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第八章 结构主义批评
文学批评教程-王一川-知识点总结整理
![文学批评教程-王一川-知识点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64ccfa426fff705cc170ae6.png)
*注明页码处为需要展开的知识点第三章形式主义批评概念:是 20 世纪西方第一个重要的批评理论流派,是指 1915 年到 1930 年在俄国—苏联出现的一种以考察文学形式为中心的文学批评潮流。
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逊、波格蒂莱夫、什克洛夫斯基、坦尼亚诺夫和艾亨鲍姆等。
关键词:莫斯科语言小组,诗歌语言研究会,布拉格语言小组,技巧,情节,故事,文学性,陌生化,隐喻,转喻,韵律,意义代表主张:*文学研究不应该问一部作品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而应该问它现在是什么,它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结构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所以,文学研究的焦点应该在作品的形式上,文体、语言、手法、结构、技巧、程序等应受到高度重视。
*(P48)对于语言的高度重视和对于形式的密切关注,自然导致了俄国形式主义者对技巧的青睐。
*什克洛夫斯基、雅各布逊和艾亨鲍姆都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运用语言学方法在文学作品中寻求“文学性”的存在。
*俄国形式主义最具操作性的方法正是它的陌生化原则。
*在文学研究活动中,俄国形式主义者采用简单的二分法,把全部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即诗和散文。
……诗歌研究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得以立足的根基,诗歌的艺术技巧是他们集中探讨的问题。
*(P42)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学艺术是独立的世界;(P44)什克洛夫斯基区分了“故事”和“情节”;(P48)陌生化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强暴”*(P44)雅各布逊强调文学性,什克洛夫斯基强调陌生化,但两者是一回事;*(P45)雅各布逊区分了日常语言和文学语言;(P46)隐喻和转喻;在雅各布逊那里,手段、方式、途径永远比目的、意图、效果重要;(P49)“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过程中带入组合过程”*(P41)坦尼亚诺夫一方面立志确立文学作品的自立性、独立性,另一方面,他又相信这种自足性、独立性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P48)俄国形式主义后期,坦尼亚诺夫提出了“突出”的概念;(P50)韵律和意义;*(P41)艾亨鲍姆在研究文学的题材、风格、韵文、结构、散文技巧时,总是采取描述性的态度;此外,他还热衷于采用语言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现象;*布里克十分重视语法和语义两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现代文论第八章结构主义
![西方现代文论第八章结构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1983a44d6c175f0e7cd1376f.png)
No Image
贡献
(一)从本体论方面看,尽管新批评的本 体论是一种自相矛盾的东西,但是它在文 学活动的三R关系中突出文学作品作为文 体的独立价值,把文本看作一个语义结构 的整体,提高了文体在文学生成、评论中 的作用,使几千年来被忽视的环节成为独 立的显赫的研究对象,确实为世界性的文 学评论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点。
(1)第一种类型:一物与另一物相似,实际上这两种 事物有多方面的性质均相似。
(2)第二种类型:上下文引起多种意义并存,包括词 语的本义和语法结构的不严密引起的多义。这实际上上 语法性复义,某种语言的语法关系越松弛,则它的语法 复义现象就越多。汉语语法关系远比英语松弛,所以中 国古典诗歌中语法复义比比皆是。
(3)第三种类型:同一词具有两个似乎并不相关的意 义。双关语就是该类型的典型。双关语是在一定的语境 中,利用词语的同音或多义的条件,故意使语句具有双 重意义,言此而实际指彼。
(4)第四种类型:一个陈述语的两个或更多的不同意 义合起来反映作者复杂的心理状态。
(5)第五种类型:一种修辞手段介于两种所要表达的 思想之间。
No Image
新批评的最大缺点是本体论中的矛盾。
新批评第二个缺点是走极端,绝对排除文 学活动中作者和读者的因素,搞向心式的 批评。
新批评第三个缺点是内部理论以及方法的 繁杂。
No Image
(一)新批评与唯美评论、唯形式评论的 关系
(二)新批评与非理性主义者的关系 (三)新批评与中国的关系 (四)燕卜荪的“含混”理论与诗歌复义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2256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3.png)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的一种学术研究方法。
通过运用一系列批评理论和方法,可以揭示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意义和审美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并通过相关案例加以说明。
一、传统批评法传统批评法是文学批评的基础和起点,它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
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形式主义批评,它关注作品的形式结构、语言运用和艺术技巧等方面,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文本的特点,揭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例如,对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篇小说,形式主义批评法可以从文本的叙述视角、篇章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其独特之处,以及这些特点如何突出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二、结构主义批评法结构主义批评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系统,并认为这些结构和符号所构成的网络决定了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分析作品的符号、象征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例如,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结构主义批评法可以从时间结构、家族关系的线索等方面探讨作品中隐含的象征意义,如房屋的寓意、命名的象征等,从而揭示出整个作品所表达的文化与社会观念。
三、后现代批评法后现代批评法强调了对文学作品中的权力、權威和身份的质疑,并对现实世界的构建和意义进行挑战。
