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掀第六次浪潮
并购历史
结束的影响因素
1929年经济危机开始,这次并购浪潮结束。 前两次并购主要是以管理层发起的、友好 的协议方式进行,股东只是被动的旁观 者。
2018年12月10日12时 10分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第三次并购浪潮:多元并购
时间:20世纪60年代 背景: •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在整个30年代一直 处于低迷状态,购并活动急剧减少。 • 40年代尽管政府指令及税收政策刺激了一些购并的 发生,但由于缺少技术和商业环境的重大变化,因 此购并规模比以前小得多,也没有出现什么新的购 并动机。 • 直到二战结束后美国取得霸权地位,到60年代美国 经济进入相对繁荣的“黄金时代”。
2018年12月10日12时 10分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19
特点
2、融资并购大行其道
• 金融工具的创新在这次浪潮中起了巨大作用。为了满 足大规模企业购并对巨额资金的需要,金融界大量发 行一种资信低、风险大、利率高的债券,这种债券被 称为“垃圾债券”。垃圾债券的出现,可以使小公司 用杠杆融资方式筹措巨资,进行收购活动。
时间:1895-1904 背景:1893年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之后。 随着横亘大陆的铁路系统的建成、电力 的出现、煤炭用途的增加,劳动者大量 涌入城市,整个经济基础、能源交通设 施、生产技术、劳动力水平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先进 技术的企业,迫切希望进入全国市场, 由地区性企业发展为全国性企业,以获 取规模经济效益。
2018年12月10日12时 10分 暨南大学会计学系 丁友刚 9
特征
2、部分企业为了达到寡头垄断而进行兼并 • 如:钢铁工业由美国钢铁公司独家垄断变成了 美国钢铁公司、共和钢铁公司和伯利恒钢铁公 司三寡头垄断. • 大约200家公司控制了美国国民经济的50%,形 成了“寡头垄断”经济。 • 在寡头垄断形成的同时,控股公司体制也随之 形成。从简单的股份制变为金字塔式的复合股 份公司。
六次并购浪潮解析图
西方国家
并购实践
主要特征:横向兼并; 英国:规模不是很大, 以家族型、合伙型企业 为主,较少采用现代企 业制度; 美国:促进了美国经济 集中度,产生了一些垄 断组织; 德国:产生了许多垄断 组织,提高了工业集中 度; ……
主要特征:纵向兼并; 科学理论的突破,产生 了新的工业技术,导致 了一批新行业的诞生; 英国:大规模生产带来 规模经济效益,化工、 汽车、化纤、造纸等新 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美国:繁荣的证券市场 促进了兼并的发展,尤 其是小型企业市场极为 活跃; 德国:政府调控和干预 下资本集中度提高; ……
主要特征:混合并购, 并首次出现敌意并购;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兴起,一系列科技成果 得到广泛应用; 英国:各类联合体和大 多数行业通过混合兼并 日益集团化; 美国:并购活动异常活 跃; 日本:大企业利用垄断 地位排挤小企业,使其 纷纷倒闭; ……
主要特征:金融杠杠并 购; 具体来说,企业并购以 融资并购为主,交易规 模空前;并购企业范围 扩展到国外企业;出现 了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 现象;金融界为并购提 供了方便。
第四次并购浪潮 (980~1988)
第五次并购浪潮 (1992~2000)
第六次并购浪潮 (2005~ )
……
主要特征:跨国并购作 为对外直接投资(FDI) 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跨 国创建而成为跨国直接 投资的主导方式。具体 来说: ⑴兼并活动涉及行业相 对集中,银行业的兼并 活动异常活跃;
中国
西方国家
第一次并购浪潮 (1897~1904)
第二次并购浪潮 (1926~1930)
第三次并购浪潮 (20世纪50至60年代)
19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
寡头之路:西方企业的六次并购浪潮西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史深刻地揭示了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19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过程开始至今,西方企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先后产生了六次大的并购浪潮,使得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企业垄断局面,他们处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充分竞争条件下形成的必然结果。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集中资源、做大企业是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竞争激烈程度为主要目的横向并购成为这次并购浪潮的主导形式,大量的横向并购增大了企业规模和部分企业的市场份额,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规模增长了400%,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
此次并购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等行业,约有40%的美国公司加入、3000个公司消失了,而随之产生的则是几十个控制各个行业的企业巨头,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例如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孚公司等就是这次并购浪潮的产物。
第二次并购浪潮始于1922年商业活动的上升时期,终结于1929年严重的经济衰退初期。
这次并购浪潮以加工制造业与它的上游企业或下游企业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浪潮的主要动因是寡头垄断、追求经济的规模效益、借助并购垄断与行业相关的各种资源(包括原材料供应以及运输与销售服务)。
第三次并购发生于二战后的整个50—60年代,在6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这次并购浪潮以混合并购为主要形式,涉及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
并购的动因主要在以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熨平企业收益的波动。
在1968年经济衰退之前,美国200个大公司事实上控制了60%的国民经济,旨在发挥资本规模经济的多元并购成为第三次浪潮的特点。
