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角的方法

合集下载

巧数角的方法

巧数角的方法

巧数角的方法巧数角,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被一个非常简单的正整数除尽的角度。

与其他角度不同,巧数角能够被完美地划分成一个或多个相等的部分,这使得我们在进行角度测量和角度运算时非常方便。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巧数角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

一、30度角30度角是最基本的巧数角之一,它可以被3整除,因此可以被划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一些相关问题的答案。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正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将它分割为3个相等的30度角,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公式,求出三个角的度数之和,即:3 × 30 = 90三角形内角和 = 180三个角的度数之和 = 180 - 90 = 90因此正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度。

当我们需要将一个60度角划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时,也可以利用30度角的特性。

我们只需要将60度角的两条边之一与一个30度角的边平行,然后连接另一个30度角的两条边,就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30度角。

二、45度角45度角可以被2整除,因此也是一个巧数角。

它可以被划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即22.5度角。

45度角在几何学中广泛应用,它可以用来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等。

当我们需要将一个90度角划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时,也可以利用45度角的特性。

我们只需要将90度角的两条边之一与一个45度角的边平行,然后连接另一个45度角的两条边,就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45度角。

三、60度角60度角可以被6整除,因此它可以被划分为六个相等的部分,即10度角。

60度角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巧数角,它在等边三角形、正六边形等几何图形中经常出现。

当我们需要将一个120度角划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时,也可以利用60度角的特性。

我们只需要将120度角的两条边之一与一个60度角的边平行,然后连接另一个60度角的两条边,就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60度角。

四、72度角72度角可以被5整除,因此它可以被划分为五个相等的部分,即14.4度角。

七下数学求角的度数的方法

七下数学求角的度数的方法

七下数学求角的度数的方法
求解角的度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测量法:使用量角器或者其他度量工具,将角的两条边放在度盘上,读出度数。

2. 利用三角函数: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利用已知的边长比例求解角的度数。

例如,已知某个角的两条边边长分别为a和b,可以使用正弦、余弦或者正切函数来求解角的度数。

3. 利用图形属性:根据已知的几何图形属性,可以通过运用角的性质来求解角的度数。

例如,相互垂直的直角角度为90度,相邻角的和为180度等等。

4. 利用角度平分线: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可以使用角度平分线将其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这可以通过绘制角度平分线,然后再次利用直接测量法或者其他方法来求解所需角度。

以上是求解角的度数的四种方法。

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所给条件和问题的要求。

数角的个数的公式

数角的个数的公式

数角的个数的公式咱们在数学里啊,经常会碰到数角的个数的问题。

这看似简单,其实里面也有不少门道呢!先来说说啥是角。

角啊,就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图形。

那怎么数角的个数呢?这是有公式的。

比如说,咱们就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

假设有 4 条射线,从一个端点出发,那角的个数怎么算呢?这时候公式就派上用场啦,角的个数 = (射线的条数×(射线的条数 - 1))÷ 2 。

就拿 4 条射线来说,角的个数就是(4×(4 - 1))÷ 2 = 6 个。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家伙怎么都不明白。

我就耐心地给他画图解释。

我在黑板上画了 4 条从同一点出发的射线,然后一点点地跟他数。

“你看,这第一条射线和其他三条射线能组成几个角?”小家伙眨巴着眼睛说:“三个。

”我笑着点头,“对啦,那第二条射线呢,它已经和第一条射线组成过角了,所以它和后面两条射线能组成几个角?”小家伙想了想,“两个。

”“真聪明!那第三条射线呢?”“一个!”这时候小家伙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老师,我懂啦,加起来就是6 个角!”看到他终于明白了,我心里那叫一个欣慰。

再复杂一点的情况,如果有 n 条射线从一个端点出发,咱们还是按照这个公式来算。

比如说 10 条射线,那角的个数就是(10×(10 - 1))÷ 2 = 45 个。

这个公式其实很好用的,不管有多少条射线,咱们都能轻松算出角的个数。

不过啊,关键还是要理解这个公式的道理。

为啥要这么算呢?其实就是因为每两条射线就能组成一个角,咱们要把所有可能的组合都算上,但是不能重复。

所以就用这样的公式来计算。

在做数学题的时候,遇到数角的个数的问题,可别瞎数,用这个公式,保证又快又准!希望同学们都能掌握这个小窍门,让数学变得更简单、更有趣!。

数角的3种方法 -回复

数角的3种方法 -回复

数角的3种方法-回复标题:探究数角的三种方法导语:数角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角度和角度的测量以及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数角的三种方法展开探究,依次介绍角度的度量、弧度制和三角函数。

