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PPT课件
作
用
〔
底
蚀
作
用
〕
5.3
二、河流的侧蚀作用与曲流
——河流在水平方向冲蚀河岸,使岸坡不断坍塌后退, 从而加宽河谷的作用,称为侧蚀作用或旁蚀作用。
河 1、河谷的扩宽与弯曲
流
的
侵
蚀
作 用
2、河床的摆动与曲流的裁弯取直
〔
侧
蚀 在侧蚀作用下常形成
作 用
曲流和牛轭湖。
〕
侧方侵蚀作用 使河谷加宽和 形成河曲、蛇 曲的过程
的 能减少,搬运能力降低,造成河流搬运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
沉 下来,形成冲积物。
积 作
二、冲积物及其特点
用
1.具有良好的分选性〔粗大的先
〔 沉积,细小的后沉积〕
原 2.具有较好的磨圆度
因 3.成层性较清晰
及 4.常具有韵律性二元构造:下部
冲 为河床沉积〔砾石、砂砾〕上部为
积 河漫滩沉积〔泥质和粉沙〕在坡面
〔 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
概 枯水期出露的谷底局部
述
2.谷坡——高出谷地两侧的斜坡
〕
谷缘——谷坡上部的转折处。
谷麓——谷坡与谷底之间的转
折处。
5.3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在河床流动中时对谷地和谷坡 的冲蚀作用称为侵蚀作用。分为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一、河流的底蚀作用和峡谷
河
——河流在垂直方向上对河
坡 ②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棱角清楚、
流 分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
5.2
1.洪流的冲刷作用与冲沟
洪流——坡流逐渐集中汇成几段较大的线状水流,再向
暂 下会聚成快速奔腾的洪流。
时
《地质地貌学》第六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和其所形成的重要地貌
在上述两带的冲刷动力中,除片流作用之外、雨滴 的冲击作用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对裸露疏松的地表, 雨滴降落以每秒数米的速度向地面冲击,特地表细 颗粒泥沙向四周激溅、其中向下坡激溅泥沙的数量 和距离比向上坡的大,因此,造成地表物质逐渐向 下坡方向运移。
(3)淤积带
在坡麓地带、由于坡度变缓,片流流速减小,并 有大部分水渗入地下,所以水流携带的大量碎屑 物质发生堆积,围绕着坡地下部呈片状覆盖,形 如裙边,称为坡积裙。其纵剖面形态表现为微凹 向下的缓倾斜曲线,上部倾角一般为6°~8°,向下 坡逐步变缓。
在台地面或高平原上的浅凹地,片流作用使物质 不断向下移动,在浅凹地底部逐步堆积,形成平 缓的地势和较厚的土层,常被辟为农田。
(2)冲刷带 位于斜坡中部。一般坡度变陡,随着面状水流进
一步分异、积聚量和流通有所增加,坡面冲刷强 度加大,形成许多侵蚀沟。其流向与坡向基本一 致面多呈v形,深度通常小于0.5m。
由于斜坡水流的深度一般随坡长而增加,所以坡 地的长度与侵蚀作用成正比。
坡向也与侵蚀有关,迎雨坡的侵蚀强度一般较大, 背雨坡则小。
此外,坡面组成的物质疏松、植被覆盖差,也使 侵蚀加强。
(二)片蚀造成的地形
浅凹地是平坦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地形,它是片流 侵蚀的产物,通常分布在河谷的源头、分水岭附 近、阶地地面或高平原上。浅凹地本身以轻微的 波状起伏为特征,成为浅平的低洼谷地,二侧坡 面非常平缓,没有明显的坡面转折,也没有明显 的沟底,但具有一定的纵向倾斜凹槽。它的下端 逐渐变深,成为深凹地。再向下游可与沟谷相连, 所以浅凹地又称“无床谷地”,宽度一般为 20~200m,深度为2~20m不等。
第二节 片状流水的地质作用
一、片状流水(简称片流)的特点
河流的地质作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是陆地表面河谷内具有固定水道的常年性流水。
河流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一)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以机械侵蚀作用为主,它包括水流的冲蚀作用及其携带的碎屑物的磨蚀作用。
化学溶蚀作用占次要的地位。
按照侵蚀作用的方向,河流侵蚀作用分为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底部产生破坏,从而使河床降低.河谷加深的作用称为底蚀作用。
河流的底蚀作用的强弱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流速,组成河床的岩石性质及流水中的含沙量也有影响。
在各种因素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流速愈大,流水的冲蚀与磨蚀能力愈强。
侧蚀作用是指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对河床两侧或河谷谷坡的破坏作用。
侧蚀作用的结果是使河谷展宽,使河床弯曲。
在河流的任一河段其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都是同时进行的。
但在河流纵比降较小的弯道河段中,侧蚀作用占主要地位。
这是由于弯道河段流水的惯性离心力,使主流线偏移并发生单向横向环流的结果。
在河流纵比降较大的直道河段中,底蚀作用占主要地位。
