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1.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字词解释:①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②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珍珠。
诗词大意: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光处呈现出青绿色。
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课文主题:《暮江吟》描写了深秋时节江边落日和露伴新月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精彩赏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
诗的前两句写日幕时分,タ阳与江水相映成趣,“一道”与“铺”写出夕阳余晖是酒满江面的,而“瑟瑟”和“红”的颜色对比,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后两句以“九月初三夜”作为过渡,将时间从傍晚引至入夜后,“可怜”是诗人脱口而出的真情称赞,“露似真珠”“月似弓”两处比喻的使用,更生动地描绘出了景色的美妙。
诗人从黄昏时分起,一直游赏到夜间,面对自然美景,吟成了这首格调清新的诗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
2.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词人。
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字词解释:①题:书写,题写。
四年级上册第一课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一、《暮江吟》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夕阳的余晖柔和地铺在江面上。
“铺”字用得形象,写出了夕阳余晖的广阔、均匀,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瑟瑟”形容江水未被夕阳照射的部分呈现出的碧绿色。
夕阳的光照使得江面出现两种不同的颜色,画面感强烈。
-“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在这里是可爱的意思。
诗人感叹九月初三这个夜晚的可爱。
-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天空。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二、《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景色各不相同。
这两句诗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庐山的千姿百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这两句诗是即景说理,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三、《雪梅》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 “梅雪争春未肯降”: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
“争春”一词赋予梅和雪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它们争奇斗艳的景象。
-“骚人阁笔费评章”:诗人放下笔,难以评判二者的高下。
“阁笔”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梅雪争春的景象陷入思考的状态。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巧妙地写出了梅和雪各有优缺点,既赞美了梅花的清香,又肯定了雪花的洁白。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词:cí(歌词、词语、单词)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二、我会认组词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三、多音字还:huán(归还)hái(还是)度:dù(度假)duó(揣度)为:wéi (以为)wèi (为什么)四、作者简介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
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古诗三首》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想全面地看问题,就应该跳出
局部,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事物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不足,我
们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书写指导
右上角是“互”少一横, 写好撇折与横撇。
“俞”要写得瘦长,不要 忘写短横。
现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
选自《状元作业本》
庐山风景
读《雪梅》前两句,说说梅与雪竞争 出结果了吗。
评议。诗中指评议 服输。 梅与雪的高下。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雪争春难分高下
不如。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人将雪和梅进行对比,巧妙地写
出了雪和梅的长处和不足: 雪花洁白无瑕却无清香, 梅花芬芳高雅却不够洁白。
9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 (今属山西)。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 乐府运动。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深入浅出。
主要作品:《琵琶行》《长恨歌》等。
朗读指导:朗读时,把“横、侧、远、近、高、低”几 个字重读;“岭”可把语音延长,读出连绵之意,高耸入云 的“峰”则要语调上扬,读出山峰之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这两句诗 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 相与全貌。成语“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也有同样的意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年级上册语文九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九《古诗三首》涉及到的三首古诗分别是《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介绍和内容:
1.《暮江吟》: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绝。
这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2.《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这也就是人们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常被眼前的景象说迷惑的原因。
3.《雪梅》:
《雪梅》是南宋诗人卢梅坡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写的是梅雪争春,告诉人们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二首诗写雪月梅花的清秀景色,道出了三者的难分难解之妙处,第三首诗写梅雪争春的困惑与结果。
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语文九《古诗三首》的内容。
这三首古诗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忆江南》《江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忆江南》《江雪》)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1.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课文赏析
《浪淘沙》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以及河流中沙砾被浪涛冲刷、风卷的场景。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河中的沙砾,经历了浪淘风簸后,最终来到牵牛织女的家,展现了人生的坚韧与不屈。
《忆江南》是一首充满赞美之情的诗,诗人通过对江南春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美丽和迷人之处。
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更是成为了描绘江南春色的经典之句。
《江雪》这首诗描绘了寒冬时节,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寂静的景象。
诗人通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描绘,展现出了冬天的肃杀与寂静。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有一位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独立于世的精神风貌。
这三首诗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景象和情感,但都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内蕴,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启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7张PPT)
诵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
tí
题西林壁
shì
[宋] 苏 轼
cè fēn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lú
yuán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侧峰庐缘
左右结构: 侧 峰 缘 半包围结构: 题 庐
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题西林壁
[宋]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应该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俯瞰。
从这四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想要全面地看问题,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 上进行观察。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
题 西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示例: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柔和地 铺在江面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 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 山的全貌,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这 两句诗借景说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 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峰”和“岭”有什么不同?