一、角度的度量:角度的度量是最常见也是最直观的角度表示方法。

用度()作为单位进行度量。

从几何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圆是360度(360),其中每个角度的度量按照该角度所在圆的弧长来测量。

比如,一个直角的角度为90,一个平角的角度为180。

位于两直线交汇处的夹角也可以用度数来度量,例如常见的锐角为0至90,钝角为90至180。

通过度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角度的大小。

二、弧度制:弧度制是一种更加精确和常用的角度度量方法。

弧度制使用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作为角度的度量单位。

弧度制常用的符号是弧度符号(rad)。

对于一个完整的圆,它的周长等于它的半径乘以2π(2πr),因此一个完整的圆的角度为2π弧度。

所以360等于2π弧度。

换句话说,1弧度约等于57.3。

弧度制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和数学函数(如三角函数)进行联系,并且角度的计算更加精确和方便。

三、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与角度相关的一类函数,包括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等。

它们的定义建立在单位圆上,通过角度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函数值。

三角函数常用于解决与角度有关的问题,在物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性的函数,用于描述角度与其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正弦函数的定义是单位圆上纵坐标与半径之间的比值,也可以记为sinθ。

其中θ为角度或弧度。

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

在数学和物理中,正弦函数广泛用于表达周期性的变化,例如波动、震动等。

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密切相关。

余弦函数的定义是单位圆上横坐标与半径之间的比值,也可以记为cosθ。

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和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

数多少个角的计算方法

数多少个角的计算方法

数多少个角的计算方法
计算一个图形中角的数量是一个基础的几何问题,但解决它并不总是直观的,特别是当图形变得复杂时。

下面将介绍一种通用的方法来计算角的数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角。

在几何学中,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共享一个公共端点所形成的。

这个公共端点被称为角的顶点,而这两条射线或线段被称为角的边。

要计算一个图形中的角数,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顶点:首先,找出图形中所有的顶点。

这些顶点是角的潜在位置。

选择顶点:选择一个顶点作为角的顶点。

对于每个选定的顶点,我们将计算以它为顶点的角的数量。

计算以选定顶点为顶点的角数:对于选定的顶点,数一下有多少对射线或线段可以形成角。

这通常是通过组合该顶点的相邻边来完成的。

例如,如果一个顶点有n条相邻的边,那么可以形成C(n, 2)个角,其中C(n, 2)是组合数,表示从n个不同项中选取2个的所有不同方式的数目。

这是因为在角的定义中,两条边是有顺序的,所以我们不考虑重复的组合。

对所有顶点重复上述过程:对每个顶点重复步骤2和3,然后将所有结果相加,得到图形中角的总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可能会重复计算某些角,特别是当图形有多个顶点位于同一直线上时。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考虑如何避免重复计数。

此外,对于复杂的图形,手动计算可能会变得繁琐且容易出错。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几何软件来自动计算角的数量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总之,计算角的数量需要仔细考虑图形的结构和顶点的配置,以确保准确无误地计算结果。

初一数学角的度数计算方法

初一数学角的度数计算方法

初一数学角的度数计算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角的度数是一个常见的概念。

角的度数指的是角所对应的弧度或弧长与圆心角的大小之间的比例。

以下是一些计算角的度数的方法:
1. 用圆规测量角度:可以使用圆规测量角度,具体方法是将圆规的一端放在角的顶点处,另一端放在角的另一个端点处,然后旋转圆规,直到它与角的另一个端点相交。

然后,测量圆规两端之间的距离,并将其除以圆的半径,即可得到角的度数。

2. 使用三角函数计算角度:如果已知角的一个边和它对应的弧度或弧长,可以使用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和正切)来计算角的度数。

具体方法是,根据已知的边长和弧度或弧长,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的正弦、余弦或正切值,然后使用反三角函数(如反正弦、反余弦或反正切)来计算角度。

3. 使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角度: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等于180度。

因此,如果已知三角形中的两个角度,可以使用内角和公式来计算第三个角度。

具体方法是,将两个已知角度相加,然后从180度中减去它们的和,即可得到第三个角度的度数。

4. 使用角度的比例关系计算角度:如果已知两个角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比例关系来计算它们的度数。

具体
方法是,将比例关系中的两个角度相加,然后将它们的和除以比例关系中的比例系数,即可得到一个角度的度数。

这些方法都是初中数学中常用的计算角的度数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确保准确无误。

角度数的计算方法

角度数的计算方法

角度数的计算方法角度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数学、物理、工程等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计算角度数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本文将介绍角度数的计算方法。

