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的养生思想

合集下载

道家的养生哲学

道家的养生哲学

道家的养生哲学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养生哲学深深地渗透在道家思想之中。

道家养生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以和为贵,注重内在精神的修炼和保养,以达到身心健康、长寿的目的。

本文将从道家养生哲学的起源、内涵、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道家养生哲学的起源道家养生哲学源于古代道家思想家的观察和思考。

他们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社会的纷争,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这种思想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养生哲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家养生哲学的内涵道家养生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以和为贵。

其中,“顺应自然”是指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分追求物质欲望,不过分干预自然环境。

“清静无为”是指人类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过分追求名利,不过分劳累身心。

“以和为贵”是指人类应该追求内心的和谐,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内在精神的修炼和保养,以达到身心健康、长寿的目的。

三、道家养生哲学的实践方法1.饮食养生:道家养生哲学认为饮食应该清淡、均衡,不过分追求美味和奢侈。

因此,应该注重饮食的质量和数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同时,应该注意饮食的卫生和健康,避免食用不洁和有害的食物。

2.运动养生:道家养生哲学认为运动应该适度,不宜过度劳累。

因此,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等,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

3.睡眠养生:道家养生哲学认为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养生的最佳方式。

因此,应该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同时,应该注意睡眠的质量和环境,避免噪音和光线的影响。

4.精神养生:道家养生哲学认为内在精神的修炼和保养是养生的关键。

因此,应该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精神修养,避免过度焦虑和烦恼。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四、结论总的来说,道家养生哲学是一种独特的养生哲学,强调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以和为贵。

道家茶道养生思想

道家茶道养生思想

道家茶道养生思想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道家茶道养生强调精神的超然、安宁,渴望自由,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道家茶道养生思想,一起来看看。

道家茶道养生思想一、清静虚无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

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

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

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中国茶道的养生思想中国茶道的养生思想是“保生尽年”。

《茶经"六之饮》叹曰:“呜呼!天育万物,皆有至妙”。

是以“饮这时义远矣哉!”这个“远”,就“远”在对于保生尽年的作用上。

《茶经》中有关论述,随处可见。

举其要者,如:“荡错寐,饮之以茶”(《六之饮》)。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七之事》)。

“体中愤闷,常仰真茶”(同上)。

“苦荼久服,羽化”(同上)。

“苦荼轻身换骨”(同上)。

“茗有饽,饮之宜人”(同上)。

茶还可当粮食。

《七之事》载:茗似大米般精良;南朝永嘉年间,有高僧用饮茶当饭。

储光羲则有专咏吃茗吃茗粥的《吃茗粥作》诗。

茶可解愁。

《七之事》载,有怨妇思夫,“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茶可除俗念、洗尘心。

陆龟蒙《煮茶》有“倾余精神爽健,忽似埃灭”句。

钱起《与赵莒茶宴》有“尘心洗尽兴难尽”句。

温庭筠作《西陵道士茶歌》也有“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驼杳冥”句。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有口皆碑的佳作,诗中畅言连饮七碗破孤闷。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流派,道教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养生和养生方式。

道家养生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本文将介绍道教的养生理念、养生方式以及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一、道教的养生理念1.自然与和谐:道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保持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只有与自然相和,才能追求健康与长寿。

2.养生与养性:道教注重修养,追求身心的调和与自我完善。

通过修养身心,提高个体的自然能量,从而达到长寿和健康的目的。

3.内养为主:道家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通过内心的修炼和控制,达到对身体的养生。

相信通过内外调和才能真正达到健康和长寿。

二、道教养生方式1.养生饮食:道教强调饮食的调理与养生。

宜选择清淡自然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油腻和辛辣的食物。

推崇素食,主张植物性食物对身体更有益。

同时,注重进食时间的规律和节制,不过度贪食。

2.养生功法:道家养生功法多种多样,包括太极拳、气功、黄庭内外诸多修行方法等。

这些功法总结了道家对身体和内在能量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练习可以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健康。

3.养生保健:道教通过各种方式保持身心健康,如草木养生、拜神保健、禅修静心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调整身心状态,远离疾病和不健康的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道教养生的益处1.提升免疫力:道教注重平衡身体的阴阳,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方式提高免疫力,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2.延年益寿:道家强调内在的修炼和调养,相信良好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

通过内外兼修,改善机体功能和调整身体的平衡,达到长寿的目的。

3.平衡情绪:道家注重调整情绪的平衡,通过修炼和调养来达到平静、安宁的境界。

能够帮助人们抵御各种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方法,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内外调和以及内心修炼,人们能够实现身体的健康与长寿。

