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中风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 中风概述 • 中风的症状 • 中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的治疗 •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
注意事项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中风症状的变化,如出 现加重或反复,及时就医。
坚持治疗
中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耐心坚持 治疗,不可轻易放弃。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中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褥疮等,加强护理和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疗法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 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 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 增加中风的风险。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增加中风的风险。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
,出现突然昏倒的症状。
口眼歪斜
中风时,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可能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如
嘴角下垂、流口水等。
言语不清
• 中风概述 • 中风的症状 • 中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中风的治疗 •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01
中风概述
中风的定义
定义
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分类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
注意事项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中风症状的变化,如出 现加重或反复,及时就医。
坚持治疗
中风恢复期较长,患者需耐心坚持 治疗,不可轻易放弃。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中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褥疮等,加强护理和观察。
THANKS
感谢观看
作业疗法
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日常生活技能 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 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针对患者的职业需求,进 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和 指导,帮助患者重返工作 岗位。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控制危险因素
02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风险。
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病变, 增加中风的风险。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 硬化,增加中风的风险。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01
02
03
04
突然昏倒
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 致脑部供血不足或脑组织损伤
,出现突然昏倒的症状。
口眼歪斜
中风时,面部肌肉失去控制, 可能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如
嘴角下垂、流口水等。
言语不清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
辨证论治
根据中风的病因、病理和症状,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如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治未病的理念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于有中风倾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 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进一步促进患者 康复。
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康复。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中风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05
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早期溶栓
在脑梗死发生后,早期进行溶 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血栓,恢
中风的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血管疾病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表现。
其他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其他辅 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CT检查
脑CT扫描可迅速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
MRI检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 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会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保持 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中风。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 定,降低中风风险。
06
中风康复和预防
中风康复训练
根据中风的病因、病理和症状,采用辨证的方法进行针对性 治疗,如采用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
治未病的理念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对于有中风倾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防 止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
对于已经发生中风的患者,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进一步促进患者 康复。
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 通经络,有助于患者康复。
中药治疗
中药是中医治疗中风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中风的病因和症状,采用不同的中 药方剂进行治疗。
05
中风的现代医学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原则
早期溶栓
在脑梗死发生后,早期进行溶 栓治疗可以有效溶解血栓,恢
中风的临床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血管疾病病史。
神经系统检查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表现。
其他检查
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其他辅 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中风的影像学诊断
CT检查
脑CT扫描可迅速排除脑出血 、脑梗塞等常见脑血管疾病。
MRI检查
规律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 血液循环。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 入富含纤维的食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中风的作用
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会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保持 正常体重有助于预防中风。
规律作息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 定,降低中风风险。
06
中风康复和预防
中风康复训练
中医内科学~中风病培训课件
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 为治法,方用左归丸合
地黄饮子加减。
PART 04
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康复管 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指导原则
个体化原则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原则
02
康复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逐步增加训练强
度和难度。
全面性原则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01
精准医疗在中风病领域的应用
预测了精准医疗在中风病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基因测序、个体化治
疗等在中风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02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风病诊疗中的应用
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风病诊疗中的潜在价值,如智能辅助诊断、治
疗方案优化等。
03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
大秦艽汤
由秦艽、甘草、川芎等药物组成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具有祛
风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
安宫牛黄丸
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等药 物组成,主治热病、邪入心包证, 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
苏合香丸
由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等药物组 成,主治寒闭证,具有芳香开窍、 行气止痛的功效。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中风病的典型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 木等。此外,还可伴有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等症状。
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中风 病的诊断。其中,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介绍了近年来在中风病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 展,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标志物等在中风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
地黄饮子加减。
PART 04
恢复期与后遗症期康复管 理
REPORTING
康复训练指导原则
个体化原则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
循序渐进原则
02
康复训练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逐步增加训练强
度和难度。
全面性原则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01
精准医疗在中风病领域的应用
预测了精准医疗在中风病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基因测序、个体化治
疗等在中风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02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风病诊疗中的应用
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风病诊疗中的潜在价值,如智能辅助诊断、治
疗方案优化等。
03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常用中药方剂介绍
