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2(解析版)
2.8《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含答案详解)(新人教必修2)
动词语态一.不同时态的被动语态被动语态由"be+过去分词”构成,人称,树,时态都通过be动词的变化来体现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由"am/is/are+过去分词”构成;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由“was/were+过去分词”构成;现在进行时的被动语态由“am/is/are being+过去分词”构成;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由“have/has been+过去分词”构成;过去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由“had been+过去分词”构成;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由“will/shall+be+过去分词”构成。
如:Smoking is forbidden in the concert hall.When I got to his home,I was told that he had gone to Beijing.Look,the old temple is being rebuilt.Some new stars have been discovered.His new book will be published next month.It was the first time he had bitten by a dog.二.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由“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构成。
如:The mistake you've made must be corrected at once.Whol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what you are doing.Can such a thing be prevented from happening again?(1)look,sound,smell,feel,taste,prove等连系动词总是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因为连系动词不及物,不能用于被动语态)。
如:His explaination sounds al right.The soup tastes very nice.(2)类似于be difficult to do 结构中的不定式通常用主动表示被动含义。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 (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文言基础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驻扎)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动词,是)B.朝济.而设版焉(渡河)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以乱易.整(交换)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赏赐)唯君图.之(考虑)2.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阙秦以利晋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③⑤⑥B.②④⑦C.③④⑥D.②④⑤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例:晋军.函陵A.秦伯说,与郑人盟.B.因人之力而敝.之C.既东.封郑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4.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越国以.鄙远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5.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B.大王来何操?C.沛公安在?D.夫晋,何厌之有?6.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一样的一项是()A.樊於期偏袒扼腕..之往来..而进曰B.行李C.所以..时..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沛公居山东8.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0.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因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编年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
B.周代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位,如文中的“郑伯”的“伯”。
C.壮即壮年,古时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人,其后称为“壮”。
D.版本指筑墙的夹板,后也指版筑的工事,设版即修筑防御工事。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两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并为全文的发展作了铺垫。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表明烛之武起初不愿意为郑伯出使秦国劝说秦伯退兵。
C.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拜访秦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利害,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
D.秦、晋围郑是因为其“无礼于晋”,晋文公认为进攻秦军“不仁”“不知”“不武”,可见《左传》重视“礼”。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齐国佐不辱命①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②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③’今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
今吾子求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
《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
’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畏君之震,师徒桡败。
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④。
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晋人许之。
选自《左传·成公二年》(乙)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注:①公元前589年,晋国联合鲁、卫、曹在鞌地和齐国开战,以晋国胜利而告终,齐侯派使臣国佐赂晋求和。
②宾媚人即国佐,齐国卿士。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教考融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下册)(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教考融合同步练习一、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
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
没有中华文化的,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放到世界文明史中看,中华民族创造的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B.互为一体前赴后继博大精深卓尔不群C.互为一体薪火相传繁荣昌盛源远流长D.一脉相承前赴后继繁荣昌盛卓尔不群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俗话说“头孢就酒,一吃就走”,但有些人不当回事,也有些人不知道原因。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以乱易整,不武易:容易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D.老者衣帛食肉衣:穿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故民之从之也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B.提刀而立,为之四顾夜缒而出,见秦伯C.阙秦以利晋樊哙侧其盾以撞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吾其还也3.下列各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以其无礼于晋B.臣之所好者道也是寡人之过也C.若属皆且为所虏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夫晋,何厌之有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桓晋文之事》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
(新教材)2021年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同步练习2 烛之武退秦师(含解析)
课时作业2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基础巩固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氾南(fán)贰.于楚也(èr)陪.邻(péi)B.缒.(zhuì) 佚.之狐(yì)烛.之武(zhú)C.共.其乏困(ɡōnɡ) 秦伯说.(yuè)夫.晋,何厌之有(fú)D.逢.孙(fénɡ) 越国以鄙.远(bǐ)阙.秦(quē)解析:D项,“逢”应读“pánɡ”。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全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C)①且贰.于楚②无能为也已.③夜缒.而出④亡郑以陪.邻⑤共.其乏困⑥夕设版.焉⑦秦伯说.⑧失其所与,不知.A.①②④⑤B.②③⑥⑦C.②⑤⑦⑧D.③④⑥⑧解析:②“已”同“矣”,⑤“共”同“供”,⑦“说”同“悦”。