道家养生观

道家养生观

道家养生观养生,自古以来受道家所推崇。

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少私寡欲”的养生方法,将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生命探求的目标。

一、无为而归真与儒家的养生观迥然异趣,道家是讲出世的。

所以道家主张“无为”、“弃智”、“绝巧”、“无欲”,以求返璞归真。

道家的这个思想在《内经》里被完整地接受了下来,《内经》明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根本就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从中医来分析,“恬淡虚无”不仅是一种养生方法,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保持这样的心境,正气存内,邪气不干,阴平阳秘,不但可以无病而健康,更可以获得人生幸福与平安。

二、道家三宝老子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怎么来理解呢?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慈”是指对人生命的爱护和关注之心;“俭”,则顾名思义,是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不敢为天下先”应该指的就是与世无忧,柔弱不争。

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老子提倡自然而然,不要强作妄为,不要嗜欲过度,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不被世欲物欲所累,不受人为嗜欲所左右,“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与自然融为一体,必然健康。

从中医来分析,慈则心安;俭则心静;不敢为天下先则心不妄动。

心气能定,能静,能安,则虚火不扰,心气安宁,阴阳和谐,五脏六腑亦归于权衡。

三、静以养阴道家重视静,以静养、消极、无为为特点。

庄子云:“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则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庄子还强调:“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损汝精,乃可以长生”。

显而易见,与儒家截然不同的是,道家主张虚静无为,可以防止多欲过劳,能延年益寿。

当然,道家也不讲绝对的不动。

比如,庄子明确地说:“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从中医来分析,静则生阴,阴为阳之根。

静则收敛阳气,使阳气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今时社会生活中普遍压力过大,我们容易虚火上浮,上实而下虚。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

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养生保健有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

道教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身心灵的平衡与和平。

养生是道教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将介绍道教的五种养生之道,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借鉴道教的养生智慧。

第一种养生之道:养身之功道家强调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通过调养气血,保持身心的平衡。

道教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的阴阳要保持平衡才能健康。

养生功法包括各种养生保健体操、气功和养生食疗等。

例如,太极拳作为一种常见的养生功法,通过慢跑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达到调节身心的效果。

另外,在饮食方面,道教养生饮食偏素,注重与自然和谐,追求平衡营养的摄入,以保持身体的机能正常化。

第二种养生之道:养心之术道教注重心灵的修养。

通过养心的方式,道教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养心术包括冥想、修行和静坐等修行方法。

冥想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精神力量,使心灵更加宁静;修行则强调修行者的境地和品德的提升;静坐是一种闭目养神的修行方法,通过意识觉知来达到心灵的净化与放松。

养心之术有助于消除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和心灵的平静状态。

第三种养生之道:养性之法道教强调保持人的性情之间的和谐。

养性之法包括性情调理和性爱养生等方面。

性情调理指的是通过调节情绪和性格,达到平衡身心的目的。

性爱养生则通过性生活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滋养身体和延年益寿的效果。

道教讲究男女性爱的和谐与和顺,有适度、安全、和睦的性生活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健康与活力。

第四种养生之道:养神之法道教强调人的意识和精神的修养。

养神之法包括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等方面。

文化修养包括读书学习、修身养性,通过研读经典和哲学思考提升个人的修养境界;艺术修养则强调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来调节情绪与心灵,达到养神的效果。

道教认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素质,使人的心志更加坚定和豁达。

第五种养生之道:养道之法道教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超越自我、与道合一的境界。

道家养生学概要

道家养生学概要

道家养生学概要
道家养生学讲求在健康长寿的基础上,并在心理上实现
自我完整。

道家养生提倡和谐,平衡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的生活。

它把养生的思想融入了每个人的生活,以增强生命的质量和赋予生命以更多的价值。

养生思想起源于道家,其宗旨是阐述人们如何根据自然
环境保持健康,如何理解大自然和宇宙的规律,从而提高健康水平。

重点以正念,正言,正思考,正妙技,正行,以及有正心正业正言,正缘正修等诸多组成要素,共同维持安康,长寿。

养生包括调节身体功能,提高内调外养的能力,注重生
活的合理安排,加强身、心、精三方面的锻炼。

其中,有效的冥想可以运用心灵疗法实现养生目的,消除身心疲惫,有效减少过度的精力消耗,延长寿命,实现对自身的控制。

道家养生不仅限于保持健康,更重要的是宗旨。

它鼓励
人们通过体会自然万物间的本质,从而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完整,意识到自身和宇宙之灵的一致性,以实现和谐,自然,以及梦幻般的心灵境界。

