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800d3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4.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清晰地记叙事件和描绘人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写作特点2. 线索的作用和分类3. 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4. 实例分析和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线索的作用和分类、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事写人的技巧。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2. 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1.2 提问:什么是线索?线索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讲解线索的分类(10分钟)2.1 主线线索2.2 辅线线索2.3 人物线索2.4 事物线索2.5 时间线索3. 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10分钟)3.1 选择典型事件3.2 描绘人物形象3.3 合理安排顺序3.4 运用细节描写4. 实例分析(15分钟)4.1 分析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记事写人的技巧4.2 讨论:如何使文章更具吸引力?5. 课堂练习(15分钟)5.1 布置练习题目5.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6.2 布置作业:根据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记叙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讽刺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表现手法,使自己的作品更具表现力。
七、实战演练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历史或现实中的典型事件。
3. 教师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八、优秀作品欣赏1. 展示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品,让学生感受线索清晰、人物鲜明的作品魅力。
2. 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亮点,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巩固记忆。
2. 强调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以及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简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简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b3dfdc5fbfc77da269b17d.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简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线索的含义与作用。
2.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
二、线索的作用是什么
丝线,能把颗颗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线索,能把杂乱无章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
三、设置线索的方法
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常见的记叙线索有: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此外,文章还可以以时间、事件等为线索。
四、安排线索应注意:
1.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响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五、习作练习。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a7171ac2b14e852458fb57de.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学设计训练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达到共识: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框框,拓宽语文学习视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事情写得条理清楚,文脉贯通训练重难点:合理地找准线索,围绕线索选材训练时数:二课时导写过程:一、上作点评二、导入同学们见过珍珠项链吗?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是靠什么贯穿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身上的衣服又是靠什么连缀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我们写记叙文也是这样。
一个个人,一件件事,这些材料靠什么把它组织起来?靠的也是线索。
写记叙文离不开线索。
如果记叙文中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三、学习知识短文学习知识短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明确线索在记叙性文章中的重要性,了解设置线索的几种方法和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四、课堂交流(一)常见的记叙线索1、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
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2、以空间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3、以事物为线索,如《繁星》《皇帝的新装》、《柳叶儿》《繁星》围绕“繁星”,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的深切感受。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
再现儿时在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5、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人物为线索,以人特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使读者清楚的看到“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再如《春》6、多种线索混合使用,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内”——“院外”的空间顺序来写。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63c63f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c.png)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学会通过线索把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使记事写人文章更具吸引力。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种类及作用2. 人物描写的方法3. 事件叙述的技巧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重点1. 掌握线索的种类及作用2. 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3. 运用事件叙述的技巧四、教学难点1. 如何巧妙地运用线索把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2. 如何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人物性格和事件内涵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记事写人文章引起学生兴趣,提问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认识。
2. 讲解线索的种类及作用: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线索等,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线索组织文章。
3.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4. 讲解事件叙述的技巧:顺叙、倒叙、插叙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叙述方法。
5. 实例分析与练习:分析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发现线索、人物描写和事件叙述的技巧。
让学生动手练习,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和修改。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一篇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文章内容要求包含清晰的事件线索和人物描写。
2.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识别文中的线索,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其对事件叙述的影响。
3.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案例中的写作技巧,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
七、写作技巧训练1. 技巧讲解:详细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绘来增强记事写人的表现力,如使用对比、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
2. 技巧练习:学生进行短文写作练习,运用讲解的写作技巧,特别强调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
