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3000字

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表达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以无可辩驳的大量史实,点明了一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
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
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
”充满激情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我的思绪也跟着这歌声在这部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漂流,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用生命谱写了一部又一部的空想“悲歌”,他们用鲜血和汗水,为后来者铺设了一条通往光明的社会主义之路。
乌托邦的空想社会主义、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开始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第一次尝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俄国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一步步从空想迈向现实,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浪,在一步步地改变着许多人的思想,进而一步步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而从建国以来,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受到联模式的影响,但既有借鉴也有创新。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doc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更新:2018-12-17 20:36:20【篇一】近期,昭苏县地税局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了《正道沧桑》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共50集,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片子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用词条式的表达方法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
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通俗易懂,意犹未尽,这本纪录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看了这部记录片,让我再次觉得人类历史的发展绝对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的。
只有人民群众产生了渴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影响意识形态。
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程。
当年马克思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通过苦心研读划时代的揭穿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马克思的辛苦钻研,他所著的《资本论》是文明史上的历程碑,为我们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知识和思考基础。
同时,他的人生也启发我们,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我国处在色还会主义发展初期,更需要我们每一代人传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美德,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陪伴着我们一起奋斗的还有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人,奋斗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
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篇二】节目播出两天来,在密云全县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观众纷纷表示,该系列片通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中一个个核心人物的完整故事,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同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民族复兴之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数百年来,国王一得瑟,议会就拿这个说事,搞得国王查理一世不胜其烦,干脆解散议会,自己玩了11年。
《大宪章》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英国政治文件都有一个功能,如果议会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就拥有了“抵抗暴君”的权力:既然你查理一世掀了桌子不谈了,那就别怪我们兄弟不客气,甩开膀子干吧。
关于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关于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第1篇:观《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有感初夏的五月,我们迎来了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电视台联合首都社科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
这部50集的大型系列片正是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这些天细细品来,对其中几集感触极深。
开篇第一集的《乌托邦岛》,其中篇头的解说词被我重放了好几遍: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我们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也一直引以为豪!中国的发展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的成就--这份完美的答卷也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第六集以《哲人转身》为题,生动地介绍了从哲学领域里开始的这一伟大革命。
19世纪40年代,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学说在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她甫一诞生,就立刻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巨大威力和无与伦比的思想魅力。
与此同时,她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曲解、非难和挑战。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说。
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马克思更进一步认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正是由于集各种思想学说之大成而又超越其上,才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170多年来,尽管有着多次的曲折和起伏,但今天她仍如鲜红的太阳照耀着中国和世界!逐集看来,不得不说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部巨作是通过丰富的历史事实,系统的思想脉络,以及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珍贵镜头和精到的专家解读,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历史启示,向广大观众展示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当中的探索和实践,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诠释。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锦集3篇)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锦集3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五百年500字观后感篇1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
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
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
”伴随着那充满激情、响遏行云的歌声,我们沉浸在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电视片就这样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大胆实践。
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历史资料和珍贵镜头,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刻而精到的诠释。
并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等形式,全面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宏伟历史画卷。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
其所谓“大道”,即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蕴含着人类的“大道”,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
