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医生)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心肺复苏小讲课课件

心肺复苏小讲课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58页
人工呼吸
呼吸机-机械通气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58页
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超过80次/分可以达到 心肺复苏时最理想的前向血流,通常 建议按压频率100次/分。冠脉灌注 压随连续胸部按压而逐渐升高,单 人或双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 2。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58页
胺碘酮
对于VF及无脉搏VT室速的治中,连续3 次电击无效,药物治疗可达龙优于利多卡因, 可达龙对于顽固性VF及无脉搏性VT属于 Ⅱb等级,而利多卡因属于“效果未定”。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页,共58页
胺碘酮
▪ 作用:
▪ 抗心律不齐药物
▪ 阻断Na、k、 Ca ▪ 有ß阻断作用 ▪ 副作用: ▪ 动脉血压下降(约16%的人) ▪ ARDS,故对于呼吸道疾患避免使用 ▪ Q-T延长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八页,共58页
(二)复苏常用药物
▪ 多巴胺 主要兴奋α受体。 心脏骤停早期 选用10μg/kg.min,剂量可增至 40μg/kg.min。调节多巴胺剂量可控制血压 ,无需联合其他血管活性药。
▪ 多巴酚丁胺 主要兴奋β1受体。CPR时不 单独应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九页,共58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页,共58页
心脏骤停快速判断
▪ 要求:迅速和准确(在30秒内)
▪ 诊断标准:1. 神志突然丧失
2. 大动脉搏动消失
3. 呼吸完全停止(在心脏骤停后 30 秒发生) 4. 瞳孔散大(在心脏骤停后 90秒)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页,共58页
判断意识
(呼叫、拍打)
施救者必须迅速地确定现场是 否安全,患者是否有反应以及 是否有持续性的伤害。轻拍面 颊或轻摇双肩,同时大喊“你 怎么啦?”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
心肺复苏(最新版)课件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与规范 • 急救药物使用与电除颤技术 • 心肺复苏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 • 心肺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 • 心肺复苏培训与教育推广
2024/1/28
2
CHAPTER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心脏骤停
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呼吸骤停
窒息、溺水、电击等。
2024/1/28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 急性循环衰竭:休克、严重创伤、大出血等。
2024/1/28
6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胸壁开放性损伤或肋骨骨折。
恶性肿瘤晚期或严重恶病质。
2024/1/28
7
适应症与禁忌症
明确的心包填塞或心脏压塞。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内出血。
2024/1/28
8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现状
国外现状
智能化发展
远程医疗救援
公众普及教育
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 的普及率和成功率逐年 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 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目 前,国内CPR培训主要 针对医护人员和公众急 救知识的普及。
2024/1/28
发达国家在心肺复苏的 普及率、培训体系和救 援设备等方面相对完善 。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 善的急救体系,包括公 众培训、专业救援队伍 和先进的医疗设备。
2024/1/28
12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将患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卧于硬质平面上,施救者跪于患者一侧 。
用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 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 ,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 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心肺复苏(CPR+AED)示范讲解词-红十字救护师资培训教材材

心肺复苏(CPR+AED)示范讲解词-红十字救护师资培训教材材

成人心肺复苏(CPR+AED)操作技能师资示范讲解词步骤讲解词开场语下面进行心肺复苏(CPR+AED)操作技能示范教学,分十个步骤进行。

1.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第一步: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等方式,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做好自我防护,确保自身和伤病员的安全;尽量从伤病员脚侧方向进入现场,双膝打开、与肩同宽,跪在伤病员安全侧,近胸部位置。

2.判断意识第二步:判断意识采用“轻拍重唤”方式判断伤病员是否有反应,双手轻拍伤病员的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先生(女士),您怎么了,快醒醒!”如果伤病员不说话、不睁眼、四肢不会动,可判断为无意识。

3.检查呼吸第三步:检查呼吸伤病员如果为俯卧位或其他不宜复苏体位,应先将其翻转为仰卧位,置于坚硬的平面上。

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伤病员呼吸,用“1001、1002、1003……”四位计数,判断时间约10秒。