第四次浪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985年达到高潮。
这次并购浪潮相对稳定,主要以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为具体形式,并购规模较大。
美国并购浪潮对我国并购市场的启示
一、美国并购浪潮的演变历程1.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年~1904年)。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1897年大量企业纷纷在同行业内进行合并,同时执行不力的反托拉斯监管、宽松的公司法和大力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为并购提供了空间和机遇。
第一次并购浪潮顺势发生,1899年并购活动达到高潮,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借助并购活动迅速占领市场,获得巨大利益。
1904年美国股市市场崩溃,1907年银行业恐慌发生,崩盘的股票市场和脆弱的银行体系造成了并购融资来源严重缺乏,并购浪潮被迫结束。
据统计,在1897年~1904年期间,平均每年有301家企业因并购而消失。
此轮并购浪潮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主要涉及了铁路、电力、煤炭、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同行业内许多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
此外,这次并购浪潮也促使控股公司这一新型公司制度崛起。
2.第二次并购浪潮(1916年~1929年)。
经济持续增长是第二次并购浪潮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政府强化了对相关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自1915年开始,美国出现了长达5年的经济扩张,经济的繁荣大力促进了企业间的兼并收购。
1916年,第二次并购浪潮开始,1920年美国经济出现萧条,并购活动有所减弱, 1922年汽车业、家用电器制造业、零售业等新兴产业崛起,美国经济繁荣发展,1926年~1930年是并购活动的高峰期,在第二次并购浪潮中大约有12000家企业被并购掉。
此次浪潮中企业并购方式主要是以横向并购为主,但同时也出现了相当规模的纵向并购,进一步提高了行业集中度。
其中,汽车、运输设备、食品等行业并购活动较为活跃。
投资银行发挥了重要的融资中介作用,且大量企业在并购中纷纷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1929年股市崩溃,大量企业和投资者信心急剧下降,大幅缩减生产活动和消费支出,美国经济进入长达10年的大萧条,并购数量大幅减少。
3.第三次并购浪潮(1960年~1969年)。
美国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美国并购浪潮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杜晴
【期刊名称】《北方金融》
【年(卷),期】2024()1
【摘要】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和科技三个外部因素回顾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六次并购浪潮,并从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政府监管、科技进步等角度分析美国并购浪潮的产生逻辑。
在对美国并购浪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和政府监管角度对中国并购市场特征进行分析。
通过总结分析美国并购浪潮和中国并购市场得出,宏观经济与政府监管对并购市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同时技术进步对并购市场发展将会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杜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1.5
【相关文献】
1.并购浪潮:基于美国数据的宏观影响因素检验与对中国的并购启示
2.美国历史上的企业并购浪潮及其启示
3.美国企业第五次并购浪潮的成因、特点及启示
4.美国并购浪潮对我国并购市场的启示
5.美国企业并购浪潮及其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外并购掀第六次浪潮
资料显示,长和系近年来已经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720亿港元。英国的房地产、电信业、基础建设、能源、零售业都布满了李嘉诚的投资足迹。基本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近7%的供水市场。对英国的经济与民生具有重要影响力。
根据和记黄埔2013年的年报,去年其欧洲业务实现营业利润239.98亿港元,占该公司总利润的37%,而香港和内地业务的营业利润占总利润的35%,金额为226.86亿港元,首次超过了香港和内地利润的总和。而此前2008年,两者的数据分别为12%和45%。
资料显示,AEN是意大利最大的提供发电厂设备及相关部件建造和服务的运营商,同时也是该领域全球领先的生产服务商之一。上海电气表示,本次收购及成立合资企业,有助于大幅提升上海电气在燃气轮机领域内的竞争实力,早日实现公司燃气轮机业务的国际化进程。
同一日,深市上市公司日发精机发布公告,公司拟定增3.5亿元,其中1264万欧元用于收购意大利专注于机床产品研发、设计与生产的MCM股份公司80%股权,2500万欧元增资MCM补充流动资金。
今年42岁的姚宇哲是一家美国投行的高级经理。与国内券商投行以IPO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不同,姚宇哲任职的这家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并购业务,尤其是跨国并购。去年以来,他来往中国、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次数明显增加。
中联重科并购CIFA
中联重科并购CIFA1的分析------兼论机械行业的海外扩张之路摘要:目前世界并购再度风生水起,演绎着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这一轮并购浪潮保持着接近30%的增长率。
如此庞大的并购浪潮中不乏也有黄皮肤的弄潮儿,特别是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下,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更加展示出大国、强国的气质,在危难中伸出援助之手。
本文主要就中联中科并购意大利CIFA(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的案例展开分析,同时还论述机械行业的海外扩张模式的选择。
