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面材立体构成
面立体构成——精选推荐
面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是指通过面材的堆积重叠,可以得到具有一定体量感的体块.利用面材重叠间距的可变性,按一定的比例有次序地排列面材,构成一个新的形态.这就是面的层排构成方法.在面的层排构成中,可以通过改变面材的基本形态,如直面曲面折面以及面的不同形状,使面的层排构成更加丰富.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渐变重复发射的形式排列面材,产生丰富的层排构成形式.柱式构成是面立体构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造型样式.柱式构成的基本制作方法是把平面的面材,围绕中心轴进行折叠或弯曲并把起始边沿粘接在一起,即构成了柱式的立体造型.通常,柱式的两端是不加封闭的,因此柱式也被称为透空柱体.因折叠和弯曲的加工方法不同,构成的柱式也不同,一般可分为棱柱和圆柱第六章面材的立体构成第一节面材的分类与制作方法(一)面材的形态分析面材是以长宽为形态特征的材料,具有平薄、延展的感觉,具有分割空间、限定空间的作用。
面材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又可分为规则面和不规则面。
1、规则面的基本形式有方形、圆形、三角形以及垂直面、水平面、倾斜面等。
方形的面给人以稳定、规范、坚定的心理感受;圆形的面给人以丰满、圆润和生命力的感受;三角形的面又具有锐利、刺激和好斗的个性;垂直的面具有刚直有力、蓬勃向上的气质,又具有平整、伸展的特性;水平的面具有稳定、平实与宁静的个性;倾斜的面具有速度、动感、热情的性格特征。
2、不规则面的基本形式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包括任意形、偶然形和有机形。
任意形形体随意,体现的是潇洒、自如的情感。
偶然形具有不定性和偶然性,具有自然的魅力和人情味。
有机形具有自然、纯朴、流畅、圆润的特征。
(二)面材的分类按照面材的表面效果分为高反光面材、透明面材、低反光面材、光洁表面面材和粗糙表面面材等。
按照面材的物理属性分为金属面材和非金属面材等。
按照面材的加工特性分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下分门别类加以介绍。
可切割板材,如木板、金属板、纸板等几乎所有板材。
立体构成--面材
• 面材构成
(一)面材特点 • 三维空间中面是实在存在的,既有平面视觉 感受,也有立体状态下的触觉感受。三维面 具有厚薄,平面和曲面之分。位置、方向和 角度的变化因素极为重要。
• (二)面材的种类
• 立体构成中面材主要有:卡纸、纸板、泡沫 板、木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等。课堂主 要以250克以上的卡纸为宜。(纸材粘合用: 白胶水、浆糊、胶带、订书钉、回形针、夹 子等)
•单体聚合法
•单体聚合法
•单体聚合法
• (四)面材的构成方法----插接构造
(五)面材的构成方法----薄壳构造
(六)面材构成形式—柱式构成(棱柱和 圆柱) • 将平面材料相对的两边缘粘接在一起, 构成柱状形态的立体造型的方法。 • 1、柱端变化 • 2、柱面变化 • 3、棱线变化
• 多面体的变异还可以在多面体的表面、棱边、 棱角进行加工处理。在多面体表面进行凹入 加工。 • 多面体加工处理还可以在其表面进行切割镂 空或在表面、棱角上附加其面体的正五边 形凹入加工展开图
正六面体展开图
正八面体展开图
正十二面体展开图
正二十面体展开图
• 2、多面体的变异(阿基米德多面体)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平面组合成 的多面体结构造型。是在正多面体的基础 上变化而成的立体造型。 • 基本原理是将正多面体的棱角进行切割, 由此增加了新的平面。如:十四面体,将 正六面体的棱边的二分之一处做棱角切割。
柱式构成的制作
柱式构成的制作
柱式构成的制作
柱式构成的制作
(六)面材构成形式—多面体构成 由若干几何平面构成的几何形态,至少由四 个面构成。表面的面越多,多面体的整体造 型越趋向于球体。 1、正多面体(柏拉图多面体) 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 体、正二十面体