将耳朵贴近伤病员口鼻,听有无呼吸声;看伤病员胸、腹部有无起伏;用面颊感受伤病员呼吸的气流。

如果伤病员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4.呼救并取得AED 第四步:呼救并取得AED,立即高声呼叫“快来人呀,有人晕倒了”“我是红十字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帮忙拨打120,并告诉我结果”“请这位先生(女士)帮忙取来AED”“现场有会救护的人请过来帮忙”5.胸外按压第五步:胸外按压,充分暴露伤病员胸部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半部);按压手法:将一只手的掌根紧贴伤病员胸壁,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肘关节伸直,上半身前倾,肩、肘、腕呈一直线与地面垂直,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每循环按压次数:30次,用两位计数方法:“01、02、03……”,边按压、边数数、边观察伤病员的面部。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标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按压过程中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

《医学生课件:心肺复苏(CPR)教学课件》

《医学生课件:心肺复苏(CPR)教学课件》
通过按压胸部向下,施加足够的压力。
2 压力深度
胸部按压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进行CPR的最佳位置和姿势
位置选择
受害者应平躺在坚硬的平面上, 如地面或床垫。
正确手势
头部倾斜
双手交叉放于受害者胸骨正上方。 倾斜头部以打开气道。
核心CPR措施
1. 快速反应
立即开始CPR,不浪费时间。
2. 深入压力
医学生课件:心肺复苏 (CPR)教学课件
这份医学生课件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CPR)的教学内容,让你了解CPR的 概述、目标、步骤、注意事项等重要知识,帮助你成为一名合格的CPR执行 者。
CPR概述
CPR是一种紧急的生命支持技术,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帮助心脏继续泵血和提供氧气,以维持受 害者的生命。
CPR的三个目标
1. 恢复氧气供应
通过人工呼吸提供足够的氧 气。
2. 保持血液循环
通过按压胸部维持血液循环。
3. 防止进一步伤害
减少进一步损害受害者的措 施。
心肺复苏的意义
1 拯救生命
在突发状况下,CPR可以 挽救受害者的生命。
2 减少残疾
CPR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脑 部缺氧,降低导致残疾的 风险。
3 提高康复率
及时进行CPR可以增加患 者康复的机会。
CPR的基本步骤
1
评估系统响应
检查受害者的反应,确认是否需要CPR。
拨打急救电话
2
立即呼叫急救,告知情况和位置。3Fra bibliotek人工呼吸法
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维持氧气供应。
心肺复苏按压方法
4
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胸部按压,维持血 液循环。
压力与压力深度

心肺复苏讲稿讲课稿

心肺复苏讲稿讲课稿
心肺复苏讲稿
抢救
确保环境是否安全
诊断必须迅速,果断,正确
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 仅是喘息)
用手指触及颈内动脉搏动 诊断过程要求10秒内完成
判断心跳: 触摸颈动脉搏动。
颈动脉在 喉结旁开2~3cm。
单侧触摸、力度适中。
C (circulation) 人工循环
按压部位:
胸外按压术
按压的部位在胸骨下
部,两乳头连线中点 。
按压姿势:
按压的支点在救治者
的髋关节,双臂绷直 ,双肩在胸骨正上方 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胸外按压术
用力方式: 垂直向下,平稳、规律和 不间断。下压、放松时间 相等。放松时手掌根不能 离开胸骨,但不能施压。
按压频率:100-120次/ 分
按压深度:5-6cm。 与人工呼吸之比:30:2
6
按充电键
7 再次判断,清场: “大家都离开”确保每人都离 开病人、床铺、仪器
8
双手同时按放电键
9 持续5个循环的CPR(2分钟)
10
再次检查心电及脉搏
备注
防止电击误伤工作人员
30:2 再次除颤
注意事项
患者皮肤清洁,保持干燥,胸毛浓密者应适 当备皮。
电极板应涂导电糊(盐水纱布),紧贴皮 肤并施加一定压力,以减少胸部阻抗;两块电 极板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10cm。
一次除颤后立即CPR,而非连续多次除 颤
间隔一组CPR后可再次除颤,但一般不 超过三次。
儿童患者,可以使用 2 至 4 J/kg 的剂量作 为初始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 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能量 级别,但不超过 10 J/kg 或成人最大剂量。
实施程序
措施

