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马桩艺术考察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中民俗博物馆拴马桩雕刻艺术特征

考察报告

摘要:拴马桩我国特有的建筑小品。久历风雨,依然矗立,曾经的经典建筑形式,因造型各异,雕刻精美,而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实地考察,对关中民俗博物馆的拴马桩做了考察取证,将这些拴马桩的图案、结构和造型方面做了分析。

关键词: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馆拴马桩雕刻图案构图造型浑然天成

拴马桩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中常见的碑石装饰。拴马桩作为我国民间雕塑艺术的典型代表,大多以中国传统艺术雕塑和具有异域文化风格的人物造型装饰所组成,凸显了拴马桩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拴马桩多采用汉白玉、花岗岩、大理石或木材等石木材料雕刻而成,一般通高2—3米,拴马桩外形多呈竖根状,顶部或身部多有各类各样的民俗浮雕,极具艺术价值。常置于家户、寺庙、墓陵、宫殿等庄肃建筑群的正门左右两侧,为人们滞留时拴马方便而置,它不仅是一般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还具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也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

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馆藏8600多根拴马桩。其数量之多和造型之丰在我国全国可谓“独一无二”,拴马桩在我国各地多有出现,以北方居多,后因种种变迁损毁严重,渭北地区仅为我国拴马桩艺术大量保存完好地区,极具地域色彩,尤其三秦风

格特点突出。

拴马桩是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史和民俗文化的形象代表,拴马桩作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典型代表,是传统民间艺术雕塑的杰出作品。拴马桩的出现与发展代表了特定历史文化、政治环境下的北方地区建筑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历朝历代中,拴马桩所蕴含造型艺术大都被文人士大夫视作山野草莽的产物,无法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审美意识的提升,拴马桩与众不同的造型语言很多年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拴马桩作为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产物,逐渐为大众所认可。

拴马桩也称作望桩、样桩、看桩,一般分为桩首、桩颈、桩身、桩根四个部分,一般为上圆下方,桩体取方、桩顶收圆。“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刘勰《文心雕龙·定势》,)寓“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拴马桩除了树立在农村道路旁用以拴绑大型牲畜外,还常以成对的形式树立于民居建筑大门两侧,不仅彰显屋主的身份地位,同时也具备相应的使用功能。

拴马桩的起源,

一.实用性的发展:

中国马匹政策,自人类驯化野生动物以来,原始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中国畜牧业史中,以养马的历史最为丰富,由於马在战争、交通、仪礼及耕垦拽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很早就被称为“六畜”之首。《周礼·夏官》载:“周天子有闲(御厩)十二,马六种。”(既:种、戎、齐、道、田、弩)养马业即盛,马政亦随之健全。马是驮运

物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并为人骑乘运输。同时马匹作为战略物资受到国家管制,汉文帝即位后,曾因养马费粮,一度限制马匹的发展,晁错发现后,马上建议“令民有车骑马者,复卒三人”,鼓励民间养马。汉文帝接受他的建议,下令用免役的办法促使民间养马,史称“马复令”,民间养马之风再兴。《马可波罗游记》称每驿站有马20~400匹,全国共有驿马30万匹。明代,明初在全国南北各地推行马政,在陕甘和辽东设养马场,在农区厉行官督民牧,洪武二十八年榜示:“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无论统治阶级以什么政策改变,官民供养的形式,确定了民间马匹大量存在,也造就了马类附属产业的发展,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根木桩子,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

随着中国马匹的政策,民间牧马较多,拴马桩作为马匹的必需品,它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历朝历代,唐代画家韩干《照夜白图》中的马,马被束缚在拴马桩上方三分之一处,桩中间有明显的缰绳的穿孔,不甘被缚于里立桩,作奋力挣脱状。此桩为多棱柱形,此桩平顶无饰,

至于材质就不得而知。

元代赵子昂《饮马图》绘有拴马桩1个,高越2米有余,桩身似圆形修饰呈现棒槌状,像是从唐式楼阁栏杆的望柱甚至更早的“表木”演变而来。基本接近渭北的拴马桩。

同为元人的任仁发,在其作品《九马图》中卷,这两个朱红的拴马桩其材料质地暂不考究,但它已明显出现现代型制的拴马桩雏形,元代的拴马桩已出现品质的转化,三图皆名家所绘,造型由简而华。拴马桩在以后的发展中,渐渐转向了形式百花争鸣的时代,不再缺乏不同的形式,劳动人民在日后的生活中创造出更丰富、更新颖、更美观的拴马桩形象。在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很是广泛,民国今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但

在乡野农村依旧繁盛。

二.象征性作用,随着拴马桩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民间传统的阴阳风水相结合。在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引言(五州传播出版社)中被提到:“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并由此升华为混沌分阴阳,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这种阴阳观与生生观统一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诞生于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构成中国本原文化宇宙观的核心。”在古代科学水平低下,生产力不高,文化思想陈旧的封建社会,往往希托有神灵庇护,可以消灾避祸,神灵崇拜依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朱红大门石狮子,小鬼妖魔绕三尺,在大户人家门外的拴马桩也同时被赋予了这种神力。自明清以来在民间最为流行。用“灵石”镇宅,是民间最常的巫术。石桩多立于右侧,大多为“镇物”,古时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店铺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喜欢摆放石狮子后,但同时忌讳供奉八卦镜、龙龟、鹰、文昌塔、泰山石等,于是拴马石同时也作为不相冲的“镇物”就更加的普遍存在。再看桩顶的雕塑,就不难明其用意了。

拴马桩的造型艺术

拴马桩的造型特点。拴马桩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的功能需求就已决定了它本身所拥有的形式,也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需求方式决定了它的自身形式。现在我们在关中民俗博物馆中看到的现在形式的拴马桩,在它的桩首和桩颈所雕刻的图案、文字可以说是中国百年来

民俗艺术精华最为集中的表现,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另我们惊叹不已。渭北地区深受中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具有极其强大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受汉唐文化的影响,其既具有汉唐时期雕刻的浑朴、诙谐同时又具有明清时期娟秀,玲珑之气,如顶部狮子的前腿常做透雕性处理,当然也是为了便于拴马。它以生动有趣的造型表现了古代民间对生活的祈望和民俗民风,这些装饰造型与题材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造物思想和设计理念,体现出封建社会的统治下,最底层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心理诉求。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