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___第4章查丽斌

合集下载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目录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目录

模拟电子技术根底主编:黄瑞祥副主编:周选昌、查丽斌、郑利君杨慧梅、肖铎、赵胜颖目录绪论第1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1 抱负运算放大器的功能与特性抱负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符号与端口抱负运算放大器的功能与特性1.2 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阐发闭环增益输入、输出阻抗有限开环增益的影响加权加法器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阐发闭环增益输入、输出阻抗有限开环增益的影响电压跟随器1.4 运算放大器的差分输入阐发1.5 仪表放大器1.6 积分器与微分器1.6.1 具有通用阻抗的反相输入方式1.6.2 反相积分器1.6.3 反相微分器1.7 运算放大器的电源供电1.7.1 运算放大器的双电源供电1.7.2 运算放大器的单电源供电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底子电路2.1 半导体根底常识2 本征半导体2 杂质半导体2 两种导电机理——扩散和漂移2.2 PN结的形成和特性2.2.1 PN结的形成2.2.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2.2.3 PN结的反向击穿2.2.4 PN结的电容特性2.3 半导体二极管的布局及指标参数2 半导体二极管的布局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2 半导体器件型号定名方法2.4 二极管电路的阐发方法与应用2.4.1 二极管电路模型2.4.2 二极管电路的阐发方法2 二极管应用电路2.5 特殊二极管2.5.1 肖特基二极管2.5.2 光电子器件本章小结习题第3章三极管放大电路根底3.1 三极管的物理布局与工作模式3 物理布局与电路符号3 三极管的工作模式3.2 三极管放大模式的工作道理3.2.1 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递3.2.2 三极管的各极电流3.3 三极管的实际布局与等效电路模型3.3.1 三极管的实际布局3.3.2 三极管的等效电路模型3.4 三极管的饱和与截止模式3.4.1 三极管的饱和模式3.4.2 三极管的截止模式3.5 三极管特性的图形暗示3.5.1 输入特性曲线3.5.2 输出特性曲线3.5.3 转移特性曲线3.6 三极管电路的直流阐发3.6.1 三极管直流电路的阐发方法3.6.2 三极管直流电路阐发实例3.7 三极管放大器的主要参数3.7.1 三极管放大器电路3.7.2 集电极电流与跨导3.7.3 基极电流与基极的输入电阻发射极电流与发射极的输入电阻电压放大倍数3.8 三极管的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3.8.1 混合∏型模型3.8.2 T型模型3.8.3 交流小信号等效模型应用3.9 放大器电路的图解阐发3.10 三极管放大器的直流偏置3.10.1 单电源供电的直流偏置3.10.2 双电源供电的偏置电路集电极与基极接电阻的偏置电路恒流源偏置电路3.11 三极管放大器电路3.11.1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3.11.2 三极管放大器的底子组态共发射极放大器发射极接有电阻的共发射极放大器共基极放大器共集电极放大器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4.1 MOS场效应管及其特性4 增强型MOSFET〔EMOSFET〕4 耗尽型MOSFET〔DMOSFET〕4 四种MOSFET的比较4 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4.2 结型场效应管及其特性4 工作道理4 伏安特性4 JFET的小信号模型4.3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中的偏置4 直流状态下的场效应管电路4 分立元件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4 集成电路中场效应管放大器的偏置4.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阐发4 FET放大电路的三种底子组态4 共源放大电路4 共栅放大电路4 共漏放大电路4 有源电阻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差分放大器与多级放大器5.1 电流源5 镜像电流源5 微电流源比例电流源5.2 差分放大器差分放大器模型差分放大器电路差分放大器的主要指标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5.2.5 FET差分放大器5.2.6 差分放大器的零点漂移5.3 多级放大器5 多级放大器的一般布局5 多级放大器级间耦合方式5 多级放大器的阐发计算5.4 模拟集成电路读图操练5.4.1 模拟集成电路内部布局框图5.4.2 简单集成运放电路道理通用型模拟集成电路读图操练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类正确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要点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滤波电路及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1 有源滤波电路6 滤波电路的底子概念与分类6 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6.2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6 三极管的高频等效模型6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阐发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本章小结习题第7章反响放大电路7.1 反响的底子概念与判断方法7 反响的底子概念7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四种底子组态反响的判断方法7.2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7.2.1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方框图7.2.2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7.3 负反响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7.3.1 提高增益的不变性7.3.2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7.3.3 减小非线性掉真和扩展频带7.4 深度负反响放大电路的阐发深度负反响条件下增益的近似计算虚短路和虚断路7.5 负反响放大电路的不变性问题负反响放大电路自激振荡及不变工作的条件负反响放大电路不变性的阐发负反响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消除方法本章小结习题第8章功率放大电路8.1 概述8 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8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与效率的关系8.2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8.2.1 双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CL电路〕8.2.2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OTL〕8.2.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8.2.4 复合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8.2.5 实际功率放大电路举例8.3 集成功率放大器8.3.1 集成功率放大器概述8.3.2 集成功放应用简介8.4 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OCL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OTL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集成功率放大器实际应用电路功率放大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本章小结习题第9章信号发生电路9.1 正弦波发生电路9.1.1 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工作道理和条件9.1.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9.1.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9.1.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9.2 电压比较器单门限电压比较器迟滞比较器窗口比较器集成电压比较器9.3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9.3.1 方波发生电路9.3.2 三角波发生电路9.3.3 锯齿波发生电路集成函数发生器简介本章小结习题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10.1 引言10.2 整流电路10.2.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全波整流电路10.2.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0.3 滤波电路10.3.1 电容滤波电路10.3.2 电感滤波电路10.3.3 LC滤波电路Π型滤波电路10.4 线性稳压电路10.4.1 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10.4.2 串联型三极管稳压电路10.4.3 提高稳压性能的办法和庇护电路10.4.4 三端集成稳压器10.5 开关式稳压电路10.5.1 开关电源的控制方式10.5.2 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工作道理及应用电路10.5.3 脉宽调制式开关电源的应用电路本章小结习题。

