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高效课堂:《我心归去》
我心归去教案3篇
我心归去教案3篇我心归去教案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心归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心归去教案篇1 教学设计:(安排一教时)一、导入:思念故乡,怀念亲人,这种情感古今如一,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销魂蚀骨。
著名作家韩少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提问:●题目告诉我们此时作者在那里?——异乡(法国)。
●法国是大家熟悉的地方,是一个很发达的地方,是这样吗?作者是不是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感觉呢?——(第一节)法国的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
——进一步讲(第六节),外国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城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可是作者的故乡又是什么样子呢?——(第六节)贫瘠脏乱,(第七节)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可是身在法国是什么心情呢?——(第二、三节)冷清难耐,空虚、无聊、孤独、令人发疯。
●对家乡又是什么心情呢?——(第五—九节)想念、惦念、引人回望,触景生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1(第三节)文化的隔膜;2(第五—第九节)故乡有亲人,有过去,有熟悉的小径、月夜、草坂,有血、有泪、有汗水,有希望,有幸福。
所以,作者虽然身在法国,却我心归去。
物质精神原因“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空虚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无聊文化的隔膜有静谧侵肌的湖泊,冷清国:有幽深奇诡的城堡,孤独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让人发疯贫瘠脏乱想念有亲人,有过去,浮粪四溢,惦念有熟悉的小径、月夜、草坂,拥挤不堪,引人回望有血、有泪、有汗水,阴沉连日触景生情有希望,有幸福。
三、研读课文,探究问题1、阅读1-4节。
▲身在异国他乡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请找出合适的词语,概括出这几段描写的心境。
)——具体可感地写出了身在异国他乡的“难耐的”冷清、孤寂、空虚、无聊;反衬出思乡之切。
我心归去教案及说课稿
《我心归去》教案[设计指导思想]写家园之思的作品众多,《我心归去》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
大部分写家园之思的作品仅限于对思乡感情的抒发,而《我心归去》则在抒发感情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挖掘了思乡的原因,并赋予“故乡”特定的内涵。
《我心归去》是以“文本研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一篇文章。
高一学生十五六岁,大都是生在哪里也就长在哪里,对家园之思缺少亲身的体验。
教学《我心归去》,可以以文本为载体,通过充分的认读,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故乡”这个概念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基于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以探寻思乡的原因、思考“故乡”的内涵为主线,以学生课前的收集材料、课堂的与文本对话为活动主体,以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解读为目的。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3.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2.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请学生查找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2.请学生预习《我心归去》,思考文章在反映家园之思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二、导入课文1.解说:第三专题的标题“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的诗《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
诗人身处他乡,举头望月,因为热爱故乡、思念故乡,所以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更明。
这就是家园之思。
2.交流: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如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益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等。
可引导学生积累,还可营造思乡氛围。
3.讨论:《我心归去》在反映家园之思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大部分写家园之思的作品着眼于怎样思乡,《我心归去》更多在探讨为什么思乡。
(此教学环节可灵活处理。
如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心归去》的独特之处,可由教师点出,或在研习课文之后让学生再次讨论)三、研习课文(一)把握课文的主体框架1.在文中找出点题的句子,思考“我心”是从哪里“归去”,又是归向何方。
《我心归去》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我心归去》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一.导入。
思乡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哪些思乡的诗歌?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乡是什么?它有怎样的魅惑,让如此多的文人墨客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体会他身在法国时萦绕在心头的浓浓的思想之情。
二.学习目标。
了解家园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乡情;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三.解题。
“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身在何处?(法国)他为什么要归去,是法国的自然景观没有中国的更美?是他在法国的生活条件不够优越?是法国的主人对他不友好?---都不是,那他为什么还要义无反顾地说“我心归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解读课文。
四.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简单。
一部分写身在异乡备受煎熬,一部分是作者抒发思乡之情。
快速阅读文章,按照我说过的两层意思把文章分为两部分。
(学案)1. 1——4自然段2. 5——9自然段。
五.研读文本。
