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7c1b728ea81c758f578e0.png)
目录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1内容提要1.2习题与解答2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内容提要2.2习题与解答3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3.1内容提要3.2习颗与他答4根轨迹法4.1内容提要4.2习题与解答5频率法5.1内容提要5.2习题与解答6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6.1内容提要6.2习题与解答7非线性系统分析7.1内容提要7.2习题与解答8线性离散系统的理论基础8.1内容提要8.2习题与解答9状态空间法9.1内容提要9.2习题与解答附录拉普拉斯变换参考文献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 1内容提要基本术语:反馈量,扰动量,输人量,输出量,被控对象;基本结构:开环,闭环,复合;基本类型:线性和非线性,连续和离散,程序控制与随动;基本要求:暂态,稳态,稳定性。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能够针对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找出其被控对象、输人量、输出量,并分析其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1.2习题与解答题1-1图P1-1所示,为一直流发电机电压白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中,1为发电机;2为减速器;3为执行电机;4为比例放大器;5为可调电位器。
(1)该系统有哪些环节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2)绘出系统的框图,说明当 负载电流变化时,系统如何保持发 电机的电压恒定 (3)该系统是有差系统还是无 差系统。
(4)系统中有哪些可能的扰动, 答(1)该系统由给定环节、比较环节、中间环节、执行结构、检测环节、 发电机等环节组成。
给定环节:电压源0U 。
用来设定直流发电机电压的给定值。
比较环节:本系统所实现的被控量与给定量进行比较,是通过给定电 压与反馈电压反极性相接加到比例放大器上实现的中间环节:比例放大器。
它的作用是将偏差信号放大,使其足以带动 执行机构工作。
该环节又称为放大环节执行机构:该环节由执行电机、减速器和可调电位器构成。
该环节的 作用是通过改变发电机励磁回路的电阻值,改变发电机的磁场,调节发 电机的输出电压被控对象:发电机。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第2章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思考题 第1章 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0aed2f6aa98271fe910ef9ef.png)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个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均可概括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动化装置控制下的生产设备,称为被控对象;另一部分是为实现自动控制所必须的自动化仪表设备,简称为自动化装置,它包括测量变送器、调节器和执行器等。
简单的自动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测量变送器、调节器及执行器四大部分组成。
2.术语a)被控对象?调节器?执行器?测量变送器?b)被控变量,y?设定值,g?测量值,z?偏差,e?干扰,f?调节参数?在被控对象中,需要控制一定数值的工艺参数叫做被控变量,用字母y表示。
被控变量的测量值用字母:表示,按生产工艺的要求,被控变量希望保持的具体数值称为设定值,用字母譬表示。
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叫做偏差,用字母e表示,e=g-z。
在生产过程中,凡能影响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的种种因素称为干扰,用字母,表示。
用来克服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参数叫做调节参数。
c)反馈?负反馈、正反馈?把系统(或环节)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重新返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做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能够使原来的信号减弱,也就是反馈信号取负值,那么就叫做负反馈。
如果反馈信号取正值,反馈信号使原来的信号加强,那么就叫做正反馈。
自动控制系统绝对不能单独采用正反馈。
d)闭环系统?一个一个信号沿着箭头的方向传送,最后又回到原来的起点,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被控对象的被控变量值达到或接近设定值为止,所以这种自动控制系统是闭环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3.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4.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照工艺过程需要控制的参数值即设定值是否变化和如何变化来分类,而将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三大类。
按调节器具有的控制规律来分类,如位式、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等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5.过渡过程a)静态、动态?自动控制系统的平衡(静态)是暂时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平衡(动态)才是普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
自动控制原理概念最全整理
![自动控制原理概念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93a8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9.png)
自动控制原理概念最全整理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系统和设备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科领域。
它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稳定性、系统传递函数、校正方法、系统的自动调节、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等内容。
以下是对自动控制原理的概念的全面整理。