3. 同伴评审: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作品,进行评审,提出改进建议。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c917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清楚的方式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3. 提高学生表达清晰、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事写人的基本要素3. 线索的分类及作用4. 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5.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线索清楚的方式进行记叙文写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索清楚地组织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记事写人的基本要素,线索的分类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线索清楚写作的具体运用。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给予个别辅导与评价。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相互借鉴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分析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引发对记事写人的兴趣。
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定义,了解其基本特点。
3. 讲解记事写人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4. 讲解线索的分类及作用:主线、辅线、暗线等,分析其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5. 讲解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叙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以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组织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
6. 写作实践:布置一道记叙文写作题目,要求运用线索清楚的方式进行写作。
7.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写作实践的表现以及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对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入优秀记叙文:邀请作家或者找一些优秀的记叙文作者,让他们来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
2. 分析不同类型的记叙文:除了常见的以时间、空间、逻辑为线索的记叙文,还有一些特殊的记叙文,如倒叙、插叙等。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c7113e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0.png)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记事写人线索清楚1.1 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训练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使作文线索清晰,内容丰富。
1.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实践写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记事写人的要点。
二、知识点讲解2.1 记事写人的基本要求:明确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2 线索的分类: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线索等。
2.3 如何做到线索清晰:通过设置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内容3.1 选取典型事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写作,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3.2 设置线索:根据事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清晰。
3.3 描绘人物: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作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难点:如何运用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人物描绘生动。
5.2 重点:选取典型事件,设置线索,描绘人物。
以下是剩余五个章节的教案,请参考:六、教学过程6.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引发学生对记事写人作文的兴趣。
6.2 讲解:讲解记事写人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6.3 实践: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教师进行指导。
七、课堂练习7.1 练习题目:以“一件难忘的事”为主题,写一篇记事作文。
7.2 要求: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清晰,运用线索使文章层次分明。
7.3 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课后作业8.1 作业要求:修改课堂练习的作文,使线索更加清晰,人物描绘更加生动。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8ebe199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b.png)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能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对人物的敏感度。
3. 训练学生运用线索来组织材料,使作文结构清晰、条理清楚。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概念与作用: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内容连贯。
2. 线索的类型:人物线索、事件线索、情感线索、时间线索等。
3. 如何运用线索进行记事写人:选择合适的线索,围绕线索组织材料,使文章内容有序。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
2. 让学生尝试用线索来组织材料,进行记事写人的练习。
3.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交流,互相借鉴、学习。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线索的概念、类型及运用方法。
2. 实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线索的运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索的作用。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线索进行记事写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线索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 学生的作文结构清晰、内容连贯,能够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3. 学生能够主动观察生活,积极进行记事写人的练习。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索在记事写人作文中的重要性。
学会如何选择和运用线索来组织文章内容。
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描绘人物性格和特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地设置和切换线索。
如何将线索与作文主题紧密结合起来。
在记事写人中如何处理线索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七、教学准备:准备相关优秀作文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和人物描写案例,供学生参考。
准备反馈评价表,用于课后对学生作文的评估。
八、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线索概念的理解。
2. 讲解线索在记事写人作文中的具体运用,强调线索与主题的关联。
3. 分析优秀作文样本,指出其中的线索设置和运用技巧。
4.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线索运用的理解和尝试。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bbee242467ec102de2bd89c6.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写作指导◆城北初中初一语筑材料组装成大厦,有一种常用常新、简单易行的方法——一线贯穿法,即通过围绕一个线索来组织材料,一唱三叹,反复吟咏,缀联成篇。
线索就犹如缝制衣服的线。
做衣服,先要裁剪布料,然后用线把一块块布料缝制起来。
没有线,缝不成衣服;记叙性文章如果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线索贯穿有妙法1.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课文以“男子汉”面对生活的挑战逐步成长为线索,记叙了“男子汉”生活的方方面面。
2.以物为线索。
如《柳叶儿》,课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以“社戏”为线索,再现儿时在平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4.以特殊的时间为线索。
如中考佳作《长大的感觉》写了三个片段——身体长高后的得意感、年龄增长后的自豪感、思想成熟后的幸福感,作者把这三个片段分别安排在11岁生日、13岁生日、15岁生日这三个特定的时间来写,用生日这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又与题目的“长大”二字相呼应,极其清晰顺畅!5.以标点为线索。
如有一介绍自我的习作,用“,”来写豆芽菜的身体,用“!”来写怒目金刚的性格,用“?”来写遇事刨根问底的习惯,用“《》”来写“我”嗜书如命的爱好,用“……”来写“我”的爱好很多,五个标点多角度地勾画了“我”的形象,生动而幽默,令人过目难忘。
6.以字词为线索。
如有篇介绍人物的中考作文以一字贯穿,作者用一个“马”字将同桌的姓名(马涛)、长相(马脸)、外号(小马秧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马大哈)、磨磨蹭蹭的习惯(破马车)连缀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线索分明、妙趣横生。
7.以歌词为线索。
如一中考满分作文初中生活剪影中,作者用“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儿个真高兴”、“难忘今宵”、“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这四句歌词作为小标题串起四个片段,并于文中巧妙穿插相关的歌词,深情地追忆了“我们”“相互认识”“分享成功”“元旦联欢”“依依惜别”的画面,展现了初中生活的多种风情。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ae75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1.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线索,明确线索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把握记叙文线索,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线索清晰地记叙事件,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二、教学内容:1. 回顾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线索。
