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培训管理程序(一)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包括一、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1、确定制定责任人及组织机构企业应当确定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劳动安全卫生的管理工作。
制定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卫生管理知识,能够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调查研究在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之前,企业应该对企业现有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提供充分的依据。
3、征求意见企业在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时,应当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并根据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调整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4、制定审核企业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后,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专家对制度进行审核,确认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和可行性。
5、批准公布企业在确认制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经审核合格后,应当由企业的领导层批准并公布,使全体员工都能够了解并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安全生产目标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目标,制定相关指标和安全生产计划,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
2、组织管理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实施。
3、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企业应当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并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能够履行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5、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企业应当制定预防事故和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健全的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企业在发生事故时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程度地避免事故对企业和员工造成的损失。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篇)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与预防技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厂生产特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三、职责1.本厂主要负责人负责落实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资金。
2.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年度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3.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培训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四、控制程序1.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编制和审批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在每年年底编制年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具体培训项目。
____人员培训(1)本厂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必须参加由市级以上安监部门组织的培训,提高其职业卫生管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职业卫生管理资质证书,方可上岗。
(2)新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新进人员入厂时,由专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厂级职业卫生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3)“四新”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如果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投产,相关部门应组织相应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操作规程等适应性培训。
相关人员未接受专门培训并考核的,不能上岗操作。
3.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档案(1)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毒物信息卡MSDS);(2)本厂负责人职业卫生培训证明;(3)劳动者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培训通知、培训教材、培训记录、考试试卷、宣传图片等纸质和摄录像资料);(4)职业病危害告知(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合同中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2)是指为了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培训制度。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宣传教育: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卫生的认识和了解,让员工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和相关法律法规。
劳动卫生保护管理制度内容

劳动卫生保护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加强劳动卫生保护工作,促进全体员工身心健康、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遵守法律法规1.企业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相关的劳动卫生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2.企业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劳动卫生保护制度,通过完善管理、技术、操作和其他方面来提高劳动条件。
三、保护员工的健康1.企业应当及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卫生保护用品、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
2.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员工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有职业病的员工,并提供必要的治疗、康复服务。
3.企业应建立员工职业病防治档案,定期对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职业病卫生监护,控制职业病危害。
四、制定劳动卫生保护管理计划1.企业应制定劳动卫生保护工作的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确保劳动卫生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企业应当在每年初制定全年的劳动卫生保护目标和任务,并在年底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并对下一年度的计划进行修订和再制定。
五、加强职业危害防控1.企业应当对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全面排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
2.企业应当建立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企业应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住院医疗救助等措施。
六、健康教育1.企业应当定期开展员工健康教育,宣传劳动卫生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提高员工的劳动卫生保护意识。
2.企业应当对员工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知识培训,告诉员工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卫生保护用品和设备。
3.企业应当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健康档案进行管理和保密,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员工改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七、监督检查1.企业应当建立劳动卫生保护检查制度,定期对生产场所、设备、员工的劳动卫生保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卫生管理程序

安全卫生管理程序
是指组织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以及预防和控制事故和职业病等安全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措施。
以下是一般的安全卫生管理程序的主要内容:
1. 法律法规遵守:公司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确保符合相关的环保、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要求。
2. 安全卫生政策:公司要制定明确的安全卫生管理政策,并将其传达给所有员工和相关方,确保每个人都了解和遵守安全卫生规定。
3. 安全卫生目标设定:公司要设定具体的安全卫生目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4. 风险评估和控制: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操作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潜在的危险,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危险。
5. 培训和教育:组织培训和教育员工关于安全卫生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6. 监督和检查:公司要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7. 事故管理和应急处理:建立事故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理。
8. 安全卫生绩效评估:进行定期的绩效评估,评估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9. 参与和沟通:建立安全卫生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参与安全卫生管理,提出改进方案和意见,并及时向员工、管理层和相关方传达安全卫生信息。
以上是一般的安全卫生管理程序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程序和措施会根据不同的组织和行业的需求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目录总则第一章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第二章管理人员安全教育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四章罚则第五章附则第六章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以下简称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第三条企业必须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
制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第四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全国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
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第二章第五条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
第六条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厂级安全教育应包括劳动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劳动安全等项内容。
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七条车间级安全教育应包括本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第八条班组级安全教育应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
第九条企业新职工应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条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知识与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并经过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方可上岗工作。
具体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企业职工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必须进行相应的车间或班组级安全教育。
.企业在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必须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3篇)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一、目的与依据本规程的目的是保障涂装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防止事故发生,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