1.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使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要求,对被控对象进行准确稳定的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控制器、执行机构和被控对象组成。
2.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它接收输入信号并计算输出信号,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包括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调节方法。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外部扰动或内部变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预期的输出。
稳定性分为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通过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可判断系统是否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4.系统传递函数系统传递函数是表征系统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它可以描述系统动态行为和频率响应特性。
通过系统传递函数可以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5.校正方法校正方法是指通过校正装置对被控对象的特性进行矫正,以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
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开环校正和闭环校正。
6.系统的自动调节系统的自动调节是指通过自动调节装置,根据系统的输出信号和设定值之间的差异进行调节,以实现系统输出的稳定和准确。
7.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闭环控制是指根据系统的反馈信号来调整控制器输出的控制方式,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开环控制是指根据设定值直接进行控制,不考虑系统的反馈信号。
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劣势。
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在自动化生产、航空航天、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力系统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准确性和稳定性,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汇总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a0169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9.png)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汇总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和设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学科。
它研究的是用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这些概念、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下面是自动控制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控制系统的定义:控制系统是用来使被控对象按照一定要求或期望输出的规律进行运动或改变的系统。
2.控制系统的要素:输入、输出、被控对象、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3.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4.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抗干扰性、鲁棒性等。
二、数学建模1.控制对象的数学建模方法: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时间模型、差分方程模型等。
2.控制信号的形式化表示:开环信号和闭环信号。
三、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1.传递函数:描述了控制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2.传递函数的性质:稳定性、正定性、因果性等。
3.频率响应:描述了控制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
四、稳定性分析和设计1.稳定性的定义:当外部扰动或干扰没有足够大时,系统的输出仍能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稳定在期望值附近。
2.稳定性分析的方法:根轨迹法、频域方法等。
3.稳定性设计的方法:规定根轨迹范围、引入正反馈等。
五、PID控制器1.PID控制器的定义:是一种用于连续控制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2.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参数调节等。
六、根轨迹设计方法1.根轨迹的定义:描述了系统极点随控制输入变化时轨迹的变化规律。
2.根轨迹的特点:实轴特征点、虚轴特征点、极点数量等。
3.根轨迹的设计方法:增益裕量法、相位裕量法等。
七、频域分析与设计1.频率响应的定义:描述了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
2.频率响应的评价指标:增益裕量、相位裕量、带宽等。
3.频域设计方法:根据频率响应曲线来调整系统参数。
八、状态空间分析与设计1.状态空间模型:描述了系统状态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
![自动控制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6e75469dc5022abea00e5.png)
(二) 逆变器输出电压与脉宽的关系 单极式SPWM 脉冲幅值1/2Us.在半个周波内有 N个脉冲,个脉冲不等宽 但中心间距一样, 等三角波的周期
令 第 个矩形脉冲宽度为 其中心点相位角
因为从原点始只有半个三角波
因为输出电压波形 负半波左右对称,是一个奇 次周期函数
把N个矩形脉冲代表的 代入上式,须先求的每个 脉冲的起始和终止相位角
五.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
定性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定性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对系统校正 工程实践
对系统校正
称心?