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将会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兴替得失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深入回顾,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电视政论片佳作。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亿万人民群众同样需要认识自己,即要认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在干什么,该怎样干。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一】近期,昭苏县地税局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了《正道沧桑》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共50集,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片子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用词条式的表达方法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
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通俗易懂,意犹未尽,这本纪录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看了这部记录片,让我再次觉得人类历史的发展绝对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的。
只有人民群众产生了渴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影响意识形态。
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程。
当年马克思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通过苦心研读划时代的揭穿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马克思的辛苦钻研,他所著的《资本论》是文明史上的历程碑,为我们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知识和思考基础。
同时,他的人生也启发我们,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我国处在色还会主义发展初期,更需要我们每一代人传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美德,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陪伴着我们一起奋斗的还有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人,奋斗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
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篇二】节目播出两天来,在密云全县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观众纷纷表示,该系列片通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中一个个核心人物的完整故事,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同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民族复兴之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数百年来,国王一得瑟,议会就拿这个说事,搞得国王查理一世不胜其烦,干脆解散议会,。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读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读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这本书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发
展历程的详细纪实和分析的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和震撼。
书中通过对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坎坷和成果。
作者从社会主义的起点开始,通过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作者凭借扎实的历史素养和深入研究的观点,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在各个国家的演变过程和特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思考的角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社会主义这一制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书中所记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和探索,让我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带来更公平的社会分配和更广泛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问题;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发展也面临了各种内外的困境和挑战,例如经济建设的困难、国际压力的加大等。
通过读这本书,我不仅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不仅有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难。
社会主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在各种困境和挑战中不断磨砺和完善。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史料和深入
的分析,让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是一部了解社会主义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广大读者了解社会主义历史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也能够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正道沧桑五百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五百年观后感引言《正道沧桑五百年》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通过展现中国五百年来的兴衰沧桑,向我们展示了正道的力量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感敬畏和自豪,同时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正道的力量《正道沧桑五百年》以刊欥为线索,逐步呈现了中国五百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这部纪录片通过大量的史料和影像资料,将历史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从明朝的封建社会到国共内战的胜利,再到现代中国的发展壮大,每一段历史都承载着正道的力量。
正道在中国五百年的历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道不仅仅是指国家政权的稳定,更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骨干,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担当。
正道之所以能够扛起历史的重任,就在于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
纪录片中呈现的无数正道的英雄和普通人,他们在逆境中崛起,在困境中坚持,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不屈的精神。
中国人民的改革与创新这部纪录片还重点强调了中国人民的改革与创新精神。
五百年来,中国一直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每一次都能通过改革和创新来寻求解决之道。
从明朝后期的辽东战争到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军事领域、科技领域还是经济领域,中国人民都展现出了持续进取、敢于开拓的品质。
正道沧桑五百年,正是中国人民始终保持改革与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符合国情和民族特点的发展道路。
纪录片中展示的中国人民开创的众多发明和创造,不仅令人钦佩,更彰显出中国人民强大的智慧和创造力。
对中国未来的希望《正道沧桑五百年》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纪录片中的历史故事与现实中国相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五百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中国的未来。
中国人民的勇敢与智慧,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以及正道的力量,将引领着中国走向更加繁荣和强大的未来。
结论《正道沧桑五百年》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纪录片,通过展现中国五百年来的兴衰沧桑,向我们展示了正道的力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
正道沧桑五百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电视系列片,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程。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被其主题所吸引,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部电视系列片以丰富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再到列宁、毛泽东等领导人的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程充满了曲折和辉煌。
通过这些历史细节和人物形象,我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伟大和不易,也更加理解了社会主义的内涵和价值。
其次,这部电视系列片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客观的评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经验。
它不仅展现了社会主义的进步和成就,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困难和挫折。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客观评述,我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同时,我也更加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和创新。