本规程依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出台。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涂装作业中的所有员工,包括涂装工、检验员、操作员等。
三、安全管理1.涂装作业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涂装作业的危险性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2.涂装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杂物必须堆放整齐,通道必须畅通无阻。
3.使用的涂料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贮存涂料的场所必须设有防火设施,严禁在涂料库房内吸烟及明火作业。
4.操作涂料喷枪前,必须检查喷枪的工作状态,确保喷嘴无堵塞、无泄漏等现象。
5.操作涂料喷枪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面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6.喷涂作业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工作场所必须配备有效的通风设备,保证工作人员的呼吸道不受有害气体污染。
7.涂装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标明禁止吸烟、开火等安全警示信息。
8.涂装作业中必须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现场,并保证作业现场无火源。
四、劳动卫生管理1.涂装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作业现场的垃圾和废料。
2.操作涂料喷枪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避免吸入有害颗粒物。
3.涂装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和洗手纸等卫生用品。
4.涂装作业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分类存放,并定期送达指定的危险废物处理场所。
5.涂装作业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卫生保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应急预案1.设立涂装作业的应急疏散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2.涂装作业现场必须配置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3.出现火灾、泄漏等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及时报警并报告领导。
六、责任与处罚1.涂装作业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如违反规程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5篇)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内容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肪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二、培训的对象与方式1、新进广职工的培训:厂部、车间、班组三级教育2、车间之间的职工调动教育:3、车间内部的职工调动教育:4、临时工的教育5、定期教育三、组织实施部门、经费保障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2)是指为了保护和维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组织和实施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的一套规定和程序。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的目的是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健康的认识和意识,增强职业卫生技能,降低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率,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保障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职工了解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益和责任。
2. 职业病防护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培训职工掌握职业病的病因、症状、防控措施等相关知识,了解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和操作规程。
3. 工作环境监测和危害识别:培训职工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和方法,识别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4. 职业健康监护的教育:培训职工了解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和意义,学习体检和信息记录的方法。
5. 事故应急救援的培训:培训职工学习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6. 培训评估和证书发放:对培训过程进行评估,对达到培训要求的职工颁发职业卫生培训证书。
通过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可以提升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促进安全生产和健康工作环境的建设。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3)是指为了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以及预防职业病等职业健康问题,建立的一套培训和教育体系。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5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焦化生产作业高温、粉尘、有毒、有害因素较多,应定期对生产岗位的毒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制定减少毒害污染的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2.防尘、通风、降温设施必须有专职人员管理,并应定期检修和清扫、维护。
遇有损坏应立即修复,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需要。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并经常检查是否遭破坏,保证员工劳动生产与行走的安全。
4.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得遮蔽。
5.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渗透。
6.原材料、成本、半成品应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与通行。
7.加强设备保养,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减少毒害污染。
8.必须根据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按规定配备符合安全卫生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并督促员工的正确使用。
9.高温季节必须组织清凉饮料供应,并保证符合卫生要求,以防员工中暑或中毒。
10.对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应按规定组织他们参加体检,患有职业病或其他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11.按规定做好女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12.经常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2)劳动安全卫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应在企业内广泛宣传,使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企业应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企业将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培训等。
劳动部关于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的通知 劳部发(1995)405号

分类号】 L35301199515【标题】劳动部关于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的通知【时效性】有效【颁布单位】劳动部【颁布日期】 19951108【实施日期】 19951108【失效日期】【内容分类】干部保险福利【文号】劳部发(1995)405号【名称】劳动部关于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的通知【题注】【章名】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现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报劳动部。
【名称】附: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题注】【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以下简称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第三条企业必须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全国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
【章名】第二章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第五条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
第六条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厂级安全教育应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
第七条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车间级安全教育应包括本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所有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要求。
二、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是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2.2 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不是一个单一的工作,而是需要全员参与的综合治理工作。
各级管理人员应发挥带头作用,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3 全员参与劳动安全卫生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卫生负责,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4 追求卓越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应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三、责任与义务3.1 管理责任企业管理层应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目标和计划,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卫生责任,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层落实安全卫生工作。
3.2 部门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应制定具体的安全卫生工作方案,并落实到各岗位和员工,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3 员工责任每个员工都应对自己的安全卫生负责,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四、安全卫生管理措施4.1 安全培训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急救知识等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2 安全设施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如消防器材、急救箱等,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4.3 事故报告与分析任何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报告,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4 职业病防治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病筛查,并加强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和控制,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五、安全生产检查5.1 日常检查企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一、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1.建立和完善各级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责和权限,实行逐级负责制。
2.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有效实施。
3.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义务。
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制度1.制定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都接受相应的安全卫生培训。
2.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安全卫生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定期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更新和再培训。
三、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1.定期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包括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和作业规程等。
