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化工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化工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概述:近年来,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化工火灾爆炸事故频发。
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对已发生的化工火灾爆炸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与总结,以提取经验和教训,在今后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XX公司乙炔罐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简介:该案例发生于XXXX年X月X日,在一家XX公司的化工厂内部。
当时,由于未能及时处置乙炔罐泄漏情况并采取必要措施,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原因分析:1. 装置运行不规范:在该公司厂区内存在着操作流程不规范、设备老旧损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增加了事故爆发的可能性。
2. 安全管理缺失:该公司在安全意识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未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行监管义务。
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与演练,员工对处理突发事件不够敏锐。
3. 系统监测不到位:,在此次事故中,公司安全监测系统未能及时检测到乙炔罐泄漏的情况,并未通过报警装置给出相应提示。
经验教训:该案例提醒我们在预防化工火灾爆炸事故方面需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设备运行规程:公司应完善设备运行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程序进行作业,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损坏。
2. 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于化工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组织定期培训和演练,以增强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 安装先进监测系统:引进和使用先进的化学品泄漏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关键指标数据,并做好预警准备。
案例二:XX市XX工厂氰化物泄露引发大规模火灾简介:该案例发生于XXXX年X月X日,位于XX市的一家化工工厂中,该工厂主要生产化学品。
当时,由于氰化物泄露溢出并遇到火源,火灾迅速蔓延且扩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
原因分析:1. 安全设施缺失:该公司安全设备不齐全、维护保养不到位。
在事故发生前没有作出及时反应和应对。
2. 废水处理系统失效:该工厂废水处理设备存在严重故障,并未及时检修维护。
化工厂乙炔泄露爆炸四人死亡事故案例
Those who live yesterday lose the past, those who live tomorrow lose the future, and those who live today havethe past and the future.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化工厂乙炔泄露爆炸四人死亡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年6月24日上午,某化工厂焊工班在1号、2号、3号贮罐之间安装纵向走台。
9点多钟,焊工王某将割枪借给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使用,20分钟后,割枪被还回。
王某接枪后,随手就近把割枪插入2号罐顶上的连接口内。
中午11点30分下班时,工人李某去关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阀门,氧气瓶高、低压正常退气完毕,李某却发现乙炔瓶高、低压表指针已回零,说明瓶内乙炔气已经跑空。
李某立即告诉了班长张某,但没有引起张某的重视。
焊工王某也没理会,从罐顶连接口中提出割枪拆下,离开现场吃饭休息去了。
下午15点30分左右,电焊工赵某用电焊机焊接2号罐顶护栏立柱时,该罐发生爆炸,固定罐盖的68根直径14毫米的螺栓全部被拉断,235公斤的罐盖向西飞出20.8米,致使现场作业的4名职工死亡,多人受伤。
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没有将乙炔气关严,焊工王某将漏气的割枪插入2#贮罐,致使乙炔气泄露至2号罐内,并与罐内空气混合,到达爆炸极限。
赵某用电焊机打火施焊时,罐体局部高温,引爆罐内混合气体。
2、间接原因⑴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动火审批制度、罐内气体浓度监测制度等;⑵施工前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更谈不上现场交底;⑶现场管理混乱,为赶进度,操作违反工艺流程,如无清罐记录,不开罐通风换气就进行明火作业;⑷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⑸职工安全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如:明知乙炔气泄露,不检查,不分析;割枪随意外借、乱放;施工人员未经专门培训,用一般的起重、安装、焊接操作技术工人来从事危险性极大的化工设备拆迁和安装,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
(完整)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11 12
电石乙炔安全事故案例目录前言 (3)1 电石物化性质 (3)2 电石运输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3)3 电石装卸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4)4 电石贮存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5 电石乙炔生产过程安全事故案例 (5)前言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