河水进入弯道河段后,水流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其主流线逐渐向凹岸偏移,至河弯顶部,主流线已紧靠凹岸,使弯顶的凹岸受流水的强烈冲蚀。
经过反复冲蚀,使凹岸壁底部被淘空并发生崩岸而不断后退,而凸岸由于不断沉积而前伸,其结果是河曲也不断加大。
同时,随着河曲的弯曲度加大,相邻河弯也愈加靠近,使两个河弯的陆地形成曲颈状,在洪水期,由于水量突然加大,侵蚀能力也突然增强,水流会冲溃曲颈直接流入下一河弯,这一现象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被遗弃的弯曲河段演变为牛轭湖。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在其自身流动过程中,将地面流水及其他地质营力破坏所产生的大量碎屑物质和化学溶解物质不停地输送到洼地. 湖泊和海洋的作用称为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按其搬运方式可分为。
§6.3+河流地质作用
金沙江虎跳峡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运动→破坏河谷岩土体→侵蚀 据破坏方式: 冲蚀、磨蚀、溶蚀; 类型: 据侵蚀方向: 垂直侵蚀(向源侵蚀) 侧方侵蚀
下蚀作用
• 下蚀作用定义: 河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使河床逐渐下切和加深 的作用,称为河流的下蚀作用。 •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 流动着的河水及其夹带的固体物质对河床 底部的岩土体颗粒发生冲摧作用,若颗粒 的背冲推面(指向下游)有临空面存在时, 颗粒很容易被从整体上剥离下来而被流水 带走。河水的侵蚀是从下游开始的逐渐向 源发展的溯源侵蚀。 • 侵蚀基准面 : 河流下蚀作用消失的平面。
6)河岸阶地 在河谷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 期的河漫滩,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与河流侵 蚀、堆积作用的综合影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 谷谷坡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受地壳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综
合影响
阶地的类型 --据阶地
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1)侵蚀阶地-A 2)基座阶地 -B 3)堆积阶地:嵌入 阶地-C、内迭阶地-D、 上迭阶地-E 4)掩埋阶地-F 5)坡下阶地-G
河流侵蚀结果: 横断面上→ 形成河谷地貌→V型谷、U型谷
平面上→ 导致河流蛇曲、改道
九曲迴肠
三、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水搬运: 上游→下游,陆地→海洋
搬运的方式有:悬运、跃运和推运。
搬运过程特征
分选作用 磨圆作用
四、河流的沉积作用及冲积层 河流搬运
能量损失
沉积
冲积层
1.பைடு நூலகம்积层的特征
₤ ₤ ₤
五、河岸地区工程建筑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1) 河岸地区的主要 问题
凹岸的坍塌 凸岸的淤涨
2)应注意的工程地质问题
第6章 不良地质现象
6.2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是在河谷(道)中流动的常年水流。 河流 流水具有一定的流速(即具有一定的动能),该动能主 要消耗在下列方面: (1)水的粘滞性、水的紊 流、环流、波浪及涡流等; (2)侵蚀作用; (3)搬运作用。
19
河流地质作用:侵蚀作用;(搬运)沉积作用。
1.流水的侵蚀作用 .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并以携 河流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 带的泥沙和砾石作工具, 带的泥沙和砾石作工具,不断地破坏河床的过程 。 按侵蚀作用的方向分为两种类型: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按侵蚀作用的方向分为两种类型: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1)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岩石破坏,使河谷 )河流的下蚀作用:河水对河床底部岩石破坏, 加深、增长的过程。 加深、增长的过程。 其动力:河水等的重力,水的冲击,砂石的磨蚀。 其动力:河水等的重力,水的冲击,砂石的磨蚀。 其结果:河谷加深,横剖面为V字形 河谷增长。 字形, 其结果:河谷加深,横剖面为 字形,河谷增长。 下蚀作用的极限: 下蚀作用的极限:侵蚀基准面
20
(2)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 )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对河床两岸的岩石进行侵蚀, 使河谷拓宽的过程。 使河谷拓宽的过程。 其动力:河水的横向环流,砂石的磨蚀。 其动力:河水的横向环流,砂石的磨蚀。 其结果:河谷加宽,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 其结果:河谷加宽,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
