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案7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案7篇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案篇1【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案重点和难点】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案过程】(一)组织教案: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案情景。
(三)、讲授新课: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2、讨论:★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
(师生共同交流)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
(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第一单元《彩色的中国》 说课稿-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彩色的中国》说课稿课题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歌曲《彩色的中国》。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
其中歌词以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为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歌曲可分为两个乐段,大调式¾拍,而且多处使用到休止符,从而赋予了歌曲欢快、优美之感,就好像孩子们在边歌边舞,亲切地表达着热爱祖国河山的幸福情感。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唱,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2、教学目标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音乐情绪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但是对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以及休止符的演唱还不太熟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歌曲表现的含义,并能初步掌握演唱的基本姿势,在演唱之前进行发声练习。
(2)在理解歌曲是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和赞美的同时,初步学习演唱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以及学生活动,来进行歌曲的理解和演唱。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体会歌曲带给大家的爱国主义的情感,感受音乐对于抒发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
(2)初步形成用音乐来抒发情感、并能养成对音乐抒发情感的习惯。
4、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2、体验其不同的音乐风格难点:1、正确地表现《彩色的中国》的音乐情绪2、正确感受体验不同类型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及风格二、教法与学法七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这是他们的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本堂课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听唱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出示学习目标1、小组交流复习柯尔文音阶手势的做法,和演唱的姿势。
2、根据交流情况,教师总结,准备发声练习。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们回忆复习学过的音阶练习和演唱技巧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初中音乐人音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草原牧歌银杯音乐教案
《银杯》教案一、教材分析歌曲《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草原的一首祝酒歌。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 4/4拍,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具有舞蹈性质的蒙古族短调的特点。
歌曲描写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宾客的热情好客;对蒙古族民歌感兴趣,乐于了解蒙古族相关音乐文化。
2、学唱《银杯》,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短调的音乐特点,并在学唱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前倚音、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和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银杯》、通过学习能够说出短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学习大跳音程、切分节奏、前倚音、下滑音。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走进蒙古(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欢迎同学们来到我的音乐课堂,请大家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播放蒙古族人载歌载舞片段)。
师:同学们,视频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呢?他们属于哪个民族?生:他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演奏马头琴;他们属于蒙古族。
师:有哪些同学到过内蒙,请你给我们说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我们对蒙古族有哪些了解呢?请学生举手作答(出示有关蒙古族的习俗方面的图片)。
生:传统节日一一“那达慕”大会饮食习惯一一奶茶、奶酒、烤全羊民居一一蒙古包运动项目一一赛马、摔跤、射箭常用乐器一一马头琴师:同学们,我们了解了蒙古族的风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蒙古包,猜猜他们会用怎样的方式招待我们呢?生:沏茶、献哈达、敬酒……师:大家说的都对,每当有重大的仪式或尊贵的客人到来时,主人设宴盛情款待自然少不了喝酒。
有没有同学知道蒙古族敬酒的礼仪呢?(请同学举手回答,师示范敬酒礼仪,学生在音乐声中合着音乐的节奏分别和前后左右的同学练习)师:我们学会了敬酒的礼仪,感觉还缺了点什么?生:唱歌师:对,在宴会上蒙古族人要高唱酒歌向客人敬酒,以表达对客人的盛情。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蒙古族的一首祝酒歌--《银杯》,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曲。
初中音乐教材分析教案
以下是一个关于初中音乐教材分析的教案示例: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为《初中音乐》(人音版),该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一线音乐教材,旨在为广大初中生提供优质的音乐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歌曲欣赏:《茉莉花》、《康定情歌》等;(2)音乐知识: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3)实践环节: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
2. 教学难点:学唱民族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表演。
