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改革

(1)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

(2)推广: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

(1)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相继,1988年,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格局: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历史性跨越

1.背景

(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标志

(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

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正确认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召开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

(1)邓小平“南方谈话”确认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

(1)内容

①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

①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1)内容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3.初步建立

(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

(1)铁路

①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②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③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水运: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3)航空: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工具

(1)电讯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2)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4.大众传媒

(1)报刊: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娱乐性、专业性报刊大量出现。

(2)影视

①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均远超以前。

②电视逐渐普及,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①概况: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②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

③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

(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中国经济的转型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