心肺复苏新版操作步骤(2023年版,适用于成年人)

心肺复苏新版操作步骤(2023年版,适用于成年人)

心肺复苏新版操作步骤(2023年版,适用于成年人)1. 评估现场安全在开始心肺复苏操作前,首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

确保没有危险存在,如电线、火源、热源等。

2. 确认患者意识轻拍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患者,以确认患者是否失去意识。

3. 呼叫紧急救援如果患者失去意识,立即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120),告知救援人员患者的状况和需要进行的操作。

4. 开放气道将患者平躺在硬平的表面上。

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用一只手放在患者的额头上,另一只手轻轻抬起下巴,使头部后仰,气道开放。

5. 检查呼吸将耳朵靠近患者的鼻子和嘴巴,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听声音,感受气流,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

时间不超过10秒。

6. 呼气口对口如果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

吸一口气,将嘴唇紧密贴在患者的嘴巴上,捏紧患者的鼻子,缓慢吹气,持续1秒钟。

7. 检查脉搏将一手放在患者胸骨上方的右侧,另一只手放在左侧相同位置,双手手指交叉,用拇指触摸患者的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8. 开始胸外按压如果患者无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站在或跪在患者的右侧,双手叠放,手指交叉,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的中下1/3交界处,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9. 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口对口呼吸。

如果患者仍然没有自主呼吸和脉搏,继续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10. 等待救援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或者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接替。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自己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呕吐物等。

- 保持冷静,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不要慌乱。

-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感到不适,如接触到患者的体液等,应立即停止操作,等待救援人员到达。

以上操作步骤根据2023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制定,适用于成年人。

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患者状况进行调整。

讲课双人法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ppt课件

讲课双人法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ppt课件

*
但在原A-B-C-D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准备并装配面罩-球囊的过程中,胸外按压注定会被延误。更改为 C-A-B-D 程序后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也能尽量地缩短通气延误的时间(也就是说,当第一施救者做首轮 30 次胸外按压的时候,另一施救者可以同时开放气道和准备人工呼吸;如果为婴儿或儿童进行复苏,延误时间则会更短)。
*
BLS步骤改为CABD的理由
尽管CPR’2005国际指南强调了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但2005 年以后发表的研究表明: (1)在实施新指南以后心肺复苏质量虽有改善且存活 率已上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仍然需要提高; (2)各个急救系统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相差较 大; (3)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均未看见任何旁观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
以掌跟按压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
在医护人员参与的复苏过程中,一开始就会有多名专业施救者。进行培训时,应致力于随着各个施救者的到达来组成团队,或者在有多名施救者的情况下指定团队领导者。 随着更多人员的到达,原来由一个施救者依次完成的各项任务职责,现在可分配给团队的各个成员了,从而同时执行这些职责。因此,基础生命支持的医务人员培训不仅应教授个人技能,还应当训练施救者作为一个高效团队的一名成员如何进行配合。

急诊医学——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教学教案

急诊医学——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教学教案
02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维 持患者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为进一步治疗争 取时间。
02 心肺复苏是拯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对于提高患者 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溺水、电击等紧急情况。
禁忌症
对于已经明确死亡的患者、胸廓或胸腔严重畸形无法实施胸外按压的患者、以及存在明确无法 进行人工呼吸的情况(如呼吸道梗阻)等,心肺复苏可能不适用。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弯曲或扭曲身体 ,保持手臂伸直,利用上 半身重力进行按压。
开放气道方法选择
仰头提颏法
适用于无颈部损伤患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向下 施压,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抬起下颏。
推举下颌法
适用于颈部损伤患者,用双手从两侧下颌角向上推举, 使头部后仰。
人工呼吸实施要点
01 口对口呼吸
保持患者气道开放,捏住鼻孔,深吸一口气后, 口对口吹气,看到胸廓隆起即可。
01
02
03
04
制定考核评价标准
根据培训目标和内容,制定全 面、客观的考核评价标准。
实施过程监督
对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确 保培训质量和考核评价的公正
性。
反馈与整改
针对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向学 员和教师反馈,督促整改不足
之处,提高培训效果。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对学员的考核成绩、培训表现 等信息进行归档管理,为后续
等。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药品是否齐 全,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正常
使用。
熟悉设备和药品的使用方法,以 便在急救过程中能够迅速、准确
地操作。
03
心肺复苏基本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
按压位置
胸骨下半部分,两乳头连 线中点处。