(一)家乡与法国对比。
法国是一个发达美丽的国家,它有着旖旎的自然风光,它有着富丽堂皇的豪华建筑,它有着令人心驰神往的风土人情。
文章中,作者两次以三次褒扬的笔触写法国,一处是在第一自然段,写他的住处-----“家”(指名朗读)上面加了一个引号。
他心底里是不承认的,尽管这个家怎么样呢?书中怎么描述的?谁来读,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在法国的居住条件是非常优越的。
用形容词概括特点(雅静奢华)另一处是在第六自然段,作者间接地描写了法国的旅游景区的美好。
怎么描写的?----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指名朗读)------法国真美啊,美得令人瞠目,美得令人心醉,美得令人忘乎所以。
《我心归去》教案
《我心归去》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语文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记住本节课出现的重要字词。
(3)标出自然段落和疑难问题。
教学课题《我心归去》教材分析《我心归去》本篇文章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并记住重要字词。
2、在反复诵读中分析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3、学习作者运用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以及衬托、对比、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1、品读语言2、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营造氛围)/m?word=mp3,,,[%CE%D2%B5%C4%D6%D0%B9%FA%D0%C4+%D5%C5%C3%F7%C3%F 4]&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CE%D2%B5%C4%D6%D0%B9%FA%D0%C4++&si=%CE%D2%B5%C4%D6% D0%B9%FA%D0%C4;;%D5%C5%C3%F7%C3%F4;;67114;;67114&lm=-1&mtid=1&d=9&size=5242880&attr=0,0&titl ekey=863437369,358846898&mtype=21、导语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中国的大江南北,歌里这样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远浮海外已经成为潮流,远在异乡的游子是否依然拥有一颗中国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韩少功的《我心归去》,聆听游子们的真切心声。
2、学习目标展示。
(学生朗读)①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并记住重要字词。
②在反复诵读中分析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③学习作者运用说理蕴藏于形象中的写法以及衬托、对比、细节描写等写作技巧。
我心归去(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记下阅读心得,写下点评,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之情。
2、揣摩体味文中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提高语言品位能力,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一、解题(预习检查)。
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回到哪里去?(明确:中国故乡)作者写文章时应该身在何处?(明确:法国圣纳塞尔市)解读“我心”为什么要“归去”。
二、体会作者在异国他乡的感受,交流1-4段的评点。
1、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是80年代“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曾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在浪漫的法国,他仅呆了一个月就心归去了,难道法国没有中国好。
明确:法国条件很好,“雅静的别墅”、“两层楼”、“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蓝海”、“绿公园”。
是物质条件和环境优越。
2、物质条件和环境优越,为什么还要“我心归去”?在“对话栏”(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和质疑等)里说“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为下文作铺垫”,咱们要明白做了什么铺垫,继续看课文。
明确:作者在法国是感受到了寂寞、孤独和空虚。
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越更加突出了作者“冷清”的感受。
3、他是如何来表现这种“冷清”的感受的,请大家找出相关语句并作点评。
“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这个城市不属于你”--“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我不想移民”。
三、体会作者对亲人、故乡的思念之情,交流5-6段。
1、作者反复渲染自己在法国的孤寂感,除了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等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呢?明确:“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
亲人让作者不得离开舍弃。
“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侯她们睡到天明。
”这是异端充满温情的画面,与前面的冷清的文字形成强烈的反差。
作者在法国的“家”里感到被囚禁的痛苦,只有在有亲人的家里才感到塌实和温馨。
【高中语文】我心归去ppt精品课件43
答:第一段从多个角度写了别墅的 美好,与下文下浓浓的思乡之情形 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做了铺垫。
思考二
第二段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客居巴黎 居所的冷清寂寞的?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答:运用了比喻、夸张和细节描写。 写居所环境的冷清和自己的寂寞孤 独,与上一段形成鲜明对比,交代 了作者心归故乡的原因之一,为下 文作铺垫。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的思路是怎 样的?
一(1—4)节,写自己客居巴黎的孤独、寂寞和无助之感。 二(5—6)节,写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三(7—9)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深刻思考。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思念故乡,热爱故乡。
思考一
文章第一段作者写在法国的生活环境的 美好,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探究深化:
读《乡土情结》,看看柯灵是怎样
理解“乡土情结”的?说一说新时 代青年应该怎样热爱故乡、热爱祖 国?
