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_枣核教案

合集下载

《枣核》 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 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一等奖创新教案《枣核》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枣核》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夺回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

本文在单元编排上为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结合课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等要求,教授本文的着力点应为抓住人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学情分析】1、进入三年级后,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变得强烈,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识字习惯,对学习更多更难的汉字抱有浓厚兴趣,也充满信心。

本文重点学习两个多音字“折、涨”。

2、对于略读课文,同学们也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的体验——老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本文内容浅显,语言流畅,故事性强,阅读性强,学生一股脑儿往下读,而忽略了对内容的理解和人物的评价,因此教师应适时引导和点拨。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民间文学故事性强,趣味性强,学生乐于阅读。

在学习本文基础上,可以渲染阅读氛围,迁移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现在喜欢玩手机,打游戏的小孩吸引回书本上来。

【教学目标】1、会认“核、妻”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枣核”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课文用几件事情来表现枣核的聪明勇敢。

4、抓住枣核的特点,用自己的话讲述枣核的故事。

【教学重点】1、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2、抓住精彩情节,用自己的话讲述枣核的故事【教学难点】抓住枣核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续写枣核的故事。

【教学方法】激趣法、讲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品尝红枣,老师举起枣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见过枣核般大的人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枣核。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及评课【3篇】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及评课【3篇】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及评课【精选3篇】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及评课【精选3篇】一其次课时一、回顾上节内容1听写字词2梳理课文结构3引导同学深化课文二、连续学习课文1、阅读第一段。

提问三”的意思是什么?有何作用?同学回答后明确:意思是一次又一次。

作用是增加文章的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服务。

2、阅读2—4段。

提问: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意思是风中的蜡烛,比方人已到了晚年。

提问:“他托在掌心,像比珍宝玛瑙还珍贵”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明白什么?同学回答后明确:运用了比方了修辞手法,表明白美籍华人珍惜的态度,得枣核如获至宝的感动心情。

提问:“殷切”是什么意思?表明白什么?同学回答后明确:意思是深厚而感动,表明白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增加悬念感,为下文表现人物的感情作铺垫。

提问:美籍华人与分别快半个世纪的伴侣见了面,第一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句话表明白什么?同学回答后明确:第一句话是“带来了吗?”表明白美籍华人急于得到枣核的心情。

3、同学依据下列问题读5—11段。

⑴写沿途风光的目的是什么?⑵“一座两层小楼”,“车库的门就像熟悉仆人似的自动掀启”,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以上这些话语表明白什么?有什么作用?⑶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⑷“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中的“一……就……”有什么表达效果?⑸列出文中美籍华人倾诉心里活动和借助谈话写人物行动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体现了人物什么思想感情?同学阅读思索后明确:⑴写沿途风光,目的一是再次造成悬念,二是为下文作示意。

⑵这些话语表明美籍华人伴侣事业家庭都如意,更肤浅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⑶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详细通过栽种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来体现的。

⑷“一……就……”这个词语起强调的作用,“一”过圣诞,“就”自然而然想旧历年,把游子之情表达得自然肤浅。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学习目标1、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学习本文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难点:品味饱含深情的语言。

三、文本引读作者简介:萧乾,1910年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1939年赴美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的真实记录。

它犹如大西洋彼岸吹来的一缕春风,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四、整体感知1、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蹊跷()()qiā( ) 指一算故弄xuán( )虚mǎ nǎo( )( ) 姹紫yān( )红殷切()匀称()镶嵌()lí ba( )(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枣核写了哪几件事?3、读完全文,你认为能表达文章中心的一句话是文中的哪一句?五、研读探究1、文章的前六段有没有交待同窗要枣核的用途?作者为什么这样写?2、在同窗的后花园里,具体的思乡行动表现在哪里?3、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作了?六、品读鉴赏结合课文思考下列句中的“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1、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2、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3、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七、应用拓展: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班彪《北征赋》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2、《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说明本文讲了一个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小孩子,帮助父母干活,帮助乡亲们追回牲口、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勤快、聪明。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枣核》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学习枣核勤劳、聪明、勇敢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3)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

