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心得方法
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篇一中国共产党历来有学习历史的优良传统。
同志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学习历史要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
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历史资料,浩如烟海。
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
因此,学习历史,首先要学方法论,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
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
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
二是整体的视域。
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
三是发展的眼光。
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
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
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
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
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
洪亮吉认为“学古为入官之本,前事即后人之师”。
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
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
事实上,今天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并非凭空产生,而有其萌生演变过程。
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我们能学到不少东西。
同志说:“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想有所作为,想把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
只有深刻总结过去,才能成功开辟未来。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篇一历史学习方法一、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
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明确每个历史史实的诸多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这些要素作为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另外,对一些基本史实可以使用关键词记忆,如,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时,可以概括为“一转折、三拨乱反正、一新时期”。
这样既可以简化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又可以提高效率,学的轻松自如。
历史学习方法二、加强运用能力训练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只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上。
典型而精确的练习题,既能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在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这一改革政策出现在什么时期?(2)它的实施有什么影响?(3)中国在什么时期还有哪些类似的政策?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这几次政策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对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历史学习方法三、找准方向,明确目标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运用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先根据课标的要求找准方向,明确“三维目标”,即明确每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有针对性、有方向性,而不是漫无目的乱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历史学习方法四、归纳知识结构、基本线索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
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
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作为一名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者,我认为历史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深入探究人类历史、文明和思想的学习方式,因此,历史学习是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
在高中学习历史的几年里,我了解了各种历史事件,包括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
我从中发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历史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经历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历史学习除了带给我丰富的知识外,还让我掌握了分析和解释过去事件的方法。
我学会了如何挖掘文献材料和文化遗产,并针对它们展开研究。
我学会了如何拟定论文,并使用历史事实和证据支持自己的立场。
同时,历史学习还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让我保持着对现实世界的开放和谦卑态度。
历史学习除了提供具体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还让我了解了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
无论是古代战争、宗教变革、工业革命、还是二战之后的时代,历史都记录了人类在各个时期面对的困难和难题。
而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人类创造出了很多卓越的艺术品、文化产物和社会制度,这些成就让我感到人类智慧和勇气无穷。
当然,高中历史学习也存在一些挑战。
比如,有些历史事件会因为不同文化或政治背景而产生争议性。
在这些争议性事件中,我们需要思考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原因,同时尊重不同的历史观点和看法。
这样,我们就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历史事件的真相和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人类历史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带给我们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和思想的机会。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探究和思考人类历史和当下的方式。
高中历史学习让我掌握了举证、分析和解释历史事件的方法,同时让我更好地理解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多样性。
在未来,我也会继续保持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不断地探寻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精髓。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历史学习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是必不可缺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了解到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我高中的历史学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也汲取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历史教会我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事件。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些事件会给我们带来震撼,有些人物让人敬佩。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个人感受对历史进行主观评价,而是应该从客观事实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通过学习历史研究的方法,我们能够了解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断培养自己客观、科学的历史观。
其次,历史教会我如何理解世界。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和规律。
不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预测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最后,历史教会我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
历史是一本宝贵的经验教科书,其中记载着前辈们的智慧和经验。
我们通过学习历史,能够了解到前人的奋斗和牺牲,从而更好地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同时,我们也能够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的智慧,为我们自己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高中历史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和启迪。
通过学习历史,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也学会了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历史这门学科会一直陪伴着我,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法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深感教学工作的责任重大。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学习历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更可以启迪未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将我在高中历史教学法方面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联系实际,提高兴趣。