三、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民族歌曲,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讲解法:教师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3. 实践法:学唱民族歌曲,并进行小组合作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茉莉花》、《康定情歌》等民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民族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3. 音乐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如民歌、民间器乐、民族歌舞等,帮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4. 学唱民族歌曲:教师教授一首民族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旋律等要素。
5. 小组合作表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民族歌曲进行合作表演,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及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多欣赏民族音乐。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欣赏一首民族歌曲,并尝试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进行学唱,提高音乐素养。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军民大生产》教案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军民大生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军民大生产》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是一首劳动号子,根据陇东妇女们推磨时唱的民歌《推炒面》填词而成,描绘了1942年延安军民共同开荒生产的场景。
歌曲节奏鲜明,衬词风趣,结构短小,情绪热烈,作品深受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也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传承。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本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中国民歌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劳动号子还是首次接触,对劳动号子的演唱形式、作用等还需重点讲解。
同时学生们通过在历史课上学习,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还需对学生们灌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三:重难点讲解重点:1激发学生对劳动号子以及劳动歌曲的兴趣。
2学习、体验、表现劳动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升记号以及重音记号。
2体会作品情感,并准确表达,课后可以传承精神。
四:教学目标1、能够对我国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
课后可以传承延安精神。
2、演唱《军民大生产》这首民歌,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4、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积极参与劳动号子的创编活动。
五:教学方法聆听法教唱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六: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音频等资料七:教学过程八:板书设计军民大生产陇东民歌张寒晖填词劳动号子重音记号:>民歌山歌升记号:丼小调。
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引言本文将对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教材概述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了多个单元,涵盖了广泛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和研究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主要内容以下是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介绍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如音符、节奏、音域等。
学生将通过研究这些概念来建立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和理解。
2. 乐理基础:涵盖了音阶、调式、节拍等乐理基础知识。
学生将研究如何读谱、理解音乐符号等。
3. 歌曲研究:学生将学唱多个经典的中外歌曲,通过唱歌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歌唱技巧。
4. 乐器演奏: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学生将有机会研究和演奏这些乐器,培养音乐表演能力。
5. 音乐欣赏: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学生将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6. 音乐创作:让学生尝试进行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特点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系统性:教材将音乐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呈现了一个系统的研究框架,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音乐。
2. 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研究。
学生可以逐步建立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3. 兴趣性:教材设计了多种富有趣味和互动性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4. 实用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通过歌唱、乐器演奏、音乐创作等活动,让学生能真实地体验和实践音乐。
结论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是一套系统、循序渐进、充满趣味和实用性的教材。
通过研究这套教材,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音乐素养,培养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希望本文的分析对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五线谱) 丰收锣鼓-“衡水赛”一等奖
《丰收锣鼓》课堂设计一、教材分析乐曲《丰收锣鼓》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欣赏曲目。
是由彭修文、蔡惠泉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编曲。
是充分发挥打击乐器表现力的一首乐曲,该乐曲是由民族管弦乐器合奏。
合奏,是器乐演奏形式之一。
由若干乐器(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快、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尤其是最后以十面锣为主奏的锣鼓段,旋律跳荡、情绪更为热烈、欢腾。
第二部分旋律舒展,具有歌唱性,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
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旋律后,笛子和云锣分别展现了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和阳光下波光鳞鳞的水面。
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锣鼓演奏表现了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场面。
二、学生情况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欣赏课是音乐课中最不好上的一种类型,因为学生不感兴趣。
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一是听的少,二是听不懂,三是学生艺术素质条件差。