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
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爆炸事故尤其在电石运输、电石装卸、贮存、电石破碎、乙炔发生工段颇多。
可以说,电石运输和乙炔发生始终存在着爆炸的隐患。
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
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痛定思痛,在此希望通过安全事故案例学习,能够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 电石物化性质电石的性质碳化钙,别名电石,分子式为CaC2,比重2.22、熔点2000℃,属一级遇湿易燃物品,纯品为白色立方体结构,市场上出售的工业品是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呈灰色或灰黑色不规则块状物。
高温时有强烈的还原性,能还原过重氧化物。
电石(CaC2)属遇湿易燃物品,通常呈黄褐色或黑色硬块,其结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工业品中往往含有磷和硫等杂质.工业电石遇水作用除产生大量的C2H2(爆炸极限为2.5%~82%,v/v,以下同)外,还生成少量的剧毒气体PH3和H2S,当PH3含量超过0.08%,H2S含量超过0.15%时,容易引起自燃爆炸,从而引燃、引爆C2H2气体;电石遇水或与潮湿空气作用分解出C2H2气体,当受到撞击、摩擦、振动或接触明火、高热时也极易引起燃烧爆炸.因此,在电石遇水或潮湿空气发生火灾时,只能用干粉、水泥粉、干黄砂灭火,严禁使用水或泡沫等水性物质灭火。
但当大量电石大面积遇水燃烧时,用上述灭火剂扑救有时也难以奏效,必须采取特殊的处置方法,消除危害。
乙炔气瓶事故
典型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我国气瓶爆炸致人伤亡、财产遭损的事故较多。
经查阅1990年至2000年《深冷技术》及个人行业情报笔记和有关报刊资料,仅仅了解到的致人死伤的气瓶爆炸就有47起,死亡74人。
未了解未记人的气瓶爆炸死亡事故肯定还有。
为吸取血的教训,也作史料记述,本文特以发生时间为先后,汇编了47起气瓶爆炸事故案例,作一个典型的气瓶爆炸实例分析(仅收入有伤亡的、重大的事故,并以氧气钢瓶为主,不涉及液化石油气钢瓶与液氯钢瓶),并归纳了几条教训。
“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以慎,确保万无一失。
”望引以为戒,高度重度;预防为主,杜绝事故。
1. 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实例(1)1990年3月22日,大庆油田建设公司第九分公司一中队在切割作业中氧气瓶突然爆炸,2人被炸死。
原因为以氢气瓶作氧气瓶进行充装,为化学性爆炸,瓶色漆色为深绿色,气瓶瓶阀型号为QF—30,出气口螺纹为左旋,该瓶是哈尔滨灯泡厂的氢气瓶,氧气厂未认真检查就给充装氧气。
(2)1990年7月12日,山东省莒南县玻璃厂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死2人,伤1人。
为化学性爆炸。
(3)1991年10月23日,在上海J1[沙县高南乡小梁山废品堆放处,某公司临时工黄某以十几元钱买下一只气瓶,又借管子钳等工具欲拆下另一只氧气瓶阀,没拧几圈就喷出一团雾气,黄某被击倒在地,反冲出去的氧气瓶把黄某身后20多米处的一妇女当场撞死。
无知闯下大祸!(4)1992年1月14日上午9时35分,抚顺某合资企业铆焊厂一只正在进行氧炔焊作业的氧气瓶发生粉碎性爆炸,爆炸碎片击穿两只溶解乙炔气瓶,同时引发火灾,厂房、物品损坏,爆炸声震惊3公里以外的人。
两名工人耳膜击穿。
经分析氧气瓶中有积炭,含甲烷(7.7%,曾装过),属化学性爆炸。
(5)1992年6月4日下午2时45分,江西瑞金县沙洲乡制氧站氧气瓶爆炸,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车间损坏。
原因是瓶内混入乙炔气。
(6)1993年2月1日,扬州制药厂一操作工在开氢气瓶阀时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1]
乙炔站事故案例案例一吉林吉化电石厂乙炔泄漏导致空间爆炸,死亡2人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88年6有29日,吉林省吉化电石厂氯乙烯车间违章检修致乙炔气泄露,发生空间爆炸,死亡2人。
6有29日。
吉化电石厂氯乙烯车间将1#乙炔泵出.入口短节拆下,因原出口阀门内漏,更换新阀后,出.入口管线分别堵加了盲板,做好了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工开始检修1#乙炔泵。
7月5 日该车间检修蒸镏系统尾凝器,因乙炔系统没有安排检修项目,故只对后部蒸馏系统进行了清洗置换,而前部乙炔及转化系统采用了隔断措施停车。
机械工继续对1#乙炔泵检修。
14时6分,忽听到“轰”的一声,乙炔泵房发生爆炸。
1名工人被崩到泵房窗外18.5m远的地方,全身无一布丝,仅剩一条皮带,当即死亡;另1名工人被倒塌的墙壁压在电机室内1#电机旁,待抢救出,心脏已停止跳动。
二.事故原因分析1.在拆短节上螺丝时,1 名工人拆下盲板上的4 个螺丝,使管内乙炔气外逸。
由于出现金属碰撞火花,使达到爆炸极限的乙炔气体发生空间爆炸。
2.在没有与化工工段取得联系前,对违章拆卸盲板螺丝未能察觉和只制止。
发现有乙炔味时,虽找化工工段进行了处理,但在乙炔气继续外逸的情况下,均未采取有效措施,使乙炔气长时间外逸,达到爆炸极限。
3.泵出口阀使用前,没有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阀门的内在质量缺陷未以能及时发现。
事故后发现阀门关闭不严,有6mm月牙缝。
经解体检查阀体上的闸板导轨不起作用,阀杆与闸板脱落,位置发生变化,产生内漏。
4.在易燃易爆岗位检修未按规定使用防爆工具。
5.检修任务书填写的安全措施不全,在对蒸馏系统检修停车中,前部只采取了隔离措施,易燃易爆岗位未切断气源。
车间领导未向职工交待清楚,管理混乱。
三.同类事故防止措施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群体安全技术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狠抓基础工作,对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经常进行检查。