大秦艽汤
由秦艽、甘草、川芎等药物组成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具有祛
风养血、活血通络的功效。
安宫牛黄丸
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等药 物组成,主治热病、邪入心包证, 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
苏合香丸
由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等药物组 成,主治寒闭证,具有芳香开窍、 行气止痛的功效。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中风病的典型表现为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 木等。此外,还可伴有头痛、眩晕、呕吐、二便失禁或不通等症状。
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作出中风 病的诊断。其中,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和评估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介绍了近年来在中风病生物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 展,如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标志物等在中风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件 中风
合理搭配食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控制脂肪和 糖分的摄入。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 查。
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 免情绪波动。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就医。
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是一种针对中风后言语障碍的治疗方法。通过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表达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CHAPTER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饮食, 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的 风险。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一种通过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对于中 风患者,物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风患 者,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 半胱氨酸血症等血液成分 异常也是中风的重要危险 因素。
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中风的 危险因素。
CHAPTER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突然昏倒
中风患者可能出现突然 昏倒的现象,失去意识, 短时间内无法自行恢复。
口眼歪斜
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 眼歪斜的症状,表现为 口角下垂、流口水、讲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 查。
保持良好心态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 免情绪波动。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 就医。
言语治疗
言语治疗是一种针对中风后言语障碍的治疗方法。通过言语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语言 表达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CHAPTER 05
中风的预防与调护
预防措施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合理饮食, 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
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 血脂等基础疾病,降低中风的 风险。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一种通过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对于中 风患者,物理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风患 者,作业治疗可以帮助他们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 半胱氨酸血症等血液成分 异常也是中风的重要危险 因素。
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 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中风的 危险因素。
CHAPTER 02
中风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
突然昏倒
中风患者可能出现突然 昏倒的现象,失去意识, 短时间内无法自行恢复。
口眼歪斜
中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 眼歪斜的症状,表现为 口角下垂、流口水、讲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 证机概要:风痰阻络,气血运行不利
❖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 皮、地龙、全蝎
中医内科学——中风
32
2 气虚络瘀证 ❖ 主症: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
黄,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或细弱
❖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中医内科学——中风
22
常用药 ❖ 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
白芍、鸡血藤、豨莶草 加减 ❖ 语言不清加菖蒲、远志 ❖ 痰瘀互阻,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
中医内科学——中风
23
2 风阳上扰证
❖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
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 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后遗症
根据有 无热象
气虚血瘀
中医内科学——中风
14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 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点的。轻症仅见 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 先兆症状
❖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 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中医内科学——中风
21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急性期) 1 风痰入络
❖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 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 浮数
❖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 常用药:天麻、胆星、天竺黄、半夏、陈 皮、地龙、全蝎
中医内科学——中风
32
2 气虚络瘀证 ❖ 主症: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
黄,舌质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或细弱
❖ 证机概要:气虚血瘀,脉阻络痹
❖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中医内科学——中风
22
常用药 ❖ 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
白芍、鸡血藤、豨莶草 加减 ❖ 语言不清加菖蒲、远志 ❖ 痰瘀互阻,酌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
中医内科学——中风
23
2 风阳上扰证
❖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
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 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后遗症
根据有 无热象
气虚血瘀
中医内科学——中风
14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 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点的。轻症仅见 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 先兆症状
❖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 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中医内科学——中风
21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急性期) 1 风痰入络
❖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 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 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 浮数
❖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中医内科学中风PPT课件
病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复方白丸子加减(祛风、化痰、通络)
.
23
2.风阳上扰(肝阳上亢)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 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夹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
.
4
2.劳欲过度 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阳气亢盛—上扰清
窍
②纵欲过度—耗伤肾阴—水亏于下,火旺于 上—水不制火—火上扰清窍
.
5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痰化热—热极生风,风痰热 上扰清窍
.
6
4.情志所伤 五志过及—心火暴盛—引动内风 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烦劳日久—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阳亢化风
病机: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 决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参附汤:补气回阳
生脉散:益气养阴
.
30
(3)后遗症 1.风痰瘀阻 症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
体麻木,苔白腻,舌暗紫,脉弦滑。 病机:风痰阻络,络道不畅 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祛风化痰,化瘀通络
.
14
4.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 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 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 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 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 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 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通降气
.
23
2.风阳上扰(肝阳上亢)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 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 舌脉象: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病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夹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
.