22
山口沉积作用:来自山区的河流, 山口沉积作用:来自山区的河流,携带着大量机械
搬运物到山口开阔的平地上, 搬运物到山口开阔的平地上,由于河床坡降明显减 水流又无地形约束而散开, 小,水流又无地形约束而散开,河水动力突然大大 减小,机械搬运能力迅速降低, 减小,机械搬运能力迅速降低,搬运物就会山口沉 积下来。山口沉积物常形成扇状地貌—— 积下来。山口沉积物常形成扇状地貌——冲积扇。
地质学原理—河流概述和地质作用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发展示意图
河口三角洲相冲积物
六千年以来MISSIPPI三角洲形成示意图
河流相冲积物总特征 以机械碎屑物为主。 砾石磨圆好。 常见层理和层面构造。 冲积物分选性好。 自上游至下游,冲积物逐渐变细。
上游
下游
河谷地貌
地貌 由于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长期作用,
洪水期,河水漫 过河床,淹没河 漫滩。
洪水过后,形成 天河漫滩沉积。
阶地类型 侵蚀阶地-主要由河流侵蚀作用形成,多数由基岩
组成,因而又称为基岩阶地。 堆积阶地-由河流冲积作用形成,全部由冲积物组
成,因而又称为冲积阶地或沉积阶地。
侵蚀阶地
侵蚀-堆积阶地-由河流侵蚀、冲积联合作用形成, 下部为基岩、上部为冲积层,但是整个阶地主要由 下部基岩组成、上部冲积层厚度很薄,因而又称为 基座阶地。
河谷地貌 在流域地层组成与结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基础
上,经过河流长期侵蚀、搬运、冲积等作用,逐步 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线性沟谷地貌。 由于路线沿河谷布设于阶地上具有展线舒顺、纵坡 平缓、施工简便且工程量小等优点,因而河谷通常 是山区公路、铁路争取利用的一种良好地貌类型。
河漫滩形成过程
平水期,河水位 于河床内。
冲积物
侵蚀-堆积阶地
河谷地貌类型
未成形河谷-也称V字形河谷,山区河
谷发育初期,以垂直下切作用为主,特
点是谷坡陡峻甚至壁立、基岩裸露、下 切很深、谷底较窄、无冲积物、常为河
按 照
水充满。
河
河漫滩河谷-也称U字形河谷,河谷发
谷
育中晚期或丘陵-平原区河谷,侧蚀- 冲积作用较强烈,特点是谷坡较缓、谷 底较宽、河漫滩发育、河床仅占谷底最
6.2河流的地质作用
从而形成在横断面上呈“V”字形的河谷,也称V形谷。
长 江 虎 跳 峡
美国科罗拉多州强烈下蚀的地貌
峡 谷
“V” 型 河 谷
强 烈 下 蚀 的 黄 河 上 游 龙 羊 峡
—
不均匀的垂向侵蚀
黄 果 树 大 瀑 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 多 利 亚 瀑 布
错由 动于 ,地 会质 形条 成件 纵的 向差 上异 河, 道或 的者 跌由 水于 局 瀑部 布的 。断 裂
Ⅲ Ⅱ Ⅰ Ⅰ
Ⅲ Ⅱ Ⅰ Ⅰ
侵蚀 阶地
基座基地 (侵蚀、堆积)
堆积阶地 (内迭阶地)
内叠阶地
地壳上升,河谷下切,形成河流阶地
阶地发育的三个阶段
河漫滩
阶地
河流阶地
侵 蚀 阶 地
基座式阶地
三、河岸掏蚀破坏的预测和防护
对河岸掏蚀破坏地段的防护措施可分两类:
一:是直接防护边岸不受冲蚀作用的措施。如抛 石、铺砌、混凝土块堆砌、混凝土板、护岸挡墙、岸 坡绿化等。 二:是调节径流以改变水流方向、流速和流量的
线的流速大,河水上涨形成壅水,河水面平凸,使表流流
向两岸,形成底流辐聚式对称环流,造成两岸侵蚀,河床 中央底部堆积成为心滩,心滩继续不断地扩大以至露出水
面,遂形成江心洲。
4)汊河
河流从某点开始向下游分流的支河道,称为汊河。它是由河 床心滩的出现,水流分汊形成的。一般以两汊较为常见,也 有三汊或多汊的汊河,主要随心滩数的多少而定。
根据阶地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河流阶地可以划分为三种
类型: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堆积阶地根据组成 阶地的冲积物厚度与下切深度的关系,可以分为内叠阶地、 上叠阶地和嵌入阶地。
• (1)侵蚀阶地:阶面上的基岩毕露,或覆盖的冲积物很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VS
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河谷地 貌和沉积物。河谷地貌包括峡谷、河 漫滩、阶地等,这些地貌特征的形成 与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密切 相关。沉积物则是指被河流搬运并在 下游沉积下来的物质,包括泥沙、砾 石等,这些沉积物可以形成各种类型 的沉积地貌。
02 河谷地貌的形成与演变
河谷地貌的定义与分类
河流沉积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河流水量、流速、搬运能力以及河床地形和 岩性等因素。
04 河谷地貌的类型与特点
V型河谷
01
02
03
04
特点
河谷狭窄,两岸陡峭,形如 "V"字。
形成过程
河流在初期发育阶段,侵蚀作 用强烈,河谷不断加深和拓宽
。
常见地区
多见于山区或丘陵地区。
代表河流
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雅砻江 等。