2. 分析典型例文,提取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3. 小组讨论,发现线索的设置方法,总结写作技巧。
4. 课堂练习,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记叙文的线索,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线索清晰地记叙事件,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索的作用。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线索的设置方法。
3. 练习法:课堂练习,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线索。
2. 分析例文:选取典型例文,提取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线索的设置方法进行讨论,总结写作技巧。
4. 课堂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线索清晰地记叙事件,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
5. 作文讲评: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其线索设置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线索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作文评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评估,关注线索的清晰度、人物形象的鲜明度和事件发展的连贯性。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识别自身的强项和改进空间。
七、教学拓展:1. 线索与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探讨线索如何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增强记叙文的感染力。
2. 线索与主题:讲解线索如何服务于记叙文的主题,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
3. 线索在非记叙文中的应用:探讨线索在其他文体(如议论文、说明文)中的运用,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fa7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1.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事写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线索清楚的认识和重视。
教学内容:1. 记事写人的定义和作用。
2. 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事写人和线索清楚的概念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理解线索清楚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引入记事写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定义和作用。
2. 讲解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具体的事例,让学生理解线索清楚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记事写人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理解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线索的种类和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索的种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线索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线索的种类: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
2. 线索的作用:引导读者理解故事的发展、增加故事的兴趣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线索的种类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线索的练习,提高其使用线索的能力。
教学步骤:1. 讲解线索的种类,如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
2. 讲解线索的作用,如引导读者理解故事的发展、增加故事的兴趣等。
3. 让学生进行线索的练习,提高其使用线索的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描述线索的种类和作用。
2. 学生能正确使用线索,使故事更加清晰有趣。
第三章:如何设置线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设置线索。
2. 培养学生设置线索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设置线索的方法:预埋线索、揭示线索、交织线索等。
2. 设置线索的技巧:合理分布线索、线索之间的关联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设置线索的方法和技巧。
2.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线索设置的练习,提高其设置线索的能力。
教学步骤:1. 讲解设置线索的方法,如预埋线索、揭示线索、交织线索等。
2. 讲解设置线索的技巧,如合理分布线索、线索之间的关联等。
3. 让学生进行线索设置的练习,提高其设置线索的能力。
王海霞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王海霞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5691000d16fc700abb68fcbe.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存在问题:综观学生作文,因线索不清常常导致文章内容杂乱,形式哗然。
不少学生不在内容上下功夫,片面追求形式的新奇,殊不知内容不好,形式的新奇就成了无用的花架子。
形式的新奇也确是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若一味追求形式新奇而不顾内容,就走进了写作的误区。
问题诊断:线索犹如缝制衣服的线,安排线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2.线索必须和表达的主题紧密相关,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3.线索的安排必须做到首尾呼应,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方法导引:线索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串于全文的一种写作技法。
我们在写作记事写人的文章时,如能有清楚的线索,写出来的文章就能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中心明确。
常用的线索有:1.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使读者清楚地看到“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2.以事物为线索。
如《柳叶儿》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的岁月里,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往事。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月迹》全文以“追寻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表现孩童奇特的想象和可贵的心灵世界。
4.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如《三颗枸杞豆》,就是以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
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5.以空间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快乐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空间的转换,一目了然。
自我修改:修改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章只有经过不断的修改,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使文章趋于完善,完美。
古今中外很多大作家,其作品都是经过他们无数次甚至数十年精心修改后才最终形成的。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还在于培养学生自觉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个环节很重要。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5974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d.