参考答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查丽斌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参考答案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查丽斌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课后答案

6 2A 3
受控电流源功率
P 2 I (3 2 I 2) 40W (产生)
1-4 求题图 1-4 中的 I 、 U S 。
题图 1-4

I 23
U S 2 I 2 (2 3) 5 2 14 2 10 22V
1-5 试求题图 1-5 中的 I 、 I X 、 U 及 U X 。
后 答

等效变换如下图所示
1-12 利用支路电流法求题图 1-12 中各支路电流。
ww
w.
题 1-12

根据 KCL、KVL 列方程有
I1 I 2 2 I 2 I 3 1 2 I 4 I 2 I 10 2 3 1
5
kh
da
题图 1-11

4 I (2 3) I 9 I 1A P -9 I 9 W (产生)
0 t2 1 w(t ) Cu 2 (t ) 2 2 (2 t ) 0
w.
4 2 I 2 (I 2I ) 2 0
I 0.25A; I SC I 0.25A
kh
题图 1-25 11
da
I
0.5 25 2.5 A 90 0.5 4

w.
案 网
解:将 4 电阻支路短路,求 I SC
co
m
R0
U 0C 0 .4 1 .6 I SC 0.25

I 3 1 2A ; I X 1 I 3A U 5 I X 15V
ww
w.
(a)
U X 5 I X 2 3 4 25V

查丽斌模拟电子技术答案习题5

查丽斌模拟电子技术答案习题5

Io
5.8 的阻值。
U T I R 26 1 ln ln 0.01 Re I o Re 0.01
∴R e=11.97(kΩ)
在图 5.8 所示电路中,已知所有晶体管特性均相同,UBE 均为 0.7V,求 R e2 和 R e3
解: I R
6 0.7 1(mA) 5.3
∴R e2 =5.09(kΩ)
·120·
第6章
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5.1

