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病因病机-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合集下载

2024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医助理医师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医助理医师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医助理医师真题精选附答案大题(共15题)一、【病例摘要】患者.男36岁。

昨夜因进食不洁酸腐之品,5小时前感觉腹痛.泻下稀便两次,腹部坠胀不安,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此后欲便不能,仅排出少量黏稠如冻腥臭物,遂来就诊。

现症见:微发热,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不欲饮,无呕吐及异常汗出。

查体:T37.6℃,P82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

神志合作,痛苦面容,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

舌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WBC12×10【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相鉴别。

【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1)有不洁饮食史。

(2)微发热,大便排出黏稠如冻腥臭物,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

(3)查体:T37.6℃,下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

(4)血常规:WBC12×10二、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相鉴别。

后者病原为阿米巴原虫,发病呈间歇性;全身症状轻,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轻,无里急后重,多为右下腹压痛;粪便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腥臭,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而本病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发病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多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有里急后重,多为左下腹压痛;粪便量少,黏液脓血便,镜检有脓细胞、细胞多,培养可有痢疾杆菌。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微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仅排出少量黏稠如冻腥臭物,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四诊合参,可诊断为痢疾湿热痢。

2.病因病机分析进食不洁酸腐之品,酿生湿热,湿热熏灼肠道,肠络受损,气血瘀滞化腐酿脓,故大便排出少量黏稠如冻腥臭物;湿热阻遏肠道气机,气机不畅,传到失常,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象。

第四节中风

第四节中风

第四节中风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中风”病名最早见于下列何部医著()A.《内经》B.《金匮要略》C.《景岳全书》D.《诸病源候论》E.《千金要方》2.认为中风病是由“内风”而起的见解,始于()A.战国时期B.汉代时期C.隋唐时期D.唐宋时期E.金元时期3.认为“内伤积损”是中风病病机实质的是()A.王履B.张仲景C.李东垣D.李中梓E.张景岳4.中风病之中经络与中脏腑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口眼歪斜B.有无语言不利C.有无肢体瘫痪D.有无神志改变E.有无后遗症5.将中风病分为闭、脱二证的是()A李东垣B李中梓C.李时珍D.李士材E.叶天士6.中风病脱证的临床表现,除外下列何项()A.突然昏仆,不省人事B.目合口张,手撒肢冷C.大汗淋漓,二便自遗D.肢体强痉E.舌痿,脉微欲绝7.下列哪一组为中风病的病理因素()A.虚、火、风、痰、气、寒B.风、火、热、痰、气、血C.风、火、虚、血、气、痰D.风、痰、寒、虚、气、瘀E.风、痰、热、虚、气、瘀8.中风病后遗症期为()A.发病半年以上者B.发病1年以上者C.发病2个月以上者D.发病3个月以上者E.发病1个月至半年以内者9.中风病与“口僻”的明显区别是()A.有无口眼歪斜B.有无言语不清C.有无口角流涎D.有无肢体瘫痪E.有无脉弦滑数10.中风病与痉证的鉴别要点是()A.有无四肢抽搐B.有无项背强直C.有无神识昏迷D.有无脉弦滑数E.有无肢体瘫痪11.中风病之中脏腑的急性发作期,辨证的关键是()A.辨清虚实B.辨清闭脱C.辨清轻重D.辨清寒热E.辨清气血12.下列除何项外,均为中风病之中经络的常用治法()A.化痰开窍B.熄风化痰通络C.平肝潜阳D.化痰通腑泄热E.益气活血通络13.中风中经络之风阳上扰证的治疗主方是( )A.大秦艽汤B.天麻钩藤饮C.镇肝熄风汤D.真方白丸子E.补阳还五汤14.患者苏某,午睡起来后突然发现左半身行动不便,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神志尚清,口角流涎,舌质暗淡,苔薄白,脉弦滑,其治疗首选方是()A.天麻钩藤饮B.星蒌承气汤C.补阳还五汤D.化痰通络汤E.羚角钩藤汤15.患者谭某,平素眩晕头痛,“高血压”病史多年。

