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及指导Word编辑

合集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活动教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活动教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活动教案1. 引言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区域活动,幼儿可以了解和探索世界,发展自己的身体、社交及认知能力。

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

2. 区域活动的定义区域活动是以儿童主观需求为出发点,以幼儿园布置的、功能上相对独立的活动区域为主要场所,激发幼儿参与,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各类能力的活动方式。

3. 区域活动的好处区域活动有以下好处: - 帮助孩子发展身体和精神能力 - 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帮助孩子掌握团队合作的能力 - 直接或间接提升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 -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兴趣爱好4. 区域活动的分类区域活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游戏区域:包括室内和室外游戏区域,如大眼仔、凉亭、秋千、滑梯等 - 科技区域:包括电脑、投影仪、电视机等 - 美术区域:包括绘画区域、剪纸区域等 - 阅读区域:包括阅读角、图书区域等5. 组织区域活动的步骤5.1 确定活动目标首先需要明确该活动的目标和参与者,进行针对性的计划,比如:帮助幼儿进行语言、社交能力的训练,或者帮助他们提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5.2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活动目标,制定符合孩子们认知和接受水平的主题,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5.3 设计区域布置设计区域布置要符合活动主题和目标,注重环境的美观、整洁和充满创意,同时要考虑到安全因素,使孩子能够自主活动。

5.4 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玩具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玩具,提供给幼儿自主选择和参与,多种材料可以有更多的启发,让孩子们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发挥到最好。

5.5 指导和监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需要引导和监管孩子们的行为,帮助他们认识事物,掌握注意力和规则意识,及时疏导冲突,维护好整个活动的进行。

5.6 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和评估幼儿的参与情况和活动效果,提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次的区域活动做好准备。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1.1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式。

它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必须要认真对待,做好组织与指导工作。

1.2 区域活动的组织原则为了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孩子为中心。

在组织区域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2)注重实践性。

区域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3)体现多样性。

为了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区域活动应该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类型的游戏、手工制作、科学探索等。

1.3 区域活动的指导方法在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示范法。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如何进行某项活动,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习。

(2)引导法。

教师可以在孩子们进行活动时,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3)评价法。

教师可以通过对孩子们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2.1 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来,幼儿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区域环境。

这包括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游戏材料、手工制作工具等,以及设置不同的主题区域,如生活体验区、科学探索区、艺术创作区等。

教师还需要定期更新和补充区域环境的资源,以保持其吸引力和趣味性。

2.2 设计有趣的活动内容在设计区域活动内容时,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力求做到有趣、有挑战性。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动手操作的游戏,如拼图、搭积木等;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动脑筋的益智游戏,如猜谜语、接龙等。

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游戏,如捉迷藏、踢毽子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增进友谊,培养团队精神。

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泗洪县曹庙乡中心幼儿园陈静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活动区内进行的以自由游戏为特征的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学前儿童的组织构建必须由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

因此活动区最重要的就是创造能鼓励儿童自由选择、大胆操作、大胆探索的环境,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的开展,让他们的心灵真正得到满足。

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意图和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确定的区域活动目标,制订方案创设适宜的活动条件,并在活动中影响儿童的行为,激发儿童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究,促进幼儿创造性和个性的开展。

前言近年来,活动区域已成为我国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对活动区域的理解不够深入,区域环境创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如有的幼儿园设置活动区机械地照搬别人的做法,幼儿不感兴趣,活动区流于形式,有的那么一味追求装饰漂亮,教育价值不强,成为摆设,有的那么设置不当,相互干扰未能充分发挥各区的功能,有的随意投放区域活动材料,品种单一缺少变化等等,因此幼儿活动区域的创设,要从多种角度去思考,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开展。

一、区域活动的特点〔一〕儿童自选活动内容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儿童的自选活动,教师的直接干预较少。

这样就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时机,满足儿童的个别化的需要。

区域活动打破了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开展。

区域活动材料多样,内容丰富,它为儿童提供了自由自在的选择的余地,儿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己擅长的或对自己带有挑战性的工程操作。

通过操作赋予每位儿童成功感。

所以这种既适合儿童能力又有挑战性的区域活动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

〔二〕儿童的自主性活动区域活动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

以区域活动为手段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是非常恰当的。

儿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自主、愉快地活动,潜移默化地学习,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的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5篇