宣贯安全管理标准,完善工作标准,加强安全管理。
气瓶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
【案例 1】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事故经过: *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主要原因分析: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事故责任划分:〔1〕搬运氧气瓶时,要防止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案例 2】发生乙炔瓶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月初五〕20 时 30 分,一声震天撼地的巨响,将沉浸在春节欢乐气氛中的市楚州施河镇的居民惊呆了。
惊魂未定的人们发现,施河镇太平中路通达市场南入口处的一间 15 平方米的乙炔气焊门市部,随着这声巨响被夷为平地,门市部路对面西侧一堵围墙也被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推出数米远,紧邻门市部的一幢二层小楼被震得摇摇欲坠,周围百米的许多建造物的铝合金门窗被扭曲变形,玻璃被震得粉碎,满街都是震落下来的碎玻璃片。
施河镇顾王村村民、年过半百的公司主顾××、××夫妇和同村年仅 27 岁的农用三轮车主施××在爆炸中当场身亡;路过的行人高××〔女〕头部、背部、臀部等多处被炸伤,伤势严重。
行人××因惊吓过度突发脑溢血,当场晕倒。
事故原因:据调查,爆炸由公司主顾*和施*在门市部门前违章焊接农用车引起,顾*在焊接作业时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气瓶减压阀,引起气瓶爆炸。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发展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穿插的现象发生。
【案例 3】*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事故情况概述: 1998 年 10 月 8 日 10 时 40 分摆布, *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美国乙炔服务公司乙炔泄漏爆炸事故
下 溶 解在 丙 酮中 , 使 其保 持 稳定 , 防止 它 发 生分
解 。 副产 品 石灰 稀 浆连 续 地从 发 生 器中 排 放 到建
筑 物 外边 的 一个 凹 坑中 。 石灰 稀 浆 由泵 从 凹 坑中
抽 到 沉淀 分 离罐 中 。
1.2 生 产 装置 布 置
ASCO 生 产 装 置 位 于 连 接 新 泽 西 和 纽 约 斯 塔
编辑 王广亮
美国乙炔服务公司 乙炔泄漏爆炸事故
高 吉峰 ( 中国石油安 全技术研究所, 辽宁大连 116031)
摘 要 介 绍 了 发生 事 故 公司 的 背 景 和 工 艺 设备 概 况, 描述 了 乙炔 泄 漏积 聚 爆炸 事 故 的经 过 , 详细 地 分析 了 事故 原 因, 提 出了 应 该 吸取 的 教 训 以及 相 关的 改 进建 议 。
石 灰 部 分 沉降 下 来 , 水继 续 流 进 2# 沉 淀 分 离 罐 。
在 后 续的 罐 中进 一 步分 离 石灰 和 水 , 当 水 到 达 5#
和 6# 罐 时 , 水 中 含有 微 量的 石 灰。 沉淀 下 来的 石 灰浆 由 泵从 罐 底 抽出 , 并 且 随
时 由 承包 商 将其 运 走。积 累 在 5# 和 6# 罐内 的 水根
b) 对 员工 进 行操 作 规程 培 训, 使 其具 备 正 确 遵守 操 作规 程 的能 力 。
c) 将 连 接到 可 燃气 体 收集 设 备 的 排液 口 和 排 气口 重 新配 置 在一 个 安全 的 、位 置更 佳 的地 点 。
d) 确 保可 能 存有 乙 炔的 建 筑和 封 闭空 间 满 足 美国 消 防协 会 的要 求 。
1.3 沉 淀 分离 罐
ASCO 使 用连在一 起的 6 个上部 敞口的 沉淀 分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000 t/ a。
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
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
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
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 # 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 人受伤,其中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 人为重伤。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乙炔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常用于金属加工、焊接以及切割等工艺。
然而,由于其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乙炔事故时有发生。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乙炔事故案例。
某工厂使用乙炔进行金属焊接作业,该工作区域为封闭的车间。
事故发生在一个晴朗的夏日下午,当时有四名工人正在焊接作业。
在这一天,由于工作量较大,工人没有留意到乙炔气瓶上的压力已经接近极限。
其中一名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时突然听到了一声巨响,紧接着剧烈的爆炸发生。
爆炸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和火焰,一时间整个工作区域被火海吞噬。
三名工人当场受伤,其中两人重伤,不幸的是一名工人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实施紧急撤离后,工厂的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并成功扑灭了大火。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乙炔气瓶压力过高:由于工作量大,工人没有及时检查乙炔气瓶的压力,导致压力已接近极限,极易引发爆炸。
2. 未使用合适的阀门和调整器:焊接作业中,乙炔气体需要通过阀门和调整器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稳定的气体流量。
然而,在这次事故中,工人没有使用正确的阀门和调整器,导致气流不稳定,产生爆炸。