5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如图 5.1 所示,已知 1 2 50 ,U BEQ 0.7V ,指出每级各是 什么组态的电路,并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
Rb1 25kΩ C1 VT1 RS ui uS Re1 5kΩ C2
Rb1' 50kΩ
U CEQ2 12 3.12 2.4 4.5(V)
rbe1 300 101
26 26 1.613(k) , rbe2 300 101 1.14(k) 2 3.12
(2) Ri2 Rb3 //[rbe2 (1 )( Re2 // RL )] 120 //[1.14 101 2.4 // 2.4] 60(k)
U CEQ1 VCC I CQ1 Re1 15 2.56 5 2.2(V)
rbe1 300 51
(2) VBQ2
26 818() 2.56
10 15 2.5(V) 10 50
I CQ2 I EQ
2.5 0.7 1.64(mA) 0.1 1
I C1 I E1 3I E2 3I R 3
5.6
6 0.7 3(mA) 2.3 3

查丽斌模拟电子技术答案习题2

查丽斌模拟电子技术答案习题2

UO(AV) RL
90(mA)
ID Io(AV) 90(mA) , IF 1.1ID 99(mA)
UR 1.1 2UI 31.1(V)
2.14 在图 2.12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ui 100sint(V) ,RL 1k ,二极管为是理想二 极管。求:(1)RL 两端的电压平均值;(2)流过 RL 的电流平均值;(3)选择二极管时,其 最大整流平均电流 IF 和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UR 为多少?
图 2.13 习题 2.15 电路图
解: UO(AV)
0.9U2 ,
IO(AV)

0.9 U2 RL
ID(AV)

1 2
IO(AV)

0.45U2 RL
UR 2 2U2
ui
2U 2
o

uo
2U 2
o

io
2
3 4 t
2 3 4 t
o

uD
2U 2
VD1导通
o

2 3 4 t
第 4 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111·
图 2.15 习题 2.18 电路图
解:(a)假设
VDz1
处于反向击穿状态,VDz2
正向导通,
IZ

40
8.7 2
15.65(mA)

5(mA)
所以 VDz1 处于稳压状态,VDz2 处于正向导通状态Uab 8.7(V)
(b))假设
VDz1
·106·
第 4 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ui / V
6
3
o 2 3
t
-4
uo / V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ppt整本书课件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ppt整本书课件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第1章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
1.1 半导体基本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半导体三极管 1.4 场效应管
1.1 半导体基本知识
1.1.1 半导体的特点
1.本征半导体 所谓本征半导体就是结构完整的、纯净的不掺杂任何杂质
的半导体。 2.自由电子和空穴
共价键中的电子不是自由的,不能自由运动。即本征半导 体是不导电的。
上一页 下一页
1.3 半导体三极管
1.3.5 复合三极管
在放大电路中,有时单只三极管难以满足某些方面的特殊 要求,通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极管按一定方式连接成一个电 路来达到所要求的参数,这个电路可以等效的看成一只参数特 别的管子,称为复合管。复合管又称达林顿管。 1.两只同类型(NPN或PNP)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
由于外加电源产生的电场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同,加强了 内 电场,使PN结变宽,阻碍了P区和N区多数载流子向对方的扩散。 在外电场作用下,只有少数载流子形成了极为微弱的电流,称 为 反向电流。此时PN结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应当指出,反向电流 是 少数载流子由于热激发产生,因而反向电流受温度影响很大。
上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4 场效应管
漏源击穿电压U(BR)DS 栅源击穿电压U(BR)GS 在实际使用中加在场效应管各电极之间的电压不允许超过 上述两个击穿电压,否则会损坏场效应管。 5.漏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DM 场效应管工作时要消耗电功率,继而转变成热能,使场效 应管的温度升高。所以场效应管在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不允 许超过PDM,否则会因温度过高而烧毁场效应管。
图1-6
返回
1.2 半导体二极管
2.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对二极管的类型做以下归类:
(1)按制造材料分: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等。 (2)按用途分:有整流、稳压、检波、开关等二极管。 (3)按结构分:有点接触型、面结型和平面型二极管。 (4)按功率分:有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二极管。 (5)按封装形式分: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二极管。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_第4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_第4章

