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传播的模式

合集下载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执行官对连长说:上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营地上空出现,如 果下雨,全体着装原地解散,然后列队去大礼堂,在那儿这种75年才 发生一次的罕见现象将出现。
连长对少尉说:接上校的命令明晚8点着装,哈雷彗星将在礼堂出现, 如果营地上下雨,上校将发布另一个命令,75年才会发生一次。
少尉对上士说:明晚8点上校将同75年才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一 起在礼堂出现。如果下雨,上校将命令彗星进入营地。
手段: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
网等
15
正式传播网络的类型
链式
轮式
全通道式
特点
速度 精确性
链式网络
中 高
轮式网络 全通道式网络
快 高 快 中 无 高
16
领导者的出现
成员的满意度




非正式传播网络的类型
D G B H C B E F A 密语连锁 A 随机连锁 D F E H G
C
A 集群连锁
【案例5-3】
8
§5.2 公关传播的基本类型
从传播者的角度可分为:个体自身传播、人际传播、 小团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公众传播和国 际传播。 从信息反馈角度又可分为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 根据以上的分类,再结合具体的公共关系活动,我 们可以把公共关系的传播活动归结为四种形式,即: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
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沟通 交流。它是最常见、最广泛的一种传播方式,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形 式。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为交际双方的 互相认同、情感相容和行为近似。
【案例5-6】
传言害死牛
10
沟通中的障碍——一个极端的以讹传讹的例子

湘潭大学传播学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 第5章 传播模式

湘潭大学传播学省级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  第5章   传播模式

阳光模式
与国际网络连接 经验因素 大众媒介 终端机 信息源 终端机 规范因素
终端机
终端机
终端机
信息交换 设备
终端机
终端机
终端机
终端机
终端机
终端机
信息库
社会服务
终端机
价值因素
与他国网络连接
环境因素
六大要素
(1)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电话、电视机、录音录像 )终端机:理想配置应包括个人电脑、电话、电视机、 激光唱盘视盘、翻译机、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 机、激光唱盘视盘、翻译机、传真机、复印机、自动打印机,以及 调制解调器和呼要设备等多媒体,或者主机具有上述功能。 调制解调器和呼要设备等多媒体,或者主机具有上述功能。 (2)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 )信息交换设备:这是网络传播的枢纽,要求容量大、性能高、 线路多,以便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信息源 线路多,以便亿万只终端机之间以及与信息库、大众媒介、 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 之间任意联通和交流。 (3)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档案资料库和各种科 )信息库:包括印刷资料库、声像资料库、 研资料库。 研资料库。 (4)大众媒介:是指终端机与各种现代电缆电视相结合而发展的新 )大众媒介: 型大众媒介,如电子报刊、电缆电视、 家庭影院” 视屏信息等。 型大众媒介,如电子报刊、电缆电视、“家庭影院”、视屏信息等。 (5)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中国 )信息源:如新华社新闻信息系统、路透社经济信息系统、 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 经济电讯系统等,也包括音像制品生产、制作中心和场所。 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 (6)社会服务:如“三金”工程系统、电脑购物购票系统、社会咨 )社会服务: 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 询(股票行情、天气预报、健康与心理咨询)系统等。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五章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五章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在这篇论文里,拉斯韦尔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5W 分析内容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二、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的概念“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这个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

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的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一意见领袖一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四、受众选择“3S”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传播学者发现受众在接触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选择性,这就是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

这个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一)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信息都作出相应的反应,只能是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

从选择性注意的角度来看,如何提高信息的竞争能力,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关注:(二)选择性理解选择性理解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消费者接受信息传播的第二关。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笔记】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笔记】第五章 传播过程论

名词解释:反馈99’编码99’ 01’申农—韦弗的线性传播过程(可图示)03’简答题:传播模式及其功能02’论述题:辨析题:反馈与前馈00’专重点内容:一、传播过程与模式1.传播过程:指传播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送给受传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

包括五种要素:传播者(信源)、受传者、信息(讯息)、媒介、反馈。

到目前为止,有关传播过程的研究分为三类: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传播过程、系统传播过程。

2.模式与功能㈠含义:①所谓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化形式,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②传播模式,实际就是科学的、抽象的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和相关变量的变化。