演示文稿本心肺复苏

演示文稿本心肺复苏
5、纳洛酮:呼吸兴奋剂,拮抗该药引起的呼吸抑制,促使病人苏醒。使 用安全、可靠。静脉通路建立后,应尽早静注纳洛酮2.0mg,以后每半小时 注射2.0mg,儿童酌减。
现在是36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五、恢复自主循环后,在ICU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并对其神经系统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包括使 用低温 治疗)。
降温速度为≤ 4.0℃/h ,
——使体表或血管内温度达:32-34℃ ≥24h ,
—— 24h后,以0.25 ℃/h 的速度,缓慢复温。
——防止体温 ≥ 37.7℃。
现在是40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或交 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为
现在是14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1、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2015版要求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 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 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及早 启动EMMS
现在是15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2、判断有无脉搏
现在是16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
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
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 即5~6厘米。
2023/9/13
现在是20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4、按压的频率
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
现在是31页\一共有42页\编辑于星期六
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或地下,将胸前衣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CPR)PPT课件
争分夺秒
大量实践证明: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 •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13
心肺复苏主要内容
包括
基础生命支持 (BLS) 高级生命支持(ACLS) 延续生命支持(PLS)
14
核心技术
三个阶段——ABCD四步法
理由(从 A-B-C 更改为 C-A-B)
17
理由(从 A-B-C 更改为 C-A-B)
更改后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18
心肺复苏BLS操作步骤
1、首先判断: ⑴ 现场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⑵ 是否昏迷、有无血管搏动、呼吸正 常吗? 2、呼救与摆放体位: ⑶ 确定昏迷立即呼救
⑷ 摆放仰卧体位,解开上衣 3、开始徒手心肺复苏 :⑸ C胸外按压
⑹ A开放气道 ⑺ B口对口人工呼吸 4、如果现场有AED: ⑻ 必须尽快实施电除颤
19
评估意识
1. 拍打双肩双耳呼叫(判断有无反应); 2. 看胸廓有无起伏; 3. 无意识无呼吸立即拨打120;
总结:一看、二唤、三呼。 由第一目击者实施。
20
21
22
体位摆放
• 仰卧位 • 地面或硬床板上 • 整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
26
心脏按压标准
• 寻找方法:划肋弓方法胸骨中下1/3处 •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 按压深度5-6厘米。 • 按压与呼吸比30:2 • 每次按压胸廓回弹恢复。 • 尽量避免按压停顿。 • 避免过度通气(500-600ml) • 每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按压开始通气结束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01
02
后,患者自主心 跳恢复,血压稳定。
意识恢复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够配合 指令行动。
呼吸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能够正常 呼吸。
循环稳定
患者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稳 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03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
胸外按压
位置
按压位置为两乳头与胸廓连线的 交叉处。
现等。
普及推广
全球范围内都在大力推广心肺复 苏术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公众对 急救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掌握,以 应对突发状况,挽救更多生命。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01
02
03
C
胸外按压:在心脏骤停时 ,通过持续有效的胸外按 压恢复血液循环,保证重 要器官的供血。
A
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异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呕吐物和血液进入气道 。
姿势
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 ,另一只手与之前的手交叉重叠, 指尖抬起不接触胸壁,肩肘腕关节 与地面垂直进行按压。
深度与频率
按压深度5-6cm,频率为100-120 次/分钟。
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
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清 除口鼻分泌物及异物。
仰头抬颈法
一手抬患者头部,另一手 捏住患者鼻孔,开放气道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托下颌法
用双手托住患者下颌,同 时头后仰,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的口部吹气,使胸廓抬 起。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 以上,保证足够的气量。
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量不宜过大,避免过度通气。
循环操作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版).ppt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版).ppt