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新

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新

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第一单元肺系病证细目一:感冒要点:1.感冒的概念2.感冒的病因病机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感冒的辨证论治5.感冒的转归预后6.感冒的预防调护细目二:咳嗽要点:1.咳嗽的概念2.咳嗽的病因病机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咳嗽的辨证论治5.咳嗽的转归预后6.咳嗽的预防调护细目三:哮病要点:1.哮病的概念2.哮病的病因病机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哮病的辨证论治5.哮病的转归预后6.哮病的预防调护细目四:喘证要点:1.喘证的概念2.喘证的病因病机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喘证的辨证论治5.喘证的转归预后6.喘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五:肺痈要点:1.肺痈的概念2.肺痈的病因病机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肺痈的辨证论治5.肺痈的转归预后细目六:肺痨要点:1.肺痨的概念2.肺痨的病因病机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肺痨的辨证论治5.肺痨的预防调护其次单元心系病证细目一:心悸要点:1.心悸的概念2.心悸的病因病机3.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心悸的辨证论治细目二:胸痹要点:1.胸痹的概念2.胸痹的病因病机3.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胸痹的辨证论治5.胸痹的转归预后6.胸痹的预防调护细目三:不寐要点:1.不寐的概念2.不寐的病因病机3.不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不寐的辨证论治5.不寐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眩晕要点:1.眩晕的概念2.眩晕的病因病机3.眩晕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眩晕的辨证论治5.眩晕的转归预后6.眩晕的预防调护细目三:中风要点:1.中风的概念2.中风的病因病机3.中风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中风的辨证论治5.巾风的转归预后6.中风的预防调护细目四:痫病要点:1.痫病的概念2.痫病的病因病机3.痫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痫病的辨证论治细目五:痴呆要点:1.痴呆的概念2.痴呆的病因病机3.痴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痴呆的辨证论治第四单元脾胃病证细目一:胃痛要点:1.胃痛的概念2.胃痛的病因病机3.胃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胃痛的辨证论治5.胃痛的转归预后6.胃痛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痞满要点:1.痞满的概念2.痞满的病因病机3.痞满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痞满的辨证论治5.痞满的预防调护细目三:呕吐要点:1.呕吐的概念2.呕吐的病因病机3.呕吐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呕吐的辨证论治5.呕吐的预防调护细目四:噎膈要点:1.噎膈的概念2.噎膈的病因病机3.噎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噎膈的辨证论治细目五:呃逆要点:1.呃逆的概念2.呃逆的病因病机3.呃逆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呃逆的辨证论治细目六:腹痛要点:1.腹痛的概念2.腹痛的病因病机3.腹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腹痛的辨证论治5.腹痛的转归预后6.腹痛的预防调护细目七:泄泻要点:1.泄泻的概念2.泄泻的病因病机3.泄泻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泄泻的辨证论治5.泄泻的转归预后6.泄泻的预防调护细目八:痢疾要点:1.痢疾的概念2.痢疾的病因病机3.痢疾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痢疾的辨证论治5.痢疾的转归预后6.痢疾的预防调护细目九:便秘要点:1.便秘的概念2.便秘的病因病机3.便秘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便秘的辨证论治5.便秘的预防凋护第五单元肝胆病证细目一:胁痛要点:1.胁痛的概念2.胁痛的病因病机3.胁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胁痛的辨证论治5.胁痛的转归预后细目二:黄疸要点:1.黄疸的概念2.黄疸的病因病机3.黄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黄疸的辨证论治细目三:积聚要点:1.积聚的概念2.积聚的病因病机3.积聚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积聚的辨证论治第六单元肾系病证细目一:水肿要点:1.水肿的概念2.水肿的病因病机3.水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水肿的辨证论治5.水肿的转归预后6.水肿的预防调护细目二:淋证要点:1.淋证的概念2.淋证的病因病机3.淋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淋证的辨证论治5.淋证的转归预后6.淋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癃闭要点:1.癃闭的概念2.癃闭的病因病机3.癃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癃闭的辨证论治5.癃闭的常用外治法6.癃闭的转归预后第七单元气血津液病证细目一:郁证要点:1.郁证的概念2.郁证的病因病机3.郁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郁证的辨证论治5.郁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二:血证要点:1.血证的概念2.血证的病因病机3.血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血证的辨证论治5.血证的转归预后6.血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三:痰饮要点:1.痰饮的概念2.痰饮的分类3.痰饮的病因病机4.痰饮的辨证论治细目四:消渴要点:1.消渴的概念2.消渴的病因病机3.消渴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消渴的辨证论治5.消渴的转归预后6.消渴的预防调护细目五:内伤发热要点:1.内伤发热的概念2.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3.内伤发热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内伤发热的辨证论治细目六:虚劳要点:1.虚劳的概念2.虚劳的病因病机3.虚劳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虚劳的辨证论治5.虚劳的转归预后细目七:癌病要点:1.癌病的概念2.癌病的病因病机3.癌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第八单元肢体经络病证细目一:痹证要点:1.痹证的概念2.痹证的病因病机3.痹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痹证的辨证论治5.痹证的转归预后6.痹证的预防调护细目二:痿证要点:1.痿证的概念2.痿证的病因病机3.痿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细目三:颤证要点:1.颤证的概念2.颤证的病因病机3.颤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颤证的辨证论治细目四:腰痛要点:1.腰痛的概念2.腰痛的病因病机3.腰痛的诊断与病证鉴别4.腰痛的辨证论治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中风病因病机