N
Y 工程实践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 电机学、自控原理、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主要内容 直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交流电机自动控制系统
§7-1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 式
电机调速时希望磁通量Φm为额定值不变 三相异步机每相电势 Eg=4.44f1N1KN1Φm f1------定子频率 KN1---基波绕组系数 N1-----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 Φm ----每极气隙磁通量(Wb)
一.基频以下调速
f1从额定f1n向下调。 要求: Eg /f1 =常数。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③过程控制系统 特点:对生产过程自动提供一定的外界条件,
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粘度、浓度等参 量保持恒定或按一定的程序变化。对其中的 每一局部,可以是随动系统,也可以是恒值 系统。 例子:化工厂控制系统。
二.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按数学模型分类 数学模型 描述系统内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静态模型 变量各阶导数为零的条件下。
二:直接变频装置(AC-AC)
自动控制系统名词
![自动控制系统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68713b2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d.png)
自动控制系统名词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自动调节和控制设备、过程或系统的机制。
它使用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监测、分析和操作。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控对象的状态或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
控制器接收这些信号,并使用预定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以确定所需的控制动作。
执行器则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被控对象进行实际的操作,如调节阀门开度、改变电机转速等。
自动控制系统的目标是实现被控对象的稳定运行、精确控制和优化性能。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生产、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系统等。
它们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到被控对象的特性、控制要求、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性能以及控制算法的选择。
自动控制系统的优点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它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现代工业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
![孙炳达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https://img.taocdn.com/s3/m/b0350b2edd36a32d7375819f.png)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3、复合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两种结构:按输入信号补偿 按扰动信号补偿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4、控制方式比较 (1) 从系统组成结构看,开环控制方式简单,复 合控制方式复杂,闭环控制方式介于两者间; (2) 从性能看,开环控制方式较差,闭环控制方 式较好;复合控制方式最好;
+ 5 ΔU -5 功 率 放 大 器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方法一:人工控制 眼(观察) 脑(判断) 手(操作) 目的:减少或消除Δh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方法二:自动控制 受控对象:水池; 输出量:实际水位(h实); 输入量:要求水位(h要); 浮子——检测装置; 控制电源——检测Δh,转变为电信号; 电动机——执行机构; 干扰输入量:对系统输出起反作用的输入量, 例如功率放大器信号的飘移。
开环调速结构基础上引入一台测速发电机,作为检测系统 输出量即电动机转速并转换为电压。 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比较 (相减)后,产生一偏差电压, 经电压和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去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当系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时,电动机就以电位器滑动 端给出的电压值所对应的希望转速运行。 当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例如负载变大),电动机的转速 会发生变化(下降),测速反馈电压跟着变化(变小),由于 给定电压值未变,偏差电压值发生变化(变大),经放大后 使电动机电枢电压变化(提高),从而电动机转速也变化(上 升),以减小或消除由于干扰引起的转速偏差。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基本名词:
1 控制器:实现控制功能的装置; 2 被控对象:被控制的设备或机械; 3 被控量(输出量):被控对象内要求自动控 制的物理量; 4 输入量:影响系统输出量的外界输入,包括 给定输入量和扰动输入量。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34ca49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7.png)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将输入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的系统,以实现对系统或过程的自动调节、控制和运行。
它通过感知和测量系统的状态或参数,并根据预设的目标或规则对系统进行调节和控制,使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实现所需的输出。
自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1. 传感器或测量器件:用于感知和测量系统或过程的状态、参数或特征。
传感器可以采集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物理量,或者采集图像、声音等非物理信号。
2.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经过计算和处理后,生成控制信号。
控制器的核心功能是对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测、分析和决策,以保证系统能够达到所需的输出。
3.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的指令,改变系统或过程的状态或参数。
执行器可以是电机、阀门、喷嘴等,用于控制机械、电气、流体等系统。
4. 反馈环路:用于实现对系统输出的连续监测和修正。