⑧“知”同“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烛之武退.秦师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⑥越国以鄙.远⑦朝.济而夕设版焉⑧因人之力而敝.之⑨既东.封郑A.①④⑤/②/③/⑥/⑦⑨/⑧B.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C.①④⑤/②/③/⑥⑧/⑦⑨D.①④⑤/②/③⑦⑨/⑥⑧解析:①④⑤均为使动用法;②为数词作动词;③为名词作动词;⑥为名词的意动用法;⑦⑨为名词作状语;⑧为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B)①是寡人之过也②敢以烦执事③夫晋,何厌之有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⑤以乱易整,不武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⑦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⑧忌不自信A.①⑧/②⑥/③⑤/④⑦B.①⑤/②⑥/③⑧/④⑦C.①②/③/④⑦/⑤⑧/⑥D.①②/③⑥/④⑦/⑤⑧解析:①⑤为判断句,②⑥为省略句,③⑧为宾语前置句,④⑦为状语后置句。
5.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C)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解析:①④助词,的;②③⑥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⑤代词,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文言知识积累1.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河曲智叟亡以应。
D.共其乏困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敢以烦执事..③以乱易.整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替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给予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4.选出和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烛之武退.秦师A.肆其西封.B.朝.济而夕设版焉C.既东封.郑D.晋军.函陵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因.(因为)人之力而敝之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6.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以为妙绝D.臣窃以为其人勇士8.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是寡人之过也C.晋军函陵D.何陋之有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国的国君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0.用原文回答问题:(1)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2)郑伯请烛之武出使秦,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烛之武推辞的原因是:(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二、文学常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史书,相传为()末年鲁国史官()所做,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A 项,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连词,因为。
B 项,代词,那/副词,还是。
C 项,均为连词,假如。
D 项,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
答案:C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是寡人之.过也 A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不同B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也相同C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也不同D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相同解析:第一组中,前一个“亡”为“灭亡”;后一个“亡”为“使……灭亡”。
第二组中,前一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助词,可译为“的”。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B项,“有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有利于”;A 项,“行李”,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B.失其所与,不知C.以乱易整,不武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例句与A、B、C三项都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A 组 基础练一、文言基础1.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从之。
辞.曰 辞:推辞 B .唯君图.之 图:考虑 C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赐 D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答案 C解析 赐:恩惠。
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D.⎩⎪⎨⎪⎧又欲肆其.西封吾其.还也 答案 C解析 C 项都是“(假如)没有”的意思。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指晋国想得到的土地。
B 项,连词,表因果,因为;连词,表承接。
D 项,代词,它;语气助词,还是。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吾其还也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 B解析A项“共”同“供”;C项“说”同“悦”;D项“知”同“智”。
4.下列各项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朝.济而夕设版焉③既东封.郑④烛之武退.秦师⑤既东.封郑⑥越国以鄙远.⑦且贰.于楚也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⑨共其乏困..A.①⑤/②③/④⑨/⑦⑧/⑥B.①④/②⑥/③⑦/⑤⑨/⑧C.①②/③⑤/④⑧/⑥⑦/⑨D.①③/②⑤/④⑧/⑥⑨/⑦答案 D解析①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②名词作状语,在早上。
③名词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退。
⑤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⑦数词用作动词,从属二主。
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⑨形容词用作名词,缺少的资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共其乏困...B.行李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 C解析A项,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过关检测班级:座号:姓名:(用时:30分钟)[基础达标层](一)基础达标(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越国以鄙远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2.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对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朝济而夕设版焉②夜缒而出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④今急而求子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以其无礼于晋B.夫晋,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佚之狐言于郑伯5.下列加点的词按其用法分类。
(9分)①夜缒而出②晋军函陵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越国以鄙远⑤与郑人盟⑥既东封郑⑦阙秦以利晋⑧又欲肆其西封既东封郑(1)名词作状语:(2)名词作动词:(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综合运用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29分)文本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文本二: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提升训练)(解析版)
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C.夫晋,何厌之有D.且贰于楚也【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无礼于晋,正常语序为“于晋无礼”,状语后置句;B.言于郑伯,正常语序为“于郑伯言”,状语后置句;C.何厌之有,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宾语前置句;D.贰于楚,正常语序为“于楚贰”,状语后置句。
故选C。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B.与郑人盟.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烛之武退.秦师【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的能力。
A.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减。
B.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C.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D.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撤兵)。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吾不能早用子.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B.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C.古今都是对人的尊称;D.古义:那人,此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秦伯说,与郑人盟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知”通“智”,明智;句意为:失去同盟者,是不明智的。
C.“说”通“悦”,高兴;句意为:秦伯很高兴,跟郑国人结盟。
D.“共”通“供”,供给。
句意为:使者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故选B。