1. 弧度制和度数制角度数有两种常用的表示方式,一种是弧度制,一种是度数制。

弧度制是以弧长为单位,以半径长为1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

角度制是以度为单位,以360度为一圆周。

弧度和度数之间的转换公式如下:弧度制:角度数 = 弧度数× 180 / π度数制:弧度数 = 角度数×π / 180其中,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近似值为3.14159。

2. 角度的基本性质在计算角度数时,需要掌握一些角度的基本性质。

(1) 对于同一个圆的圆心角,其对应的弧长与圆心角的大小成正比。

(2) 在同一个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相等。

(3) 在同一个圆中,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4) 在同一个圆中,异弧所对的圆心角互补。

3. 角度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角度计算方法。

(1) 已知两点坐标,求夹角的计算方法:先求出两点连线的斜率,然后计算出该斜率对应的角度即可。

(2) 已知三边长度,求角度的计算方法:根据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求出角度。

(3)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求角度的计算方法:求出三个边长,然后根据余弦定理或正弦定理求出角度。

(4) 已知圆的弧长和半径,求圆心角的计算方法:根据弧度制公式求出圆心角。

(5) 已知圆的两条切线,求切线夹角的计算方法:根据切线的斜率求出切线的夹角。

以上是角度数的计算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角的简便方法

数角的简便方法

数角的简便方法
角的简便方法很多,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 使用直尺:将直尺对准角的一条边,读取直尺上与另一条边相交的刻度,即可得到角的度数。

2. 使用量角器:量角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角度的工具。

将量角器上的一个边与角的一条边对齐,读取量角器上与另一条边相交的刻度或度数,即可得到角的度数。

3. 使用手机应用程序:现在有许多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测量角度。

只需要打开应用程序,将手机对准角,应用程序会显示角的度数。

4. 使用三角函数:如果已知角所对边的长度和斜边的长度,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角的度数。

例如,如果已知角所对边的长度为a,斜边的长度为c,则可以使用反正弦函数sin^-1(a/c)来计算角的度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量和计算角度的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况和个人偏好。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
2 接着,从4开始加,4+3+2+1=10。

3 数线段的方法同数角的方法一样;
4
4、角的大小比较: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符号“°”,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

记做1°。

角大小的测量借助量角器,如下图。

量角步骤:
1)两对齐: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对齐;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

2)角的另一条边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3)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这里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
分清内外圈,紧跟0刻度;0刻度在外圈就看外圈的刻度。

0刻度在内圈就看内圈的刻度。

注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
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6、画角步骤:以画65°的角为例
(1)两重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2、四边形四个内角和等于360度;
3、对顶角相等;
写出角的度数方法:
(1)找对顶角
(2)找直角
(3)找平角
(4)。

数角和线段的简便方法

数角和线段的简便方法

数角和线段的简便方法
以下是计算角度和线段的一些简便方法:
1. 角度:
a.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对于特殊角度(如30度、45度、60度),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
的边长比例关系(30-60-90三角形和45-45-90三角形)来计算角度。

b. 使用附加角度:如果你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可以利用补角和余角的概念来计算另一个角的
大小。

补角是两个角的和为90度,余角是两个角的和为180度。

2. 线段:
a. 使用勾股定理:如果你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第
三条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的公式是:c² = a² + b²,其中c是斜边的长度,a和b是直角边的长度。

b. 使用相似三角形:如果你知道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关系来计
算线段的长度。

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例是相等的。

无论是计算角度还是线段,使用图像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数角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数角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数角的方法一、认识角在数学中,角是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而形成的图形。

我们可以通过角的大小和位置来描述它。

在三年级数学中,我们要学习如何正确地认识和测量角。

二、角的大小角的大小通常用度数来表示。

一度是一个完整的圆分成360等分后的一份。

例如,一个直角的角度是90度,一个钝角的角度大于90度,一个锐角的角度小于90度。

三、角的分类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角分为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

锐角是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但小于180度的角。

四、角的测量方法在三年级数学中,我们经常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量角器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它通常由一个半圆形和一条刻度线组成。

我们可以将量角器放在角上,然后读取刻度线上的数字来确定角的度数。

五、角的绘制方法在绘制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直尺和铅笔。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直尺画一条直线段,这将成为我们角的一条边。

然后,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端点作为角的顶点,并使用铅笔从该点开始画另一条线段,这将成为我们角的另一条边。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直尺将这两条线段连接起来,这样就完成了角的绘制。

六、角的判断方法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一个角的大小和类型。

有几种常见的判断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1. 角的比较:我们可以将两个角的度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角的度数大于另一个角的度数,那么我们可以说前者是一个大角,后者是一个小角。