4
2.劳欲过度 ①烦劳过度—耗气伤阴—阳气亢盛—上扰清
窍
②纵欲过度—耗伤肾阴—水亏于下,火旺于 上—水不制火—火上扰清窍
.
5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辛辣;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生痰化热—热极生风,风痰热 上扰清窍
.
6
4.情志所伤 五志过及—心火暴盛—引动内风 郁怒伤肝—肝郁化火—上扰清窍 烦劳日久—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素体阳盛—阳亢化风
病机:阳浮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 决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参附汤:补气回阳
生脉散:益气养阴
.
30
(3)后遗症 1.风痰瘀阻 症状: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
体麻木,苔白腻,舌暗紫,脉弦滑。 病机:风痰阻络,络道不畅 治法:搜风化痰,化瘀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祛风化痰,化瘀通络
.
14
4.中风与痿证
痿证可以有肢体瘫痪、活动无力等类似中风 之表现;中风后半身不遂日久不能恢复者,亦可 见肌肉瘦削,筋脉弛缓,两者应予以区别。但痿 证一般起病缓慢,以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或 肌肉萎缩,筋惕肉瞤为多见;而中风的肢体瘫痪 多起病急骤,且以偏瘫不遂为主。痿证起病时无 神昏,中风则常有不同程度的神昏。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方药:桃仁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通降气
中医内科学中风医学知识培训课件-2024鲜版
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肺部感染预防
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等。
压疮预防
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 或软垫等减压装置、加强营养支持等。
2024/3/27
尿路感染预防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 加尿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导尿管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常用手法
包括滚法、揉法、推法、按法等 ,根据中风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手法。
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 行,避免不当操作造成损伤。
21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简介
中药熏洗
利用中药煎汤熏洗患处,达到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效果。
2024/3/27
拔罐疗法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于患 处,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
3
中风定义及分类
中风定义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 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 的一组疾病。
中风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 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脑梗塞和短暂性 脑缺血发作,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 出血。
2024/3/27
2024/3/27
17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等 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表 现,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手
段。
2024/3/27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风险。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18
05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
中医内科学中风医学知识培训课件
中医内科学 中风医学PPT课件
阴闭--痰湿蒙窍证 (1)辨证依据: ①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
体松懈,口舌歪斜; ②兼次症:痰涎壅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 甚则四肢逆冷; ③舌象:舌质暗淡,苔白腻; ④脉象: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辨证论治】中脏腑
脱证--阴竭阳亡
半身不遂; ③舌象:舌质暗,苔腻;
④脉象: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辨证论治】
恢复期
2 、气虚络瘀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
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歪斜;
②兼次症: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
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 或见患侧肢体浮肿;
③舌象:舌质淡紫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辨证论治】(三)分Biblioteka 论治中经络3、阴虚风动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偏身麻木; ②兼次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或五心烦热。 ③舌象:舌质红 或暗红,少苔或无苔; ④脉象:脉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辨证论治】中脏腑
闭证
阳闭--痰火闭窍证 (1)辨证依据:
肢体拘急,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②兼次症:头晕目眩; ③舌象:舌质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 ④脉象: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中经络
2、风阳上扰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肢体强痉,言语不利,
口舌歪斜; ②兼次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 怒,尿黄便秘; ③舌象:舌质红或绛,苔薄黄或黄燥; ④脉象:脉弦或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体松懈,口舌歪斜; ②兼次症:痰涎壅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 甚则四肢逆冷; ③舌象:舌质暗淡,苔白腻; ④脉象:脉沉滑或沉缓。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
【辨证论治】中脏腑
脱证--阴竭阳亡
半身不遂; ③舌象:舌质暗,苔腻;
④脉象: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辨证论治】
恢复期
2 、气虚络瘀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
感觉完全丧失,口舌歪斜;
②兼次症: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
萎黄,或偏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 或见患侧肢体浮肿;
③舌象:舌质淡紫或紫暗,有瘀点或瘀斑,
【辨证论治】(三)分Biblioteka 论治中经络3、阴虚风动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偏身麻木; ②兼次症: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 或五心烦热。 ③舌象:舌质红 或暗红,少苔或无苔; ④脉象:脉弦或细弦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
【辨证论治】中脏腑
闭证
阳闭--痰火闭窍证 (1)辨证依据:
肢体拘急,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②兼次症:头晕目眩; ③舌象:舌质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 ④脉象: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
【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中经络
2、风阳上扰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肢体强痉,言语不利,
口舌歪斜; ②兼次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心烦易 怒,尿黄便秘; ③舌象:舌质红或绛,苔薄黄或黄燥; ④脉象:脉弦或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风病_《中医内科学》ppt课件
4.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磁共振等检查有助于诊 断。
-
12
一、中风与痫病、厥病的鉴别
共同点: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不同点:
痫病 昏迷,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异常叫 声,醒后一如常人,无后遗症,每次发病症 状相似。
厥病 晕厥,伴有四肢逆冷,面色苍白,一般移时 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后遗症。
-
15
诊断: 鉴别诊断:
刘某,男,67岁。主诉反复头晕四年,右半身乏 力1小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反复头晕,时 有头痛,服用降压药(复方罗布麻片)后可缓解。 今晨起床发现右侧手脚乏力,跌倒在卫生间,当时 神志清楚。后由家人送来我院急诊。现在症征:头 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溲黄便秘,言语蹇 涩,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上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 正常,膝反射稍亢进,右侧巴宾斯基氏征阳性。左 侧肢体正常,舌向右歪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 力。
-
28
5.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兼次症: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 失眠,眩晕耳鸣。 舌象:舌质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 脉象: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29
中脏腑: 1.风火闭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肢体强痉,口舌歪斜。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
12
一、中风与痫病、厥病的鉴别
共同点:卒然昏仆,不省人事。 不同点:
痫病 昏迷,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作异常叫 声,醒后一如常人,无后遗症,每次发病症 状相似。
厥病 晕厥,伴有四肢逆冷,面色苍白,一般移时 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后遗症。
-
15
诊断: 鉴别诊断:
刘某,男,67岁。主诉反复头晕四年,右半身乏 力1小时。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反复头晕,时 有头痛,服用降压药(复方罗布麻片)后可缓解。 今晨起床发现右侧手脚乏力,跌倒在卫生间,当时 神志清楚。后由家人送来我院急诊。现在症征:头 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溲黄便秘,言语蹇 涩,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上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 正常,膝反射稍亢进,右侧巴宾斯基氏征阳性。左 侧肢体正常,舌向右歪斜,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 力。
-
28
5.阴虚风动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兼次症: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 失眠,眩晕耳鸣。 舌象:舌质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 脉象:弦细或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29
中脏腑: 1.风火闭窍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肢体强痉,口舌歪斜。
本 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 标 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
-
11
【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甚则神 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2.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 体麻木等先兆。
3.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嗜好烟酒、膏粱厚味及素有肝 阳上亢,痰湿素盛等,每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 诱发。
中医内科学课件中风.ppt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 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 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15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口僻 口噼:口眼歪斜,但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 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
2.中风与厥证
本病。还认识到与体质和饮食有关。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 半,……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 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通评虚实论》:“ …… 仆击,偏 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4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
v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
11
病机
内伤积损 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肝肾阴虚 损伤肾阴 脾失健运 肝阳偏亢 水不制火 热极生风 阳亢风动 风火痰湿 窜犯络脉 气 血 上 逆 、 上 蒙 清 窍
聚湿生痰
情志所伤(以郁怒为主)
痰湿生热
肝气不舒
阴精暗耗
气郁化火
肝肾阴虚
肝阳暴亢
引动心火
风邪痹阻经络
气虚邪中
脉络空虚
痰浊闭阻经络
12
病机小结
20
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 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 脱: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醒脑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乃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 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痰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 并用
21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急性期)
1 风痰入络
17
相关检查
15
二、病证鉴别
1.中风与口僻 口噼:口眼歪斜,但常伴有耳后疼痛,口角流 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
2.中风与厥证
本病。还认识到与体质和饮食有关。 《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 半,……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 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素问.通评虚实论》:“ …… 仆击,偏 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
4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
v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
11
病机
内伤积损 劳欲过度 饮食不节 肝肾阴虚 损伤肾阴 脾失健运 肝阳偏亢 水不制火 热极生风 阳亢风动 风火痰湿 窜犯络脉 气 血 上 逆 、 上 蒙 清 窍
聚湿生痰
情志所伤(以郁怒为主)
痰湿生热
肝气不舒
阴精暗耗
气郁化火
肝肾阴虚
肝阳暴亢
引动心火
风邪痹阻经络
气虚邪中
脉络空虚
痰浊闭阻经络
12
病机小结
20
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 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 脱: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醒脑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乃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 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痰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 并用
21
三、证治分类
(一)中经络(急性期)
1 风痰入络
17
相关检查
中内-中风讲述PPT课件
12病因病机气血亏虚瘀阻脑脉年老气虚肝肾阴虚阳亢风动风气痰烦劳过度阳气升张阳化风动肝阳骤亢肝风暴动饮食不节16一衰老二具有下列慢性疾病之一者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风病
韶关学院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 彭卫
1
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
54
4、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 晚上按时就寝,睡前温水泡脚,然后按 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或由间断 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3、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 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4、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 停;
5、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
21
6、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7、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
然改变和短 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5.喜欢吃肥肉者,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要 比一般人高5倍.
