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3e51dc0722192e4436f620.png)
《为人民服务》教案1、读读记记“盘剥、兴盛、拯救、哀思”等词语。
联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认识文章是如何环绕中心论点论述课文的。
联合详尽案例,理解要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迪教育。
学习要点难点:要点是理清文章思路,认识文章是如何环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通课文。
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
学习过程:一、读题目,怀疑自探。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一)自学纲要:1、读两遍课文,达到正确通畅。
2、划出文中生字词,熟读;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
3、阅读“资料袋”。
4、默读课文,思虑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自学。
(三)小组交流自学状况。
1、8 号学生读生字词。
2、轮读课文,相互纠正。
3、相互怀疑、解疑。
4、小组交流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各组介绍一名同学代表小组报告交流的结果。
三、报告交流。
1、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课文,相机指导读正确,读通畅。
2、小组代表报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相机点拨学生列出课文的写作思路。
3、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四、检测反响,拓展运用。
1、用生字练说词语,许多于三个。
2、指导“鼎“的书写笔顺。
3、听写生字、词语。
光风霁月 :为人民服务 4 月 16 日教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合详尽案例理解要点词句的意思,遇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迪教育。
学习过程:一、默读课文,思虑:在这篇课文中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自学纲要:1、第 1 自然段( 1)读第 1 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解说“完整”、“完全”的意思。
(2)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看法?联合你知道的案例,谈谈你的理解和领会。
(3)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第 2 自然段。
(1)读第 2 自然段,理解司马迁的话。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老师版)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老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2f9ca5d1f34693daef3ed5.png)
2014学年下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教师版课题12《为人民服务》第 1 课时备课人:王美蓉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日期_______【导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导学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1.搜集课文背景资料。
了解司马迁、毛泽东。
2.搜集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3.教师制作完成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预习导航】一、写作背景我先知: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
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
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
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读一读、抄一抄,并听写以下词语,查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李鼎铭、司马迁、彻底、鸿毛、送葬、乱蓬蓬、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三、读课文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第一课时一、课文导读《为人们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doc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c2b5b1fbcd126fff7050be4.png)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一课时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接社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质疑解疑。
学习重点如何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
学习难点如何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进行论述的。
【写作背景】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文体常识】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的特点是: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生字正音。
鸿()毛鼎铭()追悼()2、词语解释。
鸿毛:精兵简政:五湖四海:哀思:寄托:二、合作探究1、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2、围绕这一主题,这五段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先从文中找关键句再提炼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课堂检测1、划去下列词语中错误的读音。
困难(nàn nán)还(huán hái)要兴(xīng xìng)旺2、学习“鼎”的笔顺,与“鼎”相关的成语有哪些?笔顺:成语:3、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1)精()兵简()政(2)死得其所()3、填空。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质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a639a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9.png)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12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会写9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解课文标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结合“阅读链接”,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标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阅读链接”,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严谨的结构,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背景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谁为人民服务?2.简介写作背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作这样的演讲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张思德。
用课件出示张思德生平资料,并播放电影《张思德》片段。
要求看完电影片段后,说说哪个镜头深深打动了你。
3.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后交流。
4.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课文的学习: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毛主席在演讲中有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他是如何评价张思德同志的?他还讲了哪些内容?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要求: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扫清字词障碍。
(1)用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牺牲/泰山/彻底/批评/目标/送葬(2)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一起读。
(3)指导书写易错字。
提出要求:观察本课的生字字形,看看哪些字容易写错。
预设:“牺”容易多写一横,“泰”容易把下半部分写成“水”。
(4)教师重点指导如何书写“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08f64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3.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理解课文,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导入1、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掉张思德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这篇讲话的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而有感而发,这篇演讲对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篇议论文。
2、简介张思德。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会读会写词语“剥削、兴旺、解放、哀思、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读通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明分节朗读课文,相机纠错。
2、再读课文,说说毛泽东想告诉大家什么?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四、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2、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从哪三个方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这几句话中哪句话最重要?为什么?2、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理解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你觉得应该怎样看待生与死?4、举例说明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5、各自自由朗读课文,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作者从一是树立“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朗读课文,交流,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2、再读本段,说说共有几句?想想: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每句说的是什么?(抓住关联词)3、各自自由朗读课文,抓住关联词,试着背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7047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e.png)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导学案:《为人民服务》【导入】(150字)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知道,作为一名学生,为老师和同学们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他们服务。
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还可以为社会和人民服务呢?【探究】(800字)1.向学生呈现图片,例:医生正在为病人诊治、老师正在为学生上课、消防员正在扑灭火、设计师正在设计衣服等。
师生共同讨论这些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是怎样为人民服务的。
2.激发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人为我们提供服务?3.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列举日常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并互相交流。
4.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导学案一节练习题:(a)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_____。
(b)为人民服务的意义是什么?请简述你的见解。
【解读】(300字)1.与学生共同探究: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公民应该担负的责任,也是党和国家的宗旨。
它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成为有用的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他人,关心他人。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为人民服务?3.与学生共同总结: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于关爱他人,推动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拓展】(200字)1.邀请一位特殊的职业人员到班级,向学生讲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2.分组进行小组演讲,展示各个职业的特点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
