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当· 斯 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要求取消 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 由放任,他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 则,要求国家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6、社会意识: 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自由经
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7.世界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手工 工场

工厂
农业比 重下降
工业发挥 重要作用
无产阶级
PK
城市化进 程加快
工业城 市形成
自由主义的思想 (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促进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思考:明清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
产生工业革命?

政治前提 资本



资本主义制度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封建专制制度 买田置地 小农经济 文化专制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煤产量
12.8
1
1700年 1840年 2
20
1
1740年 1850年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3
社会生产力 1.极大地提高了_________
16世纪的纺织业
19世纪的纺织业
2.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兴起。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 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1%
农业
1 2
发明家多为经验丰富的工匠;
靠水力为主,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1785年,瓦特制成第一台改良型蒸汽机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 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 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 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 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 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50年)导入: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的条件(1)政治: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最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解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民主水平还很低,但已经形成了“开放社会”、思想自由,新思想与新知识在社会上能够迅速传播。

当时的英国已经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新社会和新制度激励着人们通过和平的方式创造财富。

而与其相比的中国,则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员享有特权,权力不受监督,私有财产和知识产权不受保护,新思想受到钳制,人们的聪明才智用于官场钻营,通过非法和暴力的方式掠夺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

(2)劳动力:圈地运动和农业变革提供了丰富的自由劳动力。

(3)市场:18世纪英国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扩大。

(4)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5)技术: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达。

(6)资源:英国有着丰富的煤铁资源。

(7)科学:18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

1.唯物史观:使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现代化史观: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人类社会出现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

3.革命史观: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

4.思想意识:促进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5.世界格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强国;西方最终超越了东方,成为世界的中心。

6.全球史观: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7.社会史观: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时间观念、隐私观念),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兴起。

教学设计1: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1: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程标准】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1、掌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

2、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3、探讨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作用。

【知识梳理】工业革命概念: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它促进了资本主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1)政治前提:18世纪时,随着进一步发展,英国经济迅速发展。

(2)市场条件:殖民地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还提供了广阔的。

(3)劳动力条件:地主们热衷圈地养羊,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4)技术条件:手工工场日益兴旺,进一步发展。

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所以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发生。

2、工业革命的进程:(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业一系列的发明创造。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

(2)工业生产的变化: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

二、从工场到工厂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

2、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形成了许多,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3、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变化: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各国通过改革,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 工劳动, 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 影响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阿克莱特 克隆普顿 卡特莱特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动力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 领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背景: 背景:机器生产的发展受到了动力的制约
瓦特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了地理空间。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 蒸汽机把英国推上世界工业主导国的地位。1851年,英国工业实力 年 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 到达巅峰时,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了一次大型展览,其目的是向 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 全世界显示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上图取自展览会的小册子, 展示了一系列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展示了一系列英国工业界首创的机械。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富尔敦和他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 号
史蒂芬孙
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在行驶
美国第一列火车同马拉车赛跑
旧式纺车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手工生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课堂讨论
中国的科技也曾长期领先世界(如四大发 明),可是为什么没能促进生产力的飞跃? 在同时代的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 呢?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 做鞭炮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 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 把它当饭吃” ----- 鲁迅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开始于英国:(1765—1840) 1、前提和条件:
因素
环境
形成方式
地位
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前提、根本保障
社会稳定
市场
资本
殖民扩张、圈地运动
殖民掠夺、奴隶贸易
经济发展的基础 动力、直接原因
原料 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劳动 力
圈地运动
一般性条件
技术 手工工场的经验积累
2. 各行业的生产发展进程
机器动力的革新
——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瓦特、1785)
改良蒸汽机
3、蒸汽机的改良和推广过程:
(1)、英国:(瓦特)
①单动式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装有冷凝器; ②联动式蒸汽机:18世纪80年代, 采用曲柄结构; ③蒸汽机的改进:增加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
(2)、世界: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采用
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材料七: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研制的蒸汽轮船,试航成功; 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19世纪50年代,英国的主要 铁路长度已近一万千米,铁路干线均已完成。
1807年,美 国人富尔顿 制成汽船 “克莱蒙号” 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 人史蒂芬孙发 明了蒸汽机车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 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 的依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自然力(人力、畜力、水力、风力) 蒸汽 2)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 近水建厂 交通发达、资源丰革命。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
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珍妮机纺出的纱线比较细, 容易断。1769年,英国钟表匠阿 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 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
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
较粗。此后不久,英国第一家用 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便出 现了。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 就不能运转了。
假设大家要开办一个工厂,那 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背景: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中,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 变世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⑴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 ⑵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 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⑶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⑷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 “蒸汽时代”。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课件)

