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9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概要课题名称: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审批:教育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编号:立项号111820089课题组成员:课题专家组长:原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学教材专家阎立钦教授。
课题专家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导、中高考研究专家郑日昌教授。
课题秘书长兼课题执行组长: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中国学校教育网总编李亚平博士;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中国学校教育网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何兴才硕士等。
现就子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一、研究意义1、本课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教育部的要求,集中国内一流专家进行的实证性研究。
旨在改变教学方式,针对应试教育弊端,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选择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小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本课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在于构建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融入整体的课堂教学系统之中,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服务。
本课题将提供样本范示。
二、研究特征1、通过研究、实践、解决个性化学习中的问题。
2、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3、强调科研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行动与研究的结合。
4、重视行动研究中及时反馈;允许在行动中调整方案。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1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十二五”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统筹推进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
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也为教育科研提出许多新的课题。
根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纲要》的精神甘肃省教育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供选题立项参考。
一、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编制总的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应用性、对策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方向为教育宏观决策服务为指导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推进教育理论创新促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指南编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两个面向。
一方面要面向全局注重突出与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的对接将我省教育科学融入到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新起点大视野宽领域全方位地思考和勾划课题选题方向。
另一方面要面向我省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积极引导教育科研紧贴教育宏观决策紧贴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紧贴学科研究前沿紧贴热点难点求真务实创新管用。
2、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指南》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德育等重点领域注意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兼顾传统学科和薄弱学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
3、坚持教育内外部相结合。
《指南》既要立足教育但又不局限于教育既要紧密联系教育来思考教育又要跳出教育来思考教育。
选题既要着重考虑有关教育内部急需研究的问题同时又要考虑与教育紧密相关的问题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名单
高等教育青年专项 复合材料专业方向本科实验和实践-教
课题
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王文一
高等教育青年专项 基于六西格玛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的研
42 HEYP6009
课题
究与实践
邓华
43
高等教育青年专项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标准构建研究:基于
HEYP6025
课题
标准化和专业融合的双重路径
苌庆辉
44
高等教育青年专项 以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应用能力对
26
HE4009 高等教育一般课题 校企合作 “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
尹翠玉
27
HE4019
高等教育一般课题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训练平台构 建及发展模式和特色研究
王浩程
28
HE4022
高等教育一般课题
高教园区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及其评估研 究
付聪
29
HE4026
高等教育一般课题
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研究与开放平 台设计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名单
序号 课题批准号
课题类别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1
HE1008 高等教育重点课题 基于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武宝林
深化教育改革与扩大我市教育对外开放
2
HE1010 高等教育重点课题 的研究——基于绩效评价模型的扩大我
赵宏
市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
基于应用型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
天津市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创新创
22
HE2024 高等教育重点课题 业教育对策研究
曹亚克
23
CE2007 综合教育重点课题 天津市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研究
齐征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教师个性与个性化教学模式创设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李超军一、研究背景: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的个性来熏陶,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培养。
因此,教师创设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教学模式个性化的形成,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底蕴、文化背景、教学经历和个性特点。
其中,教师的个性特点,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甚至延伸到课外,其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挖掘教师个性中的有利因素,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极为重要。
在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两种现象:第一、由于教师对自我个性缺乏深入分析,忽视教师的个性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师的个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不够,教师教学的个性特色不突出、不明显;第二、由于对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忽视教师个体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作用,导致生搬硬套,跟风模仿他人“优秀”教学模式的做法盛行。
根据我校初中教师队伍庞大,结构复杂,个性丰富,创新不够的现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纯讲授式的教学状态,赋予传统教学方法以个性化的内涵,使课堂教学的诸多个环节和因素都充满个性化,促成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个体独特的教学魅力来催生学生个性的发展,培育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原创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1、本课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教育部的要求,分阶段进行实践性的探索研究。
旨在改变教学方式,针对传统教育弊端,通过分析教师个性特征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选择符合教师个性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
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课题提出的基于教师个性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教师个性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成性影响以及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潘克明在“十五”期间,我们通过《引进信息反馈技术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我们通过《利用互动技术发展社会化学习网络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中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提高教学成效的研究》等课题,组织全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为互动反馈技术继续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深入、有效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8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信息技术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又批准《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题。