③模式可以多种多样。

按所用的符号,分为:文字、图表、数学模式按模式作用,分为:结构性、功能性传播模式,基本上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筑的功能性模式,对传播过程的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④包括:线性传播过程模式、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系统传播过程模式(对传播过程外部的宏观认识)㈡功能①构造功能:可以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整体认识②解释功能:解释人们尚未明白的问题,获取对未知关系的认识③启发功能:启发人们探知新的未知的事实和方法,引导人们关注核心环节④预测功能:研究者可以建立假说,对事物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预测二、线性传播过程模式㈠拉斯韦尔模式1.含义: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其过程如下,引起人们的关注,被视为经典模式,称之为“拉斯韦尔公式”。

2.模式图: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传播者讯息媒介接收者效果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3.评价:①其传播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行为过程,具有企图影响受众的目的,是一种说服过程。

公共关系学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和媒介发展与演进

公共关系学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和媒介发展与演进

真题演练
议题设置论认为,各种传播媒介对所传信息首先起到( ) A. 决定作用 B. 辅助作用 C. 整理作用
D. 过滤作用
真题演练
议题设置论的最杰出研究者是( ) A. 麦库姆斯 B. 拉扎斯非尔德 C. 卢因 D. 拉斯韦尔
真题演练
议题设置论的最杰出研究者是( )
A. 麦库姆斯
B. 拉扎斯非尔德 C. 卢因 D. 拉斯韦尔
真题演练
影响受众选择性注意的主要因素有( )
A. 对比 B. 强度 C. 位置 D. 重复 E. 变化
真题演练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 A. 需要 B. 态度 C. 环境 D. 教育 E. 情绪
真题演练
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 )
A. 需要 B. 态度
C. 环境 D. 教育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1.3 三、两级传播模式
三、两级传播模式 【选择】★★★
信息的传递模式/两级传播模式:“媒介--【 】--【 】”
意见领袖:又称“【 】”,指社会活动中能有较多 机会接触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或对于某一领域有丰 富的知识与经验即“权威专家”,而其态度和意见对 广大公众影响较大的那一部分人。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第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1.1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选择】★★★★
传播的效果分析
传播的效果类型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
传播的控制分析 法规与政策; 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 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社会责任。
传播的内容分析
真题演练
5.2.2.1口语媒介阶段
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得以传承保存下来的媒介形式是( ) A. 印刷媒介 B. 手抄媒介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本章重点】拉斯维尔的“5W”模式;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传播是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要素。

作为以树立组织自身形象为最终追求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展示组织存在的价值,传递组织的各种信息。

这种价值的显现和信息的传递所依赖的唯一手段就是传播,离开了传播,一切的形象均无法确立,所有的信息将不存在。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公众和组织之间可能产生误解,导致公共关系的失调,其原因在于传播渠道缺乏,彼此不能互相理解。

所以,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学会传播的基本技巧,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同公众进行多方面的沟通。

本章我们从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理论出发,科学而全面地阐述传播的技巧及其运用。

第一节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一、拉斯维尔的“5W”模式5W的基本含义:(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 (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 (what effects)。

因为这五个要素的英文表述各有一个以w打头的疑问词,这个5要素理论也叫5W模式。

在对传播的研究中,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也完全可以视为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范畴。

(一)传播的控制分析;(二)传播的内容分析;(三)传播的媒介分析;(四)传播的对象分析;(五)传播的效果分析。

二、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的概念“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 keeper),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

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两级传播”的假设:“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第五章 传播与健康教育

第五章 传播与健康教育

大众传播
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 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 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 息的过程。 (掌握)
群体传播
是指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是非正式组织的 活动,不受约束,有更大的自发性和随意性,但不 可忽视。 (掌握)
五、传播结构和传播模式
八、健康传播效果的4个层次(掌握 p87)
1)知晓健康信息:是传播效果的最低层次,对行为改变是 必须的环节。
2)健康信念认同:中层次传播效果。受者接受健康信息, 并对信息中的健康信念认同。
3)态度转变:态度是行为的先导,促进受众态度转向有利 于健康的方向。
4)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传播的最高层次,也 是健康传播的最终目标。
传播结构
传播关系的综合,包括从传者到受者之间构成 的所有关系。
传播模式
为研究传播对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 来对复杂的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 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
传播模式的分类
传播的方向性:
单向传播模式(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双向传播模式(施拉姆)
拉斯韦尔的5W模式(掌握)
第五章 传 播 和 健康教育
第一节 健康传播概论
• 传播(communication),即为交流、交 往、通讯,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 号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分享,是人类社会普 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 信息(information),泛指情报、消息、 数据、信号等有关周围环境的知识。
健康传播 (health communication)
六、传播的要素(掌握)
• 传者(communicator) • 信息(information)、讯息和符号 • 媒介渠道(media and channel) • 干扰(interference) • 把关人(gate-keeper) • 受者(audience) • 反馈(feedback) • 效果(effect)

