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确定起跑线》教案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确定起跑线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确定起跑线教材第80、第81页的内容。
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圆的周长的知识。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你能说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二教学实施1.出示跑道图,提出问题。
老师:当你走进田径运动场时,你一定会被塑胶跑道所吸引。
你知道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吗学生:因为终点相同,如果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外圈的运动员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前移。
提问: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呢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进行计算。
(1)探究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跑道由两条直段跑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
直道长85.96 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72.6 m,每条跑道宽1.25 m,如教材第80页上面的图所示。
如果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可以先求出一个圆的周长,再加上两段直道的长度,这样就能求出每条跑道的长度。
(2)学生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π取 3.14159。
最后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直径/m 72.6 75.1圆周长/m 228.08 235.93跑道全长/m 400 407.85d1=72.6d2=75.1d3=77.6d4=80.1d5=82.6d6=85.1 d7=87.6 d8=90.1第1道:3.14159×72.6+2×85.96≈400(m)第2道:3.14159×75.1+2×85.96≈407.85(m)第3道:3.14159×77.6+2×85.96≈415.71(m)第4道:3.14159×80.1+2×85.96≈423.56(m)第5道:3.14159×82.6+2×85.96≈431.42(m)……(3)计算相邻两道之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此节课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计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运动会起跑线的确定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总结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田径跑步比赛的录像,看看选手们在比赛中是如何起跑的。
2.发现问题: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了问题呢?比如选手们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等等。
3.提出问题:根据观看录像的发现,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起跑线应该放在哪里?如何计算起跑线的位置?等等。
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育场及环形跑道的结构,让同学们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为后面的实践活动做好铺垫。
2.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图形测量的相关知识计算并确定400米跑道的起跑线。
3.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三、模型建立,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1.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数学活动,建立确定起跑线方法的模型。
2.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在中部操场跑道上摆放起跑位置等等。
四、课堂小结,体会探索的乐趣;1.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让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
2.体会探索的乐趣: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活动和模型建立,让同学们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课后实践,确定中部操场跑道起跑线;通过课后实践,让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确定中部操场跑道的起跑线。
比赛录像中展示了今年第32届巴西里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和男子400米决赛,这些比赛都非常精彩。
在观看100米比赛的起跑照片时,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这些比赛都是赛跑,但是400米比赛的起跑线却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道“起跑线”的含义;
•能标注“起跑线”的位置;
•掌握测距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掌握标注“起跑线”的位置;
•掌握测距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起跑线的图形,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起跑线”是什么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内容
通过图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并让他们明确起跑线在不同场合的不同含义。
3. 教学过程
(1) 标注起跑线的位置
通过实地考察和标注,让学生感性认识起跑线的位置和作用。
布置练习,让学生能够独立标注场地上的起跑线。
(2) 测距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平面图形形式,掌握正确的测距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自己的测距水平。
4. 总结
回顾起跑线的概念与作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
通过布置练习作业或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起跑线的理解和标注以及测距方法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掌握了“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学生能够熟练标注起跑线的位置,并学会了测距的方法。
教学过程相对简单,但通过实地考察和练习,能够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便于更好地达到传授知识的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通过田径比赛中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引入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地找出问题的关键词而无从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学会如何利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准确地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田径比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圆的周长公式,准备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田径比赛的情境,引出确定起跑线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问题的关键词。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如何确定起跑线。
起跑线是田径比赛中起跑的标志线,对于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在实际比赛中正确地确定起跑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的重要性,并明确起跑线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测量能力,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几何和测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难点:1. 确定起跑线的准确位置,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2. 学生对于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的准确性。
3.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如几何和测量原理。
教具学具准备:1. 田径场或操场,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2. 卷尺、直尺、测量带等测量工具。
3. 教学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解释数学原理。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介绍田径比赛中起跑线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解释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如何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 演示:在田径场或操场上进行实际操作,展示如何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的准确位置。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起跑线,并互相检查和纠正。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准确确定起跑线。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定义和作用。
2.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步骤。
3. 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起跑线的确定。
