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自主导学案参考答案(测试版矫正稿)

合集下载

《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明确问题》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明确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明确问题,提出清晰的问题陈述。

3. 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导学内容:一、认识“明确问题”问题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挑战和难题。

但是,有时候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问题没有被明确。

如果问题不明确,我们很难找到准确的解决方法,甚至会走弯路解决不了问题。

因此,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二、为什么要明确问题?1. 有效解决问题:只有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2. 提高效率:明确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节约时间。

3. 增强思维能力:明确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分析问题,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如何明确问题?1. 仔细阅读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仔细阅读问题,确保自己理解清楚问题的要求。

2. 提出问题陈述:将问题以清晰、简明扼要的方式陈述出来,确保自己和他人都能理解问题。

问题陈述应包括问题的背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搞清楚问题的内在逻辑和关键点,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4. 制定解决方案:在明确了问题之后,制定解决方案并逐步实施,监督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导学任务:1. 针对以下问题,尝试明确问题并提出问题陈述:问题:如何提高学习效率?问题陈述:针对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

2. 选择一个你遇到过的问题,尝试对其进行明确化处理,并制定解决方案。

可以分享给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 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你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在处理问题之前就对问题进行了足够的明确化处理?如果没有,今后要如何改进?导学总结: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只有明确了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技术试验的特点与类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技术试验的特点与类型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技术试验的特点与类型》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技术试验的特点和类型,掌握技术试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导学内容:一、技术试验的特点1.科学性:技术试验是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的实践活动,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2.系统性:技术试验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计划进行的,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

3.创新性:技术试验需要不息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4.实用性:技术试验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实用性和应用性。

二、技术试验的类型1.基础性试验:基础性试验是为了探索新的技术原理和方法,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应用性试验:应用性试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生产效率,验证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开发性试验:开发性试验是为了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验证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力。

4.改进性试验:改进性试验是为了改进现有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导学步骤:一、导入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或进修中经常进行哪些技术试验?试验的目标是什么?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技术试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1.讲解技术试验的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

2.讲解技术试验的类型:基础性试验、应用性试验、开发性试验、改进性试验。

3.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技术试验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

三、实践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案。

2.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的要求,完成试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学生展示自己的试验效果,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互相进修和提高。

四、总结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技术试验的特点有哪些?技术试验的类型有哪些?如何设计一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技术试验方案?2.鼓励学生思考技术试验对他们的进修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两套(含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试题两套(含答案)

19.健康饮水是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 在户外能方便、健康的饮水,随身携带水壶成为大 多数人的选择。某学生想要设计一个中学生随身携 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对产品进行 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它们是 ()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11.据有关报道称,经统计各色汽车中遭遇车祸 率最高的是棕色车子,那么你认为这种车子颜 色,在制造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在下列哪一 方面可能做的不够( )
A.方案构思
B.方案呈现
C.设计分析
D.方案筛选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确的选择劳 动工具往往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这些剪刀分别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主要体现了技术 的( )
台式洗碗机小巧,占用空间小,摆放灵活,容量小; 嵌入式洗碗机容量更大,无需手动换水,嵌入式安装后与橱柜浑然一体,更美观。
四、综合题(共1小题,20分)
34.下雨天我们都要用到雨伞,但打湿的雨伞如 何存放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为方便同 学们在教室挂放雨伞,请你设计出一款雨伞架。 (材料自选)
(1)请画出草图(5分) (2)请从物、人、环境三要素对该产品进行设 计分析。(15分)
A、创新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技术规范性计工作中,设计师经 过长期的反复修改,最终将形象硬朗的中华鲟 设计成更利于大众接受的“萌萌哒”吉祥物 “兵兵”,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
C.实用原则
D.美观原则
14.下列对“过程评价”所描述的内容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设计方法是否正确是评价的内容之一 B.可以评价设计分工的合理性 C.渗透技术设计的全过程,全程参与 D.设计项目是否取得社会效益

2024年武汉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合格考模拟题1(附参考答案)

2024年武汉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合格考模拟题1(附参考答案)

2024年武汉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合格考模拟题模拟题1(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原创)以下关于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的作用有益无害B.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可以取消现金支付C.手机指纹识别系统使用户日常的解锁操作变得便捷,可确保手机安全D.建立全国儿童 DNA信息库,帮助寻找被拐儿童是对技术的合理使用2、某厂家生产一款电动汽车,其车顶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动力。