并且,只有掌握养生之道,才能了解自我,对抗病毒,保护和谐,支持大自然,实现长寿。

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

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

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注重养生和健康观念的传承和发展。

道教主张追求自然与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倡导修身养性,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在道教的养生理念中,强调平衡与调整,注重调养内外,以达到身体健康、精神平和和长寿的目标。

本文将从饮食调理、锻炼身体和修心养性三个方面介绍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

一、饮食调理道教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主张"饮食谨慎",倡导"饮食素净"。

在饮食方面,道教教义指出,忌食腥辛,主张清淡清爽的食物,尤其强调素食。

素食以蔬果、豆类、杂粮等为主,不仅可以降低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还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减肥、预防疾病。

此外,道教还主张规律饮食,定时进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讲究饮食的节制和均衡,使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和休息。

二、锻炼身体道教注重锻炼身体,主张"以无为而治"。

道家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倡导自然动静结合的锻炼方式。

具体来说,道教的养生方法包括拳术、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以柔养刚,以静养动,强调调和身心的关系。

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缓解压力,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

道教的养生锻炼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们进行。

三、修心养性道教的养生观念强调修心养性,追求身心的平和与内心的宁静。

在道教文化中,修道者通过冥想、打坐、静心等修炼方式,净化心灵,调和身心关系,达到身心健康和心灵富足的目标。

修心养性注重自我觉察和内在修行,通过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提升人的抗压能力,增加积极情绪,达到身心平衡的境界。

此外,道教追求自然与和谐,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谐,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标。

结语道教的养生和健康观念从古至今一直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传承。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之道虽然道教的养生方法并不神秘,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找到一本从入门功夫讲起。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道家的养生之道,希望你喜欢!道家的道法自然养生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依据“道法自然”的思想,中医订下了养生的生活起居和饮食原则,在养生过程中,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

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而日常生活,则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起居有常,不仅指生活要有规律,生活也要有节制。

南北朝的医学家陶弘景在其《养性延命录》中指出:“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

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他是将一切生活节制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

道家的丹道养生术丹道,古称至道(轩辕黄帝时期)、大道(老子时期)、医道(见于《黄帝内经》),异名而同指。

丹道一词,自东汉东汉魏伯阳真人著《周易参同契》,始大行于世。

丹,比喻无极和太极,指代宇宙的真空本体;同时,丹比喻人体的精气神,特指自性。

“丹”不是有形有象的一个物体或是气团、光点之类——世人见解大误。

所谓丹道,就是以自身“精气神”为基本修炼元素,以性命双修为修炼途径,最终大彻大悟并复归无极而太极之道体的具体学术。

它以对人体自身性命的探索为核心,包囊了哲学、政治学、宗教学、易学、科学、艺术、天文地理等人类文化精华。

丹道养生长寿术是中国道家的一大发明,是中国道家对全世界的一大贡献,道家丹道养生长寿术经历上千年发展,已经充分吸收了儒家和佛家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改造修道者人生观,建立新行为模式道学不仅有一套人生观,而且有系统的社会伦理观。

修习内丹的人,建立起对道的信仰,遵奉道学,必然在行为上发生一系列变化。

修道者接受了道学自然超俗、守中执要、适性逍遥、慈忍和平、无为而治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有中和之气象,便是“载道之器”,可以授予内丹法诀,使之在修炼中体验到道的境界,其行为自会更加与道合真。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家五种养生法

道家五种养生法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之一,提倡追求自然之道,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

道家的养生法是一种重视身心平衡的健康理念,试图通过舒缓心灵、修养身体,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道家五种养生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静心养生法静心养生法是道家强调修养心灵的一种养生方式。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各种压力所困扰,心灵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平静。

而道家提倡通过冥想、打坐等方式,静心沉思,排除杂念,使心境平静。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闭目静心,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放松身心,提高专注力和自律能力。

静心养生法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身心健康,提升生活品质。

二、养生饮食法道家强调饮食的平衡和养生效果。

在道家的养生观念中,养生饮食应以谷类、蔬菜、水果为主,适量摄取优质蛋白质和脂肪,避免过量的肉类和加工食品。

此外,道家还强调草药和中药的应用,推崇以天然植物为食材的药膳。

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养生运动法道家养生强调运动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道家主张通过适当的运动来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活力。

