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八上《世界的气温和降水》word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中图版

《世界的气温》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2、了解世界气温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重难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世界气温地区差异的因素三、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气温指大气的程度,一般用℃表示。

2、等温线是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3、北半球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是月,气温最高月是月,南半球与北半球。

(二)情景导学观察1月的莫斯科和1月的曼谷气温的差异,反映了什么问题?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就是我们本节课探究的重点。

(三)合作探究,互动展示1、观察图B(世界1月平均气温)、图C(世界7月平均气温)、图D(世界年平均气温),影响气温的因素:分布规律1:2、观察图H(影响气温的因素——海陆位置),试总结出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分析海陆位置中的定量)冬季——3、观察图I(影响气温的因素——洋流),在前两者影响气温因素相同的前提下,试分析出伊尼扬巴内和鲸湾港的气温差异。

(分析洋流中的定量)分布规律3:4、请解释:小明暑假里去五台山旅游,一身夏装的他,到了山顶,不禁打起了冷战,赶忙将备用的雨披穿上御寒,你知道为什么吗?影响气温的因素:分布规律4:四、课堂小结五、课堂达标检测1、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B. 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C. 纬度越高气温越高D. 同纬度夏季海洋气温比陆地高2、某山顶海拔为2158米,测得海拔358米处的气温为10℃时,山顶气温为()A. 10℃B. -0.8℃C. -10.8℃D. 10.8℃3、非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无论冬夏,大陆东岸伊尼扬巴内的气温都比西岸鲸湾港高的原因是()A. 纬度因素B. 地形的差异C. 洋流的影响D. 海陆的差异。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分布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2.掌握影响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使用图解法,通过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2.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如: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教材内容包括气温的测量单位、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基本类型以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2.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测量单位及换算;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3.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4.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知识;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2.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和案例分析;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4.确保教学设备和用品的正常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地理要素。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操练(10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知识。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4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4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世界范围内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难点:气温和降水的形成机制,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引导学生理解气温和降水的形成机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提前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并分组讨论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教案1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教案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内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世界的降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阅读世界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了解世界降水地区差异的原因;(3)学会分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读图分析、讨论探究,使学生能自主得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世界降水分布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世界降水分布图,把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相结合,正确对待降水分布不均的现象,树立全球变化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世界降水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绘图、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两幅图片(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提问: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明确:这说明世界降水也存在着地区差异。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的气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气候的另外一个要素:降水。

二、新课学习出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1)赤道地区年降水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学生回答)明确: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展示赤道地区降水丰富成因的动画。

明确: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地面大气受热上升,空气上升过程中,随海拔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开动脑筋:为何两极地区降水少?(学生讨论回答)明确: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蒸发作用弱,气流以下沉为主,不易产生降水。

提问:(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西岸比较,哪里降水多?(读图回答)明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拓展延伸:为什么在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赤道附近(南北纬5°以内)是赤道低压带,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湿热多雨。

在南北纬30°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区,全年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干燥。

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上)

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利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分析降水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4)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5)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降水分布图,分析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教与学的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关心天气一般除了关心气温外还关心哪一个要素呢?如今天气温有多高,降水概率有多大等等。

那么什么是叫降水呢?降雨与降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降水包括降雨、降雪、冰雹等形式。

(讲授新课)叙述:降水包括了固态和液态水。

降水和气温一样是气候的一个重要要素。

我们沿用学习气温的方法来学习降水。

首先,大家阅读课本27页图L,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播放课件:课件对比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分布规律由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降水分布的规律。

降水也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讲解:大家总结不错。

下面对照第二气温分布第二个特点,总结降水分布特点。

播放课件:显示降水分布的第一个特点,气温分布第二个特点,同一纬度,在海洋和陆地上的差异。

提示降水分布规律从沿海和内陆地区来比较。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沿海地区的降水大与内陆地区。

叙述:降水分布基本上是这些特点。

播放课件:显示降水的第二个特点,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在递减。

叙述: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四个。

那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降水的因素与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否相同,具体是如何影响的?请同学们就降水的两个分布规律来分析。