通过将执行器的输出信号再次反馈给控制器进行比较,可以实时检测和修正系统的偏差,确保系统稳定工作。
5. 人机界面:为操作员提供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界面,方便操作员设置参数、监测状态、进行诊断和故障处理等。
人机界面可以是显示屏、键盘、鼠标等。
综上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是以传感器为输入,通过控制器生成控制信号,再通过执行器改变系统状态,最后通过反馈环路不断修正,实现对系统或过程的自动调节、控制和运行。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复习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2115d09bcd126fff7050bcc.png)
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第一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液位自动控制的方框图方框图中, x 指给定值;z 指输出信号;e 指偏差信号;p 指发出信号;q 指出料流量信号;y 指被控变量;f 指扰动作用(主要是进料量的变化,注意:此为对液位控制而言)。
当x 取正值,z取负值,e= x- z,负反馈。
其他控制系统用同一种形式的方框图可以代表不同的控制系统当进料流量或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出口物料温度变化时,可以将该温度变化测量后送至温度控制器TC。
温度控制器的输出送至控制阀,以改变加热蒸汽量来维持出口物料的温度不变。
小结:自动控制系统是具有被控变量负反馈的闭环系统。
举例:乙烯生产过程中脱乙烷塔的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第二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表示形式T 温度,P 压力(真空度),L 物位,F 流量I 指示,R 记录,A 报警,C 控制(调节)塔顶的压力控制系统中的PIC-207,PIC的组合就表示一台具有指示功能的压力控制器。
LIC-201是一台具有指示功能的液位控制器。
FRC-210表示一台具有记录功能的温度控制器。
PIC-207表示压力指示调节仪表,该仪表为就地安装,工段号为2,仪表序号为07。
第三节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定值控制系统:被控变量的给定值不变2.随动控制系统(自动跟踪系统):给定值随机变化第四节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当干扰作用于对象,系统输出y发生变化,在系统负反馈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系统重新恢复平衡。
常用的是阶跃干扰。
采用阶跃干扰的优点:这种形式的干扰比较突然、危险,且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也最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克服这种类型的干扰,那么一定能很好地克服比较缓和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形式简单,容易实现,便于分析、实验和计算。
举例:某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单位阶跃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曲线如下图所示。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修改) (2)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修改) (2)](https://img.taocdn.com/s3/m/fa1ce2b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f.png)
上篇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概述本章要点本章简要介绍有关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特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以及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使被控制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则是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部件的有机组合体。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或对象;被控制的物理量称为被控量或输出量;决定被控量的物理量称为控制量或给定量;妨碍控制量对被控量进行正常控制的所有因素称为扰动量。
扰动量按其来源可分为内部扰动和外部扰动。
给定量和扰动量都是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量。
通常情况下,系统有两种外作用信号:一是有效输入信号(以下简称输入信号),二是有害干扰信号(以下简称干扰信号)。
输入信号决定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规律或代表期望值,并作用于系统的输入端。
干扰信号是系统所不希望而又不可避免的外作用信号,它不但可以作用于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且可能不止一个。
由于它会影响输入信号对系统被控量的有效控制,严重时必须加以抑制或补偿。
第二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自动控制有两种基本的控制方式: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与这两种控制方式对应的系统分别称之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一、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不存在反馈关系,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作用不发生影响的系统。
这种系统既不需要对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输出量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进行比较,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没有反向联系。
电加热系统的控制目标是,通过改变自耦变压器滑动端的位置,来改变电阻炉的温度,并使其恒定不变。
因为被控制的设备是电阻炉,被控量是电阻炉的温度,所以该系统可称为温度控制系统,如图1-1所示。
开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系统结构和控制过程简单,稳定性好,调试方便,成本低。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265ac04cc1755270722089e.png)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1 水位控制装置如图1-12所示。
试分析它的控制原理,指出它是开环控制还是闭环控制系统?说出它的被控量及扰动输入量是什么?绘制出其系统框图。
在该液位控制系统中,水箱的进水量来自进水阀门,出水量由用户阀门确定。
该系统能在用户用水量随意变化的情况下,保持水箱水位在希望的高度上不变。
工作原理:当水箱水位低于设定值H 2时,浮子下移,通过杠杆使阀门开合度增大,从而加大进水量,使水箱水位提高;反之,当水箱水位高于设定值H 2时,浮子上移,通过杠杆使阀门开合度减小,从而减小进水量,使水箱水位降低。
最终调节液位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
控制任务:保持水位H 1在设定值;被控制量:实际水位H 1;扰动量:出水量;被控对象:水箱;测量元件:浮子;执行元件:进水阀门。