(2)课文的语言表达和句式特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文学魅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勤劳、聪明、勇敢等优秀品质的价值。

三、教学难点(1)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对于课文语言表达和句式特点的感悟和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对于优秀品质的认识和践行,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旧知,引入新课①提问启发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篇课文呀?生:(齐声回答)我们学习了《去年的树》!师:很好!那么,《去年的树》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谁能简单复述一下?(学生举手回答,老师点评并引导)②引入主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和《去年的树》有点相似,也是关于一个特殊的小主人公的故事。

它叫《枣核》,一起来读一下题目吧!生:(齐声朗读)《枣核》!师:那么,枣核这个小主人公身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2)介绍作者与背景,激发兴趣①介绍作者师:你们知道《枣核》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生:(回答)是董均伦和江源!师:没错!董均伦和江源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家,他们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创作的《枣核》。

②简述背景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村庄里。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条件有限,所以大家都渴望有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

那么,枣核这个特殊的小主人公是如何在这个世界里生存和成长的呢?③激发好奇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这个主人公会叫“枣核"呢?他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一起在课文中找答案吧!(3)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导入,我们回顾了旧知识,引入了新课《枣核》,并了解了作者和背景。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枣核》一文。

文章通过对枣核这一物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怀念。

详细内容涵盖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语言品味、主题探讨以及写作手法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章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对家乡情感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词语的积累、文章主题的探讨、朗读技巧的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特产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语积累(5分钟):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文中标注,加强记忆。

3. 课文朗读(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韵律。

4. 内容理解(10分钟):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情感,探讨文章主题。

5. 写作手法分析(10分钟):讲解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分析其在文章中的应用。

6.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运用所学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7.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8.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心:枣核2. 两翼:家乡、爱国3. 写作手法:象征、比喻4. 词语积累:X(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以“家乡的X”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求: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文章,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组织家乡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对家乡情感的深入理解。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枣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3.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特殊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枣核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2.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与背景介绍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枣核是什么吗?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简述枣核的特点,以及它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介绍作者董均伦、江源,以及《枣核》在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课文内容概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插图或动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简要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分配学生角色,进行课文中角色的模拟对话,如枣核与父母的对话、枣核与衙役的斗智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情境和人物性格。

4. 课文朗读与正音选择几名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强调语音语调的重要性。

全班跟读,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掌握课文的朗读。

5. 课文内容深入探讨针对课文中的关键情节,如枣核的勤劳、智慧以及勇敢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枣核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枣核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应用。

2.难点:枣核的内部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颗红枣,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红枣的组成部分。

(2)引导学生关注枣核,提问:你们知道枣核有什么作用吗?2.枣核的基本特征(1)展示枣核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枣核的形态。

(2)讲解枣核的形态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3.枣核的结构与功能(1)讲解枣核的结构,包括:外壳、内核、胚芽等。

(2)分析枣核的各部分功能,如:外壳保护内核,内核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胚芽是种子发育的基础。

(3)讨论枣核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4.枣核的应用(1)展示枣核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制作工艺品、提取油脂、作为肥料等。

(2)引导学生思考枣核的其他可能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组织学生进行枣核应用的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创意。

5.实践活动(1)分发枣核,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工艺品,如:小挂饰、小摆件等。

(2)指导学生进行枣核油提取实验,观察枣核油的颜色、状态等。

(3)鼓励学生将枣核作为肥料,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生长情况。

(2)让学生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育学生关注自然,珍惜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四、作业布置1.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枣核应用的短文。

2.收集生活中的其他废弃物,思考其可能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在实践活动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

2.在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在作业布置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枣核的形态特征与结构:通过展示实物枣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描述其外形特征,如枣核的形状、大小、质地等。

《枣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枣核》教案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并深刻认识这10个生字,巧妙编织多音字“折"和“涨”的合适词组,展现你的文字造诣。