关键字:海外并购协同效益中联重科一并购动因理论早期的并购理论认为,跨国并购只是国内并购的一种延伸,是资本输出和国际市场分工扩展的形式。
作为资本输出的手段和工具,它的本质仍然是发达国家对于落后国家的经济投资和市场占领,企业用收购和兼并东道国当地企业的形式代替创建新企业的“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可以更快地进入当地市场,而且还可以借此打压投资所在国的企业。
由此判断,落后国家接受企业跨国兼并和收购是被迫的,跨国并购可能带来东道国带来损害。
主要的理论代表者有:(1)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2)维农在1966年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邓宁在1977年提出的折衷理论。
这些理论主要应用市场竞争优势理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部化理论等对跨国并购现象进行了解释,其强调的是资本输出国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获得在资本输入国的扩张和延续,从而形成新的市场竞争和垄断势力。
对于资本输入国和被并购企业而言,除了被控制和分割占领外,似乎并无其他的效果。
从经济结果看,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出自于资本输出国及其跨国公司对于市场和利润的追求,而资本输入国的市场被迫开放,所接受的投资没有利益,这是以往剥削的延续。
随着跨国并购的展开,众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并购实务的操作和带来的效应远远超过了理论的简单推断。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假设并且实证检验了这些结论的正确性。
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讲解
【并购】美国企业并购的五次浪潮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并购浪潮。
(一)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1881-1911年),其基本特点是同一行业的小企业合并成一个或几个大企业,并购方式主要是同行业内部的横向联合,当时经营石油和钢铁等基础工业的资本家们通过他们巨大的垄断信用来购入大量竞争对手的股票,甚至达到控股程度,从而控制竞争对手,进而控制整个行业,该次并购浪潮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和排除竞争。
在美国,这一时期共有2864次并购,涉及资产总额为63亿美元,100家最大公司的总规模扩大了34倍,并控制了全国40%的工业资本。
一些国际著名的巨头公司,如杜邦公司、通用电器、柯达胶卷、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冶炼公司等应运而生,该次并购浪潮至少涉及当时美国15%的工厂和工人,美国历史上首例并购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个案也在该次并购潮中诞生,那就是美国钢铁公司(J.P Morgan财团)与卡内基钢铁公司(卡内基财团)合并,合并后,该公司吞没了700多家公司,垄断了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
随着美国政府反垄断、反托拉斯运动的不断高涨,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The Sherman Antitrust Act)于1908年通过。
起初,该法案主要用于管理金融市场的托拉斯。
由于其执行单位美国司法部的人手问题,它并没有对日益严重的垄断行为进行强有力的限制,直至到第二次并购浪潮,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才在限制横向并购以及垄断的形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并购浪潮的结束与其说是由于反垄断监管力度的加强,不如说是由于并购资本的消失,在20世纪到来之时,造船托拉斯崩溃,使投资者对该类并购行为变得谨慎起来,并购浪潮从此慢慢趋何平静,而1904年股市的大跌正式宣布该次并购浪潮结束。
(二)第二次并购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1919-1930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投资资本非常充足,出现了许多行业里处于某一阶段(如原材料、生产、流通)的公司吸收或加入同行业里不同阶段的公司,也就是纵向并购。
跨国并购中职工权益保护
跨国并购中职工权益保护摘要 2012年7月至今,关于跨国并购的媒体报道相对频繁,从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到双汇国际收购美国最大猪肉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不足一年的时间,跨国并购的热潮已经广泛涉及能源、科技、食品等不同的行业和领域。
跨国并购的第六次热潮具备了更多的人文气息,保护职工权益作为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亲睐。
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跨国并购的概念及相关内容;推动跨国并购发展的因素;跨国并购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分析了跨国并购中保护职工权益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第三部分从制度、立法、政策层面给出如何保障职工权益的建议。
最后,跨国并购未来发展趋势的特点,产生了更多值得学者们关注的的焦点问题。
关键词跨国并购职工权益事前预防事后救济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全球化的广泛和深入发展,使得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一步参与到跨国并购的热潮中来,跨国收购作为海外投资和强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跨国并购的热潮中面临着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本文主要研究跨国并购企业所面临的职工权益保护难题。
跨国并购中,由于职工权益发言权代表人缺位,引发了大量的劳资纠纷;分流,下岗致使职工不满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对职工权益的侵害,引发诸多职工与企业抗争的事件。
忽视职工权益的保护成为跨国并购的绊脚石,甚至是影响跨国并购走向发展正轨的关键因素。