3. 不当的存储和保管:乙炔气瓶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止摩擦、颠簸和高温等因素,以免引发泄漏和爆炸。
然而,由于工人的疏忽,乙炔气瓶没有得到适当的保管,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这起乙炔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在日常工作中,正确使用、存储和保管乙炔气体至关重要。
工人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
此外,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检查,都是预防乙炔事故的重要措施。
总之,通过这起典型的乙炔事故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乙炔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用气体,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焊接和切割等工艺。
然而,由于乙炔具有高度挥发性和易燃性,乙炔事故时有发生,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化工安全生产案例
化工安全生产案例案例一:乙炔气瓶泄漏引发火灾事故某化学公司生产车间中,一名工人在切割金属时使用乙炔气瓶。
由于乙炔气瓶连接阀门处存在泄漏,导致乙炔气体泄漏,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环境。
同时,由于车间内通风设备不完善,使气体无法及时排出。
不幸的是,当工人使用明火进行切割作业时,乙炔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浓度达到可燃极限,引发了火灾事故。
由于建筑结构缺乏防火措施,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案例二:有害物质泄漏导致环境污染事故某化工企业的转运车在携带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发生车辆翻转事故,导致容器中的有害物质泄漏。
该有害物质具有高毒性和腐蚀性,泄漏后迅速污染了周边土壤和水体。
事故发生后,企业未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导致污染物进一步扩散。
社区居民在事发地附近居住,由于未能及时疏散,大量人员中毒。
当地环境部门紧急处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清理污染物,但环境恢复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
案例三:设备故障引发化学反应事故某石化企业一台反应釜由于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当引发故障,导致反应釜内化学反应失控。
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反应釜在未能承受的情况下发生爆炸,造成周边设备受损。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急响应不迅速,未能做好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工作。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死亡和受伤,同时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案例四:危险品储存不当引发漏气事故某化学仓库在储存危险品时未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条件进行,导致某种化学品产生漏气现象。
由于仓库通风设备不足,危险气体积聚在室内,超过了可燃极限,引发了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后,周边居民感受到了爆炸的冲击波和烟尘,造成恐慌情绪。
部分工人身受重伤,仓库设备也严重损坏。
事故后,企业接受了相关部门的调查,并采取了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乙炔爆炸事故案例
山东某造船厂乙炔气爆炸事故案例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3年8月11日15时15分,山东省某造船厂可燃气体发生爆炸事故,死亡8人,重伤5人,轻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75万元。
该厂为香港太原船厂有限公司制造7号和8号两艘750立方米的平底泥驳,已进入下水前的扫尾工程阶段。
作业到15时10分左右,8号泥驳右舷船台下的乙炔发生器的乙炔胶管接头突然脱离,船上失去乙炔无法作业,这时该厂工人李某与毛某下船去接乙炔管路,留在船上的刘某手持焊炬准备点火。
15时15分,刘某由于没带打火工具,因而要求电焊工郑某用电焊钳打火引燃气焊,郑某即用电焊钳向左后方60公分处的尾浮力仓人孔盖前部点了一下,紧接着,尾浮力仓便发生了剧烈爆炸,正在尾浮力仓左侧甲板上工作和等待工作的13人全被高速向上翻折的尾浮力仓甲板甩向空中,郑也被翻落在船梯附近。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该厂生产指挥混乱,产生易燃物品与明火作业混合交叉,既未采取任何措施,也未向有关部门报告,片面认为泥驳构造简单,全是钢板焊接而成不存在防火防爆的问题。
2.尾浮力仓是一个250立方米的密闭仓室,通风性能很差,在此空间内,混入约25千克以上主要成分为二甲苯和200号汽轮的可燃气体,大大超过了空气中含有这两种物质达到爆炸程度的最低极限。
3.当时尾浮力仓内气温高达41℃,造成了可燃气体的膨胀,并沿人孔盖处向外溢出,大量向外溢出的易燃易爆气体遇到电焊火花,便引爆了尾浮力包内的可燃气体。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进行安全技术和专业技术培训,坚决执行调度室的指令,杜绝易燃易爆作业和明火作业混合交叉的现象发生。
乙炔气爆炸事故案例
浙江舟山地区水产供销公司乙炔气爆炸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2年7月16日9时15分,浙江省舟山地区水产供销公司船舶修造厂乙炔气发生爆炸,死亡5人,轻伤 5人,直接经济损失 2.77万元。
该厂120号船于7月9日9时50分从沈家门开到宁波港装电石和钢材,船内原有4吨锌块作压船用。
