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优质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共51课时)
2019学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概况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的学习内容孩子们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少数孩子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孩子们已经基本形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安排7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五个单元,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数,一个单元,即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单元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在这两个单元里还要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第三部分是常见的量,一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本册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与原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把原一年级上册教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放到本册作为第一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教学的两位数的加、减笔算提到本册,把原一年级下册教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和1~6的乘法口诀两个单元推到二年级上册。
这次调整是在对实验区实验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广泛听取实验教师意见并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宜同步进行。
两种算法的思路不同,加、减交叉安排不利于学生掌握加法思路和减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练的情况下,也难以利用加减的互逆关系进行想加算减的思考。
所以把原来一年级上册安排的20以内加减法的一个单元分为两个单元。
又考虑到许多学前教学薄弱的地区在一年级上学期教学任务太重,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推迟教学。
二是两位数的加减笔算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口算时对算理产生的感悟可以顺利地迁移到笔算中去,所以把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笔算编排在一个单元里,把进位和退位的有关口算和笔算编排在另一个单元里,这是一种合适的整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全册)一单元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
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方法二:13-3=10 10-6=4方法三:9+()=13 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优化)6、试一试。
出示:14-9= 12-9= 17-9= 让学生用方法二来计算。
提示:可以先用小棒摆摆再计算。
指名学生口答,并要求说出算法。
三、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2)先独立完成,再同伴交流。
(3)全班交流算法。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算式的含义以及计算的方法。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计算的方法。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帮小蚂蚁算一算吗?指导书写格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夺冠军”:让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发现算式间的某种联系,知道可以利用相邻的算式推出得数。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汇总13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汇总13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教案第1篇教材目的: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9分钟)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捉迷藏游戏。
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板书课题(用数学)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问题(1)什么是用数学?(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2、出示自探提示: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解疑合探(19分钟)1、再次看图并回答。
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
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
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认识平面图及平面上的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
2. 认识平面的路径,并能通过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3. 尝试设计路径,知道从同一出发点到同一目的地有不同的路径,并能通过比较,从各种不同路径中选择较合理的路径。
4.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并获得平面图和客观空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表达等能力。
5. 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根据路径寻找目的地。
教学难点:正确的描绘方法。
教学过程:一、认识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1. 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公园里去玩,进了公园后你们想到哪里去玩?这里有一张公园导游图,(出示导游图)你们看得懂吗?2. 认识平面上的前后左右。
师:①从图上看,公园里有什么?引导得出:“_在左面,_在右面,_在前面,_在后面。
”②我想去亭子,应该怎么走?我想去_,应该怎么走3. 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师:①用双色片代替自己在平面图上走一走(一生演示,其余自练) ②把双色片放在大门位置,听口令:(1)向左X格、向右X格、向前X格、向后X格;(2)先向左X格,再向前X格;先向前X格,再向右X格。
③在这张图上,哪里是左?哪里是右?哪里是前?哪里是后?4. 学看平面图师:(出示图) ①在这张图上,这里是什么位置?(在图上标出前、后、左、右。
)②图上有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上出示花圃、游船码头、儿童乐园、养马场的标记)二、认识、描述路径。
师:小巧、小亚、小胖也在这儿玩,这些点代表他们所在的位置。
1. 根据路径,语言描述。
(1)出示图题1。
①小亚录音:我想去花圃,我是这样走的:你们能不能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几格,说说我是怎样走的?②小亚请你们用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几格来说说她走的路线,(板书:前后,左右)可以数一数、说一说;也可以用双色片走一走,再说一说。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2021苏教版),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2021苏教版),教案设计上课时间:年月日课题认识整十数课时数第1课时总课时数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用小棒数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各数的组成,知道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几个十是几十,10个十是一百;了解九十九添上一是一百;感受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初步学会几个几个地数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和技术党委“百”;积累数数、认数的学习经验,并形成相应的数感。
3、感受生活里的数及数在生活里应用;在与同学交流数数经验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理解整十数的组成,理解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教学准备20根小棒,十捆小棒,计数器教学程序师生活动二次修改一、复习引新二、探究新知三、巩固应用四、全课总结1、复习十和二十谈话:请小朋友一根一根地数出10根小棒。
数完后,提问:数满10根小棒可以怎样呢?那么一捆小棒是几根?它表示一个什么?再摆一根小棒,继续提问:现在一共有多少捆带几根小棒?一共有多少根?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数小棒的方法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认数1、认识几十几何几十(1)初步感知几十几要求:请小朋友数出二十三根小棒,摆在桌子上。
怎样摆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来是二十三根呢?摆好后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摆法。
追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二十三?指导学生说一说。
(2)认识几十几和几十现在要摆二十四根小棒,你会摆吗?自己摆一摆,再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交流摆法。
提问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二十四?二十四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指导学生说一说。