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语言精练、绘声绘色,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1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评估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动词,增加C. 越国以鄙远鄙:卑鄙D. 与郑人盟盟:动词,结盟2.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意思为注释,《左传》即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从体例上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C.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尊称。
《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指官员。
D. 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是寡人之过也是:判断动词。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 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D.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
4. 下列加横线的“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D. 自以为得之矣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 越国以鄙远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 项伯杀人,臣活之6. 下列各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①③⑤⑥B. ①②④⑦C. ③④⑥⑦D.②④⑤⑦7.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 因人之力而敝之B. 晋军函陵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烛之武退秦师8.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B. 焉用亡郑以陪邻C. 使工以药淬之D.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9. 对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虚词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吾其还也②人尽其才,悉用其力③以其无礼于晋④以刀劈狼首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 ①③④/②⑥/⑤B. ①②/③⑥/④⑤C. ①④/②③⑥/⑤D.①⑤/②⑥/③④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8.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句中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B.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C.国危矣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故忠臣尽忠于公3.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字形、释义有误的一组是()A.汜南(fán)缒(zhuì)鄙(当作边邑)B.佚之狐(yì)不知(知道)共(gōng,供给)其乏困C.瑕(xiá)何厌(满足)之有逢孙(páng)D.阙(quē,损害)行李(外交使者)失其所与(结交)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左传》的作者,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可能是鲁国的史官。
C.《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外交辞令,叙事条理清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左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公羊传》《谷梁传》都是对《左传》的解读。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B.文中佚之狐的话,既可看出他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又可以看出他对秦、晋、楚三国形势的深入了解。
C.作为小国使臣,烛之武在说辞中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具有很强说服力。
D.文章展现了烛之武在国家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这正是左丘明希望褒扬的精神。
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军氾南军:驻扎B.既东封郑封:边邑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高兴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7.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B.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吾其还也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8.下列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9.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夫晋,何厌之有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0.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统编版高中语文 高一 必修下册 2 烛之武退秦师 课后练习 (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练习(含解析)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下册第二课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乙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赵氏求救于齐。
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
”太后曰:“老妇不能。
”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
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附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附答案)《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附答案)一. 基础知识: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B.夫晋,何厌之有?(讨厌)C.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 以乱易整,不武(容易)C. 许之(答应)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戍守)3.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夫晋,何厌之有(发语词,不译)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4. 选出对下列多义词释义有误的一项。
(1)若①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③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假如)(2)说①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说教)③ 秦伯说,与郑人盟(高兴)(3)辞①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告辞)② 停数日,辞去(告别)③ 不辞劳苦(推托)(4)鄙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②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偏僻)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5)微①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②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③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6)之① 辍耕之垄上(到,往) ② 子犯请击之(他们,此指秦军)③ 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 亦去之7. 下面两组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全部正确的一项分别是( )( )(1)A.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2)A.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 君/知其难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4题。
2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及答案
