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1)
第15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1)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 1957 年) (1)工业化建设:1957 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 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3 年起,国家进行三大改造。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 误、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1.失误: (1)总路线: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 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 情。
④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 年起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 年底,90%以上 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
经济体制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从新中国成立初到 20 世纪 70 年代。内容从以 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 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转变。
(2)“大跃进”:特点是片面强调速度(快)和数量(多);错误 是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危害是造成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 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 “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社的公有化 程度高。其错误是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危害 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
”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30年前中国刚从“十年文革”中挣扎出来,社会各方面都是千疮百孔,相当落后——中国当时没有一公里的高速公路,向外学习的中国访问团,归国后印象最深的是外国时速百里,宽阔的高速公路;中国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汽车也许是奢望;中国当时,人们的信息来源是收音机,人们联络的唯一介质是信。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
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
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
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
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随着各种运输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组成的综合运输网。
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城乡居民的用品消费,呈现出以非耐用消费品为主向以耐用消费品为主,以日常生活用品等生存资料为主向彩电、冰箱、空调、微机等发展和享受资料为主,以功能单一、低档用品为主向高科技、多功能中高档用品为主转化的趋势。
6.通讯:由鸿雁传书到人远天涯近截至目前,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已达3.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接5.7亿,已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规模最大的国家。
第十讲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知识结构二、考点突破(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1)背景: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压榨,长期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目的: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3)到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总值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1)背景:建国之初,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1952年国民经济已恢复。
(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3、三大改造(1953—1956)(1)内容:农民、手工业者参加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
(2)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3)影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存在的问题:改造后期要求过急,改造过快,形式过于单一,给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遗留很多问题。
(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曲折探索1、背景(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一五”计划的落实,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3)苏共二十大,使中共破处对斯大林和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
(4)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2、正确的探索【成功的探索】(1)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开始探索。
(2)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认识和经济建设方针:最正确认识了国内主要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发展历程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发展历程中国式现代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过长期的实践运用,积累经验,最终形成的一种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有所不同的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当时,中国面临着广泛的贫困、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着力实现国内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现代化。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强调了以发展经济为重点。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实行了以农业为重心的经济建设,实行了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推行工业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改革开放的力度,吸引外资,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系列的经济成功使中国在国际上跻身为世界强国。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强调了以人民福祉为底线。
中国实行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推行了教育普及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证了人民享有基本的教育、医疗等权益。
中国积极推动减贫工作,实行了农村改革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中国还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发展,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资和支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国在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国家之一。
中国还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艰辛而又成功的过程。
中国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根据自身国情,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政治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成为了一种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有所不同的现代化路径。
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专题包含必修二第四、五单元,涉及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等知识点。
在近三年小高考考查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等知识点很少涉及;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判断题为主,只有主观题中一个小问题出现。
本专题知识记忆性比较强,考试中主要以识记知识为主。
2016年小高考备考中应重视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两节。
第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知识梳理】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 “一五”计划的实行(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完成了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创造了条件。
③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国内既不能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2)内容①优先发展。
②对、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成就:鞍钢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厂等先后建成投产。
(4)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奠定了初步基础。
2. 三大改造(1)时间:1953年到1956年。
(2)内容:农民、手工业者参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
(3)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二、探索与失误1.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主要内容①政治前提:制度已经建立。
②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的要求,同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的需要,同当前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
”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对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变化进行的讨论,我们主要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几个方面的改变进行归纳。
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近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生活变化最快、最大的是服装。
不仅衣着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穿着质量明显提高,服装功能也由过去的单纯遮体御寒演进为体现个性化的审美意识与塑造自我形象。
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表明人民不再为吃饱而发愁。
在主食消费比重下降的同时,副食特别是动物性食品消费的比重明显提高,在对原粮消费相对下降的同时,对加工食品特别是风味、疗效、方便食品的消费上升。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
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城镇居民住房,由缺房、拥挤逐步向比较宽敞、比较舒适方向发展。
住房的质量和配套性也不断提高。
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相辅相成,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之路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重大转变。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是农村经济改革。
通过农村经济的改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此后,改革开放的浪潮蔓延至城市,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
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相互促进改革开放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改革开放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体系迅速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也得到了发展。
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发展环境,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条件,为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动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加清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又充分吸收了市场经济、现代管理和民主法治等现代文明的成果,注重保持社会稳定和防范社会风险,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国情和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更体现在政治体制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播,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等方面。
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展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和世界格局变化,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还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动国际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3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
专题十三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21世纪初)【考点导图】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1.民主与法制建设(1)“依法治国”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颁布了1982年宪法,并进行了多次修订。
③相继出台了《选举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④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恢复与完善民主: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3)基层民主选举: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居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一环。
2.“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3)实践①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③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①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②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展开反恐外交。
(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①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②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3.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
中国在生物、航天和信息等一些科 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 从总体上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 科技专家参照国际科技创新能力综 合评价方法,选用12项核心指标进 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 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 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
1、总结历史经验,我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 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2、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引和 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活力源泉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 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思维拓展: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华儿 女,我们青少年如何为中华的现代 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看病难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知识点二、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
讨论:站在这个历史坐标上,我们正 在奋斗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是中华各族儿女正努力为之奋斗 的共同目标。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谈谈中国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 1、综合国力增强; 2、经济全球化; 3、政治多极化 不利: 1、生产力水平不高; 2、科技实力不强; 3、国民素质低;
走中国特色 现代化之路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路线 走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需要每 一个中华儿女的努力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年份 东部地区 56.3% 55.1% 58.8% 63.7% 68.2% 西部地区 18.8% 17.2% 14.7% 14.1% 12.7%
拾荒者
感人图片
农家子弟的午餐
感人图片
第13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讲义
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从模块内容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是考查的重点。
经济主要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影响,政治、思想文化极少考查。
[建时空坐标·知识定位更准确][通阶段特征·发展脉络更清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底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中国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不断交流和发展。
2.外交上: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3.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思想科技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考点一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外交通史主干整合提炼要点,扫除盲点[主干知识]1.民主法制走向健全(1)法律制度的健全: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完善:①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②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知识内容串讲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知识内容串讲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和探索1.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新中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中国领导人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2 五年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年计划中,中国政府开始实行计划经济,通过国家计划来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计划经济的局限性和效率问题,中国领导人决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这一决策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和实践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体制的核心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保持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3 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积极推进科技领域的发展。