公共关系第五章公共关系手段——传播

公共关系第五章公共关系手段——传播
分为三个阶段: (1)输入。 (2)储存。 (3)输出。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的类型与媒介
一、传播的主要类型
传播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包括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五大类。由于公共关系活动自身的特点,公关传播较 少依赖自身传播。 (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指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地说,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 面的交谈,一种是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
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导能够采取“疏导” 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 2.把关人的传播行为
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 方面。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 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便是抑制行为。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的涵义与理论
(三)两级传播论 “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的涵义与理论
2.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也就是消者接
受信息传播的第二关。 影响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态度和情绪三
个方面。 (1)需要。 (2)态度。 (3)情绪。 3.选择性记忆 记忆是一定时期内神经联系的形成和巩固。选择性记忆,可以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的涵义与理论
(二)传播的要素
传播的核心是信息,然而在整个传播这程中只有信息,完不成传播。任何一个传播 活动的形成,必须具备相应的必要条件,这些构成传播活动的必备条件,我们称之 为要素。1926年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期维尔在他著名的论文《社会传播的结构与 功能》中提出了关于传播的五要素公式,即有名的“拉斯维尔公式。”这个公式认 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可以分解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他称为5种分析,它们包括: (1)针对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2)针对传播信息的内容分析;(3)针对传播 媒介的工具分析;(4)针对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5)针对传播效果的效果分析。 根据以上五种分析,拉斯维尔得出至今为传播学公认的传播要素理论——5W理论。

社会大众传播-第五章 传播类型

社会大众传播-第五章 传播类型

秘密区域 他人不了解
隐私,或者尚未公 之于众的东西
未知区域
潜质、潜能
非诚勿扰
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社会信息 的交互网络。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 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并不能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 能说两者各有所长。 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能力更强。 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 4、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大众传播 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
四、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 2、随意性强 3、保密性强 4、反馈迅速 5、可控性强
五、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
1、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 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 金钱 服务 信息 地位 爱
人际传播
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大众传播的特点
1、传播者的职业化 组织化 2、媒介的机械化 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3、讯息的大量化、复制化 4、受众的大众化 分众化、细分化 5、反馈的弱化 强化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 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 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 传播活动。” ——郭庆光
三、传播学者赖特
1、大众传播的协调、解释和规定作用 2、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3、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四、传播学者施拉姆
1、社会雷达,监视社会环境 2、操纵、管理和规定 3、指导和教育 4、娱乐
五、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为
1、传播信息 2、引导舆论 3、教育大众 4、提供娱乐
六、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

第五章 新闻传播过程

第五章 新闻传播过程

第五章新闻传播过程本章基本内容⏹新闻传播的途径⏹新闻传播的模式第一节新闻传播的途径⏹新闻传播的多种途径⏹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新闻传播的过程⏹新闻传播的环节一、新闻传播的多种途径(一)什么是传播(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传播就是信息的流通与分享,即信息的拥有者(传播者)将信息传递给他人(接受者)并与之分享信息的活动与过程。

(二)信息的多种传播途径1、自我(内向)传播(i n t r a p e r s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自我传播是人的自我信息活动,包括感知到人的意识和思维活动,它表现为心理活动过程,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际传播(i n t e r p e r s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传播,即两人或数人之间的信息传播。

人际传播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人际传播是最丰富、最良好的传播途径: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性强,反馈及时,传受双方能够充分的相互理解。

3、群体传播(g r o u p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群体传播是指社会群体和社区内的信息交流活动,比如公众聚会场所内的信息传播。

群体传播的总体体验不如人际传播直接和强烈。

4、组织传播(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如政党、机关、团体、学校、企业等)内部或组织之间的信息传播。

–组织传播的特点:传受双方关系高度确定,效率往往不高,反馈缓慢。

5、大众传播(m a s s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大众传播是指职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以一般社会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①传播者的职业化;②受众众多且不确定;③单向传播,反馈困难;④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和高功能的传播效果;⑤信息表述规范易懂。