接着继续数到二十九。
追问:二十九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二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师生同时操作,数出三十)指出:二十九添上1是3个十,3个是三十。
让学生说一说。
引导: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2、认识一百(1)数出一百引导:我们已经知道几个十是几十,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几十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3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简案)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使学生学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拟两数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轻松开心的嬉戏和现实好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观看、比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体会比拟两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师:森林里新开张了一家动物餐厅,小兔当任经理,小猴和小狗都跑去当了效劳员。
这一天,餐厅来了很多客人,经理说:“快,快,拿盘子,比谁拿得多。
”小猴和小狗急赶忙忙用双手去拿盘子。
小猴说:“我拿了21只盘子。
”小狗说:“我拿了18只盘子。
”请你来当当裁判,谁拿得多?二、学问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谁拿得多?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3、试一试:2631674989904、二次小组学习:比一比以下计数器上的数。
(第6页)5、汇报沟通、小结:十位上的数一样,就比个位上的数谁大就谁大。
三位数比两位数大(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6、试一试:比大小。
(第6页/1)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三、稳固练习1、连一连。
(第7页第2题)2、按规律填数。
(第7页第3题)⑴按挨次填数。
(说说表格有什么特点)⑵读出个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再说说有什么特点。
⑶依据填好的表,把下列图中缺的数填上。
(实际是依据规律填数)3、按规律画图。
(第7页第4题)四、小调查。
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各有多少人?哪班学生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五、总结六、作业板书设计:百以内数的大小比拟十位上2比1大,所以21〉18。
26〈31 67〉49 89〈90 两位数比大小,先比十位,再比个位,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2 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稳固100以内数的挨次;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进展学生的数感。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优质教案
第1课时数数【教学内容】教材21~22页。
【教学要求】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
2、会正确地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整十数和一百。
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一百,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以及这三个数位的顺序。
3、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十个十个地数数的过程,理解整十数的组成。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小动物们今天在森林公园进行数学竞赛,蓝猫打算乘着智慧列车去参加,小朋友们想一起去吗?二、活动探究1、认识整十数和一百(1)森林公园门口,小狗在数小棒呢!我们跟它一起数:1、2、3 (10)(2)10个1根捆成一捆,得到1个十,一捆是十根。
(3)2捆是多少根呢?3捆是多少根?6捆呢?你是怎么想的?(板书:2个十是二十3个十是三十6个十是六十)(4)学生用学具摆,愿意摆几捆就摆几捆,并与同桌说说有几个十,是多少。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
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6)组织练习①“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过渡: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
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2、读写整十数和一百(1)出示计数器,要求学生说说对此已经知道了什么。
(2)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让学生说说表示多少,是怎样想的。
2013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第三课时教案
3.同桌比赛。
4.组长带领组员到户外做游戏。
三、混合运算,注重过程
出示练习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做得快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2.校对,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解决问题,温故知新
1.出示练习一第8题
师指名分析题义。
指名学生板书,集体汇报。
2.出示练习一第9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
教学难点:理清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正确计算
口算卡片抽读。完成20道左右的口算题,计时比赛。(对表现好的学生当选今天的计算之星。)
二、分组游戏,趣味练习
出示练习一第6题
1.学生选一组算式在老师的计时下,把得数写在算式的上面,比比谁最快。
课题
十几减9练习一(2)
总第3课时
个人加工、备注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梁长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练习一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熟练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总结全课,补充练习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有关十几减9的知识。在这堂课上有许多的小朋友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列式,而且计算时方法多样,老师觉得十分满意!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一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
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数学实践活动。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 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苏教版课程目标1.理解被减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学习通过已知的减数和差求被减数的方法;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运用已知的减数和差求被减数。
教学准备1.课件PPT;2.白板、黑板、彩笔、粉笔;3.小学生日常生活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2.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比如苹果和香蕉,让学生猜测这些水果的数量,并用数学公式表示出来。
2. 探究新知1.通过课件PPT,向学生介绍被减数的概念;2.给学生讲解如何通过已知的减数和差求被减数;3.通过实例讲解被减数和减数的区别,并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差别。
3. 操作练习1.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然后让他们通过已知的减数和差求解被减数;2.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保证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练习。
4. 提高拓展1.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已知的减数和差求解被减数;2.鼓励学生通过总结和思考,探索被减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认识;2.总结已经学会的知识点,并梳理需要继续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的书面练习;2.搜集生活中出现过的实际问题,通过已知的减数和差求解被减数,并将解题过程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讲究语速和语调,让学生能够听得清楚;2.教师应该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3.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应该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画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进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遭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干,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二、操作交换,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1)视察操作。
淘气告知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