当太阳能不足时,备用电池可以足够再行驶5小时。

这种自驱式电动车表达了人们通过技术合理( A )A.利用自然B.创造自然C.设计自然D.改造自然3、(原创)小明准备制作一个带无线充电功能和播放功能的便携式多功能手机支架,发现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多方面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C)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4、(原创)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新材料,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机械、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工程师们利用这种新材料的特殊性质设计解决了很多以往的技术难题。

根据这个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B. 技术促进设计的革新C. 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D. 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5、(改编)某同学发现家中老人出行不便,打算设计一款智能代步车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属于设计一般过程的环节是(C)A.制定设计方案 B.制作模型或原型C.发现与明确问题 D.优化设计方案6、(改编)如图所示为磁吸式手机无线充电器。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其外观简洁轻薄,体现了设计的美观原则B.能兼容不同类型手机的无线充电,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C.内置磁铁能直接吸附在手机上进行无线充电,体现了设计的实用原则D.较强的吸力吸附手机,防止意外跌落,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7、(原创)某高中同学在通用技术课上研究发明了”自动跟随行李箱”,她发明的这种可配家中任意尺寸普通行李箱,又可承载各种物品(如超市购物篮、花盆、家电等)实现自动跟随的“可伸缩式自动跟随行李箱底座”。

《发现与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发现与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发现与明确问题》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问题是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发现和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如何正确地发现和明确问题,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能力。

因此,本次导学案将帮助同学们学会如何发现和明确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概念解释1. 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问题可以是一个疑问、一个困难、一个挑战或一个需求,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

2. 发现问题:指我们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3. 明确问题:指我们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和界定,确保理解清楚问题的本质和要求。

三、发现问题的方法1. 观察: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情况和人群,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疑问。

2. 提问:主动向他人或自己提问,探究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3. 思考:静心思考,分析问题的成因、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式。

4. 反馈:接受他人的反馈和意见,了解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四、明确问题的方法1. 描述问题:用清晰的语言描述问题的具体情况、困难和需求。

2. 界定问题:确定问题的范围、因果关系和解决方向。

3. 总结问题:梳理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问题和要求。

五、解决问题的技巧1. 创新思维:灵活运用创新思维,寻找新颖的解决方案。

2. 团队合作:积极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3. 持之以恒:面对问题时坚持不懈,不轻易放弃,直至找到解决方案。

4. 反思总结:解决问题后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根源,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六、实践应用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和学习经历,列举三个曾经遇到的问题,并分别描述和界定问题。

2. 选择一个问题,尝试用发现和明确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并记录解决过程和结果。

3. 在班级或小组中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心得,相互交流和学习。

七、总结反思发现和明确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学习十分重要。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学习和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发现和明确问题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自我。

《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明确问题》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明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概念。

问题是指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困难或需要解决的事情。

解决问题是指通过思考、分析、实践等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学会明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什么是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指对问题进行准确定义,清晰界定问题的范围和内容。

明确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楚问题的核心,找到问题的本质。

只有明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2. 如何明确问题?(1)仔细阅读问题描述,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确定问题的重点。

(3)提出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1. 分析问题:仔细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

2. 思考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3. 实践问题: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有效。

四、实践应用1. 问题描述:小明买了一本数学书,但是在做练习时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

请帮助小明明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2. 明确问题:小明遇到的问题是数学练习中的困难,需要找到解决方法。

问题的关键点是哪些题目难以理解?难点在于如何理清思路。

3. 解决方法: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找到难点所在,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多思考、多练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明确了问题的概念,学会了如何明确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积极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愿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勇敢面对、果断行动,化挑战为机遇,不断成长进步。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导入1.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呢?2. 请举例说明一个你曾经遇到的问题,并描述你是如何解决的。

高中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导学》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中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导学》教案 新人教版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中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导学》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通用技术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意义。

(2)初步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体验,理解技术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我国现代技术的落后状况,明白技术教育的迫切性;通过教材结构的介绍,理解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

3.态度和情感: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对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分成以下几个内容:1、了解什么是通用技术。