峰:高耸入云
岭:连绵不断
作者从远、近、高、低看到的景象 有什么不同?
远眺 重峦叠嶂
近观 危崖险岩
仰望 遮天蔽日
俯瞰 深沟幽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 想到哪组词?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我 身在庐山之中。
四年级上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由于不同地区和学校可能采用不同的教材版本,以下提供的是常见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三首古诗。
具体版本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解析1. 《出塞》此诗描绘了边疆的苍凉和战士的豪情。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利用时空交错,将秦汉时期与边关景色结合,展现了历史的深远。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则突出了战士们远离家乡、长期征战的艰辛。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表达了对于英勇将领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2. 《凉州词》— 1 —这首诗以边塞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豪情。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源远流长、雄伟壮观的景象。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边城的孤寂和周围山峦的险峻。
后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理解和对于战士们的同情。
3. 《夏日绝句》这首诗是李清照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
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即要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通过对于历史英雄项羽的怀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请注意,以上解析仅供参考,实际教学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教师解读而有所差异。
建议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进行理解。
— 2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知识点一、我会写组词暮mù(暮色、暮年、暮气)吟yín(吟唱、吟诵、呻吟)题tí(题字、题诗、问题)侧cè(侧影、侧门、侧重)峰fēng(峰峦、山峰、顶峰)庐lú(庐山、庐舍、草庐)缘yuán(缘由、缘故、姻缘)降xiáng(降伏、归降、降龙伏虎)阁gé(阁下、阁子、阁楼)费fèi(费事、费解、费时)须xū(必须、须知、须要)逊xùn(逊色、逊位、谦逊)输shū(输血、输入、运输)二、我会认组词瑟sè(瑟瑟、瑟缩、瑟瑟发抖)骚sāo(风骚、牢骚、骚扰)三、多音字似sì(好似)shì(似的)降xiáng(投降)jiàng(降落)四、古诗大意《暮江吟》: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一粒粒真的珠子一样,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雪梅》: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五、问题归纳1.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9篇]
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四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5.《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唐.杜甫)(唐.韩翃)(宋.王安石)黄四娘家花满蹊,春城无处不飞花,京口瓜洲一水间,千朵万朵压枝低。
寒食东风御柳斜。
钟山只隔数重山。
留连戏蝶时时舞,日暮汉宫传蜡烛,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在娇莺恰恰啼。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月何时照我还?【重点词语】:江畔娇莺啼叫御柳日暮隔离数字【词语解释】:江畔:江边。
御柳:皇家花园中的柳树。
还:回。
【中心思想】《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这首诗写了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表现出一派春光烂漫的景象。
诗中“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体现出花很多。
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的诗。
这首诗讽刺了唐肃宗、代宗时期的宦官专权。
“寒食”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按风俗这天禁火。
描绘了寒食节的景象,由白天写到了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喻今,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泊船瓜洲》作者宋朝诗人王安石描写了诗人停船瓜洲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第2篇古诗三首一、默写三首古诗。
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二、先解释重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宋]卢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①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②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课文内容
《古诗三首》包括《出塞》、《凉州词》和《夏日绝句》。
《出塞》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
诗中写到时代的英雄,提到了战争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建立功业的渴望。
《凉州词》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翰。
诗中描绘了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场景,表达了戍边将士豪放开朗的性格,也展示了边塞将士苦寒的生活。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李清照。
诗中借用了典故,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笔记
1. 重点词语解释:
《出塞》:边关、出征、未还、何时还。
《凉州词》:黄河远上、一片孤城、羌笛何须、春风不度。
《夏日绝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诗句意思:
《出塞》:秦汉以来,明月还是那样照着边关,长驻边关的士兵还未归家。
如果有像李广那样的将军立马作战,封侯非难事。
《凉州词》:黄河发源于青海,连绵起伏,奔流不息,在甘肃看见一座孤城耸立在黄沙之中。
羌族的笛子吹奏着别离的曲调,可惜春风始终不能吹过玉门关。