10日7时30分左右,在宁波中转站2号码头装上从杭州电化厂运来的2级电石10吨(共50桶,每桶200千克),在电石桶上又装二箱计200副电焊手套,舱面装载了15吨钢板和11号元钢,于7月11日6时30分开往沈家门,12日15时,在修造厂码头卸下元钢、钢板。
7月14日9时50分,又从沈家门开往宁波港,仍泊于中转站二号码头附近江面。
16日9时许,因装运蒙麻包和钢板,原靠在2号码头的渔政703轮让开,120号船靠上码头,9时50分左右,当第一捆蒙麻包推入舱内时发生了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该船舱内贮存的电石在6天里产生了大量乙炔气体,达到了爆炸浓度极限,当蒙麻包被推入舱内,产生击发能源,引起乙炔气体爆炸。
山东潍坊青州电石厂氧气瓶爆炸事故(1)事故经过和危害1995年11月3日,山东潍坊青州电石厂,因氧气中混入可燃气,在对气瓶充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5人轻伤,炸毁厂房10间、气柜1个、压缩机1台,直接经济损失17万余元。
该电石厂是一个生产电石、氧气、双氧水、过氧化硫脲、塑料、丙纶长丝等产品的集体企业。
11月3日上午,市区维修电力线路,全厂停电小修。
18时恢复供电,各车间陆续开工生产。
在20时左右,双氧水车间3台DY-24型纯水电解槽先后送电开车,将电解氢、氧气体送往气柜。
在21时30分左右,氧气车间一边组织制氧机开工生产,一边从电解工段气柜将氧气导入本车间50m3胶囊,用压缩机从胶囊中抽取氧气加压至12MPa,送往充氧台。
操作工在充氧台卡入10个氧气瓶,开启阀门向气瓶充氧。
22时55分,在开第8个气瓶闭门时,发生爆炸。
案例氧气乙炔爆炸事故分析
案例氧气乙炔爆炸事故分析氧气乙炔爆炸事故是指因氧气与乙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情况。
这种事故往往发生在焊接、切割、铸造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爆炸往往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险性。
以下是对一起氧气乙炔爆炸事故的分析:该起事故发生在一家金属加工厂的焊接车间。
事故当天,车间内的操作员正在进行大型金属构件的焊接工作,使用的是氧气乙炔燃烧火焰炉。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当时一名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乙炔泄漏到空气中,同时泄漏的乙炔进入到附近的仓库中。
事故发生后,空气中的乙炔与仓库中的氧气发生了混合,形成了可燃气体混合物。
当混合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遇到足够的能量源,如明火、静电火花等,便发生了爆炸。
在对这起事故进行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管理层是否落实了相关安全措施。
在金属加工厂的焊接车间,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的培训教育,确保操作人员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范。
如果管理层未能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监控乙炔泄漏、通风换气等,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操作人员在使用氧气乙炔燃烧火焰炉时,应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例如,对于乙炔泄漏的处理应当迅速而准确,可采取切断气源、通风换气等措施。
此外,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佩戴安全帽等,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仓储管理是否规范。
事故中乙炔泄漏进入仓库,可能是因为仓库管理不规范导致的。
仓库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以及防火、防爆设施,确保乙炔等易燃物品的储存安全。
4.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事故的发生不仅可能与乙炔泄漏有关,还可能与车间内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关。
例如,是否存在明火未及时处理、静电火花等因素。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提出以下预防措施: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装氧气乙炔燃烧火焰炉周围的泄漏监测设备,及早发现泄漏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乙炔事故案例分析
河北张家口下花园电石厂爆炸事故伤9人一.事故经过和危害1986年5月4日,河北省张家市下花园电石厂电石车间1#炉(16500KVA)二组上晚班(16~24)时,接班后,组长担心第一炉质量偏低,决定与第二炉合并于17时准时出炉,17时38分出炉完毕,电石锅牵引到冷却厂房进行吊装。
17时40分炉眼突然被矽铁穿透跑眼,此时由于炉眼前未来得及备好备用锅,造成液体电石流在地面上约0。
5t。
17时52分电炉停电堵住炉眼,18时06分送电恢复运行,并根据供电部门通知压2000负荷。
18时42分第二次跑眼,又一次停电将炉眼堵住,此时,1#炉转入压荷停电。
两次跑眼流在地面上电石约2~3t。
该组长鉴于流在地上电石较多,派人叫来了车间主任,主任来厂后和值班副任一起给该组开了个短会,简单部署了清理任务。
会后,鉴于清理任务较重,主任从车间成装工段调来了部分人员协同炉上人员共同清理。
20时20分,开始清理,现场共有26人,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组织部署。
现场作业人员未能采取分班作业。
当撬起一大块硬壳后,暴露出的电石有少量呈液态状。
由与高温灼烤。
无法靠近作业。
操作工拉来了水管往电石上喷水降温,喷水过程电石与水接触瞬时爆炸,9名同志的面部被灼伤或物体击伤。
事故发生之后,厂领导立即组织人员,将9名伤员送往煤矿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经煤矿医院检查,5名同志住院治疗(其中3名同志5有14日出院),1名同志左眼框上部被物体击伤,转市附属医院治疗。
其余3名同志在本厂小医院疗养。
二.事故原因分析通过本厂事故调查组调查分析,认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操作人员思想麻痹,违反操作规程,未很好观察现场情况,就盲目打水降温,造成液体电石与水接触,是导致这次事故最主要原因。