但是,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艺术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情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比如可以通过唱歌克服胆怯)。
中学音乐课并不是培养音乐家,欣赏课要本着培养学生学会听,到能听、会欣赏。
所以,老师有必要坚持,并且尽力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让学生逐步接受音乐欣赏。
三、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课前导入(二)完整聆听(三)作品简介(四)打击乐器识别(五)分段视听(六)小组音乐实践活动,分组演奏阶段性测评(七)课堂小结具体设计:(一)课前导入设计意图:学生在进入教室的同时,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循环观看与秋天有关的音乐和图片,为上课教师引出课题做准备。
(二)完整聆听1.提问学生与丰收有关的情景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切入,让学生有目的的听音乐,不至于茫然无措不知道听什么。
2.作品简介3.认识打击乐器,同时,听辨乐器。
设计意图:打击乐是这首乐曲的一大亮点,对下面开展的打击乐实践活动做引言。
4、分4个乐段听音乐,选择相符的表现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二单元《☆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教案1000字
- 视频资源:观看《圆舞曲舞蹈表演》、《圆舞曲舞蹈教学》等视频,了解圆舞曲的舞蹈特点和舞蹈动作。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拓展内容,如阅读相关文章、观看视频资源等,深入了解圆舞曲的音乐特点和舞蹈动作。在拓展过程中,学生可以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在下次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教师可以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舞曲的音乐和舞蹈魅力。通过课后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5. 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如分组比赛唱《溜冰圆舞曲》,评选最佳演唱者。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和用简谱唱出《溜冰圆舞曲》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用简谱唱出《溜冰圆舞曲》的旋律,下节课进行展示。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理解和感知音乐的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能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了解圆舞曲的节奏、速度和音乐形象;2. 能够用简谱唱出《溜冰圆舞曲》的旋律;3. 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圆舞曲的特点,用简谱唱出《溜冰圆舞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掌握圆舞曲的节奏和速度,用简谱准确唱出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在学习《溜冰圆舞曲》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圆舞曲的节奏和速度较难掌握,学生可能需要通过多次练习才能熟练演唱。其次,简谱的识谱能力需要加强,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提高自己的识谱能力。此外,学生可能需要通过更多的音乐活动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剖析本教材按照音乐教课的基本规律,表现“以音乐审美为中心,以兴趣喜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着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舞音乐创建,倡导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美评论体制”的课程理念,表现“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术”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表现“审美体验,创建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的课程价值,为学生终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确立优秀的基础。
第一单元教课内容由演唱歌曲、赏识歌曲、演奏、配乐诗朗读四个部分构成,力争突出“中学时代”这一主题,表现21 世纪中学生生机蓬勃、求知探究的精神。
第二单元在选材上联合的时间大概在国庆节前后,以歌唱祖国为中心。
选材思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波及“感觉与鉴赏”、“音乐表现”和“音乐与有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二,资料的选择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三,内容丰富,有中外音乐作品;第四,体裁形式多样,有不一样的声乐、器乐作品。
第三单元依据秋季的季节特点,经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课内容,环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觉与鉴赏、表现与创建、音乐与有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讲堂教课活动,不单使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欢乐感,并且能从音乐与有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照、参照中,认识其学科特点及互相关系。
第四单元所选的教材力争突出草原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特点。
教科书中表现的乐谱、歌谱、音响以及精巧的画面为学生供给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而加深对我国草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单元经过图文、乐谱、音响相联合的形式,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
以知识讲解、唱歌、赏识联合的形式学习,使学生认识亚洲音乐。
第六单元对本册教科书的状况进行终结性评论,为学生的艺术表演创建活动空间或舞台。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第一单元的要点是: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觉歌曲的演唱情绪,可以有感情地演唱。
人教版 七上音乐 中学时代 教案
《中学时代》教案级部:七年级姓名:曹学武一.教材分析1.《中学时代》这首歌曲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这是一节唱歌课。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演唱歌曲,感受歌曲表现得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珍惜中学时代的学习机会,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声势律动,跟琴演唱等形式学习歌曲,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中学时代》,认识歌曲中常见的音乐结构曲式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 或ABC。
并引导学生正确演唱圆滑线,延音线,以及合唱的训练。
三.学习重难点1.本课重点:歌曲中圆滑线、延音线的演唱。
2.本课难点:两个声部的演唱以二声部合唱。
四.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启发演唱法、声势教学法、练习法等2.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五.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现在大家都已经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呢?下面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让同学们感受一下老师的中学时代吧(师演唱《小二郎上学》)。