思考:英国是否具备这些条件呢?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贵族地主实行集体统 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 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 ——岳麓版· 必修一
制度保障
材料二: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 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肘……一位英 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 息:“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 要。” 市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 纺织业…… ——《大国崛起》

格局】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双重影响(破坏性、建设性)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落后的社 会制度,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有利于社会进步;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资本主 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的一 个飞跃,是以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以大 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 科技革命。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促成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785 水力织布机
英国
卡特莱特
水力
所有发明在使用动力方面有何相同特点?
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动力
的革新)
促进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 1807 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名为 在英国建造了世界上首条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被称为“铁 业革命 “克莱蒙特号”。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路之父”。
3、同光中兴时兴办了近代企业,为什么第 一次科技革命在中国也没有得到发展?说 明了什么?获得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动力 蒸汽机
采矿 冶金
运输业
使用机器 手工 工场 制造机器 机器生产 工厂
18 40 年 前 后 基 本 完 成
二、从工场到工厂
1)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2)车间劳动进一步细化了社会分工,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 生产效率。
二、从工场到工厂
英国早期纺织厂
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导致了人类生产手段和形式的演进: 1)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取代了手工工场; 2)生产方式: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3)产业结构:一二产业比重变化; 4)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化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6)社会意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3、经济运行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 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工业革命 也叫产业革命,18世纪中期从英国开始,是资本主义由工 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 是社会关系的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扩 展到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背景 2、经过 1)生产领域: 棉纺织业开始技术革命 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纺织工人哈格里夫 斯发明的珍妮纺纱 机标志着工业革命 的开始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英国钟表匠阿克莱特发明的 水力纺纱机
技工克隆普顿发明的骡机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35张)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 (35张)
经济: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思想: “天朝上国”的梦幻破灭了
建设性
政治: 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经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工业产生
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
英国工业革命
确立。
的背景条件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2.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面貌
练习
1.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① 工业的发展,造成交通、住房、环境污染等问题。
重商主义
成长中的 资产阶级
工业革命完成 经济自由主义
成熟的资产阶级
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 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 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读后思考: (1)材料中所指“破坏性使命”和“建设 性使命”分别指什么? (2)请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
② 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 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和贫困。
③ 社会日益分裂成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通过各种剥削手段,使得无产阶级日益 贫困。
2.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①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② 荡涤了封建时代遗留下的旧制度、 旧观念,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推 动了社会变革。
影响: 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
英国工业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前提)
资本(丰厚)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PPT课件

工业革命的影响
➢ 1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 ➢ 2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
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 们的生活。
➢ 3 第三,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
可以是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变。
第一小节
0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0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
03/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 发生在英国?
01/国内政治环境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03/市场需求
城市化的浪潮
历史纵横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52%。这一年英国10万 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工作, 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
本课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目录 contents
1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生产工具的变革
2 从工场到工厂
生产手段和生产形式的演进源自3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形式的变化
概念 解析
什么是革命?
革命可以是政治领域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巨变,也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消极影响:
• 1、加快了殖民扩展和争夺的步伐(频繁发动侵 略战争); •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环 境恶化,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 ①政治方面,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 ②经济方面,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③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 ④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2、途径: ①政治: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②经济: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料。 3、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 4、影响: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 欧美: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深重的灾难 殖民地: 客观上接受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 利于社会的进步。
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丰厚的资本。
二、工业革命的概况
概念: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标志: 珍妮机的问世。 过程: 棉纺
织业 其他 行业 机器 动力 交通 运输
范围: 英国
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
三、工业革命的进程:
材料5: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经济中, 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一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 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 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主张限制 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材料6: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 和还要多。……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 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1850年,英国蒸汽机产 生的能量占欧洲的一半以上……1848年,英国的铁产量已经超过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产量总和。1854-1856年间英国制成品占领 1╱2的世界市场,工业品占领1╱3的世界市场,其中,棉布占世 界的1╱2以上。 ----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7: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 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 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 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瓦特和他制成的蒸汽机
史蒂芬孙
火车
早期英国的火车
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 年 代 内 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骡 机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1785年 改良蒸汽机 1807年 轮 船 1814年 火 车 国 别 发 明 人 英 哈格里夫斯 英 阿克莱特 英 克隆普顿 英 卡特莱特 英 瓦 特 美 富尔敦 英 史蒂芬孙
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 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使生产力 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既是生产技术 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 先发生在英国呢?
一、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1)资本:殖民贸易和掠夺 可能性 (2)劳动力:圈地运动 (3)技术: 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4)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 (必要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 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 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18世纪60年代
1
19世纪中期
2
材料4: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 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 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 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 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 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 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成为工厂 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 —齐世荣《世界历史》
2.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3.判断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依据是 A.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B.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C.机器制造业的建立和发展 D.纺织业的技术改造完成 4.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 A.瓦特蒸汽机的制成和推广 B.电力工业和电讯业的产生与发展 C.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的过程 D.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过渡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一、历史背景(一)必要性(原因)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日不落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动力)(二)可能性(条件)1、制度: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前提)2、资金:通过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劳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廉价的雇佣劳动力4、技术:长期的手工生产,技术得到积累二、基本概况(一)工业革命的开始1、标志:工业革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最初又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棉纺织分纺与织两个环节。