的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5篇

的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5篇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是孩子们的天空和乐园。

他们白天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渡过的。

我们要营造一种美而和谐的环境,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能陶冶性情,发展智能。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大班主题环境创设方案1我班的环境创设总目标为:1、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优良环境,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对幼儿能起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通过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艺术欣赏中进行艺术创作。

3、锻炼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作用。

一、楼梯墙饰楼梯是孩子们每天经过的地方,利用他们的无意注意,引起他们的求知欲,获得知识,获得美感。

现在的季节是冬天,那冬天的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幼儿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们利用废旧物资做出一幅墙饰“动物过冬”目的是告诉幼儿各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增加幼儿的百科知识。

同时节约了开支,又可使墙饰更加丰富多彩。

二、走道的墙饰创设走道墙饰是以幼儿的作品为主,内容紧扣美育活动内容,有绘制的、有点画的还有涂色的,我们称它为“幼儿天地”如:“圆弧的世界”利用各种弧线,巧妙设计各种图画,为孩子们创设一片想象的天空。

看,时而游来一条红艳艳的大鲤鱼;时而是可爱的小鸡破壳而出;时而飞来一只漂亮的小鸟……在圆弧中创作各种图画,既有趣、又生动,同时锻炼幼儿用各种水彩进行涂色。

“我的好朋友——计算机”目前计算机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平时幼儿在家都接触过计算机。

但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幼儿又似懂非懂,结合近期教学主题“我生活的时代”我们在墙上绘制出一幅有关计算机的知识画,系统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特殊作用及简单的操作方法,培养幼儿对计算机的兴趣。

三、室内墙饰创设活动室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墙饰布置重点是特色化和主题化。

我们根据本班的年龄特征,阶段性教育目标和本班兴趣活动特色,与幼儿一道创设出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可感知的教育环境,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与组织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与组织

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与组织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自由发挥、探索世界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孩子们兴趣爱好、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的有效途径。

那么,如何设置和组织好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二、区域活动的设置原则1. 安全性原则: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比如,摆放玩具时要注意高低适中,避免幼儿摔倒;电线要遮盖好,避免触电等。

2. 功能性原则:区域活动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能够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求。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阅读区,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设置一个艺术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趣味性原则:区域活动要有趣,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4. 互动性原则:区域活动要鼓励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的任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三、区域活动的组织方法1. 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区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活动内容。

教师还要关注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家长的参与: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他们的参与能够为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增色不少。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和活动,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还可以在家中进行延伸活动,让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

3. 环境的创设:优美的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因此,幼儿园要注重环境的创设,打造一个充满乐趣和创意的空间。

可以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布置一些主题墙,让孩子们在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四、区域活动的评价与改进1. 定期评价:幼儿园要定期对区域活动进行评价,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是否有所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比起正规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新《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

但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一些问题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比如,怎样的环境创设才是合理的,能使幼儿积极地与之发生互动?如何把区域活动这一形式有效地与幼儿园其它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活动中教师怎样指导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观念的转变,理论研究的深入,我们由开始只注意开辟新的活动区,把眼光仅仅放在“物”的投入上,放在可见的空间环境变换上,逐渐认识到:区域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凭借这一形式而进行的幼儿与环境、与引导者(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发生在其中的教育过程才是最重要和最本质的。

教师应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有效地利用区域活动提高个体的发展水平,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探索区域活动中幼儿与环境、与教师、与同伴的互动,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有效的指导方法,以达到实实在在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活动区域的创设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儿童、引导儿童、支持儿童活动的区域环境?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

我们既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又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

在那里,地面、墙面、桌面被充分利用,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儿童获得充分活动,和谐发展。

我们具体设置了以下区域:(一)生活劳动区:包括动作技能训练,比如抓、推、转、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整理衣物、梳头、系鞋带、洗手帕;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折叠餐巾、分碗筷、切水果、刨瓜皮、浇花等。

(二)语言区:包括耳听录音手操作、合作猜谜、故事表演、剪贴废旧图书、自编故事、跟“磁带老师”讲故事、下语言棋(如表情棋,幼儿每下到画有笑脸这一步即可说“妈妈笑了,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卡片找朋友(字画配对)等。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游戏和成长的地方,为了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内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与成长,我们需要创设一个合适的活动环境。