想一下你又应该以怎样的形式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生回答好好学习,不浪费光阴等,师进行总结表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中学时代》。
2.新授新授部分分为初听,复听,声势律动,歌曲演唱四个部分。
首先教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中学时代》的视频,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聆听。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子的,速度是多少?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听过歌曲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小组讨论后告诉老师答案。
(小组讨论——师适当进行指导。
)当学生说出歌曲2/4拍,中速,欢快情绪后,顺势板书,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感知。
在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基础上,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边听边划旋律线(教师示范),并讲解旋律线的划法,通过划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直观地对歌曲节奏的把握。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三篇
【导语】在以后的⽇常⽣活学习中,我们要多留意⼀些好听的电影⾳乐,它不仅给我们美的享受,更多的是陶冶我们的情操,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歌的⾏板》 ⼀、教材分析 《如歌的⾏板》为新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乐章中的第三课时,授课对象为初⼀年级学⽣。
这节课的设计,特别考虑注意培养学⽣倾听⾳乐的习惯,在听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就有针对性,也可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对⾳乐作品思想的理解,并做⼀个⽅向性的引导。
《如歌的⾏板》的素材来源于俄罗斯民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本课时的安排意在让学⽣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了解俄罗斯民歌,喜爱弦乐四重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欣赏、演唱、⽐较等形式感受乐曲凄凉、压抑的⽓氛。
2.模唱《如歌的⾏板》的两个⾳乐主题。
3.⽤⾝体感悟⾳乐,使⼼⾝同时进⼊⾳乐所描绘的意境,使学⽣更好地理解⾳乐。
难点:学⽣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乐曲,体验其⾳乐情绪。
三、教学⽬标: (⼀)、能够对室内乐作品产⽣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乐⽂化知识。
(⼆)、聆听《如歌的⾏板》,并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忧伤的压抑的情绪,并能从⾳乐要素⽅⾯探索其与⾳乐情绪之间的关系。
(三)、能够在聆听⾳乐的过程中掌握弦乐四重奏、室内乐等⾳乐知识。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学⽣跟随着弦乐曲《四季》步⼊⾳乐教室;师⽣问好。
(情景教学) ⼆、导⼊ 1.[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播放两⾸不同乐队演奏的乐曲,并提问分别由什么乐队演奏,带来怎么样的⾳响感受。
[学⽣活动]聆听乐曲、感受交响乐和弦乐重奏带来的不同⾳响效果并回答问题。
2.[教师引导]通过聆听乐曲、展⽰图⽚和提问导出室内乐及弦乐四重奏的概念。
[学⽣活动]聆听乐曲、观察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新授 1.[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弦乐四重奏,并让学⽣通过乐曲的风格、情绪为乐曲取⼀个合适的名字,来导出《如歌的⾏板》。
[学⽣活动]通过欣赏,学⽣根据乐曲的风格特点为乐曲取名。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人音版七年级教材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材内容分析,非常感谢市教研室孙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我们大家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在开始分析教材以前,首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人音版教材相比较原来的教材出现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教材中一些图标的理解和运用上,下面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教材中这些卡通图标的作用,我们老师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运用它们。
(出示大屏幕)人音版音乐教材的使用方法:有带教材的老师,请把课本打开。
看看上面出现的记号,我们以第一单元中的图标为例,这些图标有:小话筒、耳机、小电脑,竖笛、线谱等等。
带有小话筒记号的作品是要求老师们教唱的作品,比如《彩色的中国》,带有耳机的是要求老师们引导学生欣赏的,比如第一单元中的《多情的土地》,既有话筒又有耳机的是要求学生也要听也要唱,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咱老师们要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
在自己的教学中应该注意。
这个小电脑的图标附带的是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或者是一些相关的音乐资料。
老师们备课的时候可以加以参考。
在教材中每一个要求学生必须会唱的作品上面还出现了一行五线谱,上面带有音符,这个东西并不是一个装饰,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其实上面的音符就是页面上的音乐作品,提示老师们,这些作品其实是有线谱版本的,完整的线谱谱例在教参和教学光盘中都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线谱进行教学。
竖笛的卡通图标出现在教材中的第17页、第35页、第55页和68页,按照要求学生应该学习八孔中音竖笛的演奏方法,并演奏相关的作品,有《沂蒙山小调》和《友谊地久天长》。
另外,在每一个单元的后面还出现了两个板块,一个是实践与创造,另一个是学生学习的评价,大家可以看一下教材的第10页。
实践与创造这个板块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目标还有一些必要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单元中的难点,也为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有一个侧重点,看看这一个单元中学生最后应该学会什么内容,有的放矢。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歌唱祖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
2、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通过学唱《彩色的中国》,欣赏《多情的土地》,以及PPT展示我国的大好河山,以此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2、了解两首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和《多情的土地》寻选自2012年新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一单元。
《彩色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与中华文化的热爱。
曲调生动流畅地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关注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追求,让演唱者真正感受到“神州处处好”,祖国处处好。
《多情的土地》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
歌曲通篇采用e小调,旋律抒情流畅、优美感人,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上下两大段旋律相同,结构为AB、A'B',每一段落的前三句都配以语言化的旋律,演唱时如同对亲人轻声地诉说。