4. 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田径比赛或相关视频,注意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并与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对比。
2. 让学生尝试使用测量工具,确定自己家中的起跑线,记录过程和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确定起跑线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在使用测量工具和进行实际操作时安全可靠。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十章第二节《确定起跑线》,主要包括理解起跑线的概念,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概念,知道起跑线在比赛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确定起跑线的具体方法,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起跑线的确定过程。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起跑线的作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起跑线的概念,以及如何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起跑线的确定过程。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起跑线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概念2.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3. 实际问题举例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起跑线的确定方法。
2. 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起跑线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起跑线的概念和确定方法,使学生掌握了起跑线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演示和分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起跑线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确定起跑线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地方。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个部分,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起跑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几何知识。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大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周长公式。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学校的环形跑道,提出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使运动员跑完规定的圈数?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与圆的周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周率的含义。圆周长是圆一周的长度,圆周率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π表示,约等于3.14。这个概念对于计算任何圆形物体的周长都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在运动会中,如何利用圆周率来计算并确定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圆》的第三节“确定起跑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圆周率的概念。
2.学会计算圆的周长,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在运动会等比赛中如何确定起跑线,保证比赛公平。
1.教学重点
(1)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含义。
例如: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用符号π表示,约等于3.14。
(2)学会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起跑线。
例如:已知跑道的长度和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出起跑线的位置。
2.教学难点
(1)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其在计算圆周长中的应用。
2.实践活动的设置: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组在确定起跑线时遇到了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实践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在讨论起跑线确定的问题时,有时会偏离主题。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我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确保讨论主题的聚焦。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确定起跑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确定起跑线》的核心思想。
2.掌握《确定起跑线》文章中提到的数学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确定起跑线》教材及教学辅助材料。
2.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3.学生课桌椅。
4.教学投影仪(若需要展示相关图片或文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提问或引入相关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打开课堂氛围。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认真阅读《确定起跑线》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掌握文章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
3. 数学知识辅导1.向学生解释文章中提到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
2.给学生讲解相关数学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引导他们掌握解题的技巧。
4.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和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拓展延伸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与反思在课程结束前,老师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反思本节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五、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确定起跑线》这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或思考题,让学生继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在下次课程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上次课的作业进行批改,并适时进行反馈。
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安排和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教案:确定起跑线示范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确定起跑线。
这个主题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关键技能。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会如何确定起跑线。
3. 能够应用起跑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理解和掌握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难点是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个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的案例,以及白板和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赛道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发现。
然后,我会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激发他们对这个主题的兴趣。
二、讲解:三、示范:然后,我会进行一个示范,展示如何确定起跑线。
我会选择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逐步解释和展示解题过程。
我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想法。
四、练习:接着,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让他们尝试确定起跑线。
我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以及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我会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和理解。
作业设计:1. 请描述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 请解释如何确定起跑线。
3. 请举例说明如何应用起跑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在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一个赛道的示意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我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主题,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和示范的过程:在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图片和实际问题的案例来说明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起跑线的方法。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1、跑步比赛。
师:小狗和小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跑到C,D处。