最后,这部电视系列片以对未来的展望和信念,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它强调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也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这些展望和信念,我深刻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未来,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追求。
总的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优秀电视系列片。
它以丰富的历史细节、生动的人物形象、真实的历史事件、客观的评述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信念,展现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被其主题所吸引,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追求。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优秀作品,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1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
突出了道路的抉择。
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理论、历史、现实,巨大的冲击力,令人在观看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感想。
感想一: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等等。
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
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02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
尽管如此,2011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12年,达到169分钟。
从观众规模来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电视,2012年每天有68.4%的观众收看电视。
2009年每个电视忠实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36分钟,2012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47分钟。
收视量在增长。
晚间收视高峰为19:00-22:00。
其中央视在19:00---20:00收视最突出,。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自人类文明的诞生以来,社会制度的演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五百年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沧桑,其中最具有深远意义的便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发展。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中得出的结论,它追求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旨在摒弃剥削和压迫,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这一制度的演变不仅改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首先,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制度下,人们不再被固定的社会等级和阶层所限制,每个人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再有贵族血统的特权和剥削阶级的压迫,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这种平等的机会让人们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这种信念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制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革。
在这个制度下,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资源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
这不仅打破了以往的私有制度带来的不公平现象,也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
人们的劳动成果不再被私人占有,而是被用于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这样大量的资源和财富能够被合理分配和利用。
因此,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在过去的制度下,人们习惯于以个人利益为先,追求功利和享乐。
而在这个新的制度下,人们意识到个人的价值和目标应该与整个社会的利益相结合,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弘扬奉献和友爱的精神,形成了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这种新的价值观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正道沧桑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制度的初期建设需要重构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深刻改革旧有的体系和观念,这个过程会面临许多阻力和反对力量。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个人总结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个人总结
观看电影《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让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使我深思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电影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
通过社会主义的政策,中国经济从一个
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电影中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建
设成果,如快速城市化、现代工业化、农村改革等,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成功体现。
同时,电影还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成就,如教育普及、医疗
改革、社会保障等,这些都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电影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所面临的挑战。
电影中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过
程中的一些问题,如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扩大等。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社会主义制度
并非十全十美,它也会面临一些困惑和挑战。
电影中还展示了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理解
和实践,这些不同的实践导致了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历
程和特点。
社会主义具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我相信,只有不断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解决制度内外的问题,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篇150集看起来很吓人,但其实每集的实际内容也就十分钟多一点。
风格的话其实还好,不是特别假大空的那种(我只看了里面的外国部分,中国部分实在提不起兴趣来),里面的动画不少,还有点像日本动漫。
虽然社会主义的历史很久远,但纪录片是从工业化开始讲起的,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都讲到了,左派人物也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欧文率先在英国的工厂里减少工人的劳动时间、避免过于严厉的惩罚、开办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建立多种社保机制,这样做了之后,他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反而提高了,所以西方国家视他为现代管理的先驱。
这种结果和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人的经验和常识恐怕非常不一样。
看到马恩的部分也有点出乎意料,在马克思生前,恩格斯可以说是甘愿为他献出一切,而且马克思的文风有些过于散漫,没有他的修订也确实不易阅读。
马克思死后,恩格斯也一再强调他在继承马克思工作方面的绝对权威。
但有趣的是他一修订续写朋友的作品就会生病,领导起国际共运来反而比较得心应手。
晚年他似乎有点“背叛”了马克思,希望广大左派最好走议会民主之路,而且去了一趟美国对工业化的先进成就激动不已,觉得美国好处多多,果然是资本家出身。
恩格斯晚年的这种倾向令列宁有些反感。
列宁在他临终前特地前去朝圣,但无奈晚了一步两人未能见面。
列宁有些赌气地说我看社会主义也不一定要在发达国家实现,也没准就是为我们国家量身定做的(大意如此)。
但他到晚年其实也有“变节”行为,搞了新经济运动,其实就是改革开放,以致后来小平同志直接对一个曾经深得列宁喜爱的美籍俄裔犹太资本家表示,把你给他的那一套也给我来一份吧。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共5篇)