作 业
1、整理掌握第三单元的生字词
语。 2、随笔写作,写写自己对故乡 的热爱。 2、预习《江南的冬景》。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语文《我心归去》教案3篇
语文《我心归去》教案语文《我心归去》教案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我心归去》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我心归去》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思;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总体把握文本,深刻体味感情,仔细品味语言。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中国,因为他真切地表达了对祖国无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歌里这样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国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当殖民已经成为过去,当远浮海外已经成为潮流,远在异乡的游子是否依然如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韩少功的《我心归去》,这是韩少功旅法归来后写的一篇。
二、解题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法国)三、检查预习,把握“异乡”与“故乡”的具体情状。
(一)人在异乡作者在浪漫的法国仅呆了一个月就心归去了,难道法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美好?请大家找出具体描绘以及“我”在法国的临时之“家”的情况的词语。
在哪几节?(1、6)明确:雅静奢华(“家”)、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
(二)心归故乡事实证明法国确实比较好。
那么作者为什么依然回归呢?难道作者的家乡比法国还要美?请大家找出具体描绘以及“我”的故乡的情况的词语。
在哪几节?(6、7)贫瘠脏乱、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事实证明故乡比不上法国,令我们和作者一样感到“失望”!(7)既然是“失望”,为什么我还要回去?难道这“失望”还藏着什么玄机?或者是作者在乎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东西?四、理解作者在“异乡”与“故乡”的不同感受。
(一)人在异乡:冷清、虚空、发疯重复与夸张的细节描写探究:1、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2、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
高中语文PPT课件3我心归去
——韩少功《回望》
课外延伸
曾经打动过我的“
故乡”诗
因 为 我 对 这 土 地 爱 得 深 沉
为 什 么 我 的 眼 里 常 含 泪 水 ?
连 羽 毛 也 腐 烂 在 土 地 里 面 。
然 后 我 死 了 ,
和 那 来 自 林 间 的 无 比 温 柔 的 黎 明
这 无 止 息何归去?
韩 少 功
惦念亲人 思念故乡
“故乡”是什么? • 故乡:
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
——《现代汉语词典》
作者眼里的“故乡”是……
找出7-9段中作者对“故乡”个性化理解的 句子,就句子内容、作者情感、写作手法等 共同探究。
• 我们无论走出多么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 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 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 • 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 也是远行的证明。
故乡的云
演唱:费翔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 别再四处飘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归来吧 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 归来哟 我已厌倦飘泊
心归何处?
这 永 远 汹 涌 着 我 们 的 悲 愤 的 河 流 ,
这 被 暴 风 雨 所 打 击 着 的 土 地 ,
我 也 应 该 用 嘶 哑 的 喉 咙 歌 唱 :
假 如 我 是 一 只 鸟 ,
——
艾 青
我 爱 这 土 地
…
…
作 业
• 1、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 和想象,通过选取具体的意象来抒 写你的思家之情。 • 2、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出国 热”的看法。
我心归去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我心归去高一上册语文教案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写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优美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连绵不断奇诡的城堡,使信息量增多,极力描摹家乡的不美,但为后文写家乡的美蓄势。
以下是整理的我心归去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我心归去》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文中基础知识。
2、总体把握文本,深刻体味感情。
3、揣摩文中富有哲理性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
2、揣摩出版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
课前延伸案一、作者简介韩少功,生于1953年1月1日,湖南长沙人。
曾任湖南美协专业作家、《海南纪实》主编、《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省作协主席、文联主席等职务。
成名作有短篇小说《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散文《完美的假定》等,还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等译著。
长篇小说《马桥词典》2021年被推选为“20十八世纪华文文学百部经典之一”,同年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荷兰读者网上评为“2021年后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21年4月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本文就是作者应邀急著试著法国领奖期间写下的。
《我心归去》练习1、给一般而言加点的字注音:一幢 ( ) 钥匙 ( ) 悲怆 ( ) 眷顾( )墟场 ( ) 贫瘠 ( ) 逃遁 ( ) 麦穗( )囚禁( ) 烙印( ) 模样( ) 矫饰( )繁华稣骨 ( ) 静谧侵肌( ) 幽深奇诡 ( )熠熠闪光 ( ) 魂牵梦萦( ) 无量幸福(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观摩喜上眉梢顾名思意B.拖沓狼藉省吃减用萍飘四方C.矜持幽深愁肠百接莫衷一是D.遒劲潦倒瑕不掩瑜计日程功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顺次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______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几名来付钱的观赏者。
b) 我的故乡没有______稣骨的都会,没有______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______奇诡的城堡,没有绿的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些森林。
高中语文《我心归去》说课稿
《我心归去》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心归去》。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及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及课时、教学流程、板书和作业、自我评价等方面把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作以下简单的介绍。
首先,我想向各位老师阐述一下我的教学理念:一、教学理念:我认为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展现的过程,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生命体验,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下面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心归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的第二篇文章,前有老舍《想北平》后有柯灵《乡土情结》。
《我心归去》通过人在异乡而心归故乡的对比,表达了一个身处他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深爱,也揭示了故乡的文化内涵。