2.以流畅且充满感情的语调朗读课文,敏锐捕捉人物对话中的情感起伏,传递文字背后的深情厚意。

3.深入领会文章主旨,感受枣核小人独特的可爱之处以及令人钦佩的品质,让你的心灵得到升华。

4.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索知识的无穷魅力,开启智慧的大门。

教学重点运用优美的笔触,细腻地描绘出故事的独特魅力,使其韵味悠长,引人入胜。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精髓,感受枣核小人别具一格的魅力和那份珍贵的品质,让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2.灵活运用写作技巧,发挥无限的想象力,探索如何巧妙地延续这个动人的故事,让它在你的笔下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启幕,精雅板书展示课题1.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再次踏入一个弥漫着浓厚民间风情的故事世界,其标题为《枣核》。

(板书课题,字迹如行云流水,课题跃然黑板上)现在,就请大家齐声诵读这个引人入胜的课题。

2.在我们深入故事之前,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枣"这个字的精妙写法。

3.随后,我会向大家展示一张枣的图片,希望大家能够细细品味枣的独特形态和尺寸大小。

二、细品初读,感受文韵之美1.鼓励学生运用拼音工具,低声而专注地逐字逐句细读文章。

对于读起来稍显生涩的部分,不妨沉下心来,反复练习,直至流畅自如。

遇到陌生的字词,鼓励学生主动查阅字典,深入理解其含义。

这样,学生们不仅能在流畅的阅读中逐步掌握文章内容,更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文字之美与内涵之丰富。

小黑板上展示了朗读要求,学生们随即开始自由朗读。

(1)他们要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并标出其中的生字词。

(2)朗读时,学生们需要确保课文读得通顺流畅,不添加、不遗漏、不读错任何一个字,同时保持句子的连贯性。

(3)此外,他们还需使用序号来标记每个自然段。

2.自然段中,我们逐一邀请学生们朗读课文,以此来检验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传统的中药材也开始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而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枣核在中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既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可以用于食品烹饪。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如何使用枣核,我设计了一套枣核教学方案,荣获了一等奖。

下面我将向大家分享这个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枣核的特点和功效,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2.学习制作枣核粥和枣核茶的步骤,并掌握其烹饪技巧;3.培养学生对中药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枣核的特点和功效枣核是指枣子中的果核,它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益智、健脾止泻等功效。

同时,枣核还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等作用。

因此,学习掌握枣核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2.制作枣核粥的步骤和技巧制作枣核粥的步骤如下:(1)将适量的枣核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2)将浸泡好的枣核和适量的糯米一起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熟,期间需不断搅拌以免糊底;(4)煮熟后加入适量的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制作枣核粥的技巧:(1)浸泡枣核可以使其更容易煮熟,同时也可以提取出更多的营养物质;(2)煮粥时要不断搅拌,以免糊底,保持粥的口感和颜色。

3.制作枣核茶的步骤和技巧制作枣核茶的步骤如下:(1)将适量的枣核研磨成粉末状;(2)将枣核粉末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的开水;(3)焖煮5分钟后即可饮用。

制作枣核茶的技巧:(1)枣核粉末的加入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建议适量即可;(2)焖煮时要注意火候,过长时间煮沸会使茶汤苦涩。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际通过讲解枣核的特点和功效,引发学生对枣核的兴趣,并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使用枣核。

2.示范操作老师可以现场示范制作枣核粥和枣核茶的步骤,并向学生讲解制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枣核粥和枣核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枣核》教案六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枣核》教案六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枣核》教案六篇《枣核》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

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好“衙”字。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3.试着续编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枣核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读了课题,你能想到什么?(枣核就是枣的核。

)2.启发谈话: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的故事。

大家想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叫枣核,这个孩子身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28课《枣核》【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爹娘勤快扶犁衙役牲口官府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衙”的读音,读yá,旧时官署的称呼。