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我将历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兴趣。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是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注重以下方面的培养:1.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年代、时期等,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时间观念。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讲解地理、民族、文化等方面知识时,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民族、文化等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事件、人物、国家等,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现象的异同,提高他们的比较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对历史观点、史实等进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三、注重史料实证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注重以下方面的史料实证:1. 利用教材中的史料。
教材中的史料丰富多样,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史料,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真相。
2. 引入课外史料。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我引入一些课外史料,如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3. 引导学生分析史料。
在讲解史料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的来源、可靠性等,提高他们的史料分析能力。
四、加强师生互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一:高中历史学习上的几点心得历史是门严肃的学问,严肃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学。
但是我对历史却似乎有着无穷的兴趣,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负担或累赘,反而越学越想学,许多别人很头疼的知识点,对我而言,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就掌握了。
其实我的“诀窍”,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历史趣味化。
首先,我总乐意把自己“代入”历史。
历史是人的历史,是我们先辈的生活。
我会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经过与结果。
比如,有时,我把自己变成一方诸侯,在乱世中求生存,在面临乱世纷争时,尽自己的才能来使自己强大;有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想办法在当时的背景下如何使自己在治世上大放异彩。
我习惯在每天散步或出行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治世”方针中,就仿佛在脑海里自编自演了一部《三国演义》。
这样,历史成了我的“工具”,我自然就越用越熟了。
现实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现实来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
因此,我经常从现实出发,采用假设法来学习历史。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们现在会怎样?”比如,“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会怎么样?”也许,没有鸦片战争,我们就不会流失那么多金银,沦丧那么多领土,也就不会遭受那么多苦难;可同样,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轿车,不会有楼房,没有民主的共和国。
有时候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会不断发现自己以前的假设存在缺陷,或是这个假设就不应该存在。
比如,我当时的这个鸦片战争假设,现在想来,问题就很多。
但在刚接触一个新知识时,正反面都考虑进去,有益于我把历史学得更全面更透彻。
对于那些无法按照逻辑记忆的,如时间、地点之类的知识点,我习惯把它们写成一张张纸条,贴在镜子上,桌子上或者杯子上,这样就不需死记硬背,每天早晨起来就有意无意的看一眼,几天之后,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记得很牢固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历史的三点心得,学无止境,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出许多比我好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1认真阅读新课标让我受益匪浅,我认识到初中生只有对自己、对历史及其文化、对历史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历史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历史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教师与学生身份的转变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自主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生方法。
这样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
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教,而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课程。
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对于学生而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法逐渐进入课堂,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主要有三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一是材料学习法,学生通过材料的分析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探究历史奥秘的一种途径,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地求证历史的方法;能够形成有深度的历史认识。
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的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而新课标的目的也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们受到很好的教育,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格。
因此教师、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要随之发生变化。
有关历史学习方法总结5篇

有关历史学习方法总结5篇历史学习方法总结【篇1】如果把高中历史的学习比作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对教材的熟悉掌握则犹如根基。
在课堂上历史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要学好历史,一定得把课本看“厚”。
当时不懂,后来方才明白:书看得多了,自然就厚了。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把课本掌握了就能把历史学好了?当然不是,但要学好历史,课本是非得熟悉掌握不可的,这样方能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如何看课本呢,会看的和不会看的不一样,结果也就相差甚远。
我想在看书时一定要多思考,多比较,多总结,这样就会多收获。
基于此,我在学习历史时总结了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下。
一、“坐标式”与具体事件这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专题而使用的方法。
以坐标原点为一历史事件,以坐标纵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的前因与后果,以坐标横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色人物之态度观点及行为等,以这样的直观方式把某一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都考虑进来,有助于我们对此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比如我们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中,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以及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洋务派、顽固派最高当权者各持何态度又各自采取了什么行动。
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二、“提纲式”与总体复习我在临近考试复习历史时往往采用这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这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前提下,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教材知识内容重现出来,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能把教材目录默写出来。
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它可以帮你以快速的时间把课本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当然在画这种知识结构图时要尽量多地回想具体的细节和思考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家在学习累的时候,不妨这样在纸上画一画,忆一忆,既休息了大脑,有复习了知识。
三、“点线面结合”与人物评价学习历史,免不了涉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