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换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1)教师启示: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歌颂。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爱好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现不同的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第三单元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要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小数点对齐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实例,例如:“小明有3.5元,他又买了一支铅笔,铅笔的价格是2.8元,请问小明还剩多少钱?”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讲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加法:例题:3.5 + 2.8 =讲解: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加。
小数减法:例题:5.2 2.3 =讲解:小数点对齐,然后按位相减。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5题。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随堂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避免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拓展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热门15篇)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1页。
教学案例师:说一个你最喜欢的101以内的数,并说说为什么?生1:我喜欢60,因为我们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欢7,因为我今年7岁了。
(老师把学生说的数字一一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数字。
那么,你们能不能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一道加法或减法算式?能的话将它写在卡片上。
(把学生编好的算式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看着一黑板乱七八糟的卡片,你现在最想对它们做什么?谁愿意帮这个忙?生1:给它们分类。
生2:按顺序排一排。
师:小组内讨论一下,按什么顺序排?理由是什么?组1:我们组认为按得数大小排比较好。
组2:我们组认为按计算方法排比较合理。
组3:我们组同意2号组的意见。
我们还把加法计算题分成两类:一类是进位加法,一类是不进位加法;还把减法计算题也分成两类:一类是退位减法,一类是不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就请你上来帮老师来归归类。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道题说说你怎么算出来的?生1:我来说进位加法36+8。
我是这样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于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于88。
生3:95—40,先算90减40得50,再算50加5等于55。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1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15-9= 18-9=39+ =14 49+ =1714-9= 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3.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1. 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加减法运算卡片、计算器。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讲解:讲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第三单元 | 苏教版2. 主要内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和生活实例引入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通过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注意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选择一个与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关的故事,如小猪佩奇去超市购物,需要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以此引出加减法运算的必要性。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
27《图形拼组》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圆纸片、胶水、剪刀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一)教学目标: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和动手实践中体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在摆一摆中体验各种图形之间的转换与联系。
(二)教材分析:《图形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一些特征。
(三)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短,但经过一学期多的系统训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更多地还是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练习呈现方式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孩子感觉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
(四)设计理念及意图:这节课通过先创设学生到聪聪、明明作客这样一个情境引入,再让学生参与活动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
先是通过观察:“这些图形娃娃里藏着有什么秘密呢?”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折一折,进行比较,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和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
再把圆形变成正方形、把正方形变成4个三角形等等。
一环接一环,过渡自然、连贯。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
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5篇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教案1一、认识图形(二)单元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图形(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1)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教学过程:一、复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几减几十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几减几十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运算,以及几十几减几十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整十数加一位数:讲解并演示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如30 5=35。
2. 相应的减法:讲解并演示整十数加一位数后,如何进行相应的减法运算,如35-5=30。
3. 几十几减几十:讲解并演示几十几减几十的计算方法,如45-20=2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运算,以及几十几减几十的计算。
2. 难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能够正确处理进位和借位的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器、算术卡片、教学PPT。
2. 学具:纸、笔、算术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详细讲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算术卡片进行演示。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巩固:通过PPT展示几十几减几十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5. 总结: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以及几十几减几十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30 5=35- 相应的减法:35-5=30- 几十几减几十:45-20=25作业设计1. 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以及几十几减几十的理解。
2. 家庭作业:完成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以及几十几减几十的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优质教案.doc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两ຫໍສະໝຸດ 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二、复习。
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1题:用竖式计算。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认真完成第12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成第12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3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
1、出示: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的第11~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