其核心思想是拒绝固定的真理和正统的权威观点,注重对边缘化群体和边缘文化的关注。
例如,对于托尼·莫里森的《亲爱的》这本小说,后现代批评法可以从女性视角、种族视角等出发,对作品中涉及到的种族歧视、性别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以及探讨《亲爱的》对于美国文化的影响和反映。
综上所述,文学批评方法是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传统批评法、结构主义批评法还是后现代批评法,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运用这些批评方法,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思想启迪。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我对文学评论的研究与思考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我对文学评论的研究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6cab4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5.png)
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我对文学评论的研究与思考文学批评的方法与艺术文学评论作为研究文学作品的重要手段,为了准确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艺术价值,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批评方法。
本文将对文学批评的方法进行研究与思考。
一、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在古代,人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主要使用的是传统文学批评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1. 辞章论述:着重于对作品词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分析,可以揭示作品的美感和表达力。
2. 频繁习题:通过对作品中的情节、行为、对话等要素的分析,来考察作品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技巧。
同时也可以通过解答习题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评古才论:以历史背景为参照,对作品进行评价。
通过比对古今,可以评估作品的艺术价值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虽然这些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作品,但是它们对于真正深入研究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提出了一些现代文学批评方法,以更全面、深入地研究作品。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现代文学批评方法:1. 结构主义批评:关注作品的结构和构成要素,探讨作品中的各种对比、重复、旋转等形式。
认为结构是理解和解读作品的关键。
2. 影响批评:研究作品与其他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作家的文化背景、思想倾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3. 心理分析批评: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状态、动机和冲突,从而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4. 后现代批评:强调作品的多重解释和不确定性。
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决定的,而非作者的意图。
以上只是现代文学批评方法中的一部分,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和研究对象。
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文学评论者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性和价值。
三、我的研究与思考在对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每种方法都有其独到之处,适用于不同的作品和分析目的。
我倾向于结合多种批评方法进行文学评论。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 文学接受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第八章 文学接受](https://img.taocdn.com/s3/m/9d1e31d47f1922791688e816.png)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八章文学接受第八章文学接受名词解释文学消费:为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
文学生产:作家观念形态的文学创作与出版家赋予其物质形态的复制出版。
文学传播: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产品传递给文学消费者的过程。
文学接受:指审美范围内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接受心境:文学接受者在阅读前与进入阅读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基本心理状态。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前理解”的心理状态。
预备情绪:接受者从现实关注向文学接受跃进的中间环节,受作品基本特质激发而产生的特殊情绪。
“前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结构:接受者原有的文学知识、审美趣味以及阅读过的作品所构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图式。
同化: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相致,并得到强化与巩固。
顺应:作品信息与心中的审美结构严重不一致,而通过自我转换来适应作品。
召唤结构:作品中留有不确定性和空白点需要接受者将其具体化的文学作品本身。
合理误读:在一定的限度内,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审美效果:接受者在审美体验高潮阶段或实现阶段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一系列心理效应与最终成果。
心灵共鸣: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
文学的社会交往:通过文学接受而形成或传播普遍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文学批评:以文学接受为基础,以一定理论与方法,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印象性批评:感想式的鉴赏式的批评。
注释式批评:解释词句、阐释原意为主的批评。