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欢聚一堂,就是为了正式启动我们这个课题。
下面请允许我代表总课题组做开题报告。
这个报告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是什么;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深入发展的需要——互动反馈技术常态化发展的需要第三、我们怎样开展这个课题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突出重点开展课题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开展研究一、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什么(一)课题名称: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二)关键词1.互动反馈技术:具有“1对1”特性的互动反馈技术(互动反馈系统,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简称IRS)由师生群组遥控器、接收器以及平台软件构成的课堂数字化教学应用技术。
2.教学研究:(1)教学应用研究:互动反馈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第一类应用:基础性应用。
基于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多媒体互动反馈课堂中互动反馈技术的应用。
这些应用包括: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课件的设计、应用与生成;基于问题探究与讨论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习主体的互动参与的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学习反馈信息的分析、评价与处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的调整方法等。
这是对课堂教学中互动反馈技术具体应用方法的,属于个案或样本研究,是互动反馈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立项名单(全国425项)
国家一般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政策研究 国家一般 美国智库影响政府教育决策研究——兼论中国 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建设路径
国家一般 教育管办评分离治理的政府角色研究 北京市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典型案例研 究 高等教育推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比 国家一般 较研究 国家一般 国家一般 教育政策证据问题研究 国家一般 我国高校大学生资助管理评估研究 国家一般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评估与学校社会工作介 入模式研究
附件: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评审结果一览表
BEA150072 BEA150073 BEA150074 BHA150075 BHA150076 BHA150077 BHA150078 BHA150079 BHA150080 BHA150081 BHA150082 BHA150083 BHA150084 BHA150085 BHA150086 BIA150087 BIA150088 BIA150089 BIA150090 BIA150091 BIA150092 BIA150093 BIA150094 BIA150095 国家一般 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国家一般 微观权力视角下大学生危机行为过程控制研究 国家一般 中国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研究 国家一般 基于创新生成的中小学生音乐核心素质培养研 究 郑洁 储琰 冯文全 戴娱 田良臣 罗生全 李帆 纪德奎 但菲 刘磊 李广平 唐丽芳 唐智松 张增田 王雁 孙泽厚 李胜会 李志峰 宋伟 张伟 陈建安 王国平 冉富强 汪锋 重庆邮电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西南大学 中国教育报刊社 天津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
任永旺
青海省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
西宁市城北区山川学校
胡燕
青海省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责任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实验中学
王锋华
山西省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温故探新课堂教学模式
太原三十七中学
胡萍香
山西省
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山西运城永济城西中学
樊娟
山西省
信息技术促进高中学生英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
江苏省
信息技术课堂中普及型实体机器人教学实证研究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王蕾
江苏省
基于网络环境的城乡互动协作研究
连云港市电化教育馆
郑玉国
江苏省
数字化自主式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无锡市东林小学
丁建红
江苏省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中学
高斌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远程教育应用与服务的探究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红果子小学
徐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南山路小学
张骁文
青海省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青海湟川中学第二分校
郑颂
青海省
信息技术下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格尔木市第七中学
崔海洲
青海省
多媒体技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青海省西宁市观门街小学
张菊香
青海省
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
(专项课题)
课题名称
申报单位
负责人
所在省份
十二五科研课题
教育科研“十二五”课题指南1、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实践研究2、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3、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4、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5、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心理问题调查研究6、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问题研究7、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研究8、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9、性健康教育研究10、新课程实施与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研究11、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研究12、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研究13、开发利用本地、本民族的艺体教育资源的研究14、“奥运”对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15、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16、体育课时计划有效性、实用性研究与设计研究17、学校大课间操(科技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等研究18、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9、以园为本教学研究20、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环境与特殊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21、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22、农村中小学规范学生作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23、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幼儿主动性、创造性24、如何挖掘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幼儿创新能力2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26、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评价研究27、“研训一体”的校本培训研究28、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29、提高集体备课效益的实践研究30、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31、提高中小学教师说课、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水平的实践研究32、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33、中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3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研究35、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36、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研究37、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研究38、校本科研常态化的研究39、新课改背景下校本科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4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41、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42、校本科研有效性的研究43、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研究44、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45、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与实践46、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47、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实践研究48、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规范研究49、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前准备的组织与实施研究50、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整合研究51、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52、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