5第五章 传播与公共关系传播=6稿

5第五章 传播与公共关系传播=6稿
5第五章 传播与公共关系传播=6 稿
传播的基本特性
➢普遍性 ➢社会性 ➢工具性 ➢互动性 ➢符号性 ➢共享性
传播的构成要素
➢传播者 ➢受传者 ➢传播信息 ➢传播媒介 ➢转换(编码或译码) ➢干扰 ➢反馈
传播的模式与理论
“传播万能论” 到“有限效果论”(以“两 级传播”为主要内容),
由“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传播模 式”。
⑵传播什么(Say what)?
⑶通过什么渠道传播(Through which)?
⑷向谁传播(To whom)?
⑸传播效果怎么样(With what effect)?
传播者
信息
渠道 媒介
接受者
效果
反馈
五W 传播模式
新型控制论模式
由美国学者奥斯古德首先提出,经美国学者韦尔 伯·施拉姆完善而成,是典型的新型控制论传播模 式。这种模式中引进了“转换”和“反馈”机制, 它弥补了拉斯韦尔“5W”模式的缺陷,将反馈过 程与传受双方的互动过程联系了起来,使传播成 为一种互动的循环往复过程,反映了传播是传播 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但它未能明确反映 出“环境”、“干扰”对“效果”及“目标”的 影响。
• 克拉帕将这一选择过程的三种现象概括为: 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选择性理解 (Selective Perception )、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 )。
第二节 公共关系传播——定义
• 公共关系传播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实现 组织目标、塑造组织良好形象,利用 各种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公众进 行双向信息交流的沟通过程。
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特征
➢计划性 ➢双向性 ➢社会性 ➢互利性 ➢创造性

第五章-传播类型

第五章-传播类型

何谓主我,何谓客我? 主我(I):主动,自主 客我(ME):被动,他主
米德认为:
(1)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 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主
我是个体的自然特征,客我是个体的社会特征。
(2)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
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3)“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
网络聊天等。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传播内容非他人介入加工的。 2、随意性:传受位置、传播内容和方式调整、传播速度可控、反馈迅速及时 应用:适用于沟通和说服 3、私密性:传播内容不具有公开性 缺点:覆盖面窄、易走形、信息不易存储
二、人际传播的社会理论
(一)人际传播的动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内省式思考: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
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 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第二节 人际传播
重点: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点;马斯洛需求层 次理论;自我表露;约哈里之窗;施拉姆的循 环模式
自我安慰和自我消遣等。 (3)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信息的主体和接受信息的客体是同一
个人,我们分别记为主我和客我。
1、主我和客我
有两个我吗? 自我眼中的我 他人眼中的我 我不是你眼中的我
例子:哈姆雷特
客我:一位王子,应该履行社会所期待的职责; 主我: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尖锐的对立和矛盾,千古流芳的内心独白:
参考群体与偶然群体
参考群体:某人认同并作为参考标准的群体,而他不一定属于
这一群体。
“客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知识点

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知识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框架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Ø1948年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Ø在这篇论⽂文⾥里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Ø1948年年,拉斯⻙韦尔发表了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

Ø在这篇论⽂文⾥里里,拉斯⻙韦尔提出了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Ø老王通过电视⼴告向全市⼈民征集创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Ø传播的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Ø传播的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

