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吉林省辽源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
吉林省辽源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课间小练语文试题(16) 含答案
高三语文课间小练(16)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____。
②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___________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③《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民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A.苦心弧诣惨淡经营筚路蓝缕B。
惨淡经营筚路蓝缕苦心孤诣C惨淡经营苦心孤诣筚路蓝缕D。
筚路蓝缕苦心弧诣惨淡经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教育背景、充满阳光的心态,都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是优良环境与个人努力相协调的结果.B.目前高校面试已经把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兴趣和素养的考察上,这体现了一种明确的导向性,并与高中选修课建设形成了对接。
C。
促进互联网产业创新发展,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D.根据报道称,此次事件发生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城市白沙瓦。
军方官员称,至少有6名武装人员进入了一家由军方管理的陆军公立学校。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礼、义、仁、智、信”,其本质核心是“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①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②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③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现及其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④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仁”是一种道德规范⑤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⑥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A。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档:基础强化练五 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Word版含答案
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古代文化知识专项练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免胄,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B.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俗称“五马分尸”。
C.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历法。
它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
D.伯乐,相传为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答案 C解析“以对月相的观测为主要依据”错,应是“以对太阳的观测为主要依据”。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有春、秋两社日。
B.御史台,御史治事的地方,中央行政监察、司法机关,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
C.铎,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时令变化时使用,盛行于春秋至汉代。
D.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也是明、清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答案 C解析“古代宣布时令变化时使用”错误,应为“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使用”。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雅乐,典雅纯正的音乐,是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及大臣宴游时用的音乐。
B.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称“重阳”。
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花、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C.黥,即墨刑,五刑之一。
指在犯人脸上刺字并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D.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
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答案 A解析“大臣宴游”错误,只有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时使用。
2016高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真题文化常识
2016高三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真题:文化常识(精编)1.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正确的一组是()①海滨仲夏夜②班固,字孟坚③孔子名丘,字仲尼④高启,字季迪A.①夏天的第二月②排行老大③排行老二④排行最小B.①夏天的第三月②排行老二③排行老三④排行最小C.①夏天的第二月②排行老大③排行老二④排行老三D.①夏天的第二月②排行老大③排行老二④排行老二和最小之间2.下列各加点词语中表示由皇帝直接聘任官职的是()A.举孝廉不行B.连辟公府不就C.公车待征拜郎中D.二十忝科名3.从“尔翁(王翱)长铨,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可知,王翱的官职是()A.礼部尚书B.工部尚书C.吏部尚书D.刑部尚书4.在《登泰山记》中,作者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甲辰(为假定之日)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由南麓登。
戊申晦,五鼓,坐日观亭,待日出。
(这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是二十九日)请问,作者到达泰安①,登南麓②,坐日观亭待日出③,分别是哪一天?A.①二十三日②二十七日③二十八日B.①二十五日②二十八日③二十九日C.①二十四日②二十六日③二十九日D.①二十五日②二十七日③二十八日5.下列加点词语所表示的分别反映的是那一级考试,选出正确的一组。
()①操童子业,久不售②范进中举③御赐三鼎甲A.①乡试②院试③殿试B.①乡试②院试③会试C.①院试②乡试③殿试D.①院试②乡试③会试读下面一副对联,回答6—7题。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6.这副对联的意思是说:只有发扬“三更灯火五更鸡”的精神,才能换得“二月杏花八月桂”的殊劳。
“八月桂”指的是()A.院试得中B.乡试得中C.会试得中D.殿试得中7.“三更”指的是A.巳时B.寅时C.子时D.戌时8.《四库全书》按①经、②史、③子、④集四部分分类汇编,下面四组篇目中,能依次在上述四部查到的一组是()A.①《硕鼠》②《荆轲刺秦王》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林黛王进贾府》B.①《代檀》②《鸿门宴》③《劝学》④《涉江》C.①《孔雀东南飞》②《亦壁之战》③《孟子二章》④《且介亭文集》D.①《唐睢不辱使命》②《廉颇蔺相如列传》③《邹忌讽齐王纳谏》④《梦游天姥吟留别》9.下面这首古诗中的“佳节”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保分题目天天练(九) Word版含答案.doc
保分题目天天练(九)一、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
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
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B.“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C.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D.“会试”是明清两代每四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二、语言文字运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市、区档案室是微机化管理,查阅相对容易,但在单位的档案室查找却难上加难。
由于资料众多,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被丢失的部分,就像是________。
②剡溪,就像一位________的老人,波光里满是岁月的褶皱。
那些影影绰绰的身影,渐渐地融入了历史的一场场清梦中。
③景区在管理帐篷客问题上不宜“一刀切”,应________,做好配套服务,想方设法满足游客的新需求。
A.海底捞月饱经沧桑顺水推舟B.海底捞月饱经风霜因势利导C.大海捞针饱经风霜顺水推舟D.大海捞针饱经沧桑因势利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踩踏致死事故是可怕的,但也是可防可控的,因为说到底,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地震与泥石流。
B.医院在接到投诉后高度重视,立即调查,在弄清原委后向患者家属当即道歉,承诺将严肃处理该事件,并告知家属处理结果。
C.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
D.农民工歌手的歌曲所展现的积极姿态,唤醒了更多相同命运的人内心深处潜藏的不屈火花,传递了一种困难面前依然保留希望的正能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测试课件36张
B.“太牢”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具备;
“少牢”指祭祀用的羊,没有豕、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
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C.尺牍,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经刻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
形式,纸张发明之前用得较多,后成为书信的代称。
D.乡试,又称为秋试、秋闱。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每三
年举行一次。明代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