6.吸烟量大、年长者患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 要比一般人高2.5倍。
7.过量饮酒者尤其是饮烈性酒的人比饮酒少 的人得高血压、中风的机会要高3倍。
8.饮食偏咸者与摄入食盐量正常者在引起中
风时存在着显著差异。
.
19
诱因
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杜仲、黄芩 、 桅子、益母草、
朱茯神、 夜交藤。
.
42
2、风痰阻络
主症:四大主症+痰瘀症脉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
( 法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 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 酒大黄。)
中风病
韶关学院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 彭卫
1
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
54
4、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 晚上按时就寝,睡前温水泡脚,然后按 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或由间断 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
3、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 有的为舌麻、唇麻或一侧上下肢发麻;
4、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活,时发时 停;
5、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
21
6、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晕倒; 7、精神改变,短暂的意识丧失,个性的突
然改变和短 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
5.喜欢吃肥肉者,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要 比一般人高5倍.
6.吸烟量大、年长者患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 要比一般人高2.5倍。
7.过量饮酒者尤其是饮烈性酒的人比饮酒少 的人得高血压、中风的机会要高3倍。
8.饮食偏咸者与摄入食盐量正常者在引起中
风时存在着显著差异。
.
19
诱因
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
杜仲、黄芩 、 桅子、益母草、
朱茯神、 夜交藤。
.
42
2、风痰阻络
主症:四大主症+痰瘀症脉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
( 法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 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 酒大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风立论。
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
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
李东垣:“正气自虚”
朱丹溪:“湿痰生热”
王 履:“真中风”、“类中
风”
.
7
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
李中梓:“闭证、脱证”
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
王清任:“气虚血瘀”创
立
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
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
中风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
.
1
教学要求:
1 .熟记中风的病名概念,证侯特征。 2.理解中风的病因病机。 3.掌握中风的诊断,鉴别诊断,辩证要点
及各证型的辩治。
.
2
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 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又 名“卒中”
.
32
4、气虚血瘀
主症:四大主症+气虚血瘀症脉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 黄芪、赤芍、川芎、 桃仁、红花、地龙、归尾 )
.
33
5、阴虚风动
主症:四大主症+肝肾阴虚症脉
(头晕头痛、耳鸣目眩、
腰酸腿软)
治法:滋养肝肾,潜阳熄风
方药: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 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怀牛膝、龟版、 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麦芽、茵陈篙 甘草 )
中 脏 腑 厥证 痫病
同 点突 然 昏 倒 , 不 省 人 事 。
异 点昏 迷 时 间 一昏 迷 时 间 较醒 后 如 常 人
般 较 长 , 伴短 , 醒 后 如,发 作 时 有
口 舌 歪 斜 、常 人 。 抽 、 叫 、 涎 ,
语 言 不 利 、
有 反 复 发 作
半 身 不 遂 。
病 史 。
.
18
3、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本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老年尤多。 5、头颅CT、MRI、脑脊液、眼底
检查。
.
14
正常眼底
视神经乳头水肿
.
15
【鉴别诊断】
1、中风(中经络)与口僻的鉴别。
中枢性面瘫
.