3.组织学生进行社区义务劳动活动,如清洁环境、走访老人等,培养学生积极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行动。
【小结】(150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社会,关心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展示服务他人的精神。
希望大家能够不断努力,成为有用的人才,为人民、为社会做好自己的一份贡献。
【导入】(150字)在前面的导学案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和意义。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a38a5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a.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理清文章层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
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板书课题)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2.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本文的体裁是什么?3、我会读: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5、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并加小标题:6、课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口述)三、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2、背诵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1、探究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彻底:(3)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4)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探讨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勾画这段的中心句。
(2)教师引导:作者围绕这个中心句是怎样进行论述的?(3)理解司马迁的话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b2fb196bec0975f565e278.png)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学海瞭望】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我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___(什么时候)、____(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学海导航】1.朗读课文,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理解文中含义深的语句,如:①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通过学习本课,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学海泛舟】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2、全文围绕这个中心,从哪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小组讨论)二、品析词句,理解感悟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学习活动:勾画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
齐读第自然段“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学生讨论)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
齐读第自然段“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讨论)再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读第自然段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9fe1b9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d.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革命、街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1.学习“彻、迁”等9个生字,会给它们组词,学会“革命、街坊”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含义,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你在哪里看到过“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呢?2.你在哪里听到过这句话呢?预设:阅兵式上。
3.谈话导入。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你知道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吗?你知道他是在什么场合提出来的吗?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
4.历史解读。
这句话原本是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会上的演讲。
张思德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
毛泽东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二、认读生字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革命解放彻底利益意义剥削压迫批评兴旺五湖四海目标责任牺牲死得其所制度寄托哀思2.和同桌互相指读生词。
三、内容感知(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论点讲了哪些?(二)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任务。
要求:(1)把文章读通顺,读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文章除作者外还涉及到了几个人物,他们是谁?(3)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谈了几点?(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课文,交流讨论:(1)谁来为人民服务?(2)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四)再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号,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试着找出关键词句加以概括。
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202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d867210661ed9ac51f32d.png)
12 为人民服务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提醒幸福毕淑敏①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
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
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②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
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③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
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
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
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④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
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⑤人生总是有灾难。
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⑥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⑦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
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
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
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⑧那就是幸福啊!⑨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
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
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六年级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六年级为人民服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3c4fb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4.png)
六年级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论述的层次,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3、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2、难点(1)体会作者论述思路的严密性。
(2)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问题探究法:针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段落,提出问题,深入思考,理解其含义。
3、小组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们看到“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的时候,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将一起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一篇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去深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鸿毛”“精兵简政”等。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四)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理解“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的含义。
(3)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论述“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一观点的?(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39c0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为人民服务教学目的:1.会写“革、彻”等10个字,会写“革命、解放”等2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接受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资料,导入新课。
资料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编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
(板书: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鸿毛(hóngmáo)哀思(āisī)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方面的意思:(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3)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关爱,使人民团结起来。
2.毛主席告诉我们,人死的意义有哪两种(1)为人民利益而死,意义重于泰山;(2)为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意义轻于鸿毛。
四、交流探讨,体会前后关系。
1.思考:(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3)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2.全班交流。
(一切出发点——为人民服务。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和课文大意,懂得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意义重于泰山的道理。
为人名服务
![为人名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a0a8b84f01f69e31433294e8.png)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演讲和演讲词。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
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演讲稿按照内容分:1、政治演讲稿,是政治性演讲文稿。
它是针对国内外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
2、学术演讲稿,是就某一学科领域中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向听众表述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演讲文稿。
3、社会生活演讲稿,是以社会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为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的演讲文稿。