代替RE,抑制共模干扰 效果好,KCMR大。
T3
T4
+VCC
I BQ1 I BQ 2 ICQ1 ICQ 2
ICQ3
ICQ1
2 I BQ 3 ICQ2
T1 T2 IE
ICQ4
RL
IO
Uo
ICQ3 ICQ1
ICQ 4 ICQ3
I O I CQ 4 I CQ 2 I CQ 3 I CQ1 I CQ1 I CQ1 0
id1 gm1ugs1
uo io RL 2id1RL 2 gm1ugs1RL
uo 2 gm1ugs1RL Au gm1RL uid 2ugs1
ii ib 2
作业:4.8
ic 2 i c3
ic5
ic 6
RL
io ic 6 ic3 ic5 ic 2 ic 2 ic 2
转移特性
Rid
FET1
+ VCC
ib1
T1
ie1 ic1
RE
T2
Rod rce 2 // rds 4
FET2
ui1
ic 2
io
id 4 FET4
ui 2
+
id1
FET3
id 3
RL
uo
-
io id 4 ic 2 id 3 ic1 ic1 ic1 2 ib1
B2
B3

C3
rce1
rce2 Ib2
Uo
• •
Ib3

3Ib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R

Ui rbe1

大学_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查丽斌著)课后答案下载

大学_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查丽斌著)课后答案下载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查丽斌著)课后答案下载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查丽斌著)内容简介第1章直流电路1.1 电路及电路模型1.2 电路变量1.3 电阻元件1.4 电压源与电流源1.5 基尔霍夫定律1.6 单口网络及等效1.7 电位的概念与计算1.8 支路电流分析法1.9 节点分析法1.10 叠加定理1.11 等效电源定理1.12 含受控源的电阻电路习题1第2章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2.1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2.2 换路定则及其初始条件2.3 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2.4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2.5 一阶电路完全响应2.6 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响应习题2第3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3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表示3.4 3种基本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3.5 简单正弦交流电路3.6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3.7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8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3.9 三相电路习题3第4章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4.1 放大电路概述及其主要性能指标4.2 模拟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4.3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4.4 基本运算电路4.5 电压比较器习题4第5章半导体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5.1 半导体二极管的外部特性5.2 晶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5.3 晶体二极管的`应用及直流稳压电源5.4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及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249-74) 习题5第6章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6.1 晶体三极管的外部特性6.2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6.3 放大电路的分析6.4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6.5 电流源电路习题6第7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与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第8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第9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第10章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附录A Multisim软件简介附录B 本书常用文字符号说明附录C 部分习题答案参考文献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查丽斌著)目录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一阶动态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模拟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半导体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晶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以及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低频功率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产生与处理电路等。

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 习题4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 查丽斌 习题4答案

第7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174·图4.3 习题4.6电路图解: (a) 能放大(b) 不能放大,增强型不能用自给偏压 (c) 能放大(d )不能放大,共漏1<uA ,可增加R d ,并改为共源放大 4.7 电路如图4.4所示,MOSFET 的U th = 2V ,K n = 50mA/V 2,确定电路Q 点的I DQ 和U DSQ 值。

解:)V (13.3241510015DD g2g1g2GSQ =⨯+=⨯+=V R R R U22DQ n GSQ th ()50(3.132)63.9(mA)I K U U =−=⨯−=)V (2.112.09.6324d DQ DD DSQ =⨯−=−=R I V U4.8 试求图4.5所示每个电路的U DSQ ,已知|I DSS | = 8mA 。

第7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77·(d) U DSQ =12-2.25×3=5.25(V)>U GSQ -U th =1V ∴处于恒流区4.12 电路如图4.9所示,已知场效应管VT 1的K n = 0.16mA/V 2、U th = 3.5V ;VT 2的I DSS= -2mA 、U P = 2V 。

