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江苏物理8年级(上册)知识点完全整理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资料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资料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__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__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7.交流与合作(评估)第1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实验:P9 器材、做法、物理研究方法。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实验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消声吸声)(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五、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3.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4.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5.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六、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计算第2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1.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通常指的水);气态(水蒸气:水蒸气看不见)。

苏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苏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苏科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5.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6.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7.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8.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三章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3.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概念汇总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概念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1.1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3、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4、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5、重点实验:证明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的实验必须用到转化法(或称为放大法)即将微小物体与声源接触(如泡沫小球悬挂在音叉旁边;鼓皮上放小纸屑);证明声音具有能量的实验必须使小物体如烛焰离开声源才能说明是由于声音的能量使烛焰跳动的。

1.2乐音的特征1、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人们听到的声音响度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除此之外,影响响度的另两个次要因素是声音的分散程度和传声介质的性能。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4、声源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5、弦乐器(弦振动)弦越短、越细、越紧其音调越高(即影响弦乐器音调的因素是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管乐器(空气柱振动)中的空气柱越短越细其音调越高(即影响管乐器音调的因素是空气柱的长短和粗细)。

6、我们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7、使用刻度尺研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关系时要控制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用力的大小;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要控制用力大小一样,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1.3令人厌烦的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是无规律的。

2、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word完整版)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文档

(word完整版)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全面精华),文档

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马上消失〔由于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流传〕;〔注:发声的物体必然振动,有振动不用然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平和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复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流传1、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平和体都能够流传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够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经过无线讲话;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流传;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流传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 ;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三、回声:声音在流传过程中,遇到阻挡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顶峰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阻挡,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阻挡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阻挡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相同,所以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辰、强弱及步伐也不相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向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点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上下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质量特点;与发声体的结构和资料有关,不相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必然不相同;〔区分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相互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 20000Hz,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低于 20Hz 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相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阻截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搅乱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那么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有噪声本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完整版)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n:Physics explores the mysteries of the physical world througha scientific process consisting of the following steps:1.Identify and propose a problem.2.Make hypotheses and ns.3.Develop a plan and design experiments.4.Collect evidence through n。

n。

etc.5.Evaluate whether the evidence supports the hypotheses and ns (equal/unequal).6.Draw ns/propose new ns.municate and collaborate (n).Chapter 1: Sound PhenomenonI。

Sound n1.Sound is produced by the n of objects.Examples include humans using vocal cords to produce sound。

bees using small black dots under their wings to produce sound。

wind producing sound through air n。

wind instruments using air columns inside to produce sound。

string instruments using string n to produce sound。

drums using drumhead n to produce sound。

and clocks using clock n to produce sound.2.When n s。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章声音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我们把正在发生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

都可以作为声源。

发声的物体一直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声音是一种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声波能使人耳鼓膜振动,让人觉察到声音的存在。

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这表示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回声是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4.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

平常我们讲的声速是指,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340m/s,应记住。

二.声音的特性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声音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大小,增大响度的目的是使声音更响亮,听清来更清楚。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z)女子的音调比男子高。

3.音色:不同的发声器,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生的响度和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还是能分辨它们,这是因为声音的另一因素,音色不同。

三.噪声1.噪声: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2.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1)控制噪声在声源。

(2)阻断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是20Hz-20000Hz之间,称为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 的称为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还能成像等特点。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的存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全面)XXX物理八上知识点复归纳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归纳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相等/不相等)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7.交流与合作(评估)第1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电磁波)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XXX,振植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的声音靠音色)留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自力;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1XXX物理八上知识点复归结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研究、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XXX: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削弱(戴耳塞)6.以声消声:新的反噪声术。

【苏科】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引言: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环节):1.发现并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和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

(相等/不相等)6.得出结论/提出新的问题7.交流与合作(评估)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一、声音的产生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是靠声带振动发声;蝉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发声;蟋蟀靠翅膀相互摩擦发声;蜜蜂、蚊子、苍蝇飞行时才有声音,是因为它们飞行时翅膀在振动;实验:转换法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用的是转换法,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这种将微小振动放大的方法也称为放大法。

二、声音的传播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介质的种类: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注:火车离得很远时,在空气中听不到笛声或撞击声,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是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空气传声和骨传声。

实验:理想实验法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实验现象是:随着罩内空气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由此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三、声速定义: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v 固>v 液>v 气。

如:声音在空气中(15℃时)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 /s ;在水传播速度约为500m /s ,在钢铁中可达5200m /s 。