为了防止跨国并购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研究职工权益保护问题,完善跨国并购中职工权益的有效保护制度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跨国并购简述并购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做出的关于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通过价值评估、风险预测;基于财税策略、筹资目标,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的产权。
并购是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和经营的一种主要形式①,企业通过并购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
跨国并购是在并购概念外延上的拓展,跨国并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经济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的投资行为。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的新动向与新策略
萌芽阶段
一
表1 三大石 油公 司海外并 购
阶 段 划 分
时 间段
并 购 事 件 数
目标 区 域
目的
南美洲洲、 中 熟悉海外环境、 积累 国际 1 9 9 3 . 2 0 0 4 1 4 亚
溢价 达 4 6 . 6 4 % 。现金 支 付 和 高溢 同 的 国际化 战略 ,充 分 发挥 并购 向 国际业 务 ,加快 了中石 油 的 国
价让 我 国石 油 企业 的并购 拥有 了 的优 势 快 速 补 充 自 己的 短板 , 完 际 化 进 程 。
一
国石 油 企业 开始 了走 出去 的摸索 并购 行 为可划 分 为三个 阶 段 ( 如 到 近 4 7 % 的溢 价 ; 同期 , 中 化 集 道路 。1 9 9 3年, 中石 油率 先迈 出 表 1 )。 团现 金 收 购 E m e r a l d 能源 公 司 ,
基金项 目: 国家社科 基金重点项 目 ( 1 2 A ZD0 3 4 )
校财经数据 库” 后 自 行 整 理
营销 渠道 、 管 理 团队 、 国际化 经验 海 外 并购 活跃 ,出现 了与 国际 并 企业 海外 并 购成 本普 遍 偏高 。中 和人 才等 都 与经 历世 界 市场 多 次 购 规 模 收 缩 相 反 的 增 长 态 势 。 海 油并购 尼 克 森 总价 高达 1 5 1 亿 并购 浪潮 大 型石 油跨 国公 司存在 2 0 1 1 年 ,我 国石 油企 业海 外并购 美元 , 溢 价达 到 6 1 % 以上 , 远超 国 定差距 。 1 9 9 2年 中央提 出“ 充分 开始 全方 位发 展 ,并购 的战略 目 际 同类 并购 的溢 价 水 平 ; 2 0 0 9 年 利用 国 内国外 两种 资源 、两 个 市 标 更加 明确 、 行为 更加理 性 。 我国 8 月 ,中石 化 以 8 2 . 7 亿加 元 收 场” 的石 油工 业 发展 战略 方针 , 我 三 大 石 油 公 司 2 0多 年 间 的 海 外 购 瑞 士 A d d a x石 油 公 司 , 出价 达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及现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及现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斯蒂格勒曾说过:“几乎没有一家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与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
的确,纵观全球企业的经营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兼并收购史。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萌发第一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至今,全球已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
全球跨国并购开始于20世纪50年左右的第三次并购浪潮,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基本上是同步的。
分别以1984年保定纺织厂兼并保定市针织器材厂、1984年中银集团与华润集团联合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为标志,中国企业的国内并购与跨国并购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
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更系统与深入的认识,本章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引导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2.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国内学者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行了不同的研究与阶段划分。
吴茜茜(2011)[1]综合跨国并购历史与周期性特点,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启航阶段、第二阶段(1997~1999年)回归效应阶段、第三阶段(2001~2007年)国际化效应阶段、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金融危机后阶段。
马建威(2011)[2]根据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关键年份,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84-1992)、准备阶段(1993-2001)、起步阶段(2002-2006)、增长阶段(200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准备阶段(1984-2001)、蹒跚起步阶段(2001-2007)、积极增长阶段(2007至今),主要考虑到:1、虽然1984年中国企业就出现了第一例跨国并购案例,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缓慢转型、国企改革、产权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直到2001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2、2001年,随着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积极参与海外经营与跨国并购,但也在此过程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3、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欧元[1]吴茜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1:20-22[2]马建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35-39区经济的持续低迷,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海外快速夸张的良好机遇,因此这个阶段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跨国并购中职工权益保护