根据上析分析,给出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如图1-13所示。
1-2某生产机械的恒速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1-14所示。
系统中除了速度反馈外,还设置了电流正反馈以补偿负载变化的影响。
试标出速度负反馈、电流正反馈的信号的正、负号并画出框图。
被控对象:电动机;被控量:电动机转速n ;给定量:电位器的电压u 1;扰动量:负载力矩的变化。
工作原理:电位器电压u 1与转速设定值相对应。
当转速n 低于设定值时,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u 2减小,电压偏差信号 增大,电压放大器1的输出电压提高,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加到电机电枢两端电压u 4提高,从而使电动机的转速提高。
另一方面,当负载转矩增大时,电枢回路中的电流增大,电压放大器2的输出电压u 3增大,经功率放大器后加到电机上的电压u 4也提高,起到了扰动补偿作用。
由此可见,当转速低于设定值时,可通过反馈回路和扰动补偿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转速提高,从而达到了复合控制转速的目的。
反之亦然。
根据题意,可得系统原理方框图如图1-15所示。
21u u u -=∆1-3图1-16所示为一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指出系统的输入量、被控量和控制原理,并画出系统框图。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0874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0.png)
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自动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以及反馈环节组成的系统,用于监测和调节某个物理过程或行为。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和条件,自动地采集信息、做出决策并执行控制动作,以实现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环节。
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将其转化为可处理的电信号。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对系统进行调节或控制。
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和预设的控制规则,生成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执行器。
反馈环节用于监测系统的输出,并将其与预设目标进行比较,将反馈信息返回给控制器,以便进行校正和调整。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和协作,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主要包括: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自动调整,避免了手动操作过程中的误差和延迟,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2. 提高生产质量: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精确的控制和监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
3. 降低能耗和成本: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的反馈信息对能源的使用进行调节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和成本。
4. 提高安全性: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各项参数,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5. 减少人力劳动: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替代大部分繁琐、重复、危险或高强度的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力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6. 扩展系统规模和功能: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升级和扩展,以适应系统规模的变化和功能的增加,实现更高级的控制任务和应用。
总结起来,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建立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控制链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判断和调整的技术手段。
其作用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能耗、提高安全性、减少人力劳动、以及方便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详解ppt课件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详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f04f3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a.png)
双位控制的特点:控制器只有最大和最小两个输出值,执 行器只有“开”和“关”两个极限位置。被控对象中物料 量或能量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被控变量总是剧烈振荡, 得不到比较平衡的控制过程。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主要特点: 从信号传送来看,输出量经测量后回送到输入端,回送的
信号使信号回路闭合,构成闭环,即为负反馈。 从控制作用的产生看,由偏差产生的控制作用使系统沿减
少或消除偏差的方向运动。——偏差控制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比例控制
定义:使被控量的偏差量与调节阀的开关量对应起来,如 图1.15所示的系统,当液面高于给定值Lo后,阀门不是全 关,而是关小,液面越高,阀关得越小;反之.液面低于 给定值Lo,阀也不是全开,而是开大,液面越低,阀开得 越大。例如,液面低于给定值Lo的10%时,则调节信号也 能使阀门开大10%。这样当对象负荷变化时,调节作用就 会与之相适应。这种控制器的输出与被控量的偏差值成比 例的调节方式称为比例控制,又称P控制。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被控量——输出量 给定量——输入量
给定输入:决定系统输出量的变化 规律或要求值
扰动输入:系统不希望的外作用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5ebbf90fe4733687f21aad6.png)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1、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给定值)运行。
◎系统:是指按照某些规律结合在一起的物体(元部件)的组合,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就可称为自动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装置和被控对象组成。
除被控对象外的其余部分统称为控制装置,它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职能部件。