这是我对教材得理解,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三、学情分析:首先,从语文的认知结构上看,高一学生在学习这个专题之前,已经学过“向青春举杯”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两个专题,接触到的文体有诗歌、散文等;学生还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初次领略了故乡在人心深处的永恒魅力,体会这篇散文的感情是不难的,但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其次,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高一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我心归去》作为家园之思的一个范本,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故土,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之情,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四、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地位、特点的分析,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要求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味情感来提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要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三点: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富有哲理性的句子能力目标: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培养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能力,学会,学习借鉴散文的写作特色。
情感目标:深刻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思,进一步了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我心归去》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3、让学生注意与文本对话,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思乡主题。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韩少功,我想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位作家: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1968年初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务农,1977年正式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大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4)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
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
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三、文本研习(一)研习1~4段:明确:法国(异乡),故乡明确:(1)“一幢雅静的别墅”——雅静,(2)“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大,奢华,(3)“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风景优美明确:冷清,空虚,发疯明确:(1)多角度渲染“这里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没有熟悉的声响(冷清)“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
”——没有熟悉的环境,人群(无所适从)“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没有熟悉的语言(反复的修辞手法,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报纸看完了,这成为最严重的事态”——没有熟悉的文化(无可入手)。
我心归去(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我心归去(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我心归去(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在形象的描述中抒情(家园之思),在抒情的基础上释理(对家的理解)的写法。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难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语言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一起用心倾听一首思乡的歌曲。
【播放满文军演唱的的《望乡》】附歌词:夕阳河边走举目望苍穹渺渺炊烟飘来的是乡愁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着你哟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脸庞欲知故乡亲人是否安康捧一盏乡酒陪伴着你哟无论我身在他乡与远方给你我的喜与悲不止为那山与水分不清梦与醒忘不掉是你身影穿过岁月春与秋尝尽世间爱与愁何故此时别离与拥有……思乡是一曲永恒的歌谣,尽管忧伤,却不改灿烂。
尤其是身在异乡他国,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销魂蚀骨。
著名作家韩少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
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作家韩少功的一些情况?明确:韩少功,1953年1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
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在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
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
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某杂志历任编辑、副总编。
1985年调湖南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1988年迁居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主编、《天涯》杂志社长、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
韩少功从197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有《韩少功文库》(10卷),含短篇小说《西望茅草地》《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散文《心想》《完美的假定》等。
另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译著多种。
部分作品多次在中国内地及台湾获奖,并有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的译本在海外出版发行。
二、诵读并感知课文1、学生自行朗读,用心体会,也可以请朗读较好的同学做表演性朗读。
《我心归去》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
《我心归去》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提升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难点: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有关家乡的散文,如《故都的秋》、《我的叔叔于勒》等,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感悟。
(2)板书课题《我心归去》,引导学生思考:本文的“归去”有何深层含义?2.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读效果。
3.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对比、排比、象征等修辞手法。
(3)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对家乡、亲情、友情的独特见解。