1733年,飞梭发明,导致棉纱供不应求,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一次能纺出多根纱线的纺纱机,叫“珍妮机”。

(二)工业革命的进行1、生产部门:纺织、冶金、采矿“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纺织、冶金、采煤等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2、动力部门:蒸汽机改良3、交通部门:汽船、火车(三)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其他地区(四)工业革命的完成1、标志:机器生产完全代替了手工生产(机器实现了机器生产)标志了工业革命的完成2、时间:英国在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实质(一)生产力的变革(二)生产方式的变革: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三)组织形式的变革:工厂取代工场四、历史影响(一)经济方面1、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2、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资本主义发展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自由生产和商品输出3、工厂出现并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形成4、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工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工业化成为历史潮流5、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加快(二)政治方面2、进一步冲击了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扩展(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3、导致了阶级结构的变化,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4、金融资产阶级和商业资产阶级走向衰落,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资产阶级内部)(三)思想关系方面:三股进步的思想潮流1、自由主义:工业资产阶级(1)政治上:自由平等――体现了反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的要求(2)经济上: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体现了商品输出的要求对内: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产,要求由市场调节生产对外:反对贸易保护,要求开放市场2、社会主义:工业无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民族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孙中山三民主义4、近代意识兴起:它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逐渐形成了近代意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共28张PPT)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煤炭在英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 色……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西欧 大量的煤炭资源都储藏在英国。
——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第三版,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8
美国学者 杰里﹒本特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1851年,英国首开万国博览会版画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 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 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 劳动的过程。它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 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 形成。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一、市场的需求
材料二:设无广阔的国外市场, 那在幅员不大仅能提供狭小国 内市场的国家……制造业就没 有好好发展的可能。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 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第7课 ,《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年1月,总第457期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从珍妮机到 蒸汽机
但更主要的是,在当时英国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人民的 精神风貌以及价值标准已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地步。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 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 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 ——《世界文明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题探究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1785年 1807年
1814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 汽为动力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以英国为例,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 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 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19世纪中 农村 城市
(4)生活方式: 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
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材料五Biblioteka (5)阶级关系: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的阶 级——
工业资产阶级 和工业无产阶 级。
材料六:
在《国富论》中,亚当· 斯密认为在 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在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为追求自 己利益自由地做出选择,使社会资源 获得最优配置。
成 就
①生产领域(纺织,冶金,采煤等) ②动力突破(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领域(蒸汽机车,汽船等)
①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影 ②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响 ③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④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 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本节小结: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背 景
①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②资本: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③科技: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 ②市场: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环顾当时的 世界, 法国 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 俄国 彼得大帝建立专制帝国; 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 日本 封建幕府制度束缚; 中国 康熙王朝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 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 之为“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课前预习】1、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过程2、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导致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①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兴起; ②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③生活方式:出现了城市化浪潮; ④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⑤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3)促进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进一步影响)①形成条件:A.工业革命完成,机器生产需要更广阔世界市场。

(英国: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法国和美国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B.资产阶级拓展世界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C. 交通运输条件 的改变,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为便捷D.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