评点式批评:在原作上加以批注、点评并与原作一起印行的批评。
英美新批评派批评:主张作品中心论,注重形式与文本的研究与批评。
倡导“细读法”。
精神分析批评:强调泛性欲论,用俄底浦斯情结来解释创作动机,认为艺术是人的潜意识欲望的达成。
神话原型批评:主张将作品放到某个文学原型中去研究,提倡远古神话与现代作品相联系,不同民族文学相比较。
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84574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6.png)
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文学评论是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在文学评论中,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引导批评的思想体系,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特点;而批评方法则是我们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具体方式。
本文将探讨文学评论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文学理论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一种系统性和理论性思考。
它帮助我们认识文学作品背后的艺术原则和创作规律,为我们的文学评论提供方法论和理论支撑。
1.1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和合理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通过其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以体现。
而解构主义则强调文学作品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关注文本中的矛盾和隐喻,试图对传统观念进行颠覆和重构。
1.2 哲学与心理学哲学与心理学提供了文学分析的重要视角。
比如,存在主义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选择,心理学则关注人物心理和行为动机,这些都对我们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3 社会文化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帮助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历史环境和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批评方法的应用批评方法是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和评价中的实践方法。
不同的文学理论对应着不同的批评方法。
下面就是几种常见的批评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2.1 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特点,如节奏、韵律和修辞等。
它通过对形式特点的分析,揭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美感,从而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价。
2.2 结构主义批评结构主义批评注重文学作品的结构和内在关系。
它通过对作品元素的相互关系和符号系统的分析,揭示作品的意义和主题。
同时,结构主义批评也强调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和解构。
2.3 文化批评文化批评将文学作品放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分析,关注作品对社会和群体的影响。
它通过对作品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的解读,评价作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
结构主义批评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批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52e8ff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1.png)
结构主义批评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而不是关注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社会背景。
结构主义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由符号和符号系统构成的,这些符号通过一种类似于语言的规则来产生意义。
这种批评方法通过分析文本中的重复、对比、反差等结构元素的组织方式,探讨文本内部的因果关系和意义构建过程。
结构主义批评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在结构,并试图揭示这种结构对于理解作品的重要性和作品中的主题、意图等方面的影响。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012a562b160b4e767fcf7f.png)
名词解释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
发达的西方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占领大众的“常识”领域,也才能够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
它们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批评家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评论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价值系统。
假定:特定文学批评所提出或隐含的某些理论预设。
方法:特定文学批评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法则。
问题重心:特定文学批评所关注的问题焦点。
“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
模仿说:文艺是对某种外在东西的模仿。
表现论:主张文学来自作家的主观情感,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含混”: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
该术语由燕卜荪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的语句。
能指:当一个词被说出来时接受者所听到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标识,它是符号的视—听方面。
所指:单词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声音图像所指示的东西是符号概念方面。
延异:语言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意义必将向外“扩散”,意义最终又是不能获得的即所谓意义的无穷“延宕”。