建立一个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和探索欲望的活动环境,也是教师应该重视的课题。

本文将重点从幼儿园区域与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展开阐述。

一、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环境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地方,设计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良好的环境设计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糟糕的环境设计则会限制孩子们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环境设计的重要性,积极创设一个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的环境。

二、环境创设的指导原则1.根据孩子的需求设计环境:幼儿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我们需要在设计环境时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

例如,对于好动的孩子,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活动区域;对于爱思考的孩子,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沉思区域。

2.营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幼儿园的环境要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因此我们需要在环境创设上注重丰富多彩的设计。

可以通过摆设玩具、图画、故事书等来创设一个多样性的环境,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3.营造情感丰富的环境: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足够的关爱与尊重。

因此,环境创设中需要考虑到情感因素,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和同伴的关爱与支持。

4.提供有挑战性的环境:环境创设中应该提供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环境,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1.游戏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活动之一,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在游戏区域中,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教具,如穿越隧道、积木、泥土等,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学习与探索。

2.阅读区域:阅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阅读区域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故事书和绘本,让孩子们通过阅读来开拓视野和思维。

3.美术区域: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可以设计一个美术区域,让孩子们进行涂鸦、剪贴、画画等活动。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计划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计划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计划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小班区域活动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计划1通过幼儿园小班上学期的游戏开展,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大部分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游戏经验,但游戏水平还处于平行阶段,角色之间的交往不多,技能不够好,经常会出现与同伴发生纠纷的情况。

还有个别孩子喜欢过多摆弄玩具,独自游戏。

游戏结束时,玩具整理零乱,满地都是材料。

一、区域设置,适合幼儿根据幼儿健康、社会性、认知、语言、艺术等方面发展的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为孩子创设了建构乐园、巧手作坊、娃娃之家、开心阅读、益智乐园等不同形式的区域活动。

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并且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场所和施展才能的机会。

因而,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应该是由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偏废某一方都是不妥的。

如,有些区域因人数较多,而发生了幼儿争抢玩具、学具现象;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无故中途退出而导致活动无法继续进行……诸如此类情况,教师便可以及时组织幼儿就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将会影响到活动的正常开展;而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共同商讨相应的活动规则。

二、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创设活动区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根据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孩子发展水平有意识地选择和投放一些材料。

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材料是区域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

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的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

三、区域之间的联系加强区域间的配合,渗透,相互促进。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作者:王燕汀来源:《考试与评价》2022年第01期环境和教学是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因素。

良好的环境氛围能够促进幼儿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并以微妙的方式影响儿童的行为。

区域环境建设与活动导向是区域活动取得良好进展的重要条件。

五彩缤纷的区域环境能使儿童体验和认识到实践功能,科学、合理的活动导向能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区域性活动环境与有效指导活动进行探讨,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个性化发展。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造和活动指导的重要性(1)区域活动概况幼儿园区域活动模式,也叫“区角性活动”或“活动区”,是幼儿园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着眼于儿童身心特点和爱好而进行的相关教育活动。

在科学考察、演绎小品、积木等活动中,为孩子们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创造不同的环境,让他们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老师可在不同的区域放置相关的活动材料,指导活动过程,让儿童自行完成活动区域的选择。

同时,使儿童可以在与活动的材料和同伴的互动中,帮助他们发展个性爱好。

(2)建立区域环境区域性环境建设是幼儿园开展区域性活动的基础。

为了完成环境的创造,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学生在区域性活动中所必须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要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充分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思维想象力,促进幼儿顺利完成活动任务,让幼儿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获得认知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相应的实践能力。

(3)活动指导的重要性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幼儿区域活动的效果,不仅要能深入学习教材内容,还要能了解不同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并结合相应的活动范围,开展儿童相关活动。

通过这一丰富的活动方式,能提高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摆弄玩具、操作工具以及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

二、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及活动指导遵循的基本原则(1)顺序原则区域活动主要以儿童自主活动和教师指导为主,但不同的活动有不同的属性。

因此,在创造区域环境、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又要遵循秩序原则,确保区域活动有序开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