可以选择柔和而养生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气功、瑜伽等。

这些运动形式既有助于锻炼身体,也可以调和气血、调整呼吸,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养生运动法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提升免疫力。

四、自然养生法自然养生法是道家最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

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联系。

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习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享受自然的美好。

可以选择户外活动,如散步、郊游、露营等,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赏花草树木、听泉声鸟鸣等方式,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好感觉。

五、调养精神法道家养生法注重内心的调养,修身养性。

人们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

可以通过阅读、写作、绘画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充实内心。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在古代中国,道家思想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中与养生之道的关系尤为密切。

道家思想以追求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理念,养生就是一种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从道家思想的基本原理、养生之道、养生实践等方面逐一加以论述。

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主张与自然相处,尊重自然规律。

在古代中国的道家养生观念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遵循天道,与自然相融合。

道家认为,身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和谐密切相关,只有借鉴自然界的法则,才能实现身心的和谐统一。

道家养生之道注重内外兼修。

在内修方面,强调养心养性的重要性。

道家认为,人的心境应该保持宁静、淡泊,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

内修的关键在于调和人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此外,道家还强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通过适当的运动,调节气血,增强体质。

在外修方面,道家强调环境的整洁以及与自然的亲近。

道家主张生活要有秩序,善于整理自己的生活环境,保持清洁。

同时,道家养生之道也倡导人们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密切的联系。

观赏自然美景、接触大自然,可以使人心情舒畅,身心放松,进而达到养心养性的目的。

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也提倡饮食的调节。

按照道家的观点,生活的饮食应当依据四时之变化而适度调整。

道家强调节制饮食,避免过度或不足。

另外,选用优质食材,追求天然、绿色的食品,也是道家养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可以维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健康体魄。

道家还注重养生实践。

在古代中国,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实践道家的养生之道。

太极拳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家养生拳法,以柔和、缓慢的动作为主,既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又可以达到调和气血的作用。

此外,道家养生实践中还有诸如草木养生、养生食疗、洗浴养生等方法。

总结起来,古代中国的道家思想与养生之道密不可分。

道家思想以追求自然、追求和谐为基本理念,养生即是追求和谐的生活方式。

道家养生之道注重内外兼修,强调调和人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同时也强调运动、环境的整洁以及与自然的亲近。

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养生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

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即“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诺,才能够使人长寿。

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较简述其大要。

1、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

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谓的“少私寡欲”,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

人之神静,有如浊水,静之徐清。

《庄子·天道》云;“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动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

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科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2、贵柔归真返朴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

“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

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

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3、形神兼养在于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

《庄子·在宥》中说;“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

从而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道家文化与养生范文

道家文化与养生范文

道家文化与养生范文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与推崇。

与养生这一概念相结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健康,更能够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达到身心和谐的目标。

本文将从道家哲学的角度探讨道家文化与养生的关系。

首先,道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顺应自然的规律。

养生在道家理念中,首先是追求身心和谐的养生法则。

在道家文化中,养生的方法包括修养心性、提升修养、调理五脏六腑等。

道家认为,人体的正常运转与宇宙的自然运行方式紧密相联,通过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与自然相融合,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其次,道家强调阴阳平衡,注重调节身体机能。

道家文化中认为,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

因此,通过修炼身心,调节阴阳,维持身体的平衡,是道家养生的重要内容。

道家主张通过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宁静,以达到身体和谐的目的。

而且,道家注重饮食与情绪的调理,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正确的情绪管理,保持阴阳平衡。

例如,夏季多吃清热解毒的食物,冬季多吃温补的食物,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在情绪调理上,道家强调良好的心态,注重减轻压力与负面情绪,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平衡。

再次,道家尊重自然,注重身心合一、道家文化中的养生重点在于修身养性、修炼自身及心境的塑造,让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通过修身养性,道家认为能够使人的能量与宇宙能量达到一种共振,从而收到增强个体能量的作用。

通过修炼自身,使人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独立,能随时调节自身的情绪与行为,达到心境与身体的统一最后,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注重养生的自然法则。

道家文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生长、衰老和死亡都符合着自然规律,而人们应顺其自然而活,不要过于追求过多的外在事物与所谓的追求。

养生也是如此,道家认为养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和顺应自然。

即使是在面对疾病时,道家文化也强调适时求医,但不要过度干预,要保持心态的平静,相信自身的自愈能力。

这种自然法则包括合理的生活习惯、适量的运动、良好的饮食等,通过这些自然法则,人们可以在养生中达到健康与和谐的目标。

“道家养生”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道家养生”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道家养生”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导读:
推崇“道家养生”是当今的时尚之一,大家经常谈论“道家养生”这个话题。