河流地质作用还对水资源的形成 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人类 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流地质作用的过程与产物
河流地质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侵蚀、 搬运和沉积三个阶段。侵蚀阶段主要 是通过水流对地表岩石的冲刷和溶解 来破坏地表形态;搬运阶段则是将侵 蚀产生的物质输送到下游;沉积阶段 则是在水流速度减缓时,被搬运的物 质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表形态。
岸、河滩等地貌。
河谷地貌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
地形坡度
河谷的地形坡度影响河水的流速和冲 刷能力,从而影响河谷地貌的形成和 演变。
岩石性质
河谷内岩石的硬度、成分等性质影响 其抗侵蚀和搬运能力,从而影响河谷 地貌的形态。
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的影响
水利工程
修建水库、水坝等水利工程,改变河流水位、流速等条件,影响 河流地质作用和河谷地貌。
地质学原理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 貌
河流地质作用概念
河流地质作用概念河流地质作用概念河流地质作用是指河流在地球表面塑造和改变地形的过程。
它主要涉及侵蚀、搬运、沉积和河道地貌的形成。
这些过程不仅影响地表形态,还对水文特征、河流阶地和河谷地貌的形成以及河流沉积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水流通过冲刷、磨蚀和溶蚀等方式对地表进行破坏。
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的上游,特别是山区河段。
由于流速较高,水流的动能较大,对河床和两岸的岩石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磨蚀。
随着流速的降低,侵蚀作用逐渐减弱。
2.搬运作用搬运作用是指河流将侵蚀下来的物质搬运到下游的过程。
这些物质包括岩石、土壤、砾石和沙子等。
在搬运过程中,水流的速度和方向不断改变,导致物质的堆积和分选。
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物质的粒度会逐渐变粗,最终沉积在河床和河岸上。
3.沉积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是指在河流速度减缓或遇到障碍物时,水流中的物质开始沉积。
这些物质包括被搬运的岩石、土壤和砾石等。
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它们是河流地貌形成的基础。
冲积物的性质和分布规律对土壤的类型、农业利用和水文特征都有重要影响。
4.河道地貌的形成河道地貌是指河流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
这些地貌形态包括河床、河岸、洪泛平原、牛轭湖、河漫滩等。
河道地貌的形成与河流的流速、流量、流域地貌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5.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水位、流速、水温、冰期和水质等因素。
这些因素受到气候、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例如,流量决定了灌溉和供水的水量,而水位则影响航行和堤防的安全。
6.河流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是指河流在垂直方向上对地貌的塑造作用。
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形时,河水会冲刷河岸,并在岸边形成陡峭的岸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岸壁会逐渐向内倾斜,形成阶梯状的地貌,即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气候、地质条件和地貌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7.河谷地貌的形成河谷地貌是指河流在平面和垂直方向上塑造的地貌形态。
河流地质作用
黄果树瀑布上游河流图片
3.河流中游
• 河流的中段,一般特点是河道比降变缓, 河床比较稳定,下切力量减弱而旁蚀力量 增强,因此河槽逐渐拓宽和曲折,两岸有 滩地出现。中游地区一般流经低山、丘陵 地区,河流流速明显下降,河流流经地区 形成较为宽阔的谷地平原 。
中游河段具有明显的山区河流特征
叶尼塞河
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 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1.河流的流域范围 2.河流上游 3.河流中游 4.河流下游 5.河流入海口 6.小结
1.河流流域的范围
• 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的地面集水区和地 下集水区的总和。
Amazon
鸟瞰地球河流
2.河流上游
上游:直接连着河源,在河流的上 段,它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 下切力强,河谷狭,流量小,河床 中经常出现急滩和瀑布。上游坡度 大,水动力强以搬运为主。山东日河流入海口壮观的黄河入海口
