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新湘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水循环ppt
改变地表径 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 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 湖泊的活动 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影响地下径 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 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 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 向等
(2)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
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
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a、b、c、d、e分别表示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 渗、地下径流、水汽蒸发。第(2)题,水循环能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塑造地表形态等;水资源如利用不当,也 会枯竭;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提示:暴雨天气。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 落实居民撤离应急预案、推行防洪保险等。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1.判断题 (1)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高山。 ( ) (2)人类较多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水、湖泊水和冰川。 ( ) (3)人类可以对水汽输送施加显著影响。 ( ) (4)海陆间循环使得陆地淡水得到更新。 ( ) (5)防御洪涝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 率。 ( ) 答案:(1)× (2)× (3)× (4)√ (5)√
自主预习
自我检测
链接生活2018年2月中国企业和俄罗斯边疆政府进行了谈判,欲 投资超过40亿人民币,在贝加尓湖畔边建厂取水,并将这些水通过 液货船运输回中国销售。那中国人喝水为什么要从贝加尔湖引进 呢?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4章第1节水循环PPT课件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概念及联系的圈层?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 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及类型? 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水循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人工降雨
降水
植被破坏 地面硬化
植物蒸腾
蒸发
植被破坏 下渗 地面硬化
植被破坏 修建水坝 围湖造田 地面硬化 跨流域调水
开采地下水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 地表径流 的影响。
水循环环节
人类活动
地表径流 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
沼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 被称为“水的行星”,你知道其中的原
的液态淡水,③河流和湖泊中的 因吗? 淡水三者分别汇集起来,只不过 “水珠”虽然不大,但地球上的水覆盖了地
形成三个小水珠。直径分别约 球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从太空中望去,地球
为1 384千米、273 千米、56 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包围,所以人们称地球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区域的水循环类型。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培养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形成人地协调观。 4.理解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
如图所示,若将①地球上的水,② 1.图中的三个水珠并不太大,但地球却
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
具体措施 有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或滞洪 区、蓄洪区),完善排涝设施等
湘教版自然界水循环课件(公开课)(共59张PPT)
本 暖 流
尼
太 北赤道暖流 平
亚 寒 流
洋
赤道逆流
东
南赤道暖流
规律:
澳
北半球:8字型
大 利
南半球:逆O型
亚 暖
流
西风漂流
秘
鲁
寒 流
拉 寒多拉布 流
北大 西 洋 暖 流
墨
西 哥
北大西洋暖流 加
那
湾 暖
流
大
利 寒
西 流 北赤道暖流
洋
南赤道暖流
巴
西
规律:
暖
北半球:8字型 流
南半球:逆O型
西风漂流
规律: 北半球:冬逆夏顺 南半球:逆O型
3、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 你同意吗?
海陆间循环 119陆000 km3
72000 km地3
47000 km3
内
循
环
47000 km3
505000 k海m3 45上8000 km3 内 循 环
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下渗和地下径流等
活主动要3类型:1差、海别比陆,较间这三循种类环差循别环海带的上来主内了要循怎环环样节的陆有影地什响内么?循明环显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数量, 或者遭到了污染,就会造成了水资源的枯竭, 因此,一定要保护水资源。
水资源概念:
活动2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 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试以洞 庭湖为例,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2、驱动水循环不断运动的能量主要是什 么?