中国正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跨越。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和挑战3.1 经济发展的迅猛增长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3.2 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也在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
3.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包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四、中国式现代化的展望和启示4.1 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变革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变革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进程。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现代化的飞跃。
这一进程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对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猛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过去,人们的生活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生产方式落后,生活条件艰苦。
然而,现在,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
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大幅提高,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这一切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生活品质。
其次,现代化进程也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发展。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购物、支付账单、叫出租车,甚至在家办公。
这种便利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
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与朋友和家人保持更紧密的联系。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现代化进程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人们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追求日益增强。
人们开始注重个人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自身利益和幸福感。
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这种观念的转变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社会问题的增加,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扩大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
同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亟待解决。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13讲_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工业文明影响下的东西方世界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研制出第一辆蒸汽机车; 1834年, 法国里昂工人第二次起义;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4年,《望厦条约》订立等; 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1874年光绪即位;日军入侵台湾,侵占琉球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易卜生《玩偶之家》、爱 因斯坦诞生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兴中会成立;邓小平 诞生
20世纪上半期的东西方世界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4年,一战爆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正式成立,是今世 界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巴黎和会 1924年,列宁去世;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国民 大革命开始 1929年,经济危机; 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
1956 ~1966年
曲折中 前进
时间
阶段特点
主要表现 (1)政治上,民主法制受到严重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受政治运动的冲击,经济建设几乎停滞 (3)教育上,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 ,教授受到批斗 (4)文化上,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流行, 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 (1)政治上,进行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得到发展和完 善 (2)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国 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3)外交上,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努力争取世界 的和平与稳定 (4)教育上,确立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教育得到 全面发展 (5)文化上,“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科研、艺 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
20世纪下半期的东西方世界
1949年,北约成立,德国分裂;渡江战役;七届二中全会北 平政协召开,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中 国建立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印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届人 大,1954年宪法 1964年,《77国联合宣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9年,互联网产生;“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人类第一 次登上月球 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全面阐述了毛泽东“三个世界”的 理论 1979年,中美建交 ,《告台湾同胞书》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9年,东欧剧变;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9年,欧元问世;澳门回归;科索沃战争,美国轰炸南联 盟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认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变迁,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认识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从多角度去研究问题,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2.教学难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研究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思考。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成果展示:各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本组讨论成果。
5.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021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课件:第17讲 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土地流转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农 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产品分配方式,即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按 劳分配。这种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土地流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 的状况,但这种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 此,实行土地流转、三权分置,有利于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 展,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力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当代中国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社会阶层 的流动加快。
[思考角度] 社会阶层的流动与经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发展、 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关系。
知识点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提出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 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完善 (1)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框架。 (2)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建立: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并朝 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易错提醒]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 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 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的所有制形式及其实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含的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 发展的格局。它既包含公有制性质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含非 公有性质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还包括兼有公有制与非 公有制成分的混合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
第13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讲义
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从模块内容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是考查的重点。
经济主要考查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影响,政治、思想文化极少考查。
[建时空坐标·知识定位更准确][通阶段特征·发展脉络更清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底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新中国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不断交流和发展。
2.外交上: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3.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思想科技文化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考点一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外交通史主干整合提炼要点,扫除盲点[主干知识]1.民主法制走向健全(1)法律制度的健全: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完善:①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②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工作重点的转移1.标志: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3)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
(4)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改革(1)开端: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
(2)推广: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3)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城市改革(1)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措施: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相继,1988年,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开辟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开发浦东:1990年4月,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2.格局: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历史性跨越1.背景(1)国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2)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2.标志(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④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①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正确认识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的标志(1)邓小平“南方谈话”确认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从而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此后,中国市场化进程大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内容①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①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②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997年)(1)内容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④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⑤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3.初步建立(1)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2)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1)铁路①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②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③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水运: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3)航空: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工具(1)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2)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4.大众传媒(1)报刊: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娱乐性、专业性报刊大量出现。
(2)影视①中国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均远超以前。
②电视逐渐普及,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①概况: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②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被称为“第四媒介”。
③影响: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意义(1)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中国经济的转型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
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命题思考]材料强调从1979年起,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双重转型”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维度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视角。
2.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的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
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等。
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命题思考]对外开放对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生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探究1新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史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动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史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史》(1)史料一论述了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
根据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前后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2)史料二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特点。
根据史料二,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的特点。
(1)史料一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根本区别在于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
(2)史料二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新阶段改革的主要使命是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提示](1)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区别:资源配置方式不同,前者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后者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突破旧体制,探索新体制。
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
(2)以改革旧制度最薄弱或者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
(3)允许旧体制外出现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
(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探究2对外开放的进程史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史料二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
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 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
——《伟大构想变成瑰丽现实——今日浦东走笔》(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特”的本质含义。
(2)根据史料二,指出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
(1)史料一说明创办经济特区具有多方面的深刻意义,它不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可以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
(2)史料二说明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不仅促进了浦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
[提示](1)经济特区的“特”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今日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新时期对外开放中“点、线、面、全、多、宽”的含义(1)“点”是指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