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枣核是一个像()一般大小的孩子。

他既()又(),比正常的孩子还()。

但有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夺了回来,可闯下()了,被官府()。

最后,枣核凭着自己的()和()成功地离开官府。

【设计意图:由于三年级的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强,采取填空法可降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难度,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默读课文,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生动有趣,但是篇幅较长,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时,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汇报交流:(1)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出示相关句子: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下《枣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枣、核、爹"等12个生字,读准“折、涨”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重难点】1.读准“折、涨"2个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枣核吗?今天带给大家一篇民间故事,这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枣核的孩子,那这位孩子为什么叫枣核,他的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2.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出示词语(1)指名读,齐读(2)指导“衙”,读ya时是旧时官署的称呼。

(3)理解“善罢甘休"是自己自愿停止的意思。

读好多音字“折”和“涨"。

三、再读课文,感悟理解(一)整体感悟1.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3.反馈交流预设1:枣核是一个特殊的孩子。

关注第1、2段,只有枣核那么大小,永远长不大。

(板书:人小)师:两夫妻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词语。

(叹气——欢喜——愁得慌)预设2:枣核是一个勤快能干,学了很多本领的孩子。

出示相关句子:①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板书:勤快能干)预设3: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枣核为乡亲们夺回了牲口,在县衙与衙役们周旋,与县官斗智斗勇,最后大摇大摆地走了。

(板书:聪明勇敢)四、学习复述故事1.回顾复述方法师:你认为围绕枣核写的这几件事中,哪件事最有趣?预设:智斗县官,夺回牲口师:那让我们走进这件有趣的事件里,去看看枣核怎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内容为《枣核》一文。

该文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小男孩枣核,通过自己的智慧帮助父亲解决问题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字词学习、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文章主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机智勇敢品质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探讨,对枣核机智勇敢品质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与机智勇敢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探讨枣核是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枣核》2. 生字词:机智、勇敢、智慧、亲情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主题思想:赞美机智勇敢品质,培养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枣核解决问题的过程。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机智勇敢品质的认识。

2. 答案:(1)枣核在父亲被困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引开敌人注意力,使父亲得以逃脱。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参与度。

《枣核》教案三篇

《枣核》教案三篇

《枣核》教案三篇《枣核》教案三篇《枣核》教案篇1 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构造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教学难点:思乡之情的详细化。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播放《月之故土》的音乐与画面,问:这首歌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① 蹊跷(qī qiāo) 嫣红(yān) 倘假设(tǎng) 山坳(ào) 镶嵌(qiàn)②风烛残年故弄玄虚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旧时同窗分开祖国五十年在美国事业家庭都如意的情况下托我带几枚枣核让她试种。

3、课文的题目是《枣核》,找出文中提到枣核的句子。

明确:课文中有三处写到,这三处分别是:第一段,索枣核;第二、三段、见枣核;第七段,说枣核。

学生读课文,师生交流,屏幕显示索枣核——设置悬念。

见枣核——加深悬念。

说枣核——解开悬念。

三、深化研读,体会情感“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详细感人。

请大家齐读课文,考虑老人的哪些行为语言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呢?(齐读第七到十自然段后找关键字词、句)1、学生读课文2、老师示范第七段:语言描写“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思乡之情是高级住宅、满意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

3、学生合作交流(老师板书)明确:植睡莲、栽垂柳、堆北海、【关键词】:^p 句:“几十里外”、“论公斤买下”、“一块块亲手”总之,透过这些朴实的字词,表达出友人思乡之情的浓烈。

说明优越的物质生活、高度的物质文明是冲淡不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的。

四、打破难点,拓展延伸1、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明确: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能理解一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深沉感情的作用。

2、学习围绕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理解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课文作者怎样设置悬念的方法。

2、学习课文作者的选擦,小中见大的写法。

教学设计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课文思路,分析题目,学习作者悬念的设置。

第二步,研读课文,感悟海外华人依恋故乡的民族情感。

第三步,品读课文,通过重点的词句,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深意。

教具准备1、收录机、投影仪、光碟、。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课文思路,分析题目,学习作者悬念的设置。

1、导语入题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每个炎黄子孙历来都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一切。