Ø传播的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

Ø传播的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

Ø传播的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量⽅方法等。

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巴勒勒克拉夫B.⻨麦克卢汉C.拉斯⻙韦尔D.伯尼斯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A.巴勒勒克拉夫B.⻨麦克卢汉C.拉斯⻙韦尔D.伯尼斯5W模式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麦库姆斯B.弗兰克•杰夫⾦金金斯C.库尔持•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5W模式的提出者是()A.迈克尔•⻨麦库姆斯B.弗兰克•杰夫⾦金金斯C.库尔持•卢因D.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传播的内容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的分类B.传播的符号C.传播的宣传⽅方法D.传播对象的⼼心理理E.传播对象的劝服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A.传播对象的⼼心理理B.传播对象的劝服C.传播对象的选择D.传播对象的分类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二、把关人理论Ø“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行为的关键⼈人物。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第五章 公共关系传播
5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要素
传 基本要素 播 的 要 素 隐含要素
公共关系传播者 公共关系传播内容 公共关系传播渠道 目标公众 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时空环境 心理因素 文化背景 权威意识
6
“斯达舒”的一则电视广告
在这则电视广告中,有三幅画面:第一幅是 一个身着防护服的满脸狡诈凶险的家伙站在人的 胃里用钻机使劲钻,画外音是“胃痛吗?”;第 二幅是用酸液喷,画外音是“胃酸吗?”;第三 幅是用打气筒充气,画外音是“胃胀吗?”。三 幅画面形象地比拟出了有胃病的人们的胃痛、胃 酸、胃胀的要命感觉,就是运用了广告恐惧诉求 的手法。
23
报纸
24
广播
25
❖电 视
优点
生动直观,传播速度快、 娱乐性强,易接受
缺点
转瞬即逝,不利于保存, 不易检索和查阅; 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26
互联网
27
28
29
(二)人际传播媒介
语言
无声
无声语言 有声语言
媒介
媒介
无声非语 有声非语 言媒介 言媒介
有声
Hale Waihona Puke 非语言301.有声语言媒介
方式:答记者问、与员工谈心、电话通讯、 内外谈判,各类演说和为宾客迎送辞等。
39
(三)公关日常应用传播媒介
40
(四)如何选择传播媒介
1.媒介本身特点 2.传播内容 3.受传者的特点 4.讲求经济效益 5.注重时间安排
41
六、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一)传播效果层次
针对公共关系的目标和公关传播的目标评估, 传播对于受者的影响可以达到四种程度:
42
(二)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
1.传播媒介 2.信息的内容与表现方式 3.信息的重复(传播技巧) 4.受者接收信息的条件 5.环境气氛的影响 6.传播者(信息主体的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不足: 缺少反馈环节
四、贝罗的SMCR模式 贝罗提出:SMCR模式(Source— Message—Channel—Receiver)
五、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1.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单向的 过程。 2.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 立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第二节 控制论的传播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可能的反馈 来自各种信源的信息输入
四、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N——任何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 必须借助传播媒介); A——有目的的传播者(如政治家、 新闻来源、广告客户等,是“鼓吹者” 角色); B——受传者或信息接收行为角色( 个人、群体或组织); C——传播媒介(个人或组织。他们 从A或N处收集筛选信息,传播给B);
意义: 1、它指出了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而 且这种选择是经过若干阶段进行的,说明了 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及其多重把关性;
2、它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
不足:
1、它认为三个参与者之间是平衡的、 互利的,整个系统完全自我调节。事 实上,传播过程中三个参与者之间是 很少平衡的。 2、它夸大了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体化程 度。而现实中,每一方都会追求各自 的不同的 3、它过分强调了传播者对社会的独立 性。
讯息 信号 接收 到的 信号 讯息
信源
发射器
信道
接收器
信宿
噪音源
开图解模式之先河
• 这个模式中包含了五个正功能和一个 负功能。 正功能:信源、发射器、信道、接 收器、信宿 负功能:噪音(指的是传播过程中 的干扰)
重要意义: 提出噪音的概念,表明在传播的过 程中各种障碍要素对形成对讯息的干 扰; 该模式对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 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 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2、引申出传播研究的五个参数或五个 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 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足:
1、这一模式假定任何信息都是有效果的, 助长了过高估计了传播效果的倾向。 2、拉斯韦尔模式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 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 向和互动性质。 3、这个模式忽略了传播过程中外部环境的 影响。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传播者
控制分析
讯息
内容分析
媒介
媒介分析
接收者(受众)
受众分析
效果
效果分析

价:
拉斯韦尔模式显示了早期模式 的典型特性:传播主要被视为是一种 劝服性过程。传播者具有某种影响受 传者的意图。 适用于政治传播、宣传研究。
意 义: 1、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 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 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 的出发点。
一、德弗勒的互动模式
传媒设施