4.精讲课文(1)教师精讲课文,重点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和语言特色。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5.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散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分析课文、精讲课文,使学生深入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文章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够,课堂讨论氛围不够活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家乡的主题活动,如演讲、写作、摄影等,让学生更好地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2.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家乡的散文,如《我的叔叔于勒》、《故都的秋》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结合课文,让学生探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一语文《我心归去》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我心归去》教学设计一份优秀的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讲授的高度浓缩,是教师设计课堂的综合体现.为了让大家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小编整理了高一语文《我心归去》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高一语文《我心归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的人文,激发为故乡富强而勤奋学习的激情.2. 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3. 学会使用〝评点〞的方法来解读文本;●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故乡〞的人文,体会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难点: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 设计思想《我心归去》是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漂泊的旅人〞板块的第二篇文章,这个板块前有老舍的《想北平》后有柯灵的《乡土情结》.《想北平》和《我心归去》典型地体现了人与故乡的关系和人对故乡的特殊情感;而《乡土情结》则梳理了人与故乡的经典情结,是这一板块的总结与升华.本专题是文本研习专题,专题要求教师创设文本解读的情境,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来研习文本,鼓励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与文本.编者.教师.同学交流,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高一学生在学习这个专题之前,已经学过〝向青春举杯〞和〝获得教养的途径〞两个专题,接触到的文体有诗歌.散文等;学生还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初次领略了故乡在人心深处的永恒魅力.由于阅历不深,高一的学生还是较难理解语句中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对〝故乡〞人文的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作为教学的难点.〝诵读品味〞.〝独立评点〞和〝探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了解人文,因为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主旨的把握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上的,而不是架空分析出来的.● 教学资源一.资料辑录.韩少功(男)(_53- )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_69年初中毕业后,下放汩罗县的农村插队._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_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_79年发表短篇小说《月兰》(人民文学_79.4)在文坛崭露头角.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_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_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到海南后_88年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_96年与同仁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任杂志社社长,发行后广受好评.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等,文艺理论《面对神秘空阔的世界》._9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因其标新立意的形式尝试引起各方争论.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他的《西望茅草地》和《飞过蓝天》分获_80._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是_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_85.4)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表现了向民族历史文化深层汲取力量的趋向,饱含深邃的哲学意蕴,在文坛产生很大影响.有短篇小说集《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等._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二.相关文本灵魂归处是故乡哲学原本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 诺瓦利斯(Novalis)席慕容曾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谈及家乡,大意是这样的:虽然我不是在内蒙古长大,也从没有生活过,可是当我追随父亲的心愿,踏足这片草原时,我还是感动得流泪了我知道,我回家了仿佛我已在这里生活许久其实,所谓乡愁中所提及的〝乡〞,不仅仅指向实际意义上的故乡,出生的地方.所感怀的,唏嘘的是属于自己灵魂的那方净土,它是精神的,非公有的.它可以与人共鸣,却无法共同体会个中滋味.我们一生不停,行走于路上,为的就是寻找自己的灵魂家园,家的归宿感.但是,身处这个纷乱的世界,总是有着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变化,我们虽然尚不为〝垮掉的一代〞,可扑面而至的膨胀化信息资讯让我们无所适从,浮躁的心态始终在城市上空盘旋,久久不肯着地;我们的一半血液里仍存有真挚但易破的气泡,另一半血液却充斥着现代的失落元素.有一句话被都市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真没意思! 什么没意思?是生活本身还是生活本质?我们漂浮在水面,没有扎根,精神上的空虚反复,使得我们还在不知倦意地找寻着灵魂的归处.而那些找到的人是幸运的,他们纯净自然,笑得灿烂.哲学家奥古斯丁说:〝我的灵魂啊,不要移情于浮华.〞像拂去物体表面的尘埃一样滤去浮于灵魂表象的东西之后,沉淀下来的就是迷失在从前的最本质的东西.〝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乡愁 (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三. 唐诗中表现家园之思的名句1.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钱王羽《未展芭蕉》2.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3.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赵嘏《寒塘》)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6.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杜牧《题齐安城楼》)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8.日幕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吴融《金桥感事》)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_.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二首》)_.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杜牧《秋浦途中》)_.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送别》) _.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古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_.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春夕》)_.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_.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_.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杜甫《江汉》)_.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2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_.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_.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四.教学PPT●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利用诗词或歌曲导入新课.