我认为作为高中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把握以下基本的三点即可:“点”即出发点,立场,是历史人物言论行为的初衷;“线”即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这条“总线”;“面”是指结合其功过得失综合对其作出的全面评价。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6篇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6篇篇1高中历史学习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过程。
在三年的历史学习中,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
现在,我将对这三年的历史学习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学习提供指导。
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高中历史学习中,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基础的历史知识。
这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概念的清晰认识。
通过课本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逐渐构建起自己的历史知识框架。
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和资料,以补充和拓展课本上的知识。
二、深入分析与理解历史事件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接下来需要深入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
这需要我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历史事件,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趋势。
同时,我还尝试着去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
三、关注时事,培养历史眼光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了解,更是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思考。
因此,我始终关注时事,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政策的历史背景。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培养自己的历史眼光。
同时,我还尝试着将所学历史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分析和解释身边发生的事件。
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课后活动在高中历史学习中,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活动。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和讲座等活动,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历史知识,还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回顾这三年的历史学习历程,我深感收获颇丰。
我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理解历史事件。
同时,我还培养了自己的历史眼光和现实思考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对历史的热爱和关注,不断深化自己的历史素养,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做出努力。
篇2一、背景与目的在我学习的生涯中,高中时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成长的阶段。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优秀6篇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优秀6篇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下面的6篇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高中历史学习方法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高中历史的方法篇一1、自主(参与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表明,历史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但历史课却是学生不喜欢上的。
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的学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而是通过老师的灌输被动的来获得知识。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大部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新的课改要求这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2、合作学习:新的课改体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新的课改目标中有一点是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上增设的学习与探究课说明了这一点。
3、探究性(创新)学习:在新的课改中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悟。
为此,新的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
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上,也要求是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的。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篇二1、历史学习须建立在多读多思的基础上。
只有在平时博览群书,善于思考,才能在考场上信手拈来,有较为开阔的思路,较为全面的分析,较为流畅的表达;只有广泛涉猎,才能有较为坚实的人文素养。
那种对生命的终级关怀,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对社会的无私奉献,构成了一个大写的人。
事实上我国有名学者如钱钟书,季羡林等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大儒。
身处物欲横流的年代能够静心读书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希望同学们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摒弃那种浮躁的心理,多读书,读好书,用读书支撑起自己的精神生命!2、历史学习要求掌握历史唯物的基本观点。
历史现象纷繁复杂,粗看并无头绪而言。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8篇,方便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到你。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篇1】第一对历史学习要保持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有些学生感觉自己天生就不喜欢历史,或者因为不喜欢某个历史老师从此不喜欢历史。
如果这样可以多看一些课外历史的书籍,没有人会对历史上的人都不喜欢,古代的现代的,你喜欢谁就先看谁,看人物故事时必然会涉及到人物所在时代的方方面面。
再说“历史是万精油,到哪都能学一点”,语文课本里,英语的阅读理解等,我不相信有人会一点也不喜欢历史,说不喜欢历史的学生只是认为不喜欢学历史的死记硬背罢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方法问题了。
第二,方法为主1、记忆问题记忆分机械记忆(事实),理解记忆(原因,影响)同学们不要把二者搞混,历史课本大量属理解记忆,只有极少的如时间地点等基本事实需机械记忆。
(这才是大家感觉到的记忆负担部分)2、读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
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再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3、提高上课效率首先,上课一定要精神好,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列宁曾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和工作”。
古人们提倡的头悬梁,锥刺股,精神可佳,效果最差。
我们同学晚上学习不宜太晚;中午睡眠半个小时为准,这是澳大利亚科学家经过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太短也不行。
太久了反而精神不佳;课间一定要休息,它不是上课的延伸,人不是机器,人是有生命的个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最后才能精神焕发。
其次,上课专心听讲。
老师讲解课本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去感受历史,老师会引领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历史,该做的笔记得记,但不宜太多。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高中历史学习总结高中历史学习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含历史知识的学习,又涉及到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历史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心得:1. 建立知识框架: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很多,内容繁杂,因此在学习历史时,我首先建立了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将各个历史时期、事件、人物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张大的历史脉络图。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 多媒体学习:历史学科丰富的图表、地图、图片等素材是我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
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使用历史动画、查看历史图片等多媒体方式,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历史人物的形象。
3. 阅读和分析原始资料:历史学科的理解需要依赖于原始资料的阅读和分析。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我积极阅读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献、史料和历史书籍,通过对这些原始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后果。
