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文化特征、发展困境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三姐原来并不叫刘三姐,而叫刘 三妹,是唐代出现的歌仙。故事流 传到后来,人们把刘三妹改成了刘 三姐。刘三姐天生一副圆润的好歌 喉,聪明机灵。她经常用山歌歌颂 劳动与爱情、揭露和讽刺地主的剥 削压迫。刘三姐的行为赢得了贫苦 大众的赞赏和支持,她成了人们心 中的歌仙,但同时她也成了地主的 眼中钉。一年三月初三,刘三姐上 山砍柴,地主派人砍断了她攀爬的 山藤,刘三姐坠崖而亡。人们为了 纪念这位歌仙,就在她遇难这天聚 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这便 形成了歌节。
壮族的文化特征、发展困 境与对策
壮族概况


中文名: 壮族 人口: 1700多万(2005年统计) 占全国1.30% 主要居住地: 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 语言文字: 壮语 壮文 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主要集中在柳州、来宾、河 池、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区

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 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 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 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 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 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 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 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 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 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 巾),夏天免冠跣足。节 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 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 穿草鞋。
文化特征
一、壮族服饰 二、“三月三”歌圩 三、壮锦 四、壮族语言与文字
一、服饰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 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格别致的“蜡 染”也为人们所称道。 以蓝黑色衣裙、衣裤式短装为主。《天下郡国利病 书》记载:“壮人花衣短裙,男子着短衫,名曰黎 桶,腰前后两幅掩不及膝,妇女也着黎桶,下围花 幔。”

除了男女青年对唱山 歌以外,村里的中老 年人也会聚到一起进 行歌圩比赛。这是一 项纯娱乐的活动,一 般是按男女分成两组 来对歌,也可另作分 组。对唱的山歌内容 不限,可以是情歌, 也可以是闲聊,也有 骂人的俏皮话……歌 词和曲调都是现编现 唱,用的是原生态唱 法。也可以取已有的 壮歌的调子填词来唱。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赶歌圩的壮家人三五成群地 来到圩场,对歌前,由众人抬着刘三姐的神像游 场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 人人对歌顺利。敬完了歌仙刘三姐,大家便争相 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山山寨寨 到处都是歌的海洋。对歌的歌词内容包括天文、 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既 丰富了知识又增长了见闻。歌墟的娱乐活动也很 丰富: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舞彩 凤、唱桂剧、斗鸡等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 气氛当中。广西有的地方夜晚歌会都会持续下去, 月光下,火堆前,歌声三日不断。
山歌对唱 高清.avi
抛绣球

抛绣球是广西壮族人民在歌圩开 展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歌圩中 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头、河畔, 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距离, 互相引吭高歌,用歌声来表达问候和增进了解,歌词内容 广泛,涉及理想、情操、农事等。对歌有问有答,丝丝入 扣,声音此起彼落,娓娓动听,姑娘们情不自禁地拿起手 中精致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小伙子眼疾手快,准确无 误地接住绣球,将它欣赏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回去。经过 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 系上自己的小礼物(例如银首饰或钱袋),抛回馈赠女方, 馈赠愈重说明小伙子对姑娘情意愈深。姑娘接住小伙子的 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这时, 两人或继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
抛绣球的另一种民间形式是男女分为甲、 乙两队,甲队选出两名歌手抛绣球至乙队 并唱一首壮歌,乙队接到绣球后派两名歌 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球送还甲方,并回歌 一首,如此循环往复。参加“送球”、 “还球”的歌手一般都是七步成诗的民歌 高手。 另外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场地上立一高10m 左右的木杆, 抛绣球杆顶钉有中间挖成圆 洞的木板,男女分列两旁,将球投向圆洞, 以穿洞而过者为胜。

歌圩比赛进行到一方对不上 歌才算分出胜负,中途是不 能停止的。实力相当的双方 通常要对上几天几夜。所以 三月三及其后几天里听到夜 半歌声也是常有的事。

壮族民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古歌、叙事长歌、 劳动歌、情歌、仪式歌、童谣等每种歌曲的 传唱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尤其是仪式歌和 情歌,其中时政歌规定最为严格,一般不能随 意吟唱,更不容许乱唱,所唱歌曲必须在特定 的环境下才可以吟唱。另外由于内容上的多 样性,壮歌呈现出了多彩多姿的特征。比如 迎接客人所唱的“迎客歌”也因客人的不同 而表现的各有千秋,其中有名的壮族歌曲 《只有山歌敬亲人》就是其中的一首,从题 材上壮族民歌可划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 叙事歌等。
二、三月三歌圩

歌节又叫歌圩节,壮语称“窝 坡”,原意为去歌场唱歌。歌 圩是壮族人民自古就有的风尚。 古老的壮族长期在山野从事繁 重的农耕劳动,为了打破可怕 的寂寞、提高劳动效率,在各 个山头劳作的人们开始相互对 歌。人们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 热爱、对劳动的赞美,随后他 们又借助歌声相互表情达意, 或结婚姻,或交朋友,增加了 生活的乐趣。壮民们以歌声显 示自己的才华和心灵的高尚。 壮族关于歌节起源有许多动人 的传说。其中以刘三姐的故事 最为著名和普遍认同。

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 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 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 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 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 有一பைடு நூலகம்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 结纽扣。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 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 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 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 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 膝。

欢乐抛绣球 .avi
三、壮锦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 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 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 瑰宝。壮锦是广西壮族地区 一项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 艺品,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 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 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 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 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