2、了解技术设计基本知识和技术教育理论。

3、从感性上认识通用技术的相关学习内容。

4、初步了解学习一门课程所应该掌握的方法。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在生活的阅历上有了一定的基础,这对通用技术学科以技术案例分析为教学主要方法上有一定的帮助,但学生毕竟不明白通用技术到底是什么,所以第一节课的导学很关键。

【教学重点】
1、明确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2、掌握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与案例分析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通用技术习题(word版含答案)

通用技术习题(word版含答案)

1.如图所示是一款插座防护盖,能遮盖插孔,防止低龄儿童触摸而触电。

并为父母配备独立“钥匙”,用于拔出防护盖.以下关于该产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防护盖专供低龄儿童的父母使用,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B.该设计运用了材料、结构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C.该防护盖无防水功能,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D.该防护盖可防止儿童触电,体现了技术发展人的作用2.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该自行车的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鞍座内部衬垫海绵,体现了舒适目标B.把手罙用环保无毒材料,体现了健康目标C.齿轮的大小应满足静态尺寸D.车身主体的颜色应满足心理盖求3.如图所示是一款塑料材质的水龙头式充电器及其评价图,下列关于该充电器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保护一般B.即插即用实用性较好C.外形模仿水龙头造型,形态新颖D.该产品销售价格较低4.仔细观察右侧的俯视图,它和下面①、②、③、④四个模型的关系正确的是A.只有③符合B.可能是①、③、④C.可能是②和③D.不可能是①和②5.以下金属加工操作中,关于台虎钳的使用不规范的是A.台虎钳内的丝杆和螺母不准加润滑油B.夹持表面光洁的工件时,应垫铜皮加以保护C.锉削时工件应尽虽夹持在台虎柑钳口的中间位賈D.台虎钳夹持工件的力,只能尽双手的力扳紧手柄,不能在手柄上加套管子或锤敲击6.在自动控制机械装罝中,广泛采用着各种形式的凸轮机构。

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通常为主动件作等速运动,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件称为推杆。

下图所示的四种凸轮机构中,可实现直线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是7.用一块尺寸为800mm×70mm×3mm的铝板手工加工一个如图所示的手机托架,中间用于穿电源线的槽宽度为8mm。

从加工的效率及所需材料的合理尺寸考虑,下列加工流程中最合适的是A.划线一锯割一弯折一锉削一钻孔B.划线一锯割一钻孔一锉削一弯折C.划线一钻孔一锉削一锯割一弯折D.划线一弯折-钻孔一锯割一锉削如图所示为在一些农村地区常见的抽水水果(也叫抽水b即筒)结构图及运动简图。

《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明确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明确问题》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理解问题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 掌握识别和明确问题的方法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内容: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面临各种问题。

因此,学会识别和明确问题,以及有效解决问题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那么,问题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明确问题呢?问题是指面临的困难或难题,需要解决的事情。

明确问题即是搞清楚问题的实质、范围、条件和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明确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根本。

导学步骤:第一步:认识问题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可以给学生提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并描述这些问题,并说明为什么明确问题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步:识别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识别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的要素,找出问题的核心内容。

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识别问题,并总结出识别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明确问题教授学生明确问题的技巧和步骤。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背景、条件、要求等关键信息。

然后引导学生确定问题的范围,明确问题的核心内容。

最后要提醒学生,在明确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不要忽略任何可能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第四步: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并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掌握识别和明确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准确理解并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通用技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通用技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绍兴一中高三技术首考模拟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 B C B D B A B A D C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小题8分,第14小题10分,第15小题8分,共26分。

各小题中的“▲”处填写合适选项的字母编号)
13.(1)A (2分)
(2)ABCDF(全对2分,选不全对2个以上(含2个)1分,只对一项或有错选0分)(3)B(2分)
(4)A(2分)
14.(1)6分,图略;(2)2分;
设计草图评分标准:
有稳定的底座,2分;
有准确放纸的限位装置,2分;
印章在电机驱动下能上下移动,2分
尺寸标注评分标准:
能安装印章,1分:M5,,
纸张限位区尺寸,1分:210,297
(3)A——2分
15.(1)B——2分(2)C——2分(3)C(2分)
(4)(2分)。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答案5套精选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答案5套精选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生物分解处理废气的示意图。