学生:思考分析。

学生基本可以总结出赤道地区海水广布,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德政镇中学中图版八年级上第二章世界气候第一节世界和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世界1月气温分布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气温分布图找出1月气温分布的规律,学习判读气温分布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了解世界1月气温分布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1月气温分布的规律三、教学难点:判读气温分布图四、教学方法:阅读法观察法习题法对比法分析法五、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世界的气温世界1月平均气温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通常用和等状况来表示,气候的基本要素是和。

2、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几个特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为地区,气温多在以上。

南回归线向南和北回归线向北,气温逐渐。

南极洲、北美洲北部和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在以下,亚洲东北部部分地区甚至低于。

等温线大致于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说明北半球南北温差,南半球等温线,说明南半球南北温差。

3、1月代表四季中的季,从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冬季在同一纬度上大陆地区的气温比海洋地区。

4、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等温线比较,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等温线比南半球。

(二)、读图引导1、读课本第33页图B,注意图右下角的图例,在图上找到赤道,分出南北半球,从图上的颜色来看,南半球的颜色是什么颜色?北半球的颜色是什么颜色?这种颜色的差异说明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这个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北半球的冬季是用几月平均气温图来表示的?2、在图上找到等温线,在同一等温线上不同地点的气温有怎样的特点?相临两条等温线间的等温距有何特点?3、除极圈地区之外全球1月的温差约是多少?30……-10度。

4、等温线的排列的疏密程度与气温的变化有何关系?等温线排列越稀疏代表这个地区的气温变化程度小,不太明显;等温线排列越密集代表这个地区的气温变化程度大,比较明显。

4、南北回归线之间的颜色说明什么?是热带地区,气温较高,没有冬季。

在20度以上。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教学案(第1课时)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教学案(第1课时)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教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了解世界气温地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了解世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世界的气温1、气温是指的温度,它和是气候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这两个要素基本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2、我们学过中国的气温分布,知道气温的分布是分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而它们都是有规律的。

从时间分布来看: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最低出现在;一年中最高温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所以我们往往用月代表夏季,用^ 月代表冬季。

从空间分布来看: 中国气温分布的最基本特征是从^ 向^ 气温逐渐降低。

所以从年平均气温来看,广州的气温要于哈尔滨。

3、为了让大家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课本共给了我们B、C、D三幅图。

它们都是等温线图。

图B是“世界1月平均分布图”,它应该代表是的北半球(季节)的气温分布(南半球呢?),图C是“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它应该代表的是北半球(季节)的气温分布(南半球呢?),图D是“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表示的是世界气温分布的总体态势。

(1)看图B分析,从图中可看出1月份平均气温超过20℃的地方主要在地区,而低于-10℃的地区主要在地区。

对比南北半球你会发现半球气温更低,低温的面积更大,是因为1月份北半球是(季节),而南半球是(季节)。

(2)看图C分析,从图中可看出7月份平均气温超过20℃的地区主要在地区,更偏向半球。

而低于-10℃的地区重要在地区,半球低温区域明显减少,是因为7月份北半球是(季节),而南半球是(季节)。

(3)再看图D我们会发现三幅图相似的是高温区大致都是在纬度地区,低温区大致都是在纬度地区。

在看看等温线数值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发现世界气温分布的第一条规律:全球气温是从纬度向纬度递减的,也就是纬度越高气温。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2 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2 中图版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教学目标1.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气温随纬度变化的特点,结合演示分析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2. 利用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对比不同季节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利用模拟实验说明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3.阅读玉龙雪山的景观图,结合生活体验,分析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4.运用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解释生活现象并指导生活,在分析中感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

在中国地理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中国的气温(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北京市全年的气温变化特点。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中通过对北京市的天气和气候的学习,对于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气温和降水量的概念已经比较熟悉,而且学生已经绘制过气温曲线图并且掌握了基本的判读方法。

对于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学生在学习中国的气候时已经判读过相关的等值线图,具备了判读等值线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差距,如何解决。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能力及气温分布特点的分析方法,但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涉及更大尺度的地理区域,学生在阅读世界这个大尺度地理区域的气温分布图有一定难度,而且在归纳气温的分布规律时会出现不知从何入手的现象。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抽象这一认知规律,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并抽象出地理分布特征。