4. 对比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历史学科强调对比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经常会对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
同时,我也会对历史事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 培养历史思维方式:历史学科培养的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历史思维方式。
在历史学习中,我逐渐习得了辨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锻炼了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通过高中历史学习,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历史知识面,更养成了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史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重要性和魅力,也体验到了历史学习的乐趣和收获。
下面是我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学习历史我认识到历史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历史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成功和失败、胜利和挫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经验和教训,提高我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不断前行,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更加辉煌的未来。
其次,历史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历史是一门需要分析、研究和判断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到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人物形象呼唤我们去分析理解,需要我们调动自己的理性思维和判断力。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才能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判断。
再次,历史还能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美的源泉。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文明的辉煌和人类智慧的卓越。
我们可以欣赏到各国古代建筑的美丽和艺术品的绝妙,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历史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交流,培养我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最后,历史学习也能培养我们的思考和反思能力。
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是如何在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推动下发生变化的,可以观察到历史的因果关系。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学会思考问题的多维度和多层面,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总之,高中历史学习是一段很宝贵的时光,通过学习历史,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判断、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1因为我今年执教一年级,所以我就特别关注低学段,因此这两周专门参加了语文教材一年级与二年级的网络培训,听到他们对课标、教材以及教材各个模块的策略解读,觉得收获特别多。
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低学段识字写字依然是教学重点,特别是识字。
从三位老师的教学建议中可以了解到识字教学形式特别多:比如说有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归类识字、联系生活识字、随文识字、记偏旁、动作加联想等等。
我们教学时不能生硬地搬到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自己的学生特点,灵活运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志军老师提到,一节好课就是让孩子有参与感,让学生有获得感,让学生有幸福感。
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论是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或阅读教学,都应该让学生喜欢、主动去参与,从而享受。
三、胸中有丘壑,方可随心操控课堂周小丽老师提到:在教学前老师应对教材提前通读、对教学用书读熟读透,这样有课标做正确引导,方可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地灵活实践。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学习心得2暑期培训已接近尾声了,可历史老师们的热情仍高涨如潮,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同仁们的质疑,引来阵阵掌声。
同仁们的亮点展示,及提供的宝贵经验,令我耳目一新,激情四射的讨论场景令我难忘!最让我难忘的是亮点展示场景。
当魏老师问道,谁还有更精彩的内容需要展示时,老师们争先恐后的登台!其中,杜金英老师讲到参加优质课评选时的精彩片段我们更是受益匪浅。
讲“和同为一家”时她设计的几个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朝求婚?”“假如是你,你愿意吗?”“当时有愿意嫁给松赞干布的吗?”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她设计了三个问题:“农民承包什么?”“以什么单位承包?”“向谁承包?”我们认为,这三个问题把难懂的问题简单化了,明了化了,使学生容易接受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听课方法与心得体会总结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听课方法与心得体会总结听课方法1、把握老师课堂教学中贯穿的科学思维方法,例如:分析的、推理的、迁移的、辩证的、逻辑的。
将典型的思维案例记录下来,学会同理类推的学习方法。
听力方法2。
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我们都应该学会阅读并在书中做微记录,并及时补充老师在教科书上解释的解释内容。
积极参与课堂内外的讨论和研究。
特别是在听(聚焦)、想(思维辨别)、说(敢于表达观点和论点)、写(辨别思想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环节,拥有一个课堂是关键。
听课方法4、向社会索要。
社会生活中处处观察、处处留心,扩大课外知识和常识的认识,并思考体悟与课本理论间的关系,通过举一反三,理解课本的观点和学问。
听力方法5。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包括准时、按量、按要求、易问、及时处理疑难问题、注意倾听、思考不退缩、写作不懒惰、提问不羞耻、计划有序等。
听课方法6、不能过早地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科目而形成偏科现象。
应该在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认真衡量自己的思维偏重;衡量自己的爱好所在和特长优势;衡量自己投入精力的偏向以及可发掘的潜力所在。
偏科容易制约自己学习方法的积累,限制自己的知识容量和知识面,也在和大程度上制约自己的思维活跃和发展。
高中历史的内容与初中历史完全不同。
高中历史非常深刻,不能通过阅读教科书来理解。
高中历史的关键是你应该理解它,所以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会仔细听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个单词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我们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
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
同时,我们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的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从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来看,其总体形式如下:一是重大事件的目录和年表。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2000字(最新)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1当前的高考,历史学科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表达既要符合题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决于某种教材。
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一要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能力;二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一、工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备课时一是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二是备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三是备教材,即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四是备教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应将高考考情、考纲要求融进各单元、章、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应了解每一章、节知识点。
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应用“导读法”实施课堂教学。
变“教”为“导”,变听讲、记笔记为思考理解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引导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三、注重习题课,精选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所持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