对于这样的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公平)为什么会不公平。
生: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在外圈跑的人肯定比在里圈跑的人要跑的多。
师:那它们到底相差多少呢?请同学们起算一下。
生计算并反馈小狗:3.14×10=31.4(m);小兔:3.14×(10+1)=34.54(m)相差:34.54—31.4=3.14(m)师:如果你是裁判员,为确保比赛的公平性,你会怎么做?生:终点不变的情况下,让小兔的起跑线向前移动3.14米。
生:终点不变的情况下,让小狗的起跑线向后移动3.14米。
师:为什么这样做呢?生:这样的话就可以保证它们跑的距离是一样长了。
2、(课前出示400米决赛录像)提问:对于运动员在起点所站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生1:运动员都在自己的跑道上跑生2:运动员的终点相同,而起点却不一样。
师: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生:外圈的跑道比内圈的跑道要长,为了比赛的公平性,所以外圈运动员的起跑线要向前移。
3、揭示课题师:相邻两跑道的差是多少呢?外圈跑道的运动员要向前移动多少距离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议学1、确定跑道结构(1)我选第()跑道。
(2)用手指出所要计算的跑道路线,想一想跑道由()+()组成。
(3)你能用所学知识求出所选跑道的长度吗?学生自学,并完成上面三个问题(每人课前一张400米跑道图)。
学生汇报板书:每条跑道长=2×直道长+对应圆的周长2、分析比较,确定思路(1)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么样形成的?生: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每条跑道的直道都是一样长的,而外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比内圈跑道围成的圆的周长大。
(课件演示)(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生: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然后再相减,就可以知道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确定起跑线(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起跑线的定义,起跑线的测量方法,起跑线的位置确定,以及如何利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定义,掌握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平竞争意识。
教学难点:1. 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2. 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教具学具准备:1. 跑道模型。
2. 卷尺。
3. 计时器。
4. 比赛规则说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起跑线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起跑线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起跑线是什么吗?起跑线有什么作用呢?二、新课讲解1. 讲解起跑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2. 讲解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测量和确定起跑线。
3. 讲解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比赛方法。
三、实际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起跑线的测量和确定方法。
2. 让学生在跑道上进行比赛,让学生实际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2. 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起跑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板书设计:1. 起跑线的定义。
2. 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3. 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作业设计:1. 列出起跑线的定义,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
2. 描述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3. 思考起跑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起跑线的定义、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起跑线的测量和确定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起跑线进行比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于起跑线的测量方法和位置确定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优秀8篇)确定起跑线教学反思篇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以《确定起跑线》一课为例数学课是以数学体系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
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好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感受数学的趣味,增强数学意识和运用意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
本文将以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实践课》的内容是“确定起跑线”为例,来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确定起跑线》是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后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
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对跑道的认识、测量、记录、计算、推理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归纳和拓展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和掌握数学抽象、推理等思想,从而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对“综合应用”领域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由此可见,“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思考问题的方法应该是本节课的重心所在。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将本课的目标定位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半圆式田径跑道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圆的周长等知识来确定起跑线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
田径场是学生很熟悉的地方,让学生联想曾经历的体育活动经验,意识到内圈跑道与外圈跑道有差别,400 米比赛起跑线不同才能公平,并自发的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了解“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从而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通过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起跑线设置原理正确计算起跑线的位置。
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1、上个星期,我们班许多同学参加了区级运动会。
大家请看,老师把100米和400米赛跑的起跑场景搬到了屏幕上,比较这两幅图,说说你发现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因为400米赛跑的终点是相同的,为了保证每个运动员跑的都是400米,就应该认识到起跑的位置是不一致的,外圈同学的起跑线要比内圈同学的起跑线往前移。
4、揭示课题:到底每相邻的起跑线之间相差多少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共同研究的“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二、观察赛道,探究问题。
1、说一说。
(小组讨论)(1)如果你是一名体育老师,你的运动员要进行400米比赛,你怎么给他们画起跑线,你要做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相邻起跑线的距离=相邻起跑线的长度差。
(2)那么,我们首先要计算什么,才能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差?学生可能会说:要计算每条跑道的全长是多少。
2、认一认。
(课件展示跑道的结构)那么怎样才能算出每条跑道的周长呢?跑道是什么形状的,由几部分构成?学生描述的同时,课件展示跑道的分解过程,从而得出:跑道的周长=两个半圆拼成的一个圆的周长+两条直线跑道的长度仔细观察,是不是必须得算出两条跑道的全长,才能算出相邻跑道的长度差呢?有没有更简洁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跑道的长度差=相邻圆的周长差。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赛道的结构,学会确定塞到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赛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出示关于100米和400米比赛的视频,学生认真观察,想想两种比赛规则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将100米和400米比赛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观察和了解。
联系生活,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同:都在各自的跑道上。
不同:100米为直道,400米为弯道,且400米赛道运动员的起跑线不同。
师:为什么100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400米却不同?(可追加问题: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在400米跑中你会选择哪条赛道?)(出示“赛道”)生:在外圈的吃亏,外圈比内圈长。
生:内圈的起跑线向前移动一些,终点不变,这样比赛就公平了。
(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师:同学的思维非常的敏锐,而且超出了老师的想想。