声速与气温的关系: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是向着低温方向的。

如烈日炎炎的沙漠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由于上方空气温度比地表温度低,声音会向上传播。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马上消失(由于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流传);(注:发声的物体必然振动,有振动不用然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平和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流传1、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平和体都能够流传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够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经过无线电话讲话;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流传;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流传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 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v=s/t ;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三、回声:声音在流传过程中,遇到阻挡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顶峰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 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1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阻挡,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阻挡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阻挡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相同,所以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辰、强弱及步伐也不相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向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五、声音的特点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质量特点;与发声体的结构和资料有关,不相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必然不相同;(鉴识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相互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20Hz~20000Hz,高于 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 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相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阻挡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搅乱的声音都是噪声;2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有噪声本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 dB。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苏科版八上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在空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液体传播又比空气快。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可听声波的频率在20Hz~Hz之间,超声波的频率高于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的特点。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次声波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是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1℃。

使用温度计时,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底或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苏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六篇】

苏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六篇】

导语:在复习物理之前做⼀个完整的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苏教版物理初⼆上册知识点【六篇】,希望对⼤家有帮助。

第⼀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个物体相对另⼀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改变。

4.⽐较快慢⽅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定说明是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章声现象⼀、声⾳的发⽣与传播常考点1⼀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按住发⾳的⾳叉,发⾳也停⽌,该现象说明振动停⽌发声也停⽌。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中,声⾳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引起⿎膜振动,⼈就听到声⾳。

3真空不能传声,⽉球上没有空⽓,所以登上⽉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线电话交谈,因为⽆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般情况下,v固>v液>v⽓声⾳在15℃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原声晚0.1s以上⼈⽿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少为17m。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_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_

第一章声现象科学探究的要素: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假设和猜想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交流与合作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都可以称为声源。

3、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它具有能量(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4、反映声音特征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人们通常把它们称做声音的三要素。

5、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的单位是分贝(dB),理想的生活环境是15~40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

例如某人心跳每分钟72次,合每秒1.2次,其频率就是1.2Hz。

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可通过音调辨别物体的好坏)7、音色:不同物体发声具有不同的特色,或说有不同的声音品质。

这种特色叫做音色或音品。

(可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物体)8、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快是1500m/s ,在钢铁中的更快是5200m/s 。

(V 空<V 液<V 固)9、当今世界四大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0、乐音: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噪音: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为噪音。

11、噪声的危害:把它称为“隐形杀手”它除了影响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之外还会损坏人的听力,使人产生头痛、记忆力衰退等神经衰弱症状,它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12、噪声的控制:1)控制噪声的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如禁鸣喇叭。

2)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消声)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

3)在人耳处减弱(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等)。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_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_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如尺子伸出桌面的振动快慢、空气柱振动都是音调的变化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可听声波:20H 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我们听到的声音通常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v固﹥v液﹥v气。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系。

6.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其波形是杂乱无章的.7.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2)在传播过程中;(3)在人耳处。

8.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9.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0.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应和被测物体接触,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知识梳理如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运动的概念和种类
2.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方法
3. 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4. 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5. 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力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的质量、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动量与杠杆
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2. 动量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变化定律
3. 简单机械原理:杠杆的工作原理、力矩的概念和计算
4. 杠杆的应用实例
第四章能量与功
1. 能量的概念和种类:势能和动能
2. 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功的单位和功率的概念
4. 能量守恒定律
5. 能量转化与能量传递
6. 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压力与浮力
1.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压力的大小与压强的关系
3.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4. 物体浸没和浮出的条件与原理
5. 浮力的应用:气球、潜水、飞机等
第六章机械振动与波动
1. 机械振动的概念和特点
2. 振动的周期、频率和角速度
3. 波的概念和分类
4. 波的特点:传播介质、传播方式、传播方向
5. 波的传播和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6. 声、光波的传播和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为一体叫声源,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情况下,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

软木和橡胶等特殊固体除外(软木500m/s,软橡胶在常温下40~5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应用声速可以测距离。

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

3.乐音的三要素响度: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一般来说,振动部分越短,音调越高;对于弦乐器来说,弦越紧,越短,越细,音调越高。

音色:声音的品质,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跟发声体结构及材料有关4.噪声及其控制:噪声定义物理学定义:无规律的振动;环保:影响他人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声强级(分贝dB);超过90dB的声音会造成听力损伤。

噪声的控制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中,在人耳处5.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可听声:20~20000Hz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可应用于声呐测距,B超成像,测速,清洗,焊接等次声波:能绕过障碍物传播很远;可应用于预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为监测核爆炸提供依据。

二.物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度的规定: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将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分是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温度的测量:温度计(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常用温度计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体温表,寒暑表等。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看:看量程(超量程使用会损坏温度计);看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温度计的精确程度。

二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三读:要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段时间,待示数稳定后再读,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示数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是零上温度还是零下温度。