6.小结
• 河流是陆地上永久性的固定水流,它与人 类的生活生产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河流 是陆地上最活跃的地质动力。河流的地质 作用是陆地上最强烈的外动力地质作用, 流水的作用,是河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 进行的各种改造。
塔里木河中游段220公里的河流
4.河流下游
• 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区。 河流的下段。下游的特点是河床宽,纵比 降小,流速慢,河道中淤积作用较显著, 浅滩到处可见,河曲发育。
下游风光
5.河流入海口
河流入海口,河口往往受水流冲击形成 冲击平原,使河道变宽 。河流注入海洋 时,水流流来向外扩散,动能显著减弱, 并将所带的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一片向 海伸出的平地,外形常呈△状,称为三 角洲。
河流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
河流地质作用知识点总结一、河流侵蚀河流侵蚀是指河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水流的冲刷和磨蚀作用,对周围的地表地形进行侵蚀的过程。
河流侵蚀是地表地形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水流冲刷水流冲刷是指由于河水的流动剧烈,对河床和河岸进行的冲击作用。
水流的冲刷作用对于地表地形的侵蚀非常重要,它能够将河床和河岸上的颗粒物质冲刷走,改变地表的地形特征。
2. 水流磨蚀水流磨蚀是指由于河水运动中水流中携带的泥沙颗粒对岩石等地表材料进行的磨蚀作用。
水流中的泥沙颗粒在流动中能够对地表地形进行磨蚀,形成不同的地貌特征。
二、河流沉积河流沉积是指河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运载的作用,在河床和河岸上进行泥沙等颗粒物质的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是地表地形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泥沙沉积河流运载着大量的泥沙颗粒,在河流的流动过程中,大颗粒物质会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河床和河岸上的沉积层。
这些沉积物质对于地表地形的改变和地貌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三角洲形成河流在进入湖泊或海洋时,会在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
河流在河口处的泥沙沉积会形成平坦的三角洲地带,对河口地形进行改变,形成独特的地貌特征。
三、河流地貌形成河流地貌形成是指河流在长期的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地貌形态的地域。
河流地貌形成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对于地表地形的形成和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峡谷地貌峡谷地貌是指由于河流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陡峭、深邃地表地形。
在长期的河流侵蚀作用下,河流能够将地表岩石进行剧烈的侵蚀,形成陡峭的峡谷地貌。
2. 河谷地貌河谷地貌是指由于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单一河流穿越的地表地形。
河谷地貌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地貌形态之一,它对于地表地形的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河流地质作用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河流作为地球上的重要地质地貌特征,对地表地形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河流的地质作用
河谷阶地:
河谷谷坡上分布的洪水不能淹没的台阶状地形。 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影响
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时期
地壳上升(基准面下降)
侧向侵蚀
下蚀作用
河漫滩
阶地
阶地的类型 侵蚀阶地 堆积阶地 基座阶地
机械碎屑物—机械搬运
溶解物质—化学搬运
2. 河流的搬运力和搬运量
一般河水的溶解量远远没有饱和,同时河流的溶运力取 决于流量和河水的性质,而与流速无关. 河流的机械搬运作用,不论其搬运数量,搬运物的大小,以 及搬运物在河水内的运动状态,都受河流流量,尤其是受流速 的控制.
3.
河流对机械搬运物的分选、磨圆和磨细作用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
1. 沉积作用的原因
河流流速降低 地面坡降的影响 环流的作用
2. 沉积作用的分选性
由于河流机械搬运物的大小与流速有关 ,所以当流速减小时, 机械搬运物就按粒径大小或颗粒比重,依次从大到小,从重到 轻先后没积下来,这个过程叫做沉积物的分选性.