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共5篇)第一篇: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世纪之交,回首百年,社会主义的诞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她极大地推动和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在这500年中,社会主义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形态,不断适应世界环境和局势的变化,不断在不同的国家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正道沧桑》每集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基于史实,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三种样式,集权威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探索、实践;客观地述说,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同时,也带着受众以今天的观点来理解500年,力争对500年社会主义进行生动而准确的诠释。
看了“社会主义500年”感触很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以后,中国仍然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于世界,且成为近几年来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新起点。
她坚定世界了各国众多人士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相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她为世界人民,尤其是为第三世界人民树立了社会主义的实际榜样,吸引、促进他们奋起走1 社会主义道路;她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经验;她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实力,扩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她在政治上、道义上给予世界社会主义以支持和援助;她使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拓宽了世界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
突破传统的历史,突破传统的现在与未来。
社会主义的500年是人类挣脱缰绳的500年,是人类解放的500年,是人类发展史重要的500年。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精品文档★《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 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 年》观后感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 年》第九集《资本揭秘》,如果借用熊彼特这番话来理解《资本论》这一辉煌巨著的命运,用“伟大”和“复活”两个词加以形容,应当说再恰当不过了。
这种“伟大” ,在马克思所处那个时代,已经有所体现,《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很快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一些重要实践家和理论家所接受。
第一国际著名活动家约翰菲利浦贝克尔认为:“《资本论》,这是我们的剑,我们的铠甲,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工人哲学家约狄慈根也向马克思表示:“科学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我眼前流逝的短短的时间内,您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远不止于此。
第九集《资本揭秘》开头部分,有一个简短的序片——在西方世界,为应对 21 世纪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各国政要、企业大佬、经济学者,此时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青年学生们在谈论这本书,在圣诞节,这本书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艺术家们也在谈论这本书,德国人把它翻拍成电影,日本人把它绘制成漫画一路畅销。
短片所描述的正是时隔近一个半世纪后,《资本论》“复活”而再度走红。
从《资本论》再度走红,我们能领悟到什么?能领悟到许许多多,真理穿越时空的力量即是其一,这就是“真理的魅力”。
真理的魅力,在于深刻。
1867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 / 16★精品文档★年 9 月 14 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恩格斯谈到这部著作时说:“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
” 他认为,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
真理的魅力,在于运用。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一周年时,第一国际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都来学习《资本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五篇材料)

《正道沧桑》观后感(五篇材料)第一篇:《正道沧桑》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大型电视系列记录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总共有50集,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的主题曲《梦想》阐述了“中国梦,幸福路”,是第一首唱响中国梦的歌曲,更是让人有激励的感觉。
纪录片从最开始讲述的乌托邦的空想社会主义,到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开始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第一次尝试,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再到俄国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一步步从空想迈向现实,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浪,在一步步地改变着许多人的思想,进而一步步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这部系列记录片的震撼人心之处在于以史诗般的厚重道出了正道沧桑,其的核心内容是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思想,可以分为六部分,突出在社会主义历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抉择,以及最后选择的道路。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共5集,分别讲述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谱写的空想“悲歌”。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自十五世纪开始萌芽,经历了从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到傅利叶等先驱们的尝试,但一直未能付诸实践。
直至十九世纪初罗伯特.欧文的出现,终于将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顶峰。
欧文在美国建立的《新和谐公社》,可以认为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是对理想社会的最直接的尝试。
只是这都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只是资本主义汪洋中的一个小岛,根本没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按照他的设想,许多事情都是理想化的。
社会主义五百年观后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五百年观后心得体会社会主义经过近500年的发展,经过各种探索和努力,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主流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最新、也是最为成功的实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五百年观后心得体会,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社会主义五百年观后心得体会1近日,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在北京卫视热播,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饶有兴致的观看学习了该系列片。
这部系列片以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叙述骨架,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及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必然,最后,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深刻揭示了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的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一书的出版算起,社会主义思想到现在,差不多有500年的历史。
500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展过程。
中国人民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道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上。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公开场合阐释“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实现“中国梦”就是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正确前进。
我们清楚,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只有历经磨难,勇于奋斗,才能变得更加坚毅,更加强大。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这是一个让我深思的词汇。
当我回顾过去500年的历程时,不禁感慨万分。
这是一个充满挫折与希望的历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500年中,正道沧桑社会主义经历了起伏澎湃的变革,从无到有,从内忧外患到国泰民安。
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熟虑。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的诞生真可谓是不容易。