全球化的广泛和深入发展 ,使得各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 公司是跨 国并购 的重要主体 ,跨 国公 司内部化理论就强调其
一
步参与到跨 国并购的热潮中来 , 跨 国收购作为海外投 资和 优势—— 国际市场 内部化, 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 国公司基于其全球战略 、 投 资回报 、 效益和效率的平衡决定是
跨 国兼并0 与跨 国收购0 都属 于跨 国并购 的范畴 ,跨 国兼 是作为劳动者的“ 人” , 要想使企业能够具有更大的更强的竞争
并与跨 国收购 的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取对 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回 。 力, 做好安抚“ 人” 的工 作是非常重要的。 跨 国并购 的多年实践 跨 国并购从大 的方面可 以分为横 向并购 、纵 向并购及混合并 显示 , 企业在并购时逐渐从单纯 的追求资本利益转向谋求最佳 购三类 。 资源配置和“ 综合 实力” , 跨 国并购在实践中愈加注重人与 自然 跨 国并购是 内外 因共 同驱动 的产物 。推动跨 国并购发生 的保护, 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规律。近 年的跨国并购案例中, 对
发展正轨的关键因素。为了防止 跨国并购 给企业的发展造成 次并购浪潮 以新兴产业 并购 为特 征。
阻碍 , 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 , 研究职工权益保护 问题, 完 善跨
国并购中职工权益 的有 效保 护制度是具有 现实意义 的。 l 跨 国并购简述
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 。各种资源及要素在全球范 围内的加 速流动和配置 , 全球 生产 规模的扩大; WT O框架下 , 各 国进一 步开放的 国内市场; 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 贸易交往及交易
的外 因主要有: 首先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 跨 国并购基于跨国性 职工权益的保护 日益成为企业并购 时增强竞争力的战略 目标, 的基本特征,其发生的动因与国际因素如世界市场的竞争格 多数企业 已从只注重资本 收益 向“ 综合实力” 转型。 局、 全 球范围的私有化进程 、 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进程、 世 界经 第二 ,各 国加强跨 国并购 中的海外腐败防御。最新公布 济一体化进程 、 区域集团化趋 势、 跨 国投资 的国际协调等具有 的( 2 0 1 1 跨 国公司社会责任 问题报告》 中, 披露了雅芳商业贿
并购第6波
皿@ 田
财运 ・ 聚 富筹理 焦 财
41 7 8㈣ 2
维普资讯
财 富 运 筹 ・ 聚焦 理财
皿@
第
策 划 :本刊编辑部
执 笔 :林 伟 张 伟 许 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反垄断 的 ,即从 1 世纪末开始 ,全球百年 并 9 在 创富逐梦 的时 代 ,靠创设公司 业的 并购交易空 间 ;其二是 ( 生产产品或提供 服务 ,渐进扩张 并积 法》草案 ,该法的立法重点 ,是从防范 购 已经历过以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混 累财富,这或许是常言道 “ 有本事 ”的 滥用 市场 支配地位 的角度来管制 公司 合并购 、杠 杆并购与跨 国并购为 主导
益 ,取 得 了很 多 的 成 绩 。
5 。
l6 ‘ 27 0 o
维普资讯
财富运筹 ・ 财 焦 理 聚
皿@
并 购 归 来
民银行世界 最大的金 融服务 公司一一 在一 定程 度上威 胁到 了行 业安全甚 至 美国花旗集 团下属的花旗银行 ,以 15 国家的经济安全 。2 0 2 0 5年前后 ,外资
1 个产品。通过买卖公司来追逐利润并 外并购》的报告中说 ,中国当前处于对 象判断 ,应该是以全球 资源整合 市场 实现财富 最大化 ,这是全球市场 百年 外并购的第4 次热潮 ,未来几年对外 并 深化优化为主导特征 。 并购不变的价值规律 。
购将继续发展并 日益活跃 。今年初 ,复
斩 2 0 年 ,中国并购市场进发 出巨 亿 美元并购 墨西哥第 二大金融 机构墨 的 。 首 行动 ” 已经 祭 出利 剑 ,屡有 斩 05 大 的热情 ,各行各业都 弥漫着并 购的 西 哥 国 民 银 行 ,这 是 墨 西 哥 历 史 上 最 获 。
引领第六次并购浪潮
沖O FINANCE WISDOM077引领第六次并购浪潮中资企业吹响"一带一路''并购号角。
文/蔡宾风物长宜放眼量近500年来,世界强国兴衰交替,新兴强国相继崛起,伴随国家兴盛的则是一批批跨国公司,据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统计,迄今全球跨国公司已达6.5万家,它们的了公司约80万家,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值C占全球总产值的1/3以上,跨国公司育接投资已舌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内部和相互贸易C林比界贸易的60%以上,控制世界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70%以上。
随着我国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目标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资企业积极全球并购布局,W领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深入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快向跨国公司转型升级。
古代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沿“一带一路”4联厅•通,可以充分发挥匕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屮国东盟(10+1)等区域合作平台作用,完善我国与仃关国家双边、多边机制,促进“啼•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推进“-带一路”高科技企业并购,建设高科技产业创新走廊,可以增加有效供给,激活有效需求,激发经济活力。