●简介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观看ppt简要介绍写作背景●指导诵读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笔画出自认为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朗读.勾画1.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2.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3.没有故乡的人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导读课文主导学生活动:提出问题:(1)用文中的词语概括作者故乡的特点.(2)面对这样的故乡,你会生发出怎样的情感?作者对此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速读.概括.思考(参考答案:贫瘠脏乱: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参考答案:难过,不满,厌恶 ;亲切,激动)主导学生活动:提出问题:(3)法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作者用了哪些词对法国进行了描绘,请作简要概括.(4)面对优美的异国他乡,你会怎么想?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概括.发言.(参考答案:优美,风雅富贵: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家〞:雅静.大.环境优美物质环境优裕.)(参考答案:赞美,依恋,满足虚空)主导学生活动:本文有很多描写生动或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你对哪些句子深有感悟,你是怎样理解的?整理在对话栏当中.阅读.思考.评点.分组交流.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在分析语句时要求朗读可以深入体悟情感.示例:(1)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评点: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2)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评点:(那个韩麦尔先生不是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吗?怎么作者连用三个法语表达出了一种什么情绪呢?)厌烦,身在异国,言语不通,作者简直度日如年!这是用反复来表达自己思乡的.(3)〝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评点:无聊至极的举动,夸张的细节写出了作者无所事事的那份要发疯的感觉,(自己在什么情况下望天花板半天的?)细节描写〝见微知著〞,运用夸张更形象表明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无聊.引导学生探讨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总结全文思考.讨论.发言.① 故乡是生命之根(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故乡不会使你真正失望,你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一种期望);②故乡是奉献之所(只有在故乡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③故乡是无价财富(只要真正拥有故乡,便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板书:〝故乡〞人文及〝生命之根〞.〝奉献之所〞.〝无价财富〞)● 拓展延伸以〝想家〞为话题,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情.当堂写作并朗读交流作业设计是为了使学生体悟本文蕴含的哲理,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家园之思;也为了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练习.交流答案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 课后测评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内容附后●板书我心归去韩少功人在异乡心归故乡〝故乡〞人文雅静奢华贫瘠脏乱对生命之根繁华酥骨浮粪四溢奉献之所静谧侵肌拥挤不堪比无价财富幽深奇诡阴沉连日感受:冷清.虚空. 惦念.亲切.发疯激动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初中语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最新版5篇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师如何写教学设计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模板五篇想得到高分,教学设计相关考点必须要非常熟悉,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依据和教学。
高一语文必修一《我心归去》教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我心归去》教案教学目的1、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流显露来的浓浓的思乡情。
2、揣摩作者饱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言语。
3、让先生留意与文本对话,学会自主阅读。
教学重难点一、掌握文章思乡主题。
2、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言语。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效果讨论、情境体验教具布置多媒体课件课时布置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音乐欣赏«故土的云»〝天边飘过故土的云,他不停地向我呼唤,当身边的和风悄然吹起,有个声响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同窗欣赏了这首歌之后,能否有一种归家的觉得?心有没有归去呢?明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我心归去»,作者韩少功。
〔板书〕二、课前检测〔重要字词〕一幢〔zhuànɡ〕别墅(shù) 钥匙(yào shi) 囚禁(qiújìn)无处逃遁(dùn) 惦念(diàn) 熠熠闪光(yìyì) 容貌(mú) 静谧(mì) 湖泊(pō) 幽静奇诡(guǐ) 贫瘠(jí) 悲怆(chuàng) 潦倒(liáo)雄壮(hún) 眷顾(juàn) 矫饰(jiǎo) 麦穗(suì)烙印(lào)课前我已请同窗对有关作者韩少功的资料做了一定的搜集,下面我就请同窗来交流一下,我们请几位代表来发言。
教员概括:〔幻灯片〕韩少功 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1968年终中毕业后作为知青下乡务农,1977年正式末尾文学创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大中文系,1979年参与中国作家协会,有短篇小说集«归去来»,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等。
2021年4月取得法国文明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我心归去》说课稿
《我心归去》说课稿各位教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我心归去》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流程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与学情状况写家园之思的作品很多《我心归去》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篇大部分写家园之思的作品仅限于对思乡感情的抒发而《我心归去》则在抒发感情的基础上有层次地挖掘了思乡的原因并赋予“故乡”特定的内涵高一学生十五六岁大都是生在里也就长在里对家园之思缺少亲身的体验教学《我心归去》可以以文本为载体通过充分的认读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故乡”这个概念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我心归去》是以“文本研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通过与作者、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领悟“家园之思”这一永恒的主题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学情状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以探寻思乡的原因、思考“故乡”的内涵为主线以学生课前收集材料、课堂与文本对话为活动主体的教学目标准备用一节课时间重点“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突破对“‘故乡’文化内涵”的理解难点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1.