《夏日绝句》: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是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4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一、《暮江吟》(唐·白居易)1.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解析:-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描写了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江面上的景象。
“铺”字用得极妙,形象地写出了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广阔。
“瑟瑟”形容江水在夕阳映照下呈现出的微微碧色,与另一半被染红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
-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诗人把秋夜的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弯弓,生动地描绘出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可怜”在这里是可爱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喜爱之情。
二、《题西林壁》(宋·苏轼)1.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解析:-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庐山的形态。
从正面看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是险峻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富有哲理的诗句。
诗人感慨自己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
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受到自身所处位置和角度的限制,只有跳出局部,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
三、《雪梅》(宋·卢钺)1.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解析:-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春天最美的景色,互不相让。
-次句“骚人阁笔费评章”,诗人面对梅花和雪花的争论,也难以评判谁更胜一筹,只好放下笔来思考。
-后两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通过对比,指出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么洁白,但雪花却没有梅花的香气。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事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三首》1. 原文及翻译-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翻译: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就成了高耸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样子都不一样。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就在庐山之中啊。
2. 解析与赏析- 这诗可有意思啦。
你看苏轼多聪明,他去看庐山,发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就像我们看一个东西,有时候正面看是一个样,侧面看又是另一个样。
他说“横看成岭侧成峰”,简单几个字就把庐山那种多变的形态写出来了。
这就告诉我们,看事情可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哦。
要是只从自己所在的角度看,就像他在庐山里看庐山,根本搞不清庐山到底啥样,这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诗就像一个小老师,偷偷地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太片面啦。
1. 原文及翻译-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翻译: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酿的酒很浑浊,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待客有足够的鸡肉和猪肉。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没有路可走的时候,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柳绿花红的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了,村民们的穿戴很简朴,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
今后如果还能趁着月明来闲游,我一定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们的门。
2. 解析与赏析- 陆游写这诗啊,就像是在给我们讲他去山西村游玩的故事。
他一开头就说“莫笑农家腊酒浑”,这多亲切啊,就像他在跟我们说“哎,你可别嫌人家农村腊月的酒不好喝,人家可是很热情的”。
然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可太有名啦。
你想啊,在山里走着走着,好像前面没路了,心里正着急呢,突然就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村子。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感觉走投无路了,但是只要坚持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新的转机。
后面他又写了村里春社的热闹和村民们古朴的样子,最后还说以后还要再来玩呢。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笔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三首》包括《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以下是这三首诗的笔记:
1.《暮江吟》: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写了夕阳照耀下的江水景色。
诗人通过对江水、残阳、小草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感慨。
重点词语:残阳、江水、小草、珍珠。
佳句赏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2.《题西林壁》:
这是一首题壁诗,描述了庐山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诗人通过观察角度的变化,描绘了庐山的不同面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词语:横看、侧看、远近高低、不识、缘。
佳句赏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雪梅》: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雪梅为对象,通过描写雪梅的外形和内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美好品格的赞美。
重点词语:雪、梅、争春、雪虐、霜傲、香。
佳句赏析: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以上是这三首诗的笔记,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些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