立体构成要素--点线面体
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一、点的构成1、造型中的点具有相对性。
2、点的构成方式很多,但点独立存在的构成少,多数情况下会存在其他形态要素.3、点的视觉情感及特征点的特征: a。
与环境相比较,体积小b。
长度、宽度、高度近似点的作用: a.起某种稳定图式、造型的作用b。
创造视觉焦点c。
创造运动感:设计作品中点的动感通常源于点的集群关系和点与背景的图底关系。
二、线材的构成1、线的形态与感情象征直线与曲线是构成线的两大系统,也是决定一切由线构成的形的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直线表示静,曲线表示动.直线是一种无机线,它具有冷淡而坚强的表现力。
其中垂直线具有生命、尊严、永恒、上升、下落等感情象征;水平线趋向于表示平静、安定、向上的感情象征;斜直线意味着运动、积极、阳性等感情色彩;向下的斜直线则有危险、消极、阴性等感觉特质。
而曲折线则表示不安的象征性联想。
2、材料的连接点称为节点,节点有三种滑节-—可以在接触面上自由滑动或滚动。
铰节——像铰链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旋转,但不能移动,具有各方向受力的特性。
刚节-—完全固定死的。
线材构成中,线材大致可分为软质线材(又称拉力材)和硬质线材(又称压缩材)两大类。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绳、化纤等软线,还有铁、钢、铝丝等可弯曲变形的金属线材;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及其他金属条材等。
(1)软质线材的构成利用棉、麻、丝、化纤等软线、软绳。
在构成中,按意图制作造型框架.其结构可选用正方体、三角柱、三角锥、五棱柱、六棱柱等造型;也可采用正圆、半圆或渐伸涡线形等、并在框架上面竖立支柱,以小钉为连点进行连接构成。
(2)硬质线材构成木条、金属条、塑料细管、玻璃柱等线材均可用以组合而成为立体造型。
在构成前,先确定好支架.构成后,部分撤掉,只保留硬质线材构成的部分。
常见的造型方法有:a.垒积构造只把材料重叠起来做成立体的构造物,叫做累积形式的构成。
在制作时应该注意:(1)接触面过分倾斜易引起滑动;整体的重心若超过底部的支撑面则构造物将因失去平衡而倒塌.(2)与用线材做立体构成—样,不要忘记使空隙大小具有韵律.(3)作为垒积构造的变形,可以在结合部施以简单的防滑处理(如缺口等),这样将出现更多的变化。
立体构成名词和简答题
立体构成名词解释1、立体构成:是在三维空间的造型活动中,运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成美的物体.2、立体:是面移动的轨迹.3、具象形态:指人们可以直观辨认出来的形态,它接近自然,接近人们的生活.4、抽象形态:指将具象形态进行变形、夸张、简化、提炼而产生的形态,抽象形态又可分为可辨认形态和不可辨认形态两种。
5、本质美:指形态本质力量的美。
6、表现美:指设计者把所感悟到的本质美、形式美等,通过一定手段、技能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形态。
7、单纯:是指通过归纳、夸张、省略等手法,使形象更醒目、更典型,以便于人们记忆和加工,从而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8、秩序:将自然界中极为丰富多彩的物象,经过整理、归纳、概括、使之秩序化,以符合人们的生理、心理及审美的需要,这就是秩序。
9、半立体构成:是学习立体构成的基础,是介于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中间造型,应该说是雕塑技术的一种,是在平面上把形状堆积起来,让形状突出画面的一种技巧。
10、.面材的构成:即板材的组合构成,是具有长、宽两度空间素材所构成的立体形态。
11、块立体构成:以完全围合的实体作为基本形态的立体构成。
12、空心造型:是通过对面材的刻画、切割与折曲所构成的围合空间的立体造型。
13、面群造型:是采用类似形、相同形或渐变形的面材造型的叠加、排列所构成的实心状立体造型。
14、浅浮雕:指将平面造型稍稍浮起而形成立体化,具有特殊的造型感觉。