它的思想内容究竟是什么?有些人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了。

一……
推崇“*道家养生”是当今的时尚之一,大家经常谈论“道
家养生”这个话题。

它的思想内容究竟是什么?有些人就不一定
说得清楚了。

*一、“道家养生”思想的最高境界
我们知道,道家尊奉老子,其最高信仰是“道”,以信道、学道、修道、得道为目的。

所以说,“追求道,体悟真”是道家
养生思想的最高境界。

*二、延年长生是“道家养生”的核心思想
我们还知道,道家养生汲取了中国古代医学和气功方面的知识并加以发展,与道家的*修炼结合起来,主张性命双修、炼
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复归于自然之道。

所以说,延年长生是道家养生的核心思想,“成道”必须修炼。

*三、“道家养生”强调自然、体验、安宁
道家养生以自然天道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着眼于人本身,强调自我生命活动的切身体验。

道家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
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于人格的独立。

*四、“道家养生”内容丰富多彩
道家养生术、方法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而自成体系。

其理彻上贯下,上及自然之道,下至人体经脉气穴。

其术、其法门派众多、有直承老、庄的自然法门、清静法门、虚无法门,有从*拳法入手的太极养生法,也有从法术入手的导引养生法、呼吸吐纳养生法、气功养生法、内外丹养生法、房室养生法、饮食起居养生法等等,种类俱全。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法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法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养生方法道家养生一直以来都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旨在通过修炼身心,达到延年益寿、保持健康的目的。

在道教的养生观念中,将身体视为宇宙的一部分,追求无为而治,追求自然的道。

下面将依次介绍道教的养生理念、养生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道教的养生理念道教的养生理念强调道与生活的结合,追求心身的和谐平衡。

道家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一脉相承,通过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之道,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养生要注重身体、心灵和精神的护理,这几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二、道教的养生方法1. 静坐养神静坐是道教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静坐养神,可以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静坐时,保持背部挺直,呼吸自然,专心致志,静观呼吸,放松身体各个部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每天早晨或晚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几分钟的静坐练习,提升身心的平衡与自我调节能力。

2. 饮食养生道家注重饮食的选择和养生的方法,认为食物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养生饮食应以自然、清淡、卫生为原则,忌辛辣、油腻食品,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此外,道家还提倡养成饭前洗手、细嚼慢咽、饮水适量等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促进消化吸收,保持身体健康。

3. 锻炼养身道教养生强调修炼身心,锻炼养身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

道家主张锻炼方式以柔和为主,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方式注重呼吸、姿势和意念的调节,可以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在选择锻炼方式时,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操之过急,以防身体受损。

4. 保持情绪平衡情绪的起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在修行养生的过程中,道家强调保持情绪平衡和内心的安宁。

可以通过冥想、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调节心情,舒缓压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保持情绪平衡的重要方法。

三、道教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道教的养生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以下是一些实际操作建议: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等。

道教的养生思想是什么

道教的养生思想是什么

道教的养生思想是什么道教是怎样养生呢?道教养生主张什么呢?下面店铺整理了道教的养生思想以供大家阅读。

道教的养生思想养生,又称摄生。

“摄生”一词源自《道德经》第五十章,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汉代河上公注解《道德经》时,曾云:“摄者,养也”。

道教历来重视生命、珍爱生命。

葛洪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

是以道家之所以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

关于道教重生、乐生、养生长寿的思想,在历代经典中均有记载及阐释。

如《黄帝内经•素问》以黄帝向歧伯问道的形式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回答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通过黄帝向歧伯问道得知,今时之人皆为恶生死之苦,爱生死之业。

重道德之名,而轻道德之行。

喜色味为得志,鄙恬素为穷辱。

竭难得之货,市来生之福。

纵易染之情,丧今生之道。

故《妙真经》感叹“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也。

人为什么往往到了快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生命?犯了罪定了刑才想到去行善积德而悔过自新呢!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才想着如何去避免它,这不是很愚笨吗。

故《仙真经》告诫说:“贤人上士,惜未危之命,惧未萌之祸,理未至之病也”。

这一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养生方面,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道教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认为人必须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在养生的具体操作及理论功法上,古人认为养生之所贵者,莫过于养性,而养性又重在养精,因为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则神合,神合则阴阳调和。

故“精、气、神”为养生保健、长寿的核心。

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养生思想

二.道家养生思想2009年01月14日星期三 15:19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