活动4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
1、水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4.1水循环课件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气候:气候干旱、半干旱,蒸发量大; 土质:砂砾土壤,冰雪融水易下渗,地下水丰富;
砂砾土壤,便于挖掘。 海,而他本身的水 量没有减少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 得以再生。
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 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
坎儿井——水循环复习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呈扇形分布于山前平原地带或山间 盆地的冲积物中。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 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 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 下水流向成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 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水量 的作用。
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 机物和无机盐类,促进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迁移
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对地表太阳 辐射能的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缓 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1、维持全球水体总量平衡 2、塑造地球表面形态
3、促进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4、更新水体,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根据材料例举坎儿井减少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水资源减少,坎儿井数量会相对减少 地下水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 植被覆盖率减少 地表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不协调( 修建水库) 油田开发的影响 现代机井的投入使用,坎儿井被迫淘汰 坎儿井开凿方法原始,工程艰巨,劳动强度大 竖井易坍塌、暗渠易於堵,不利于维修
今日的坎儿井
20世纪中叶以来,古老的坎儿井由于工程艰巨、劳动量大 而被其他输水工程取代。仅1960至1970年,吐鲁番地区就打了 三千多眼机井。近年来,为了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在河流上游 修建水利工程,把大部分水直接引向下游。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4.1水循环(共33张ppt)
水循环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洪涝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人地协调观:正确理解水循环过程和原理,促进区域水循环的良性 发展,合理利用水资源,谋求人地协调。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水循环的环节、过程及人类对水循 环的影响。 3.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文资料,分析不同区域内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举例说明遭遇洪水时的自救措施。
一、水的行星
存
从太空巡望地球,地球表面的水面大于 陆面,地球又有“水的行星”之称。地球
在 形
约有71%的表面覆盖着水。
式
地球上的水分布于
海洋 陆地 大气
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它约占全球储量的97%
分布于陆地上的各种水体, 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 地下水、冰川等。
水量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淡水
主体:冰川 主要分布:两极地区、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外在因素
•太阳能&重力作用 •太阳辐射分布的不均匀性和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为水汽的移 动提供了条件。重力促使雨水的降落和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从而实现了水循环。
活动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说明,并进一步描述产生的影响。
(1)蒸发,如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增加局部地区水汽,调节局部 地区气候; (2)降水,如人工降雨,增加局部地区降水量,缓解旱情 (3)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削峰补枯作用;
水
作用:循环水量最多,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
影响蒸发的因素: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课件(共23张ppt)
降落和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从而实现了水循环。
10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
果人类用水速度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受到污染,就会造
成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2、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
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2、水循环的能量来源:太阳能、地球重力
3、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及类型:
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水循环各类型的主要环节:
6
补给陆地水体 的水量较少
采取应急措施提供依据。
19
练习: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 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
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D.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少,河流流量增大;②中游围湖造田现象严重,破坏了河湖的自然生态
环境,降低了河湖排洪能力。
18
传统水文资料收集方式周期长、数据统计不全面、费用高昂,
且难以做到直观展示,为水文预报、洪水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很大不
便。而遥感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统计数据资料,价格相对低
廉,且遥感技术能做到将结果直观展现,为人们进行洪涝灾害防治和
非工程措施 加强洪泛区的建设管制、建立洪水预警机制、落实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4章第1节水循环
(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1)D (2)B [第(1)题,陆地上的矿物质随着地表水汇集到河流, 再注入海洋,因此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第(2) 题,海洋水的总量基本不变,但是随着海陆间水循环,地表矿物质不 断迁移到海洋中,因此矿物质总体在增加。在冰期,由于地球上冰的 体积增大,导致海洋水相对减少,因此矿物质的含量在冰期相对较 高。]
我跑到小河里,成了“地表径流”;我的一些同伴则钻入地下, 成了“地下径流”。我看到了不少,听到了不少,也经历了不少,我 为了这些收获而沾沾自喜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我唱着歌流向了向往 已久的大海,顺利完成了奇妙的旅程。
问题 1 (综合思维)一滴水的奇妙旅程经历了哪种类型的水循 环?主要环节有哪些?