该技术是利用在循环液中培养的细菌,将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害物。

下列关于该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处理废气,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B.细菌培养困难,成活率不稳定且受气候影响大,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C.废气变成了净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生物分解处理技术运用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2.如图所示是一款测温保温杯,用手握住保温杯,数码管上显示保温杯内的水温,数码管上方的LED灯显示对应的颜色,以下关于该保温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数码管上显示保温杯内水温,体现了良好的信息交互B.数码管上方LED灯显示对应的颜色,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C.保温杯显示水温,让人喝到合适温度的水,体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D.用手握住保温杯即可显示水温,体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3.如图是捣碎机设计示意图。

工作原理:电机带动摆杆作圆周运动,摆杆带动连杆运动,从而带动冲压锤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将食物捣碎。

(图中连杆没画出,一端与固定架的销孔固定,另一端与冲压锤的销孔固定)下列连杆设计草图合理的是()A.B.C.D.4.如图所示的一款木工直角尺,下列关于该尺寸的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方便进行两面立体划线,主要考虑“人”的因素B.尺子适用于方木料,主要考虑“物”的因素C.可在木料的两面同时划线,体现设计的实用原则D.尺子增加了划线槽,体现设计的创新原则5.如图所示是某形体的轴测图、主视图和俯视图,正确的左视图是()A.B.C.D.6.用Φ20×80mm的圆钢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该零件长度为30mm,中间螺纹孔直径为10mm,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A.采用远起锯,起锯时压力要小,行程要长B.用台虎钳固定圆钢,再置于台钻上钻孔C.用Φ12的钻头进行底孔倒角D.用板牙和板牙扳手加工内螺纹7.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升降晾衣架,可遥控伸缩杆实现晾衣架的上下运动,下列关于该晾衣架的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晾衣杆的高度,可提高其稳定性B.伸缩杆上升下降利用了结构的不稳定性C.连接伸缩杆的铆钉受拉D.衣服挂在晾衣杆上时,晾衣杆受压8.如图所示是某公司利用醋酸废水生产醋酸钠的工艺流程,醋酸废水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污染,该工艺不仅解决了醋酸废水综合利用的问题,还生产出合格产品——醋酸钠。

新高一通用技术作业(一)参考答案.doc

新高一通用技术作业(一)参考答案.doc

心理学综合测试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A4.D5.B6.D7.B8.B9.A10.D二、多项选择题1.ABE2.ACDE3. AB4.ABDE5.BDE6.ACE7.ABDE8.ABC9.ABCDE 10. BCD三、填空题1.哲学心理学时期2.循环系统3.前道德阶段4.内部感觉5.保持6.概念7.无意想象8.动机9.液体能力10.内涵型四、简答题1.简述动作技能的形成。

动作技能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认知定向阶段。

所谓的认知定向是指学习者对所学技能有初步认识,了解系列动作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像,学习者可根据这种动作映像练习动作。

二是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

三是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在前一段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

四是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

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

2.简述知觉及其特性。

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1)知觉的选择性。

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理解和领会,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3.画图并解释艾宾浩斯曲线。

艾宾浩斯,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高中通用技术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综合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所示的天猫精灵,拥有声纹识别技术,具有语音购物、充话费、放音乐、控制智能家居等功能。

以下关于天猫精灵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B ) A.可语音购物、充话费、放音乐、控制智能家居,主要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求B.支持获取语音信息,解答问题,体现了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C.多种颜色可选,主要考虑了人的生理需求D.设计该产品时,不需要考虑人的静态尺寸和动态尺寸2、某高中余同学在通用技术课上动手制作了一个户外写生椅,这个写生椅折起来像一个行李箱可以拖动,可以装绘画用品,摊开可以坐,还能用太阳能板给手机充电,为了检验户外写生椅的充电效果,他可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B )A、优选试验法B、模拟试验法C、虚拟试验法D、移植试验法3、李老师家的书房很狭小,为了设计一款合适的书桌,李老师请多个设计师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方案,对比后选取了一个对空间利用更合理的方案,这个阶段是制定设计方案的哪一步?( D )A.方案构思 B.方案呈现 C.方案优化 D.方案筛选4、某校举办运动会,要求各班设计制作活动展板。