老、庄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中医养生产生过重要影响。

养生理念: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以柔为贵、弱者变强和重人贵生。

老子故里,道家之老子观象图源1.道法自然l 宇宙自然。

为什么条条江河归大海?为什么春去冬又来?为什么月球围绕着地球,地球围绕着太阳,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来,依照某种规律旋转这、运行着,片刻不息?这, 便是宇宙,便是大自然。

l “道”的内涵 。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为博大精深的哲学概念,它体现了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运动变化的法则。

简言之,易学旨在论一阴一阳之道。

《周易》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情以至于命。

”其核心内容是讲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

“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是由“道”所产生的。

道教养生学以道教的宇宙生成理论为依据。

《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

”《道德经》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的规律仍为自然无为,必然要逆人欲之所为。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过对社会矛盾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得的。

无论在政治或人生态度上,都主张自然无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发地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状态。

这种观念称为“生态智慧”。

“是谓深根固抵,长生久视之道。

”这说明人的生命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能分离,得“道”即可长生,违“道”只能短寿。

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

2.清静无为老子倡导的静神养生观,其精髓可用八个字来概括 ,“少私寡欲”和“无为处世”。

“少私寡欲”是养生的内涵,“无为处世”是养生的方法。

l 虚静 。

老子认为“重为轻根,静为燥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不仅主张为政应求清静,人生的活动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

在繁忙中静下心来。

道家养生原则

道家养生原则

道家养生原则道家养生原则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关于养生保健的一种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顺应自然: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养生方面,这意味着要遵循人体的生理节律,如饮食、作息等方面要适应四季变化,以达到身心的健康。

2. 内省养神:道家强调内心的修养,认为精神是人体健康的关键。

通过内省、冥想等方式,使心神宁静,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 节制欲望:道家认为,欲望是人体健康的大敌。

过度的欲望会导致气血失调,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养生要节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平和。

4. 动静结合:道家养生主张动静结合,既要注重身体的锻炼,也要注重精神的修养。

通过适当的运动和休息,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5. 饮食调养:道家养生非常重视饮食调养,认为饮食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道家提倡食疗,主张食物的搭配要合理,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6. 呼吸调息:道家养生认为,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通过调整呼吸,可以调节气血运行,达到养生的目的。

道家提倡深呼吸、慢呼吸,使呼吸与心跳相协调。

7. 导引按摩:道家养生还强调导引按摩的作用,通过一定的手法和技巧,对身体的经络、穴位进行按摩,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8. 睡眠养生:道家养生认为,睡眠是人体恢复精力的重要途径。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9. 心理调适:道家养生强调心理调适的重要性,认为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是养生的关键。

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10. 人际关系:道家养生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要学会与人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因人际纷争而影响身心健康。

总之,道家养生原则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养生理念,旨在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道家养生原则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道家养生文化范文

道家养生文化范文

道家养生文化范文道家养生文化指的是以道家哲学为基础,通过修身养性、保养身体、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方法,达到延年益寿、健康长寿的目的。

道家养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道德,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衡,以达到长寿的目标。

以下为您介绍道家养生文化的一些主要内容。

一、性情养生道家养生注重调整个体的性情,提倡心态平和、心神安静。

道家认为人应当舒心致志,保持心情愉悦,不生气、不悲伤,以保持身心的健康状态。

在饮食方面,道家养生强调饮食清淡,不偏食,避免过量食用寒凉、辛辣、油腻的食物。

同时,道家养生也注重精神调养,推崇静坐冥想、修炼内丹等方法,以舒缓疲劳,净化心灵。

二、运动养生道家养生强调适度的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道家认为“运动是养生之本”,提倡人们经常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机能。

常见的道家养生运动有太极拳、气功、五禽戏等,这些运动注重呼吸调控、精神集中和身体柔韧性的锻炼,对促进气血运行和维持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功效。

三、呼吸养生道家养生注重呼吸调节,认为呼吸是气血生化的基本环节。

道家养生强调通过呼吸控制,调整气息流动,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常见的道家养生方法有腹式呼吸、闭目养神、吐纳以及天地对气等。

这些方法通过练习呼吸,使自身的气息与自然界的气息相合,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

四、食疗养生道家养生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道家认为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道家养生饮食强调五谷杂粮的摄入,以及多食新鲜、纯净的食物。

常见的道家养生食疗方法有中药饮食疗法、食材药膳疗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食物,调配合理的膳食,达到养护身体、增进健康的目的。

五、环境养生道家养生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法则,生活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状态下,以维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道家养生提倡人们多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同时,养生还注重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以使自己身心愉悦、平和。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