最新.课件
21
CPR操作流程-单人法
• 评估 • 求救 • 安置病人 • 开放气道 • 评估呼吸:看、听、感觉 • 给于呼吸复苏:每口气1秒 • 评估脉搏:5-10秒 • 给于心脏按压:深度! • 5个循环或者2分钟后评估 • 心跳呼吸恢复后给与康复体

安置体位
最新.课件
康复位
22
成 人
CPR
最新.课件
呼吸复苏 成人10-12次/分 儿童12-20次/分
开始30:2的按压与
通气循环(5个循环) 1人持续不间断进行胸外按压100次/
分,另1人行通气支持8-10次/分,
尽早使用AED最新.课件
每2分钟1次更换按压者 27
复苏成功:
• 颈A搏动:按压时,摸到搏动(按压有效时,BP: 60/40mmHg
胸外按压
• 按压部位:
胸骨下半段,即胸部正中、两乳头之间
• 按压深度:
11/2-2英寸(约4-5cm),按压与放松 的时间相等(Class IIb)
• 频率:
大约为每分钟100次
Basic life support
最新.课件
7
单纯胸外按压式CPR
• 成人心脏骤停时,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式CPR的 预后好于不做CPR者;在最初5分钟的CPR中, 呼吸复苏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气道保持开 放,偶然的喘气和胸廓的被动回复可提供一些 气体的交换。
• 观察效果:胸廓起伏说明吹气 有效
• 如果第一口吹气看不到胸廓起 伏,应该重新开放气道
• 如果在方法正确的前提下,连 续吹气两口都没有胸廓起伏, 即提示有异物梗阻,应该按照 异物梗阻处理
最新.课件
13
怎样使CPR达到最佳效果-B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引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技能,是指通过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从而挽救病人生命。

经过许多研究和实践,心肺复苏已被证明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步骤。

本教学教案旨在向教育工作者、医护人员和普通公众传授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以便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学会正确判断心跳和呼吸是否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掌握正确的按压位置和力度,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4.学会正确进行人工呼吸,以保障氧气供应。

5.掌握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3.1 基本原理和重要性(5分钟)•简要介绍心肺复苏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在心脏骤停期间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对增加生存率的重要性。

3.2 判断心跳和呼吸(10分钟)•说明判断心跳和呼吸是否存在的方法。

•示范如何正确地检查心跳和呼吸。

•给予学员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亲自检查心跳和呼吸。

3.3 胸外心脏按压(30分钟)•介绍正确的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说明按压的力度和速度: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进行示范,包括正确的体位和按压方式。

•让学员进行实践,指导他们应用正确的技巧。

3.4 人工呼吸(30分钟)•介绍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将嘴对准受害者口腔,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复习人工呼吸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进行示范,包括正确的呼吸频率和力度。

•学员进行实践,让他们体验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

3.5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20分钟)•介绍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示范正确的AED操作步骤。