53、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54、地理教学中德育效率的探讨55、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56、教育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的相关研究57、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研、教研)整合的研究58、少数民族学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模式与实效性研究59、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60、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61、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62、中小学学科学习指导的研究63、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64、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65、主体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66、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外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探索研究67、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68、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69、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70、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71、常规数学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72、小学教学均衡化发展的研究73、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74、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75、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76、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整合机制的研究77、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78、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79、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研究80、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究81、各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教学模式研究82、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评价标准研究83、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研究84、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研究85、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86、学校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渗透的实践研究8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关系问题研究8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个人探究与集体合作探究的研究89、课程开发、管理、评估制度和组织建设研究90、有效控制农村学生辍学的途径及对策研究91、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2、职业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的研究93、职业学校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研究94、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95、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96、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97、道德高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98、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的研究99、现代师生关系的研究100、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研究101、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的研究102、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对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的简述97、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98、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99、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科研、教研)整合的研究100、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101、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102、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2013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评审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告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自4月启动申报工作以来,共收到200多项课题立项申请。
经我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立项课题60项。
其中重点课题5项,规划课题55项。
现将批准立项课题公布如下: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重点)序号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单位1 1091000A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郑日昌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2 17021002A 区域性校本研究的促进策略研究张新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教科中心3 19071014A 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验研究唐圣权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4 28101015A 区域推进家庭教育的机制构建与运作模式研究文贤代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5 02061016A 基于自制教具研发的中学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研究付金喜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规划)序号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单位1 02051017B 个性化教育促进儿童脑发展的研究景玲天津师大学前教育学院2 17021003B 新课程背景下,省级示范高中人文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研究叶柏林湖北省武汉市第一中学3 17021006B 加强年级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田秋云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华苑小学4 19061018B “双本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吴怀军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5 02061019B 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林娜湖北省武汉开发区新城小学6 09071020B 小学自主管理策略及实施彭仿兰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宣传教育文体局7 01111021B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潘怀林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8 15041022B 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的研究周波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9 17021007B 普通高中国际部国际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研究刘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10 01091023B 山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评价研究孙志满、肖连珠福建尤溪教师进修学校11 01131024B 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的研究李国栋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二中学12 17021008B 生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刘视湘、陆军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13 15041025B 普及校本研究,科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王国柱《校本教研》编辑部14 13061026B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研究: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刘冬梅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5 01061027B 基于实践创新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模式研究田奇述、詹祖权福建尤溪教师进修学校16 13091028B “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张晓明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三中学17 07011029B 基于认知品质评价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王凌轩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18 13131030B 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石阳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9 19021031B 小学预备教育策略与机制研究陈鹏吉林省辽源市教育局20 27021032B 