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a7e1fb865ce050876321313.png)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当· 斯 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要求取消 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 由放任,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 则,要求国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6、社会意识: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经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7.世界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手工 工场
工厂
农业比 重下降
工业发挥 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
PK
城市化进 程加快
工业城 市形成
自由主义的思想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
产生工业革命?
英
政治前提 资本
国
中
国
资本主义制度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封建专制制度 买田置地 小农经济 文化专制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煤产量
12.8
1
1700年 1840年 2
20
1
1740年 1850年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3
社会生产力 1.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
16世纪的纺织业
19世纪的纺织业
2.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兴起。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 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1%
农业
1 2
发明家多为经验丰富的工匠;
靠水力为主,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1785年,瓦特制成第一台改良型蒸汽机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 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 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 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 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 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5dba9a569b6648d7c1c74698.png)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50年)导入: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1)政治: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解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民主水平还很低,但已经形成了“开放社会”、思想自由,新思想与新知识在社会上能够迅速传播。
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新社会和新制度激励着人们通过和平的方式创造财富。
而与其相比的中国,则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员享有特权,权力不受监督,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不受保护,新思想受到钳制,人们的聪明才智用于官场钻营,通过非法和暴力的方式掠夺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2)劳动力:圈地运动和农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劳动力。
(3)市场:18世纪英国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扩大。
(4)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5)技术: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达。
(6)资源:英国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
(7)科学: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
1.唯物史观:使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现代化史观: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3.革命史观: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4.思想意识:促进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5.世界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西方最终超越了东方,成为世界的中心。
6.全球史观: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7.社会史观: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时间观念、隐私观念),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兴起。
教学设计1: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7900f6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7.png)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1、掌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2、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3、探讨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作用。
【知识梳理】工业革命概念: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2)市场条件: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进一步发展。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2、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
(2)工业生产的变化: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
二、从工场到工厂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形成了许多,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43f14a858762caaedd33d478.png)
主要发明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 工劳动, 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 影响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动力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领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背景: 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
瓦特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 年 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 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其目的是向 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 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 展示了一系列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展示了一系列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号
史蒂芬孙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在行驶
美国第一列火车同马拉车赛跑
旧式纺车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课堂讨论
中国的科技也曾长期领先世界(如四大发 明),可是为什么没能促进生产力的飞跃? 在同时代的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 呢?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 做鞭炮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 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把它当饭吃” ----- 鲁迅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6a09c39bd64783e09122b17.png)
一、开始于英国:(1765—1840) 1、前提和条件:
因素
环境
形成方式
地位
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前提、根本保障
社会稳定
市场
资本
殖民扩张、圈地运动
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经济发展的基础 动力、直接原因
原料 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劳动 力
圈地运动
一般性条件
技术 手工工场的经验积累
2. 各行业的生产发展进程
机器动力的革新
——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瓦特、1785)
改良蒸汽机
3、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过程:
(1)、英国:(瓦特)
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装有冷凝器; 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 采用曲柄结构; ③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世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采用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七: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研制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主要 铁路长度已近一万千米,铁路干线均已完成。
1807年,美 国人富尔顿 制成汽船 “克莱蒙号” 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 人史蒂芬孙发 明了蒸汽机车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 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 的依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 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8e12bee30242a8956bece45f.png)
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
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珍妮机纺出的纱线比较细, 容易断。1769年,英国钟表匠阿 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 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
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
较粗。此后不久,英国第一家用 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便出 现了。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 就不能运转了。
假设大家要开办一个工厂,那 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背景: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中,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 变世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⑴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 ⑵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 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⑶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⑷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 “蒸汽时代”。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3207a5960590c69ec3763d.png)
思考:英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贵族地主实行集体统 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 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 ——岳麓版· 必修一
制度保障
材料二: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 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 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 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 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 纺织业…… ——《大国崛起》
格局】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双重影响(破坏性、建设性)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落后的社 会制度,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有利于社会进步;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资本主 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一 个飞跃,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 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 科技革命。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促成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水力
所有发明在使用动力方面有何相同特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
的革新)
促进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 1807 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名为 在英国建造了世界上首条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被称为“铁 业革命 “克莱蒙特号”。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路之父”。
3、同光中兴时兴办了近代企业,为什么第 一次科技革命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发展?说 明了什么?获得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95c64a42852458fb770b561a.png)
动力 蒸汽机
采矿 冶金
运输业
使用机器 手工 工场 制造机器 机器生产 工厂
18 40 年 前 后 基 本 完 成
二、从工场到工厂
1)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2)车间劳动进一步细化了社会分工,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 生产效率。
二、从工场到工厂
英国早期纺织厂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了人类生产手段和形式的演进: 1)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取代了手工工场; 2)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3)产业结构:一二产业比重变化; 4)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6)社会意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3、经济运行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 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工业革命 也叫产业革命,18世纪中期从英国开始,是资本主义由工 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 是社会关系的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扩 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背景 2、经过 1)生产领域: 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 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纺织工人哈格里夫 斯发明的珍妮纺纱 机标志着工业革命 的开始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的 水力纺纱机
技工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35张)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35张)](https://img.taocdn.com/s3/m/b0c4f2f3aa00b52acfc7ca45.png)
建设性
政治: 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工业产生
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
英国工业革命
确立。
的背景条件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2.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面貌
练习
1.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①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重商主义
成长中的 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完成 经济自由主义
成熟的资产阶级
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 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 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读后思考: (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 性使命”分别指什么? (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② 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 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③ 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使得无产阶级日益 贫困。
2.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①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 荡涤了封建时代遗留下的旧制度、 旧观念,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推 动了社会变革。
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
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前提)
资本(丰厚)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48616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2.png)
工业革命的影响
➢ 1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 2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
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 们的生活。
➢ 3 第三,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
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第一小节
0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0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
03/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 发生在英国?