那么外圈的起跑线究竟要向前移动多少,比赛才相对的公平呢?(设计意图: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为下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师:所以为了解决比赛公平的问题,我们共同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1、分析赛道师讲解跑道结构:400米标准运动场一般有8条赛道,最里面的为第一道,依次为第二道,第三道……,每条赛道有内外两条线组成,每条跑道的长度指这条赛道中内测线的长度。
那么(课件出示以下三个问题)(1)400米运动场指的是那条赛道的长度?(2)每条赛道由几部分组成?(3)如何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设计意图:第二、三问题直接点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且难度适中,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出合理的结论,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上册第75—76页【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
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
2、让学生会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知道“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要长”,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会计算每条跑道的长度,能根据跑道的长度差确定起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激趣:同学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你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过什么体育活动?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呢?【设计意图: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运动场上运动员百米赛跑和四百米赛跑起跑时的。
师: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进行百米赛跑时,起点是相同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活动课《确定起跑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活动课《确定起跑线》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起跑线。
2.能够准确画出起跑线。
3.能够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起跑线的含义。
2.准确画出起跑线。
三、教学难点1.应用起跑线概念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材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活动,提出问题:“什么是起跑线?如果你要确定一个起跑线,你会怎么做?”2.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对起跑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二步:新知讲解1.通过教材内容,简要介绍起跑线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示例,展示如何准确画出起跑线。
第三步:引导实践1.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尝试画出起跑线。
2.辅导学生检查和纠正自己的画法,确保画出准确的起跑线。
第四步:活动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起跑线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应用,加深对起跑线的理解。
六、课堂延伸1.给学生类似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一起探讨如何确定起跑线。
2.定期对学生进行起跑线绘制的练习,巩固知识。
七、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关于起跑线的练习题。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起跑线的实际应用场景。
八、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课教学中是否有不足之处?学生是否都掌握了起跑线的概念?2.学生反思:他们对起跑线还有哪些疑问?还需要继续加强掌握的知识点是什么?以上就是本节课《确定起跑线》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起跑线的概念和应用。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确定起跑线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讨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圆的周长知识,特别是如何确定田径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学生将通过观察和分析田径场的布局,学习计算不同半径的半圆周长,并理解为何在椭圆形跑道上比赛时,起跑线的位置需要根据跑道的半径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圆的周长,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田径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圆的周长知识应用到确定起跑线位置的问题中,这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田径场模型、圆的周长公式挂图、计算器。
2. 学具:田径场模型、圆的周长公式卡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田径场模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圆的周长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田径场模型,让学生观察不同跑道的半径差异,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起跑线位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如何应用圆的周长知识来确定起跑线位置。
6. 实践应用: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并确定田径场模型上不同跑道的起跑线位置。
板书设计1.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2. 起跑线位置的确定方法:根据跑道的半径计算半圆周长,调整起跑线位置。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计算给定半径的圆的周长,并解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圆形物体,测量其半径,并计算其周长。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公开课教案第【1】篇〗《确定起跑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0~8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的设置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校运会100米比赛和400米比赛的场面。
教师:看了两个比赛,在起跑线上你发现了什么情况?(组织学生交流)预设1: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预设2: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前面,里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后面,这样公平吗?预设3: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教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了解比赛的时候各跑道的起跑线是如何确定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起跑场景,比较不同点,从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一)明确探究的方向(课件出示完整跑道图)教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呢?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比赛?(二)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1个圆的周长(两个弯道合成一个圆);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内圆和外圆的周长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起跑线》教案
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1页。
教学目标:
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祝老师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教学重点
:
如何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难点:
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点。
教学设计:
一、提出研究问题。
(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1、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
2、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
二、收集数据。
1、看课本81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2、出示图片、投影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
(半圆形跑道的直径是如何规定的,以及跑道的宽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三、分析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讨论明确一下信息: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xx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四、得出结论。
1、看书P81页第一个图:
2、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
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
(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m,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
3、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π)
五、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