中风病因病机


1.针灸疗法
(1)中风先兆

治则:疏通阴阳,理气活血。
处方:百会、曲池、合谷、风市、足三里、
绝骨。 方义:督脉总督诸阳,调和气血,取百会调 诸阳之气;曲池、合谷、足三里调和阳明经气 血;风市、绝骨理气活血。诸穴相配,则肢麻、 乏力等诸证可除。
(2)中经络 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处方: 1)半身不遂
扶助元阳;神阙为生命之根蒂,真气所系, 以回阳固脱。 操作:关元大艾炷灸,神阙隔盐灸,灸至 四肢转温为止。
2.其他疗法
(1)头针 选穴: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 操作:选用28~30号长1.5~2.0寸毫针,针
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皮下,快速捻转 2~3分钟,每次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 捻转2~3次。治疗时让患者活动肢体,一般 隔日1次。
(3)中脏腑
1)闭证 治则:平肝熄风,清心豁痰,醒脑开窍。 处方: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劳宫。 方义:十二井穴、水沟醒脑开窍,开闭泄热;太冲 平肝熄风;丰隆蠲化痰浊;劳宫清心泻热。 操作:十二井点刺放血,余穴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1次,每次留针30分钟。

2)脱证 治则:回阳固脱。 处方:关元、神阙。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满意,急性期应采
取综合治疗措施。 2.针灸治疗后遗症应配合功能锻炼。
(2)耳针 选穴:肾、肝、心、三焦、皮质下、脑干、枕、 额。 操作:毫针中等强度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留针 30分钟,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电针 选穴:选取上述四肢穴位2~3对。 操作:毫针刺入,得气后加电针,采用疏密波或 断续波,志流强度以患者肌肉微颤为度,每日 1次, 每次20分钟。

中医中风知识点总结

中医中风知识点总结

中医中风知识点总结一、中风病的病因病机1. 病因:中风病常见的病因有多种,包括外感风邪、肝肾亏虚、气血不和等。

外感风邪是指因外感风寒或湿邪入侵引起的中风病;肝肾亏虚是指由于身体肝肾功能失调引起的中风病;气血不和是指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中风病等。

2. 病机:中风病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不畅、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等。

气血不畅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导致气血不能供养脑部神经,从而引起脑部功能障碍;经络阻塞是指由于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病机,阻塞了脑部神经的正常生理功能;脏腑功能紊乱是指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脑部功能障碍。

二、中风病的临床表现1. 中风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瘫、言语不清、肢体乏力、意识障碍等。

面瘫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面部出现麻木或不能正常表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言语不清是指患者言语表达不清楚,甚至不能言语表达;肢体乏力是指患者肢体出现乏力、不能正常活动;意识障碍是指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2. 中风病的不同分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中风病根据脏腑经络受损,可分为中风中经、中风中脏、中风中络等类型,每种类型的中风病都有其特定的临床表现。