这点本厂《安全规程》第六章第十二条有明确规定:“出炉岗位及轨道附近地面应保持干燥,严禁液体电石与水接触,防止爆炸伤人”。
2.事故班组在正常情况下连炉,且未能及时根据两炉合并和调整炉料配比后产量高等因素,充分做好出炉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次跑眼后未将轨道上电石清完就匆忙送电,导致二次跑眼。
乙炔生产爆炸案例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000 t/ a。
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
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
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
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操作人员紧急处理时,乙炔气又从2 # 冷却塔水封处冲出,不久便被一楼的火源引爆,冲击波将东、西、北三方围墙冲倒,周围的9 人受伤,其中1 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有2 人为重伤。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
乙炔事故典型案例乙炔事故典型案例(1)1994年11月24日,河北省某电化厂乙炔工段乙炔发生器溢流,管堵塞,6时停车处理完毕,开车后下料管又堵,连续停车处理,工人们用木锤、铜锤敲打下料斗的法兰盘,13时50分发生爆炸,当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1人。
事故缘故是下料口堵塞时刻过长,使发生器电石吸入水分分解放热(干式发生器),又因加料斗密封橡胶圈破裂,进空气,当下料口砸通,突然下料,形成负压,而发生爆炸。
(2)1994年12月5日,河北省沧州市一家化工厂乙炔站3号乙炔发生器加料斗发生爆炸,致使厂房坍塌,半径100米以内窗玻璃破裂,1人死亡,2人轻伤,估量缺失38万元以上。
事故缘故是临时停电检修后,复原生产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所致。
(3)1995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新泽西州享时敦一家乙炔生产厂发生爆炸,厂主当场死亡,2位工人受伤。
经分析,是由于碳化钙进给管路堵塞之故。
当时,厂主带领工人用水冲洗想疏通进给管路上的碳化钙,但水喷射到碳化钙上就产生乙炔气。
当时为了工作方便用电灯照明,由于不慎电灯掉下灯泡破裂,瞬时点燃乙炔气引发爆炸。
(4)1995年5月8日,河北省某化工总厂乙炔分厂乙炔发生器爆炸,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200平方米的厂房倒塌。
缘故是因乙炔高压干燥器压力过高,排污过猛,产生火花所致。
(5)1995年6月30日,广西某化工厂违章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1名工人更换乙炔发生器内电石,并接上乙炔气胶管,浮筒即发生爆炸,该工人当场炸死。
事故缘故是浮筒内空气未排净,乙炔气内磷化氢含量超标,自然引爆。
(6)1996年2月29日,四川省某化工总厂氯碱车间l号乙炔发生器检修,2名工人对其进行冲洗置换,拆开人孔盖检查,未进行气体分析,检查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冲击波将1名工人冲出栏杆,从5米高处坠地而亡,另1名工人受伤,直截了当经济缺失2.2万元。
(7)1997年3月20日,内蒙古某工厂电解车间生产急需集钠罐,车间主任擅自决定用焊枪烘干(按规定在烘干室用电烘干)。
案例氧气乙炔爆炸事故分析
案例一2003年1月16日下午1时左右,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1死1伤。
现将有关事故调查分析情况介绍如下。
事故的基本情况2003年1月16日上午12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6只氧气瓶。
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30只氧气瓶分两组各15只进行充装。
约在12点50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3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6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4m,宽6。
充装间设有30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
爆炸气瓶被炸成3块,大块重29kg,中块得23.5kg,小块重3.5kg,气瓶爆炸后3.5kg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35m。
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3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56kg,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3.5kg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35m。
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150mm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11.0MPa。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
15个气瓶事故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四川省达州市达县申家滩双线特大桥材料加工厂施工工地,中铁二十三局襄渝铁路二线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发生一起气瓶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经济损失3万元。
事发时,该批气瓶被运送到事故地点,在装卸工人将气瓶从汽车上卸下时,一气瓶发生爆炸,造成装卸工2人死亡,受伤1人。
事故原因分析:1、违规充装:经查该气瓶为二氧化碳气和氧气混装,引起化学爆炸。
2、违规装卸:装卸工野蛮装卸,导致气瓶受到强烈冲击,引起爆炸。
案例二:潼南县某气体经销部搬运工在气瓶存放间用减压表测量氧气瓶内压力时,气瓶发生爆炸。