发射器


接收器

宿



宿
接收器


发射器


反馈设施
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讯息 编码 解释者 解码 讯息 解码 解释者 编码
三、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媒介组织 大量的受众
大量同一的 讯息
每个接收者都扮演着 译码、释码和编码的 角色 个人从属于群体、在 群体内,讯息得到再 解释或加工
传播者的 自我印象 传播者的 人格结构 来自接收者的自发反馈
接收者的 自我印象
对媒介内容的选择
接收者的 人格结构
传播者的 人员群体
传播者的 社会环境 传播者的 组织
内容的选择与加工
C
来自讯息的制约
M
媒 体
内容的效果 或体验 来自媒介的 压力或制约 对媒介的印象
R
接收者所处 的受众群体
来自媒介的压力或制约
二、布雷多克的7W模式
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公式的扩展》( 1958)一文中在拉斯韦尔模式的基础 上增加了两个W:“在什么情况下?为 了什么目的?”构成了7W模式。
三、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克劳德· 香农(Clavde Shannon)和韦弗 (Weaver):《传播的数学理论》提出数学模式
——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模式: 间接与直接模式;议题设置;大众传播 依赖模式、沉默螺旋模式等五种模式。
——受众中心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使 用与效果模式;信息寻求模式等三种模 式。
—— 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 流动模式:比较媒介体系模式;媒 介组织模式;守门人模式等七种模 式。
• 对传播的基本结构模式的探索从孤 立到系统,从单向线性向循环性及 螺旋性,由静态向动态,由要素性 到结构性,由表象到抽象。
科学的模式常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 构造功能 – 解释功能 – 启发功能 – 预测功能
• 传播模式,即直观而简化地再现人类 传播活动的理论描述方式。 • 传播学研究中使用模式方法建构的传 播模式,实际上就是科学地、抽象地 在理论上把握传播的基本结构与过程 ,描述其中的要素、环节及相关变量 的关系。
传播者对受众的印象 受众对传播者的印象
接收者的 社会环境 R=接收者
来自公众的压力或制约
C=传播者
M=讯息
★马莱兹克模式的贡献
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 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 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 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 。其中包括: • 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 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 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主要内容: 5W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 施拉姆-奥斯古德的循环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社会总过程传播模式
模式:模式是指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 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它是理论的简 化形式 ,可以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 整体信息。
第四节 社会过程模式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P68-69)
日常活动 (符号)信息交往 理论
(认识)
日常活动 规划 记录
(机器)
实践
(行为)
〈 意识形态 〉
〈 阶级结构 〉
(组织)
(人格)
〈 生产关系 〉
(控制)
思想主体
(受传者)
企 物质交往
〈 技 术 〉 〈 生产力 〉

(传播者)
能量交往
思考题:
【英】麦奎尔等著 《大众 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
1989年版
—— 基本模式:拉斯韦尔公式;申农 —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与丹斯模 式;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等八种模式。 —— 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 体的影响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及其 修正;两级 传播模式;创新扩散模 式等五种模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线性传播模式
◆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 香农-韦弗模式 ◆ 贝罗的SMCR模式
最早的传播模式 •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模式(Aristotle Model)。它载于《修辞学》(Rhetoric)一书中,扼要提出 五个传播的基本要素:说话者、演讲内容,听众、效果及 场合。
说话者 Speaker
第三节 系统论的传播模式
•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马莱兹克模式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P66)
《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1959)中提出
基本群体
基本群体
讯息
基本群体
更大的 社会结构
C
讯息
R
基本群体
更大的 社会结构
社会总系统
2、马莱兹克模式(P67)
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1963)中提出:
1、 传播模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 直线模式,循环模式,系统模式。试 从传播的发展模式角度, 论述传播思 想的进步和变迁。
N′——加工改造后的信息(传播者为了获取 守门人同意,以使信息进入传播渠道,而进行 的加工); N3C——传播媒介对所有信息N作出的观察和获 取的信息; fBA——受众(B)向信源(A)作出的反馈; fBC——受众(B)通过直接接触或受众的研 究向传播组织(C)的反馈; fCA——传播者(C)向鼓吹者(A)的反馈。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 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 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 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 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 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 地、系统地分析。
★马莱兹克模式的缺陷:
虽然列举了各种影响因素,但没有对这些 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影响力大小差异进行分 析。
五、控制论的贡献与缺陷 主要贡献: 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 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 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提出 了传播过程中的三种角色:编码(符号 化功能)、译码(接收和符号读解功能 )、释码(意义阐释功能)。
主要缺陷: 控制论模式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 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 等。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容易 导致传播的无效性误识。
演 讲 Speech 场合 Occasion
听 众 Audience
效果 Effect
一、拉斯韦尔模式(或称5W模式)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提出五W模式:who,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