文学批评方法简介
![文学批评方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778bb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6.png)
文学批评方法简介文学批评是研究、评价文学作品的一种学术活动。
它旨在通过各种方法和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评价。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
第一,传统批评方法。
传统批评方法主要包括文学史批评、文学题材批评和文学形式批评等。
文学史批评关注于作品与文学史的关系,探讨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学题材批评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节,试图揭示作品所描绘的人类生活的意义。
文学形式批评则着眼于作品的艺术形式,如诗歌、小说、戏剧等,探究其特点和技巧。
第二,恢复主义批评方法。
恢复主义批评方法强调作者原意的重要性,关注作品与作者背景的关系。
例如,生物批评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作家的身世、社会环境和生物心理,以理解作品的创作动力和意图。
心理批评则聚焦于作家的心理状态,揭示作品与作者个人经历的内在联系。
第三,结构主义批评方法。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关注作品的结构、符号和语言等方面,强调文本内部的语义关系和象征意义。
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包括符号学批评和话语分析等,通过分析符号的意义和语言的运用,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例子有,符号学批评可以解读作品中象征、隐喻和象征符号的使用。
而话语分析则从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入手,分析句子结构、语义关系以及修辞手法。
第四,后现代批评方法。
后现代批评方法强调对作品的解构和重建,并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关系。
后现代批评方法如解构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试图打破二元对立、关注权力和意识形态等议题。
解构主义批评通过对文本中内在悖论和矛盾的探讨,揭示其中的权力结构和意义模糊性。
文化批评则强调文学作品与社会文化的关联,分析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
总结以上只是几种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的简介,现实中批评方法的应用形式更为多样和复杂。
针对不同作品和研究目的,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批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通过批评方法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挖掘其深层以及潜在的意义,从而增加我们对文学的审美享受和认知深度。
结构主义批评与解构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与解构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000c266427284b73f242503b.png)
解构批评核心术语
延异 01 生造词,表示语言意义 取决于符号的“差异”、 意义必将向外“扩散”、 意义的无穷延宕三层意 思。 印迹 03 02 播散 指意义的“延异”方式。 “播散”就是文本的文 本性,表明着每个文本 的不自足性。意味着要 擦掉原有文本而重新书 写另一个文本。 增补 04
是“延异”的痕迹,是 符号之间相互阐释的表 现,符号之间总处于相 互代替与“增补”的过 程中,而且这一过程永 远不会结束。
借用卢梭的术语,称其 为“增补的逻辑”。增 补之所以存在,正由于 被“增补”的本体原本 就不完善。未经“增补” 的“自然”并不存在。
解构作为一种解读方法就是“文本之中关于意义的各 种论战力量之间的一种嬉戏” ——芭芭拉〃约翰逊 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反对“逻各斯 主义”和“言语中心主义”,否定终极意义,消解二元对 立,清除概念的淤积,拒斥形而上学,为新的写作方 式和阅读方式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这导致其批评方法 和策略的复杂性、曲折性和幽暗性。 要解构一个对象就是要表明它原本不是自然的 和不可避免的,而是一个结构,是有依靠这一结构 的话语制造出来的。并且,它本身又正处于“解构” 之中的结构,而这种“解构”正是设法把结构拆开并 对它进行再描述,赋予其一个不同的结构和作用。
产生背景
结 构 主 义 批 评 与 解 构 批 评
发展过程 主导思想 主要观点 主要研究方法 批评特点
代表人物
影响意义
结构主义批评
解构批评
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以学生和 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悲观情绪蔓 工人为主的社会运动一度高涨又迅 产生 延。西方社会科学蓬勃发展,是 速平息。一些法国文学家、哲学家、 背景 对法国存在主义思潮的反叛。 批评家呼吁颠覆以语言结构为代表 的资产阶级秩序。 源于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 紧随欧洲结构主义运动,60年代兴 尔的语言学理论,其主要创始人 起于法国,70年代在欧美思想界盛 发展 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 斯特劳斯。行开来,逐渐发展成为八九十年代 过程 20世纪中叶从法国兴起,后席卷 欧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思想内核之 欧美。 一。
09后结构主义批评
![09后结构主义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35e6acabb4cf7ec4afed079.png)
八、后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后结构主义兴起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初。
这派批评家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一定能完全表达作家的意图,文本的叙述必然存在“问隙”和“不连贯性”,有待于读者的补充和解释;文本只是供读者去发现和追溯的一组“踪迹”。
另一方面他们强调读者的意识和想象在阅读欣赏中的自由作用。
(一)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后结构主义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对结构主义不满的反应的产物。
二者的区别从罗朗·巴特回想他在六十年代末所经历的变化进程可见一斑:“在前一本书(指巴特于196s年出版的结构主义力作《叙事结构分析导论》——笔者)中,我求助于总的结构,从中得出对各种可能的文本的分析方法……在《S/Z》中,我却改变了这个观点:我放弃了一种模式先于文本的观念(因而一种模式更是先于每个文本),以便要求每个文本就是某一种类自身的模式,在这里,始洽按尼采哲学或德里达的观念来理解_区分作用_……文本……并不是叙述语言的言语。