3.以往教这部分内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存在着空间分析能力不强,不会使用抽象的等温线分布图来归纳气温的分布规律。

本节课突出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入手,用生动直观的生活景观图和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学习,从而更好的转化地理分布图中的信息。

在理解纬度位置对气温分布的影响时,通过利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到黑板来理解不同纬度地区单位面积接受太阳辐射的差异。

设计模拟海陆升温和降温差异的实验,给出学生直观的温度变化资料并引导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这一节内容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概念,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感知,但如何将这些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概念,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适应和改变生活环境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深入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图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课堂讲解:结合地图、图表和实例,详细讲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

中图版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计划模板:第一节

中图版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计划模板:第一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图版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计划模
板:第一节
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为大家整理了中图版初二地理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计划模板,希望能给老师一个参考。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的测定方法、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了解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和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3、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数字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案教案: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与气温的关系,理解气温的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2.掌握不同地区气温的分布规律,并能够进行气温的比较和分析;3.了解降水与气候的关系,掌握降水的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4.通过对世界各地降水情况的了解,能够进行降水的比较和分析。

二、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让学生讨论气候对地球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气温的测量与计量(20分钟)-介绍气温的测量方法,如温度计测量;-解释气温的计量单位,如摄氏度和华氏度;-将世界各地的气温数据进行整理和绘制气温图,让学生观察气温的分布规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气温的分布规律(25分钟)-分析地理位置、海洋、大陆、海陆分布等因素对气温分布的影响;-通过世界各地的气温图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进行气温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并让学生预测未来地气温的变化。

4.降水的测量与计量(20分钟)-介绍降水的测量方法,如雨量计的使用;-解释降水的计量单位,如毫米和英寸;-将世界各地的降水数据进行整理和绘制降水图,让学生观察降水的分布规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5.降水的分布规律(25分钟)-分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系统等因素对降水分布的影响;-通过世界各地的降水图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降水的分布规律;-进行降水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并让学生预测未来地降水的变化。

6.总结与讨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对地球生态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变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三、教学资源-世界地图-气温数据和降水数据-温度计和雨量计-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和学生的作业,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找全球气温和降水的实时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2.结合世界地图,让学生设计一份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调查表,并在家庭、学校或社区内进行实地调查和记录;。

2.1《世界的降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1《世界的降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降水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降水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降水。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降水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世界气候奇观》:介绍世界各地独特的气候现象和降水奇观,让学生了解世界的多样性。《降水与水资源管理》:探讨降水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降水资源。《气象灾害与预防》:分析降水引发的气象灾害,如洪水、暴雨等,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灾害。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降水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降水的重要性和意义。
课堂
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点,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小测验或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降水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降水形成的原因和分布规律。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降水现象,记录并分析其特点。邀请气象专家或相关领域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降水及其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气象站、水文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降水的测量和分析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气象灾害防范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教案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教案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内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世界的气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地区分布的规律;(3)认识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世界1月和7月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图文资料中分析气温,把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相结合,正确对待不同的气候现象,树立全球气候变化意识。

【教学重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地区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西伯利亚风光、撒哈拉沙漠、热带雨林景观、哈尔滨冰雕、海南岛椰风海韵。

提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地区的景观差异?(学生回答)明确:这些不同的景观是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而形成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首先来了解世界的气温。

二、新课学习展示图片:1月份的莫斯科、1月份的北京、1月份的悉尼。

提问:从人们的着装来看,三地的气温有何差异?(学生回答)明确:很明显,1月份的莫斯科和北京是冬季,1月份的悉尼是夏季,这反映了世界气温存在着地区差异。

活动:展示“世界部分城市的1月和7月平均气温图”。

提问:(1)比较曼谷、东京、莫斯科1月和7月平均气温,试着总结1月和7月平均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2)1月伦敦和北京哪个城市平均气温高,哪个城市平均气温低?7月呢?(3)对比北京和圣地亚哥的1月和7月平均气温有什么不同,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明确:(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1月,伦敦平均气温比北京高;7月,北京平均气温比伦敦高。