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和宗教信仰体系,其中养生和健康保健一直是道教修行的重要内容。

道家养生注重身心的和谐,追求长寿、健康和内在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道教的道家养生和健康保健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道教对健康的关注。

一、阴阳平衡道教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阴阳平衡,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构成。

在养生和健康保健中,道教追求身体内外的阴阳平衡,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行为习惯来实现。

1. 饮食调理:道教饮食主张清淡、素食为主,追求阴阳的平衡。

平时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物等纯净的食材,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

道教信徒还注重食物的色彩搭配和烹饪方式,倡导绿色、红色和白色食物的搭配,以达到身体内部阴阳的平衡。

2. 作息规律:道教提倡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来调节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遵循自然节律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

同时,道教注重呼吸调理,推崇深呼吸和自然呼吸的练习,以增强气血循环和身体能量的平衡。

3. 行为修养:道教倡导顺应自然,遵循道德伦理道德准则,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教信徒常常从修心养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面来维护内心的平衡,避免情绪的波动和消耗。

二、炼丹术道教修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炼丹术,通过内丹炼制和服用来提升身体的健康和延长寿命。

炼丹术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六腑和经络系统,而内丹则是通过炼制和吸收天地之气来提升脏腑的功能和经络的畅通,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炼丹术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精气神的培养,通过丹药的炼制和服用,以及内功的修炼来提升身体的能量和活力。

道教信徒常常利用炼丹术的方法来调理内脏,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气功练习道教修炼和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气功练习。

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身体姿势和意念来调整和运用身体内部能量的方法。

道教将气功作为修炼的重要手段,通过气功练习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促进气血循环。

在道教气功练习中,道士会教导一系列的动作、呼吸和冥想练习,以增强气血的流动和身体的能量感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国学, 2020, 8(3), 31-34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cnchttps:///10.12677/cnc.2020.83005论道家的养生思想罗美云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20年8月12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28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4日摘要道家认为我们的身体、生命源于道,源于阴阳之气,外在的万物都可以变成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内含万物,最终又分解为万物。

我们要以自然无为的方式来护养我们的身体与生命,刻意的养生对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没有好处,反而有害处。

对于不可改变的处境,我们要淡然处之,要安时而处顺,这样才利于我们身体和生命的存在、发展。

关键词道家,养生,为无为,安时而处顺On Taoist Thought of HealthPreservationMeiyun Luo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Received: Aug. 12th, 2020; accepted: Aug. 28th, 2020; published: Sep. 4th, 2020AbstractTaoism holds that our body and life originate from Tao and the Qi of Yin and Yang. All external things can become our body. Our body contains all things and finally decomposes into all things.We should protect our body and life in the way of natural inaction. Deliberate health preservation is not good for our body and life, but harmful. As for the unchangeable situation, we should be in-different to it and live in peac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nefit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our body and life.罗美云KeywordsTaoism, Health Preservation, Inaction, Peace and Order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中国传统道家非常重视现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由此而非常重视生命的养护。

道家的养生思想对现代生命的护理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生命之来源从最初的根源来说,在道家看来,人和自然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

而从较形而下的层面来说,道家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1], p. 646)人是由原始之气生成的,死后又复归于气。

因此,“气者身之充也。

”([2], p. 167)人的身体就是由气构成的。

当然,气生成人,也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道与之貌,天与之形。

”([1], p. 193)道给以人相貌,天给以人形体,这儿的道与天就可以是指阴阳之气。

“人受天地变化而生。

”([3], p. 102)人因为天地之间的相互变化、感应而生,这儿的天地其实就是指阴阳之气。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2], p. 122)“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

”([4], p. 9)这是进一步说明,天,即阳气,赋予人精神;地,即阴气,赋予人形体。

“天地阴阳,取稽于身,故布五正以司五明,十变九道,稽从身始。

”([5], pp. 147-148)这是从反面来说,既然人的身体是由天地阴阳构成的,人的身体中就有天地阴阳。

原始之气,即天地阴阳造成人之后,人就要靠外界的物质、能量等来维持自己形体、生命的存在。

而外在的万物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基本上都可以是维持我们形体、生命的要素和能量。

从这个意义来说,道家认为,万物可以成为我的形体,我的形体也可以成为万物。

万物是我的形体,我的形体也是万物。

“五物可以养形,无一物非吾之形;五味可以养气,无一物非吾之气。

是故吾之形气,天地万物”、“万物可为我”、“我可为万物”([6], p. 76)。

进一步,道家认为,我们的身体、生命、性命、子孙等都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像蛇的蜕一样,是天地阴阳之蜕,“(汝身)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