在这500年前,人类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丛生,社会不平等问题严重,人们忍受着贫穷和不公。
然而,在这个时刻,一部重要的宣言被发表了出来。
它呼吁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平等与公正。
我深受触动的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的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为改变世界做出的巨大努力。
通过发展经济,推动文化繁荣,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正道沧桑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5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持续不断地进行实践与探索。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的成功离不开领导层的正确决策与智慧。
在500年的历史中,领导层始终以发展社会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要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
他们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为国家和人民谋取最大的福祉。
在这500年的历史中,我们看到了正道沧桑社会主义的胜利,也看到了一些曲折与反复。
有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不平等得到有效减轻。
然而,也有时候,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困难与挑战,经济发展受到阻碍,社会问题愈发严重。
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能僵化停滞。
回顾这500年的历史,我深感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与复杂。
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他们无私奉献,为人民的幸福付出了一切。
正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先驱者,才有了今天的繁荣与进步。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的成功也离不开百姓的支持和参与。
正道沧桑五百年观后感1000左右字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是一部讲述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纪录片,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
从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探索,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再到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然而,正是因为这些挑战和考验,社会主义才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注重解决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再比如,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正道沧桑五百年,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更新:2018-12-17 20:33:08篇1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
突出了道路的抉择。
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理论、历史、现实,巨大的冲击力,令人在观看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感想。
感想一: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网站等等。
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
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02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
尽管如此,2011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12年,达到169分钟。
从观众规模来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电视,2012年每天有68.4%的观众收看电视。
2009年每个电视忠实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36分钟,2012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47分钟。
收视量在增长。
晚间收视高峰为19:00-22:00。
其中央视在19:00---20:00收视最突出,省级卫视则在20:00---24:00。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机电-侯这学期很荣幸能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门课程,在这几个月的时间了,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在老师每一节课的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我深刻的了解了中国及世界的历史,认识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我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我们读了马克思的著作,重新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时间是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30—40年代,其影响几乎遍及欧洲,并达于美洲。
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由此莫尔而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
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体系中特别是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建模式中,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
到了19世纪30、40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并使之与国际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得以在工人阶级中迅速传播,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逐步走向衰落。
我国为什么走社会主义道路?它是由我国的历史决定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及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篡夺等,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正当我国处在找不到出路的时刻,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xx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前进方向有着清楚阐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为了走向社会主义,第一步是实行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九集《资本揭秘》,如果借用熊彼特这番话来理解《资本论》这一辉煌巨著的命运,用“伟大”和“复活”两个词加以形容,应当说再恰当不过了。
这种“伟大”,在马克思所处那个时代,已经有所体现,《资本论》成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很快为当时国际工人运动中一些重要实践家和理论家所接受。
第一国际著名活动家约翰?菲利浦?贝克尔认为:“《资本论》,这是我们的剑,我们的铠甲,是进攻和防御的武器!”工人哲学家约?狄慈根也向马克思表示:“科学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我眼前流逝的短短的时间内,您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远不止于此。
第九集《资本揭秘》开头部分,有一个简短的序片 在西方世界,为应对21世纪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各国政要、企业大佬、经济学者,此时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本书,青年学生们在谈论这本书,在圣诞节,这本书成为最受欢迎的礼物;艺术家们也在谈论这本书,德国人把它翻拍成电影,日本人把它绘制成漫画一路畅销。
短片所描述的正是时隔近一个半世纪后,《资本论》“复活”而再度走红。
从《资本论》再度走红,我们能领悟到什么?能领悟到许许多多,真理穿越时空的力量即是其一,这就是“真理的魅力”。
真理的魅力,在于深刻。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恩格斯谈到这部著作时说:“每一个字都贵似金玉。
”他认为,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资本和劳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真理的魅力,在于运用。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一周年时,第一国际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建议所有国家的工人都来学习《资本论》。
在这次会议上,马克思的理论观点被写入会议决议,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理论纲领的重要内容。
真理的魅力,还在于经得起时间检验。
近一个半世纪后《资本论》“复活”而再度走红,不是件容易事,但也绝非偶然。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之初,情形并不令人乐观:第一版1000本,用了4年时间才卖完。
马克思称“我的书没有引起反响,这让我烦躁不安”。
倘若用一句古诗来描述,那简直是一种无奈和尴尬,“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时间最无情然而又最公正。