01/国内政治环境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03/市场需求
城市化的浪潮
历史纵横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 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本课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目录 contents
1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生产工具的变革
2 从工场到工厂
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源自3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
概念 解析
什么是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b0a478cc58f5f61fb736665f.png)
消极影响:
• 1、加快了殖民扩展和争夺的步伐(频繁发动侵 略战争); •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环 境恶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①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 ②经济方面,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③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 ④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2、途径: ①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②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3、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4、影响: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 欧美: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深重的灾难 殖民地: 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二、工业革命的概况
概念: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标志: 珍妮机的问世。 过程: 棉纺
织业 其他 行业 机器 动力 交通 运输
范围: 英国
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
材料5: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经济中, 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一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 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 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主张限制 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材料6: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 和还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 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 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 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 界的1╱2以上。 ----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7: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 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 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 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c130d81680203d8ce2f24f9.png)
瓦特和他制成的蒸汽机
史蒂芬孙
火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年 代 内 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骡 机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1785年 改良蒸汽机 1807年 轮 船 1814年 火 车 国 别 发 明 人 英 哈格里夫斯 英 阿克莱特 英 克隆普顿 英 卡特莱特 英 瓦 特 美 富尔敦 英 史蒂芬孙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 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 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 先发生在英国呢?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1)资本:殖民贸易和掠夺 可能性 (2)劳动力:圈地运动 (3)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4)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 (必要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 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 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
19世纪中期
2
材料4: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 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 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 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 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 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 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成为工厂 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 —齐世荣《世界历史》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3755fe0066f5335b8121c5.png)
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一、历史背景(一)必要性(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动力)(二)可能性(条件)1、制度: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前提)2、资金: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劳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4、技术:长期的手工生产,技术得到积累二、基本概况(一)工业革命的开始1、标志: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初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分纺与织两个环节。
1733年,飞梭发明,导致棉纱供不应求,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叫“珍妮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行1、生产部门:纺织、冶金、采矿“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2、动力部门:蒸汽机改良3、交通部门:汽船、火车(三)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其他地区(四)工业革命的完成1、标志:机器生产完全代替了手工生产(机器实现了机器生产)标志了工业革命的完成2、时间:英国在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实质(一)生产力的变革(二)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三)组织形式的变革:工厂取代工场四、历史影响(一)经济方面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生产和商品输出3、工厂出现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形成4、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工业化成为历史潮流5、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政治方面2、进一步冲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扩展(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3、导致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4、金融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走向衰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内部)(三)思想关系方面:三股进步的思想潮流1、自由主义:工业资产阶级(1)政治上:自由平等――体现了反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的要求(2)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现了商品输出的要求对内: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产,要求由市场调节生产对外:反对贸易保护,要求开放市场2、社会主义:工业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民族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孙中山三民主义4、近代意识兴起:它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近代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46b6542e3f5727a5e9628c.png)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 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
——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第三版,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8
美国学者 杰里﹒本特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1851年,英国首开万国博览会版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 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 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 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 形成。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一、市场的需求
材料二:设无广阔的国外市场, 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 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 有好好发展的可能。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第7课 ,《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年1月,总第457期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从珍妮机到 蒸汽机
但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 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 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 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世界文明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4f2a4fcf6137ee06eff9182b.png)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以英国为例,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 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 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农村 城市
(4)生活方式: 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材料五Biblioteka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的阶 级——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材料六:
在《国富论》中,亚当· 斯密认为在 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 己利益自由地做出选择,使社会资源 获得最优配置。
成 就
①生产领域(纺织,冶金,采煤等) ②动力突破(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领域(蒸汽机车,汽船等)
①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影 ②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响 ③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本节小结: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背 景
①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②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③科技: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 ②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环顾当时的 世界, 法国 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俄国 彼得大帝建立专制帝国; 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 日本 封建幕府制度束缚; 中国 康熙王朝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 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 之为“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97d79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7.png)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前预习】1、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①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②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③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④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⑤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进一步影响)①形成条件:A.工业革命完成,机器生产需要更广阔世界市场。
(英国: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法国和美国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拓展世界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C. 交通运输条件 的改变,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为便捷D.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