教学方法主要采取阅读感知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2、教学手段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补充信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学法指导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四、教学流程说明(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大家是否听过《故乡的云》这首歌这是一首表达浪迹天涯的游子对故乡无限思念的乡情诗费翔在歌唱中将漂泊的游子想要归返故乡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欣赏这首歌曲如果说费翔是用他的歌声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那么作家韩少功则是用自己的文字在抒写思乡之情从心里发出“我心归去”的呼喊(二)速读文本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速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作者身在里心归何处再看第70页对话栏里的第[2]点这里编者做出评点告诉我们“文章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由此我们大体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写作的思路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块内容分别是些小节(大家一起来说)第一部分大体是1—4;第二部分是5—6;第三部分是7—9明白文章的内容和思路之后再提出疑问:异乡(法国)的环境和故乡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作者的感受怎样呢引起学生思考详尽研读课文(三)精读文本质疑问难突出重点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思考几个问题层层深入揣摩作者饱含感情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从而解决重点1、法国的这个“家”有怎样的特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明确:雅静、繁华、静谧侵肌、幽深奇诡2、作者住在那舒服他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明确:冷清孤独、空虚3、故乡的环境有什么特点明确:贫瘠、脏乱、浮粪四溢、拥挤不堪、4、面对这样的环境作者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和体会明确:惦念、亲切、激动5、作者思念故乡想到了故乡的些东西明确:想到了小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未归家的小羊还有插在田头的犁6、当你想家的时候你想到的或者说如果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你最想家里的什么明确:看来大家想的各有异同其实想家的东西越具体想家的感受就越强烈因为爱家才会想家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四)问题探究理性思考突破难点最后一个部分是作者对“故乡”这个文化概念的思考什么是故乡作者在这里并没有下定义而是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富有个性的理解是感情和哲理的融合这是难点为解决这个难点我先请同学们把文章中作者对故乡的理解的话找出来然后采用点拨、启发、联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故乡”的文化内涵①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春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明确:我们人生的开始或是早期时光基本上是在故乡度过的这段时期是我们的成长时期故乡以它的山水风情以它的风土人情孕育着我们它自然也就成了人生的一部分②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都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明确:这句“血”是亲情是苦难“泪”是欢笑是悲伤“汗水”是自己在故乡土地上付出的努力③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明确:这里的意思是只有奋斗、奉献过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也才会作为生命的一部分而与自己不可分离故乡才会是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五)课文小结强化要点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强调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印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其实是人们心灵与精神的家园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之后才能真正懂得故乡我们现在也许还不能深刻体会思乡之情但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成为将来的和思念这种对故乡的爱铭刻在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个游子的血液里无论你走得多远总不会忘记那片多情的热土(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课后搜集与思乡相关诗文【附板书设计】环境情感内涵异乡——雅静、繁华、静谧——冷清、孤独、空虚血、泪、汗水故乡——贫瘠、脏乱、拥挤——惦念、亲切、激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我心归去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等基础知识。
2.把握文章主旨,分析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3.深刻体会作者刻骨铭心的情思,进一步了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总体把握文本,仔细品味语言,深刻体味感情。
2.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课时1课时
教法朗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
预习
1.诵读本文,扫除语言障碍,掌握重点字词。
2.理清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勾画出哲理性语句,在对话栏内写下理解。
3.思考文章在反映家园之思主题上的独特之处。
4.查找我国古典诗词中反映家园之思这一主题的名篇名句。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
(播放台湾歌手费翔的歌《故乡的云》)《故乡的云》在1987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之后,传遍世界各地,曾打动过多少海外游子的心。
那么,对于故乡,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两到三名同学口答)
或许,囿于我们的人生履历,我们对于故乡的理解尚不够深刻,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追随曾经多次访问法国,并在回国之后,用一组散文追思往事、记录心情的韩少功先生的脚步,走进《我心归去》。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别墅.(shù)静谧(mì)贫瘠.( jí) 酥.(sū)骨奇诡.(guǐ) 悲怆.(chuàng) 眷.(juàn)顾逃遁.(dùn) 潦.(liáo)倒矫.(jiǎo)饰熠熠.(yì) 钥.(yào )匙锁钥( yuè) 模( mú )样模( mó )型烙.( lào )印炮烙.( luò )
2.文学常识
韩少功,1953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
有小说集《月兰》《飞过蓝天》《诱惑》《空城》《谋杀》,长篇小说《马桥词典》《暗示》,评论集《面对空洞而神秘的世界》,译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惶然录》。
他是1985年倡导“寻根文学”的主将,发表《文学的根》(作家1985.4)提出“寻根”的口号,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一主张。
比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等。
2000年,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
《我心归去》是他访问法国归来后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总题是《访法散记》。
三、走进文本
(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情感。
1、本文题目叫《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故乡)
2、作者写此文时身处何地?(法国;异乡)
3、哪几节侧重写法国?(1-4节)
4、哪几节侧重写故乡?(5-6节)
5、7-9节侧重写什么?(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
小结:文章的大体内容和思路-- “文章从对法国游历的记叙开始,描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再到思乡之情的抒发,最后是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完成了主题的升华。
”
(二)研讨文本:(1—5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回答;6题学生合作探究,展示)
1、作者在法国的为期一个月的家是怎样的?