4、课堂演讲稿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使用的;一是学生为培养自己演讲能力写的。
演讲词的特点:(一)、要有针对性。
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
(二)、要有启发性。
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三)、要有感染性。
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行间孝应该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
二、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1976),人。
字,笔名。
伟大的无产阶级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三、张思德简介: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
1933年加入红军。
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c6109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ea.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1.介绍什么事演讲词的特点。
2.课件出示毛泽东题词:为人民服务3.介绍毛泽东和张思德。
二、理清文章思路1.读课文思考: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2.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三句。
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这次追悼的人物。
并列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
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四、学习第三段。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通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3、每句说的是什么?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为人民服务》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36d3c2be1e650e52ea99b2.png)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课前准备:本文是一篇演讲稿,是六年级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再加上年代距离同学们生活的年代有些久远,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阅读时要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提前搜集毛泽东的资料及创作《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背景,以及张思德的资料。
资料提供: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在朗读中加强演讲稿的感染力。
背诵第2、4自然段。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重点)3.理清文章思路,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课后链接和搜集的事例,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难读的句子或长句,多读几遍。
注意“剥削”的读音“bō xuē”,同时关注“鼎”和“牺”的写法,“鼎”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牺”不要多一横。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观点。
1.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第1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个观点,请你找出来。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初次感受作者体会课文遣词用语的准确严谨。
可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去掉“完全”和“彻底”再读读,从而感受毛泽东用词的准确严谨。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既然提出了观点,毛主席就得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
请你浏览第2到第5自然段,了解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观点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学法提示:3、梳理出以下几方面内容:第(2)自然段:如何对待“死”一一强调“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第(3)自然段:如何对待批评一一强调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第(4)自然段:如何对待困难——强调在困难的时侯要看到成绩和光明;第(5)自然段: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一强调不管是谁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学习人:课题:时间:1、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哀思、炊事员、精兵简政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重点)。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难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1、走近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2、时代背景①张思德生平: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是个孤儿。
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10月第一个报名参加仪陇县的少先队,后加入红军,在战斗中立过功,因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
1935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
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春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完成塌方,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②写作背景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3、文体常识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的特点是: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
4、知识积累:(有关奉献的名言警句)(1)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索取。
——张海迪(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3)挥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一)、借助课文下的注解或工具书,扫清阅读文字障碍1、生字正音鸿毛()李鼎铭()追悼()送葬()兴旺()炊事员()“鸿”的第六笔是,“鼎”的上部是一个,第六笔是,末笔是。
2、多音字难()()难( )( )剥()()剥()()削()()削()()3、我会近义词兴旺——()压迫——()五湖四海——()“五湖四海”与“四面八方”哪个所指范围相对大?哪个所指范围相对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两个句子。
○1世博园敞开怀抱迎接来自的朋友。
○2各界群众从赶来,欢聚在天安门广场。
4、我会反义词。
兴旺——()团结——()5、词语解释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哀思:寄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二)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是对人民有益的工作,()是高尚的工作。
(2)()是什么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应当虚心接受。
(3)()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体会演讲者的感情。
2、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3、围绕这一主题,这五段主要讲了哪些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4、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首先提出论点:接着论述论点:最后发出号召:5、请结合全文思考:“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学习人:课题:时间:1.《为人民服务》是于年月日在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
2、毛泽东,字,人。
3、根据拼音写词语。
hóng máo rén shēng dǐng fèi xīng wàng()()()chuī shì yuán zhuī dào b o xuē()()()tài shān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wǔ hú sì hǎi()()()sǐ dé qí suǒjì tuō()()4、人固有一死,或,或。
意思:。
5、写出近义词兴旺——()压迫——()五湖四海—()6、写出反义词兴旺——()团结——()6、文章中提出的论点是什么?1、演讲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其论辩就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为了获得这种力量,就要让道理说话,就要让事实说话。
请说出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2、从第三段中找出事实论据并说说它的作用。
3、文中第四自然段内容丰富,作者主要讲了哪些方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梳理出几个主要的观点给本段分出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4、本文是针对张思德同志的牺牲发表的一篇演讲,那么作者在第五段是怎么揭示主题和照应开头的?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学习人:课题:时间:一、综合探究学习实践:中央电视台播放这样一则公益广告画面一:妈妈端来一盆热水,悉心地为奶奶洗脚。
儿子看到这一情景后,转身走了……画面二:妈妈为奶奶刚洗完脚,儿子也吃力地端来一盆水,天真地说:“妈妈,我为你洗脚。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则广告的含义。
(10字以内)(2)请为我市的“助困助残献爱心”活动策划一则广告语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下面练习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___关系。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4.请你从生活中举出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两个人物来:5.文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心系一处》,完成文后作业①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
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
”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
”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两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
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
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字宁静。
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
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
”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
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
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
倘若一个人懂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愚公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这感化。
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颠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答:3、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仿照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事业成功的例子。
参考答案:一、1、示例:爱心传递,真情永恒2、示例:只要人人付出一点爱,世间将会变得更美好二、1.固:本来。
或:有的。
于:表示比较。
全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总分 3.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
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4.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5.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心系一处》1、“心系一处”含义是: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
(意思对即可)2、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