第四句旋律连续上行,并采用三连音以增加急切与激动不舍、焦灼与真切思念的情绪。
歌曲在B乐段开始发出深切的感叹,感叹助词“啊”的两句旋律前部相同,只在高音处略作后句高于前句但弱于前句的处理,给人以荡气回肠的感觉。
“我拥抱……”和“我捧起……”两句更是耐人寻味、真挚动人,其旋律的流畅如思念的河流奔涌流淌。
结束句在钢琴伴奏与人声交替互补、渐行渐弱、渐行渐远中结束。
1、导入:教师播放两首歌曲,让学生听一听,他的旋律、歌词主要表现了什么?是什么歌曲?(1)我的中国心(2)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回答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主要表现了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祖国幸福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那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的是另外一首表现热爱祖国的歌曲——《彩色的中国》。
新课讲授2、教师找学生朗读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
3、教师通过PPT来展示碧绿的平原、金黄的沙漠、长长的长江、弯弯的黄河、宝岛台湾,让学生对歌词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七年级音乐上册
备课教师:
授课教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由演唱歌曲、欣赏歌曲、演奏、配乐诗朗诵四个部分组成,力求突出“中学时代”这一主题,体现21世纪中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探索的精神。
第二单元在选材上结合的时间大约在国庆节前后,以歌唱祖国为中心。
选材思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二,材料的选择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三,内容丰富,有中外音乐作品;第四,体裁形式多样,有不同的声乐、器乐作品。
第三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而且能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
第四单元所选的教材力求突出草原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
教科书中呈现的曲谱、歌谱、音响以及精美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我国草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单元通过图文、曲谱、音响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
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音乐。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人音版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人音版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以“歌唱祖国”为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选取《国歌》、《爱我中华》等具有鲜明爱国热情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将爱国之情融入血脉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内涵。
单元附增歌唱的基本要求、基本姿势、基础发声练习要求及旋律、常见的演唱形式等内容,使学生在开学之初就要注意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以“缤纷舞曲”为主题,这是学生较为喜闻乐见,同时又非常浅显易懂的一类音乐体裁。
教材选取了国外的圆舞曲、波尔卡、探戈,以及我国少数民族舞曲等具有典型性、普及性、愉悦性的舞曲类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
第三单元以“草原牧歌”为主题,选取蒙古族长调、短调歌曲各一首,又增添了近年来创作的优秀民歌曲目,为学生展现出一条具有时代色彩的民族音乐发展道路。
教科书中呈现的曲谱、歌谱及精美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我国草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发展。
第四单元以“欧洲风情”为主题,教材选取了意大利民歌、俄罗斯民歌和苏格兰民歌,以及一些欧洲特有的民间器乐曲。
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内涵,感受外国民间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的异同,为学生以后能够认识欧洲民族民间音乐与创作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打下良好基础。
第五单元以“劳动之歌”为主题,选取中国民歌中重要体裁之一“劳动号子”,通过船工号子、森林号子、农事号子代表的几首歌曲,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者的尊重,同时积极参与到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创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力。
二、教材重难点第一单元的重点是用准确的节奏、节拍,饱满的情绪背唱《国歌》,难点是对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休止符、附点音符等的把握。
第二单元的重点是把握三拍子的节奏特点,能用正确的演唱方式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难点是对各类舞曲特点、风格的准确把握。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牧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牧歌》教学设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少数民族与其独特的风俗民情、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情深深吸引着无数人前往探秘。
今天,我将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蒙古族,感受体验来自大草原的异域风情。
一、教材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辽阔的草原》。
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牧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曲《万马奔腾》。
《辽阔的草原》是本册教材中唯一以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课,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
歌曲《牧歌》总体上可以看作是由词曲同步的两大句组成,旋律起伏不大,第三句有较强的对比性。
歌词在语态上流露出强烈的感叹、赞美之意,蓝天、白云、绿草、羊群展现一幅令人神往的草原画卷。
二、教学目标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我依据教学实际,从《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制定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的地域及民族风俗特点,通过动听的旋律表达内心对蒙古族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在参与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体验歌曲辽阔的情绪和动感的旋律。
3、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牧歌》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学唱歌曲《牧歌》。