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1], p. 655)。

3. 为无为的养生方法但道家并没有由此而看轻我们的身体与生命,反而是格外看重我们的身体与生命,并由此而提出了它的养生思想。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7], p. 121)这里拿大患和身体相比,大患依附于身体,看重大患,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去除大患,从而才能够更看重身体。

由此,道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避免祸患的原则,“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7], p. 265)见微知著,守柔复明,不给自己留下祸患,这是要时时遵循的常道。

另一方面,“存亡在身。

微乎哉,福之所生。

”([5], p. 379) “昔克德者不诡命,得要者其言不众。

”([5], p. 380)慎微生福的常道也是要而不繁。

罗美云在此基础上,道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养生方法,“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7], p. 108)对此,《列子·天瑞》做了这样的解释:“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

”也像后来道教所说,我们的精气神要像婴儿一样专一、和谐,这样自身才有内在的力量,有德而又无关乎德,外物就不能够伤害我们。

这也是因为,“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1], p. 543)形体和精神都完美而不亏损就能够随着事物的推移而常自更新,以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精神越来越精粹,就能够反过来辅助自然,从而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

因为,“神明者积精微全粹之所成也。

”([5], p. 251)所以,道家特别重视对精气、神明的护养。

“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

神不淫于外,则身全。

”([8], p. 188)这是强调我们的神不要被外物所扰乱,神不被万物扰乱,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

另外,“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

”([8], p. 202)我们的动静要适度,思虑不要过度,这样才能够保养好我们的神思。

“静以修身,俭以养生。

”([3], p. 380)这也是说我们要安静、节俭,费用不要过度,才能够护养好我们的身体、精气、神思。

“其得时者成,命日调。

”([5], p. 74)养生还要注意时机,行动的时机把握得好,对养生,对生命就有利;相反,行动时机没有把握好,对身体、生命等都不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生必动,动有害,曰不时,曰时而〔伓〕(倍)。

”([9])“其失时者精、神俱亡,命日乖。

”([5], p. 74)违背时机、不合时宜的行动就有害,会危及精神和生命。

因此,“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且鸟高飞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而曾二虫之无如?”([1], p. 249)要端正自己的行为,不该做的不要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以避免祸患。

也就是,“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6], p. 9)行为端正与否是关系到生死的问题。

所以,“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7], p. 256)真正善于养生的人,所作所为都无损于己,这种人不会进入死地,也就没有死地。

其实,以上都体现了道家“无为”或“为无为”的养生秘诀,“无为为之而合乎生死,无为言之而通乎德,恬愉无矜而得乎和,有万不同而便乎生。

”([3], p. 1)这种无为或为无为的恬愉无矜的养生之道合乎生死,利于养生。

这也即是说,“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7], p. 330)不刻意的养生才是真正的养生。

具体地说就是,“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1], p. 193)不要以我们的好恶之情来伤害我们,因顺自然,不要刻意养生。

“可在乐生,可在逸身。

故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4], p. 137)身心保持安逸和乐,这样就不会有祸患。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4], p. 143)我们的身体、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高贵与富有,而在于其内在的价值。

因此,“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1], p. 858)、“重生则利轻”([1], p. 876)。

不管是富贵贫贱我们都要以正确的态度看重我们的身体与生命,以正确的态度养护好我们的身体与生命,不要因为富贵贫贱而使我们的身体与生命受到牵连,受到伤害。

而“不能说其志意、养其寿命者,皆非通道者也。

”([1], p. 895)不能够以恬淡的养生之道来护养生命,是不通养生之道的表现。

“夫蔽象鬲塞之人未败而崩,未死而禽。

”([5], p. 341)对养生之道一窍不通,背道而行的人,最终是没有出路的。

这种养生之道就是有为的养生之道。

而“生有为,死也。

”([1], p. 845)过于有为的养生,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种有为的养生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地说,“夫善治外者,物未必治,而身交苦。

”([4], p. 140)过于注重、料理外在的东西,往往不但外在的东西管不好,还会使自身受到伤害。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7], p. 274)刻意的养生是灾难,刻意的逞强不合乎道,不会有好结果。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7], p. 332)过于强梁的属于死的方面,只有柔弱才是生的表现。

因为,“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7], p. 164)天地的疾风暴雨都不能长久,何况是人的强梁?罗美云4. 安时而处顺对于不可改变的命运,道家的态度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