2. 角的分类:通过度数的大小,我们可以将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根据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它属于哪一类。

3. 角的特征:不同类型的角有不同的特征。

例如,直角的两条边相互垂直,锐角的两条边相互靠近,钝角的两条边相互分离。

七、角的应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角。

例如,门的开合角、电视机的观看角、书桌的摆放角等等。

通过学习数角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角。

八、总结通过三年级数学数角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和测量角,了解角的分类和测量方法,掌握角的绘制和判断方法,应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数学数角的简单方法

四年级数学数角的简单方法

数角的简单方法包括:
1.用手指表示角度。

当我们需要估算某个角度时,可以使用手指作为
参考。

例如,我们可以说两个角之间的夹角大约是三个手指。

2.使用角度标记工具。

我们可以使用角度标记工具来测量和表示角度。

这些工具可以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中找到。

3.使用图形来帮助我们理解角度。

画出角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和计算角度。

例如,我们可以画出两个线段之间的夹角,并使用角
度标记工具来测量它的大小。

4.视觉化角度。

将角度与日常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圆形是360度,1/2圆形是180度,直角是90度等等,这样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角度
的概念和大小。

角的运算方法

角的运算方法

角的运算方法
角的运算方法有以下这些:
1、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
观测时,正镜(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左侧,又称盘左)位置用经纬仪望远镜依次照准目标A、B,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左、b左,得∠AOB,角值β左=b左-a左,称上半测回。

纵转望远镜,再用倒镜(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右侧,又称盘右)位置观测,得下半测回,角值β右=b右-a右。

上、下两个半测回称一测回,角值β=(β左+β右)/2。

可用差值d=β左-β右检核观测正确性。

正、倒镜观测可以消除仪器误差和提高测角精度。

根据所测角度的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经纬仪和测回次数。

多个测回测角时,用测回间角值之差进行检核,并取各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2、方向观测法:适用于在一个测站上测量两个以上的方向。

它是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需观测的方向一并观测,以求出各方向的方向值,角度值由有关方向值相减而得。

角的公式:角的个数=边数×(边数-1)÷2。

角的个数与由一点引出的射线的条数有关。

数角的规律为:
1、数角的边的条数是n条时,角的总个数就是从1开始连续加
到n-1为止。

2、数所分成的小角的个数是n个时,角的总个数就是从1开始连续加到n为止。

有三条边,角的数量就是2+1。

有四条边,角的数量就是3+2+1。

有五条边,角的数量就是4+3+2+1。

有六条边,角的数量就是5+4+3+2+1,以此类推。

数角简单方法

数角简单方法

数角简单方法
数角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计算中经常出现。

本文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快速地计算数角。

1. 角度转弧度
在计算中,角度和弧度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弧度是一个角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常用符号为rad。

角度是以度作为单位的,常用符号为°。

将角度转为弧度的公式为:弧度 = 角度×π / 180。

2. 弧度转角度
将弧度转换成角度也很简单,只需要用公式:角度 = 弧度×180 / π即可。

3. 角度的加减运算
当需要计算角度的加减时,可以将角度转换成弧度后进行计算。

将计算结果再转换成角度即可。

例如:45° + 30° = (45 + 30) ×π / 180 = 1 / 2 π rad ≈ 79.3°。

4. 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在计算中,角度的正弦、余弦、正切值是经常用到的概念。

这些值可以通过查阅函数表或使用计算器得到。

例如:sin(30°) ≈ 0.5,cos(45°) ≈ 0.707,tan(60°) ≈ 1.732。

5. 相关角的计算
在三角函数中,相关角是指角度相差180°或360°的一对角。

例如:对于一个角θ,它的相关角为θ + 180°或θ - 180°。

在计算相关角时,可以将角度转换成弧度后进行计算,最后再将计算结果
转换成角度即可。

总之,数角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掌握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角。

怎么数角简便方法

怎么数角简便方法

怎么数角简便方法
数角的简便方法是通过直接数出角的个数,而不是逐一列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简便方法:
1. 使用数学公式:
对于一个凸多边形,其内角的个数可以通过公式(n-2)×180计算,其中n是多边形的边数。

