国电影历史票房,说明在国际化、产业化的电影制作下,主旋律电影具有巨大的票房潜力与号召力。
三、改革开放40年中国系列电影的影响力(一)系列电影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比其他电影,系列电影由于其较长的跨度,更能对一代人在文化上产生影响。
上个世纪90年代,成龙、李连杰主演的系列电影,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来我们的传统武术,不是单调的“耍把式”,原来也可以玩出这么多花样。
无数孩子在香港系列动作电影的影响下走上了习武之路,其中不乏走上动作电影道路的年轻电影人。
而在国际上,成龙、李连杰登陆好莱坞。
虽票房不佳,但让更多外国人在李小龙后重新认识了中国武术。
电影中出现的其他传统文化,如福字、中国结等也深深吸引了外国人的兴趣。
中国电影人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系列电影对电影企业的影响。
早期我国的长春、北京、上海、八一等国营制片厂,在计划经济内,拍摄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作品。
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老牌的国营制片厂渐渐跟不上节奏。
它们难以摸准市场风向;资金相较与民间资本受制较大;有部分部门难以获得维持相关运营的利润,而内部冗员过多。
而随着老牌国营电影企业的逐渐落幕,华谊、万达、博纳、光线等民营电影企业逐渐统治了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他们凭借资本独到的眼光投资的《前任攻略》系列、《唐人街探案》等系列电影也让他们收益颇丰。
而除了这些大的电影企业,很多体量较小的电影企业也通过一二部系列电影站稳了脚跟,比如登峰国际的《战狼》系列。
这也体现了在高度资本化的国内电影市场,民间资本控制的电影企业更具有市场洞察力,也更能适应市场导向,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
(三)系列电影对电影市场的影响。
相较于普通电影,系列电影由于其较长的放映周期,更能对电影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
凭借着《李连杰》系列电影和成龙的武打系列电影,一阵“功夫风”刮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周星驰的无厘头系列电影,冯小刚的“冯氏喜剧”则给祖国人民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的喜剧烙印。
相比欧美电影市场的风向不定,中国电影市场更容易受大环境的影响。
当几年内同一题材的电影扎堆出现时,观众即使原本对该类题材不感兴趣,也会被舆论吸引,贡献票房。
这也就保证了系列电影稳定的票房。
反过来,几部优秀的系列电影,也能对中国的电影市场带来深远的影响。
《人在囧途》系列引领了公路片的风潮,《小时代》系列又带动一批“小妞电影”出现。
可以说资本拍摄的系列电影不但抓住了当时的时代风潮,大获丰收,其口碑又对市场起到了导向作用,引导投资。
四、中国系列电影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与有效实现路径(一)加强系列电影的艺术性。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市场化制作已经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民间资本的运作,步入国际一流水平。
但我国电影的艺术性有所欠缺。
受到市场追捧的,百姓欢迎的电影,多为脍炙人口的电影,或多或少缺乏一些艺术性。
相较21世纪初,我国电影的艺术性已有了提高,大量小成本的艺术片、纪录片虽不能登上大银幕与商业片一争高下,但随着我国小银幕数量的增长,排片也在逐渐增多。
虽然艺术片、纪录片数量增加了,但商业片终究还需要些艺术性。
近些年来,商业片一直在追寻高利润的路线。
由于观众审美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只有拍一些通俗易懂的电影才能取得票房的丰收。
但艺术性一直得不到体现,又会导致观众的审美水平得不到提高,资本的趋利性会导致死循环的发生。
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系列电影艺术性是有所下降的。
除了受到资本的影响外,导演水平也有着明显的差距。
李安、吴宇森、张艺谋、徐克、姜文等导演执导的电影,不仅在叙事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完整表现出来,还都有着各自的艺术追求。
如,李安善于利用景深长镜头和意境的营造;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中,总要穿插着白鸽、教堂的反差;张艺谋极致化的色彩风格和仪式化的视听语言风格,等等。
要求资本做到为了放弃部分利润而提高艺术性有些困难,这就要求年轻导演们,不单单重视叙事方法,还要多在镜头语言上下功夫,追求有个人风格的镜头美学。
(二)发扬系列电影的主旋律。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主旋律电影仿佛一夜蒸发般消失。
这导致某些电影人,甚至观众认为主旋律电影会退出电影舞台。
但《大业》系列、《战狼》系列狠狠给了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主旋律电影从未退出我国的电影市场。
只是在现在充满资本的电影市场,想要从一众商业电影中脱颖而出,主旋律电影也要跟上时代的潮流。
商业化的制作方法加上优秀的叙事,以及视觉冲击力,观众是十分愿意去电影院观看的。
《战狼》系列、《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的大卖,证明了主旋律电影从来都不会过时。
(三)发展系列电影的娱乐性。
如今是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做什么,只要有娱乐性,就不会有太差的成绩。
与其批判这个时代,不如深探其原因。
学业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
人们需要一个压力出口,而电影正有能力当这个出口。
系列电影与普通电影相比,想要部部获得成功本就困难,所以才要紧紧抓住娱乐性,在娱乐性上下功夫。
同时还要适当提高艺术性,拍出既符合大眾口味又有艺术追求的系列电影。
(四)深挖系列电影的话题性。
话题性,是电影票房能否大卖的又一重要指标。
老百姓更愿意看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电影。
《我不是药神》反映的药价高、看病难问题就引起了观众的共鸣,票房口碑双丰收也就不足为奇了。
系列电影要有话题性更是不易,过往的系列电影往往也因缺少话题性而票房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