2.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验证。
3.做好检查记录和报告,建立档案,以便追溯和管理。
四、劳动安全卫生操作规程1.制定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操作规程,确保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
2.对操作规程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新的工艺、设备和环境要求。
3.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
五、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管理1.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管理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其性能完好。
3.对设施的更新、改造或报废进行评估和审批。
六、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制定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发放、使用和报废等管理制度。
2.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建立劳动防护用品档案,记录使用情况和报废情况。
七、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建立职业病防治机构,制定并实施职业病防治计划和管理措施。
2.定期对职业病高发岗位进行监测和评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为员工提供职业病防治知识和健康体检服务,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八、工伤保险与赔偿制度1.建立工伤保险与赔偿制度,为员工提供工伤事故的保障和赔偿。
2.对工伤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和处理,确保员工得到及时救治和合理赔偿。
3.对工伤事故进行总结和反思,采取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企业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三篇)

企业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对于企业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都带来了不同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为了保护职工的生命和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企业应该给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职工传授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这些知识和技能包括职业病的预防、安全生产常识、急救知识等。
通过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使职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种安全卫生问题,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的对象是企业职工,而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安全知识:包括职业病的种类和预防、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生产环境中的安全要求等。
职工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增强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意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降低工作风险。
2.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等急救技能的训练。
这些知识在面对突发事故时非常重要,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保护受伤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3.职业健康知识:包括饮食健康、体育锻炼等方面。
这些知识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患病的风险。
4.安全培训:对特殊工种和高风险作业的职工,需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
这些培训包括火灾逃生、高空作业等具体的技能培训。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以下几种:1.课堂培训:企业可以组织专门的安全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进行讲解。
这样的培训可以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让职工全面了解劳动安全卫生知识。
2.现场演练: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职工亲身参与,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如何应对突发事故。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职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3.宣传教育: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内部刊物、宣传栏、电视广播等媒体,向职工宣传劳动安全卫生知识。
同时,可以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职工对安全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4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事业单位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不仅包括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两个方面,而且需要通过管理措施和制度的规定来确保其有效实施。
下面,我将就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安全是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中的首要问题,劳动安全事关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
职业卫生则关联着劳动者的长期职业健康,对员工的生产力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1. 保护人力资源:劳动者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
制定并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降低劳动者的工伤率和职业病发病率,保护人力资源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提高企业形象:关心员工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
通过制定严格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员工的劳动环境和职业健康,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加社会的信任和认可。
3. 提高生产效率: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可以降低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减少员工的休假和工伤赔偿,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安全是生产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企事业单位应当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预防为主: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重点强调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通过采取预防性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 综合治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要综合考虑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全面落实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管理的各项要求。
4. 法律依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依据,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形象,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外来人员及其它涉及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员工要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做好自我保护,不得违反本规章制度。
第五条企业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本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六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责任。
第七条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第八条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九条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遇险时的自救能力。
第十条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规避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三章安全设施和器材第十一条企业要定期维修和更换安全设施和器材,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企业要加强对安全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做好使用记录和台账。
第十三条企业要加强对安全设施和器材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四章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第十四条企业要建立健全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事故发生时的快速反应和处理。
第十五条企业要加强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根源,对相关责任人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章管理细则第十七条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条企业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管理,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操作。
第十九条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的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安全设施和器材的使用情况。
第二十条企业要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危害。
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范本

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岗位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并健全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和促进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岗位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卫生素养。
第三条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形成合力保障劳动安全和健康。
第四条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和重视职工的主体地位和知情权,强化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五条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应当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
第二章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的组织机构第六条企业应当设立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组织和实施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
第七条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以下职责和权力:(一)制定并修订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制度和教育计划;(二)组织开展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三)开展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活动,组织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制定;(四)收集整理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五)开展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和卫生素养;(六)评估和改进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的成效。
第八条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机构应当配备专职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教育培训能力。
第三章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第九条岗位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岗位职工的工作流程、操作步骤以及相关安全事项;(三)危险物品的识别、存储、使用和处置方法;(四)紧急情况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五)个体防护用品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六)职业健康和卫生知识,防治职业病的基本措施;(七)现场应急救护措施和急救知识。