以下为设计制作过程的步骤:①制作、检测、评价和改进;②确定项目主题,制定设计目标;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权衡论证、决策;④详细的设计基本参数、功能、材料选取、人员安排等。

其正确的顺序是( B)A. ③②①④B. ②③④①C. ③①②④D. ②①④③5、太阳能概念车,其最大特色就是三角形外形设计和为发动机提供能量的太阳能电池板车顶。

关于该产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该设计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原则B.该设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该产品适合所有场合的使用D.该产品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6、如图所示为一款自行车夜间警示灯。

灯由电池供电,可固定在车座支撑管上,当其感知到车在运动且为黑夜时,内部控制芯片就会启动红色LED警示灯。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5题每题2分,26-35题每题3分,共80分)1.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勺子,勺柄上的液晶屏能够数显重量和温度,便于掌握烹饪时调味品的用量和火候,但由于内置了精密传感器,用后不能水洗。

以下关于该智能勺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数显重量和温度,体现技术的创新性B.便于掌握烹饪时调味品的用量和火候,体现技术的目的性C.外部有液晶屏,内部有精密传感器,体现技术的综合性D.该智能勺子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发明人的权益2.如图所示为一款快递自动分拣机器人,可以快速将快递员收回来的大量快递按照目的地或者类型进行分拣,有效减少了快递员暴力分拣对快递物品造成的损伤。

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A.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分拣工作,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入的作用B.机器人研发过程中,研发人员的技术素养得以提升,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C.有效减少了快递员暴力分拣对快递物品造成的损伤,体现了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D.各种机器人的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商场、电影院、会议厅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地震等灾害时,人们会争先恐后地拥向出口造成拥堵,甚至引发挤压和踩踏的伤亡事故。

为了便于疏散人群,公共场所的出口应设计成()。

A.外推门B.内拉门C.卷帘门D.平移门4.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助体检系统,体检人可自助完成体检。

整个机器占地面积不到3平方米,可安装在驾校、考场、车管所等场所使用。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机器配有二维码支付功能,需要支付才能使用,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B.机器利用超声波测距、计算机软件、触控和图像处理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C.机器能自动对体检人员身高、体重、视力等做出检测,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D.体检人可自助完成,节省了人员配置,体现技术具有解放入的作用5.如图所示为大型空心钢管,为方便搬运,现要用钢制扎带进行捆扎,为保证强度设计了四种捆扎方法,下列四种捆扎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B.C.D.6.通用技术课上,同学们为探究结构横截面形状对结构承重能力的影响,设计了以下试验:取一张同一种规格的纸,通过折叠、曲卷等操作,制作出不同的造型,再放在间隔为10cm 的两惑书之间,分别测试纸张所能承受的重量,根据技术试验的目的,这个试验属于()A.优化试验B.模拟试验C.预测试验D.信息试7.杨扬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式座椅,并获得了全市设计比赛的一等奖。

通用技术导学案

通用技术导学案

通用技术导学案通用技术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理解技术的内涵及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理解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3、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和区别。

4、掌握技术的性质。

5、理解知识产权的含义,掌握专利的申请方法和流程。

二、知识要点:1、技术的含义: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工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简单的说,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如助听器的发明是为了让听力有障碍的人能够听清楚。

创新性,技术发展的核心,表现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

综合性,任何技术的发明,都需要技术创造者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掌握综合知识。

比如:杂交水稻技术需要多学科知识。

两面性,技术在满足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危害。

电池的应用,可以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又对环境污染带来危害。

专利性,很多技术可以申请专利。

3、知识产权:概念: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劳动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作用:体现了市场经济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

专利权: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依法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力。

它是一种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

专利的三个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的三种类型: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的申请方法:提交申请—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性审查阶段—授权。

1.三、示是一款环保电动概念车,它的车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车轮上1装有风力发电机,放在阳光充足,风力较大的地方即可充电,关于这款设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了风力发电,体现技术的创新性B.增加了成本,体现技术的两面性C.应用了多学科的知识,体现技术的综合性D.利用太阳能、风能,体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2、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的作用体现在()A、发展人,解放人,保护人。

《发现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

《发现问题》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问题意识,为什么要有问题意识。

2.学会如何发现问题,从而引导自己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导学重点:1.问题意识的培养和重要性。