3. 河流沉积作用的结果
心滩 河漫滩 冲积扇 三角洲
长江1900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海岸线外迁了近
50公里,沉积了面积达5000平方公里的肥田沃土,长江三 角洲平均每40年向海伸展1公里。 黄河由于有大量沉积,近900多年来,黄河口海岸线外 迁了大约100公里,仅1949至1951年的三年间,黄河三角 洲就向外伸长了10公里。四、河谷地貌2.河流的侧蚀作用
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并以其搬运的泥沙侵蚀河床的两侧 或谷坡,促使河床左右迁徙或谷坡后退的作用,称为河流的 侧蚀作用. 侧蚀作用的原因: 侧蚀作用的结果: 环流
河谷的扩宽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河流即河谷中的长流水,河谷又有v型谷和u型谷及碟型谷,河谷的不同状态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程度大小决定,河流上游一般呈v型,中游呈u型。
河流的地质作用主要有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即削高补低。
流水不断冲击河床,河水中沙砾磨蚀河床破坏土地结构,容易导致河床土体,岩石破碎,减少土地面积。
侵蚀的方式有溶蚀作用,水力作用,磨蚀作用。
其方向有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三种趋向。
河水垂直向下侵蚀可以加深河谷,河水冲刷河道两侧及坡谷,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的作用称为旁蚀。
溯源侵蚀是指河流方向向其源头方向侵蚀而加长的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底运,悬运和溶运三种方式。
底运又称牵引搬运是指河床中沙砾等物质沿河床底部的搬运。
悬运即粘土,粉砂等细小颗粒物质由于流水的紊流作用而呈悬浮状态进行搬运。
溶运即易溶岩石和矿物溶解于河水中,以离子状态进行搬运。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原因有四种:(1)流速降低(2)流量减少(3)河流超负(4)河流底部平坦。
沉积物具有以下特性:由碎屑组成,分选型较好,磨圆度较好,分层性明显,韵律性清楚,具有波痕,交错层等原始沉积构造。
冲积物的地貌类型有心滩,边滩与河漫滩,三角洲。
当大量泥沙沉在水低,会影响航运,当大沙土沉积到一处,形成堆积物,又可以形成新的土地,要么人们说河流是土壤的形成因素。
6.3 河流的地质作用
6.3河流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向源侵蚀(溯源侵蚀)下切侵蚀(磨蚀、冲蚀、溶蚀)侧方侵蚀(横向环流,地球偏转力)搬运作用悬移跃移推移(滚动或滑动)沉积作用河流作用一、河流的侵蚀作用1. 侵蚀作用的方式◆冲蚀:河水对河床岩石的直接撞击冲刷;◆磨蚀:河水以挟带的岩石碎屑对河床岩石的撞击和摩擦;◆溶蚀:河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进行溶解。
2. 侵蚀作用的类型(1)底蚀(下蚀)河流侵蚀河床底部岩石,使河床降低的作用。
◆顺坡而下的流水具有垂直向下的运动分量,坡度越陡,下蚀能力越强。
◆在河底滚动和跳跃的砾、砂、不断撞击河底,尤其是山区河流因巨砾不断撞击,河底加深很快,在洪水期尤其明显。
◆锅穴作用是由流水中急速旋转的涡流所引起的,它促使砾石像钻具一样作用于河底,河底上被钻出的坑,称为锅穴。
(2)侧蚀作用河水侵蚀河床两壁或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徒,河谷加宽的作用。
侧蚀原因:弯道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侧蚀发育地段:河流中下游(3)溯源侵蚀河谷向源头发展,增长河谷长度的趋势,称为溯源侵蚀(向源侵蚀)。
二、河流的搬运作用搬运能力:河流能够搬运的碎屑颗粒大小。
粒径大小与水流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搬运颗粒质量与水流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搬运量:河流能够搬运碎屑颗粒的最大量,取决于流量和流速。
长江搬运:粘土、粉砂和砂,但数量巨大;而快速流动的山间河流,可携带巨砾,但搬运量很小。
三、河流的沉积作用1. 沉积原因河流携带的物质由于流量流速减小,使流水动能减少,搬运能力降低,造成河流搬运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下来。
2. 沉积类型(1)河床沉积分选性: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分为分选好、中等和差三级。
磨圆度:碎屑颗粒的棱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及圆状四级。
(2)心滩、边滩、河漫滩沉积心滩:河流由窄到宽处,流速减小,致使较粗部分在河底中部淤积,逐渐形成椭圆形或梭形,长轴平行于流向的心滩。
河漫滩:边滩变宽,加高且面积扩大的产物,在丘陵和平原区,其宽度在数米到数十公里以上。
河流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河流的地质作用有哪些
主要有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