比如中风中经型以肢体麻木、言语不清为主要表现;中风中脏型以头晕、胸闷、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中风中络型以四肢不遂、面瘫、失语为主要表现。

三、中风病的中医治疗1. 中医治疗中风病的基本原则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

中医治疗中风病首先要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运行,使脑部神经得到足够的供养;其次要调和气血,使气血平衡,保证脑部神经的正常功能;最后要恢复脏腑功能,调理患者的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2. 中医治疗中风病常用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气功等。

针灸是指利用针刺和灸疗的方法来调理患者的经络,疏通气血,恢复脑部功能;中药是指通过服用中药来调和气血,调理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推拿是指利用推拿手法来促进患者气血运行,恢复脑部功能;气功是指利用呼吸和运动的方法来调理气血,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风

中风

中风【定义】中风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眼喎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喎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1.2特点;1.3分类;1.4渊源;1.5西医归属。

2.中风病的病因病机:2.1病因:正气虚弱,加之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内伤积损(积损正虚;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

2.2病位:在脑,与心、肝、肾密切相关。

2.3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

2.4病性:本虚标实,上实下虚。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内伤积损素体阴亏血虚──阳盛火旺,风火易炽年老体衰──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复因将息失宜,致使阴虚阳亢,气血上逆,上蒙神窍,突发本病。

(二)劳欲过度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上旋,气血上逆,壅阻清窍纵欲过度,房劳不节──引动心火,汲伤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风动。

(三)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嗜食辛香炙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生热,热极生风──风火痰热内盛,饮酒过度窜犯络脉,上阻清窍(四)情志所伤平素忧郁恼怒,情志不畅──肝气不舒,气郁化火,肝阳暴亢,引动心火,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遂致卒倒无知。

长期烦劳过度,精神紧张──虚火内燔,阴精暗耗,日久导致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素体阳盛,复遇怫郁──阳亢化风,以致突然发病(五)外感时邪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尤其在气候突变之际,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而致僻不遂二、病机(一)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精明”“元神”均指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功能而言,因此可认为神明为心脑所主。

中风的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

因肝肾之阴下虚,则肝阳易于上亢,复加饮食起居不当,情志刺激或感受时邪,气血上冲于脑,神窍闭阻,故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二)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证。

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中风病因病机.ppt

中风病因病机.ppt

4.情志所伤
情志失调、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络;或暴怒伤肝,肝阳 暴动,引动心火,或五志过极,郁而化火,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气 与血并走于上,可发为本病。
5.气虚邪中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或形盛气衰,痰湿素 盛,外风引动痰湿,闭阻经络,可致口呙僻不遂。
此外,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为外风,又称真中风或真中;无外 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内风,又称类中风或类中。就临床而言,本病以 内风引发者居多。本病常见诱发因素多为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 过极及饮酒饱食、劳力房劳等。
4.病理因素
• 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 痰、湿痰、热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上述六端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兼夹。
4.预后
• 中风为中医四大难治病证之一,多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恶化 常在瞬间。初起病时,不要以一时判预后。
• 中经络与中脏腑之间可相互转化,一般中经络者病轻,中脏腑者病 重。中经络者向中脏腑发展,预后较差;中脏腑者向中经络转变, 预后多较好。
2.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耗气伤阴,易使阳气暴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气血上逆, 壅阻清窍;纵欲过度,房事不节,耗伤肾精,伤及肾水,水不制火,则阳亢
风动。
3.饮食不节
嗜酒肥甘醇酒,饥饱失宜,脾伤不运;或形盛气虚,中气亏虚,脾虚运 化无权,聚湿生痰,痰郁化热,或与肝风相合,终至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 络,蒙蔽清窍。
• 中脏腑者若出现呃逆频频,呕血,壮热,喘促,瞳孔大小不等,或 出现脱证者,病情危笃,预后多不良。
• 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 • 总之,中风的预后,主要受体质的强弱,正气盛衰,邪气的浅深,
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正确,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影响, 其结果相差甚远。THANK YOU源自中 风的 病因病机