②基本形成:A.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亚非拉地区)B.发达国家主动扩大世界市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C.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推进新课】探究一: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指点迷津: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d6c5be2858fb770bf78a5592.png)
那么,英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条件:
A、资本: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B、劳动力:圈地运动
C、技术:手工工场的积累
D、原料:殖民掠夺
• 材料一: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
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 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 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 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 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 织业……
2、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 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 蒸 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 人 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 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 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动力的革新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 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 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 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5)社会意识: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2081510066f5335b812173.png)
第三层织布
第二层纺纱
手工工场(WORKSHOP) 第一层分拣棉花 手工劳动 技术分工
工厂(FACTORY)
机器生产 技术分工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770年和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资料来源:依据《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师教学用书》数据所绘
利用材料观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引起学生对工业革命原因的思考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 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
——查尔斯·辛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
【问题探究】
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有了哪些潜藏多年的“种子”?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呢?
前提 条 可能
性 件
必要性
资金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市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海外殖民地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飞梭
凯伊 1733年,纺织师
发
明,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 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
教师引领,强化连锁反应,体现时空观念
需求是发明之母
世界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正在进行改良蒸汽机实验的瓦特
交通运输业发展: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对 1、生产力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英 国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影响,感悟工业文明不仅 给英国带来了生产力的急剧提升,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甚至国际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
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
1.生产力领域
要大。”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出现,工厂代替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
织形式。
材料二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 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 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 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 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 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
不能把希望叫做白日做梦,也不能把
白日做梦叫做希望。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技术
前提
资产阶பைடு நூலகம்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阅读下图和下页两则材料,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人曾炫耀:“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 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 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 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 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
1.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技术
市场 原料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 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工业革命的影响。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然条件的限制,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2)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普遍应 用到生产和生活部门)。
(3)采煤、冶金等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
英国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
(4)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轮船、火车的出现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 发明火车机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 (5)工业革命的扩展:
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
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 是“羊吃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16世纪,英国的毛纺织 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 场。手工工场把工人集中在 一起劳动,每件产品的生产 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个工人 只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分 工的细化提高了劳动效率, 而且使工具专门化,为以后 机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 为机器实际上是由许多简单 的工具组合而成的。
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
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 发明”。这种情形有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B
)
D.美国
2.(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 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想一想: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①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
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②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 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 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 时间 1765 1769 1779 发 明 动 力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 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动力, 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动力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厂必须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 交通不便,限制了机器的使用、工厂的发展。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7.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二、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出现,工厂代替工
社会。 “建设性的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 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 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而所有这一切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东方
从属于西方。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
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想一想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1)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3)中国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工业产生,中国被动开始近 代化。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 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知识拓展 “破坏性的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
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7.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背景: (1)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美国
英国 德意志 法国 奥地利
俄国 日本
(6)工业革命的完成 ①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完成标志:机器大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 ③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结合以下材料和视频资料,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材料一
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 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
前提
资本 劳动力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条 技术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 件 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 市场
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产业。地主
原料 们热衷圈地养羊,他们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5.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下列属于第 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是( D ) A.电灯 B.飞机 C.汽车 D.火车
6.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
D
)
①工业革命的完成 的先进 A.①②③
②掌握殖民霸权
③交通运输工具
④拥有“世界工厂”的优势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前提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劳动力 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 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 条 技术 件 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市场 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 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 原料 供不应求了。
(2)动力技术的革新: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 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 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蒸汽动力的出现,解决了动力问题,使工厂摆脱了自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材料三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四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
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
是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 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工业革命的进程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 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从工场到工厂 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背景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 影响
1.(2011·重庆高考)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
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
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 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 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