下图该气瓶爆炸后的碎片。
事故造成 4 人当场死亡,2 人重伤,其中1 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气瓶阀进气口及活门被烧及碳黑痕迹损坏的减压器进气口被烧及碳黒痕迹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气瓶检查,爆炸的气瓶碎片内表面未发现油脂、碳黑等痕迹。
对同批气瓶内气体分析,未发现可燃气体成分,排除气体混装可能性。
但在气瓶阀和减压器接口处有烧损及碳黑存在。
认定事故原因是由于减压器混用,可能使其内部存有油脂。
在测压时,高压氧气接触油脂造成燃烧及爆炸。
案例三:2016年11月2日上午,沈阳新民市某公司院里进行氧气瓶卸车作业时,气瓶爆炸。
现场卸车作业2人死亡,远处1人因气瓶爆炸受伤,运瓶汽车风挡玻璃及现场建筑物和厂房玻璃严重破碎。
爆炸气瓶呈碎片飞出,卸车地点留有少量残片。
一只气瓶被崩起后,砸在厂区一屋顶,后坠落屋内。
现场运瓶车上仍有四只待卸气瓶,地面有四只刚卸车的气瓶。
现场所有气瓶颜色和钢印标识均为氧气。
事故原因分析:由于事故现场人员均已死亡,无法对事故经过进行了解。
但从事故现场现象可以认定,事故过程中仅有卸车操作。
从气瓶残片形状,可以认定不属于化学性爆炸。
因此,推断此次事故为野蛮装卸,气瓶在剧烈碰撞中致使气瓶薄弱处或缺陷处破坏,造成气瓶的撕裂。
案例四:哈尔滨某公司焊工从仓库领取乙炔气瓶和氧气瓶并运至车间进行焊接作业,仅焊了一个压缩空气管道接头,约2分钟完成,然后将气瓶放于车间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炔生产过程中危害因素分析及安全控制江苏某医药原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医药中间体为主的企业,主产品1 ,4 - 丁炔二醇生产能力达3000 t/ a。
目前该公司有两台乙炔发生器,乙炔生产系统具有易燃、易爆等诸多危险、有害特性,如何实现乙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一直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乙炔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1:发生器加料口燃烧某厂发生器在加料时,由于第1 贮斗排氮不彻底,电石块太大,在加料吊斗内“搭桥”。
操作人员采用吊斗撞击加料口,致使吊钩脱落。
于是现场挂吊钩,同时启动电动葫芦开关,结果引起燃烧,操作人员脸部和手部烧伤。
原因分析:乙炔气遇到电动葫芦开关火花引起燃烧。
案例2:乙炔发生器爆炸安徽某厂乙炔工段1# 发生器活门被电石桶盖卡住,操作人员进入贮斗内处理时突然发生爆炸,死亡3 人。
"原因分析:人进入发生器内处理被卡住的活门时,致使大量空气进入贮斗内,用工具敲击电石时产生火花,乙炔气与之接触后发生爆炸。
案例3:乙炔发生器发生爆喷燃烧广西某厂乙炔工段当班操作人员发现乙炔气柜高度降至180 m3 以下,按正常生产要求,此时发生器需要添加电石,于是操作人员到三楼添加电石,1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放完后,又去放2 # 发生器贮斗的电石,当放出约一半电石物料时,在下料斗的下料口与电磁振动加料器上部下料口连接橡胶圈的密封部位,突然发生爆喷燃烧。
站在电磁振动器旁的操作人员全身被喷射出来的热电石渣浆烧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操作人员在放发生器贮斗的电石时,没注意到乙炔气柜液位的变化,致使加入粉料过多,产气量瞬间过大,压力超高,气压把中间连接的胶圈冲破,大量电石渣和乙炔气喷出,并着火。
案例4 :乙炔发生器加料口爆炸湖南某厂乙炔站1 # 发生器加料口爆炸起火,随后2 # 发生器加料口和贮斗胶圈的密封处也发生爆炸起火,电石飞溅到一楼排渣池,产生乙炔气导致起火,为此发生器一、三、四楼都起火。
固有的危险性工艺过程1) 电石与水发生乙炔工艺的危险—电石是第4. 3 类遇湿易燃物品,遇水能迅速反应产生乙炔气,乙炔气遇明火即发生着火或爆炸。
电石中如含有磷化钙杂质,则遇水生成爆炸性磷化氢气体。
但必须采用水解法工艺,才能得到需要的乙炔气。
因此,这是固有的危险性工艺过程。
2) 乙炔净化工艺的危险乙炔是第2. 1 类易燃物品,常温、常压时为气体,乙炔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2.5 %~82 %(7 %~13 %时爆炸能力最强) 。
乙炔(气) 在GB13690 -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中危险特性描述为:与铜、汞、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卤素会引起燃烧、爆炸。
操作危险性分析电石加料是间隙式单元操作,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存在一定危险性。
1) 电石加料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加料前贮斗内乙炔未排净;吊斗与加料斗碰撞或电石摩擦产生火花;电动葫芦电线冒火花。
2) 加料时漏乙炔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加料阀橡皮圈破损;矽铁卡住;加料阀变形损坏。
~3)反应温度太高的危险性。
小块电石过多,反应速度快;工业水水压低或水管堵塞;溢流管不畅通。
4) 压力波动的危险性。
气柜滑轮被卡住,或管道积水;正压水封液面过高;电石加料过多,反应速度快;电石质量不好,发气量迅速降低。
电石量的危险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分为储存区重大危险源和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两种。
1) 电石:仓库最大储量将达几百吨,特别是雨天,如果暴雨夹带暴风,雨水漫淹,一旦库房破坏,后果严重。
2) 乙炔:采用600 m3 的气柜,存在着超压泄放或低压吸入空气引起混合气体爆炸的危险性。
各类点火能的危险生产区易燃物质乙炔泄漏,空气为助燃物,而点火能是不确定的。
对于电气火花、检修动火、机械摩擦、静电积聚、雷击、违章或故意破坏等,均存在危险。
…1) 明火源:明火源指敞开的火焰、火花等,如吸烟用火、加热用火、检修用火、机动车辆排气火花等。
这些明火源是引起乙炔(引燃温度305 ℃) 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
2) 摩擦和撞击:当两个表面粗糙的坚硬物体互相猛烈撞击或剧烈摩擦时,有时会产生火花, 0. 1mm 和1 mm 直径的火花所带的热能分别为1. 76mJ 和176 mJ ,超过可燃物质的最小点火能(乙炔最小点火能为0. 02 mJ ) ,足以点燃可燃气体。