(3)一年中北京7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平均气温最低;圣地亚哥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7月平均气温最低。

原因是北京位于北半球,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版地理八上《世界的气温和降水》word 教案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顺降水(1)课改实验区 韩英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气温顺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的气温”部分,教材第一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摸索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势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需要学生记住,能够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算,加深经历。

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指同一地点而言的。

要求学生把握的技能是能够依照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那个练习,能够利用课堂时刻当堂完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 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顺降水变化规律。

(3) 了解引起世界气温顺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回忆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利用世界要紧都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顺降水的差异;(3) 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顺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阻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说明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顺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阻碍因素;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 教 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 二、教学流程整体架构三、教与学的过程(导入新课)叙述:每天晚上7点整,大伙儿一样都收看中央电视台权威新闻节目-新闻联播。

在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个观众都比较关注的节目?学生回答。

提问:那我们是否听说过有气候预报呢?依照大伙儿往常学习的中国地理知识,谁来说明一下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摸索回答。

天气时短时刻、易变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刻的、较为稳固的大气状况。

过渡:衡量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每天我们会说今天天气热不热?指得是?假如说今天会可不能下雨?这说的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气温顺降水。

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内容确实是世界的气温顺降水。

第一我们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阻碍因素。

(讲授新课)叙述:今天我们的学习方式是“问题式学习”方法(播放幻灯片)。

播放幻灯片:问题式学习方法。

叙述:问题式学习方法也确实是老师精心预备了一些问题,同学们能够阅读相关资料,逐个击破各个问题,就达到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请大伙儿打开课本23页,阅读图B。

大伙儿看到这幅图上又有一些红色的曲线。

学生读图。

叙述:这些红色的曲线代表的是等温线,何谓等温线,等温线确实是把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等温线之间的间隔依照需要而定。

这幅图上等温线之间间隔为?学生回答:10提问:世界气温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有什么规律?学生:摸索回答。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总结:好这是世界气温分不的第一个规律。

追问:气温分布出现这种规律的缘故是什么?学生:摸索回答。

有的同学能想到是热量分布不平均。

连续提醒导致热量平均的缘故,学生差不多能够想到是太阳辐射。

总结:地面或的辐射的要紧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在各个纬度范畴是分布不均的。

太阳直射点范畴内得到的能量多,而非太阳直射点,得到的太阳辐射要少。

请大伙儿看如下实验。

演示:手电筒垂直射到桌面和斜射到桌面上,桌面受光面积有差异。

说明辐射在各个纬度分布不平均的缘故。

提问:读地图册P12,P13页。

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哪一个比较平直?什么缘故?课件上打出这些问题。

学生读图,摸索。

总结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差异。

假如不是专门准确,能够给与提示在北半球图上,同一纬度位置,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值相同吗?总结:海洋和陆地的不同阻碍了气温的分布。

夏天,大伙儿度假都喜爱区海边依旧内陆? 学生:海边。

提问:夏天感受海边凉快。

请阅读课本24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是如何阻碍气温分布的?学生:阅读课本。

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要紧是组成海洋和陆地的物质的差异阻碍气温分布。

提问:读地图册P12,13页同一纬度,非洲南端东海岸与西海岸的气温哪个高?缘故是什么?播放课件:问题展现学生:读图摸索。

东海岸的气温高于西海岸。

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

提示:请看大屏幕,补充有关洋流小资料。

播放课件:洋流小资料。

洋流的概念,及依照冷暖差异对洋流的分类。

提问:同学们依照上述提示,猜想阻碍非洲东海与西海岸气温差异的缘故是什么? 学生:暖流和寒流的差异。

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升高,寒流则相反。

提问:什么缘故有如下的景象发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播放课件:图片和古诗。

学生摸索:说明古诗饱含的含义,并总结阻碍因素。

总结:要紧指的地势也确实是海拔的差异。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在不断的降低。

看课本26页,大伙儿阅读第一自然段。

试运算:四川成都峨眉山高峰金顶海拔3099米,请运算金顶与海平面的温差是多少? 学生运算。

总结:通过分析我们概括了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和阻碍因素。

如下 气温分布规律 以赤道为中心,向两极递减。

同一纬度,夏天陆地高于海洋, 冬天,陆地低于海洋阻碍因素 太阳辐射海陆性质差异 洋流 海拔课堂练习:依照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121110987月份20 17 1614 12 11 月平均气温(℃) 65 4 3 2 1 月份绘制方法:横坐标代表时刻,纵坐标代表各月平均气温。