1 前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

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

”而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2 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3 充分准备材料,丰富区域环境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材料准备一定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能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观察,积极发现、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因此在准备、选择、提供操作材料时,根据幼儿兴趣和发展水平丰富区域环境。

3.1 家园配合增加区域环境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

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聪明、自信、大胆。

这在材料收集中就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

一是充分利用自然物,如木块积木、饮料瓶、鞋带,用鹅卵石作画、瓶盖做棋子等,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

二是巧用废旧物品,如教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用过的各种日用品瓶、盒充实到社会活动区,用酸奶瓶做成小哑铃等。

幼儿要参与制作过程,这样幼儿对区域活动会更感兴趣。

3.2 根据幼儿兴趣增加区域环境内容增加区域环境内容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

活动区域应该是丰富而具科学性的,丰富区域环境并不等于越多越好。

因为幼儿注意力具有不稳定性,过多过杂的环境,尽管能吸引幼儿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玩得不专心。

这与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相悖的。

因此,在增加环境内容时,应考虑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通常在开展某一区域活动前,先与幼儿共同探讨,再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兴趣及教育目标,共同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

幼儿园教研活动区域指导(3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区域指导(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区域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为了更好地发挥幼儿园教育区域的作用,提高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我园特开展幼儿园教研活动区域指导。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区域的认识,明确区域指导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教师具备区域指导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促进幼儿园教育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

4. 增强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区域指导理论(1)区域指导的概念及意义(2)区域指导的原则与方法(3)区域指导的评价标准2. 区域设置与布局(1)区域设置的原则(2)区域布局的设计与实施(3)区域环境创设3. 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1)区域活动的设计原则(2)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 区域活动案例分享与研讨(1)优秀区域活动案例分享(2)区域活动案例研讨(3)区域活动改进与优化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2. 活动地点:幼儿园会议室3.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五、活动实施1. 邀请专家进行区域指导理论讲座,让幼儿教师了解区域指导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区域设置与布局研讨,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幼儿园教育环境。

3. 开展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培训,提高幼儿教师区域活动设计能力。

4. 分享优秀区域活动案例,让幼儿教师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5. 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区域活动案例研讨,针对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进措施。

6. 定期组织实践操作活动,让幼儿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六、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活动,幼儿教师对区域指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区域指导能力。

2. 幼儿园教育区域环境得到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 幼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说明

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说明

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明的空间——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说明幼儿园活动区是在有效运用活动室空间的基础上, 将其划分、设立成各种不同的区域, 并提供活动材料, 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爱好、能力与意愿自主、自由地选择区域, 在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足互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

虽然我们的幼儿园是一个开园才2年多的幼儿园, 但我们还是在享用总园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充足运用幼儿园的环境优势, 将幼儿园的活动室、走廊、阁楼上下布置成一个个开放、温馨、舒适的区域空间, 在充足挖掘活动区的教育功能上, 进一步挖掘活动区的价值和内涵, 使我们的孩子在宽松、富余的环境空间中尽情发明。

一、发明的基点——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创设适合他们游戏的抱负乐园二、发明的源泉——丰富的半成品材料为孩子插上想象与畅想的翅膀1、材料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 是孩子们创作的源泉。

因此, 本次活动区的创设我们注重废旧材料的提供。

2、家园合作收集材料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 家长的参与、合作与帮助为活动区材料的提供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月饼盒、可乐灌、小纸箱、洗发水等等的废旧用品, 都是家长支持与帮助的结果。

2.现代生活运用材料在我们所创设的区角中, 具有浓浓的现代气息和时尚风味。

小班的娃娃家中我们走出了原有的一张床和几件简朴的餐具这样一个模式, 而是将现代的电器设备都搬进了孩子的小家, 电视机、电脑、冰箱、饮水机、空调、微波炉一应俱全, 什么也不缺。

中班的步行街让耳熟能详的现代服务行业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乔治发屋、江南布衣、联华超市等都成了孩子们消费、购物的抱负天堂。

大班的美食一条街:热狗、糖葫芦、狗不理包子、臭豆腐、藕片等, 让孩子在游戏中尝遍天下美食。

3.有的放矢投放材料在本次的创设中, 我们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

在这些操作材料中, 不仅有老师为孩子们操作、表演、探索所提供的所需材料, 更有为孩子们操作、发明提供的一些半成品制作, 这不仅打开了幼儿的创作空间与灵感, 更为幼儿的发明铺垫了基础。