试分析这二个电路中的场效应管各工作在截止区、恒流区、可变电阻区中的哪个区。

VT 1R g1.2M ΩR d3k Ω10V2VVT 2R g 1.2M ΩR d3k Ω10V(a)(b)图4.9 习题4.12图解:(a) U GSQ =2V<U th ,截止(b) U GSQ =0V 假设处于恒流区,则I DQ =I DSS =-2mA → U DSQ =-10+2×3=-4(V)<U GSQ -U P =-2V ∴处于恒流区4.13 图4.10所示场效应管工作于放大状态,ds r 忽略不计,电容对交流视为短路。

跨导为m 1ms 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 模拟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答案习 题 44.1 当负载开路(L R =∞)时测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o u'=2V ;当输出端接入L R =5.1K Ω的负载时,输出电压下降为o u =1. 2V ,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o R 。

'ooL L o U R R R U ∙+= ∴Ω=-=K R R L U U o oo 4.3)1('4.2 当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入信号源电压s u =15mV ,信号源电阻s R =1K Ω时,测得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为i u =10mV ,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

s si ii U R R R U ∙+= ∴Ω=-=K R U U U R s is ii2)(4.3 当在电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接入电压源s u =15mV ,信号源内阻s R =1K Ω时,测得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压为i u =10mV ;放大电路输出端接L R =3K Ω的负载,测得输出电压为o u =1.5V ,试计算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u A 和电流增益i A ,并分别用dB(分贝)表示。

150==iou U U A dB A dB A u u 5.43lg 20)(==100)(=-==si s Lo i o i R U U R U I I A dB A dB A i i 40lg 20)(== 4.4 某放大电路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如图4.1所示,试求电路的中频增益um A 、下限截止频率L f 、上限截止频率H f 和通频带BW f 。

f/Hz图4.1 习题4.4电路图dB dB A um 40)(= ∴100=um A Hz f H 510= Hz f L 20=∴Hz f f f f H L H BW 510=≈-=4.5 设两输入信号为1i u =40mV ,2i u =20mV ,则差模电压id u 和共模电压ic u 为多少。

若电压的差模放大倍数为ud A =100,共模放大倍数为uc A =―0.5,则总输出电压o u 为多少,共模抑制比CMR K 是多少。

mV u u u i i id 2021=-= mV u u u i i ic 30221=+=V u A u A u ic uc id ud o 985.1=+= 200==ucudCMR A A K4.6 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和非线性区各有什么特点。

线性区: 虚短;虚断非线性区:输出仅为高、低两种电平;虚断4.7 电路如图4.2所示,求输出电压o u 与各输入电压的运算关系式。

u i1u i2u oR fu oR 3u i1u i2(a)(b)u i1u i3u i2u i4u ou i1u i2(c) (d)图4.2 习题4.7电路图(a ))(2211R u R u R u i i f o +-= (b) ))(1(232213231i i f o u R R R u R R R R R u ++++=(c) 22111212i i o u R R R u R R R u +++=(d) ))(//1()(44333434212211i i f i i f o u R R R u R R R R R R R u R u R u ++++++-=4.8 电路如图4.3所示,假设运放是理想的:(1) 写出输出电压o U 的表达式,并求出oU 的值;(2) 说明运放A 1、A 2各组成何种基本运算电路。

A 1 反相比例电路; A 2反相加法电路 1112110i i o u u R R u -=-= V u u u u u R Ru R R u i i o i o i o 5.7)10(5)(51212145235=--=+-=--=图4.3 习题4.8电路图4.9 采用一片集成运放设计一反相加法电路,要求关系式为o i1i2i35(53)u u u u =-++,并且要求电路中最大的阻值不超过100K Ω,试画出电路图,计算各阻值。

)()(5332211321R u R u R u R u u u u i i i f i i i o ++-=++-= ∴R R R R ===3215=RR f取Ω=k R f 100 则Ω=K R 20 Ω≈=K RR R f P 25.63//4.10 采用一片集成运放设计一个运算电路,要求关系式为o i1i210()u u u =--,并且要求电路中最大的阻值不超过200K Ω,试画出电路图,计算各阻值。