全媒体背景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调查研究步立建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21 10021033B 现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吴敏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2 17021009B 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黄义武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小学23 19051035B 幼儿园品美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陈敏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晨光第二幼儿园24 11121037B 全面素质发展背景下中学生体育特长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郑珍陶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5 13051038B 基于儿童自信心发展的音乐教育实践研究开红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26 13051039B 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之开发研究汤含倩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幼儿园27 13051038B 游戏背景下幼儿美德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研究高瑾山东英才学院28 01091040B 学前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与应用模式研究夏竹筠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29 13091043B 挖掘运用民间美术典型元素开展幼儿美工创意活动周立波宁波市镇海幼儿园30 11081044B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聂兴龙江西省万年县教育体育局综治安全稳定办31 13051045B 幼儿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韩梦凤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中心幼儿园32 15061046B 遵循差异顺应天性--幼儿园个别化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实践研究陈爱娣浙江省机关武林门幼儿园33 27081047B 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刘敏山东银座.英才幼儿园(集团)青岛四季景园幼儿园34 02061049B 优秀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刘德春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35 02061050B 完善教师生成机制,切实促进未来教育家成长陈久邦重庆市奉节师范学校36 02061051B 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李惠虹天津市河东区第八幼儿园37 02061052B 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孔祥连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38 02061053B 高中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杜朝凤天津市第四中学39 02061054B 形成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互补互惠体系的策略的研究谷梦琴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原74中)40 02061055B 小学数学“简约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徐长青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41 02061056B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刘凤萍天津市东丽区实验小学42 02061057B 小学情境随笔课实施策略的研究黄以丽天津市津南实验小学43 02061058B 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少数民族小学学生民族团结品质的有效性研究穆瑞洋天津市天穆小学44 02061059B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肖绍成天津市宝坻区第二中学45 02061060B 教师课堂评语研究孟键天津市蓟县第二中学46 02061061B 农村高中学生探究学习指导研究陈克洪天津市静海县第六中学47 02061062B 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赵家贵天津市静海县双塘镇中学48 01031064B 积累并利用数学错题资源提高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任克亮天津市大港区油田第四中学49 01071065B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李永峰天津市实验小学50 17021010B 高中语文模块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基于大学-中小学双基地合作的实验研究张秋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51 17021011B “高效课堂”转变为“专业课堂”的价值张素兰北京市十一学校与途径52 17021012B 促进小学生灵动发展的策略研究胡小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第一小学53 17021013B 学校“自省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向进湖北省武汉市南湖中学王琼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54 17021012B 《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以武汉市硚口区为个案的研究55 17021013B 优质教育的学校效能建设策略研究高静湖北省武汉桥口区崇仁第二小学特此公告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12月5日。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立项一览表
钟运健
教育学院
13
体育课堂的有效互动研究
一般课题
章赛清
教育学院
14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机制研究
一般课题
韩迎春
马克思主义学院
15
综合型大学国贸专业实践性教学环境创造研究
一般课题
毛小明
经济与管理学院
16
基于群体智能优化的高校课程排课(调度)院
17
江西省建筑学教育的国际化研究——以英国为鉴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立项一览表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类别
负责人
所在单位
1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衔接问题研究
专业组
重点课题
程样国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宋代江西民间办学及其当代启示
专业组
一般课题
邹锦良
人文学院
3
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第二课堂的整合研究
重点课题
于红冈
外国语学院
4
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重点课题
廖晓明
公共管理学院
5
高等院校结合科研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
重点课题
罗良针
教育学院
6
社会分层背景下江西省高等教育与代际流动关系研究
重点课题
周丽莉
经济与管理学院
7
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的会计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重点课题
刘文琦
经济与管理学院
8
江西古代“四书”教育研究
一般课题
许家星
人文学院
9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视野下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研究
一般课题
何世剑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分类及选题参考一、教育理论问题1、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的再认识2、“育人为本”内涵的研究与实践3、公平、效率、质量与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4、中外优秀传统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化5、地方教育史的研究6、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教育思想为教育现代化服务二、基础教育发展7、对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新思考新研究8、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9、中小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的实践研究10、重视和创新体音美教学促学生全面发展11、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指标及评价体系的研究12、创办具有自身和地方的特色中小学校的实践研究13、解决农民工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践研究14、特殊学校教育发展的实践研究15、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实践研究三、德育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普及研究17、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实践研究18、关于创新德育形式的研究19、政治思想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研究20、各学科渗透德育的形式、方法、内容的实践研究21、少年儿童德育培养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研究22、新时期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内容、形式、方法的探索2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实践研究24、良好习惯之项目内容、养成方法途径的研究25、学生守则与日常生活规范之养成教育研究26、改变坏习惯与养成好习惯的行为改造之个案研究27、爱家庭爱家乡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28、学习新时代优秀人物,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29、独生子女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30、青少年耐艰苦、抗磋磨及社会适应力培养的研究3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实践研究32、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研究33、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研究34、网瘾、禁毒、早恋、少年犯罪……单个德育目标的教育实践研究四、各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教材开