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植物离体快繁中常见的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绪论 (1)
1. 离体快繁过程中的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 (1)
1.1 污染问题 (2)
1.1.1 污染的来源 (2)
2.1.2 污染的防治措施 (2)
1.2 褐变问题 (3)
1.2.1 褐变的原因 (4)
1.2.2 克服外植体褐变的措施 (4)
1.3 玻璃化问题 (4)
1.3.1 玻璃化发生的原因 (4)
1.3.2控制组培苗玻璃化的措施 (5)
1.4 遗传稳定性 (5)
1.4.1 影响遗传稳定性的因素 (6)
1.4.2 提高遗传稳定性,减少变异的措施 (5)
1.5 黄化问题 (5)
1.5.1 黄化原因 (6)
2. 离体快繁的前景与探讨 (6)
2.2适应现状的需求 (6)
2.3存在问题 (6)
参考文献 (6)
致谢 (6)
浅析植物离体快繁中常见的问题
摘要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园艺植物的脱毒和快繁等方面。本文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污染、褐变、玻璃化、遗传稳定性、黄化等发生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离体快繁;污染;褐变;玻璃化;遗传稳定性;黄化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in Plant Vitro Propagation
Pick to
Plant tissue culture is develop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 new technology of moder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stituent, has increasingly widely applied in the enviroment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and rapid propagation, etc. Aiming a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often appears the question were analyzed, pollu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n, genetic stability, such as possible reasons Brow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cuo
Key words
Propagation in vitro; contamina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n; genetic stability; etiolation
绪论:
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已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植物离体快繁可节约人力和物力,并可人为控制培养基中的各种成分和环境条件,全年均可连续试验和生产,因而近年来在农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开展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较常见的问题,有时会严重影响组培工作效率和进展,降低组培快繁的经济效益。譬如遗传稳定问题、玻璃化问题、污染及褐化问题等。因此,探讨植物离体快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离体快繁过程中的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
1.1 污染问题
1.1.1 污染的来源
首先应考虑无菌操作的规范性,培养基接种工具消毒是否彻底。在此基础上植物组培中的污染主要是真菌、细菌引起的污染。真菌在培养条件下生长快,很容易观察到,而细菌潜伏期长,植物组织一般不表现症状,所以很难在前期和肉眼观察到。国外有关学者认为细菌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材料内部灭菌处理不好,这样造成的污染占污染总数的1/3~1/2。二是在正常的灭菌的条件下,内生菌能够存活,这样的污染占污染源的1/4。三是来自寄生植物的污染占1/4~1/2。同时认为有些植物的昆虫和螨虫的体表带有霉菌的孢子和细菌,在九、十月份是重要的污染源,因多种植物昆虫处在大量繁殖阶段,此时大量昆虫造成的污染源最易造成组培污染的严重发生。近六年来,我们通过对猕猴桃、樱桃、托柄菝葜及大花非洲菊初级培养污染的研究中发现,高温、多雨的环境更有利于污染的发生,而且随着植物材料年龄的增长,植物材料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组培污染也会更加严重。另外,外植体的状况,环境条件和操作过程也是引起污染的主要原因。
2.1.2 污染的防治措施
首先严格保证无菌操作的规范性,对培养基接种工具及接种室的严格消毒处理。
然后(1)抗生素对细菌污染的防治。植物组培污染的控制取决于灭菌技术、灭菌设备、外植体年龄和环境条件等许多方面。尽管在植物组培过程中尽量使无菌条件更完善,但是污染还是经常发生,甚至有时整个实验室的组培苗部分污染或全部死亡,这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人们对细菌污染研究的较多。细菌污染的消除有些研究人员希望用抗生素防治,抗生素可以直接加入到培养基中,也可以用抗生素喷洒或浸泡外植体。但植物种类不同,所用抗生素的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也不同,还有的抗生素对污染消除根本不起作用,因此必须对不同植物采用不同的抗生素的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进行实验探讨。一般情况下,为消除革蓝氏阳性菌对有些木本植物污染茎段组培苗,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氨中噻肟头孢菌素、四环素、利福平和多粘菌素B分别以25mg/L、25mg /L、6mg/L 和6mg/L浓度的混合物,可使细菌完全被消除。另外,用头孢菌素Ⅱ和链霉素消除某些观赏植物外植体中的内生菌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总之针对不同植物品种要想找到一种合适的抗生素处理组合是比较困难的,工作也较繁琐。国内外有关学者都认为没有一种抗生素对所有的细菌都有效,即使有效,抗生素消除植物组培污染的方法也是暂时的解决方案,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消除污染,必然对组培苗的生长、分化和生根造成一定的影响。
(2)真菌污染的防治。抗生素消除细菌的研究比较多,但目前酵母菌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G B Poulsen等在苹果砧分裂组织微生物消除的研究中,测试了几种物质对酵母菌的毒性,虽然它们对植物材料都没有伤害,但是没有一种能够消除酵母菌。胍类化合物是对两种酵母菌有毒的唯一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