简答题1、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何不同?答:立体又可称为“形态",但立体构成中的“形态"不等于“形状"。
“形状”是物体在某一距离、角度与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外貌,而“形态”则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
也就是说,形状仅是形态一个面的外廓,而形态则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统一体。
2、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形态与立体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形态有何不同?答:在平面构成中把概念性的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加以视觉化,而立体构成除了把它们视觉化外还加以触觉化。
(完整版)立体构成面材立体构成(第四课——唐老师)
柱材的形成方法
▪ 3、缠绕 ▪ 将线材通过旋转、
缠绕等方式而形成 的柱体形式。
柱材的形成方法
▪ 4、搭建 ▪ 将面材、柱材、块材、线
材、等材料搭建方式进行 组合而形成的柱体形式。
柱体的组合形式
▪ 1、垂直 ▪ 2、水平 ▪ 3、放射 ▪ 4、变化应用
柱材的变化方法
▪ 1、棱边
▪ 棱边是柱材变化的重要部位,它的变化可以改变柱材的原 有形态,改变视觉流程。棱边的变化可以是独立的,也可 以是柱材表面变化的延续,甚至会影响到柱材的顶端。
2)自由形体的插接——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面型 做插接。
几何单元插接
几何单元插接
自由形插接
▪ 在构成设计中,既要考虑造型又要考虑 插接组合的位置,以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
5、面的组合②
5、面的组合③
5、面的组合④
5、面的组合⑤
6、插结构造——断面、表面、自由①
6、插结构造——断面、表面、自由④
棱柱的变化可以提现在以下几处: ▪ 1)柱形变化
2)柱头变化 3)棱线变化 4)柱面变化
▪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分析一下柱材和线材的共同 点和异同点
柱材和线材
▪ 柱材是半立体面材过 度到立体的第一个形 态,
▪ 线材则是柱材的大幅 度延伸。
▪ 线材和柱材是相对而 言的。柱材既可以视 为一个独立体,也可 以把它理解为是线材 的局部。
阿基米德多面体:在柏拉图式多面体的基础上进行 加工,将多面体各顶点切角形成正多边形,使面增 多,被切的顶角越多就越接近球体。
柏拉图式构成
柏拉图式线构成
阿基米德式构成
阿基米德式构成
阿基米德式构成
阿基米德多面体
各种方法
产品造型-立体构成(面材结构)(产品实例)分析
面材构成——
产品实例
面材产品设计实例
2
旋转式搁物架面材家具
闹钟
螺旋壁灯(1942年,丹麦)保罗、海宁森设计
胶合板凳(1954年,日本)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性展品收藏
吊灯(1958年,丹麦)
压克力玻璃片灯具
压克力玻璃片灯具
面材产品设计实例
13
“旋”“无限大” (日本)
14面材产品设计实例
休闲躺垫(深圳大学)
面材产品设计实例
15
小凳沙发
坐墩
采用聚脂塑料制造的
彩色口袋造型坐墩。
坐墩
可以折叠收起的墩盘旋而上
的螺旋线具有流动感。
躺椅(美国)
具有画册感的沙发
具有流动感的坐椅
19面材产品设计实例。
5.立体构成(五)——面立体形态设计
薄壳结构可分为球形壳体和简形壳体两种。
(1)球形壳体
中国国家大剧院就是这种构造的典型代表。在制作球形壳体的过程中需要 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边缘要收缩。只有周边作有规则的缩短,中间部分 才能有规则地隆起。第二,用弧线折叠。经弧线折叠后,被折面变为曲面, 因为两点间弧线比直线要长。为了更好地表达曲面,围绕它的各边均应做 相应的处理。第三,折线要舒展。仓促折叠会导致局部产生褶皱,所以应 摸索折叠舒展的形态的方法,从而产生舒畅的、富有变化的面和棱线(如 图4-32、图4-33)。