第十条企业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劳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劳动卫生管理,保障职工身体健康,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职工的劳动保护和卫生管理工作。
三、组织领导1.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卫生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劳动卫生管理部门或专职负责人,负责组织推动劳动卫生管理工作。
2.劳动卫生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制定劳动卫生管理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劳动卫生监测、评价和监督检查。
3.单位领导人应当重视劳动卫生管理工作,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劳动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四、职工培训1.新员工入职时,应当接受劳动卫生知识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并由领导人员或专职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2.全体员工每年应当接受一次劳动卫生知识培训和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加强对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的了解和掌握。
3.对于特殊岗位的员工,应当根据其工作特点和职业危害情况,进行专门培训,确保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和遵守作业规范。
五、劳动保护1.单位应当对作业场所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安全隐患,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
2.单位应当向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具和设备,保障职工的生命健康。
3.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职工的劳动健康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六、职业病防护1.单位应当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对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全面落实。
2.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3.单位应当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病体检,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
七、突发事件处理1.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处理方案的编制,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
2.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
3.突发事件发生时,单位应当迅速组织救援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劳动中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危害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是企业为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
下面,我将就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组织结构。
这些内容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址、经营范围、企业规模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要描述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的履行。
企业必须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起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这些规定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相关政策文件等,企业必须按照这些规定执行,并且要持续地跟踪、了解最新的要求和变化。
第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劳动安全卫生的责任与义务。
这些责任与义务包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部门主管要负责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劳动者要遵守劳动安全卫生的相关规定,参加预防职业病的检查和培训,使用和保护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要组织实施各项安全卫生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以及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估和管控等。
第四,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各类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企业应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功能是否完好,并确保劳动者使用设备进行工作。
同时,企业要在劳动者进行特殊作业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提供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并确保员工遵守。
第五,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事故和职业病的预防与处理。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事故和职业病预防机制,包括对危险源进行评估、控制和监测,制定事故和职业病的应急救援措施,建立起完善的事故和职业病调查制度,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最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还包括劳动者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途径与权利。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

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颁布单位】劳动部【颁布日期】 19951108【实施日期】 19951108【文号】劳部发(1995)405号【名称】劳动部关于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现颁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报劳动部。
【章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以下简称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第三条企业必须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全国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行使监察职责。
【章名】第二章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第五条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四十学时。
第六条厂级安全教育由企业主管厂长负责,企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厂级安全教育应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项内容。
第七条车间级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
车间级安全教育应包括本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和规章制度,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项内容。
第八条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
班组级安全教育应包括遵章守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典型事故案例,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等项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程序为了通过各级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培训,提高公司全体人员的安全及环保素质,保证全体人员具备完成职业安全卫生和环保工作任务的能力,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少事故损失,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全体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3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1995年1月1日起实施《企业职工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管理规定》——劳动部1995年11月8日起实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劳动部1991年11月30日起实施《特定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1999年7月12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9年12月26日颁布4术语与定义4.1特种作业人员:指从事高危险作业或其岗位有特殊要求的人员,包括:电工、叉车工、机动车辆驾驶员等。
4.2特定岗位人员: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专(并任)职安监员。
5.1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责:a)负责管理创建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档案,及时明确提出培训计划,由有关部门帮助顺利完成初培及年审工作;b)负责组织新员工、转岗工、复岗员工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工作;c)负责组织制订公司年度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培训计划,并负责计划的组织落实工作。
5.2公司总务部的职责:a)负责提出公司各类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培训计划,并报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b)帮助人力资源部展开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工作;c)对公司各部门人员的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监察管理;d)负责提出特殊岗位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工作。
5.3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非政府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工作。
5.4公司各部门、各车间:a)负责管理本部门年度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培训计划的编制工作,报公司总务部,由公司总务部审查、汇总后报公司人力资源部非政府实行;b)负责本部门的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日常教育培训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安全卫生培训管理程序(一)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提高各级员工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其能够承担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任务和职责。
本程序中的安全卫生教育包括: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中层以上干部教育、班组长教育、全员教育、“四新”变工教育、劳动卫生教育、复工教育。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职工的安全卫生教育。
2.职责
2.1生产管理部负责提出安全培训需求并承担部分安全教育任务。
2.2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计划。
2.3技术、设备部门负责进行“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安全教育。
2.4特种作业教育、劳动卫生教育由生产管理部负责送培或聘人来厂培训。
3.工作程序
3.1三级安全教育
3.1.1人力资源部对新进公司员工(包括高校、技校分配生、退伍、转业军人、调动、外聘人员等)制定培训计划,必须100%。
3.1.2生产管理部科对新进公司人员进行一级(公司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填写“三级安全教育卡”,做好登记。
3.1.3车间领导或车间安全员对新员工进行二级(车间级)安全教育,
填写“三级安全教育卡”,做好培训记录。
3.1.4新员工分到班组后,班组长或安全员对其进行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填写“三级安全教育卡”并做好记录。
3.1.5生产管理部将“三级安全教育卡”存档。
3.1.6外来实习、学习人员比照执行。
3.2特种作业人员培(复)训教育
3.2.1各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培训需求。
3.2.2人力资源部、生产管理部进行审核,人力资源部制定培训计划,报分管领导批准。
3.2.3生产管理部根据培训计划名单,组织送培。
3.2.4复训由生产管理部按照行业复训周期制定计划,办班复训。
具体内容见《特种作业管理制度》
3.3中层以上干部安全教育
3.3.1人力资源部及时制定公司新聘任干部培训计划,至少每一年对公司干部组织一次安全培训。
3.3.2生产管理部实施教育和考试,做好相关记录。
3.4班组长安全教育
3.4.1人力资源部编制班组长教育计划,教育周期至少一年一次。
3.4.2生产管理部进行教育,并做好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