提示:海陆间循环。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 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水循环是
促进水体 连续运动、转化,使各 水,大气水、海洋水与
一个庞大
更新 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 陆地水始终相互转化、
的系统
态
不断更新
水循环是 维持全球 从总体上看,海洋水、 局部地区短时间内可能 一个庞大 水的动态 陆地水、大气水总量不 有变化;平衡过程中水
的系统 平衡 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循环一直在进行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1.能利用“水循环示意图”,解释水循环的时空变化过
运用示意图,程。(综合思维)
说 明 水 循 环 2.结合区域图文资料,分析区域内水循环及其意义,分
的 过 程 及 其 析不同区域内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区域认知)
统编湘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地理《第一节 水循环》集体备课ppt课件
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的土地管理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暴雨、洪水、台 风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 入海河道等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退耕还湖
其它:建立洪水的预报、警报系统;拟 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施防 洪保险等。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知识 小结 生物 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水
循
进行物 材料二:在长江出海口附近,长江三角洲是由河流所携带
环 的
质的迁 移
的大量泥沙淤积起来形成的。与此同时长江也带来丰富的 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鱼类资源丰富。
地
不断更新陆地的
理 意
淡水资源,维持 全球水的动态平
材料三:河水的运动更新快、循环周期短,平 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每年可与大气降水 交替更换22次。
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2.地面硬化——不利于水的下渗, 地表径流增加 3.雨岛效应——城市比周边郊区 降雨强度高,雨量大
经济问题:管网设计标准低
地面硬化:
降 雨
下渗
城市化
大量使用水泥,柏油,混凝土
土壤
土壤被压实,结构破坏, 渗透性能丧失
地下水得不到补给 缩短地面汇水时间,洪峰出现时间加快
雨岛效应: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其中坎儿井 古称“井渠”,是当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 坎儿井的水参与了哪种水循环?其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坎儿井 改变了其中哪些水循环环节?
陆地内循环。 蒸发、降水、蒸腾等。 蒸发和地下径流。
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思考
目前冰川水能否被大量利用?试分析原因
不能,主要分布在高纬度、高山地区,利用难度大。 更东西 ,流行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共57张PPT)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标定位1.“水的行星”2.自然界的水循环(1)海陆间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上内循环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洪涝灾害防治素养阐释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圈的组成及各类水体的分布状况,明确地球上淡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树立节水观念和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阅读分析,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并能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素养阐释3.通过阅读海陆间循环结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地理实践力4.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2.从空间分布上看3.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1)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类型与环节【思考感悟】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什么环节提示: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如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对径流中的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大量砍伐树木造成蒸腾减小,水循环减弱,气候变得干旱,失去植被覆盖,下渗减少,使得地下径流减少。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 水循环 课件27张.ppt
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优势,下雨时 “海绵城市”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海绵城市”将蓄存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
活动
2.结合示意图,讨论以下问题 (5)人类通过什么方式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降水 植物蒸腾
蒸发
陆地内循环
降水
水汽输送
蒸 发
下渗
地下径流
练习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7-9题。
7.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C )
A. 远大于2000毫米 B. 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深层地下水:1400年
高山冰川:1600年
海水:2500年
永久积雪:9700年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圈:促进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39
100
61
38
424 385
从总量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那是 不是意味着”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大气圈:促进高低纬度间和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从而调节全球热量 和水分平衡;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10.关于防治武汉城市内涝的建议,可行的是(A )
①城市路面建设推广使用渗水砖
②增加绿地面积
③加强排水系统建设
④将湖区附近建成区建筑物及设施等拆移,
退建还湖,同时市郊实行退田还湖
⑤多备船只,以便于洪涝时出行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1节水循环课件(共57张PPT)(共57张PPT)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课标定位1.“水的行星”2.自然界的水循环(1)海陆间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上内循环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4.洪涝灾害防治素养阐释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地球上水圈的组成及各类水体的分布状况,明确地球上淡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树立节水观念和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通过对水循环示意图的阅读分析,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并能通过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素养阐释3.通过阅读海陆间循环结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分析,提高地理实践力4.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一、“水的行星”1.从形态上看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和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2.从空间分布上看3.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1)冰川是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2)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固、液、气三态转化,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类型与环节【思考感悟】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什么环节提示: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水循环的径流环节。