发35、各科新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36、各科校本课程及教材开发的内容、形式、方法的研究37、作文教学的创新研究38、读书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39、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研究40、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41、紧密结合生活的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2、开展物理小制作小实验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研究43、紧密结合生活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4、以化学理论方法开展环境调查活动培养环保意识的研究45、紧密结合生活的生物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6、开展亲近自然和动植物活动培养天人合一思想的研究47、结合“发展是硬道理”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48、以史为鉴知兴衰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研究49、紧密结合生活的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50、开展地理活动,促进地理能力发展的研究51、改革体育教学适应大众化和全民健康需求的行动研究52、传统儿童游戏、地方或民族体育项目的搜集整理及利用53、改革音乐、美术教学适应全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研究五、素质教育54、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55、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使每个学生有自己满意的发展前途的研究56、“突出才能学生”培养系列问题研究57、针对不同潜质学生的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58、特长生的培养方法、途径的研究59、学生自立精神和能力培养的研究60、绿色、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研究61、新时期“志愿者活动”的实践研究62、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增强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研究63、开展“琴棋书画”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广泛意趣的研究64、科学安排学习生活锻炼睡眠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研究65、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原因,减负的方法途径的研究66、开发学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选修课,促进学生多样性发展研究67、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研究68、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69、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70、高中生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71、促进高中生自立自主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能力形成的研究72、中小学生学力素质水准建模与研究(含幼儿)六、校管理及文化、制度建设73、学校规范化管理的研究74、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75、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76、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研究77、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78、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的研究79、城区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和相关政策的研究80、发掘“国学”精华,促进人文和民族精神发展的研究81、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习俗对校园文化影响的研究82、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的研究83、以研究校史为抓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84、发掘优秀校友成长史,积淀丰厚校园文化基础的研究85、校风、校训及特色校园文化研究86、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的研究七、师资队伍建设87、学校师德教育作养的内容、方法和常规管理的实践研究88、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梯队建设研究89、教师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研究90、学校教师常规性学习的规划、内容、方法制度组织形式的实践研究91、县域内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建立的实践研究92、县域内教师流动的有关政策、制度的实践研究93、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和规律探索94、教师某单项教育技术和能力培训的实验研究95、教师校本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96、教师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政策落实问题的实践研究97、制定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评价考核聘任办法的实验研究98、制定鼓励终身从教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实践研究99、积极实施高师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100、班主任工作方法培训的实践研究101、班主任工作管理的实践研究102、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规范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103、优秀班主任工作个案和工作规律的探索研究八、教育心理104、当前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105、当前教师心理问题调查及对策研究106、教师(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预防、治疗的实践研究107、“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108、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的实践研究109、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践研究110、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别人实验研究111、引导学生自我疏导心结的实验研究11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实践研究113、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11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案例的建设研究115、节点(开学、挫折和成功、考试、放假等)期心理问题及其预防九、考核与评价改革116、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117、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研究118、构建教师自我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素质主动提高的研究119、吾日三省吾身新解及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研究120、教师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121、学生评价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实践研究122、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研究123、注重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实践研究124、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应用125、各学科知识能力考核评价内容方法的创新研究十、信息技术与网络126、学校信息技术与网络软硬件建设的实践与研究127、网络管理的实践研究128、开展健康网络文化活动的行动研究129、家校沟通的网路信息渠道建设的实验研究130、建立网络自学平台的实验研究131、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132、利用校网开展教辅和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实践研究133、利用网路开展学校民主管理和信息交流的实验研究134、教师信息技术更新的常规培训机制建设的实践研究135、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考核评价数字化的实践研究十一、农村教育136、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研究137、解决农村教师缺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政策措施研究138、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机制和相关政策的研究139、农村学校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体系建设研究140、代课教师现象的深层原因及其解决的方法途径研究141、各地农村解决留守生教育问题基本经验的总结和研究142、利用农村地域优势,办具有农村特色的义务教育143、农村学校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实践研究144、农村学校网络化和远程教育的实践研究145、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实践研究146、继续强化农村三教(基础、职业、成人)统筹的实践研究十二、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147、家长学校的建设问题研究148、家长育人知识的教材研究与编写149、关于家务劳动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150、开展多样性的家庭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151、开发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152、家校合作促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153、学校社会合作促学生发展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154、建立各类社会教育、实践基地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155、加强与社会单位(关工委、妇联、政法、社区等)联系构筑社会教育平台实验研究156、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十三、学前教育157、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