2.如何发现问题,激发思维,促进创新。

3.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学习压力等。

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普遍存在和对生活的影响。

第二步:讲解问题意识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问题意识,为什么要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主动观察和思考,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问题意识的人能够批判性思维,不停地自我质疑和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步:讨论发现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是如何发现这些问题的。

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来源和根源,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引导问题解决思路通过案例分析或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不同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步:总结提升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识的提升计划。

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四、拓展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调查研究、创意设计等,锻炼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拓宽视野,提高发现问题的敏感度。

3.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讲座,分享问题解决的经验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新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和思考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大家都成为有问题意识的人才,勇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理解问题发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学会通过观察、提问和思考等方式发现问题;3. 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通用技术试卷含答案

通用技术试卷含答案

通用技术试卷含答案第一篇:通用技术试卷含答案砚山一中2016年6月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模拟试卷(三)【考试时间:共50分钟】[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技术活动的是(B)A.贝尔发明电话B.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C.伽利略发明体温表D.瓦特发明蒸汽机2.如右图所示的家庭光伏发电设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光后产生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家庭使用,多余电量可上传至公共电网中。

下列关于该发电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所发的电既可家用,又可上传电网,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C.光伏发电促进了绿色能源的发展,有利于对自然的保护D.家庭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后,其技术专利权归家庭所有3.如图所示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中性笔,当笔芯用完更换新的笔芯时,发现无论哪个牌子的笔芯都能与原笔管配套。

这一案例主要体现设计的(A)A.技术规范原则 B.美观原则C.道德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4.某市铸管厂承接了一项供水管的生产任务,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维护本厂的信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工厂对所生产的水管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利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水管的强度。

这种试验属于(C)A.优化试验 B.预测试验 C.性能试验 D.信息试验5.某同学发现儿童在户外玩累的时候找不到适合他们坐的小凳,于是他想为小朋友设计一种便携式的小凳。

根据你所学的设计过程,你觉得他处于设计过程中的哪个阶段(A)A.发现与明确问题 B.制定设计方案 C.制作模型或原型 D.测试、评估及优化6.图中是“谭木匠”店面招牌和商标图,其中“木”字是由两件木工工具组成的,它们分别是(B)A.木工锉和三角尺 B.木工刨和木工角尺 C.斧头和木工刨 D.木工锯和凿子7.小兵新买的手机用了不久就出现电池供电时间明显变短的现象,他要求商家更换却遭到拒绝,原因是他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给手机充电。

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用技术修2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1、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A、口杯B、衣服C、飞机D、手表2、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B、框架结构C、空心结构D、壳体结构3、悉尼歌剧院的外壳属于()A、实体结构B、框架结构C、壳体结构D、混合结构4、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 )A、头盔B、圆形陶瓷饰品C、贝类D、金字塔5、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 )变形.A、拉伸B、弯曲C、压缩D、断裂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

此时脚面承受()。

A、拉力B、压力C、剪切力D、弯曲力7、我国塔式建筑的结构一般都是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这主要是考虑它的()。

A、稳定性B、强度C、美观性D、经济性8、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A、美观B、重心低C、保护D、支撑9、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A、拔河的绳子断裂B、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C、广告牌被台风吹倒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10、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主探究
10. (1) 不需 (2)15m (3)制作成本。
(4)遥控方式。 (5)遥控系统 发射器、接收器 执行器 (6) 干扰因素, 接收器 (7)遥控器。 (8)红外接收电路。 (9)JN6201 (10)质量。 (11)错接和虚焊 (12)遥控器 控制距离至 15m, (13)原因,方向,干扰

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电
子器件
普通电 内胆 饭煲
双金属 机械控制 杠杆、齿轮、链条、滑轮、弹