中医中风ppt课件

中医中风ppt课件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低脂肪、低盐的蛋白质来 源,如鱼、瘦肉、豆类等。
THANK YOU
中风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 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等因素有 关。
中风可导致突然昏仆、半身不 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症 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高热 等危象。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采用 活血化瘀、熄风化痰、通 络止痛等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针灸、推拿、拔罐、艾灸 等中医治疗方法,以疏通 经络、调和气血。
态。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
复训练。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中风 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 中检查,评 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
中风是体内气血逆乱,产生风 、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导 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等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有中风家族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检查以及 相关生理功能测试。
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实 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中风。
中风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溶栓 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血压
药物、降血糖药物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部血管阻塞或出 血,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取 栓、去骨瓣减压等。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 训练,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 疗、言语治疗等,以帮助患者 恢复功能。
中医治疗
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 ,调理身体,促进康复。
中风的康复与护理

中风病因病机ppt课件

中风病因病机ppt课件
15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意识是否清楚?
1.辨 中经络 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 不利、但意识清楚。
中脏腑: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 蒙,伴见肢体不用。
2.中 脏腑辨 闭证与 脱证
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 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脱证:属虚,症见神志昏愦无知,目 合口开,四肢松懈瘫痪,手撒肢冷汗多、 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17
【辨证论治 】
二、 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 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 脱: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醒脑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乃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 ,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痰与滋养肝肾、 益气养血并用
18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息失宜素体阴亏血虚年老体衰将息失宜烦劳过度房事不节烦劳过度房事不节肥甘厚味辛香炙煿饮酒过度肥甘厚味辛香炙煿饮酒过度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病因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在心脑与肝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肾密切相关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阴阴虚虚11概述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结语临证备要12诊查要点1特定的临床表现
五志过极以抑郁恼怒为主、烦劳紧 张素体阳盛
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入侵; 痰湿素盛
9
【病因病机】
二、病机
在心脑,与肝 肾密切相关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风 火 痰 气 虚 瘀
肝 肝 风 气阴 血 风 火 痰 逆虚 瘀 外 心 湿 气血
病机关键:总风属阴阳火失调、痰气血逆滞乱 虚 病性及转归: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气血

中风的辩证要点

中风的辩证要点

中风的辩证要点
中风是指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脑血供中断或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脑部功能障碍的病症。

中医中风的辨证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证型辨别:中风的证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气虚、痰浊、血瘀、湿热等。

辨别不同证型的特点可以指导针对性的治疗。

2.脏腑辨别:中风通常涉及脑、心、肝、脾、肾等脏腑,通过辨别受累的脏腑可以指导治疗和调理。

3.脉象辨别:通过观察和诊断脉搏的特点,如脉弦、脉细、脉滑等,可以了解中风患者的脏腑功能状态,指导辩证施治。

4.病机辨别:中风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气机不畅、血液循环障碍、湿热痰浊阻滞等,通过辨别病机可以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中风的辨证要点可能有所不同。

建议患者就诊于中医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辨证施治方案,并结合西医诊疗进行综合治疗。

1/ 1。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脑系病症:中风【定义】中风,又称卒中,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有“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故名中风。

中风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卒中属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等多个脏腑。

【诊断】1.急性起病,发展迅速,具备“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点。

2.具备突发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神志昏蒙主症中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2项,如头晕、目眩、头痛、行走不稳、呛水呛食、目偏不瞬。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

4.多发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

头颅MRI或CT扫描发现责任病灶,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根据病灶性质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中经络(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但无神志异常)和中脏腑(符合中风诊断标准但有神志异常);根据病程时间,可分为急性期(发病后2周以内,中脏腑可至1个月)、恢复期(2周到6个月内)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上)。

【临床表现】(一)中经络1.风阳上扰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舌强不语;急躁易怒,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尿赤,便干;舌红少苔或苔黄,脉弦数。

2.风痰阻络临床表现:肌肤不仁,甚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言语謇涩;头晕目眩,吐痰或痰多,腹胀、便干或便秘;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兼数。

4.气虚血瘀临床表现: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謇涩或不语;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足或偏身肿胀;舌质暗淡或瘀斑,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5.阴虚风动临床表现:半身不遂,一侧手足沉重麻木,口舌歪斜,舌强语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双目干涩,腰酸腿软;急躁易怒,少眠多梦;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中风练习题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中风练习题