158、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方法实践研究159、家长育儿知识手册的研究与编写160、幼儿家长育子知识的培训内容、方法途径研究161、地方院校幼教专业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62、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163、幼儿教师的校本培训问题研究164、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发展问题研究165、家、园共育活动的创新研究166、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培育方法的研究167、发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168、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研究169、学习引进多种先进教育模式、方法促进本园幼教发展170、引导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促进身心发展171、幼儿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研究172、幼儿早期观察感知能力的培养研究173、幼儿团结互助和利他精神的培养研究174、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音美活动促幼儿健康成长研究175、教具、玩具的开发研制与环境布置的研究176、特色园本教材的开发研究十四、职业教育(中等、高等)177、根据社会需求实行灵活学制的实践研究178、根据需求变化建立快速组建新专业的机制的实践研究179、建立应对社会经济变化快速调整专业设置的机能的实践研究180、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研究181、建立学习全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实践研究182、适应就业的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改革的实践研究183、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基本形态的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184、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18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186、教师双来源(生产一线、毕业生)、互渗透提高的实践研究187、建立社会实训基地的政策、策略、方法、途径的实践研究188、校内专项实训基地的设计与建设的实践研究189、教具、实验器具设备建设(购置、设计与自制等)的实践研究190、提高学校职教综合基础能力的实践研究191、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技能练兵的实践研究192、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研究193、普通高中增加适应当地的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194、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的研究195、校企结合,教育就业一条龙的实践研究196、提高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的实践研究197、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研究十五、继续教育198、政府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社会继续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研究199、各级各类学校参与继续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200、职校举办各类成人非学历单项技能培训班的实践研究201、职校接受企业岗前培训的实践研究202、学校举办满足社会文化(体音美)需求培训的实践研究203、学校利用网路资源进行继续教育的实验研究204、利用学校资源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教育培训的实验研究十六、由学生直接参与或主持科研课题的探索205、由老师主持学生主研的课题科研模式的探究206、出国留学前法制意识培养的研究207、出国留学前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208、出国留学前专利知识的普及及应用研究209、出国留学前社会活动主持和参与能力的培养研究210、留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研究与实践211、留学前中国历史教育的普及及应用研究212、留学前中国地理知识的普及研究213、留学前祖国意识的培养探索214、学生对社会责任担当的主动性研究215、学生正确看待名利的思想性研究216、老师在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中作用的研究217、学生正确区分并珍重亲情、友情、爱情的研究218、学生对信息、法律影响自主创新的探究(注:以上218项作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提供给各级各类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题参考,相关单位及教师、学生可以从中自选,更欢迎自主创新题目和选项。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学校安全教育事故防范与应对及问题处理
研究
申请·评审书
申请人姓名刘长锁
单位名称唐山市第一中学
填表日期2011 年 10 月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制
一、填报说明
1、课题的审批与立项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根据课题申报单位的课题设
计论证等相关材料研究决定。
2、课题的主研人员限报十名,其中可设置组长副组长各一名。
主研人员应在研究
中有明确分工,在最后的成果中必须有切实的贡献,还应有自己独立的成果。
3、鼓励一般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人数不限,但参与者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成果。
3、课题的论证部分做为申报内容的核心,其实用性、科学性、课题性尤为重要。
4、申报表须填写一式三份,规管办备案一份,实验区指导小组存档一份,批复给
课题研究单位一份。
5、年度、编号、类型由规管办根据审批情况统一填写。
二、选题须知
各单位选题可直接从选项中选取适合本校研究的课题进行申报;亦可结合本校教学管理、教科研实际情况独立命题,作为国家教师基金重点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申报。
三、本课题实验小组基本概况
四、本校承担其它综合性课题情况简介(可不填)
注:此栏内容待课题发展中可随机改变。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七、预期完成时间和成果
八、经费预算
九、推荐意见(学校直接申报此栏可不填写)
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十一、审批意见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方庄芳城三区13号教师基金会科管办邮编:100078。
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2011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1项
良好14项
合格33项
暂缓结题1项
免于鉴定6项
2011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1)优秀2项
良好14项
合格17项
暂缓结题5项
不合格1项
免于鉴定2项
2011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2)优秀1项
良好5项
合格14项
暂缓结题2项
免于鉴定2项
2011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2项
良好3项
合格18项
暂缓结题2项
2011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1项
良好7项
合格14项
暂缓结题2项
免于鉴定1项
2011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优秀1项
良好9项
合格18项
免于鉴定4项
2011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2项
良好18项
合格13项
暂缓结题3项
免于鉴定1项
2011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鉴定组专家名单:田慧生、刘复兴、张男星、孟繁华、王保华、陈英和、苏彦捷、冯刚、檀传宝、方晓东、耿申、马陆亭、吴霓、袁本涛、马健生、高宝立、姜大源、俞启定、时晓玲、邢晖
优秀1项
良好23项
合格18项
免于鉴定2项。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计划课题以培育学生能力为导向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
(1)完善的组织保障。确立了以郭德生校长为主持人的课题研究组。郭德生校长是小学高级教师,也是我县青年骨干教师,他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有着准确的定位,在本课题研究工作中主要负责策划。其他参加研究的教师曾参与完成过课题研究,也都是教育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能增强研究的实效。
第二部分:从教学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困境、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对探索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结合当前“高效课堂”实施的背景,借鉴全国各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比如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10+35”、江西武宁宁达中学的“自主式开放型课堂”,为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提供启示与参考。
教导处
主任
中小学
一级
本科
碧洲镇宏山中心小学
预期的主要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预期完成时间
二、课题论证
1、对申请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根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观察、探索、实践、质疑、创新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目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下,课堂教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实问题,导致教育面临着学生学习能力欠缺、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困境。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实施新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立项课题名单
王万山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研究
付景川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障碍及破解路径研究
安心
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赵薇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核心职业技能教岗对接培养模式研究
宋争辉
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突破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郭健