”(转引自弗兰克·兰特里奇亚《新批评之后》Frank Lentrichia,After New Criticism,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第163页)后结构主义出现于七十年代初,它的创始人是法国的结构主义哲学家、文学理论家、符号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
后期的罗朗·巴特等人都属于这一流派,而耶鲁大学则成为后结构主义在美国的大本营,形成所谓耶鲁的德里达批评学派(也称为耶鲁的“解构主义”学派)。
如果说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所依据的理论模式是索绪尔的语言学(德里达称之为说出的宇的语言学),那么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则是德里达所创立的“书写语言学”。
德里达认为,索绪尔的语言学受到形而上学的偏见的限制,表现在:索绪尔把文字符号的能指(指示者)和所指(表达的意义)这两个概念及其关联域(context,指“上下文”。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把它扩大为一切符号领域,即任何一种符号出现于其中的区域,它特别指该区域中全部符号及符号与符号之间关系所组成的整体)拆开,并把它们设想为独立的,从而假定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言语系统。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简论](https://img.taocdn.com/s3/m/60cde31a52d380eb62946db5.png)
一
既然结构主义主要兴起于拥有像 列维斯特劳斯、 巴
尔特 等 著名 结构 主义者 的法 国 ,我 们 不得 不将 注 意力集 中于 那个 时期 法 国的哲 学思 潮。 0世纪 五六 十年代 , 学 2 哲
主义 方 法却 要 归功于 现代语 言 学之 父 索绪 尔(a sue 的 S usr)
语 言学理论 , 因此 , 想对 结 构 主义 文学 批评 的渊 源作 出 要 可信 的判 断 , 得 对 索绪尔 开创 的结 构语 言 学略加 探 讨。 还
2语 言 学根源 .
在 文 学方 面 ,用模 式来 分 析作 品是形 式主 义批 评 家
直到 7 0年代 后结构 主 义全 面取 代 结构 主义 为止 , 续半 延
(a d m t) pm i ac: g i  ̄系和次序( qecs s une) e 关系 , 这些要素在文 学作 品中起 的作用 和名 词 、 动词 、 容词在 句 中所 起作 用 形
几 乎 一样 。 就是结 构 主义文 学批评 的基 本观 点。 这 外部 研
念 必 须 由三个 概 念组 成 : 整体 性 概念 、 换概 念 和 自我 调 转 节概 念。整体 w oe es 指 组成 元素按 组合 规律排 列  ̄(hln s) 是 成 一 体 ,而 不 是 随 便 堆 起 来 的 聚 合 体 ; 转 换 (a s. tn一 r fr t n是指 结 构 的部件 在 一定 规 则 下 互换 或 改变 的可 oma o ) i 能性 ; 自我调 节( lrglt n是 指 有机 系统 中 预测 与 更 s f e uai ) e o 正 的相互作 用 。综合 以上 两位 学者 的观 点 , 构 主义哲 学 结
结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论
![结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3b38b60ddccda38376baf94.png)
结构主义批评的基本理论结构主义批评根据现代语言学所建立的明确模型来对文学作品进行结构分析。
如果说新批评所探讨的是文学的微观形式,结构主义所研究的则是文学的宏观形式。
结构主义批评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到了60年代结构主义巳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思想运动。
狭义的“结构”是指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方法。
广义的“结构”指事物的系统模型、形式联系、关系总体等等。
结构主义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结构主义创始人索绪尔在当时他用的不是“结构”而是系统。
其后法国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把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模型,运用到人类学研究上,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人类学(又叫结构主义叙事学)。
这样索绪尔的语言学和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就成了结构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
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是结构主义理论的奠基作,他把语言看作一个符号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人们所具体使用的词句叫“言语”,而整个符号系统叫“语言”,具体的言语千差万别,因人因时而异,但能表情达意,让使用同一语言的人都可明白,一这是因为在同一个符号系统里已规定了它们的意义。
索绪尔进一步指出,就具体言语而言,可被看作是由一个“能指”(一个音响形象,或它的书写对应物)与一个“所指”(概念和意义)组成,如“水”的概念在汉字中是“水”英语为water,德语为wasser等,这种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即声音符号与意义概念之间的关系,除了文化上和历史上约定俗成外,没有内在的任何原因可以说明,这完全是任意的。
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思维要是脱离了任何语言系统,都是不可思议的。
而且日常使用的具体语言,也只有在各自的整个符号系统中才有一定意义。
索绪尔还指出,对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要用“共时态”方法,而不应只受“历时态”方法的研究的限制。
“历时态研究是指语言存在的方式是时间性的,人们对一句话,无论是听还是读,都总是一个个字按时间顺序依次出现的,语句的展开有一种水平方向的时序运动,语言学上这就构成语言历时的,或横组合的方面。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
![(完整word版)文学批评名词解释+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b0492989eb172dec63b78c.png)
名词解释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文化领导权”理论:葛兰西认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发达的西方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培养“有机知识分子”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他们,才能占领大众的“常识”领域,也才能够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