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记事写人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线索清楚的基本要求1.2 教学内容介绍记事写人的概念和作用解释线索清楚的意义和必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记事写人和线索清楚的概念和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记事写人的重要性和线索清楚的必要性第二章:线索清楚的概念与作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线索清楚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线索清楚的作用2.2 教学内容解释线索清楚的概念和含义讲解线索清楚在记事写人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线索清楚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线索清楚的重要性第三章:线索清楚的分类与运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线索清楚让学生学会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类型的线索清楚,如时间线索、空间线索、逻辑线索等讲解如何运用不同类型的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线索清楚的分类和运用方法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运用不同类型的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第四章:线索清楚的实践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线索清楚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4.2 教学内容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线索清楚的应用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线索清楚的概念、作用、分类和运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线索清楚的概念、作用、分类和运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记事写人第六章:时间线索的运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时间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运用时间线索进行记事写人6.2 教学内容讲解时间线索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运用时间线索进行记事写人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时间线索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线索的运用第七章:空间线索的运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空间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运用空间线索进行记事写人7.2 教学内容讲解空间线索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运用空间线索进行记事写人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空间线索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空间线索的运用第八章:逻辑线索的运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逻辑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线索进行记事写人8.2 教学内容讲解逻辑线索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如何运用逻辑线索进行记事写人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逻辑线索的概念和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逻辑线索的运用第九章:线索清楚在写作中的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线索清楚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运用线索清楚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讲解线索清楚在写作中的作用介绍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写作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线索清楚在写作中的作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线索清楚在写作中的运用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写作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线索清楚的概念、作用和运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写作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线索清楚的概念、作用和运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运用线索清楚进行写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言部分:理解记事写人的重要性和线索清楚的基本要求。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bec2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2.png)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事写人的意义和价值。
2. 让学生掌握线索清楚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 记事写人的定义和作用。
2. 线索清楚的意义和重要性。
3. 线索清楚的基本要求。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记事写人的意义和价值。
2.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线索清楚的意义和重要性。
3. 教师讲解线索清楚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索的确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确定线索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线索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内容:1. 确定线索的方法。
2. 线索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确定线索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线索的分类和特点。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线索的作用。
第三章:线索的展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展开线索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线索展开的技巧。
教学内容:1. 展开线索的方法。
2. 线索展开的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展开线索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线索展开的技巧。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线索展开的重要性。
第四章:线索的连接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连接线索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线索连接的技巧。
教学内容:1. 连接线索的方法。
2. 线索连接的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连接线索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线索连接的技巧。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线索连接的重要性。
第五章:线索的整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整合线索的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线索整合的技巧。
教学内容:1. 整合线索的方法。
2. 线索整合的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整合线索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线索整合的技巧。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线索整合的重要性。
第六章:实例分析与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对线索清楚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记事写人。
教学内容:1. 分析具有线索清楚的优秀文章。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https://img.taocdn.com/s3/m/d4d487e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4.png)
七年级作文训练教案——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事写人的基本技巧,学会通过线索把事件和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对事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清晰地叙述事件、描绘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索的概念及作用:线索是连接事件、人物和情节的纽带,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2. 线索的类型:时间、地点、人物、情感、物品等。
3. 如何运用线索:选择合适的线索,使文章内容连贯,人物形象鲜明。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线索的概念及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索进行记事写人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在文章中巧妙地设置线索。
2. 如何通过线索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记事写人文章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线索,初步体会线索在记事写人中的作用。
2. 讲解线索的概念及作用:讲解线索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线索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3. 分析线索的类型:时间、地点、人物、情感、物品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线索如何运用。
4.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文章中的线索运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运用线索。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以人物为中心的短篇故事,要求线索清晰,人物形象鲜明。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教案编写完毕,仅供参考。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线索,培养观察力和敏锐度。
2. 邀请作家或资深编辑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记事写人的心得和经验。
3. 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等,从中获取灵感,丰富写作素材。