“逆城市化”现象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补偿教育机制研究----以冀、湘、皖三省为例 杨会芹
张玉华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有效发展研究
刘松林
我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研究
王健
舞蹈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平心
关于软式垒球运动对我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
尚大鹏
青海省藏汉双语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郭辉
跨境民族教育研究
钟海青
撒拉族教育特色研究
武启云
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
孙杰远
民族教育与武陵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吴驰
促进中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研究
邢红军
情绪一致性记忆编码和提取的发展研究
李芳
小学教师元认知教学的发展与干预研究
张振新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刘志军
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评估对教学有效性的促进研究
李凌艳
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机制与培养途径研究
盖笑松
运用分类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安宏
数字教育资源生态化建设和共享模式研究
王民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刘强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分析模型与调控机制研究 高考加分政策研究 城市养老女性护理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90后农民工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国际汉语教学评价标准研究 公共教育财政适应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中美高等职业教育内部治理机制比较研究 城乡统筹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小规模学校合并的问题与对策比较研究 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社会学基础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模式研究 学前儿童品格教育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和合学习理念的探索 中小学生弱势群体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疆高校哈萨克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宪法认同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及其德育功能实现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与利益补偿问题研究 经济发达地区中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文化机制研究 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特色研究 基于证据的教育舆情分析研究 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研究 校长教学领导力发展的知识基础研究 地方政府民办教育制度创新研究 我国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与公共教育投入问题研究 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国家助学贷款最优担保机制研究 新世纪国家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研究 非洲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发达地区构建现代化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多元评价体系研究 转型期中国大学办学定位的制度逻辑演进研究 独立学院“浙江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培养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附件1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子课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相关子课题的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课题相关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将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的研究,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深入研究。
第三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面向全国,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
第四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实行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重点管理与一般管理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第五条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总课题组负责制定总课题规划、子课题申报表格和管理办法,课题审批和课题总体研究等工作。
第六条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总课题秘书组具体负责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DCA110195)子课题的具体管理工作。
总课题秘书组设在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理科研究室。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第七条课题的申报立项,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相一致;2.与本地区、本学科领域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正确研究方向,提倡前瞻性独创性;3.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体现本项活动的群众性。
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烟台职业学院
2012zcj093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教学的实证研究
宋玲玲
烟台职业学院
2012zcj094
OHSMS架构下的高职院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与研究
于培庆
烟台职业学院
2012zcj095
高职营销与策划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研究
陆民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12zcj096
高职树脂的合成与性能检测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谭生芳
潍坊科技学院
2012zcj112
高职三维CAD/CAM课程有效教学研究
杜洪香
潍坊职业学院
2012zcj113
高职化工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
马江燕
潍坊职业学院
2012zcj114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工作研究
王卫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2012zcj115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
陈海龙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王海燕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2012zcj108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崔月霞
潍坊科技学院
2012zcj109
高职院校摄影教学实验研究
刘申亭
潍坊科技学院
2012zcj110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刘秀艳
潍坊科技学院
2012zcj111
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2zcj100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学科项目教学的实证研究
王永浩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2zcj101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
李世一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全脑教育及评价研究》开题报告即《素质教育及评价研究》开题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承担的《全脑教育及评价研究》课题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12年3月29日批准的‚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见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12】4号文件,课题批准号:ZLH12001)。
该课题是在完成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思维规律和思维训练》(见教育规划【1991】12号文件)、‚九五‛规划课题《脑功能开发与思维训练研究》(见教科规办【1997】12号文件),1999年1月教育部、科技部的香山第111次科学会议论文《全脑功能开发的教学实践研究》,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全脑教育与实验》(见教科规办【2002】16号文件,课题批准号:FBBO11050)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课题《全脑功能开发与创新思维训练》(见中国教育学会【2002】3号文件),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全脑教育与魏书生教育革新》(见中国教育学会【批准号:0101155B】)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上述研究的继续与发展,目的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现报告如下:一、核心概念、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全脑教育的核心理念——全人教育、全面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维方式是:综合、全息、和谐、统一。
在现代社会,人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或再社会化。