第二十五单元中风一、A11、中风的好发年龄是A、30岁以上B、40岁以上C、50岁以上D、60岁以上E、70岁以上2、中风与厥证的区别是有无A、神昏B、肢厥C、口吐涎沫D、牙关紧闭E、后遗症3、下列哪项不是中风的主症A、猝然昏仆B、半身不遂C、口眼歪斜D、四肢抽搐E、语言不利4、中风的基本病机是A、痰火上逆,扰动清窍B、外邪阻滞经络,脑窍失养C、阴阳失调,神机逆乱D、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E、脑髓空虚,清窍失养5、中风的病理因素是A、痰、气、火、瘀B、风、痰、湿、瘀C、风、火、气、瘀D、火、湿、痰、瘀E、风、火、痰、瘀6、下列各项,属于中风先兆症状的是A、头痛、恶心呕吐、眼球震颤B、头晕、头痛、一侧肢体麻木C、鼻痒、喷嚏、胸闷D、高热、寒战E、眩晕、胸闷7、下列各项,属于中风与痉证鉴别要点的是A、发作时有无四肢厥冷B、发作时有无口吐白沫C、发作时有无神志昏迷D、发作时有无四肢抽搐E、神昏与抽搐出现的前后8、下列哪项不是中风中经络的主症A、卒然昏仆B、半身不遂C、口眼歪斜D、语言不利E、手足拘挛9、补阳还五汤适用于中风何证型A、气血亏虚B、肝肾阴虚C、气虚络瘀D、风痰阻络E、肾虚精亏10、治疗中风中经络风阳上扰证,首选的方剂是A、解语丹B、地黄饮子C、羚角钩藤汤D、天麻钩藤饮E、镇肝息风汤二、B1、A.痫病B.中风C.厥证D.癫证E.痿证<1> 、突然仆倒,昏迷时间长,醒后常有半身不遂A B C D E<2> 、突然仆倒,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A B C D E<3> 、神情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喃喃自语,语无伦次A B C D E2、A.痫证B.眩晕C.厥证D.昏迷E.中风<1> 、突然昏仆,并伴有口眼斜、偏瘫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偏瘫、口眼斜及失语等后遗症。

此为A B C D E<2>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但无神志异常的表现。

中风中医相关试题及答案

中风中医相关试题及答案

中风中医相关试题及答案一、中风中医概述1. 什么是中风中医?中风中医,又称脑卒中中医,是指中医学在防治脑卒中(中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2. 中风中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脏腑失调、经络阻滞、血液瘀滞等有关。

中医通过调理阴阳平衡、通畅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中风。

二、中风中医试题1. 中医将中风分为几种类型?答:中医将中风分为寒中风、热中风、痰瘀互结中风、气郁中风、中风伤寒等类型。

2. 中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答:常见症状包括突然昏倒或瘫痪、言语困难或失语、面部或肢体麻木、头痛或头晕等。

3. 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风寒、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

4. 中风中医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中医诊断中风常用的方法有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

5. 中医治疗中风的常用方剂有哪些?答:常用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通窍活血汤、越鞠丸等。

三、中风中医答案1. 中医将中风分为几种类型?答:中医将中风分为寒中风、热中风、痰瘀互结中风、气郁中风、中风伤寒等类型。

2. 中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答:常见症状包括突然昏倒或瘫痪、言语困难或失语、面部或肢体麻木、头痛或头晕等。

3. 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风寒、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

4. 中风中医诊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答:中医诊断中风常用的方法有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

5. 中医治疗中风的常用方剂有哪些?答:常用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通窍活血汤、越鞠丸等。

四、中风中医内容总结中风中医是指中医学在预防和治疗中风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中医通过调理阴阳平衡、通畅经络、活血化瘀等方法来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风常见症状包括突然昏倒或瘫痪、言语困难或失语、面部或肢体麻木、头痛或头晕等。

中医将中风分为几种类型,并采用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等方法进行诊断。

中医治疗中风常用的方剂有桂枝加附子汤、通窍活血汤、越鞠丸等。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人体内部的病机密切相关。