•测量元件:用以测量被控量或干扰量。
•比较元件:将被控量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执行元件:根据比较后的偏差,产生执行作用,去操纵被控对象。
参与控制的信号来自三条通道,即给定值、干扰量、被控量。
2、自动控制原理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
而不是对某一过程或对象的具体控制实现(正如微积分是一种数学工具一样)。
◎解决的基本问题:•建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实际问题抽象,数学描述)•分析: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动/稳态性能)•综合: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控制器设计(方案选择、设计)3、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主要内容4、室温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被控对象:在自动化领域,被控制的装置、物理系统或过程称为被控对象(室内空气)。
◎控制装置:对控制对象产生控制作用的装置,也称为控制器、控制元件、调节器等(放大器)。
◎执行元件: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元件称为执行元件(空调器)。
◎测量元件:能够将一种物理量检测出来并转化成另一种容易处理和使用的物理量的装置称为传感器或测量元件(热敏电阻)。
◎比较元件:将测量元件和给定元件给出的被控量实际值与参据量进行比较并得到偏差的元件。
◎放大元件:放大偏差信号的元件。
◎校正元件(补偿元件):结构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于改善系统性能。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b4637c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d.png)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一、调节对象、被调参数、调节参数、调节通道。
1.什么是调节对象?在生产过程中被控制的设备或机器。
2.什么是被调参数?指调节对象中的应保持在预定化幅度内并把它进行调节的参数。
3.什么是调节参数?指作用于调节对象并使被调参数趋于稳定的参数。
4.什么是干扰?是指破坏系统平衡状态而引起被调参数变化的外界因素。
5.什么是干扰通道?是由干扰产生点到被调参数之间的所有环节称干扰通道。
二、调节规律、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
1.什么是调节规律?就是指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研究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时,将调节器从系统中断开,单独研究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关系。
在分析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时,通常在调节器的输入端加入一个阶跃信号,即突然出现某一偏偏差时,输出信号随阶跃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
调节器的调节规律实际上表征调节器的动态特性,可以用传递函数的形式来描述。
调节器的基本调节规律是比例(P)、积分(I)、微分(D)及其组合。
2.什么是变送器?变送器在自动检测和调节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各种工艺参数,如压力、差压、温度、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变换成相应的统一标准信号,再传送到指示记录仪、运算器和调节器,供指示、记录、调节。
按照被测参数分类,变送器主要有: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流量变送器等。
构成:通常由输入转换部分、放大器和反馈部分组成。
输入转换部分包括敏感元件,他的作用是感测被测参数,并把被测参数转换成某一中间模拟量。
中间量可以是电压、电流、位移和作用力等物理量。
反馈部分把变送器的输出信号转换成反馈信号。
放大器把中间模拟量和反馈量的差值放大,并转换成标准输出信号。
3.什么是调节器?调节器通常是对输入信号与给定信号之偏差进行PID运算,并把运算结果以统一信号送到执行器,实现自动调节。
调节器必须有检测偏差和进行PID运算的两个关键部分。
偏差检测电路一般称为输入电路。
偏差信号通常采用电压形式,所以输入信号和给定信号在输入电路内都以电压形式进行比较。
现代控制原理第二章课后答案
![现代控制原理第二章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0723d43323968011c92a6.png)
第二章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简述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扰动(干扰)量、设定(给定)值和偏差的含义?答: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几个术语其含义是: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系统中,工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的,用以克服干扰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能量。
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用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差: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差。
2.自动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几类?其中闭环控制系统中按设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几种?简述每种形式的基本含义。
答:自动控制系统按其基本结构形式可分为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和开环自动控制系统。
闭环自动控制是指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倾向控制又有反向联系的自动控制。
如图1—1(a)即是一个闭环自动控制。
图中控制器接受检测元件及变送器送来的测量信号,并与设定值相比较得到偏差信号,再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方向,调整蒸汽阀门的开度,改变蒸汽流量,使热物科出口温度回到设定值上。
从图l—1(b)所示的控制系统方块图可以清楚看出,操纵变量(蒸汽流量)通过被控对象去影响被控变量,而被控变量又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去影响操纵变量。
从信号传递关系上看,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没定值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1)定值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系统是指设定值恒定不变的控制系统。
定值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克服扰动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最终回到设定值或其附近。
以后无特殊说明控制系统均指定值控制系统而言。
(2)随动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的设定值是不断变化的。