20.A解析:解褐指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2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 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讼牒,诉状,封建社会打官司的文书。讼,诉讼;牒,诉 状,也常指古代官府的往来文书。 C.“举”是“考中”的意思,宋代考试分为三级,解试(州 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 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刺字”等。
C.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 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 敬。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 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4.B解析:“通过殿试考取后进入会试”错,“会试”与“殿 试”互换。
19.B解析:立秋之后是处暑。
20.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 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 指官服。 B.“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 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C“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合称。《三坟》,即伏羲、 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 书。 D.“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 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保分题目天天练(四) Word版含答案.doc
保分题目天天练(四)一、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征辟”是秦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B.“校”是夏代学校的名称,是当时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C.“司业”是古代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D.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
二、语言文字运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现在有些做文章的人,有时也去做教授。
这难免有一种坏处,就是一做教员就未免有所顾忌,有了顾忌就不能________。
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大家________,对当前形势进行了客观判断和理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
③鸣凤有感于觉慧的________,就把她自己平日不轻易对人谈的话当场都谈了出来。
A.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B.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C.推心置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D.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
B.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C.经过几个世纪发展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D.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湖水碧绿,清澈见底。
无风的时候,__①__,朵朵白云,青青山影倒映于湖面,山光水色,融为一体。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保分题目天天练(八) Word版含答案.doc
保分题目天天练(八)一、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除”是指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
C.在古代地理术语中,“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两都”在汉代指长安、洛阳。
又叫“两京”。
D.“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大致范围是: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淮河以西,嘉峪关以东的地区。
二、语言文字运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周总理时常冒着极大的危险跑来跑去,把自己的生命安危________,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②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某些学校仍以分数为指挥棒,将心理学课程________。
③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很多专家和媒体一再提醒考生要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________。
A.束之高阁置之度外置若罔闻B.置之度外束之高阁置若罔闻C.置之度外置若罔闻束之高阁D.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乃至引起社会动荡,也不是不可能的。
B.实践表明,一个人即使知识再多,能力再强,如果缺乏对自己心灵的养护,缺乏对自我的驾驭,那么不知在什么时候他也会跌跟头。
C.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网民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和自由,并不需要知道对方究竟是谁,这就反过来降低了造谣者造谣的门槛与成本。
D.我们遵守的第一个诺言,就是对朋友的一种感恩:感谢他们的无私陪伴和支持,感谢他们让我们在悲伤哭泣无助的时候能给予一双坚强的羽翼。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测试试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测试试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 从弟:唐代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C. 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
可用“崩殂、薨、不禄”替代。
D. “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先呼台阶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尊称。
2.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
古代王公贵族家里都有舍人。
)B. 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庄敬。
)C. 召有司案图(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 设九宾于廷(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B. 《战国策》是一本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记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记述了战国时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和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
C. 《史记》的“纪传体”体例,是史学上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司马迁以人物传记再现历史的宏伟构思。
D.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下列关于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A. 惊蜇—谷雨—霜降—寒露B. 清明—小满—秋分—白露C. 雨水—芒种—小寒—大雪D. 春分—大暑—处暑—小雪5.以下哪一个人最不可能参加科举考试?()A. 陶渊明B. 王维C. 文天祥D. 蒲松龄6.下列哪一项不是南京的别称?()A. 临安B. 建康C. 金陵D. 江宁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保分题目天天练(七) Word版含答案.doc
保分题目天天练(七)一、古代文化常识1.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文会友”是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
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
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
B.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
“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C.“八股文”是汉代和明朝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D.“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二、语言文字运用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歌手田震《未了情》:“虽有灵犀一点通,却落得__________各西东。
”②1931年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秘密枪杀的“左联”五烈士之一、共产党员殷夫(原名徐白)以一首《别了,哥哥》表明与他的哥哥——国民党政府的航空署长徐培根________。
③同窗共读三年整,毕业后,各位同学将________,天各一方。
A.劳燕分飞风流云散分道扬镳B.分道扬镳风流云散劳燕分飞C.风流云散分道扬镳劳燕分飞D.劳燕分飞分道扬镳风流云散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各地稳妥推进跨省就医结报工作,逐步统一省外就医补偿政策,与分级转诊制度相结合,鼓励各地建立省级结算,规范跨省就医结算流程。
B.课堂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和谐,有利于师生双方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活动,去感受、体验、领会,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开发智力,陶冶性情,收获知识。
C.我们必须在全党深入开展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考文化常识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高考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当浔阳城。
”B. 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张衡传》:“公车特征拜为郎中。
”C. 除,一般指免去旧职且不授予新职。