三、教法学法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看看大草原的风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直观性强、信息面广的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草原之施的情境,用大草原的民族风情之美、自然风光之美、音乐艺术之美吸引学生,展开认识草原—走进草原—歌唱草原—赞美草原四个环节的教学。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视唱简单的乐谱,在教学中,我主张让学生自主学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认识草原为在一开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在蒙古族民歌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的听觉上产生冲击,用草原上的一种语言欢迎大家的到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引出主题,让学生谈谈向往中的大草原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对大草原的向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本文档旨在对【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教材进行分析,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教材。
一、教材概述音乐第五单元共包含多个主题,涵盖了歌曲、乐曲、乐器和音乐文化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主要教学内容1. 歌曲研究:本单元介绍了多首歌曲,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模仿和表演等方式来研究这些歌曲,提高歌唱技巧和表达能力。
2. 乐曲研究: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一些简单的乐曲,如《小星星》、《咏春风》等。
通过研究这些乐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奏技巧。
3. 乐器研究: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试奏等方式了解乐器的结构和演奏方法。
4. 音乐文化: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研究关于音乐文化的知识,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特色、音乐节日等。
通过了解音乐文化,学生可以拓宽音乐视野,增加对不同音乐风格的认知。
三、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教材,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能够熟练唱唱片中的歌曲,并能够表演简单的动作配合。
2. 能够简单演奏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并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3. 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4. 了解音乐文化的差异,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供多种听觉和口语训练的机会。
2. 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如歌曲表演、乐器演奏等,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3. 小组或团队合作,让学生通过合作研究的方式进行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评价针对该教材的教学评价应注重以下方面:1. 对学生的歌唱表演和乐器演奏能力进行评估。
2. 对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进行评估。
3. 对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六、教材改进建议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可以考虑以下教材改进建议:1. 增加更多类型的歌曲和乐曲,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音乐喜好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
教材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规律,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的课程理念,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程目标的三个层面,体现“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的课程价值,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单元教学内容由演唱歌曲、欣赏歌曲、演奏、配乐诗朗诵四个部分组成,力求突出“中学时代”这一主题,体现21世纪中学生朝气蓬勃、求知探索的精神。
第二单元在选材上结合的时间大约在国庆节前后,以歌唱祖国为中心。
选材思路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安排紧扣课程标准,涉及“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三个方面;第二,材料的选择紧扣中心——歌唱祖国;第三,内容丰富,有中外音乐作品;第四,体裁形式多样,有不同的声乐、器乐作品。
第三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通过综合性、人文性的主题教学内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来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而且能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参照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互关系。
第四单元所选的教材力求突出草原民族特有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
教科书中呈现的曲谱、歌谱、音响以及精美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我国草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单元通过图文、曲谱、音响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生动直观的亚洲主要国家的音乐教材内容。
以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音乐。
第六单元对本册教科书的情况进行终结性评价,为学生的艺术表演创设活动空间或舞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单元的重点是: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地演唱。
难点是:节奏XXX0|(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第二单元的重点是:学会并能背唱《歌唱祖国》;在音乐欣赏课中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不同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深厚爱国热情。
难点是:学唱歌曲时,要有唱谱练习;音乐欣赏的曲目比较多,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听辩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第三单元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西风的话》,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指导学生掌握八分休止符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
难点是:引导学生讨论总结音乐与相关艺术的的表现特点。
第四单元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选的歌曲和乐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加深对音乐地域文化的印象。
难点是:音乐材料比较多,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单元的重点是:指导学生了解亚洲各国的音乐特征。
难点是:指导学生了解印度音乐的特征。
第六单元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开展“新星擂台”和“新年音乐会”这两个音乐活动。
难点是:新年音乐会的个人准备,音乐会集体节目的组织与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