簧、双金属片等。
拓展提高 1-5 CDAAB 6-10 CACDA 11-15 ADADC 第二节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概念巩固 输入、控制、输出 输入部分、控制(处理)部分、输出部分 传感器、电子电路、电磁继电器、晶闸管 实践探究
第三章 电子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 第一节 数字信号
二、概念巩固
1.(1)模拟 (2)数字 2. (1)容易处理 (2)处理精度高 (3)便于记录保存
三、实践探究
四、拓展提高 1-5:BABAD 6-10:ADCDB 11.模拟 数字
第二节 逻辑门
二、概念巩固
1.(3)
(4)F = A ⨯B 或 F = A • B 或 F = AB
二、概念巩固
1.反馈 控制精度 自动控制 冰箱 空调 2.CF741 CB7555
3.温度传感器 温度变化 上、下限温度 4.接通 接口电路 闭合 5.断开 6.水位探头 比较器 7.(1)被控量 被控对象。 (2)精确度 闭环电子控制系统 (3) 电子电路、 执行器、 传感器, (4) 预置控制量 被控量 干扰因素
第二节 多用电表
概念巩固 1、数字式、指针式、电压、电流 3、零点(机械零点)、机械零点、正极、负极、OFF 档、交流电压 4、零、无穷大、短接、欧姆零点、Ω、表盘中间附近、乘以倍率
5、串联、红表笔、黑表笔、最大 6、并联 7、黑表笔、红表笔、*100、*1K
正向电阻较小 _黑表笔__接二极管正极 _红表笔_接二极管负极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第一节 开环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二、概念巩固 1.通用性强 稳定性好 2.触发电路 计数器 3.计时、时钟触发 音频振荡。电容 C 电阻 R。 4.多端输出 5.输入 输出 6.悬空 接地 接电源。 7. (1)被控量 被控对象。 (2) 传感器 实用电路 元器件 执行部件 (3) 接口电路 原有的电路。 (4) 质量 (5) 错接、虚焊、未使用 (6) 触发电压 三、自主探究 8.安装和调试一个多谐振荡器 (1)
四、拓展提高
11、环境光线、遥控距离、角度
增加抗干扰能力。
12、(1).A 13
(2). 14 脚或 11 脚
(3). A
附录 第一节 常见元器件
概念巩固
1(1)发光二极管 (2)二极管 (3)三极管 (4)电阻 (5) 电解电容器 (6)电感
2.