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D. 擢,由选拔而提升。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B.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东汉班固著《汉书》,南朝宋范晔著《后汉书》,西晋陈寿著《三国志》,为二十四的前四史,皆为纪传体通史。
C.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它记载了西汉一朝230年的历史。
D. 《史记》是历史上第一本“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
从此以后,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正史,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
3.下列各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
B. 《左传》,相传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又名《春秋左氏》,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
C. 《苏武牧羊》选自《汉书》,《汉书》是一部断代体史书,分为纪、表、志、传四部分,共100篇。
D. “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时规定的自《史记》至《明史》的历代24部纪传体史书。
4.下面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项脊轩志》中的“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 《长亭送别》中“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的“鱼雁”,指书信。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炼120题附答案教师版
2016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1)1、寿联多是祝愿寿者长寿,称颂寿者的品德与功绩。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选用恰切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例如:“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
”这幅寿联写的老人岁数是:()A、60岁B、70岁C、100岁D、141岁答案:D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下列描写古代历史名人名家的对联,说法错误的是:()A、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颂李白B、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颂杜甫C、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颂白居易D、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颂王昭君答案:D解析:“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是唐代温庭筠的《苏武庙》说的苏武的事,而颂王昭君的对联是“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3、对联集句对大多非原创,是从已有诗文句子中选句配对,推陈出新。
与“劝君更尽一杯酒”(唐·王维)对仗工整的是:()A、天涯涕泪一身遥。
(唐·杜甫)B、与尔同消万古愁。
(唐·李白)C、八骏日行三万里。
(唐·李商隐)D、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答案:B解析:题干“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唐代王维的《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与“与尔”有第二人称相对,“更尽”与“同消”有动词相对,“一杯酒”与“万古愁”数量词相对,所以选B项。
A项“天涯涕泪一身遥”是唐代杜甫《野望》中的诗句;B、“与尔同消万古愁”是唐代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C、“八骏日行三万里”是唐代李商隐《瑶池》的诗句;D、“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唐代杜牧《赠别》的诗句。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五 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
基础强化练五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基础组合练5古代文化常识专项练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答案 C解析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
2.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
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一般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答案 C解析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
3.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
太学博士是学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的人。
B.忧,又称丁忧。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C.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赐。
答案 A解析古代太学博士是学校的主持和讲授者,不是一种学位。
A.古代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
B.“迁”指升降官职,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C.古代表示任命,授予官职的词语有“拜、除、授、赏、封”等。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文言文阅读2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案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学案2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学案略语】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全国卷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考查。
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涉及称谓、官职、天文历法、风俗礼仪等方面,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分门别类地积累记忆。
在本学案的“专项突破”部分专门提供了必修教材文化常识汇编,理解熟记这部分内容,必定有所突破。
1.(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解析:“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有误。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答案:C2.(2015·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 53700004)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而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77练
2016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
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
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
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吉林省辽源市第七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判断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的正误,有错之处请在下面划横线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每小题1分)1.受禅,也叫禅让制,大多由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人意见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2.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__________3.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吏部侍郎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循规蹈矩、不善变通的地方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祭酒、司业是国子监的掌管人员,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为国生。
____________7.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8.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__________________10.“诏”,是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11.秦代置谏议大夫,专掌议论。
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12.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忧,又称丁忧。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在官府内闭门守孝。
14.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判断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的正误,有错之处请在下面划横线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每小题1分)1.受禅,也叫禅让制,大多由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人意见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2.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__________3.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吏部侍郎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循规蹈矩、不善变通的地方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祭酒、司业是国子监的掌管人员,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为国生。