R fu i1u i2232311121)1()(10i f i f i i o u R R R R R u R R u u u +++-=--=取Ω=k R f 100则Ω=K R 101 Ω=K R 102 Ω=K R 10034.11 电路如图4.4所示,设运放是理想的,求输出电压o u 的表达式。

221R u R u o i -= o o u R R R u 4342+=∴ i ou R R R R u)1(4312+-= 4.12 如图4.5所示为带T 型网络高输入电阻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试推导输出电压ou 的表达式,并说明该电路的特点。

图4.4 习题4.11电路图 图4.5 习题4.12电路图2423421////R u R R R R R R u o i ∙+-= ∴ i i o u R R R R R R u R R R R R R R u 1432324242312//)//(++-=+⋅-= 4.13 电路如图4.6所示,设所有运放都是理想的,试求:(1) o1u 、o 2u 、o3u 及o u 的表达式;(2)当123R R R ==时,o u 的值。

图4.6 习题4.13电路图11i o u u = 22i o u u = 33i o u u =321321231231132132////////////i i i o u R R R R R u R R R R R u R R R R R u +++++=当 R R R R ===321 时, )(31321i i i o u u u u ++=4.14 电路如图4.7所示,运放均为理想的,试求电压增益oi1i2u A u u =-的表达式。

图4.7 习题4.14电路图11i o u u = 22i o u u =243132R u u R u u o o -=-++ 对A 3 12123o u R R R u +=- -+=33u u对A 4po o R uR u -=34∴ )(21312i i p o u u R R R R u --=31221R R R R u u u A p i i o-=-=4.15 电路如图4.8所示,运放均为理想的,试求输出电压o u 的表达式。

(a) 1121)1(i o u R R u += 24514512245145)1()1()1(i i i o o u R R u R RR R u R R u R R u +++-=++-= (b) 1121)1(i o u R R u += 26514512265145)1(i i i o o u R R u R RR R u R R u R R u -+-=--=图4.8 习题4.15电路图4.16 电路如图4.9(a)所示,已知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om U = ±12V ,输入电压波形如图4.9(b)所示,周期为0.1s 。

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求出输入电压的最大幅值im U 。

图4.9 习题4.16电路图⎰⎰-=-=dt u t u RC u i 1000d 1i o ∵U om =12V , T=0.1s∴U im =0.24V4.17 电路如图4.10所示,运放均为理想的,电容的初始电压c (0)0u =:(1)写出输出电压o u 与各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式;(2)当123456R R R R R R R ======时,写出输出电压o u 的表达式。

图4.10 习题4.17电路图2323141141)1(i i o u R R R R Ru R R u +++-= ⎰⎰--=dt u C R dt u C R u i o o 351611 当 R R R R R R R ======654321时⎰--=dt u u u RC u i i i o )(1321 4.18 电路如图4.11(a)所示,运放均为理想的。

(1)A 1、A 2、和A 3各组成何种基本电路;(2)写出o u 的表达式;(3)2R =100k Ω,C =10μF ,电容的初始电压c (0)0u =,已知o1u 的波形如图4.11(b)所示,画出o u 的波形。

A 1组成减法电路,A 2组成积分电路,A 3为电压跟随器 )()1(211211111i i fi f f fi f o u u R R u R R R R R u R R u --=+++-= ⎰⎰-=-==dt u u C R R R dt u C R u u i i f o o o )(12121122图4.11 习题4.18电路图4.19 电路如图4.12(a)所示,运放均为理想的,电容的初始值c (0)0u =,输入电压波形如图4.12(b)所示:(1)写出输出电压o u 的表达式;(2)求t = 0时o1u 、o u 的值;(3)画出与i u 相对应的o1u 和o u 的波形,并标出相应的幅度。

图4.12 习题4.19电路图⎰⎰-=-=dt udt u C R u i ifo 1111015.010)1(34124+=-+-=⎰dt u R Ru R R u i o o t=0时,01=o u ,V u o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