明确:(第一节)法国的家宽敞、豪华、奢侈、环境雅静。
(第六节)外国有豪华酥骨的都会,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有幽深奇诡的城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概括板书:雅致奢华)
2、作者身在法国的心情如何?
明确:(第二三四节)(概括板书)冷清,虚空,发疯
3、如何渲染的?
明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对吊灯的研究。
“对吊灯做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无聊至极的举动,六次已经让人倍感无聊了,何况是六十次。
这个夸张手法的运用,将作者几乎逼“疯”了。
5、正因为法国的生活如此寂寞无聊,作者才不愿意移民,尽管他有很好的条件。
作者说“很想念家里”?他到底想念家里的什么呢?
明确:第五六节是对家园之思的正面描写。
作者想念的主要是故乡的亲人,故乡的生活情景(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等) 。
5、他思念的故乡物质环境方面怎样?
明确:(第六节)贫瘠脏乱,(第七节)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
6、作者明明对故乡很失望,但为什么身在法国“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
学生从第7节第8节中找原句做答案,并讨论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结合预习,对于哲理性句子,合作探究展示,教师点拨))
(1)“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明确:故乡有我们奋斗时洒下的汗水,留下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甚至是带着泪痕和血的悲欢离合;而旅游景区是供游人散心消遣的,它带给人们的多是快乐。
所以,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属于悲的东西,“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
(2)“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明确:因为人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对故乡繁荣昌盛的期望,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这种期望会成为对故乡奉献的动力,这种动力能使你为故乡流血、流泪、流汗,才能引发有价值的物质(金麦穗)与精神(赶车谣)的创造。
(3)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明确:因为只有奋斗、奉献,才会在故乡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故乡才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离,才会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
(4)“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这样的语句,你怎么理解?
明确: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
7、小结.作者对“故乡”这个概念做了哪些深层次的思考?(我心归去深层原因)
明确:(1)故乡是生命之根(故乡有“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所以故乡成了你生
命的一部分,故乡不会使你真正失望,你对故乡的失望其实是一种期望);
(2)故乡是奉献之所(只有在故乡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3)故乡是无价财富(只要真正拥有故乡,便会拥有“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8.主题升华:人与故乡是怎样一种关系?
故乡是人的精神寄托,心之所依。
拥有故乡的人才拥有心灵回归的无限幸福;人只有对故乡付出艰辛劳动,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
课堂训练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矫饰(jiǎo)眷顾(juàn)草坂(bǎn)湖泊(bō)
B.逃遁(dùn )惦念(diàn)潦倒(liáo)酥骨(sū)
C.别墅(shù)贫瘠(jí)奇诡(guǐ)熠熠(yì)
D.静谧(mì )悲怆(chuàng)模样(mú)烙印(lào)
答案:A A项中“湖泊”的“泊”应读为“pō”。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
....,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B.用“赠送土地”的办法吸引投资无异于杀鸡取卵
....,这种慷农民利益之慨的做法应当立即停止。
C.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
....。
D.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
....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答案:D “不容分说”指不容许分辨说明,应换成“不容置疑”。
A项,“含辛茹苦” 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B项,“杀鸡取卵” 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C项,“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拓展作文
1.以“我的家乡”为话题,描绘家乡的景色或场景。
通过联想和想象,注意细节描写,借助具体的意象来抒写你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