它们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批评家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评论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价值系统。
假定:特定文学批评所提出或隐含的某些理论预设。
方法:特定文学批评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法则。
问题重心:特定文学批评所关注的问题焦点。
“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模仿说:文艺是对某种外在东西的模仿。
表现论:主张文学来自作家的主观情感,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含混”: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
该术语由燕卜荪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的语句.能指:当一个词被说出来时接受者所听到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标识,它是符号的视—听方面.所指:单词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声音图像所指示的东西是符号概念方面。
延异:语言意义取决于符号的“差异”,意义必将向外“扩散”,意义最终又是不能获得的即所谓意义的无穷“延宕"。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b19872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名词解释是一种以文本结构分析为核心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法国,后蔓延到欧美各国,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相同的思维方式:“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的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根源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语言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词项所组成的符号系统,词项的意义依赖于词项之间的关系.四组核心概念语言和言语: 研究对象是语言所指(概念)和能指(音响形象):语言性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关系历时与共时:研究方法1、语言(language)与言语(speech)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现象,而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所说的话,而语言则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先验的结构,它决定了言语。
在人们日常以语言为媒介进行沟通的时候,语言是他们必须遵循的整体规则;言语则是单个的言说者在现实生活里所使用的系统。
2、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索绪尔认为,语言就是由记号(或符号sign,不是code)组成的体系。
语言中的任何一个词都是一个记号,而语言就是作为一个记号系统发挥作用的。
他把记号划分为两个组成部分:“能指”与“所指”。
能指构成了记号的物质方面:在口语中,能指就是说出来的或听得到的声音;在书面语中,能指就是字里行间的标记。
所指构成记号的思维方面,也就是记号的意义。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语言关系4、共时性synchrony与历时性diachrony历时性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研究一个事物,从语言来说。
历时性是研究语言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现象,也就是语言的演化。
共时性则是从事物一个时间内的横断面来进行研究,从语言来说,就是研究其静态结构。
重要。
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认为,人的理性有一种先验的结构,它在意识中支配人的行为,所以,一种由人类行为构成的社会现象,不管它在表面上如何,都蕴含着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支配这些现象的性质和变化。
文学批评知识: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
![文学批评知识: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d347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b.png)
文学批评知识: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文学批评知识:文学理论与批评方法一、文学理论的概念和作用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通过系统化的思考和研究,总结和归纳出一系列可以用来解释文学现象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文学理论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可以被应用到文学批评中,它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评论的行为。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些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1.传统批评方法: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主要是从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内容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比如对于小说可以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进行批评;对于诗歌可以从韵律、意象、节奏、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批评。
2.新批评方法:新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它通过对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比如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角度来进行文学批评。
3.结构主义批评方法: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和符号进行分析,它通过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符号、隐喻和象征来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