常见温度计的基本信息:体温计:量程(35~42摄氏度);分度值(0.1摄氏度);实验室常用温度计:量程(-20~104摄氏度,分度值(1摄氏度);寒暑表:量程(-35~50摄氏度),分度值(1摄氏度);注:以上三种温度计,只有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且使用前需要甩。

温度计的读数: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温度,根据分度值确定读数精确到的位数,如体温计分度值为0.1摄氏度,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以为即可。

3.汽化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

3.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1.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1.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1.3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注:蒸发还与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大,蒸发越慢,空气湿度越小,蒸发越快。

液体蒸发不需要加热,但是会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2沸腾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水沸腾的特点:3.2.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上升变小;沸腾时上升变大。

3.2.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比较响,是因为容器底部温度较高,水汽化成水蒸气上升,由于上部水温的低,水蒸气遇冷迅速液化,这种先膨胀后收缩的过程引起了水的剧烈振动;而沸腾时,容器中水的温度都是沸点温度,水蒸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不会受冷液化成小水滴,所以不会引起水产生剧烈振动。

3.2.3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吸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吸热,水的温度不变。

3.2.4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一般来说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随液面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沸点还与液体的纯度有关;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C。

3.2.5 液体沸腾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要不断吸热。

4. 液化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4.1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4.1.1降低气体温度,如雾,露的形成4.1.2 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如液化石油气4.2 液化放热:液化势汽化的逆过程,因此气体液化过程会放热。

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100°C的水烫伤更严重就是因为100°C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皮肤时,会先在皮肤上液化成100°C的水,然后100°C的水再放热。

所以100°C的水蒸汽液化会放出更多的热量。

5. 熔化和凝固定义: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5.1 熔化的特点:不同的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不同,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5.1.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温度才会上升。

如海波,冰,各种金属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熔点)。

5.1.2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的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属于非晶体。

如石蜡,沥青,松香,玻璃等。

5.1.3 凝固的特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凝固成固体后,继续放热温度才会降低。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附图: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5.1.4.晶体的熔点还跟晶体的掺杂程度,晶体表面的压强有关。

冬天在路面撒盐,使冰的熔点降低,这样路面就不易于结冰;同时车轮压过的地方,压强变大,冰的熔点降低,冰也易于熔化。

6. 升华和凝华定义:物质直接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物质凝华会放热。

注: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升华,只有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升华,温度越高,升华得越快;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发生凝华,只有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凝华,一般升华和凝华都发生的比较缓慢。

7.水循环:地球上的水是循环变化的,变化过程包含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这六种物态变化过程。

8. 水资源及其保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8.1 节水措施:减少水浪费;防治水污染;合理分配水资源;加工可用水资源。

三.光现象1.光的色彩,颜色:1.1光源: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2 光的色散: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七种单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像叫做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1.3色光的混合:人们发现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后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而自生却不能用其他色光混合得到,因此我们将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1.4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光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能吸收各种色光,若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说明物体无色透明。

2.人眼看不见的光:a)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叫可见光;人眼无法察觉到的光称为不可见光b)红外线: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存在能使物体发热的不可见光,这种光叫做红外线;自然界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与温度有关。

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

c)紫外线:在色散光带紫光外侧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3.光的直线传播:3.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小孔成像,月食,日食等现象均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3.2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3 x108m/s4.平面镜:a)平面镜成像特点:反射面成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

b)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并且他们到平面镜的距离也相等,像与物相对于镜面对称。

5.光的反射:a)光的反射: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b)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简记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之不行。

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也减小,当入射角是零度时,反射角也是零度,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重合,但方向相反。

c)光路可逆性: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入射光线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到反射面上时,反射光线将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相反方向射出。

例如:你从镜子中能看到别人的眼睛,那么别人一定可以看到你的眼睛。

d)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后,由于镜面的反射缘故,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焦点处会成一个虚像。

虚像:虚像并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因此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也就没有光从虚像处射出来。

5.5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5.5.1 镜面反射:当平行光射到表面平整,光洁的平面镜上时,反射光依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5.5.2 漫反射:当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时,反射光就会杂乱无章地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作漫反射。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原理。

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使人感觉较为刺眼;经漫反射的光使人感觉较为柔和。

补充知识点:1.日食2.月食由于太阳,地球,月球的直径和距离之间的几何关系,绝不可能出现月环食。

四:光的折射和透镜1.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1.1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但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如果一种介质疏密不均,光在其中传播时,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现象。

2.光的折射特点;2.1光的折射三要素:一点(入射点),二角(入射角和折射角),三线(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2.2折射特点: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分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介小空大:无论光线是从空气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于在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