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中风的基本病机。

一、痰瘀互结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痰瘀互结。

痰是由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生等原因所致,它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机不畅。

瘀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滞留,不流通,形成血栓,进一步阻碍了血液的供应。

痰和瘀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最终导致中风的发生。

二、气血运行失常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失常密切相关。

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只有气血充足并且运行畅通,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才能正常工作。

中风时,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血管功能障碍。

三、肝风内动中医认为,肝风内动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

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功能,就会导致肝风内动。

肝风内动是指肝阳上亢,风痰内生,使脑部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生功能紊乱。

肝风内动常伴有头晕、眩晕、口眼歪斜等症状,是中风的典型表现之一。

四、脏腑功能失调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肝主疏泄,心主神明。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

肾虚则会导致精血不足,使脑部供血不足。

肝失疏泄功能会导致肝阳上亢,进而引发中风。

心神失守也是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情志不舒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也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

情志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如果情志不舒畅,就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

长期的情志不舒畅,会引发中风的发生。

因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对于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主要包括痰瘀互结、气血运行失常、肝风内动、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不舒。

理解中风的病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保护脑血管的健康。

除了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应该注重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同时,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的基本病机中风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的基本病机是什么?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缺血缺氧中风的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病变,包括动脉硬化、动静脉畸形、血栓形成和出血等。

这些病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局部缺氧缺血,从而使神经细胞受到损害。

二、神经元死亡和神经元功能障碍当局部缺氧缺血时间较长时,会导致神经元死亡。

而在缺氧缺血初期,则会发生神经元功能障碍。

这些障碍表现为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影响,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等。

三、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在中风发生过程中,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自由基会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损伤。

细胞因子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自由基则会引起氧化损伤,使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受到损害。

四、血液-脑屏障的破坏中风后,血液-脑屏障的通透性会增加,导致血浆成分向脑内渗透。

这些成分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在脑内引起炎症反应和水肿。

五、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在中风后,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是不可逆转的。

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周围健康神经元可以通过重新连接来恢复功能。

此外,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新的神经元和辅助细胞,参与脑部再生和重建。

六、遗传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中风的发生率。

一些基因与中风有关联,如APOE基因、MTHFR基因等。

这些基因的不同变异型可能会影响中风的发生和预后。

总之,中风的基本病机涉及多方面,包括脑血管病变、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细胞因子和自由基损伤、血液-脑屏障的破坏、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建等。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

中医中风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中风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中风培训试题及答案试题一:中医中风的病因与病机(20分)1. 中风的基本概念及分类(4分)中风,又称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急性障碍的一类疾病。

根据其病因和病机可分为两类: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2. 出血性中风的病因与病机(8分)出血性中风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破裂造成血液外溢,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功能异常。

其病因主要有高血压、动脉瘤、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病机上,高血压导致脑血管壁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血管脆弱,易发生破裂。

3. 缺血性中风的病因与病机(8分)缺血性中风是因为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

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脏病等。

病机上,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内腔狭窄,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堵塞,都可引起脑组织缺血。

试题二:中医中风的辨证与治疗(25分)1. 中风的中医辨证及治疗原则(5分)中医辨证根据病人的脉证、舌证、症状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常见的辨证有气虚、血瘀、痰湿等。

治疗原则主要为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痰化痰等。

2. 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10分)中医治疗中风主要有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中药可根据病人具体辨证选用,常用的有活血化瘀、祛痰开窍的方剂。

推拿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

3. 中风的常用中药方剂(10分)(1)活血化瘀方:桃仁、红花、丹参等。

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

(2)祛痰开窍方:半夏、杏仁、百合等。

适用于中风痰瘀阻络的病人。

试题三:中医中风的预防与护理(15分)1. 中医中风的预防措施(8分)中风的预防非常重要,首先要控制高血压、血糖、血脂等风险因素。

其次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此外,定期检查身体状况,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并积极治疗。

2. 中医中风的护理方法(7分)中风患者需要合理的护理,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