周围性面瘫
16
周周围围性性面面瘫
.
周围瘫性面17瘫
2 、 中 风 ( 中 脏 腑 ) 与 厥 证 、 痫 病 的 鉴 别
病性:本虚标实证,上盛下虚证。 病位:脑、与肝、脾、心、肾有关。
.
12
【诊 断】
1、临床表现: (1)中经络:
口舌歪斜、 语言不利、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四大主证)
(2)中脏腑:
神识昏蒙、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 身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
13
2、发病特点: 病发突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
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昏、瘫、痉(噤)、闭。
.
25
.
26
脱证:目合口开、
鼻鼾息微、手撒肢软、 二便自遗、汗出肢冷、 脉微细欲绝。
愦、瘫、软、开、遗
闭证
脱证
.
27
恢复期、后遗症期:扶正祛邪。 益气活血,滋养肝肾, 育阴熄风。
.
28
二、治疗原则
急性期:治标祛邪 中经络:平肝熄风,清热涤痰,活血
气血亏虚→瘀阻脑脉
积损正衰
(年老气虚) 肝肾阴虚→阳亢风动 风气痰
烦劳过度→阳气升张→阳化风动
火血瘀→横窜经络→中
五志化火→心火暴盛
情志过极
相上互→蒙蔽清窍→风
肝阳骤亢→肝风暴动
饮食不节
煽逆结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痰热动风
.
11
病机: 虚(肝肾阴虚、气虚)
火(肝火、心火) 痰(风痰、湿痰) 风(肝风) 气(气逆) 血(血瘀)
.
3
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 表现论述:
昏迷期:仆击、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薄厥。 半身不遂期:偏枯、偏风、痱风。
《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 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则暴死,气复返 则生,不返则死。”
.
4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
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通络、通腑泻热。
中脏腑:闭证 ── 醒神开窍,涤 痰、熄风、通腑。
脱证 ── 扶正固脱、 救阴回阳。
.
29
三、分证论治
(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
主症:四大主症+肝火症脉
治法:平肝泻火通络 方药:天麻勾藤饮
《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
杜仲、黄芩 、 桅子、益母草、
朱茯神、 夜交藤。
.
30
2、风痰阻络
主症:四大主症+痰瘀症脉 治法: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化痰通络汤
( 法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 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 酒大黄。)
.
31
3、痰热腑实
主症:四大主症+腑实症脉 (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
( 生大黄、芒硝、栝蒌、胆南星 )
一、辨证要点 1、分期辨证: (1)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 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年以上。
.
21
急性期以标实证为主,临床多见
肝风、痰浊、瘀血、腑实证。
恢复期、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 临床多见气虚、气阴两虚、 肝肾阴虚证。亦可见 虚实 夹杂证。
《素问·通评虚实论》
“仆击、偏枯……肥贵人
则膏粱之疾也。”
.
5
2、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
节病脉证并治》 首创中风的病名
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 肌
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
入于腑, 即不识人;
邪入于脏,舌即难
言,口吐涎。 ”
.
6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
认识的分水岭
唐宋以前:认为“正虚邪中”以
.
22
2. 察神
观察神志 观察瞳仁
神清——辨中经络,病位浅,病情轻度。 神昧——辨中腑, 病位较深,病情中度。 神昏——辨中脏,病位深,病情重度。
.
23
3、辨顺逆
顺
中经络
逆
中脏腑
若神志昏愦,双侧瞳仁大小不等,项强 或抽 搐 ,吐血,呃逆频频, 为病势逆转。
.
24
4、辨闭脱:
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
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
犯脑。
.
8
范围
急性 脑血管病
缺血类短脑暂血性栓脑形缺成血发作 脑栓塞
出血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
9
【证候特征】
主症:神昏、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 言语謇涩或不语、 偏身麻木。
昏、瘫、喎、謇、麻
兼症:头痛、呕吐、
烦躁、抽搐、痰多、 呃逆、二便失禁或 不通。
.
10
【病因病机】
3、中风(中脏腑)与痉病的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 反张为临床主证, 病发时可伴高热、 神昏,但无口舌 歪斜及肢体偏瘫。
.
19
4、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
病证。临床以
双下肢痿软无力
多见,发病缓慢,
病程长。
.
20
【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