教研总结区域活动的指导(3篇)

教研总结区域活动的指导(3篇)

第1篇一、引言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区域活动的设置、材料选择、幼儿行为观察、互动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区域活动的设置1. 区域活动空间的规划区域活动空间的规划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安全等因素。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区域:(1)建构区:提供积木、拼插玩具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建构活动。

(2)阅读区:提供各类图书、绘本,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3)美工区:提供绘画、手工、剪纸等材料,让幼儿发挥创造力。

(4)角色扮演区:提供各种角色扮演道具,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

(5)科学探索区:提供各类科学实验器材,让幼儿进行探索活动。

(6)音乐区:提供乐器、音乐播放设备,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区域活动时间的安排区域活动时间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内容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每次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30-40分钟。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三、材料选择1. 材料的丰富性区域活动材料的丰富性是提高幼儿活动兴趣和参与度的关键。

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提供多种类型的材料,如实物、图片、卡片、音乐等。

2. 材料的适宜性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3. 材料的多样性材料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包括质地、颜色、形状、功能等方面,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四、幼儿行为观察1. 观察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兴趣点、合作情况等,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如兴奋、专注、焦虑等,以便调整活动内容和指导策略。

3.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交往能力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交往能力,如合作、分享、沟通等,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一、引言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它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通过与同伴和材料的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创设和指导幼儿园区域活动。

二、创设区域活动环境1. 合理规划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活动区域的大小和布局,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同时,根据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如语言区、科学区、艺术区等。

2. 丰富区域材料:提供多种适宜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例如,在语言区提供绘本、故事机等,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实验器材和教具等。

3. 创设安全环境:确保活动区域内的环境安全,避免任何可能造成伤害的隐患。

对活动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三、制定区域活动规则1. 与幼儿共同商讨规则: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参与度。

通过与幼儿讨论,共同制定出合适的活动规则。

2. 明确规则要求:规则要简单明了,易于幼儿理解。

例如,规定每个区域的人数、活动时间、噪音控制等。

3. 强化规则意识:在活动前重复提醒幼儿规则要求,并在活动中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四、教师指导策略1. 观察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2. 灵活运用指导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例如,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指导法,引导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采用参与式指导法,通过与幼儿一起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 适度介入指导: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时,要适度介入,不要过度干预幼儿的活动。

当幼儿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度的帮助和支持,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4. 评价反思调整:在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科学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可以帮助幼儿在玩中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

一、设立适宜的活动区域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首先需要设立适宜的活动区域。

科学区域应当是一个充满探索和创新气氛的地方,幼儿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

科学区域的空间应当宽敞明亮,配备各种科学器材和实验用具,让孩子们可以充分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科学区域的布局应当合理,活动材料和工具应当摆放整齐,方便幼儿自由取用,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进行科学探索。

二、提供丰富的科学材料为了有效创设幼儿园的科学区域活动,我们需要提供丰富的科学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各种颜色的水、磁铁、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测温器等各种科学器材和实验用具,以及各种科学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料。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和挑战,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探索和思考。

三、引导师生互动在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中,师生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老师应当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

老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和指导,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和尝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进行主题活动为了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的有效创设,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主题活动。

在植物生长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自己的小型种植实验;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主题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物质的混合和分离实验;在天气变化的主题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观察不同天气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业设计方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业设计方案》

《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幼儿园是孩子们进修和成长的重要处所,为了增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需要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进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各种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增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活动内容1. 创意美术区域活动在美术区域,设置各种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颜料、纸张等。

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如春天、动物、家庭等,引导幼儿进行创意绘画。

2. 科学探索区域活动在科学探索区域,设置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械,如放大镜、磁铁、显微镜等。

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让幼儿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动手制作区域活动在动手制作区域,设置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让幼儿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如纸风车、折纸动物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4. 阅读角区域活动在阅读角,设置各种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和故事书。