七、实战演练:1.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线索寻找”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有趣的线索,并编写故事。
2. 组织“我是小记者”活动,让学生采访身边的人物,记录下他们的故事,锻炼记事写人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
CHENLI
20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1)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 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 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 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 的夜空……
(2)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 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 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 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可不,它被游荡的云,过路的风和早守在寺门的绿叶儿抢 走了。匆忙间,遗留给我的是那时断时续的袅袅余音,像 悬浮于黄昏若有若无的薄雾里时隐时现的峰峦。
这口钟并不特别,如同其他庙宇的钟,只因为历史在 浇铸它时渗进了诗,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来这儿听钟的朗诵。
被夕阳余辉镀得发亮的钟声,波光粼粼,轻悠悠地溪 水一般从寒山寺流来。
CHENLI
21
(3)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 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 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 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 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 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 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 经理……
CHENLI
7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闹钟 课堂 乒乓球
CHENLI
8
二、以空间为线索
•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
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 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 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CHENLI
9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课室 饭堂 篮球场 操场
CHENLI
1
让我们一同走进写作的殿堂……
CHENLI
2
线索可以是某一事物、某一人物、 某种感情等等。运用线索是以某个事 物等将文章的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 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CHENLI
3
能把文章中表达 的思想内容贯串起来, 组成一个整体。(使 文章条理清楚,文脉 贯通。 )
CHENLI
•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以人物为线索,以人特性格特点
分类组织安排材料,使读者清楚的 看到“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 立、刚强的性格特点. 再如《春》
CHENLI
15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同桌
CHENLI
16
多种线索混合使用
• 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 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 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 里”——“院内”——“院外”的空间 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 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争 执”——“惊奇”——“满足”的思想 感情变化为线索。
(4)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
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
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
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
了……
CHENLI
22
(5)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
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 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6)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
4
你能结合所学课文说说设置线索的 方法有哪几种吗?
以“人”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以“物”为线索,如 《柳叶儿》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
以“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如《乡愁》 《我的老师》
CHENLI
5
文章中常见的线索
CHENLI
6
一、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 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 容,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 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 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 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让读者更好地 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 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 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 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 他的裤腿……
CHENLI
23
(7)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 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 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 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 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 女儿的不孝吗?
我伫立枫桥上,伫立于黄昏的冥色里。黄昏,古铜色 的苍穹仿佛一座大钟,沉思着的我,是一只悬挂的钟锤吗?
我伫立在枫桥上,伫立在联系古老历史与遥远未来的 诗行上。
问: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
CHENLI
19
歌声(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的三曲清歌,真令我心醉 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 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 这是在花园里……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 她们在感受日光时所深藏着的那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 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却带了黯 淡的颜色。…… 大约也因那濛濛的细雨,园里没有了浓郁的香 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官,使我 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
CHENLI
10
三、以事物为线索
如《繁星》《皇帝的新装》、《柳叶儿》 《繁星》 围绕“繁星”,写了“从
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个 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的深切感受。
《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 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 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CHENLI
11
CHENLI
17
安排线索应注意的问题
• (1)注意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 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 (2)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所 要表达的内容。
• (3)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 使全文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CHENLI
18
诗在钟声里活着;钟在诗句里响着。钟声是美的吗?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教科书
CHENLI
12
四、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 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 “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 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 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CHENLI
13
请用相应的线索把下列事物串起来
阶段考试
CHENLI
14
五、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