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18»显示II前全球跨国投资低迷,全球投资冋报率下降是导致投资低迷的取要原内之一。
而“一带…路”沿线国家真仃较大的市场互补、产业联动发展潜力,欧美日技术先进、消费型社会成熟,我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潜力I[人的消费市场,中东、中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东南亚、南亚、IE洲劳动力资源充沛,支持高科技企业并购,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技术、生产、市场对接,内陆国家破除“内陆锁定”,海洋国家扩人经济腹地,在更大范国内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激活经济发展新活力。
不畏浮云遮望眼纵览世界近现代史,新兴国家都足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随后进入重要历史节点,关键性阶段大约10年人右。
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
1.历史上的六次并购浪潮:时间主题和典型案例名称。
第一次:时间:1887-1904 主题:以横向并购为主,结果是导致了很多行业的高度重视,案例名称:美国工厂并购浪潮,托拉斯组织;第二次:时间:1916-1929 主题:纵向并购,帮助地区性公司扩大经营范围,服务全国市场,案例名称:GEC第三次:时间:1963-1973 主题:混合并购,案例名称:GEC与AEI合并第四次:时间:1984-1990 主题:杠杆收购和小企业并购大企业的现象案例名称:merger and Acquistions.第五次:时间:1994-21世纪初期主题: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绿地投资而成为主导方式。
案例名称:波音第六次:主题:2.杠杆收购的主要特征及杠杆收购的历史.财务杠杆的运用将放大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投资的年回报率高于借贷资金的年资金成本时,财务杠杆的运用才会为PE带来企业正常盈利水平之外的“超额”利润。
杠杆收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当时公开市场发展迅猛,杠杆收购书籍向借贷人敞开了方便之门,允许他们借贷数百万美元去购买那些本来是很勉强的项目(先前是绝不可能的)。
在杠杆收购发展之初的1980年,被认为是杠杆收购之基的四大并购项目,其累计交易额就达到了17亿美金。
1988年是杠杆收购的发展巅峰时期,当时累计交易额已经达到了1880亿美金。
这些通过大局借贷完成的交易行为,必然会导致极大的风险,也就是那些利率极高的“垃圾股”。
这些所谓的垃圾股,之所以风险极大,是因为它们往往用高利率去吸引股东,而其背后却无支持力量。
所以,毫不奇怪,一些80年代的项目最终演变成了灾难,并以借贷人的破产收场。
3.杠杆收购的资本结构及流程.优先债权,约占收购资金的50%-60%,由银行提供给控股公司,平衡期限为3-4年;普通债权,约占收购资金的20%-30%,资金提供者获得由控股公司发行的普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平均期限为5-8年;自由资金(股权资本),约占收购资本金的20%-30%,PE与目标公司管理层获得控股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其中,管理层股份5%-10%)。
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防范
·综表2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与国外同类公司跨国指数对比表壳牌埃克森美孚BP中国石化中国石油2011世界500强排名23456世界500强炼油类企业排名12345员工人数排名43521跨国指数71.3%68%80%20.55%27%表12012年1~6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十例中能源与电力类案例单位:亿美元序号123456并购方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中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中投公司被并方DevonEnergyCorp-Assets AustraliaPacificLNGPtyLimited RoyalDutchShell-ShaleGas TepmaBV ACS-Transmission Lines Thames Water PLC 金额251110109.437.79国别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哥伦比亚巴西美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防范研究国网能源研究院叶明中成集团(澳门)有限公司叶键一、企业并购及海外并购现状并购作为市场环境下的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进入新的行业、规模快速扩张的重要途径。
并购同时又是复杂程度高、风险大的企业战略行为,面临着从战略、财务、市场、运营到法律等诸多方面的风险。
(一)并购即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是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
并购主要包括公司合并、资产收购、股权收购三种形式。
从企业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角度看,以相同业务领域企业为并购目标的横向并购,可以扩大同类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消除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以上下游企业为并购目标的纵向并购,可以加速生产流程,节约运输、仓储、交易等费用;以无相关性、多元化企业为并购目标的混合并购,则可以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世界百余年并购史共经历了六次并购浪潮,第一次是1898~1902年,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并购的结果形成了多领域的垄断,代表性企业如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第二次是1920~1933年,以规避反垄断法的纵向并购为主要特征,在制造业、冶金、烟草和食品等多行业形成了寡头垄断,如通用公司在此期间通过连续收购,快速成长为美国最大的纵向一体化汽车企业;第三次是1948~1964年,以混合并购为主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一日,深市上市公司日发精机发布公告,公司拟定增3.5亿元,其中1264万欧元用于收购意大利专注于机床产品研发、设计与生产的MCM股份公司80%股权,2500万欧元增资MCM补充流动资金。