《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案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枣核》这篇文章,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情感。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师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解的词语。

2)、找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3、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a、注意听读课文,纠正自己的误读。

b、了解课文的结构。

c、找出课文的线索(说出哪一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的)?d、课文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e、悬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4、自由读课文后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5、阅读反馈:投影问题㈠:给加点的自主音。

蹊跷掐玛瑙山坳嫣红萧乾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蹊跷qīqiáo掐qiā玛瑙mǎnǎo山坳shān’ào嫣红yānhóng萧乾__āoqiàn 投影问题㈡:了解课文的结构。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名主题投影问题㈢:找出课文的线索(说出哪一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的)?①指名试说。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枣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具体内容为《枣核》一文。

文章通过对枣核这一角色的刻画,展示了我国民间寓言的丰富想象和深刻寓意。

详细内容涉及:分析文章结构,解读语言特色,探讨寓意及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分析枣核的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激发对民间寓言的热爱。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勇敢、机智、团结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文章寓意,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寓言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资料、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枣核的实物,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课文录音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解读寓言故事的特点,详细讲解枣核的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寓言故事中的智慧,联系实际生活,分享心得体会。

8. 课堂拓展:推荐相关寓言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枣核》2. 板书内容:a.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b. 枣核形象:勇敢、机智、团结c. 寓意:勇敢面对困难,智慧战胜挑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解释其寓意。

b.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勇敢、机智、团结的认识。

c. 选择一个民间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a. 示例:“枣核虽然小,但它勇敢地承担起了拯救大家的责任。

”寓意:勇敢面对困难,积极承担责任。

b. 示例: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机智应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枣核教学设计优秀9篇

枣核教学设计优秀9篇

枣核教学设计优秀9篇枣核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学习作者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二)体会文中包含深情的语言;(三)理解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增强爱国情感,六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巧设悬念的构思三、教学难点:思乡之情在文中的具体体现四、教学设想(一)教学方法:指导阅读(二)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三)课型、课时:教读一课时(四)教具:投影仪五、活动内容及过程(一)导语:中华民族是有着优秀传统的民族,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以自己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也时时刻刻惦记着祖国,想念着故土。

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萧乾写的《枣核》一文,看看客居美国的游子是怎样思念祖国,怀念家乡的。

(二)投影检查预习:1、给下列文字注音蹊(qi)跷(qiao)掐(qia)嫣(yan)倘(tang)坳(ao)掀(xian)嵌(qian)乾(qian)喏(nuo)2、词语解释:掐指、嫣红、山坳、风烛残年、托付、游子、泛舟(师生订正,齐读两遍)(三)整体感知: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注意语句停顿及感情。

2、学生自由阅读并思考:①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什么?明确:枣核②课文是怎样揭示枣核的用途的?逐层设置悬念,最后通过枣核用途表现人物的爱国思乡之情。

③课文是怎样设置悬念,推动内容发展的?明确:第1段:设置悬念:再三托付,带几颗枣核,不占分量,用途蹊跷。

2-4段:加深悬念:车站等候,殷切询问,托在掌心,故弄玄虚,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六枣核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5-10段:解开悬念:踏访后花园,手栽垂杨柳,总缺点什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11段:点明主题。

小结:本文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

并用“枣核”作贯穿全文的线索。

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

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枣核是一条叙事的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_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_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_枣核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枣核的基本知识,了解枣核的形状、生长环境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枣核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枣核的基本知识,了解枣核的特点和种类。

2.掌握枣核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枣核、刀具、纸张、彩色笔、PPT、电脑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出示枣核的图片,向学生询问学生对枣和枣核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枣核的知识,包括枣核的形状、生长环境、结构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实际操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枣核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将枣核切开,并将内部的果肉清除。

然后,教师将枣核放入开水中煮沸,煮熟后将其取出晾干。

最后,教师将枣核放入纸张上,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分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创作的枣核,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由全班进行评选,选出最有创意的枣核。

5.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讨论学到的知识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作用。