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
扩展资料
①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
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
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
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
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口沉积作用河
口是河流最主要的沉积 场所。当河流入湖泊、 海洋时受湖水或海水的 顶托,流速迅速减小, 使河水搬运能力减弱甚 至消失,大量机械搬运 物质在河口沉积下来。 另一方面由于湖水、海 水中富含有电解质,当 河流中以胶体搬运的溶 运物与湖水、海水相混 合后,海水中的电解质 破坏了胶体的稳定性, 致使胶体凝聚,而沉积 在河口。 在河流流入湖泊 或海洋的地方,河流沉 积物常形成锥形的沉积 地貌(其外形象三角形) 称为三角洲。
夷平面的形成过程
河流的演化:
牛轭湖
截弯取直
顺直河道
曲流
蛇曲 河道局部取直
侧蚀作用
下 蚀 向源加长 河流的袭夺、断头河、袭夺弯 作 用 向源侵蚀
河谷加深 急流、瀑布
本章重点
1.河谷和河谷要素 2.河流的演化(侧蚀作用、下蚀作 用); 3.河流的主要沉积地貌: 心滩、沙坝、滨河床浅滩、河漫滩、 天然堤的形成及沉积特点; 4.河流阶地的概念、成因及研究意义。
河流对碎屑颗粒的机械搬运方式
1.推移式(traction):流水对碎屑物产生推力,并使 其沿河道底滚动和滑动的搬运方式,砾石在流水的推 动下总是长轴垂直于水流方向,并沿河底向前移动, 当推动力减小时,以长轴垂直于水流方向停积下来, 且粗大砾石的最大扁平面总是向河流上游方向倾斜, 但位于主流线附近的砾石,长轴可平行于水流方向, 据此可恢复古代河流的流向。 2.跃移式(saltation):砂粒级碎屑颗粒的常见搬运方 式,受紊动涡流和不同深度水层流速不同产生的上举 力影响。
3.水系(drainage system):由河流和注入它的支 流组成的地面水流网。 分水岭(water divide):相邻两个水系的分界。 水系分区(据地质作用类型):支流汇聚 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干流运输区:以搬运 作用为主;散流堆积区:以沉积作用为主。 水系类型: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放 射状水系、平行状水系和羽毛状水系。 河流的水文状况:河流的流量、流速、水 位等的变化,河流的水文状况控制了河流的 侵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
河流阶地、准平面和夷平面
河流阶地(river terrace):指分布于河谷谷坡上, 洪水已不能淹没的,顶面较平坦的台阶状地形。
下蚀作用
河流阶地 的成因 侧蚀作用 侵蚀基准面下降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上升 海平面下降
河流阶地的研究意义:有助于了解海平面变化状 况和地壳升降运动幅度。
准平原(peneplane):指各种外力地 质作用对陆地表面的改造,使原来 高差较大的地形,经填平补齐形成 高差不大的地形,这种近似平原的 地形称准平原。 夷平面:指地表演变达到准平原阶 段后,由于地壳再次抬升(或海平 面下降),形成的在广大区域内, 由海拔大体相近的山顶组成的平缓 的平面。
顺直河道河流沉积作用和河床冲积物
1.浅滩沉积(shoal)特点:①以粗粒沉积为主, 具一定的磨圆度;②碎屑长轴垂直流向分布; ③只在河床的局部地段堆积,剖面上多至透镜 体,出现于河床冲积沙层底部。 2.凸岸沉积:沙坝沉积,以粗粒沉积为主。 3.滨河沙坝和心滩(river island)沉积:平水期 形成滨河沙坝,洪水期形成心滩。
单向横向环流:当水流进入弯曲河段时,河 水在弯道离心力作用下,主流线向凹岸偏离, 表流向凹岸壅水,底流从凹岸流向凸岸,形 成单向横向环流。
涡流(eddy current):当水流在前进 道路上遇到障碍时,会发生一种 与水流方向垂直的螺旋状水流, 称涡流。
河流概述
河流(river):是陆地表面有固定水道的常年 流水。 一、河谷和水系 1.河谷(river valley):被河水改造和开凿的 线状谷地; 2.河谷要素:谷坡(valley wall):河谷两侧的 斜坡; 谷底(valley bottom):谷坡限定的平坦部分; 河床(河槽,stream bed):谷底中常年有水 的部分。
河流的下蚀作用
下 蚀 作 用 的 过 程
深切河谷
黄果树瀑布
维多利 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
尼加拉大瀑布
向源侵蚀作用(retrogressive erosion):下蚀作 用在加深河谷的同时,还 有向源头方向发
展的趋势,这种向源头使河流延伸的侵 蚀作用,称向源侵蚀作用 侵蚀基准面(base level of erosion):指河 流注入水体的水面,一般代表下蚀作用 的极限。入海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海平 面;支流注入主流时,主流河面是支流 的侵蚀基准面;一些阶梯状的河床,每 一个阶梯平台可以认为是其上游河 段的侵蚀基准面。
河流的侵蚀作用
以机械侵蚀作用为主,包括水流的 冲蚀作用和其所携带的碎屑物的磨蚀 作用。 按侵蚀作用的方向分为:下蚀作用 (vertical erosion):使河谷加深;侧蚀 作用(lateral erosion):使河谷拓宽。