____________7.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8.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__________________10.“诏”,是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
11.秦代置谏议大夫,专掌议论。
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12.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忧,又称丁忧。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在官府内闭门守孝。
14.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爵称和爵位制度虽然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15.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官职。
16.魏明帝时始置进士科目。
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17.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归罪原则。
18.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名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19.笄是年满十六岁的少女所举行的象征可以婚配的仪式,笄礼之后女子可以梳髻。
20.《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全书共一百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为大理寺卿。
22.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
23.雅歌投壶,是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后常用以指武将之儒雅行为。
____24.“朕”早期是古人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朕”,后来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5.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省城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或委派大臣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行伍,我国古代兵制,十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27.释褐,脱掉褐色衣服,指辞官归隐.28.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
一般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
29.赠,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官爵。
30.“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31.“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32.如果要从《史记》中查阅有关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陈胜的相关历史资料,应查阅该书中的“本纪”。
33.中国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直到中华民国时期才统一使用公历纪年。
《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此处采用的纪年方式是天干地支纪年法。
34.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35.《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是参加了会试。
36.先秦和秦汉文学中常出现“关”和“山”,如“关中”、“山东”等。
其中“关”和“山”分别指雁门关和泰山。
37,《王文公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范文正公文集》都是以谥号来命名的。
38.《水浒传》中好汉宋江、林冲都曾受过黥刑。
39.“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
在拜礼中,礼节最重的是肃拜。
40.五岳中“南岳”指的是恒山。
41.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被称为“雅乐”。
42.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43.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44.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
45.古代“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又用“社稷”代表国家。
46.“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47.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
48.两股着地、伸直两腿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
49.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
50.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51.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52.“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53,《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
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54.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少数民族居住地方。
55.“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56.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人类牙齿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57.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58.野史,与正史相对,是私家编撰的史书。
59.赐姓,指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
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60.持节:古代官名。
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
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61,践柞: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62.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63.“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64.“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65.日中,表时间,中午12点,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
66.圭表是古代测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67.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68.“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69.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70.陛,是宫殿。
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
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71.“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72.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73.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74.郊祭犹郊祀。
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
75.“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76.“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77.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
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8.寝庙:古代宗庙的正殿曰庙,后殿曰寝,合称寝庙。
79.《史记》和《汉书》《唐书》《宋史》并称“前四史”,《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80.“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81.百雉指的是城墙。
雉指的是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82.“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8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
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
84.“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等。
85.“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86.股指大腿及小腿上部,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87.《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88.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89.降级授予官职,贬谪官员,不限降低几级,称责授。
其它降级授官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
90.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
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91.行在,也称行在所。
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92.视事,视察、巡视政事。
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93.“中官”在古代含义较多。
最初是古官名,后来还可指宫内、朝内之官。
又指宦官。
94.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
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