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社区讲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
20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简称交界区期前收缩
逆行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PR间期小 于0.12秒)、之中或之后(RP间期小于 0.20秒)
QRS波群形态正常
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形态可有变 化
.
21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心房扑动
一、病因 阵发性可见于正常人,持续性 者见于多种心肺疾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征
3. ST-T继发性改变。
.
33
预激综合症发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最常见的类型是通过房室结前向传导, 经旁路逆传,心电图QRS形态及时限正 常;约5%的患者,折返旁路相反,心动 过速时QRS宽大畸形,易与室速混淆。
预激综合症发生房颤或房扑时,若冲动 沿旁路下传,由于其不应期短,会产生 极快的心室率,可发生低血压、晕厥甚 至猝死。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性、房室交界性、 房室折返性、室性
心房扑动、颤动
心室扑动、颤动
.
8
心律失常的分类
二、冲动传导异常
1、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2、病理性:
⑴窦房传导阻滞 ⑶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阻滞
⑵房内传导阻滞 ⑷束支或分支阻滞或
3、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
9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1.自律性增强 2.触发活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折返: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的最常见的发生 机制
.
34
.
35
.
36
.
37
室性早搏 R on T现象
.
38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期前收缩
一、病因
可发生于正常人,亦可发生于各种病理 状态。
二、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
三、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出现QRS,宽大畸形,ST-T与主 波方向相反;
2. 配对间期恒定;
3. 代偿间歇完全;.
39
.
40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常见心律失常
.
1
概述
心脏传导系统解剖 : 由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 组成
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 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网
.
2
.
3
窦房结:
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
上腔静脉入口与右心房后壁交界处
长10~20mm,宽2~3mm
由起搏细胞(P细胞)移行细胞(T细胞) 组成
由窦房结动脉供血,60%起源于右冠状 动脉,40%起源于左冠状动脉
.
4
心脏传导系统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与传导 性,延长窦房结与周围组织的不应期 减慢房室结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心 率减慢,传导减慢 交感神经:作用与迷走神经相反→心率 增快,传导加速
.
5
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定义: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 起搏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分类:按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 冲动传导异常。按心率的快慢分为:快
.
15
.
16
窦性停搏
一、心电图特点
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 生,长的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无倍 数关系。
二、临床意义
治疗参照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17
.
18
房性早搏
一、心电图特点 1. 提前发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不同; 2. QRS形态与窦性时相同(无室内差异 性传导时); 3. 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临床意义 多半发生于病理状态,但一般无需特殊 治疗。
.
26
.
27
房室交界区逸搏与心律
一、心电图特点
1. 较正常PP间期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正 常的QRS波群,P波缺失或逆行P位于 QRS之前或之后;
2. 逸搏心律为连续交界区逸搏,频率 35~60bpm。
二、临床意义:一般无需治疗。
.
28
.
2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病因 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 二、临床表现 三、心电图特点 1. 心率150~250bpm; 2. QRS形态正常; 3. P波逆行性,常埋藏于QRS中; 4. 突发突止。
.
30
.
31
预激综合症
心房冲动提前激动心室的一部或全部, 或心室冲动提前激动心房的一部或全部。 其解剖学基础为房室旁路,或房-希氏 术旁路、结室纤维、分支-室纤维。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
32
三、心电图特点 房室旁路典型 表现为:
1. 窦性心搏的PR间期短于0.12s;
2. 某些导联QRS波群超过0.12s, 起始部分粗钝;
二、临床意义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 主要处理原发病,可用β受体阻滞剂减慢 心率。
.
13
.
14
窦性心动过缓
一、心电图特点 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
导联倒置; 2. PR间期0.12~0.20s; 3. P波频率小于60次/分。
二、临床意义 可见于正常人,亦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 无症状者无需处理。
.
10
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折返发生的条件: 1.心脏两个或多个部位的传导性与不应 期不同,相互连接成一个闭合环。 2.单向传导阻滞 3.传导缓慢 4.早搏诱发
.
11
.
12
窦性心动过速
一、心电图特点 1. P波在I、II、aVF导联直立,在aVR导 联倒置; 2. PR间期0.12~0.20s; 3. P波频率大于100次/分。
1. 心房活动呈现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 (F波)其间等电位线消失,频率一般在 250~300bpm;
2.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取决于房室传 导比例是否衡定;
3. QRS波群与窦性相同。
.
23
.
24
.
25
心房颤动
心电图特点 1. P波消失,代之以f波,频率350~ 600bpm; 2. 心室率不规则; 3. QRS形态正常。
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
.
6
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一)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 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
(二)异位心律 ⑴被动性异位心律:逸搏(房性、房室交界 性、室性);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 性、室性)
.
7
心律失常的分类
⑵主动性异位心律
期前收缩(早搏): 房性、房室交界性、室 性
.
41
室性心动过速
一、病因: 最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 死;偶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二、临床表现:
原发病表现
症状与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有关: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超过30 秒)→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心肌缺血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一般无症状
.
42
三、心电图特点 1. 3个或以上室早连续出现; 2. QRS波群宽大畸形,ST-T与主波 方向相反; 3. 心室率100~250bpm; 4. 房室分离,偶有心房夺获; 5. 突发突止; 6. 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