一、下蚀作用
下蚀作用强度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流速,组成河床的岩石性质、流水中的泥 沙含量,山区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形成 “V”形谷(谷坡高度远大于谷底宽度)。 裂点(knick point);瀑布(water fall);急 流(rapids)。
碎屑颗粒按粒度的机械分异图 示(据普斯托瓦诺夫)
碎屑矿物按比重的机械分异图示 (据普斯托瓦诺夫)
河流的化学搬运作用
河流对可溶性物质的搬运搬运方式:1.真 溶液形式的搬运;2.胶体形式的搬运:胶 体质点是介于粗分散系和真溶液之间的细分 散系。
河流的沉积作用
河流的沉积作用以机械沉积作用为主,河流 的沉积物称冲积物(alluvium): 冲积物的一般特点: ①分选性和磨圆度一般较好,且搬运距离 愈远分选性和磨圆度愈好。 ②冲积物常见有清晰的层理(stratification)。 各河段的沉积作用及其冲积物特点 冲积扇(alluvial fan):河流流出山地或支流注 入主流时形成的扇状沉积地形,称冲积扇。
碎屑颗粒的机械分异
机械分异:指碎屑颗粒按粒径大小、形状、 比重依次沉积的现象。 分选性:指碎屑颗粒机械分异的程度。 流水对碎屑颗粒搬运的远近主要取决于颗 粒的大小、形状、比重以及流速等因素。 按粒径大小沉积的先后顺序:砾石→砂→粉 砂→粘土,按比重沉积的先后顺序:金→黄 铁矿→铬铁矿→石英→石墨→琥珀。
长江的河床纵剖面
河流的袭夺(river capture):当分水岭两侧 河流的侵蚀能力不同时,侵蚀能力强的水 系可以把侵蚀能力较弱的水系上游或其支 流袭夺过来,这种现象称为河流的袭夺。 袭夺弯(elbow of capture):当河流袭夺现 象发生后,被袭夺河的上游或支流以急转 弯的形式流入新的水系,这个急转弯称袭 夺弯。 断头河(beheaded river):被袭夺的河流
牛轭湖
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的关系
时间上河流 发育的早期 以下蚀作用 为主,随着 坡度减小, 逐渐转为以 侧蚀作用为 主。 空间上河流 的上游以下 蚀作用为主, 河流的下游 以侧蚀作用 为主。
河流的搬运作用
河流搬运作用方式
机械搬运:与流速、碎屑颗粒的大小、形状、 比重等有关; 化学搬运:与区域气候条件、溶解度及其在 河水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沙波(sand wave):由于河底的 不平和水流的脉动冲刷,使砂粒在床 底的堆积呈波浪状,称沙波。 3.悬移式(suspension):粉沙和粒土 级的颗粒在水中可长期悬浮 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被 磨圆的程度(roundness)。
河流的机械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河流的机械搬运能力:指流水能搬运的最大碎 屑物的能力,搬运物的总重量(G)与流速的六次 成正比(1∶64),河流的机械搬运量由河水中 的含砂量和河流的输砂量来衡量。 含砂量:单位体积河水中的泥砂含量; 输砂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截面的总砂量。 输砂量主要受地形高差、气候(温度、降雨 量等)、植被发育情况以及岩石的抗腐蚀能力 (侵蚀作用和风化作用)控制。
雅鲁江下游河谷中沉积的心滩素描图 (据李尚宽,1982)
弯曲河道河流沉积作用及其冲积物
滨河床浅滩沉积:弯曲河道凸岸河床堆积物 所构成的地形。 天然堤natural levee):洪水期粗粒沉积物在 滨河床浅滩堆积形成的与河床平行的垄岗状 地形。 河漫滩(valley flat):指洪水期被水淹没,平 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谷底平坦部位上的 堆积地形械 沉积作用。引起 河流机械沉积作 用主要原因是河 水流速的降低, 导致机械动能的 减小,使河流的 搬运能力降低而 发生沉积 。根 据沉积的部位分 为:
山口沉积作用
山口沉积作用
河口沉积作用
山口沉积作用 谷底沉积作用 河口沉积作用
河谷内的沉积位置 (a)河谷的凸岸;(b)窄河段流人宽河段;(c)支流注 入主流
第六章
河流的地质作用
流水运动状态分类 按内部质点的运动轨迹: 层流(laminellar flow):质点的运动轨迹彼此 平行,并且平行水流方向。 紊流(lurbulent flow):质点运动轨迹是不规 则状态
环流(circular current):水质点作螺旋形运动,在过 水横切面上的投影为环状。 横向环流:环流轴线与水流方向一致的环流。 双向横向环境:顺直河道的主流线一般位于河床 中央,平水期水流在河面形成由两岸向中央壅水的表 流,沿床底形成由中央向两侧幅散的底流,形成发育 于主流线两侧的对称双向横向环流,洪水期则相反, 形成反向双向横向环流。
侧蚀作用
河水及其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床两侧和河谷谷 坡的破坏作用,称侧蚀作用。 侧蚀作用的结果是使河谷展宽,河床变弯曲。 河曲(meander):由于侧蚀作用使河床产生的 连续弯曲; 蛇曲(自由曲流)(free meander):极度弯曲 的河床;
侧蚀作用
截弯取直(cut-off)和牛轭湖(ox-bow lake) 蛇曲状河流中,由于洪水期水量突然增加, 侵蚀能力突然增强,水流会冲溃曲颈直接流入 下一河弯,这种现象叫河流的截弯取值,被遗 弃的弯曲河道称牛轭湖。 侧蚀作用导致凹岸侵蚀,凸岸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