6.课堂延伸。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案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枣核教案教案标题:发现枣核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观察枣核的结构,了解其科学价值。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科学现象的兴趣,强调珍惜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学习策略与方法:观察、探究、实际操作。

二、教学重点:了解和观察枣核的结构,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关注与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课前准备活动: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枣核的兴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2.导入活动:3.展示实物: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透明盒子和切好的枣核,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盒子和若干枣核,让学生仔细观察。

4.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枣核的外观特征、大小和颜色的差异,并进行简单分类,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观察结果及分类的方法,并带领全班讨论。

6.实际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从枣中取出枣核,并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7.小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现枣核的内部结构。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枣核,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通过问答形式,了解学生对枣核的了解程度。

2.导入活动:3.展示实物:教师提前准备好透明盒子和切好的枣核,每个小组发放一个盒子和若干枣核。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枣核的外观特征,包括大小、颜色和形状等,并尽量用语言描述。

4.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和讨论枣核的外观特征,按照大小、颜色等简单分类,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现。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如询问学生为什么枣核的形状会有差异,以及枣核的颜色与成熟度有关系吗?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观察结果及分类的方法,并带领全班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思考,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并尝试回答之前的疑问。

6.实际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从枣中取出枣核,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取出枣核,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三年级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

三年级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三年级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创新教案《枣核》【教学设想】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关于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

把握故事内容,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枣核图片。

提问:谁能介绍一下什么是枣核?我们今天所说的可不是这个枣核,而是一个像枣核一样大小的人——枣核。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枣核)。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本文介绍了枣核的什么事情?(2)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枣核夫妻爹娘扶犁折腾涨红困得很牲口官府善罢甘休注意读准:翘舌音“折”,前鼻音“困勤”,后鼻音“牲”。

另外,一个多音字“折”,在这里读“zh”,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zhé”组词为“打折”,另一个读音是“shé”,组词为“折本”;多音字“涨”在这里读“zhàng”,还有一个读音“zhng”,组词为“涨潮”。

5.识记生字A.识记生字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父+多=爹”“利+牛=犁”“口+木=困”“牛+生=牲”“广+付=府”“四+去=罢”(2)形近字组词:核一该折一拆(3)组词扩展:妻子夫妻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核教学设计一等奖_枣核教案课题枣核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 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核、妻”等10个生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折、涨”。

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关于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

2.把握故事内容,复述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枣核的聪明、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反抗黑暗势力的可贵品质。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2: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他的名字叫“枣核”。

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机智勇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枣核)【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出示课文插图,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出示词语:(课件出示3:出示词语)枣核夫妻爹娘扶犁折腾困得很牲口官府善罢甘休涨红脸(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注意读准:翘舌音“折”,前鼻音“困”,后鼻音“牲涨”。

另外,两个多音字“折”,在这里读“zhē”,还有两个读音,一个读音是“zhé”,组词为“打折”,另一个读音是“shé”,组词为“折本”;多音字“涨”在这里读“zhàng”,还有一个读音“zhăng”,组词为“涨潮”。

(2) 识记生字 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1)熟字加偏旁:“父+多=爹”“利+牛=犁”“口+木=困”“牛+生=牲”“广+付=府”“四+去=罢”(2)形近字组词:核一该折一拆(3)组词扩展:妻子夫妻(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解释)①衙役:衙门里的差役。

②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③钱搭:古代装钱物的口袋。

④惊堂木:惊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抚尺的。

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使用者用中间的手指夹住,轻轻举起,然后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

古时县官也用,举起拍于桌上,起到震慑犯人的作用,有时也用来发泄,让堂下人等,安静下来。

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枣核是个怎样的孩子?(枣核是个勤快而又聪明的孩子。

)(板书:勤快聪明)三、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表现枣核勤劳的句子画出来。

交流展示如下。

(课件出示5)“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板书: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指名朗读。

想象一下,枣核很能干什么农活?(还能做饭、洗衣服、割草喂牲口……)正像枣核自己说的——“别看我人小,一样能做事情。

”过渡:枣核虽然人特别小,他不光能做一般人能做的事情,还能做一般人干不了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枣核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2.默读课文4~13自然段。