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氾.南(fàn ) 函.陵(h án ) 秦伯说.(yuè) 夜缒.而出(zhuì) B.舍.郑(shě) 杞.子(q ǐ) 逢.孙(páng ) 君之薄.也(báo ) C.不知.(zh ì) 夫.人(fū) 佚.之狐(y ì) 共.其乏困(gōng ) D.阙.秦(quē) 鄙.远(b ǐ) 焦瑕.(xi á) 贰.于楚(èr )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C.因人之力而敝之D.夫晋,何厌之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贰{且贰于楚也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B.鄙{越国以鄙远肉食者鄙 C .阙{若不阙秦出见扁鹊于中阙 D.敝 {因人之力以敝之使史更敝衣草屦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B.而{今急而求子若亡郑而有利于君C.焉{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D.其{共其乏困吾其还也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与郑人盟.A.夜.缒而出B.晋军.函陵C.烛之武退.秦师 D.君之薄.也 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夫晋,何厌之有B.以其无礼于晋C.是寡人之过也D.晋军函陵7.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贰.于楚也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行李..之往来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全部相同B.全部不同C.仅①②相同D.仅③④相同8.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是()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姜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下册同步习题:烛之武退秦师(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 “共”同“ ”, 2.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同“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辞{①辞曰:“臣之壮也……”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动刀甚微 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其{①君知其难也 ②共其乏困 ③吾其还也5.以{①敢以烦执事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以其无礼于晋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夜.缒而出 3.越国以鄙.远4.朝.济而夕.设版焉5.既东.封郑6.烛之武退.秦师7.越国以鄙远.8.邻之厚.,君之薄.也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且贰.于楚也 11.既东封.郑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是寡人之过也。
句式: 译文:2.夫晋,何厌之有?句式:译文:3.以其无礼于晋。
句式:译文: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句式:译文:5.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句式:译文: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句式:译文:7.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句式:译文: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五个诸侯盟主。
历史上说法不一,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著作。
【中职语文专用】(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第2.2课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含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佚.()之狐秦军汜.()南夜缒.()而出②共.()其乏困阙.()秦许君焦、瑕.()【答案】①yìfán zhuì②gōng quēxiá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队)是寡人之过.也(过错)B.若不阙.秦(侵损、削减)郑既.知亡矣(既然)C.邻之厚.(增益)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D.何厌.之有(厌烦)失其所与.(结交、结盟)【答案】C【解析】A 项“军”指驻军。
B 项“既”指已经。
D 项“厌”指满足。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普军函陵 B.越国以鄙远C.共其乏困 D.既东封郑【答案】C【解析】A 项“军”是名词作动词,指驻军。
B 项“鄙”是名词作动词,指把……当作边邑。
D 项“封”是名词作动词,指以……为疆界。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舍郑以为东道主C.行李..于晋..之往来 D.以其无礼【答案】D【解析】A 项“夫人”的古义为“那个人”,即秦穆公,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B 项“东道主”的古义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为“请客的主人”。
C 项“行李”的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D 项“无礼”的古义和今义均为“没有礼貌”。
5.下列文学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纪传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寡人”是古代君主的自我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答案】A【解析】《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二、阅读提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译文:②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译文: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
班级:姓名:
一、基础巩固
1、选出与“夫晋,何厌.之有”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A
【解析】A、败坏,损害;B、通“供”,供应;C、通“悦”,高兴;D、通“智”,明智。
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吾其还也()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其①代词,它郑国②代词,这件事③自己的④副词,还是
焉①语气词,表陈述②疑问副词,为什么③疑问代词,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所选语句皆出自初高中课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学会梳理归纳。
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欲肆其.西封②吾其.还也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答案】D
【解析】①项中“其”是“它”的意思;②项中“其”是“还是”的意思;③项中“焉”是“哪里”;④项中“焉”是“怎么”的意思。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1)倘若放弃进攻郑国,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
(2)晋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要把郑国作为她东面的疆界,又要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倘若不来损害秦国,还会到哪儿去扩展呢?
【解析】(1)重点词是“以为”“行李”“共”;(2)重点词是“肆”“阙”“焉”,以及倒装句“何厌之有”。
二、探究提升
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
..者在后。
咎犯闻之,中夜而哭。
文公曰:“吾
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
..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
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
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
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
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
颜色黧黑,手足胼胝
..,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
”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
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
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
三行赏之后,而劳苦之士次之,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
《诗》云‘率礼不越’,此之谓也。
”
(2016北京丰台二模题取材于《说苑》)1、给文中加点词注音
手足胼胝
..
【答案】pián zhī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总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
..的一项()
A.不胜.其哀胜:禁得住
B.而皆后.之后:以……为后
C.暴.浣我行暴:曝晒
D.且子独.不闻乎独:单独
【答案】D
【解析】应为“难道”,联系课本“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3、下列文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吾亡也.十有九年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所以
..遣将守关者
..资者也所以
C.其.不欲吾反国乎吾其.还也
D.子试为.我言之君为.仲卿母所遣
【答案】A
【解析】A、都表示句间停顿;B、意思分别为“用来”和“……的原因”;C、语气副词,分别表达“反问语气”和“婉商语气”。
D、意思分别为“替”和“被”。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
我听说,国君抛弃士人,就无法得到忠臣
B.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有那么几个人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诬陷么
C.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
想来大概是国君忘记我了吧?还是我有大的过错
D.文公其霸乎
文公大概可以称霸了
【答案】B
【解析】“诬”应该理解成“欺骗”。
5、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答案】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解析】断句时要注意关注整体语境,并借助虚词、语气词、对仗句等来准确判定断句位置。
6、《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请联系这句话,结合本文内容简析晋文公行赏等级的合理性。
【答案】(1)“使我为成人”,“使我不得为非”都是助文公“立德”的做法,但“不得为非”是“立德”底线,很显然次于“成人”。
(2)文公把这两者作为头两等级的赏赐,符合“太上有立德”的标准,也符合“昔圣王先德而后力”的古训。
(3)“免我于患难”“劳苦”两者都是“立功”的表现,前者护前挡后,随时为主献身;后者默默“执劳苦”而“手足胼胝”,前者之功较之后者显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本来作答,先找出晋文公行赏等级,再结合《左传》之言分析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