排列方式可分为直线排列、弧线排列、重复排列、渐变排列、发射排列、错 位排列、旋转排列等。
(1)直线排列:将单元体按照同一方向,等间距排列(如图4-8、图4-9)。
(2)弧线排列:将单元体按照一定的弧线轨迹,等间距进行排列(如图 4-10、图4-11)。
(3)重复排列:单元体重复出现,并进行有规律排列(如图4-12、图4-13)
(2)表面形插接
表面形由构成球体多面体的基本形充当插接面,面与面之间的衔接关系通 过插接的形式来完成,最终的造型取决于插缝的位置。这种插接的方法单 一,要表达丰富的效果,全靠面形的设计和处理(如图4-5)。
(3)断面形插接
将几何形体分割成若干断面,通过断面相互插接构成几何外观造型。通常以一 个方向的断面(横断面或纵断面)为主,插接的方法有平行直交式、放射交叉 式和组合式。平行直交插接形成的立体形态不稳定,从顶面的角度看是透空的 插接形态,但遇到侧面受力时,结构易变形,因此需要在平面于顶面的方向上, 增加一组插接单元起到固定结构和稳定造型的作用。插接的面材要求具有一定 厚度,以保证结构牢固(如图4-6)。
5.有机玻璃
有机玻璃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多种效果, 质地细,加热可弯曲,冷却后定形(如图439)
立体构成2
③ 在加工手段上,由于仿生结构的形体构造比较复杂,所以, 不能拘于某几种加工形式,必须将前几节所实践过的各种手 法,综合地加以应用。比如:直线折屈、曲线折屈、自由曲 线弯曲加工,以及切割,拉伸、压屈等。特别是在弯曲加工 时,要熟悉和掌操造型的基本规律。即: A.要将部分造型凸出来,必然还要切掉其局部; B.要使局部凸出来的同时,必然要有凹下部分加以平衡; C.自由曲面的加工,要根据曲面结构的造型变化,作出自 由曲面的预折加工线; D.有的部位要适当运用切割加工来表现,
第十二节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七一一面群结构 • 面群结构是一种面材造型的集聚组合。 • 面群结构的造型变化,是由许多近似的面材造型相集聚而 形成的一种渐变的曲面效果,也可以表现出从一个造型中, 挖切出另一个造型等等变化,形象比较含蓄。 由于其形 体间保留有一定的缝隙,如果再加入灯光照射,会表现出 更为优美的效果。
• 4.柱体的构成 • 具体加工形式有如下几种: • ①直线折屈、压屈加工。
• ②直线压屈加工。是在柱体棱线部位进行直线压屈构成,将棱线凹 入柱体空间,形成的多种造型变化。
③曲线压屈构成。
④柱面折屈转体造型。
⑤在棱线部位进行切割、折屈及压屈加工构成
• ⑥柱体切割压缩构成。压缩结构是将柱身的高度加以缩短,其多余的 部分,通过对柱身周围所进行的切割,再加以向外折屈、拉伸,或向 内凹入,使其凸出柱面。这样可产生柱形有节奏的凹凸造型的丰富变 化。这种构成要处理好拉伸造型内外或上下交替关系,还要处理好造 型长短、宽窄等空间关系的对比,避免过于平均。
• 板式结构,是用平面素材经过折屈或切割加工后.所 形成的一种具有浮雕特征的板式立体构成。 • 板式结构的构成,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确定板 基的造型(即:底板的基础造型),其折屈加工的基本 要求,必须通过反复折屈,以保持在总体上达到平面 的效果。比如:进行瓦棱折、方台折……等。第二步, 在板式结构上,再付以不同于段的加丁, 如:凹凸 加工或切割拉伸等变化。 • 板式结构的具体加工形式,有如下几种:
(完整版)立体构成--面立体6
折板构造
3)剪裁折叠
将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做裁减,通过 切割的方向、位置、大小、形状的不同, 创造出丰富的立体形态;
3、多面体造型 按照形式可分为球体和柱体两大类;
在基本形基础上再加工称为二次加工, 可以从3个方面来处理;
表面处理:切孔、开窗、附加、凹入、 凸出等 边缘处理:反折、平折 角的处理:剪角、内折
种类:纸板、胶合板、塑料板、有机板、玻璃板、铁皮、木板、纸
牌、等等
一、直面立体构成
1、层面排列 层面排列是指用若干直面(或少量柱
面、锥面)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各种有 秩序的连续排列而形成的立体形态;
进行此构成的方法是首先要确立面形 ,将想象的立体形态分解成面层的排列.