随动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地、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a)(b)图1-1闭环自动控制基本结构(3)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设定值按一定的时间程序变化。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及答案(吉珠专用)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及答案(吉珠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ff2b3af111f18583d05a56.png)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总复习第一章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一、基本要求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影响和联系;2.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术语,了解方块图的意义及画法;3. 掌握管道及控制流程图上常用符号的意义;4. 了解控制系统的分类形式,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的意义;5. 掌握闭环控制系统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过渡过程的形式和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
二、常用概念1. 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自动检测,自动保护,自动操纵,自动控制系统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被控对象和自动化装置(测量元件与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
3. 被控对象:对其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的机器或设备4. 被控变量:生产过程需保持恒定的变量5. 操纵变量: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6. 干扰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引起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外来因素7.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期望值,可固定也可以按程序变化8. 偏差:给定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值9. 闭环系统:系统的输出被反馈到输入端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的系统10.开环系统:系统的输出被反馈到输入端,执行器只根据输入信号进行控制的系统11. 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12. 反馈:把系统的输出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后送到输入端,并加入到输入信号中的方法13. 负反馈:反馈信号的作用方向与给定信号相反,即偏差信号为两者之差(e=x—z)14. 正反馈:反馈信号的作用方向与原来的信号相同,使信号增强(e=x+z)三、问答题1. 控制系统按被调参数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哪几类?简述每种形式的基本含义。
答:定值控制系统:给定值为常数随动控制系统:给定值随机变化程序控制系统:给定值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2.在阶跃扰动作用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几种形式? 其中哪些形式能基本满足控制要求?答:1.非周期衰减过程2.衰减振荡过程3.等幅振荡过程4.分散振荡过程1,2能基本满足控制要求,但1进程缓慢,只用于系统不允许震振荡时3. 试述控制系统衰减振荡过程的品质指标及其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 四大组成环节
自动控制器(controller)
接受变送器送来的测量信号,与设定 值相比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 律算出结果,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 号(气压或电流)发送出去
执行器(actuator)
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 变阀门的开启度。
§1.2.5 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
它代替了操作人员对工艺参数的不断观察与记录 (人眼)。
§ 1.1.2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对某些关键性参数设有自动信号联锁装置。
当工艺参超过了允许范围,系统自动地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提
示及时采取措施。
§ 1.1.3 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
根据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的操作。
过渡过程品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象的性质。
自动化装置的选择和调整不当,会直接影响控制质量。
自动化装置的性能也会影响控制质量。 自动化装置应按对象性质加以选择和调整,两者要很好地配合。
控制流程图常见字母意义
第一位字母 字 母 C F 流量 (Flow) 被测变量 后继字母 功能 控制 (Control)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LT测量出液体储槽的液位值L 将液位L的高低转化为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Z 将L与液位给定值Lst相比较得出偏差e= L- Lst LC根据偏差e大小,按某种规律(p=f(e))发出控制信号P 执行器根据P信号的大小改变出口流量Q 最终使L稳定或回到给定值Lst
不稳定过程(2)Βιβλιοθήκη §1.4.3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品质指标
评定过渡过程优劣
控制系统质量好坏
克服干扰是否有效
前提条件
定值控制系统 过渡过程是一衰减过程(阶跃干扰)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1
最大偏差A(超调量B )------------“稳”
A:瞬间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最大值emax B:B=A-C,C:新的稳态值
自动控制器(LC)------------ “脑”
接受变送器送来的信号,与液位设定值相比
测量变送器 控制器
执行器
较得出偏差,并按某种运算规律算出结果,
然后将此结果用特定信号发送出去
执行器 --------------------------- “手”
自动地根据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值来改变阀门
的开启度
基本内容
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块图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1.1 化工自动化的主要内容
自动检测系统
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 自动操纵及开停车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 1.1.1 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 、指示或记录