据外媒报道,2013年中国企业并购案例数量为1232起,同比增长24.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增长30%,达到384.95亿美元,连续第3年创造历史纪录。今年以来,中企海外并购仍呈上升趋势。
中国企业并购案只是全球并购市场的一个缩影。2013年全球市场并购总额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有观点认为,世界正迎来第六次并购浪潮,而中国,将是弄潮儿。
保险业务80%股权。
为何欧洲如此吸引人。郑宇洁表示,一方面,继欧洲债务危机后,国内经济受到重创,不少资产
处在低估值状态,而未来欧洲经济复苏、增长的长期趋势明显,潜在的投资收益看好;另一方面,欧洲等国家为吸引外来企业投资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有利于吸引外资,欧洲经济基础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法律健全,高科技行业等具有优势,这些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
资料显示,长和系近年来已经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720亿港元。英国的房地产、电信业、基础建设、能源、零售业都布满了李嘉诚的投资足迹。基本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以及近7%的供水市场。对英国的经济与民生具有重要影响力。
根据和记黄埔2013年的年报,去年其欧洲业务实现营业利润239.98亿港元,占该公司总利润的37%,而香港和内地业务的营业利润占总利润的35%,金额为226.86亿港元,首次超过了香港和内地利润的总和。而此前2008年,两者的数据分别为12%和45%。
“‘十二五’规划提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而这些并购都与改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黄齐元说。
黄齐元表示,中产阶层群体的兴起,需求的增加,也成为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此外,在互联网方面,中国企业也显示出了较强的优势。
“在互联网行业发展方面,中国可能与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追赶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快。尤其是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行业的并购。”
不久前,罗马尼亚共和国驻奥地利国家双边经济商贸外交使节团团长Dr.Paul Klever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为了吸引外资进入罗马尼亚,罗马尼亚政府制定了吸引外资政策及税务减免优惠,对于指定产业,还设有补贴计划;大力吸引外资,提高国际投资者的参与度。”
Dr.Paul Klever特别提到,“罗马尼亚作为欧盟成员国,外资可直接与欧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活动。罗马尼亚实行简单标准税率16%(适用于个人及企业所得税)。此税率为欧盟成员国内最低的税率之一。此外,签证申请速度快,办理标准适中,适合有欧洲贸易往来的投资者。”
MCM是世界顶尖的高端数控机床厂商,客户分布领域广泛,尤以航空业为主,拥有空客、奥古斯塔韦斯特兰直升机(全球第二大直升机厂家)等客户。
分析人士认为,成功收购MCM将让日发精机
的技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并初步完成
今年42岁的姚宇哲是一家美国投行的高级经理。与国内券商投行以IPO为核心的业务模式不同,姚宇哲任职的这家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并购业务,尤其是跨国并购。去年以来,他来往中国、美国和欧洲之间的次数明显增加。
“2013年以来,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数量迅猛增加,这与中国不断增加的上市公司数量有关,这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充实了资金实力。这些企业在利用资金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中,海外并购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姚宇哲满怀信心地表示,“未来中国跨境并购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
2013年5月,在参股一站式旅游度假村法国地中海俱乐部三年后,复星国际开始联手股东之一法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对地中海俱乐部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同年6月,万达集团宣布在英国总金额约10亿英镑的两项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以及近7亿英镑投资建设伦敦万达酒店。这是继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并购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AMC影院之后,第二次出海并购。
零售市场内,英国已有The Perfume Shop、Superdrug、Savers等几个品牌。而港口业务上,和记黃埔(英国)港口持有菲力斯杜港和哈尔威治港100%的权益,并持有伦敦泰晤士港80%的权益。
近期和黄已初步获批在英国伦敦金融区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不到3.2公里范围内兴建最多3500个住宅单位,以及一家酒店和办公室、商店及餐厅等配套设施。
海外并购掀第六次浪潮
中国企业面临着通过并购跻身世界一流企业行列的机遇。许多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在进行国际并购中拥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潜在的收购标的遍及各地,待价而沽。但并购风险也不容轻视,海外并购必须采取战略性措施,不以交易价格为本,高度专注大局和核心目标。并购活动并非一次性项目,必须全面贯彻企业运营战略并通过不懈改善,成为企业的领先业务能力
了在航空产业的布局。