引导幼儿阅读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性强的阅读活动,如角色扮演、故事演讲等。

5. 科学游戏区域活动在科学游戏区域,设置一些有趣的益智游戏,如拼图、穿珠子等。

通过游戏,让幼儿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认识。

三、活动流程1. 每周设定一个主题,如春天、动物、家庭等。

2. 每天安排不同的区域活动,如美术区域、科学探索区域等。

3. 每个活动持续时间为30-40分钟,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和体验。

4. 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一些小结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作品。

四、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创造力等。

2. 收集幼儿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进行展示和评比。

3.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五、总结通过《幼儿园区域活动》作业设计方案,可以增进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特色区域创设计划

幼儿园特色区域创设计划

幼儿园特色区域创设计划
一、概述
现有幼儿园面积限定,为了使不同年龄段孩子可以在不同主题区域中进行有效学习与发展,我们拟定以“动手实验区”、“我是小艺术家”和“开阔天地”为主题,设计三个特色区域。

二、动手实验区
1. 区域范围:原教室南区
2. 主要设施:定制实验台、小工具存放架、易碎品柜等
3. 主要内容:日常生活实验(水、沙砂实验 )、科学实验(色彩反应等)
三、我是小艺术家
1. 区域范围:教室西区
2. 主要设施:画架、绘画用品柜、小彩筒等
3. 主要内容:不同美术创意实践(手拓、塑等)
四、开阔天地
1. 区域范围:教室北区天台
2. 主要设施:植保工具架、模型园艺台等
3. 主要内容:广植绿植、传统游戏体验(小车等)
五、预算及执行计划
1. 预算金额:以上三个区域预算总金额为3万元
2. 执行时间:2018年9月-2019年6月
3. 执行负责人:园长执行小组:教师
以上为一个“幼儿园特色区域创设计划”的样本内容,内容以概述为主,明确了三个主题区域的规划思路和执行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及指导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教师在这些区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

区域空间的设置和区角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本班空间环境,真正为幼儿学习活动服务。

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灵活地转变角色,活动后对幼儿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评价。

【关键词】区域活动区域空间区角材料教师指导活动评价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所谓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区角活动”,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即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教师在这些区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

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幼儿自主性地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及同伴间的充分互动获得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

二、区域空间的设置
教师根据本班活动的需要,可以利用桌子、矮柜及大型建构玩具拼搭组合等方式进行空间区隔,并标上清晰地标记,如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表演区等。

设置这些区域时需注意“动静分离”,即安静的区角与嘈杂的区角要分隔开,如语言区和益智区是相对安静的区域,这就需和建构区及表演区分隔开,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应注意区域的设置需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及兴趣的变化而稍微调整。

三、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材料是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材料本身不仅蕴含了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体验、探究的媒介,因此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进程。

1、材料的投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的,往往是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因此小班区角材料投放时可多投放操作性强的材料。

又因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所以要为幼儿准备多份的同种材料。

如在创设娃娃家时,最少要按4个人的比例配备材料,这样就能尽量避免满足不了孩子需求的问题。

中班幼儿在生理、心理上进一步成熟了,开始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且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最初的责任感,在材料投放时可相应的提供些探索性的材料,并对其提出些任务。

大班幼儿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一定的方法,效果也较好。

因此在材料的
提供方面,可以提供些原始材料,并提出些
主题性的要求。

如美工区可以提供原材料,如纸张、废旧物品等,让幼儿自由构思,自由创作。

2、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材料的投放时要考虑到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提供的材料既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幼儿和不同角色幼儿的需要,更要突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让投放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如益智区的“拼图”,教师可以把本班幼儿、班级环境的照片及一些故事画面剪成数量、形状不通的图片,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片数较少的拼图,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选择片数多,难度较大的拼图,这样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以开心地完成这一项活动。

3、区角材料要常跟新。

区角中即使是再有趣,再好玩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幼儿也会失去兴趣的。

当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不再感兴趣时,教师应该及时撤换和调整。

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区角材料,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删减或是组合材料的方式让原有材料增添新的魅力。

如美工区的“粉刷匠”这一活动,当孩子对已经设计好的房子粉刷失去兴趣时,教师增加了新的材料——白色瓷砖(田字格的纸张),提出新的任务——用彩色瓷砖装饰房子,这样孩子在操作中可以讨论用什么颜色把白瓷砖变成彩色瓷砖,用什么规律进行装饰,使粉刷这一活动出现了新的转机,产生了新的涵义。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1、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强调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自由操作,自由探索。

