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应用[摘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基于学生网络化生存现状和心理需求,针对地方理工科高校实践教学的现实条件,构建了“以课内实践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网络实践为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其应用主要是通过搭建以“五个一”为主导、以项目调研为牵引、以网络交往为拓展、以红色资源为延伸的实践教学平台来推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建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强烈的实践品格和现实内容,决定其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理念、教学经费、学生安全、基地场所、制度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因此,如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就成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之得到持续加强和有效实施,需要理论的有力支撑和实践的多方探索,其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亦是如此。

首先,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马克思看来,生活世界是现实人的生活,是在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实

践活动是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应该把生活世界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样理解的世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创造的、对人来说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体现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p56)马克思立足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全球化、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已然发生重大变化,实践活动方式亦呈现出新的形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回归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和新的实践方式去重构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制观的重要任务。

其次,传统实践教学困境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现实依据。众所周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于受到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运行机制上缺乏统一性,学生参与上缺乏广泛性,教师指导上缺乏连续性,制度建设上缺乏长效性。存在问题的原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滞后,尤其是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过于狭窄,为数众多的学者将实践教学

等同于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过分强调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或者主张到校外建设所谓的“教学基地”,或者带领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工矿企业、农村参观访问。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接受课程的内容,而不是“浩浩荡荡”地带领学生直接去“看”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2]。试想一个几万人的大学如何去组织这样的实践教学,有那样的财力和精力吗?所以,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只能是一种“精英实践”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想走出困境,由现有的“精英实践”模式走向“大众实践”模式,首当其冲的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蕴涵的精神实质,变革现有教学理念,将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网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实践教学以新的内涵。即: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教学,其判定标准主要不是看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简言之,就是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教学。只要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动口、动手、动脑、动脚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既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既可以在校内开展,也可以在校外开展;既可以说,也可以做。

再次,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状态为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心理需求依据。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网民中

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30.2%。针对湖北高校的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90%以上都触网,有47.3%的学生每天上网(其中每天上网2小时以内的学生占41%,2-4小时占39.7%)[3]。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丰富生活、体验人生的重要方式,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状态已然形成。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使大学生们“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宇宙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中”[4],由此带来一种全新的实践活动方式——网络社会实践。网络社会实践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其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发生了质和量的变革,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实践形态。它可以让大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能力,满足其成长、成才和社会化的需要,同时也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贴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大学生的网络生存需要,诚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5](p286)因此,在全球化、网络化影响日益增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应紧跟这些变化,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生存诉求,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教学理念,不断发掘实践教学的内涵,架构更加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反思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的生活世界理论,基于学生网络化生存现状

和心理需求,针对地方理工科高校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实践经费、人身安全等现实因素的制约,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探索,从网上网下、台上台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超越时间、超越空间、高低(高年级与低年级)衔接、本硕(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贯通多维视角切入,提出并构建了“以课内实践为主、课外实践为辅、网络实践为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新模式。旨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内实践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础,是最主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和观点,以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结合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广泛开展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成本低廉,简便易行,具有可持续性,能够达到课堂教学实践化的目的。

课外实践包括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是对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拓展,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从书本走向现实,从课堂转向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零距离了解历史国情与社情民意,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知,推动实践教学理论化。进而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网络实践是伴随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实践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