4.后现代批评方法:后现代批评方法关注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和文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断裂、破碎、异质性等特点的分析,来理解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
5.文化批评方法:文化批评方法强调文学作品和文化的关系,通过分析作品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来理解作品的意义。
比如可以从民族、宗教、地域等文化因素来进行文学批评。
以上这些批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相互结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学作品和批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应用文学批评中的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基础。
不同的文学理论会对文学作品提出不同的问题和观点,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72b31eaa1c7aa00b52acb7f.png)
名词解释陌生化: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
文化领导权:文化领导权亦称“意识形态领导权”。
葛兰西认为,西方工业社会的上层建筑是由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构成的,政治领导权是对后者来说的,意谓对警察、法庭、军队等国家机关的领导,文化领导权则是对前者来说的,意谓对民间的学术团体、报社、学校、教会等机构的领导。
期待视野: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无意识:“无意识”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隐藏于我们内心的被压抑或遗忘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我们心理活动中的欲望、野心、恐惧、情欲和非理性的东西等。
它们就像冰山中水下的部分,在人的全部精神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批评理论:是文学批评理论的简称,是指批评家在对文学现象的阅读和评论过程中体现的特定批评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普遍性的价值系统。
假定:特定文学批评所提出或隐含的某些理论预设。
方法:特定文学批评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法则。
问题重心:特定文学批评所关注的问题焦点。
“元评论”:不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解决或决定,而是对问题本身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
模仿说:文艺是对某种外在东西的模仿。
表现论:主张文学来自作家的主观情感,是内心世界的外化.“含混”: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式。
该术语由燕卜荪引入新批评,指文学语言的多义形成的复合意义。
“悖论”: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千真万确的语句,即所谓“似是而非”的语句。
能指:当一个词被说出来时接受者所听到的声音图像或文字标识,它是符号的视—听方面。
所指:单词在接收者的心中所唤起的意义、声音图像所指示的东西是符号概念方面。
文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
![文学概论,章节测试 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a8181e04aeaad1f347933fb0.png)
第八章文学接受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
A.消费B.出版C.流通D.销售【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消费。
文学消费是相对于文学生产、文学产品而言的,它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文学的生产、传播与产品都是指向消费,为了消费,并以消费为中心与终极目标。
2.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
A.学习者B.消费者C.接受者D.生产者【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文学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劝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等产品。
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
A.文学结构B.文学产品C.文学语言D.文学传播【解析】B4.审美的“距离说”的提出者是()。
A.叔本华B.尼采C.布洛D.黑格尔【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审美的“距离说”的提出者。
在20世纪初,布洛提出了“距离说”,他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作出审美反应,这里的“距离”有两层意思,即既要与现实生活、现实功利态度拉开较大的距离,又要与审美对象即作品保持尽可能缩小的距离,也就是要暂时远离现实而不断逼近作品。
5.“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
”这段()。
A.《诗品》B.《文赋》C.《典论·论文》D.《文心雕龙·知音》【解析】D6.“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伊瑟尔B.姚斯C.英加登D.哈贝马斯【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姚斯。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
结构主义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https://img.taocdn.com/s3/m/e74419fa770bf78a65295464.png)
第四讲结构主义批评Criticism of Structualism20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邹洪锦目录一、由来与特点从存在主义到结构主义皮亚杰:结构主义三大特性乔纳森·卡勒:关系与结构二、索绪尔的“语言学革命”言语与语言历时与共时能指与所指横组合与纵聚合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习俗、亲属制度及图腾的解读“乐谱竖读法”20世纪三大人文学派⏹现象学——哲学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批判领域⏹结构/后结构主义——文学、人类学、心理学、史学等。
⏹20世纪三大人文学派中唯有结构主义横跨人文学科方方面面。