设计中注意事项:
43
44
45
4、插接面的构成 将面材裁出缝隙,然后相互插接,不是靠
摩擦力来维持形态,主要是相互钳制;
插接方式为: 几何形体的插接 自由形体的插接;
自由形体的插接: 是用一个单位面形做自由的插接,可以创
造出丰富的立体效果
1)基本面形应该简洁,便于加工,但组合后 能具有丰富的变化; 2)面形的变化形式有重复、渐变、交替、近 似等 3)层面的排列方式一般为:直线、曲线、分 组、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
2、直面的自由构成
1)切割折叠 在一张纸上做切割折叠,构成浮雕式立 体群或单体造型;
2)折板 纸,不做任何切割,主要依靠折叠;
第七章 面材的立体构成
面材是极富表现力的材料形态,面材的加工方式和构 形特点决定了其表现为结构的隐蔽和材料形态特征的 多样化。
面材的种类和特点:
面在三维空间里,面是实实在在的,它既有平面的视觉感受,同时还 有立体状态下的触觉感受,同时还有立体状态下的触觉感受。
立体构成
工具:测量和放样工具(直尺、角尺、画线 锥和画线规等),锯(夹背锯、鸡尾锯、 钢丝锯、板锯等),钻孔工具(弓摇钻、 手摇钻、电钻、麻花钻等),切削工具 (木刨、木工凿、板锉、圆锉、三角锉、 铁剪等),组装工具(老虎钳、台钳、螺 丝刀、锤子等)。
(二)材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
1、从材料的形态方面看: 点材具有活泼、跳跃的感觉;线 材具有长度和方向,能在空间产生轻盈、锐利和 运动感;面材的表面有扩张感、充实感;侧面有轻快感和空 间感;块材是有长、宽、高的三维实体, 能给人以量感。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表现
第一节 立体形态的强化表现
一、量感 (一)量感的概念: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两种量感, 即物理量和心理量。物理量是指物体的重量,如 体积的大小或容量的多少,是可以测量和把握的。 心理量是指人的心理对物体重量的一种感觉,如 两堆相同重量的铁和棉花,总会觉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花更轻一 些。 (二)量感的表现:由于立体构成的量感主要是指心理 量,作为心理量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形体内的生命活 力。这种内应力,是一种受到压迫后反弹回来的抵抗力。 1创造对外力的反抗:物理上的量与之反抗感的结合, 才能创造出震撼人心的立体造型。 2创造生长感:将自然形态中所具有的扩张、伸展和向上 的形态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三)肌理的组织形式: 1肌理的形态:肌理的形态构成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以情态变化为主 线的组织构成。构成方式有:重复、渐变、相似、发射、特异等。 2肌理的光感:平滑无光的肌理,由于没有反射光,给人含蓄安静的感 觉;粗糙有光的肌理给人稳重生动的感觉;粗糙无光的肌理,产生笨重、 厚实、而坚固的感觉。 3肌理的触感:肌理的触感包括:触压感觉、温度感觉、湿度感觉、疼 痛感觉等。
二、空间感 (一)空间与场力:我们常把空间分成物 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大类。物理空间为实体所 限定;心理空间却有益于艺术性的发挥。所谓 心理空间是形体内力的运动。它随着空间变化 会产生能量,其范围可以用“场”来表述,立体 造型通过“场”来表现能量,在视觉造型活动中 必须要提高艺术性,更深的打动视知觉就必须 扩大形态的心理空间,扩大它的控制场和场力 的强度。 (二)空间感的表现: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感是通过凸凹的形式 来表现。主要是利用视觉经验,造成进深感,诱发思维想象。 1透视渐变:由于近大远小的视觉经验,我们可以利用这种透视 方法,来强化空间的进深感。如欧洲的一些教堂,常利用这种 错觉来强化教堂的空间深度。 2遮挡方法:物体的前后关系往往表现为前一物体部分挡住后一 物体。在二维空间平面上强化进深时,要有意识的制造立体形 态的遮挡,用由宽到窄、由粗到细,引导视线向深处延伸的效果。
立体构成面材立体构成课件
面材的构成形式: 1. 面材半立体构成 半立体构成是在平面材料上对某部位进行立体造型的加工 方法,主要通过折叠、引拉、挤压、粘贴等方式使面材呈 现规定的立体起伏变化,还可以进行切割、挖洞、卷曲成 柱体等造型。
17
18
19
20
面材的构成形式: 1.面材版式排列立体构成
面材的空间表现主要通过面材自身存在的状态, 以及面材空间组合状态实现出来的。
自由切割, 再通过折屈、压屈、弯屈等不同
处理, 构成半立体造型。此练习可根据平面
构成的渐变、发射、对比、特异等手法组织
画面, 同时切折后应体现出进深感。4849源自505152
53
54
5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56
、水泥、石材、金属板、玻璃等。 • 造型技巧——剪切、折叠、嵌集、雕刻等