如何读气温曲线图: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年较差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读图四步骤:夏季气温热依旧凉快?冬季气温冷依旧温顺?温差较大依旧较小?平均气温较高依旧较低?学生:绘制,并分析。

本堂课小结:气温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重点分析了气温分布的规律和阻碍因素,并把握了如何从气温曲线图猎取一地的气温变化规律,从而获得气候变化的规律。

四、课后总结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学习,为世界气候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多样的世界气候时,能够积极利用前面所学习知识。

如导入环节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要紧是以读图为基础,而阻碍因素分析是依靠前面所学习一部分地球运动知识基础。

读图分析是这堂课的要紧特点。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顺降水(2)课改实验区韩英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气温顺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降水”部分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思路与“世界气温”大体相同。

也是先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图和完成摸索题来了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而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势四个方面分析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降水的空间分布要紧受让学生了解洋流对降水的阻碍。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阻碍,这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都有反映;降水的地区差异还考虑洋流、地势对降水的阻碍。

为此教材简单介绍了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也以“阅读”资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洋流对降水的阻碍。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利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读图说出降水的规律是学习地理必须把握的一项差不多技能。

教材归纳降水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四种类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和冬季多雨型。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不同地区的降水资料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从而分析降水的四种季节类型差异,能够达到一箭双雕的成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5)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顺降水变化规律。

(6)了解引起世界气温顺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4)通过回忆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5)利用世界要紧都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顺降水的差异;(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顺降水分布图,分析阻碍气温顺降水分布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说明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顺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阻碍因素;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二、教学流程整体架构三、教与学的过程(导入新课)大伙儿关怀天气一样除了关怀气温外还关怀哪一个要素呢?现在天气温有多高,降水概率有多大等等。

那么什么是叫降水呢?降雨与降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降水包括降雨、降雪、冰雹等形式。

(讲授新课)叙述:降水包括了固态和液态水。

降水和气温一样是气候的一个重要要素。

我们沿用学习气温的方法来学习降水。

第一,大伙儿阅读课本27页图L,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播放课件:课件对比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分布规律由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课本,摸索降水分布的规律。

降水也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讲解:大伙儿总结不错。

下面对比第二气温分布第二个特点,总结降水分布特点。

播放课件:显示降水分布的第一个特点,气温分布第二个特点,同一纬度,在海洋和陆地上的差异。

提示降水分布规律从沿海和内陆地区来比较。

学生:阅读课本,摸索。

沿海地区的降水大与内陆地区。

叙述:降水分布差不多上是这些特点。

播放课件:显示降水的第二个特点,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在递减。

叙述:阻碍气温的因素有四个。

那阻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呢?阻碍降水的因素与气温的阻碍因素是否相同,具体是如何阻碍的?请同学们就降水的两个分布规律来分析。

学生:摸索分析。

学生差不多能够总结出赤道地区海水广布,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沿海地区水汽比较多,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追问:海洋面积广布,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海水才能转化为水汽?什么缘故水汽难以到达内陆?学生一:假如温度高水面蒸发会旺盛。

有利于形成降水。

学生二:水汽在输送过程中可能碰到了障碍物。

追问:障碍物要紧是什么?学生:山地叙述:好,我们引出阻碍降水分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势。

请大伙儿看大屏幕,在山地地区经常有的降水类型。

播发课件:地势雨课件。

提问:什么缘故在迎着风的一侧能形成雨,而在背风的一侧降水少呢?学生:摸索。

叙述:迎风坡一侧,气流随着坡而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过多可能凝聚,形成降水。

在背风坡一侧,气流在下降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聚。

不容易形成降水。

提问:看课本27页图L,非洲东西海岸降水量差异的缘故?非洲东西海岸气温差异的缘故是什么?学生: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