②基本形成:A.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亚非拉地区)B.发达国家主动扩大世界市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C.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推进新课】探究一: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指点迷津: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_第一次工业革命

那么,英国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1)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2)条件:
A、资本:殖民掠夺、贩卖黑奴 B、劳动力:圈地运动
C、技术:手工工场的积累
D、原料:殖民掠夺
• 材料一:各种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手
工工场为支撑的生产能力变得捉襟见 肘……一位英国棉纺主,从他在伦敦的经 理人那里得到这样的信息:“无论你能生 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 市 场上如黑洞般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纺 织业……
2、1819年,瓦特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功 率计算单位定为“瓦特”(Watt)。下列有关瓦特 蒸 汽机问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为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③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④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 人 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 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 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的革命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动力的革新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 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汽船、火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 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 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5)社会意识:自由主义思想盛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共19张PPT)

第三层织布
第二层纺纱
手工工场(WORKSHOP) 第一层分拣棉花 手工劳动 技术分工
工厂(FACTORY)
机器生产 技术分工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770年和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资料来源:依据《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师教学用书》数据所绘
利用材料观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引起学生对工业革命原因的思考
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 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
——查尔斯·辛等主编、辛元欧主译《技术史》
【问题探究】
工业革命前英国已经有了哪些潜藏多年的“种子”?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呢?
前提 条 可能
性 件
必要性
资金
劳动力 原料 技术 市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
海外殖民地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
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飞梭
凯伊 1733年,纺织师

明,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织布的 速度,使棉纱供不应求。
教师引领,强化连锁反应,体现时空观念
需求是发明之母
世界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正在进行改良蒸汽机实验的瓦特
交通运输业发展: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对 1、生产力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英 国
论从史出,凸显历史学科本真;史料实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工厂制度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影响,感悟工业文明不仅 给英国带来了生产力的急剧提升,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甚至国际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懂得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
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 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
1.生产力领域
要大。”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度出现,工厂代替工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
织形式。
材料二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 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 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 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 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 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
不能把希望叫做白日做梦,也不能把
白日做梦叫做希望。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技术
前提
资产阶பைடு நூலகம்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阅读下图和下页两则材料,总结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人曾炫耀:“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 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 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 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 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
1.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技术
市场 原料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 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工业革命的影响。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然条件的限制,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2)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普遍应 用到生产和生活部门)。
(3)采煤、冶金等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
英国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
(4)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轮船、火车的出现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 发明火车机车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 (5)工业革命的扩展:
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
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 是“羊吃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16世纪,英国的毛纺织 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 场。手工工场把工人集中在 一起劳动,每件产品的生产 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个工人 只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分 工的细化提高了劳动效率, 而且使工具专门化,为以后 机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因 为机器实际上是由许多简单 的工具组合而成的。
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
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 发明”。这种情形有可能出现在(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B
)
D.美国
2.(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 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想一想: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①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
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②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 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 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 时间 1765 1769 1779 发 明 动 力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 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动力, 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动力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厂必须建在靠近河流的地方, 交通不便,限制了机器的使用、工厂的发展。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7.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二、从工场到工厂——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出现,工厂代替工
社会。 “建设性的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 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 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而所有这一切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东方
从属于西方。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
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想一想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1)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3)中国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工业产生,中国被动开始近 代化。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 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知识拓展 “破坏性的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
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7.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背景: (1)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美国
英国 德意志 法国 奥地利
俄国 日本
(6)工业革命的完成 ①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完成标志:机器大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 ③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结合以下材料和视频资料,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 材料一
产党宣言》中写道: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 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
前提
资本 劳动力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条 技术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 件 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 市场
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产业。地主
原料 们热衷圈地养羊,他们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5.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下列属于第 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是( D ) A.电灯 B.飞机 C.汽车 D.火车
6.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
D
)
①工业革命的完成 的先进 A.①②③
②掌握殖民霸权
③交通运输工具
④拥有“世界工厂”的优势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前提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
劳动力 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 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 条 技术 件 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市场 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 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 原料 供不应求了。
(2)动力技术的革新: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产生 了什么样的影响?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 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 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蒸汽动力的出现,解决了动力问题,使工厂摆脱了自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材料三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城市化进程加快。 材料四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
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
是新兴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 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 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工业革命的进程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组织形式 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 从工场到工厂 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背景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 影响
1.(2011·重庆高考)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
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
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 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 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 (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