如兴修水利工程,可以对径流中的水资源进行时空调配;大量砍伐树木造成蒸腾减小,水循环减弱,气候变得干旱,失去植被覆盖,下渗减少,使得地下径流减少。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深刻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基本气候特征,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引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3.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促使地表物质发生迁移,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1.类型冰凌洪水冰凌洪水,又称凌汛,主要发生在初春,当气候转暖时,我国北方河流封冻的冰块开始融化。
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河坝,由于大量冰凌阻塞形成的冰塞或冰坝拦截上游来水,导致上游水位升高,在冰塞溶解或冰坝崩溃时槽蓄水量迅速下泄形成了冰凌洪水。
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2.特点: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3.危害: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防治措施。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2)提高强降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问题引领材料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很多诗句蕴含着地理原理,读汉乐府的《长歌行》(节选)。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探究一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结合材料探究:(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述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2)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不断再生和更新的,是否可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提示:(1)海陆间循环。
(2)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的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资源型缺水或水质性缺水。
归纳提升1.水循环的类型及特点类型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特点地表水的主要循环方式,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2.影响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因素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正相关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的大小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5)影响下渗的因素。
(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暗河众多,储存有大量的地下水。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和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典型例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中,能完成图中①环节的是()A.长江B.南水北调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A.①B.④C.⑤D.⑥(3)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太阳辐射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1)C(2)C(3)A解析:第(1)题,①表示通过大气运动把海洋上空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即水汽输送环节,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可以完成水汽输送环节。
第(2)题,目前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图中⑤表示地表径流。
第(3)题,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对太阳辐射能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等。
区分水循环类型的方法联系的圈层不同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发生领域不同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
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过程和环节不同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全,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参与水量不同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问题引领材料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十分显著。
由于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半年,降水年际变化又十分明显,因而洪涝灾害甚为频繁,是影响我国的严重气象灾害之一。
探究二洪涝灾害及防治结合材料探究:(1)据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方面分析原因。
(2)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因素分析其原因。
(3)你能为图中多涝区A提出哪些解决措施提示:(1)我国雨涝区分布大体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降水多的地区容易形成雨涝;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形成雨涝。
(2)原因:长江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导致该地区泄洪不畅,成为多涝区。
(3)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中游地区退耕还湖,裁弯取直,修建水库和蓄洪区。
归纳提升1.影响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具体分析如下。
2.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典型例题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
荆江以南是洞庭湖,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历史上荆江河段洪涝灾害多发,严重威胁两岸居民生产、生活。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答案:(1)A(2)B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2)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
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非工程措施。
【动动手,做实验】水循环模拟实验1.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塑料薄膜、橡皮筋、水、冰块等。
地理实践2.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铺一堆沙,形成斜坡,沙子上插上小树,摆成一幅地面景物。
(2)在沙层上慢慢加入一些水,水低于沙面,制成地表模型。
(3)将装有模型的烧杯放在三角架的石棉网上,在烧杯口盖上塑料薄膜,用橡皮筋将薄膜扎紧,薄膜上放一些冰块。
(4)点燃酒精灯,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3.实验现象这时沙中的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上升,遇到冰冷的塑料薄膜后释放热量变成小水珠,一部分悬浮在薄膜下的空间,好像云雾缭绕。
一部分凝结在薄膜上。
小水珠越凝越大,最后形成小水滴滴下来。
4.实验结论模拟实验中的沙相当于陆地,杯中的水相当于海洋和地下水,酒精灯加热相当于太阳的热量,塑料薄膜加上冰块相当于高空中的冷环境。
实验中产生的雾气和水珠相当于空中的云,又好像是雾。
水珠落下相当于雨(雪)。
降落到湿沙上的水分,有一部分向上蒸发,也有一部分经过湿沙流回到杯底的水中,这相当于陆地的水形成径流又流回到海洋。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A.a→f→h→gB.e→f→h→dC.c→a→b→dD.d→a→b→c2.水循环中的()A.a环节的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输送答案:1.D 2.C解析:第1题,海陆间循环应包括海洋和陆地间水汽输送、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第2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环节为蒸发。