上述并购只是今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冰山一角。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有约9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16笔海外并购交易的公告。其中,有42笔交易已经完成,其余交易处于进行之中。这些数字要超过2013年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当年该机构统计与上市公司相关的海外并购仅有110笔。
海外并购风生水起
5月12日,沪市上市公司上海电气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公司与意大利公司Fondo Strategico Italiano S.p.A.(下称“FSI”)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上海电气或其全资子公司将出资4亿欧元向FSI收购意大利燃气轮机生产企业安萨尔多能源公司(下称“AEN”)40%的欧洲投资有关。”姚宇哲的一句玩笑话,或许能从侧面
表达中国企业对欧洲的关注。
李嘉诚投资欧洲一度被看成禁忌话题,因为在增资欧洲的同时,这位香港首富连续减持了香港和内地资产。不过,从纯粹商业的角度来看,李嘉诚的决策不得不令人佩服。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郑宇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企业当下积极“走出去”并购的原因之一在于国内企业经过多年积累,资金、规模实力不断增强,为并购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其次,欧美等国经历金融危机以及债务危机后,国内经济萧条,部分企业生存艰难,与中国企业加强合作的意愿增强。
拥有20多年投行经验的蓝涛亚洲总裁黄齐元则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资金只是一方面原因。同时,作为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理事长的他,对于并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目前,还很难从量化的指标来判断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已经到来,但能够观察到的是全球并购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姚宇哲说,“2008年全球并购潮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担当主角,主要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向外并购,但这一轮并购浪潮中,发展中国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姚宇哲透露,近两年,他所在的投行每年大约可以完成百余笔并购交易,中国、印度等地的并购项目数量占比明显上升。“为此,公司已经着手在中国设立分公司。”
2013年以来,李嘉诚开始加速欧洲投资的力度。长和系先后通过旗下公司收购了爱尔兰O2电信业务,以及荷兰最大的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此外,新西兰第二大废物管理公司Enviro Waste,也被长和系收入囊中。仅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就完成了总计249亿港元的4宗海外收购。
在众多收购目标中,英国的资产格外受到李嘉诚的青睐。早在2010年,李嘉诚旗下集团以91亿美元从法国电力集团手中购得英国电力网络业务EDF Energy的电网资产。一年后,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又以24亿英镑买下了英国最大的自来水供应及污水处理公司之一Northum brian水务。2012年,李泽钜继续斥资6.45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天然气公司威尔士和西部公用公司。
统计来看,中国在海外的并购地区,主要集中于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根据全球知名并购数据库Mergermarket的统计报告,2013年美国的并购交易量为8931亿美元,亚太地区(除日本)并购交易量4034亿美元,欧洲地区并购交易量6313亿美元。虽然亚太地区的并购交易量在总量上远低于美国和欧洲,却是并购交易增长最强劲的地区。因此,有观点认为,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已经到来。
据毕马威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国内民营企业并购数量比重维持在44%“原地踏步”的水平,但2012年以来,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数量的比重一路走高,从上半年末50%的水平上升至三季度的62.2%。与此相比,国有企业在数量占比上正在逐渐下降,2012年三季度仅占37.8%。
而在黄齐元看来,互联网领域和消费升级领域并购的增加也是本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向上的新方向
不过,作为并购一线人员的姚宇哲则表示,随着民营企业开始“走出去”,并购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企业并购的行业也开始越来越多元化。
“事实上,中国国企的并购方向也开始多元化。”姚宇哲说,今年3月,中粮集团就收购了荷兰知名农产品及大宗商品贸易集团Nidera 51%的股权。接着4月又收购了位于香港的全球农产品领先供应链管理者来宝集团旗下来宝农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历来在海外并购中略显迟滞的中国金融业的并购,也出现了一些非常乐观的变化。2013年7月,广发证券以4000万美元收购了NCM期货100%的股权;同年11月,建设银行斥资44.3亿收购了巴西工商银行72%的股权。
“中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大陆企业想要转型升级,需要掌握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在自主研发还较弱的情况下,海外并购成为最有效的途径。”黄齐元说。
欧洲成主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成为本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点区域。据统计,年初至今,中国买家的海外并购规模已超过290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对欧洲的并购交易总额达到85亿美元,为2008年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