西方国家评出的“千年伟人”,既不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斯密和曾“挽救了资本主义”的凯恩斯,也不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泰斗”萨缪尔森或弗里德曼等,而是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马克思。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互联网上选举“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投票活动,马克思高居榜首。
XX年12月,英国路透社在政、商、学术、艺术四界名人中评选“千年伟人”,共有39名候选人,马克思又与爱因斯坦和甘地一起入选。
这一结果正是历史的选择。
正如毛泽东所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资本论》“复活”和再度走红,源于西方世界的“不治之症”。
西方世界20世纪60年代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普遍上升、经济停滞的“滞胀”局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凯恩斯主义既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西方经济学家转变对待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态度,一改以往那种轻蔑的沉默和骄横的批判,开始对《资本论》“重新认识”“重新研究”。
这一变化过程,足以证明:《资本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中的巨大理论力量。
《资本论》再度走红,对于我们今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同样有着深刻启迪。
坚定理论自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当代中国,谈论《资本论》的人,恐怕比看过《资本论》的人多。
而一些看过《资本论》的人,往往根据既定的价值取向,从中寻找理论依据,这样做有时难免断章取义。
《资本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部单纯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一个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社会发展指南。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曾有人瞧不起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作分析是完全错误的;还有人从列宁的经典论述中,看到《资本论》的极端化色彩,认为这部经典著作只是“革命的宣言书”,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
今天,伴随《资本论》再度走红,理应通过“细读”来纠正这些偏颇,真正恢复《资本论》作为真理的“本来面目”。
坚定理论自信,务必在宣传群众、掌握群众上狠下一番苦功夫。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德国资产阶级代言人,最初企图用沉默置《资本论》于死地。
为粉碎敌人的缄默阴谋、传播马克思经济思想,恩格斯设法把《资本论》的书评刊登在资产阶级的报纸上。
他的第一篇书评,1867年10月21日发表在德国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人民党的机关报《未来报》上。
1868年3月,李卜克内西主编的《民主周报》又连续两期刊登恩格斯的书评。
与此同时,李卜克内西在《民主周报》上也进行了《资本论》的宣传。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但宣传群众、掌握群众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坚定理论自信,还要善于解决现实问题。
货币拜物教、商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的观点,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剩余价值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有关阐述,“三个拜物教”不单纯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而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对于我国当前来说,“三个拜物教”固然没有达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峰值,但也产生了人对物或钱或资本如同对神灵般的崇拜,社会危害极大。
譬如,在一些官员中存在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以及官员艳照、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学术造假、食品造假等丑恶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无不是商品或货币拜物教的体现。
而由此衍生的如权力拜物教、证书拜物教、技术拜物教、GDP拜物教等,无一不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警示信号。
笔者认为,用《资本论》反思当今社会某些弊端,有利于克服各种拜物教的危害,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种种矛盾,最终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 在《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九集《资本揭秘》中出现这样一个“短片”:展现在马克思面前的英国,是一幅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图景。
这里集中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一切特征,城市被工厂产生的烟尘所笼罩,泰晤士河里流淌着肮脏的工业废水。
这里有喧闹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有大片令人惨不忍睹的贫民窟。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在这样一个道德堕落、人性缺失的社会背景下完成的。
从伦理意义上说,《资本论》也是一部对资本的道德批判学说,它揭露和批判了资本运行中的反人性本质,指明了只有实现“剥夺者被剥夺”,才能开辟出人类高度发达的道德文明之路。
《资本论》作者马克思。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吸血”本性是人性道德堕落的根源。
正如该片主持人铿锵有力地解读:尽管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工业的技术成果饶有兴趣,但他的目光却洞穿这些繁荣的表象,聚焦于最底层的无产者身上。
在这里,他目睹了一桩桩残酷剥削的血案。
他怒斥说:“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不惜用大量笔墨描述当时工人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深刻揭露资本化生产的反人道性,指出: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这些手段使工人的劳动条件变得恶劣,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屈服于最卑鄙的可恶的专制,把工人的生活时间变成劳动时间,并且把工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
资本主义的积累是“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龌龊、最卑鄙和最可恶的贪欲的驱使下完成的。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资本论》通过对资本的道德批判,提供了一条消解资本非人道性的正义大道,这就是“剥夺者被剥夺”,彻底消灭资本存在的空间。
《资本论》向全人类宣告: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剥夺者被剥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当代世界,不仅在资本主义王国,这个“资本主义外壳”还没有达到“就要炸毁”的底线,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下,依然允许私人资本在不同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和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但是,资本存在一天,它所产生的非人道因素就存在一天。
资本的非人道性,给我们今天的经济政治社会等生活领域带来的破坏作用不可低估。
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堕落、人性扭曲,政治生活领域滋生的官员腐败堕落等现象,大多与资本的非人道本性有关。
例如,黑窑、黑矿、黑势力、假商品、毒食品、毒环境等,多是资本的“吸血”本性使之然。
据报道,山西黑窑厂事件,至少就有1000名孩子被骗做苦工,最小只有8岁,最大13岁。
XX年6月,400多位绝望至极的家长在网上联名《泣血呼救》,惊动了党中央,下决心挖出了一个个黑砖窑,那些一幢幢一件件目不忍睹的非人性的虐工事件,乃至摧残致死致残等血淋淋的事实令人发指。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仇富心理等,究其源,与资本的非人道性破坏不无关系,甚至是直接诱因。
近年来反腐败斗争中所破获的一个个案例也告诉我们,与其说是“红颜祸水”,不如说是“‘吸血鬼’祸水”;腐败现象多是由不法资本的贪婪血手催生出来的畸形儿。
抵御资本的非人道性破坏,既要严法令、讲道德,规范资本目无法纪道德、恣意横行的“吸血”妄为,更要警惕和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袭。
我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实际上是为资本的非人道性破坏推波助澜的罪魁祸首。
这种思潮所鼓呼的“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化。
所谓的“靓女先嫁论”“冰棍论”“烂苹果论”,无非是鼓动要把看好的国企赶快卖掉,否则等到变“老”了、融化了、烂掉了,非得下嫁、贱卖、甩卖不可。
有的甚至为官员腐败大唱赞歌:“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减少再分配障碍”,“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能“调动官员的积极性”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论,一句话,只有资本主义私有制+腐败,中国才有出路。
可见,抵御资本的非人道性破坏,必须高度警惕和反对新自由主义思潮。
资本是把双刃剑,在劈开财富急剧积累之路的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把人性道德之花斩杀。
警惕和抵御资本的非人道性破坏,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一项现实而持久的重大课题,也是全体国民的共同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