说到底,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功,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核心。
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也学着教师的做法,自己独立评析题目,运用有关原理来解析问题。
这样就内化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功感会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关于高中历史课教法的研究与探索1、目前考纲在能力要求方面,具体提出的要求是: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表达既要符合题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决于某种教材。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心得分享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心得分享作为一门重要的文科学科,历史学习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
历史不仅仅是背诵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更是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增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充分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学习历史之前,我们首先要充分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性。
历史是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它具有启迪和指导现在和未来的作用。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和问题。
另外,历史也是进行其他学科研究的基础,比如政治、经济、文学等。
所以,我们要时刻认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并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在历史课上,我们要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历史课程内容较多,有时会有较长的讲解,所以我们要保持专注并及时记录重点内容。
在听讲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箭头等方式进行标记,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区分和理解不同的概念和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图表、表格等形式将知识点和事件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对于我们记忆和理解知识也更有帮助。
三、多角度阅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历史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教材,但它相对来说更加简洁和概括,对于一些具体和细节的问题可能不够详细。
所以,我们应该多角度阅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包括参考书、论文、研究者观点等。
通过多角度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并且可以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重综合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历史学习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记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和思考能力。
历史学习是一个综合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分析其原因和后果,了解其背后的社会和人类学规律。
此外,我们还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历史事件和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高中历史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XX学校XX级XX班的XXX,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回顾这段时光,我深感历史学科的魅力,同时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1. 了解历史背景,激发兴趣历史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
在高中阶段,我们要主动了解历史背景,关注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各个朝代的兴衰、著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等,逐步培养对历史的热爱。
2. 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历史与现实息息相关,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实。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二、历史学习方法1. 系统学习,掌握知识体系历史学科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我们要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按时间顺序学习,了解历史发展脉络;(2)按地域划分,掌握不同地区的历史特点;(3)按主题分类,深入研究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
2. 注重史料阅读与分析史料是历史学习的基石,我们要学会阅读和分析史料。
以下是一些建议:(1)掌握史料的基本类型,如文献、实物、遗迹等;(2)学会辨别史料的真伪、价值;(3)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
3. 积累历史知识,拓展视野学习历史要广泛涉猎,积累知识。
以下是一些建议:(1)阅读历史书籍、论文、纪录片等;(2)参加历史讲座、研讨会等活动;(3)关注历史热点,了解国内外历史动态。
三、历史学习中的思考与实践1. 培养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
我们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以下是一些建议:(1)关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2)分析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3)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
2. 参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作为一名高中历史学习者,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历史学科在高中阶段是必修课程,它不仅提供了我们了解人类文明和社会变迁的机会,还培养了我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以下是我在学习高中历史时的一些心得。
首先,我觉得历史学科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
这些知识储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本和资料,并能够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
因此,我会经常查阅历史书籍、资料和文献,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其次,历史学科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思辨和批判能力。
历史并不仅仅是一些事实的堆砌,更需要我们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某个历史事件会发生?它的原因是什么?又是如何影响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此外,我们也要学会批判性地看待历史事件和资料,思考其真实性和客观性。
历史常常会受到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历史文献和史料的价值和可靠性。
此外,历史学科也要求我们善于归纳总结和思考历史的意义。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它包含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我们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通过学习二战的历史,我们可以认识到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力。
这样的思考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决策提供一些启示。
此外,历史学科的学习还需要我们善于分析和解读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的种类繁多,如文献、史书、纪实文学、考古发现等等。
我们需要学会筛选和评估这些资料,找出其中可信度高的信息,并运用历史方法进行解读和分析。
这样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从而加深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
最后,我觉得历史学科学习应该是一种有趣和愉悦的过程。
尽管历史学科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记忆负担,但是它也是一门启迪智慧和培养人文素养的学科。
心得体会之历史学习体会

历史学习体会【篇一:高一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篇一: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一:高中历史学习上的几点心得历史是门严肃的学问,严肃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学。
但是我对历史却似乎有着无穷的兴趣,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负担或累赘,反而越学越想学,许多别人很头疼的知识点,对我而言,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就掌握了。
其实我的“诀窍”,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历史趣味化。
首先,我总乐意把自己“代入”历史。
历史是人的历史,是我们先辈的生活。
我会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经过与结果。