全脑教育在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全脑教育包括认识脑、开发脑、保护脑(含科学用脑)和营养脑的教育,其含义有四:第一、全面进行脑教育,即不但要开发全脑功能,进行全人教育,还要进行脑科学教育,即认识脑、开发脑、保护脑(含科学用脑)和营养脑的教育,进行与脑科学相关的哲学、思维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的科普教育;第二、着力进行全脑功能开发的全人教育,使左右脑、左右边缘系统协调发展,功能互补,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情感与智能统一;第三、全脑教育是全人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全程教育、立体教育、终身教育,目标是‚整体的人‛的发展,智力与人格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劳、心等和谐发展(不只是各项全面发展,而且是各项整体和谐发展);第四、全脑教育是综合教育,实施教育过程中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综合起来,将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和情感神经科学、思维学、心理学、教育学与学科教学统一起来,有综合学科,有学科综合,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所有学科教育都是全人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多元智能教育、综合育人的学科教育。
(二)全脑教育的科学依据1、脑科学依据从20世纪下半叶起,科学家凭借一系列先进的科技手段,深入大脑内部,乃至神经元的超微机构来了解大脑,认识大脑,加之大批生物学、生理学、人类学、心理学、微电子学等研究人员的加盟和对各类研究成果的应用,更使脑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人们将创立一系列新方法,包括若干全新原理的方法,把离子通道、突触、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等概念与脑高级功能之间沟通起来。
现有的脑成像技术将进一步发展起来。
在清醒动物上,多电极同时记录不同脑区神经元的技术将出现突破,从而更紧密地把神经元群体的活动和高级功能联系起来,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将进一步揭示脑执行各种高级功能的算法。
新的概念将不断引入脑科学中,把脑功能看作是脑与环境作适应性相互作用的自组织过程的动力学分析,非线性系统分析,已经开始用于知觉的脑模型。
基于神经生物学的实验资料,具有透彻的数学和物理上的分析的脑高级功能模型,有可能在脑科学中产生重大突破。
对此,许多人感叹,大脑这个‚不能打开的黑箱‛‚正在变成颜色越来越浅的灰箱‛、‚不能打开的黑箱‛正在绽开条条缝隙,让人们逐渐窥见其中奥秘,使我们认识脑的结构与功能,特别是脑的高级功能的方法,从黑箱到灰箱,并走向白箱。
脑科学依据,全脑教育是根据脑科学研究历史和最新成果提出来的。
(1)斯佩里的‚裂脑人‛研究成果——二分法。
即左、右脑二分法,斯佩里、波根、葛萨纳嘉三人的分脑手术,提出二分观念一时盛行。
(2)麦克连的研究成果——脑部三分模型。
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国家健康学会的麦克连,提出脑部三分模型,依照人脑进化分人脑功能区:爬虫脑、哺乳类脑(狗猫脑),最后最上的是新皮层。
(3)奈德赫曼的全脑模型——四大象限当然,这脑部四大思维部分共同发挥功能的情形,比起下棋要复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但是,我们若把注意力集中子脑部这两组思维构造上面,便能依这四象限模型去量化四者彼此间的关系。
这个模型是整个大脑思维运行的完整类比模型,是每一个思维偏好的集合体。
全脑模型A 、理智本体 C 、实验本体B 、护卫的本体 D 、感觉的本体A 、B 、C 、D 四大象限内的描述语句,代表斯佩里和麦克连两人找出的功能特质。
这同一优势概念,也可以用在大脑的成对构造上。
成对构造之某一部分,因偏好而用得比较多,发展自然比另一部分高。
大脑的主要思维构造,和人体别的成对构造一样,也有同一种对偶(duality )的特征。
‚全脑技术‛便是以大脑思维的生理机能为基础而提出来的。
为了要进行思维活动,大脑必须有一层脑皮质;因为神经、突触的活动,只见于脑皮质。
在整个脑部里面,只有四部分的皮质有能力进行思维-----左、右两个脑半球,以及左、右两半边缘系统。
这两组成对构造,左、右的差别都不小。
左脑的大小、形状和实际的比重都和右脑有别。
边缘系统的两半边也是一样。
这两组成对的皮质,其不对称如我们的双手、双脚、双眼。
由于某一边比另一边占优势,是在生活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因此,占优势的程度也会表现在一个人外在的心智偏好上面。
一个心智偏好以一个优势脑区为主,全脑各个功能区配合,全身的神经细胞共同行动,即全脑功能,达到同一目的。
故一切活动都是全脑的,单独开发半脑、开发一个脑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主张全脑功能开发、全面素质教育,也就是全脑教育、全人教育。
2、 思维科学的依据人类科学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思维发展史,人的思维方式由原始的综合到学科分化,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高度科学分化到高度统一辩证的综合。
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就是由综合走向分化再走向综合,逻辑强的 好分析的 重事实的 强调量化的 直觉的 整体的融会贯通的 演绎推理的 有条理的 循序渐进的 重规划的 重细节的 善交际的 重感觉的 重运动感受的 情绪主导的继而走向更进一步分化和更高一层综合的螺旋形上升的发展过程。
随着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人类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
同时还把事物的发展放到特定的系统中来认识,从而使整个科学理论在更高的层次上出现综合化和整体化的趋势。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原来相互隔绝、彼此孤立的传统学科架起了‚桥梁‛。
传统学科那种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逐渐形成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恰恰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历史。
人类思维也经历了综合---分析---再综合、形象---抽象---综合,左脑---右脑---全脑(左右脑结合)、整体---分解---再整体,螺旋向上的过程。
人类原始思维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初级阶段的实象思维。
实象思维通过试误、调节、选择、适应与优化的反复过程,趋向于合乎规律。
它的基本特征是直接的现实性、具体性、主观性和不脱离动作的随机性。
(2)中级阶段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实象思维的发展,它可以在不出现实物或行为结果的情况下,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形象,凭借形象间接地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形成思维已不停留在现象的表面,而是凭借带有概括性、典型性的形象,生动、具体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形象思维可以把不同的记忆表象重新组合,构想出许多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形象,从而产生了幻想。
(3)高级阶段,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开始孕育抽象思维。
总体来看,原始思维是形象的、整体的、综合的,虽然是初级阶段,但属‚右脑型‛的思维。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思维方式都有共同特式的主要特征,中国古代不但重视‚直觉‛、‚悟‛的作用,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相当有价值的见解。
如八卦图像就是以八组最简练的线条图案对天地万物总体关系的象征和表达,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图景的模式概括。
这种取向方法,中国古代文字制作中已经充分运用。
这种思维方式的延续,促进了中国人‚右脑功能‛的发展。
近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商业,需要自由竞争,他们提倡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以自然科学理论反对封建神学谬论。
当时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以实验为主,在科学实验基础上‚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照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步的基本条件。
‛这种科学分化,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使科学研究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形成了许多相互独立的学科领域。
这种偏重‚左脑型‛的思维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形成了偏重分析,偏重系统理性知识的课程设臵。
但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分化是脱离综合而片面发展的。
19世纪中期提出的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还不足以广泛冲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尤其是17、18世纪形成的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习惯,给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带来一些偏见,使人们局限于狭隘的专业知识领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与此同时,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一种孤立地、静止地观察问题的习惯。
因而‚堵塞了自己从了解部分了解整体,到洞察联系的道路‛。
当然,从人类认识能力看,这一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古代‚天地合一‛笼统含混的整体思想相比较,确实有了了不起的进步。
所以,一些科学家往往以‚专‛为荣,于是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对某一事物甚至事物的某一方面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这样科学便成了专家们在日益狭窄的学科领域进行的事业。
结果使各门学科在思想上、内容上、语言上、方法上都互不相通,孤立地向前发展,看不到统一完整的自然科学世界,更看不到完整的全息的宇宙时空。
从某种意义上看,在这种‚左脑优势型‛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其视野受到严重的限制。
事实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本来都是相互联系的,是各种规律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整体。
人类要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掌握大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科学分化正是获得实证材料的必经之路。
此外,科学的发展也受到机械论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大工业生产专业分工影响,这也是科学分化日趋精细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学分化、每门学科各循其发展路线前进,为现代科学大综合、大统一做了准备。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由于物理学的伟大革命,不仅打开了自然界微观和宏观的大门,开拓了人类认识的广阔领域,而且促进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