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环境整洁,避免摔倒等事故。

中医内科学中风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中风试题及答案

中医内科学中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风的中医名词是:A. 心梗B. 脑溢血C. 脑梗死D. 中风症答案:D. 中风症2. 中医认为引起中风的主要因素是:A. 肺热B. 肝火C. 脾虚湿困D. 肾阳虚答案:C. 脾虚湿困3. 中风的临床特征通常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偏瘫B. 头晕C. 言语不清D. 面部肌肉僵硬答案:A. 偏瘫、B. 头晕、C. 言语不清4. 以下哪项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A. 食疗B. 手术C. 放射治疗D. 化学药物答案:A. 食疗二、填空题1. 中风的中医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清热解毒,_________,活血化痰”。

答案:祛痰止咳2. 中医认为中风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____________,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中医调理等。

答案:情绪稳定3. 中医药治疗中风的常用方剂包括______________汤等。

答案:桂枝活络4. 中风患者在康复期应当适当进行_______________,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答案:康复训练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内科学中风的病因学说及发病机制。

答: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脾虚湿困,导致气机不畅,湿邪内停,血液流通不畅,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偏瘫、言语不清等症状。

这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疾病有相似之处,但强调了中医独特的病机理论。

2. 请列举中医内科学中风的常见治疗方法及草药方剂。

答:中医内科学中风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按摩和饮食疗法。

其中,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桂枝活络汤、通络四物汤等。

这些药方通常具有祛痰止咳、活血化痰的功效,能够改善病人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3. 请简述中医内科学中风的预防措施。

答:中医内科学中风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合理膳食,定期进行中医调理等。

同时,要积极防治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以减少中风的发病风险。

四、论述题请你对中医内科学中风的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答:中医内科学中风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按摩和饮食疗法等。

(中医内科学)中风 (1)

(中医内科学)中风 (1)

[真题] (中医内科学)中风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中风风痰入络证的主方为A.天麻钩藤饮B.镇肝熄风汤C.真方白丸子D.独活寄生汤E.小续命汤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礞石滚痰丸适用于中风之A.脱证B.阴闭C.中经D.中腑E.阳闭参考答案: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中风闭证的主症之一A.肢体强痉B.目合C.口噤不开D.大小便闭E.两手握固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患者高血压病史多年,今晨突然昏仆,不省入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萎,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应选方A.涤痰汤合苏合香丸B.羚角钩藤汤合至宝丹C.参附汤合生脉散D.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E.礞石滚痰丸合安宫牛黄丸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中风脱证的临床表现除下列哪项外均是A.肢体强痉B.舌痿,脉微欲绝C.目合口开,汗多不止D.突然昏仆,不省入事E.手撒肢冷,二便自遗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补阳还五汤适用于中风何证型A.肾虚精亏证B.气虚络瘀证C.风痰阻络证D.气血亏虚证E.肝肾阴虚证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治疗中风中脏腑阴闭证,应首选A.苏合香丸B.局方至宝丹C.补阳还五汤D.镇肝熄风汤E.参附汤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患者突然昏仆,不省入事,半身不遂,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其治法是A.通腑化痰,平肝熄风B.开窍化痰,清肝熄风C.滋阴潜阳,熄风通络D.芳香开窍,化痰熄风E.平肝潜阳,熄风通络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此患者为中风,中脏腑,阳闭故当开窍化痰,清肝熄风。

第9题:中风病位在脑,涉及到A.心B.脾C.肺D.肾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题)纵览E.肝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中风之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在于A.夹痰与夹瘀B.有无神志不清C.有无后遗症第九章中医内科学D.外风与内风E.邪浅与邪深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1题:某患者中风后经治3月余,现症见音喑失语,心悸,气短及腰膝酸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病病因病机-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为了帮助即将参加2013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现搜集整理了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中风病病因病机,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广大中西医助理医师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1.积损正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

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

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
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3.脾失健运:
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津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

此即《丹溪心法·中风》所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气血精微衰少,脑脉失养,再加之情志过极、劳倦过度等诱因,使气血逆乱,脑之神明不用,而发为中风。

4.情志过极:
七情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

凡此种种,均易引起气血逆乱,上扰脑窍而发为中风。

尤以暴怒引发本病者最为多见。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

1 / 1
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

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脑之神明失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