来使自己强大;有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想办法在当时的背景下如何使自己在治世上大放异彩。
现实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现实来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
因此,我经常从现实出发,采用假设法来学习历史。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们现在会怎样?”比如,“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会怎么样?”也许,没有鸦片战争,我们就不会流失那么多金银,沦丧那么多领土,也就不会遭受那么多苦难;可同样,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轿车,不会有楼房,没有民主的共和国。
有时候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会不断发现自己以前的假设存在缺陷,或是这个假设就不应该存在。
比如,我当时的这个鸦片战争假设,现在想来,问题就很多。
但在刚接触一个新知识时,正反面都考虑进去,有益于我把历史学得更全面更透彻。
对于那些无法按照逻辑记忆的,如时间、地点之类的知识点,我习惯把它们写成一张张纸条,贴在镜子上,桌子上或者杯子上,这样就不需死记硬背,每天早晨起来就有意无意的看一眼,几天之后,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记得很牢固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历史的三点心得,学无止境,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出许多比我好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二:高中历史学习心得(1762字)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已成为人生的重要需求。
从适应与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树立自主型的学习观,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懂学”、“会学”,已成为时代对人的迫切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方法
历史并不是归类于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中,而是其间的桥梁。
合并了两大领域的研究方法。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学习心得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
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
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
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繁荣(指具体表现)
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
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
在这些大致内容列出来之后,不妨深入思考一些问题。
比如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经常被作为首都,选择首都的标准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标准?再比如,为什么有些朝代能坚持几百年,有些朝代却如昙花一现,各个朝代都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我们在学习历史当中,要培养自己的就是思考意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去探究一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会极大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
预见能力。
精华在线的几位历史老师,在教学当中,都非常注重帮助大家列好知识框架,可见这一点,在历史的学习当中,是极为重要的。
大纲列好之后,我们可以在大纲之内补充基本史实。
根据每个章节内容,添加重点历史史实的各种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
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
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
在对历史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去了解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因谁而起,因什么事情而起,又是在当时什么样的社会情况影响之下。
历史是事件的组合,一个个的事情,还是很有意思的。
所以我们可以尽力去还原这个事情,大家都很爱听袁腾飞老师的课,就是因为他能讲历史讲得有意思,有深度,而且在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还能顺便把这个事情的所有内容都记住了。
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如:鸦片战争背景:(一)国内:1、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
2、政治①腐败:官场+军队+财政②阶级矛盾。
3、思想:愚昧自大。
(二)国际:1、经济:工业革命→市场原料。
2、政治:资本主义扩张。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一)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变化等③思想:列宁主义指导。
(二)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等。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如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广度分析:(一)内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等
②政治:美利坚民族形成、资产阶级、种植园主阶级形成等
③文化:统一的文化、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外因: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②启蒙思想的影响等。
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如尼德兰革命爆发的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旧制度矛盾②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矛盾③尼德兰人民与西班牙统治者的民族矛盾④加尔文教与天主教矛盾等等。
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如王安石变法:直接动机是解决面临的社会危机;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缓和阶级矛盾,实现富国强兵等;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
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
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
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如唐朝经济:先分析总体的重农政策,唐初恢复经济的措施,如均田制、租佣调制等;再分析农业如生产工具的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布帛、人口增长等;手工业的丝织、陶瓷、造纸技术及布局;城市商业的繁荣、民族、对外贸易的发展等。
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商品经济仍然微弱,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等。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经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如19世纪后半期美国经济发展要素:包括移民带来劳力、技术;西部开发提供市场、原料;废除种植园奴隶制、大规模农业经营、垄断模式等。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如新中国初期:地主经济被消灭、富农经济保存、农民个体经济发展;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被没收,民族资本主义恢复发展;国营企业确立领导地位、集体协作经济兴起等。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
税)(协作+竞争)
如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现代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各国、各集团之间在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贸易等方面的协作与竞争等。
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⑴古代政治=政局+制度+中央+地方+阶级+军事+财政+民族+对外+……
如明清政治:包括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的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
⑵近现代政治=政局+制度+政体+体制+政权+政治力量+权力+权利+……
如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状况:包括政局的动荡、确立共和政体、三权分立的体制,袁世凯篡权、各派政治力量争夺权力的斗争、人民的基本权利问题等。
⑶国际政治=体系+格局+集团+合作+战争+对抗+妥协+……
如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的对抗与妥协,集团内部的合作与矛盾,冷战与热战等。
文化内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交流+……
⑴自然科学=(科学理论+科技发明)(天文+地理+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学+……)
⑵社会科学=思想、宗教+教育+史学+文学+艺术+……
⑶文化交流=(民族+对外)(传播+吸收)+文化地位+……
事件、事态过程:准备→开始→发展或曲折→成功或失败
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如:西安事变、法国大革命、二战等。
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如:百家争鸣、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
对事件、事态过程的分析要先按活动发展顺序、再分活动领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