例如,一个三角形有3个内角,四边形有4个内角。

2. 利用对称性:
如果一个图形具有对称性,可以根据该对称性只数出其中一部分的角,然后乘以对称部分的个数即可。

例如,正五边形有5个对称的角,所以可以只数其中一个(如顶点角)再乘以5。

3. 列举某些特殊角:
对于一些常见的图形,可以事先记住其中某些特殊角的个数。

例如,正多边形的内角都相等,所以只需要记住其中一个角的个数,然后乘以多边形的边数。

4. 利用旁边角和对顶角的关系:
在图形中,旁边的角和对顶的角总是一对互补角,它们相加的和是180。

所以可以通过数其中一个角的个数,然后用总的角个数除以2得到另一个角的个数。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在不直接计算的情况下快速得到角的个数。

在实际运用中,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数角度的技巧

数角度的技巧

数角度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数角度的常用技巧:
1. 角度单位转换:学习如何在不同的角度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常见的角度单位有度数()、弧度(rad)、百分度(%)等。

2. 角度的加减运算:了解角度的加减规则,可以通过将角度转换为较简单的形式来进行运算,例如将角度转换为弧度后进行计算,再转换回度数。

3. 角度的乘除运算:学习如何进行角度的乘除运算。

例如,两个角度相乘时,可以将其转化为弧度进行计算,再转换为度数。

4. 角度的三角函数:掌握常用角度的三角函数值,如正弦、余弦、正切等。

这些函数在解决三角学问题以及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

5. 角度的平分:了解如何将一个给定的角度平分为两个等角。

6. 角度的相似性质:学习角度的相似性质,如同位角、对顶角、内错角等。

这些性质对于证明几何定理和解决几何问题非常重要。

7. 角度的旋转:研究角度的旋转变换,了解角度旋转后的性质和关系。

这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和坐标几何问题时非常有用。

8. 角度的迭加:掌握角度的迭加技巧,即如何将若干个角度相加或相减,以求得最终的角度。

9. 角度的度量方法:了解如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等工具测量角度的度数。

这对于实际测量和绘图非常实用。

10. 角度的应用问题:练习解决各种与角度相关的应用问题,如航空导航、建筑设计、电子游戏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角度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角的方法
数角的方法跟数线段的方法是类似的。

如下图:我把基本角1写成∠1,基本角2
写成∠2。

(∠是角的简化写法)
上面这幅图中,基本角有2个(基本角指一个角、单独的角),还有由∠1和∠2组合成的大角有1个,所以2+1=3个。

这幅图中基本角有3个,由两个基本角组合而成的角有2个,(∠1和∠2组合成的角、∠2和∠3组合成的角)由三个基本角组合而成的角有1个,(∠1、∠2和∠3组合成的大角)所以3+2+1=6个。

同理,这幅图中,基本角有4个,由两个基本角组合而成的角有3个,(∠1和∠2组合成的角、∠2和∠3组合成的角、∠3和∠4组合成的角)由三个基本角组合而成的角有2个,(∠1、∠2和∠3组合成的角,∠2、∠3和∠4组合成的角)由四个基本角组合而成的角有1个,(∠1、∠2、∠3和∠4组合成的角)所以4+3+2+1=10个。

这种数角的图跟数线段一样,还有另外一种方法。

我以下面这幅图为例来简略地讲一讲。

就是以基本角∠1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来。

比如由∠1为基础可以数出的角有∠1本身和∠1、∠2组合成的角,以及∠1、∠2和∠3组合成的大角共3个角;再由基本角∠2为基础,可以数出∠2本身和组合而成的∠2、∠3组合成的角共两个角;最后还有基本角∠3这一个角。

所以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算式仍然是3+2+1=6(个)角。

这种数角的方法跟数线段一样要按照同一个方向数,不要回头数,回头数就重复了。

在孩子理解掌握了数角的方法后,寻找技巧:
先找出图中共有几个基本角,数角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图上有几个基本角,角的总数量就是从几加到1。

如果一个角中共有七个基本角,那么它的角的总数就是:7+6+5+4+3+2+1=28(个)。

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可以这样操作,即按自然数的顺序,在每个基本角中依次写上1、2、3、4……,再求出所有基本角上的数字和就可以了。

考考孩子们,下面这幅图中一共有几个角?
我把一位家长的疑惑转到这里:
网易博友253(四川攀枝花):
晏老师,如果用你说的数角的方法如【4+3+2+1】,好像包括了平角,那考试把平角算进去,扣不扣分?
如果是这样的图形,那么4+3+2+1=10个角中,由角1、2、3、4组合成的那1个最大的角就是平角,我们现在还没学,但我跟孩子们讲过这种情况,可以用10-1=9个角。

当然如果考试时把平角算进去了,也不会扣分。

但现阶段,告诉孩子最好不数平角,怕孩子混淆。

提醒:象下面这种图形,就不能减1,因为由角1、2、3组合成的最大的那1个角并不是平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