3. 黑 0、棕 1、红 2、橙 3、黄 4、绿 5、蓝 6、紫 7、灰 8、白 9 、幂指数、精度
三、实践探究
答案:C
四、拓展提高
1-5:ACDBB 6-10:CDAAC 11-12:DB
13.(1)② (2)③
(3)① (4)③
14.(1)② (2)单向导通
(3)蜂鸣器
第四节 数字电路的应用
二、概念巩固
1.门电路 触发器 门电路 触发器 2. (1)
(2)
S
R
QQ
S
R
QQ
0
0
0
1
1
0
1
1
不变 01 10 不使用
光敏电阻 晶体三极管组成的电子电路 发光二极管 拓展提高 1-5 DBDBC 6-10 ABCBC
VCC
11-14 DDCD
VCC
RL
Vi
R1
10kΩ
R2
2.2k
15.输入
输出
S8050
第三节 开环电子控制和闭环电子控制系统 概念巩固 1.输出结果、被控量
电子门铃、声控灯等 2.
水位控制系统、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 实践探究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节 电子控制技术与电子控制系统 概念巩固
1.电阻、电容、三极管、发光二极管
2、是。因为在该控制系统中电子元器件组成了控制系统的核心,它们共同作用完成系
统的功能。 实践探究
被控对象 控制器 控制类型 该控制类型的基本组成
智能化 内胆 电饭煲
控制电 电子控制 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和二
12.(1)闭环(2)负温度系数(3)由大向小 发光提示
13 (1) ②;④ (2)②
不发光。
(3)
14.(1)饱和 (2)
(3)
15. (1)②
(2)
(3)
(4)A③ B.①
第三节 遥控系统的组成、分类及应用
二、概念巩固 1.被控对象 远距离 直接操纵
2. 遥控发射器 执行器 3.调制电路 驱动电路 发射电路 4.解调电路 指令译码电路 驱动电路 5.有线遥控系统 无线遥控系统 6. 红外遥控 超声波遥控 7.无线电波 红外线 8.工业 农业 9.(1)被控量 被控对象。 (2)控制。 (3)方框图 电路图。 (4)安装调试。 (5)减少干扰
14B 15A 16B
第三节 焊接技术
念巩固 1、电烙铁 焊锡(焊料)助焊剂 2、除氧化膜 防止氧化 减少表面张力 使焊点美观 3、反握法 , 正握法 , 4、电接触性能良好、机械强度牢固、虚焊 5、电烙铁的温度、焊接时间 6、虚焊、拉尖、连焊(短路/桥接)
拓展提高(检测练习) 基础训练 1、C 2、B 3、C 4、D 5B 6D 7B 8B 9B 10(1)①(去除氧化层可用刮除或用酒精、丙酮等擦洗) (2)① (3) ① (4)② (加热时间太短,焊锡不容易溶化,加热时间太长,容易损坏焊 件及焊盘,并容易重新生成氧化层。)
2.(3) 3.(3)
(4)F = A+B
(4) F A
4.(3)
(4) F A B
5.(3)
(4) F A B
三、实践探究 练习1:解:根据上述提示的方法:
第一步:将输出端为“1”的各行写成乘积项,即:第四行: BC;第六行:AC;第七行:AB ; 第八行:ABC。
第二步:将各乘积项相加,即得逻辑函数表达式,并化简: Y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BC BC( A A) AC(B B) AB(C C) BC AC AB 练习2:已知某逻辑函数真值表如表所示,试根据此表写出函数表达式并化简。 解: 第一步:将输出端为“0”的各行写成求和形式,即:第二行: A B ,第三行: A B 。
反向电阻_较大____ __红表笔___接二极管正极 _黑表笔___接二极管负极
8、正向电阻、反向电阻、正向电阻、反向电阻 0、很小、无穷大 9、Ω、*100、*1K
基极 发射极、集电极、基极 基极 发射极、集电极、基极
实践探究 以实践测量数据为准,接近理论答案 四、拓展提高(检测练习) 基础训练 1C 2D 3D(题目改为选择正确的项,题目在第 72 页,第 3 题) 4C 5D 6B 7B 8C 9D 10D 11C 12D 13C
水位控制系统、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 实践探究
拓展提高 1-5 DDBBC 6-10 CABBC 11.(1)闭 (2)温度控制器 烘箱 温度传感器 (3)① 12.(1)游泳池 温度传感器 (2)电子电路 (3)反馈 (4)② 13.(1)开环 (2)自动门
第二章电子控制系统信息的获取与转换 第一节 认识常见的传感器
第二步:将各求和项相乘即得函数表达式,并化简:Y (A B)(A B) AB AB
四、拓展提高 1-5:BDDAD 6-10:BCCCD 11-15:ADCBA 16-18:BDA
19.或,增大
20.解:因 F1 AB AB
F2 A B A B AA AB AB BB
三、活动一:①5V ②250V,5A,30V,5A ③以低电压控制高电压的功能 ④常闭,常 开 ⑤型号、品牌、引脚、认证标志等。 活动二: (1)吸合,点亮;(2)释放,熄灭;(3)略 活动三:(1)小,导通,吸合,工作,打开;(2)起到限流作用,保护三极管;(3)防 止继电器产生的自感电动势损坏三极管,保护三极管。
(5)改进或优化。
水位监控设备
三、自主探究
8.(1)高电平 饱和 点亮
(2) 低电平 饱和 释放 吸合
9.(1)、 高电平 点亮 饱和 吸合
(2) 不发光 不发光
10.(1)低于 高电平 亮 (2)高于 高于 低电平 亮
四、拓展提高
11.(1) 闭环 (2) C (3) B(4) D(5)B(6)A
(2)
(3)、元器件 发出振荡声 9.(1)元器件(2)无虚焊和搭焊 (3)同时 1.2V.(4)四(5)虚焊
四、拓展提高
10.A 11.D. 12.B 13.(1)D (2).A 14 . (1)开环(2)减小(3)R1 15. (1)③(2)、①(3)、B
(4)
17.
第二节 闭环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PNP;不发光、发光;当 PNP 型三极管基极为低电平时,三极管相当于开关导通
四、拓展提高(检测练习)
一、填空题
1、R、欧姆
2、 法拉、C
3、线圈、无
4、 >、 >
5、680000Ω、43Ω、 2050Ω
6、饱和、导通、低 7、 正偏、0.6 8、C 9、C 10A 11C 12C 13C 14C 15B 16A 17B 18C 19D 20A 21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