3) 电气火花:电气线路、设备开关接触不良,短路、漏电产生火花,静电积聚放电火花,雷击火花等也是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
4) 高温物体:高速运动(旋转) 机械———乙炔压缩机,由于失去润滑或冷却水,摩擦引起的高温物体也有可能导致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
违章操作的危险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内统计“,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 引起的事故占统计数据的70 %左右。
电石车辆的危险运输电石的车辆最易发生由于防雨蓬布缺损而引起的雨水与电石反应发生自燃事故。
近几年,使用电石的其他企业每年都会发生此类事故,虽然往往是运输单位的责任,但车辆在厂区停靠时,存在着“殃及”的危险。
"废弃物(包装袋) 的火灾危险:废弃电石袋所含电石(粉、碎块) 如果达一定量,由于纸质袋极易吸湿,因而会引起自燃或火灾,因此,废弃电石袋也是危险源。
清理仓库的电石粉料,如处理不当,也会引起自燃。
粉尘爆炸GB15577 - 1995《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第3. 2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指的是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或空气) 的场所。
电石破碎(鄂式破碎机) 空间及周围存在可燃粉尘(电石粉) ,也是一个危险源。
3 乙炔系统爆炸事故模型1) 爆炸TNT 当量乙炔发生器和气柜如瞬态泄漏后立即遇到火源,则可能发生燃烧;而如泄漏后遇到延迟点火,则可能发生乙炔分解爆炸。
前者属于火灾型,后者属于爆炸型。
在事故过程中,一种事故形态还可能向另一种形态转化,如燃烧可能引起爆炸,爆炸也可能引起燃烧。
为了估计爆炸的后果,必须找出定量计算爆炸量的一些方法。
爆炸TNT 当量计算如下:'W =η×ΔH÷Q ×W,式中:W 为爆炸TNT 当量,kg ;ΔH为燃料燃烧热,kJ / kg (乙炔燃烧热为44. 19MJ / kg)Q 为TNT 的爆炸热,4 187kJ / kgW为燃料总量,约300 kg ;η为有效系数,0. 03~0. 05 。
如果乙炔系统爆炸: 则W = 0. 03 ×300 ×44. 19 ×103 ÷4 187 = 95 (kg)2) 爆炸过压[爆炸过压曲线见图1 。
图1 爆炸过压曲线图根据乙炔的W TNT及爆炸过压曲线图可计算距离不同爆炸源处的爆炸过压值:①距离爆炸源10 m 处爆炸过压:10 ÷951/ 3 = 10 ÷4. 56 = 2. 19 (m/ kg1/ 3) ,查图爆炸过压约为0. 07 MPa ;②距离爆炸源20 m 处爆炸过压:20 ÷(95) 1/ 3 = 20 ÷4. 56 = 4. 38 (m/ kg1/ 3) ;查图爆炸过压约为0. 015 MPa。
,③距离爆炸源30 m 处爆炸过压:30 ÷(95) 1/ 3 = 30 ÷4. 56 = 6. 57 (m/ kg1/ 3) ;查图爆炸过压约为0. 001 MPa。
爆炸过压造成的影响见表3 、表4 。
表3 爆炸损坏的影响损坏程度过压/ MPa损坏程度过压/ MPa房屋几乎损坏(75 %损坏) 0. 040房屋严重损坏(50 %损坏) 0. 025 }房屋修缮暂时无法居住0. 010荡平地面0. 200树的主干或大的支干断裂0. 080支撑突然断裂0. 07050 %的窗户破碎0. 002 53) 事故模型危险分析结果如果乙炔系统爆炸:距离爆炸源10 m 处伤亡的概率约为95 %;距离爆炸源20 m 处伤亡的概率约为10 %;距离爆炸源30 m 处伤亡的概率约为0 。
按国家标准GB - 3836. 1 - 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规定,根据所选定物质的危险性分级分组,乙炔场所应当选择d ⅡCT2 隔爆型电气。
4) 乙炔发生器爆炸事故教训和预防措施①发生器活门被卡住时,必须将贮斗内电石加完后进行处理。
②进入发生器内作业,必须办理申请,落实安全措施;用氮气排气置换,取样分析贮斗内炔和氮气含量,待达标后方可进入作业。
③清理发生器必须先进行氮气置换,取样分析乙炔含量< 0. 23 %后方可作业。
④加强现场检查,检修时要有具体安全措施,严禁擅自拆除盲板,落实专人负责。
4 乙炔火灾危险生产区域电气设备选择1) 电机:生产装置中安装的电机应选用防爆型。
2) 照明:生产反应区、储存区照明用的配电箱、照明灯具、开关、接线盒等应选用隔爆型。
反应区域、仓库储放区不得有其他任何非防爆电气装置,也不得在其区域内使用如手枪电钻、电吹风等易产生电火花的工具、电器,如有低压型灯也应选用隔爆型。
3) 电缆、导线: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缆可选铠装电缆或非铠装电缆。
电缆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低于线路的额定电压,且不高于400 V。
4) 仪表、检测、报警自控系统:生产区域内的自控仪表应选用隔爆型,设置在该区域外或防爆区域内的正压室内的仪表和自控仪表也可选普通型。
5) 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线路的安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电缆应尽量沿厂房外墙处铺设。
当易燃物质比空气密度大时,电缆应在较高处铺设或直接埋地(非铠装电缆外需用钢管保护) ;架空铺设时易采用电缆桥架;电缆沟铺设时沟内应充砂,并有排水设施。
当易燃物质比空气密度小时,电缆宜在较低处铺设或电缆沟铺设。
电缆所穿越过的空洞,应采用非易燃材料堵塞严密。
6) 防雷:按GB - 50057 - 94 ,凡建筑物、构筑物属第2 类防雷等级的,需采取防直接雷、感应雷和雷电波入侵的措施。
防雷接地可与电气保护接地装置共用,但其接地电阻应≤4 Ω。
5 预防措施1)电石破碎应采用敞开式粉碎设备且不宜露天设置,屋顶应防漏。
电石破碎机输送带上应安装磁铁分离器,以除去硅铁杂质,防止因其撞击而产生火花。
2) 发生器加料时不宜过多、过快,电石粒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反应剧烈而使发生器超压发生危险。
加料时应按工艺要求充氮,以驱除乙炔气,否则容器内乙炔含量可能超标达到爆炸极限,在电石与器壁碰撞时产生火花而燃烧、爆炸。
当贮斗堵塞时,只能用木锤将料振落。
3)发生器供水不足、反应温度和压力增高或搅拌发生故障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均能使乙炔发生聚合而引起爆炸,所以应保证发生器内水的供应量及搅拌器有效。
4)若乙炔发生器和管路发生泄漏,由于乙炔气高速喷射会产生静电而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