——赵一凡:《结构主义》,《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
一、由来与特点⏹本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在自然,社会科学的人文学科中逐渐兴起一种新倾向——用符号/结构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研究。
这种工具理性或方法论哲学迅速取代二战以来存在主义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这种思潮总的特点是:⏹认为每门学科,每件事物都存在着一个内在体系。
这种体系由事物各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成一个整体。
结构主义主张从整体上,从构成整体的各要素的关系上去研究,考察,把握这一事物。
从存在主义到结构主义⏹在人性、理性、思想被存在主义推到无与伦比的高峰,思想解放、个性解放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符号之际,却有一个声音冷冷地出来“打横”:⏹思想也好,理性也罢,其实都是一些自然和社会中原本固有的“符号”的排列组合罢了,个体并不重要,需要研究的,是组成个体的那些“符号”,以及这些符号如此排列组合所透露出的“原本就有的”信息。
——陶短房《列维-斯特劳斯:寂寞终于结束》⏹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J·皮亚杰总结过结构主义的三大特性:⏹整体性——指事物的结构是要素按某种组合规律有秩序地构成的整体。
这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整体的性质不仅包括各种要素性质的总和,还包括一种“结构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同为碳原子构成,但二者内部结构不同,所以二者呈现出坚硬与柔软截然不同的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源于索绪尔开创的结构语言学,60年代结构主义 在法国开花结果,形成一个批评潮流。结构主义批评的代 表人物有,列维· 斯特劳斯、罗兰· 巴特、格雷马斯、托多 洛夫等。法国的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侧重于叙事文学的研究, 通过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层结构探究文学作品的意义,被称 作结构主义叙事学。 一、结构主义的发展 1、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开创了结构语言学,提出了把 语言作为系统和结构来研究的观点,主张对语言进行共时 的研究。他认为语言是由诸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每一 个要素的意义只有在和另外的要素同时存在时或者说只有 在系统当中才有意义。索绪尔提出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的 概念。分别是:
A、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作为一套符 号和规则、作为词汇和语法体系存在于人们头脑中。言语 这是具体的话语活动,是对语言规约的运用。语言制约着 言语。 B、能指与所指及任意性原则。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 构成,能指是表示意义的形式,所指是被表示的意义。能 指和所指的关联是约定俗成的,是任意的,并不是必然的。 C、组合与聚合、历时与共时。组合关系是话语中各个要 素一个接着一个所形成的线性关系。聚合关系是话语之外 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的集 合关系。索绪尔:“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 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 关系……历时语言学,相反地,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 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
4、罗兰· 巴特:《叙述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叙 述学的奠基之作。他认为,叙述作品是超越国度、 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的,在一切叙述形式中,一 定存在着一个共同模式。要对叙事作品进行分析 理解,就要用内在结构分析的方法,找出作品的 意义层。一部作品是从基本的功能层到人物的行 动层,进而形成叙述层的话语叙述,在各个层次 的纵向连接中,叙事作品的意义最终显现出来。 5、普洛普:俄国文论家,他的《俄国民间故事形 态学》于60年代被翻译成法文,对符号学的研究 作用极大。
结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义批评
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思维方 式。它不是通过经验的概括或归纳去认识事物的 本质,而是如何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模式。在结 构主义看来,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组成 的。也就是说,在既定的语境中,一个事物就其 自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的本质不在其自 身,而是在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 的关系就是结构,结构本身是自足的、封闭的。 结构主义是一种理论思潮,体现在各个学科当中, 比如数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文学中的
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2、雅各布逊:诗性功能、隐喻和转喻的理论对结构主义文 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3、列维· 斯特劳斯:号称法国结构之父。 1945年发表的《语言学与人类学的结构分析》标志着 结构人类学的开始。在列维· 斯特劳斯看来,构成文化的 整个社会行为领域也是一种按照语言模式编码的活动。整 个文化系统都被视为一个语言系统和巨大的符号体系,而 亲属关系、意识形态、饮食、仪式等文化的组成要素,都 成为这个语言系统的部分表现,构成了次一级的语言系统 和符号体系。这些次一级语言系统的社会功能在于保证文 化这个大的系统和符号体系的永久存在。
6、格雷马斯:立陶宛后裔,代表作有《结构 语义学》、《符号学与社会学》、《论意 义》。格雷马斯发展完善了普洛普的叙事 学理论。一是在普罗普七种角色的基础上 提出了三对二元对立的行动元;二是提出 了二元对立的语义方阵。
在对神话的分析中,列维· 斯特劳斯也认为, 在一切神话语言背后存在着共同的神话语言,神 话背后也是有一个系统的,其构成单元和组合规 则是可以发现的。每一个神话言语都可以分割为 尽可能小的单位或者神话素,这些单位具有特定 的功能和关系,这些关系和功能又使神话同特定 的主题相联系。就总体而言,神话的要素构成单 位和组合规则并未消失,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对俄狄浦斯神话的分析就是典型的结构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