但是,在传统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这样的角色定位使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或违规行为十分敏感,并为此发起了大量的以约束纪律和维护规则为目的和内容的“指导”。

由于定位不清,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存在着两个严重的错误倾向:教师主宰幼儿活动和教师放任幼儿活动。

案例:区域活动一开始,平锋和翔翔和就跑到自制区,想制作老师刚刚介绍的“坦克”。

在制作“炮筒”时,他们想用吸管插到塑料瓶中当炮筒,可是瓶口粗吸管插入瓶子中马上就掉进去了。

平锋说:“那就不要炮筒了。

”翔翔说:“那好吧。

”这时在一旁观看的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没有炮筒的坦克怎么发射炮弹呢?”于是两个孩子又重新考虑如何不让吸管掉下去,试了几次,还是不成功,孩子又发出求助的目光,教师没有直接帮助,而是反问幼儿:
“为什么吸管会掉下去?用什么办法能让瓶口变细?”孩子们发现了问题,寻找材料,反复尝试,用橡皮泥塞进瓶口,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上面的案例中,在幼儿将要放弃探索时,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教师肯定的眼神、赞赏的微笑、亲切的动作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愿望。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不是领导,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帮手和支持者。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表示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乐意协助,设法了解问题,但不要马上代替他们做,应该和他们一起找出困难的原因,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

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以培养他们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变化,灵活地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不断变化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不断地交替出现,有时甚至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案例:本月的主题是“蛋”,上完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后,老师在美工区投放了纸张,并在美工区的墙壁上张贴了《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唱图谱,还有许多卵生动物的图片,并用录音机重复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目的让幼儿自由创编歌唱图谱。

小悦最喜欢绘画活动了,今天更显得兴致勃勃,拿了彩笔就过来作画。

她抬头看到了墙上的小乌龟,就在纸上画了只小乌龟,这时,又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画的都是小鸡,便跟老师说:“我想重新画一张。

”老师笑着说:“小乌龟不好吗?我更喜欢小乌龟。

”小悦听了很开心,又继续作画,边画还边唱自己创编的歌,还在小乌龟的背上画了两个三角形。

教师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他作画。

当画到“圆滚滚呀硬梆梆”时,她先画了很多的小圆,然后陷入了沉思,接着对老师说“我不会画硬梆梆。

”老师反问她:“你觉得什么东西是硬梆梆的?”她想了想,说:“木棍。

”老师赞许的看着她,她就在纸上画了很多一竖一竖的“小木棍”。

画好后,老师问她:“小乌龟背上的三角形是什么?”小悦说:“是翅膀。

”又开心地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带回家?我想唱给妈妈听。


在案例中,教师首先是环境的创设者,不仅要为幼儿准备必要的材料,还要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张贴各种卵生动物的图片”为幼儿提供范例,同时通过播放音乐营造好区域环境的氛围。

在绘画时,幼儿是绘画活动的主体。

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手操作纸和笔,“学习”运用各种形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对事物的印象、感受等,通过这一“发现学习”,每个幼儿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一过程是教师不应当直接干涉的。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权威的教授者,当发现幼儿在乌龟背上画上
“翅膀”时,并没有指责幼儿画错了,而是作为一个不干扰幼儿活动的观察者。

但又不是消极的旁观者,当观察到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马上转变为指导者的角色,积极的应答和满足幼儿需要。

而当幼儿接受了教师的指导并开始动手实践时,教师又立刻转变为观察者,让幼儿按照他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速度去领悟和消化这些间接经验。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是扮演固定的角色,而是不失时机的通过一系列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幼儿的指导,既要保证“教”的效果,又要保证幼儿“学”的主动性。

五、区域活动后的反馈与评价
评价作为开展区域活动的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引导幼儿自发自愿地进行交流、讨论,积极表达情感、共享快乐,共解难题提升经验。

《纲要》中指出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此外,《纲要》中还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于幼儿和老师来说,区域活动后的评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评价中教师要带领孩子一起回忆学习活动过程,引发幼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引导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发现,鼓励他们归纳总结经验,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将活动中获得的零散的、模糊的经验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条理化的经验,并建构新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