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0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线上)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0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考试(线上)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寒颤现象表明内环境稳态失调

B. 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C. 血浆中的物质可以进入组织液中,而组织液中的物质不能进入血浆

D.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过程及葡萄糖分解丙酮酸的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人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寒颤现象,这属于体温调节,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并没有失调,A错误;

B、运动后Na+、K+排出较多,但机体可进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因此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B正确;

C、血浆中的物质可以进入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物质也能进入血浆,C错误;

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而葡萄糖分解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故选B。

2.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 血浆渗透压升高

B. 产生渴感

C.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值和温度,其中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水分的流失相当于无机盐与蛋白质含量增加。

【详解】当人体失水过多时,血浆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人体失水过多,

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

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同时,还会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

使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B、C正确;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升高,促进肾小管、集合管

对水的重吸收,使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D错误。

3.研究发现,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引起K+通道开放,使K+顺浓

度梯度转移,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会使K+外流

B. 离体的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C. 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

D. 神经递质A还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答案】D

【解析】【分析】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造成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详解】通过题干可知,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使K+顺浓度梯度转

移,又由于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

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在膜内和膜外均由正电位向负电位传递,

据此可推测: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神经递质A会与

蓝斑神经元上的GalRl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而静息电位

产生的机理是外流,可见,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

神经元的兴奋性,C正确;神经递质A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神经递质A不能与突触后膜

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项错误;故选D。

4.下图表示4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①②③分别是3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元④只

接受②和③的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构成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

B. 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

C. 若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

D. 信号只能由②→④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含有4个神经元,形成了3个突触,其中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②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了1个突触,②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④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1个突触,③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④神经元的树突形成了1个突触。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形成了3种不同类型的突触,分别是轴突-轴突突触、轴突-细胞体突触、轴突-树突突触,A正确;当①②③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④不会接收到化学信号,因此其膜电位为静息电位,B正确;据图分析,①释放的神经递质不直接作用于④,因此①和③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④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C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所以信号只能由②→④,D正确。

5.下图表示运动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共同支配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过度兴奋的过程。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可以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刺激图中b处,在c、d两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B. 刺激图中a处,会引起运动神经元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图示过程中体现了神经活动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D. 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可能会出现肌肉收缩时间延长的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他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当神经纤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该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A、由题图可知,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由题图可知,题图中兴奋传递是a→b→c→d,d兴奋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因此刺激b处,兴奋可以传至c、d,所以在c、d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A正确。

B、由题图可知,刺激a,会引起运动神经元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

C、由题图可知,刺激a,使b兴奋,肌肉反应,细胞接受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枝的支配,通过c、d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

D、已知破伤风毒素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蛋白毒素,其可以抑制感染者的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机体感染破伤风杆菌后,会出现肌肉持续性收缩(或肌肉痉挛)症状,D正确。【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神经调节的方式和结构基础,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6.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