39
• 2.形态的生成
• 事物在破坏了原始形态的同时,新的形 态随之诞生。
• 利用一张平整的纸,来做实验: • ①随意用手将纸揉成一团,立体形态即
形成。 • ②随意打破一表面,新的形态就产生了
40
41
3.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43
44
半立体构成实例——一切多折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 在中心部 位平行的—边或对角线上切线, 依线痕折 出凹凸变化, 使之呈现成形效果。制作中 要考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 因素。
45
手绘设计草图 46
47
半立体构成实例——多切多折
•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 根据构图作
三、 面的立体构成
面材是极富表现力的材料形态,面材的加工方式 和构形特点决定了其表现为结构的隐蔽和材料形态特 征的多样化。
面材立体构成(拼插,多面体)
面材构成Stereoscopic Construction
A: 几何单元形插接
B:自由形插接
几何单元形示意图
自由形插接
1、层面排列
层面排列是用若干同类直面或曲面,在同一平面上(垂直或水平)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续排列二形成的立体形态,通过单元形(形状、方向、疏密、大小、直曲)的位置移动来表现运动变化。
两个相邻单元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四种:、前后排列、横向延长、四边延展、自由变化。
层面排列的变换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
旋转
渐变发射
几何多面体的特征是多面体的面越多,越接
近球体。
球体结构分为两种类型:
A:柏拉图多面体
B:阿基米德多面体
柏拉图多面体的特征是:每个立体都是由等同的一种面形构成,
面的顶角构成多面体的顶角,棱角外凸并且相等。
《设计三大构成》-立体构成
体块的群组 群组是两个以上单体的组合,可以分为相同(相似)形态的组合和不同 形态的组合。
堆积 体块的堆积主要是指多个块材的堆叠,利用形式美法则进 行重复和变化。
穿插 穿插是指一个块材穿过另一个的内部,形成新的块体。可 分为正空间穿插和负空间穿插。
材质赋予空间肌理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离开了物质材料,立体 构成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立体构成中的立 体造型要依赖于物质材料来表现,物质材料的性能直接限 制了立体构成的形态塑造,同时,物质材料的视觉功能和 触觉功能是艺术表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赋子了材料肌 理不同的心理效应,比如粗糙与细腻,冰冷与温暖,柔软 与坚硬,干燥与湿润,轻快与笨重.鲜活与老化等。 以下是对比举例: 木材:纹理清晰,易加工,空隙大,心理效果温和; 石材:纹理清晰,加工难度大,密度大,心理效果较为冰 冷; 纸材:纹理不清晰,极易加工,易定性,密度小,心里效 果素雅。
直线具有刚健、硬朗和男人的气质。
自由线具有浪漫自然、情绪化等特点。
曲线具有动感、飘逸和韵律的感觉。
线材的基本结构方式 1.框架构造 将硬质线材固着成一体的框架构造体,称为框架构造。
2.垒积构造 与框架构造不同,垒积构造的节点是松动的,横向一旦受力就容易移动,
但是却可以承受从上面来的强大压力。
3.网架构造
四.块材的立体构成 块材是线与面的结合体,尤其是具有长宽和厚度的表现形式,因此具有 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实用价值。几何直面的块材表现出质朴、坚实而有 力,几何曲面的块材表现出柔和、温暖和流畅感。 单体的造型:1.切割表现 切割造型有直线切割和曲线切割两种,主要是为了研究切面和体块之间 的关系。
立体构成
三立体构型将“材料和成型法”与形态要素的运动变化(积聚、变形、分割)结合起来,就产生了线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面立体构成、块立体构成。
(一)、线材立体构成使用线材在三度空间构成立体时,一方面要注意结构,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还要注意空隙,以便创造层次感、伸展感以及具有力动性的韵律等。
1 、框架构造如图 27 。
在柱型的基础上就有平面框架(图 28 )、立体框架(图 29 )和连续框架(图 30 )。
图(27)图(28)图(29)图(30)2 、垒积构造与框架构造不同,节点是松动的滑节,横向一受力就移动滑落,可是却能承受从上面来的强大压力,而且受到无理力时材料不会损坏。
铁轨的膨胀缝就是垒积构造的活用。
①棒的积木像山民将木柴架空晒干的办法一样把棒垒积起来。
这种构成所遇到的特殊问题是材料间的摩擦力和重心位置。
支承部件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如果过大,就要引起滑动而成为不安定结构(图 31 、32 )。