(1)枣核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预设:把官府赶走的牲口全部偷偷地赶回来了。

预设:被官府抓去后,和县官斗智斗勇,由于人特别小,官府最后奈何不了他,县官反而挨了打。

(板书:偷偷赶回牲口与县官斗智斗勇)(2)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趣?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6)“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

”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有趣了?(枣核很小,人可以钻进驴耳朵里,衙役们不会发现他。

)(课件出示7)“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你觉得以上句子,有哪些想象合理的地方?(枣核小,是完全可能从铁链缝里钻出来的。

)(课件出示8)“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

……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

”这个片段,你想到了哪个故事?(活佛济公的故事。

)(2)分角色表演课文,先小组内表演课文内容,再选代表在全班表演故事。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2.续编故事。

想象一下,枣核还有哪些聪明能干的故事?【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说写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话能力和想象能力】板书内容【板书设计】 28* 枣核勤快:天天干活;学了许多本领聪明:偷偷赶回牲口;与县官斗智斗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枣核》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力、复述课文、续编故事的能力。

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统揽全篇,整体感知,弄清楚“枣核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而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抓词理句,深入探究,感悟文法。

放手让学生去学,我给学生出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去圈点,去划出有关语句,或者有关句子并写出体会。

一定要动手动笔动脑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考去感悟。

接着,让学生入情入境读重点句段,边读边体会。

边交流各自的观点感想。

老师做听众,先不作评价,只作比较。

让学生去评价正确与否。

从文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全面欣赏体会,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品质。

课堂上只有充分地读,反复地读,才能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

在此基础上我安排讨论理解,明辨是非。

学生对诚信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不足之处:要注意略读课文的方法的训练,阅读技能的指导。

备课素材【写作背景】《枣核》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的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躲藏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光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

赞美了枣核的不服输,机智勇敢。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山枣核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节上有直的和弯曲的刺。

叶互生,长椭圆形至蔟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有细锯齿,基出三脉。

花黄绿色,常2~3朵簇生于叶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为5出数;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盘中,柱头2裂。

核果小,长圆形或近圆形,暗红色,味酸,果核两端常为钝头。

花期4~5月,果期9月。

主产河北、陕西、河南、辽宁。

种子扁圆形或长圆形,表面棕红色或紫红色,微有光泽,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纵线,种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种脐,另端有点状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边。

种皮硬,剥开后可见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内方,子叶2,黄白色,富油质。

味微苦。

【其他资料】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经常开展复述课文训练,不仅能促使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记忆,而且能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采用复述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有序、有节、有理的表达能力。

针对一些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复述方法,或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

不论哪种形式的复述,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把书面语转换为口头语;第二,突出重点,准确地体现原材料的中心和重点;第三,条理清楚,反映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如果叙述一件事情,复述时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第四,语言力求准确;第五,必要时可以加入个人想象。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把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补充完整。

妻子 q 扶犁 l 牲口 sh 官府 f 二、照样子,写词语。

1.哈哈大笑:、、 2.大摇大摆:、、三、照样子,写句子。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很。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重点段落品析。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

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

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1.从这段中找出枣核动作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2.你喜欢枣核吗?理由是什么?思维创新大拓展五、小练笔。

枣核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写一个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īíēng ǔ二、 1.哈哈大笑:洋洋得意、呱呱落地、欣欣向荣 2.大摇大摆:大模大样、大是大非、大江大浪三、小红不光写字好,学习也好。

四、 1.蹦抓着胡子大摇大摆地走 2.喜欢,因为枣核非常聪明、勇敢,又有智慧。

五、示例: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迁回来之后,县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粮食拉到衙门里。

枣核又想法把装粮食的仓库的钥匙偷了出来,组织乡亲们把粮食拉回了家。

县官又一次把枣核捉拿到县衙,想好好惩治枣核。

但是还是没有得逞。

没办法,只好把枣核给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