x
e -
p
q 执行器 对象
控制器
y
z 测量值 (液位信号)
测量变送器
克服干扰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变量 被控对象内要求保持设定数值的工艺参数 测量变送器测量被控变量的结果 除 q 外,作用于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驱动执行器动作 (水槽液位) 被控变量的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e = x – z) (液位信号)
液位自动控制
§1.2.4 四大组成环节
被控对象(controlled object)
需要控制其工艺参数的生产设备或
机器 (液体贮槽)
测量元件与变送器
(measuring element and sensor) 把所测的工艺参数值(液位)变换为 一种特定的、统一的输出信号(如气 压信号或电压、电流信号等)。
过渡过程: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过程
研究动态的重要性
静态是暂时的,动态是普遍的 干扰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打破平衡,控制作用使被控
变量变化一段时间内重新稳定,建立新的平衡。
自动控制系统总是处于一种频繁的、不间断的动态过程中(扰动作用) 化学工程:关心过程静态,物料、能量静态平衡(无累积量) 化工控制:关心过程动态,物料、能量动态平衡(有累积量)
振荡周期------------“快”
过渡过程同向两波峰(或波谷)之间的间隔时间 反映了自动控制系统克服干扰的能力。
生产要求:尽量短
y
T
0
t
§1.4.4 影响过渡过程的主要因素
工艺过程(被控对象)
与自动控制系统相关的工艺部分。
自动化装置
为实现自动控制所必需的自动化仪表设备。
L
P T
物位 (Level)
压力 (Pressure) 温度 (Temp) 变送 (Transmit)
本 章 小 结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方块图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作 业
P16 :4,9,11,15,16,22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各部分的作用与相互联系
(掌握)
(了解)
自动控制系统方块图的意义及画法
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各种术语
(掌握)
(理解)
控制系统的几种分类形式
系统的动态和静态
(了解)
(掌握)
过渡过程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品质指标
(掌握)
Lst
f 液位 L
e Z
P LC 执行器
Q 储槽
LT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结构形式 给定值
§1.3.1 控制系统分类:结构
闭环系统
信号构成回路,输出信号引回到 输入端,对控制作用有影响 反馈:输出信号返回到输入端。 负反馈:反馈信号取负值,与输入 x e
p 控制 器 执行器 q f
给定值不断地随机变化。 (例:比值控制系统) 作用: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程序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给定值是变化的,已知的时间函数。(例:金属热处理的温度控制)
作用:使被控变量能够尽快、准确无误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而变化。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静态与动态
过渡过程 品质指标 影响过渡过程的主要因素
§1.4.1 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
静态:被控变量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平衡状态
动态:被控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不平衡状态(研究重点)
例:Qi ≠ Qo时,L变化 例:Qi = Qo时,L不变
控制过程:动态
控制
静态
干扰
动态
控制
新的静态
眼看---------------------检 测
用眼睛观察玻璃管液位计中液位的高低,并 通过神经系统告诉大脑
? ??
脑想---- 运算(思考)、命令
大脑根据液位高度,与液位设定值进行比较, 得出偏差的大小和正负,然后发出命令
手动---------------------执行
根据大脑发出的命令.通过手去改变阀门开
B
B’
0
t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3
余差C ------------“准”
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变量所达到的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C=y(∞)-X 反映了控制的精确程度,希望余差足够小。 C≠0,有余差,有差调节,有差系统。 C = 0,无余差,无差调节,无差系统。 y
C
0
t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4
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稳定过程(1)
衰减振荡过程
被控变量上下波动,但幅度逐渐 减少,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上
稳定过程(2)
§1.4.2 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等幅振荡过程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附近来回波
动,且波动幅度保持不变
不稳定过程(1)
发散振荡过程
被控变量来回波动,且波动幅度
逐渐变大,即偏离给定值越来越 远
过渡时间Ts ------------“快”
系统从受到干扰作用发生变化开始,到建立新平衡所需时间Ts 反映了克服干扰的能力。
一般认为被控变量进入新稳态值的5%(或2%)范围内就已达到。
Ts越小,表示系统恢复稳定快。Ts越大,表示系统恢复稳定慢。 y
Ts
0
t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5
表征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的程度,A越大,偏离越大,对生产越不利。
工艺上对最大偏差有所限制。 y
B
A
0
C
t
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2
衰减比n(=B/B’) ------------“稳”
过渡过程曲线上同方向相邻两波峰(或波谷)值之比n=B/B‘
习惯用n:1表示,一般要求n=4~10(经验值) 表示衰减程度的指标 n>1,衰减振荡; n→1,接近等幅振荡;n<1,发散振荡; n 越大,系统越稳定;n→∞,接近于非振荡衰减。 y
§1.4.2 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过渡过程
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过程
控制过程:动态 阶跃干扰
控制
平衡
干扰
动态
控制
新平衡
在某一瞬间,干扰突然地阶
跃式的加到系统上,并继续 保持在这个幅度。
§1.4.2 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非周期衰减过程
被控变量在给定值的某一侧作
缓慢变化,没有来回波动,最后
液位人工控制
度(出口流量),使液位保持在所需液位上
§1.2.2 局限性及改进
人工控制受到人的生理上的限制,控制速度和精度上
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
用自动化装置代替上述人工操作,可提高控制精度和 减轻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