图(31)图(32)②卡别组合不用胶和钉,只靠摩擦进行构成时,相互别紧的组合是有效果的。
当然,这就需要压缩材有一定的韧性,以便靠线材的弯曲而增大磨擦力,使结构更加牢固,如图 33 。
用这些基本形作单位,通过上下左右方向的发展(上下的垒积和左右的连续),在产生固有的节奏感的同时,又创造出变化的空间趣味来。
图(33)最后,如果在上述组合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些停滑结构(凹槽和暗榫)就可以创造垒积构造的变貌。
3 、网架构造组合细长材料制成的构造物,既轻又大,但需注意下列要点:·要弄清每一根材料受着怎样的力。
轴向受压而不产生曲屈的关键是粗度(严格说是粗度与长度的比例),并且还要考虑截面的形状(如框架构造)·细长材料受到与轴赂垂直的作用力时很容易变形,的怪着力点最好是材料的结合部,这样将变成压力沿轴向传递而不使材料弯曲;·将全部节点作成铰节,由于其不能传递材料之间的压力和拉力,所以无论哪里都不传递弯曲力;·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有倒坍弯形的可能,故应把材料结合成三角形。
立体构成面材
立 体 构 成
板式结构的集聚构成 单体集聚构成的多种表现
立 体 构 成
不切多折
一切多折
多切多折
作业一:
参考:课本P48—P5维构成)
要求:利用各种面材加工手段进行作业练习,其 中必须包括一切多折、多切多折、不切多折的多 种呈现方法 尺寸:120x120mm,九个 最终作业裱在4开黑色卡纸上
立 体 构 成
直线折屈加工 蛇腹变异构成
立 体 构 成
直线折屈加工 蛇腹变异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直线折屈加工 斜向折屈构成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直线折屈加工 菱形凹凸折屈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直线折屈加工 菱形凹凸折屈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直线折屈加工
”金字塔“形穿插折屈构成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立体构成
第二讲:综合构成之 ——面材(板材)构成
教学内容:面材的材料种类,以及面材的形成方法和手段。 教学目的:1、通过对面材构成的学习,更好的强化学生的立体思维。 2、掌握面材构成的方法。 教学重点:面材构成的规律、方法和手段。 教学难点:1、面材造型的想象、规划、设计和操作。 2、各种材料运用、加工和结构方面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 教学方式:启发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直线折屈加工
”金字塔“形穿插折屈构成背面造型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曲线折屈构成 直曲线结合折屈的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曲线折屈构成 直曲线结合折屈的背面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切割构成 切割拉伸和压屈构成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切割构成 切割拉伸和压屈构成效果图
立 体 构 成
07.面立体构成PPT参考课件
1
面材构成的结构形式之二---柱式结构 柱式或筒式结构,是在平面的卡纸板上,进行重复折屈,或进行弯 曲构成。然后,在将折面的边缘,粘接在一起,便可形成上下贯通 的筒形造型。在此基础上,在将上盖和下底封闭,即可成为柱式的 封闭立体造型。 筒形选择:几何体,圆柱体,正三面柱体,正四面柱体和各种多面 形柱体。 其造型的变化部位,归纳起来有:柱端变化、柱面变化和主体棱线 上的加工变形等。 柱端变化 柱面变化 柱体的棱线变化 柱体构成
立体构成
23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4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5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6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7
仿生结构构成
28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29Βιβλιοθήκη 仿生结构构成立体构成
30
立体构成