•让学员进行模拟使用AED的演练,加深对AED使用的理解和熟练度。

四、评估方法和标准•组织学员进行模拟实践,评估他们对心肺复苏技能的掌握程度。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缺乏团队协作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疑有颈椎损伤者,牙关紧闭者使用螺旋开口器 △对尚有呼吸心跳的昏迷者可采用复苏体位 △环甲膜穿刺套针适用:会厌肿胀、颌面创伤 气管堵塞、 喉头痉挛
仰面抬颏法
要 领:
• 用一只手按压患者 的前额,使头部后 仰,同时用另一只 手的食指及中指将 下颏托起。
托下颌法(头颈部外伤适用)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用力向上托下 颌、拇指分开口唇。
➢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 垂直下压至少5厘米 20-40Kg 按压:通气 30︰2
➢婴儿、儿童 >100次/分:单人30︰2 双人15:2
基本气道处理(开放气道)
• 方法
• 仰面举颏法—压额抬颚(Head tilt)法 • 托下颌法—下颚突出法(Jaw thrust)(疑颈椎受伤时
使用)
基本生命支持(BLS)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延续生命支持(PLS)
三个阶段——核心技术
·第一阶段——第一个CABD
(基础生命支持,BLS) 公众普及
C心脏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D除颤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 专业人员普及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心律血压药物
培训、实施和团队
进一步强调 团队形式
医务人员都以团体形式工作
• 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由 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例如:
• 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 另一名施救者拿到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并求援,而第三名施救者开放气道并进行 通气。
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1.发现病人倒地,确认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以免影响救治 2.判断病人意识(轻拍重唤),无反应立即呼救并请求他人拨打电
心肺复苏(医生)
心肺复苏的意义
•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最紧急的情况
• 心肺复苏术简称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 复苏的成功,不仅指心博和呼吸的恢复,而
是达到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心肺复苏的意义
• 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 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 的生存率43%, 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只有17%能救活。
单人施救步骤(CAB)
判断意识:拍双肩,呼双耳,轻拍重叫 识别 :不呼吸或仅仅是喘息 ,摸颈动脉搏动
无意识脉搏立即胸外心脏按压30次, 同时启动急救系统,请旁人帮助。
然后打开气道,“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来判断呼吸”!
耗时
人工呼吸2次, 30:2 CPR ,共5个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 • 按压部位
征) • 20-30秒后呼吸停止 • 45秒后瞳孔散大 • 1-2分钟瞳孔固定 • 4-6分钟后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 2、心脏停搏 3、无脉性电活动
引起心搏骤停常见原因
易逆转概括为:
6H
6T
6-H
• 低血容量----hypovolemia • 缺氧----hypoxia • 酸中毒----hydrogenion-acidosis • 低/高血钾----hypo/hyperkalemia • 低体温----hypo/ hypothermia • 低/高血糖----hypo/hyperglycemia
• 按压深度 按压姿势示意图
• 按压频率 • 按压姿势 • 按压方式
心脏按压部位
• 按压位置(双乳头连线中点) 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 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 在一起)离开胸壁。双肩正对人胸 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 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 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 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 置不变。
• 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 强调黄金4分钟
时间就是生命——早CPR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1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 大动脉无搏动; • 呼吸停止; •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
离。 •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
• 心跳停止4秒以上出现黑朦 • 10-20秒以上者出现昏厥及抽搐(阿斯综合
按压姿势示意图 以掌跟按压
按压姿势示意图
• 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按压姿势示意图
•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 前倾,腕、肘、肩 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轴, 垂直向下用力, 借助上半身的 体重和肩臂部 肌肉的力量进 行按压!
深度至少5厘米
错误1 肘部弯曲
错误2 手掌交叉
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和呼吸比
6-T
• 毒物/药物中毒--Tablets overdose • 心包填塞-Tamponade cardial • 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 • 心脏栓塞-Thrombosis heart • 肺栓塞- Thrombosis lungs • 创伤-trauma
CPR的三个阶段
话,与急救医疗救护系统联系。如为溺水或窒息性心跳骤停, 应先进行2分钟的现场心肺复苏后,再联系求救. 3.立即将病人置于复苏体位(平卧位),触摸颈动脉,未触及立即 施行胸外心脏按压! 4.按压30次后立即开放气道,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5、5个循环后进行评估。
•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 单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每分钟频率至少为100次。 • 有条件要及早实施体外除颤。
D 鉴别诊断
·第三阶段——(延续生命支持PLS,脑保护)
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进一步的病因治疗
判断依据宜简
• 突然意识丧失 • 大动脉搏动消失
➢摇动其双肩 ➢大声呼叫
方法
• 取听诊器、听心音 • ECG检查证明

应该 •就 地 抢 救一Leabharlann •呼 叫 来 人时

生存链中添加第5个新环节
1.立即识别CA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CPR,并强调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