11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2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3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4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5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6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7
单体集聚构成
立体构成
18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19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0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1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2
仿生结构构成
立体构成
2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3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4
柱端加工
立体构成
5
柱体棱线加工
立体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形态的生成
• 事物在破坏了原始形态的同时,新的形 态随之诞生。
• 利用一张平整的纸,来做实验: • ①随意用手将纸揉成一团,立体形态即
形成。 • ②随意打破一表面,新的形态就产生了
3、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 ①切线活用(材料:纸张) • 将一个平面形态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法使其进行空间
变动而成半立体。 • 训练目的——让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 • 制作要点——把握构成要素在变化中的规律性和系
合状态实现出来的。
面材版式排列立 体构成
面材版式排列立 体构成
面材版式排列立 体构成
面材版式排列立 体构成
面材版式排列立 体构成
面材版式排列立 体构成
面材的构成形式:
1、面材柱式立体构成
面材柱式结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造型式样,主要通过面材的弯曲、折曲、连 接而形成的封闭式的具有体积感的空心结构。
33
34
35
一、面材半立体构成
• 1、半立体构成的材料及技术 • 2、形态的生成 • 3、半立体构成的抽象表现
一、半立体构成
• 1、半立体构成的材料及技术 • “半立体”是介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之
间的造型形式。 • 常用材料——纸、塑胶板、木板、石膏板、
水泥、石材、金属板、玻璃等。 • 造型技巧——剪切、折叠、嵌集、雕刻等
三、 面的立体构特点决定了其表现为结构的隐蔽和材料形态特 征的多样化。
面材的概念: 面材拥有长、宽的平薄形态。
面材的特征:
面在三维空间里,面是实实在在的,它既有平面的视觉感受,同 时还有立体状态下的触觉感受,同时还有立体状态下的触觉感受。
面材的种类有规则面和非规则面两种,实际应用时可以分为平面 与曲面两类。
1.平面——有规则外形平面与不规则外形平面。 2.曲面——有规则的几何形外形曲面与不规则的自由形外形曲面。
种类:纸板、胶合板、塑料板、有机板、玻璃板、铁皮、木板、纸
牌、等等
面材的构成形式:
面材的构成是空间分割,规划的重要训练方式,实用性能非常强。 其构成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面材半立体构成; 2、面材版式排列立体构成; 3、面材柱式立体构成。
手绘设计草图
半立体构成实例——多切多折
•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根据构图作自由 切割,再通过折屈、压屈、弯屈等不同处理 ,构成半立体造型。此练习可根据平面构成 的渐变、发射、对比、特异等手法组织画面 ,同时切折后应体现出进深感。
面材的构成形式:
1、 面材半立体构成 半立体构成是在平面材料上对某部位进行立体造型的加工方法,主要 通过折叠、引拉、挤压、粘贴等方式使面材呈现规定的立体起伏变化, 还可以进行切割、挖洞、卷曲成柱体等造型。
面材的构成形式:
1、面材版式排列立体构成 面材的空间表现主要通过面材自身存在的状态,以及面材空间组
统性,并注意对比与调和,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 A、不切多折 B、一切多折 C、多切多折
半立体构成实例 ——不切多折
• 在一张100x100mm的 卡纸上,用铅笔将设 计图画在上面,再用 美工刀划线(不划透纸 背),再依线痕折纸, 使之显现半立体效果 。
半立体构成实例——一切多折
在100x100mm的卡纸上,在中心部位平 行的—边或对角线上切线,依线痕折出凹 凸变化,使之呈现成形效果。制作中要考 虑统一、对比、疏密变化等形式美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